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21

搖滾不死,只怕被現實大腳踩死 / Anvil! The Story of Anvil (2008)-(台譯:重金屬叔要成名)觀後感

劇情簡介:
本紀錄片講述了加拿大傳奇金屬樂隊Anvil的歷史以及今朝,其中首度發表了多段重要影像,並配以多位元金屬大腕的訪談段落。

觀後感:
看完記錄片,傻傻盯著螢幕久久不能平靜自己,內心的澎湃及感觸,如海浪一陣一陣拍打原本已經死去的搖滾夢,不瞞朋友說,筆者自己本身就是一個熱愛搖滾樂的傻小子,從國中時期開始接觸搖滾樂,直到今天,搖滾早已成為一種生活習慣,更可說是一種信仰,它教我們一股不認輸的骨氣和叛逆。筆者曾經也擁有一顆搖滾無敵滿腔熱血的心,年少輕狂時期,三朋好友志同道合,但偏只有彆手技術技巧,所以,組個龐克樂團,到處去爭取表演機會,不是為了酬金,而是一種亮相,想讓更多人知道自己的音樂,那段回憶總是油光油光在內心發亮不滅著。

很多人可能不熟悉這電影主角是誰,「Anvil」?就算是熟悉搖滾樂得也未必真的瞭解「Anvil」這樂團,對絕大部分人更是陌生(我意思是大部分沒接觸搖滾的人),但就是這樣普遍性觀眾對他們陌生及不瞭解,才會有這部紀錄片出現的意義,如果是一個大家知名的樂團大腕,例如Beatles、The Rolling Stones...這種大人物記錄片,記錄片一定不是走這路線,而是可能介紹樂團的風光偉業,成名過程,或是內部分歧等小故事為主,花邊新聞啪啦啪啦之類的,但本記錄片又很矛盾,Anvil並不是真得默默無名,Anvil是一支來自加拿大老牌重金屬樂團,這支樂隊被尊稱為“金屬搖滾樂的領袖”,對後來的Metallica, Slayer和Anthrax等樂隊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但是事實上,Anvil就真得有如前面說的,已經罕有人知道了,更沒有新專輯的出現,就像一個沒落的傳說,被塵封許久未提起的名稱,紀錄片從這個角度切入。活躍在80年代,1984年夏,Anvil是跟Scorpions、Whitesnake、Bon Jovi在日本同台演出的樂隊,對Anvil的評價是“《Metal On Metal》(1982年)這張專輯中的某些東西成了現在製作重金屬唱片的基本定律。”結果二十年後呢?Anvil真的像一塊鐵砧一樣,經歷了無數錘煉,站在他們肩上的廢銅爛鐵早都家財萬貫,而鐵砧仍舊是一塊鐵砧……。

樂團核心人物,吉他手兼主唱Lips,目前在加拿大一家冷凍食品上班,鏡頭下的他,年紀過半百還蓄留稀疏零亂的長髮,看來對上個世紀80年代搖滾長髮形象的留戀及嚮往,平日上班就是搬運那些死氣沉沉的食品送到店鋪去,只有運送過程,車上播放著節奏感十足的金屬音樂,歪嘴歪臉自信的介紹自己音樂,才讓我們略有感受到他的搖滾氣質,不然真的活像個平凡又邋塌的大叔,歲月如一把無情殺豬刀,讓以前意氣風發的搖滾人變成比平常人更落魄的中年人,但鏡頭一轉,Anvil還是會在當地小酒吧駐唱,Lips拿起那把有年紀的V字飛行吉他,放蕩不羈狂妄的嗓音,及那股拿起吉它便可以殺死全世界的霸氣,和白天弱弱鳥樣是截然不同感覺,原來搖滾真的給人精神不少。

而另一位成員Robb,也是該樂團鼓手,Robb和Lips十幾歲的時候就在一起玩樂團,Robb年輕時,打鼓的確很屌,連Metallica鼓手Lars Ulrich都稱讚,雙大鼓踩的急速,鼓點打的豐富又準確,以大陸說法就是:「牛逼!」但時光快轉,回到現在,這位鼓王,也是歲月不饒人得受害者,中年發福,整個記錄片沒看過他拿下帽子,估計猜測,頭髮已經稀疏光光禿,其他頭髮充其量可以透過帽子遮蔽,顯得有型些。Robb個性比較被動點,總是聽著Lips的計劃走,但卻也是Lips最親密的人,兩人超過三十年的友誼,真讓人感動,尤其都為了這個要死不活的樂團賣力了半輩子,是真愛啊!

整部紀錄片除了頭尾兩次間隔二十多年的日本巡演,主要拍攝了兩件事:一是樂隊去歐洲巡演了四十多天,一毛錢沒賺到;二是主唱Lips拿著大姐借她的一萬多英鎊跑到英國錄了他們的第十三張專輯,找不到發行,只好自產自銷。那個在各類金屬歷史盤點中可以和許多大拿平起平坐的加拿大金屬之神,根本就是一幫苦逼的加拿大民工。

在歐洲巡演的第一站,瑞典的金屬音樂節上,主唱Lips見到二十多年前同台的Scorpions的吉他手,想要過去寒暄問候,可人家根本不記得他是誰;而之後一站在布拉格的演出,他不得不揪住一個小酒吧的老闆衣領問他:“我們演出的報酬在哪裡?我們做了我們該做的事情,就應該得到報酬。”,最後他們得到了一百歐元;在大姐沒有借給他錢之前,為了賺錢主唱Lips找到一個歌迷的電話直銷公司,指望透過打電話推銷一種“《駭客任務》裡面基諾李維帶著那款的墨鏡”的工作,一周賺個幾百塊來賺錢去錄唱片,結果幹了幾天發現不是這塊料,舞臺上的Lips可以拿著電動按摩棒(假陽具)彈琴,但是舞臺下的Lips是個大好人,他說不來假話。

記錄片的遭遇與無奈,從那幾個滄桑卻帶有不服輸的大叔臉上,看得出傻勁的堅持與搖滾的精神,很多人十幾歲的時候都做過搖滾明星的夢,絕大多數當年就沒有任何行動,有一些人拿起了吉他或者鼓棒嘗試著做了些音樂,還有一些有了自己的樂團,出了一兩張無人問津的唱片——然後回到原來的生活中,忘記了一切也被一切忘記,並諄諄教誨後輩:“還是去過普通人的生活吧!”你當然可以說他們混成這樣是由於自身能力欠缺,他們五十歲了要借姐姐的錢來發唱片,他們沒能讓家人過上好日子,他們很有可能沒有其他的謀生技能——但他們勇敢地走下去了,何況患難見真情,某種意義上講,當Lips抱著Robb吸著鼻子說“你是我最好的兄弟,我們十幾歲的時候就在一起”時,當Lips的小孩說“我爸爸是玩樂團的,他很酷”時,當Lips的家人對他那看上去似乎日益遙不可及的搖滾明星夢想表示支持時,這真叫人動容。

很多人會認為「搖滾」就是要很酷帥,點弦各種方式狂飆吉他,鼓打的多快多猛,或刻意去做離經叛道得行為便是搖滾,這都是太片面化的定義「搖滾」,但至少我認為Anvil那兩位大叔真的很搖滾,他們堅持,沒有迷失,他們有目標,雖然他們不斷被現實和殘酷的經濟壓力打垮好幾回,但他們有如洛基電影一樣,不斷給人正能量,倒了就要爬起來,不要給人瞧不起,可以低頭卻不能窩囔的精神令人印象深刻,尤其Lips在哥們前忍不住掉下眼淚,我們都不覺得他娘,因為他真的用生命在玩搖滾,他確實很苦很賣力,卻一直沒得到該有的回報,內心早就脆弱的像老太婆的皮膚,又皺又薄,所有人都可以不理解他,只要求他團員信任他,相信他可以,甚至有能力帶領樂團往下走,這比一些浮誇記錄片或是透過多少白金專輯或多少人演唱會來說服我們搖滾的意義,來得更有力量和真實。

就像Slash在本片中所說的那樣,“巡演了三十年的樂團,有Stones,The Who,再數下來,就是Anvil了。”





2013/07/10

點評經典妓女題材電影

點評經典妓女題材電影,相信大家都看過不少有關這行業的電影,只是大家沒認真去記住留意而已,妓女現像是一種社會現象,它是人類歷史發展中的必然現象,同時又是現實社會矛盾的自然產物。大都認為,妓女現像是社會陰暗面,因為世界上不同國家和民族在認識上有較大的差異,對妓女現象的社會道德準則不同。

需要強調的是,妓女同樣是一種職業,她們或許是最值得尊重的一群女人,因為她們敢於挑戰自己,面對人生! 在很多影視作品中,她們都是最有情有義的女子,甚至很高貴,令人不敢仰視,所以從古至今,以妓女作主角的文藝作品大多流傳廣泛,深受喜愛。

那麼,有多少妓女題材的電影呢? 在電影中的妓女有哪些形象呢?

在這裡,我僅找到了十幾部影片,可謂部部經典,但是難免遺漏,希望大家把自己知道的其它電影接龍下去。

別太認真。

To Rome with Love (2012)-(台譯:愛上羅馬)
人物:Penélope Cruz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2011)
人物:一群人


さくらん(2006)-(台譯:惡女花魁)
人物:土屋安娜


사마리아 (2004)-(台譯:援交天使)
人物:韓業雲


金雞(Golden Chicken)(2002)
 人物:吳君如


香港有個好萊塢(Hollywood Hong Kong )(2001)
人物:周迅


榴槤飄飄(Durian Durian )(2000)
人物:秦海璐


天浴 (1998)
人物:李小璐


Evita (1996)-(台譯:阿根廷,別為我哭泣)
人物:Madonna


Leaving Las Vegas(1995)-(台譯:遠離賭城)
人物:Elisabeth Shue


Pretty Woman (1990)-(台譯:麻雀變鳳凰)
人物:Julia Roberts


胭脂扣(Rouge)(1988)
人物:梅豔芳


Les fruits de la passion (1981)-(台譯:上海異人娼館)
人物:Isabelle Illiers


Taxi Driver (1976)-(台譯:計程車司機)
人物:Jodie Foster


Thriller - en grym film (1974)-(台譯:性女暴力日記)
人物:Christina Lindberg


Klute (1971)-(台譯:柳巷芳草)
人物:Jane Fonda


Belle de jour (1967)-(台譯:青樓怨婦)
人物:Catherine Deneuve


BUtterfield 8 (1960)-(台譯:青樓豔妓)
人物:Elizabeth Taylor


 Le notti di Cabiria (1957)-(台譯:卡比利亞之夜)
人物:Giulietta Masina


Waterloo Bridge(1940)-(台譯:魂斷藍橋)
人物:Vivien Leigh


Camille (1936)-(台譯:茶花女)
人物:Greta Garbo


神女( The Goddess)(1934)
人物:阮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