2007/10/31

Taxi Driver(1976)-(台譯:計程車司機)觀後感

劇情簡介:
剛從越南戰場歸來的崔維斯(Robert De Niro飾演)無法適應紐約的夜晚,患有嚴重失眠症,在紐約市以開夜班計程車維生,夜夜目睹著這個城市的骯髒和人們的罪惡。

崔維斯是一個對社會適應不良的男子,平時喜歡看色情電影,卻又對城市中的墮落與罪惡深惡痛絕。正在崔維斯百無聊賴的時候,一位名叫貝茜的姑娘步入他的眼簾。在他看來,貝茜與眾不同,簡直就是天使的化身。他試圖追求總統候選人參議員哈瑞斯的助選人員貝茜,卻在第一次約會時帶她去看色情電影,貝茜從此不肯再理他。但由於兩人之間差距過大,特拉維斯的感情很快以失敗告終。同時,崔維斯結識了雛妓艾瑞絲(Jodie Foster飾演),想要幫助她脫離皮條客和情人的掌控,勸她回家繼續學業,但卻徒勞無功。
  
經歷失戀痛苦的崔維斯感到了失落和迷茫,在繼續著自己苦悶無聊的生活的同時,他決定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意義。崔維斯從黑市商人手中買槍,並開始努力鍛煉。在準備刺殺哈瑞斯的時過程中,他又遇到了雛妓艾瑞絲,並決定幫她逃離淫窩。當未能刺殺哈瑞斯之後,崔維斯來到艾瑞絲所處的妓院,將老鴇、房東以及嫖客一一打死,自己也身受重傷。

在媒界的宣傳下,原本準備一死了之的崔維斯卻成了拯救雛妓的英雄,他的事蹟成為紐約的新聞。痊癒後的一天,特拉維斯發現貝茜走進他的出租汽車,但這次他拒絕了貝茜的好感,像以往一樣消失在紐約燈紅酒綠的街頭。

觀後感:
近幾年來台灣的新聞事件比任何電影都來得精采,充斥著各式各樣種腥羶色的社會案件,荒謬、瘋狂、弔詭、可笑、無知的事情,幾乎每天出現在各新聞的頭條報導,讓人不經懷疑其社會的素質和體制的病態,是否政府的無能和貪腐導致百姓的生活已經變了調,這個讓人疼惜的土地,而這塊土地叫台灣(很多人不敢說出台灣兩個字),以逐漸被政客賤踏成沒有憐惜的髒泥沼,大家聞之色變的對台灣產生莫名的意識形態,這對喊破喉嚨也要民主要自由的老百姓公平嗎? 而媒體更成了令人作噁的政客操弄曝光率的工具,高喊為人民為台灣,鬼也知道都是為了你們自己吧!請停止這樣無聊的口水把戲,人民更要眼睛放亮點,不要被穿著西裝的小丑給騙了,台灣人不是花痴更不是笨蛋。

總在選舉前這樣敏感的時機,老是發生讓好萊屋劇本家都寫不出如此迂迴路轉的劇本,卻真實發生在台灣這塊小小的土地上,實在讓人匪夷所思,而講那麼多,的確讓人有點厭煩社會中的黑暗面,剛好跟本片有某種層面上的呼應。

內心情感無處可訴的「情慾孤獨」,字句無法溝通的「語言孤獨」,理想未竟的「革命孤獨」,壓迫人性所造成的「暴力孤獨」,哲思考者不為人了解的「思維孤獨」,世代價值交替所造成的「倫理孤獨」;這些都是現代人時時面臨的孤獨處境。最近剛好看了蔣勳的《孤獨六講》,深入討論這六種存在於當代社會的孤獨議題,而剛好可以跟本片一起討論,片中的崔維斯的幾乎都符合蔣勳的《孤獨六講》,從越戰結束後回到紐約,這是美國上下頗為尷尬迷茫的時期,越戰的失利使得很多普通人開始對國家政治和“美國精神”產生懷疑。人們無法彼此信任,社會的隔膜逐漸明顯。而在紐約這座以繁華著稱的大都市里,孤獨和空虛更顯著地籠罩著以“現代”標明的每一個個體。電影的主人公特拉維斯,一個越戰的參加者,一個來自異鄉的過客,在這座城市中就顯得格外困惑與悲涼。工作使特拉維斯每天都經歷著紐約的墮落,在他眼中,城市裏的暗娼、吸毒者、黑社會都如同道邊成堆的垃圾一樣,污濁不堪,但對此他也只能像大多數人一樣採取麻木不仁的態度,平淡地延續乏味的生活。孤獨其實並不可怕,這些孤獨造就了社會裡「特立獨行」的個體,他們不因群體價值而妥協、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孤獨,而給予社會創發新意的可能。珍視孤獨感產生的瞬間,當我們與孤獨共處,我們將更瞭解自己。

《計程車司機》應該是導演Martin Scorsese最具里程碑意義的一部作品,拋棄它所獲得的眾多榮譽不說,影片所蘊涵的現實意義和深刻思想足以被列為世界百年電影中的極品,更是所謂的cult film中的經典,Robert De Niro在片中演活了不得志而又憤世疾俗的平凡計程車司機,可以感到他在生活上的無力感和想盡力改變的力量。片中造型更人印象深刻,一個慘白的青年,穿著無袖T恤和緊身AB褲,而頭頂著Mohican頭,這個你或許不太熟悉的髮型其實就是一般人所稱”龐克頭”或者”羅馬戰士頭”,這一種眾所皆知兩邊頭髮剃光將中間頭髮豎起並染上奇異顏色的Mohican髮型,加上一副詭異雷朋大眼鏡,歇斯底里拿著槍枝對著的鏡子的自己,口中念念有詞說著:are u talking to me?哇!此一經典對白,更讓本片成為次文化的經典。

Martin Scorses通過黑暗的影調構築了紐約繁華卻冷漠的氣氛,多次對崔維斯的眼部特寫更突出了城市中人的孤寂與悲涼。儘管目睹著紐約的一切罪惡,寂寞的崔維斯還是渴望著被它接納,並從中尋覓到真誠的友誼和異性的愛情,但現實一再的拒絕卻使他只能在心靈的荒漠中繼續孤獨地行走。潛在的暴力因為在刺殺不到候選總統而爆發,結果沒成功,反而使他成了英雄,救了艾瑞絲離開皮肉生涯。

暴力美學這個名詞,充滿著隨機性、非傳統定律,更是充滿危險性,讓美學在非正常狀態下達到美的定義,或許有種弔詭和矛盾的說法,但說到美,哪何謂美?櫻花飄落畫面,美。水墨渲染畫面,美。夕陽西下昏黃日光撲灑著大地最後時刻,更是美。這些都可稱的上人們心中簡單美的定義。但如果是利刃劃過細嫩的脖子間,鮮血如溫泉出口般緩緩冒出,沾濕了衣服間,更將顫抖的身體染紅,而身體最後支撐不住而到下,讓生命在這一刻停滯,如此美妙的畫面卻常帶給人們血腥、暴力的評語,難道這就不美嗎?或許美的定義是見仁見智的說法,但不能否認本片Robert De Niro躺在血泊中,用沾滿污穢髒血的左手比出手槍姿勢,指著自己的腦袋,血在他的手裏滴著,一聲一聲似是叫人向自己的腦袋轟幾槍,如此美妙的畫面你是否能感受到?


2 則留言:

壞胚子讀者 提到...

Jodie Foster是飾演Iris才對唷

壞胚子 提到...

呼呼呼!
真是抱歉~這個錯誤馬上修改,歹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