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09

House of Wax(2005)- (台譯:恐怖蠟像館)觀後感

劇情簡介:
大學生卡莉、佩姬以及幾個朋友在一起驅車前往年度大學美式足球聯賽的路途中,決定在野外露宿一夜,這將成爲他們畢生中最後悔的一個決定。起先是在營地中,他們與一位元神秘的卡車司機發生了衝突,另大家都産生了一絲不安,氣氛也變得逐漸凝固起來。緊接著卡莉的男朋友韋德與她頭腦發熱、性情剛烈的哥哥尼克也是火藥味十足,卡莉爲了令他們倆和睦相處,也被折騰的精疲力盡。

當第二天他們醒來的時候,發現他們的車似乎被人動過手腳。冒著車子擱淺的危險,他們接受了一個當地人的邀請,前往離營地最近的小鎮安布羅斯尋找援助。這是一個陰森、黑暗並且令人毛骨悚然的小鎮,地圖上都無法找到此地,而且卡莉和朋友們發現鎮上似乎根本沒人居住。一到那裏,他們就被安布羅斯的主要建築-“杜蒂”的臘像館所吸引,裏面充滿了栩栩如生的蠟像。但是很快,他們就發現了隱藏在蠟像館背後的秘密,以及爲何這些蠟像會看起來如此逼真的原因……

原來在蠟像館中所有的雕塑品都是由真人做成的!是由一個極其殘暴的殺人魔將被害人身體做成的“人肉蠟像”。在發現了這個驚人秘密之後,他們就被殺人魔列爲了下一個要追逐殘殺的物件,躲在暗處的蠟像院魔王隨時都有可能跳出來將他們一一弒殺。爲了生存,卡莉和她的朋友們必須參與到這場血腥鬥爭中,並尋找一條逃出去的路。最終她們是否能幸運逃脫於殺人魔的手掌,還是成爲蠟像館中另幾座永恒的“人肉蠟像”呢?

觀後感:
相信這片大家都應該看過才對,有帥哥和美女的陣容,加上濺血的內容,相信很多人都是衝著這些元素還看本片!從一根筋的角色、突然的驚嚇方式到血花四濺的慘像,看《恐怖蠟像館》很容易找到早期公路恐怖殺人狂的電影得影子,而這部電影又把我們拉入了大刀猛砍影片的時代,不同的是這次“借種懷胎"的拍攝質量平平。但是本片至少還創下了殺人數量的新紀錄,角色的愚蠢度也前所未有的少見。

對於這種質量平平的恐怖片來說,角色做點蠢事——甚至白癡是必要的,但是千萬不能讓他們的IQ傷了觀衆的心。這部電影翻拍自1953年的同名電影,然而迥異的故事完全可以撇開翻拍。我個人比較喜歡早期版本,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看,雖然沒有逼真的特效和血腥的鋪張畫面,不過獨創的劇情和背後的意義,卻是本片缺少的,而本片的套路一看就是明顯的俗套:一群無所事事的小青年,被迫進入恐怖的死地,接下來就看他們如何被殺和逃生,似乎很多片子都是這樣的主體去發展,難免可以預想到下一步的劇情,十分可惜。

這部商業YA恐怖片,雖然主架構參考1953年版本的同名作品,不過翻譯成《蠟像館魔王》,而且一群青少年外出遊玩碰到變態殺手的模式,更是好萊塢商業恐怖電影的基本架構之一,從早期的《13號星期五》或是《德州電鉅殺人狂》之類的作品,開始就被許多作品所延續引用,不過卻也成為了戀愛中青少年最佳的約會電影類型一,而且歷久不衰。相對於歐美人士不像亞洲民眾比較懼怕眼睛看不見的「東西」,身邊無所不在的「人」,才是他們所懼怕的來源之一(就像有人說其實人比鬼還要恐怖),不管你有沒有做過虧心事,神智有問題的人總是會找上無辜的民眾。所以《恐怖蠟像館》的殺人恐怖效果,和過往八零年代所盛行的YA恐怖片類型並無兩樣,只是本片為變態殺人狂所編織的背景故事較為健全,同時也稍稍的要比一些同類型電影來的有那麼一點點深度,讓角色變的較具豐富性,同時也為劇中的《恐怖蠟像館》架構佈局出在血腥殺人影像之外的額外娛樂性。

大家清楚現在的恐怖片,越來越血腥,而劇情也似乎沒有獨創性,也越來越沒有讓人深思的空間,而大家卻慢慢習慣這樣的模式的影片,可能跟現代人的觀賞方式有絕對的關係,大家喜歡看刺激的畫面和嚇人的音效,而這類的電影似乎少了一些趣味和耐看性,本片的血腥程度可說是大辣辣的將他呈現給觀眾,似乎已視覺得震撼來企圖彌補劇情空乏的缺點和不足,而用慘忍的血腥畫面來填飽大家看本片的思考和認知,而看完不免有一點空虛和乏味,而相對的,這種片漸漸的就變成一種沒意義的嚇人的道具罷了!

“變態”是看完此類片的第一反應。我很容易把自己設想成爲那個誤入變態空間的不幸人,但我又在電影之外。我獲取了兩項權利:一,可以以正常人的心態聲討那變態行徑;二,可以借正常人的眼睛,探窺那變態行徑,獵我自己的奇去了。

但是我清楚感覺到那個蠟像世界被大火燒滅時的錯愕,我看到一個隱藏在世外桃源的由罪惡澆鑄成的烏托邦自天空的高度起坍塌,最終化爲一堆蠟泥。在這個世界,樓房、公共設施和其他一切背景都由蠟做成,而人,除了兩個兄弟之外,都統一由蠟像構築,它們使小鎮顯得濟濟一堂,顯得自在和諧。在教堂、電影院、居室,這些蠟像一成不變地爲兩個兄弟提供一個正常的世界,這是這兩個曾經連體的兄弟在撕裂爲兩個個體後,所能創造的最大也最平穩的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沒有反抗者,沒有多餘的行動,它們,作爲蠟像的人,和作爲人的蠟像,馴服地呆在鋼琴旁邊、飯桌旁邊、樓梯旁邊,它們面帶微笑,若有所思。

電影裏邊有位青年試圖挑撥這兩兄弟的關係,他說,哥哥是在爲弟弟的藝術做犧牲品。但是這個偉大的,栩栩如生的藝術,只是一個外殼,其內核是脆弱內心背後殘忍的逃避和創造。

我在想,有多少脆弱的魂靈,在強大的探照燈一般的群衆目光注視下,全身發抖。又有多少人在希冀建立一個自己的世界。每個人是不是都有黑社會情結和烏托邦理想?前幾天,風很隨便地刮,我在街道上看到一個人在安撫他的頭髮。走近時,發現他的頭髮是假髮。這個假髮,就是一個烏托邦。每一個人心中的那個寄託的地方,或許至你我不能理解的地方和東西,而我們有憑什麼去破壞或是取笑人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