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2

反戰的玩具工廠 / Toys(1992)-(台譯:玩具兵團)觀後感

劇情簡介:
喜劇演員羅賓威廉斯與金像導演巴瑞李文森,繼《早安越南》後再度合作的喜劇,加入了有趣可愛且視覺精采的玩具,充滿童真之餘,卻不失反戰意味,故事講述善良的玩具商肯尼臨終時將他的龐大玩具王國,交給大哥厲南將軍,而非腦袋時常短路的兒子樂士(羅賓威廉斯),然而瘋狂的將軍卻將玩具改造成殺人武器,滿腦子怪異思想的大頑童樂士,該如何利用他的神奇玩具,對付邪惡的叔叔,來挽救他的玩具王國?

觀後感:
玩具,確實很迷人,或許有些人認為玩具直接聯想就是小孩子的玩物,幼稚及不成熟,甚至有玩物喪志的貶意,其實沒必要那麼嚴肅去看待,回頭想,每個人都曾經擁有過玩具,不能否認玩具對人成長的重要性,它能排解寂寞甚至可以幫助想像力,甚至可以成為精神上的寄託與慰藉,所以筆者卻認為玩具不管幾歲都可以玩,也沒啥好羞愧的,只是每個年紀的玩具性質都不大相同,有人喜歡機械人,有人喜歡模型,甚至有人喜歡樂高組合,凡是適可而止,一切都美好。

關於玩具的電影卻是不少,但讓人直接聯想既然以恐佈類型居多,或許是那些有心導演或劇本家,喜歡將靈異與玩具作為結合,而延伸塑造出一種親近卻帶有殺傷力的矛盾,加上擁有玩具的人普遍年紀都是幼童,而此時更是將孩童曝露在危險緊急環境,此時恐怖條件便構成,鬼娃類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糟糕有點偏題了。今天不講恐佈片,回到本片《玩具兵團》,個人認為比較適合Tim Burton來拍本片,可惜不是他拍的,但本片確實也不錯。電影算好看又不失童趣色彩的科幻片,畫面與場景設計都經過精心設計安排,超現實的場景與抽離感十足的故事情節,略有看色彩飽和豐富的動畫片錯覺,每個東西顏色飽和的不真實,塑膠感很重,這樣比喻不知道大家是否能理解,幾幕畫面更是美不勝收,綠茵茵大麥草原中間佇立一棟方塊造型的白色玩具工廠,或是一個精緻典雅歐式古典建築場景,忽然一支大手深入場景內,鏡頭zoom out才豁然發現是玩具模型,那隻大手是主角的手伸入整理模型位置。

繽紛色彩與稀奇古怪機關是電影最佳看點,此外那些天馬行空的發想,其實略有意涵,畫面曾出現穿西裝的人,頭部卻是蘋果造型,這是超現實畫家Rene Magritte的經典作品,電影中還常出現藍天白雲的場景背景,不是真實的藍天白雲,而是建築空間內的壁紙,這都是讓人連想起Rene Magritte的畫作,給人一種獨特的美感和視覺效果。

電影一直強調著保有童真是最珍貴的,愛暴力的大人如果來經營玩具工廠,想必就是走調,果然命運無法扭轉,玩具工廠被世俗殘酷的軍人叔叔接手,大量軍隊進入玩具工廠助陣看管,甚至武力鎮壓玩具工廠內的人,監聽及間諜行為都出現(怎麼感覺很像某種國家的行為),也命令開始打造打打殺殺的戰爭玩具,戰車大砲及手槍,而不再是可愛的小丑動物玩具,甚至找來一批兒童,每天讓他們玩戰爭類型的video game,潛移默化他們的思想與價值觀,塑造成殺人軍隊,但物極必反,主角羅賓威廉斯,當起革命軍來推翻政府,率領自己的玩具與那些戰爭玩具,進行一場玩具大戰,戰役激烈,犧牲了許多玩具,另觀者有點不捨,但也將電影帶入最高潮。

大人常常會犯了一個錯誤,就是先整頓後再安撫,但各種摧毀後再建設是無法獲人心。電影透過詼諧手法去探討嚴肅的戰爭與武力殘酷,各種歡樂各種暗示各種安排,令人玩味。








2013/11/07

擺脫科技束縛重返自然型態 / Logan's Run (1976)-(台譯:攔截時空禁區)觀後感

劇情簡介:
23世紀的時候, 人類在發生核戰之後, 倖存者居住在電腦控制的城市中, 過著無憂無慮極盡享樂的生活. 不過, 他們只能夠活到30歲, 到了30歲時就要接受 "重生" (Renew) 的儀式. 其中有一群人懷疑 "重生" 的意義其實就是 "死亡毀滅", 於是就成為所謂的 "奔命者" (Runner). Logan是屬於 "砂族" (Sandman) 的, 他的工作是獵殺那些 "奔命者", 直到他即將接近30歲的時候......

觀後感:
人總是矛盾,不斷追求高科技的同時,卻又老是自打嘴巴反思過度開發科技是否毀滅人文,這樣拉扯過程中,便感嘆嚮往回歸自然型態的美好。我們認真思考我們看過的科幻電影或是小說文本,多半都會略有這方面困惑的反思與提問,這類型電影世界觀多半是大量的非人性化、極權政府、後世界末日、網路遺傳技術、社會混亂和普遍的城市暴力,而我們會給他們一個歸類,便是反烏托邦電影,反烏托邦電影的共同主題,他們勇敢地揭示著這些未來可能呈現的凶兆。

反烏托邦虛構了一個與烏托邦理想完全相反的社會。在烏托邦構建的理想裡,世界接近完善,政治和科技設施健全。世界擺脫了混亂、戰爭和饑餓的威脅,人們的個性得以充分發揮,自由被放在第一位。

相反的,反烏托邦的未來充斥著貧困和極權個體對世界的強權統治。這一類型的電影常常構建出一個虛擬的宇宙,以人工技術的進步、人為的災難或者階級革命這些特殊的環境作為大背景。

《Logan's Run》算是題材有趣但不算好看的電影,怎麼說呢?不像科技發達的未來。
電影中故事發生在23世紀,那個遙遠的世界是我們無法直接聯想的,就目前人類發展的速度過於快速,許多科技技術日新月異進展,光是手機科技為例,二十五年前,手機根本還不算是家家戶戶必需品,更別說智慧型手機的功能,遙不可及,當時「黑金剛」甚至是暴發戶和大老闆的象徵,但看看電影中的人們雖然已經開始使用手機這類型產品,但電影中的手機還不大像,與其說是手機倒不如說是對講機。人們的穿著也略顯不合邏輯,某些極簡主義風格我們可以理解,男生連身如《Star Trek》裡的緊身制服,但女生卻如《羅馬帝國豔情史》披掛著兩片布,風格迥異,使整個世界看起來更像似一個荒謬的舞臺劇場景。

但不能完全推翻整個電影,電影也點出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如「生命」這問題,電影一直強調著未來世界,人口過度膨脹,生存面積與糧食都面臨嚴重控制,人們壽命只有30歲,就必須接受一種"重生" (Renew),而這過程說白的就是終結生命,但為什麼要設定在30歲,為啥不40歲,50歲,偏偏選擇在30歲,筆者猜想可能是這階段的人們,智慧和心理剛成熟的階段作為終點是合理的,因為正當你智慧和心理成熟時,見識閱歷逐漸增多,思考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你說不定就會開始懷疑之前一 直不會懷疑的東西,城市就是要扼殺有可能危害到地下城市規則的人,同時也緩解人口壓力。平衡城市的人數。當然也有可能是基於嬰兒的出生速度決定的。

另外這個世界已經呈現無性生殖系統,意味著這時代的人們,不用透過人體性愛自然受孕,而是人工受孕方式延續後代,加上30歲就必須面臨"重生" (Renew)這儀式,所以,每個小孩都是政府製造出來,沒有真正的親生父母親,更別說有親情可言,而性交行為只是多餘的,甚至演變成享樂主義的產物,沒有責任感更沒有道德觀,一個精神生活如此自由開放的社會,能夠維繫其如此荒謬的生命觀念,不太符合邏輯,這在許多科幻電影中都曾點出這問題。

世界的雖荒蕪荒廢,但仍保有人文與人性,自然的年老,飼養寵物,閱讀書籍,自然方式衰老變成珍貴的象徵。電影雖然特效廉價,但核心思維卻巨大,逃出科技世界外環境讓人連想起《Planet of the Apes》!





2013/11/01

綠糊糊的鼻涕怪侵入地球 / The Blob (1958)-(台譯:變形怪體)觀後感

劇情簡介:
一個神秘的來自另一顆行星的怪物隨著隕星落到地球上,它就象一滴巨大的果凍,附近小鎮的人們不相信已經目睹怪物破壞力的一些青少年,與此同時,這只巨大的果凍怪物繼續變得更大……

觀後感:
我不敢說這作品一定好看,尤其是當你剛看《環太平洋》那種超炫逼真的3D特效作品後,因為筆者推薦而來看本片,你一定會咒罵我幹醮我,我承認,這電影的確不大符合現在人胃口,特效粗糙可笑(一沱沱綠色的鼻涕狀黏團),節奏緩慢,沒有過多的血腥畫面,甚至會被當時的保守劇情搞的哭笑皆非,但想想,畢竟這是快六十年前的作品,在某層面是上,這電影還是保有一定的觀看價值和藝術性,真的推薦給有耐心,及喜歡老式怪物電影的朋友們。

怪獸/怪物電影(Ceature Fatures)種電影類型,主要描述或呈現人類和怪物間的對抗。學術上並沒有此種分類,這類型電影通常分類在恐怖、奇幻或科幻電影,此類電影中大多都有體型巨大或怪異的虛構生物,有些是來自民間傳說或文學作品。電影中的怪獸和傳統劇情中的敵人不同,大部分是在自身無法控制的情境下、做出不得已的舉動,因此可使觀眾對之產生同情,例如:《金剛》、《科學怪人》,那些失心瘋的人類都比怪物來的變態及冷血。

一部怪獸電影最常見的形式是刻畫一場以人類為主角的集體與為敵對力量所驅使的一頭或多頭怪獸的鬥爭。怪物(或怪獸)是被人類的愚蠢行為所創造出來的——比如一次失控的實驗,輻射的影響或是對怪獸棲息地的破壞等等。有時很多怪獸來源於外太空,在地球上潛伏很長的時間而從未被人們發現,或是從某類囚牢裡被釋放(或是被喚醒)。

本片後來被翻拍過幾個版本,尤其是1988年同名作品《幽浮魔點》(The Blob)最為出名,故事也是延續版本內容,只是多了更多B級片的血腥畫面,經典程度還是不如老版本。夢工廠的動畫片《怪物大戰外星人》(Monsters vs. Aliens)中也專門設計了一個類似的角色以向該片致敬。該片常常被奉為科幻外星怪物電影的圭臬,經典元素可一個都不少:比如依靠人類生存的邪惡外太空生物(《突變第三型》、《世界大戰》)、不可靠的當局政府 (《大白鯊》、《火山爆發》)、疲於奔命地殺出重圍(《神秘代碼》、《星戰毀滅者》)以及與主題風格相去甚遠的歡快主題曲。

本片故事很簡單,一開始和我們常看科幻電影一般製造懸念,一個平凡的夜晚,天空被一顆閃亮光線劃過寧靜的星空,忽然間巨大隕石從天而降撞擊了地球,一個農民好奇前往查看,驚覺撞擊處略有怪異,於是用手去觸摸,結果綠色粘姓不明物,侵蝕及附著在農民手上,然而慢慢吞噬人體,到這裡,是不是讓我們聯想起《M.I.B》,一樣的開場模式。然後故事開始展開,一個叛逆的年輕人阿飛仔發現此異狀,對政府對警察報案,但是沒人相信他,怪物開始擴展範圍,死傷人數越來越多,事態嚴重時,政府與大眾才開始信任年輕人當時所說的事情。但任何方式都無法阻擋怪物成長,既不怕火又不怕水,甚至飛彈子彈都不怎麼管用,體積越來越龐大導致將建築物整個包覆起來,此時年輕人意外發現用滅火器既然可以逼退怪物的前往,由此得知怪物怕冷,於是結局就是直接將這一大塊黏糊糊的怪物,用直升機懸吊拿到北極,然後THE END 字幕出現!!!(多麼瀟灑又讓人哭笑皆非的結局)









2013 / 十月份觀影記錄簡評


Pacific Rim(2013) —(台譯:環太平洋)
觀後感:
哇!超屌視覺震撼,無比的痛快感及娛樂效果,令人目不暇及逼真特效一幕幕拋開許多電影遠遠超越,尤其幾幕機械人在雨中黑暗中與怪獸的格鬥,甚至最精彩水中 大決鬥,略懂CG技術,都知道液態與煙霧是最難處理也最容易看出破綻,但是電影卻高水準呈現。電影雖然說科幻超現實的故事,但是依舊人性溫情保有。
5/★★★★☆


Man of Steel(2013)—(台譯:超人:鋼鐵英雄)
觀後感:
超人,最強的英雄,也來自於母體。擺脫以往超級英雄電影的輕鬆幽默感,嚴肅描述超人悲情的身世與宿命,矛盾的分歧使他產生猶豫,卻成為敵人擊破的弱點。電影特效精采度不說,如賽亞人般的空中格鬥,眼花撩亂的穿梭破壞,巧妙刻意使用手持攝影機的搖晃感塑造真實臨場感,儼然不是一部簡單的爆米花電影。
5/★★★★☆


Jobs(2013)—(台譯:賈伯斯)
觀後感:
將近兩小時的電影,卻只安安分分將Jobs與蘋果創業之間的關係解釋,電影劇情張力似乎薄弱,儼然成一個乏味的傳記電影,比起真實Jobs紀錄片來的難看 多。Jobs的偉大和成就,估計大家都清楚,電影就是應該將大家沒看到一面透過電影呈現,而不是照本宣科演一回,就算是神似的Ashton Kutcher演出,依舊可惜。
5/★★★☆


狄仁傑之神都龍王 (Young Detective Dee: Rise of the Sea Dragon)(2013)
觀後感:
徐克電影總帶些怪品味元素,海怪,半獸人,裸女,喝尿,難得的好娛樂片。電影3D畫面特效美輪美奐,景深色調及飛出效果,都有不錯處理,幾個場景設定頗有國際感,大海波濤洶湧及鏡頭運鏡挺有趣,唯有故事過於浮誇,反牛頓定律的飛天和神馬能潛水游泳,讓古裝劇充滿現在科幻電影的影子。設定稿很有看頭。
5/★★★☆


Lo imposible(2012)—(台譯:浩劫奇跡)
觀後感:
生命在海嘯鋪天蓋地而來剎那間已經死去,浩劫餘生的事親情間的力量,大自然的殘酷總是給人冷漠恐懼,重建與修復的過程實在漫長,家人陪伴的偉 大情感在此釋放。電影給人無比的正面能量,災難畫面真實,尤其水中載浮載沉描述與生死間掙脫感,觀影過程無比難受,電影難免誇張劇情,但浩劫後的相遇顯珍貴。
5/★★★★


Turbo (2013)—(台譯:渦輪方程式)
觀後感:
"夢想雖大卻不言大,夢者雖小卻不言小。"連一支蝸牛都有巨大夢想,如果我們人類都沒夢想,是否更顯自己不應該。坦白說,這是一個老套的故事模式,小人物為自己夢想不斷前進,意外發現自己易於常人特長,一躍大舞臺與自己偶像對抗,總在千鈞一拔時,身上的特異功能消失,最終靠自己努力終於打敗偶像。
5/★★★


Curse of Chucky (2013)—(台譯:鬼娃的詛咒)
觀後感:
終於回歸的鬼娃,電影平淡中卻仍有驚喜。1988年這個邪門的娃兒出現後,給許多家長還孩童有許多陰影,但是這鬼娃之後卻越來越搞笑,越來越 荒謬,甚至結婚生子,那種陰森恐怖感,頓時消失,只留下參差不齊的系列作品。本片算是中規中局的將故事與第一集作為連結,血腥程度大增,但正常思維邏輯依舊薄弱。
5/★★★☆


Promised Land(2013)—(台譯:心靈勇氣)
觀後感:
這是一個巧妙的故事,但是卻沒有處理好。職場上本來就是暗藏湧流,永遠分不清誰是敵人誰是朋友,這樣混沌的關係中,只能相信自己是真的,如果 連自己都被良心與是非疑惑,估計被犧牲也是可想而知。Gus Van Sant作品總是充滿美國獨立電影的氣質,但本片少了導演自我思維,更多是討好商業大眾的委屈可憐。
5/★★★☆


藁の楯(Shield of Straw)(2013) —(台譯:十億追殺令)
觀後感:
越來越不懂三池崇史,拍的電影越來越商業化,也越來越失去自己的風格和個性。雖然電影整體節奏掌控恰當,但故事邏輯性過於薄弱。一個幼童強姦殺人犯向警方自首,而同時死者家屬公布懸賞殺了兇手可以獲一億日圓,而造成民心惶惶,民眾躍躍欲試,而警方卻一直無條件保護兇手,既使內鬼也想殺了賺取賞金。
5/★★☆


What Maisie Knew (2012) —(台譯:梅西的世界)
觀後感:
細膩樸實鏡頭下,刻寫一個親身父母自私推來推去的小孩,卻淪落投靠比親生父母愛戴的繼父繼母,堅強獨立善解人意的小孩確實讓人心疼,整個電影中,小孩早熟的程度,幾乎沒有吵鬧甚至無理取鬧,唯有片尾默默的流下眼。家庭一直是影響孩子的最大因素,一輩子的性格取決於父母的教育與對待,養比生更偉大。
5/★★★☆


숨바꼭질(Hide and Seek)(2013)—(台譯:捉迷藏)
觀後感:
可惜了好題材,導演堅持拍了八分的好電影,卻放縱兩分的爛片,最終成了電影抬不起頭的敗筆。電影題材故事都挺新鮮,氣氛鏡頭充滿詭異及懸疑,導演故意放了幾條劇情線,誤導觀者對故事的理解,也增加了電影可看性,但是,當兇手身分浮出檯面,開始破綻百出的劇情手法,總而言之,女瘋子是世界上最恐怖。
5/★★★


더 테러 라이브(The Terror Live)(2013)—(台譯:恐怖直播)
觀後感:
韓國電影總是可以將嚴肅社會議題與貪婪人性思考處理的恰當,透過電影有形無形的諷刺高高在上的政府立場與勞動階層的人民之間的距離,遙不可及,更別說陳情。電影透過廣播電台和新聞直播方式與歹徒談判的過程,緊張也巧妙,雖然浮誇些,但扣人心弦的臨時危機處理與社會機動性,更是許多先進國家需參考。
5/★★★☆


감기(2013)(The Flu)—(台譯:流感)
觀後感:
恨透這個劇本,太多愚昧煽情橋段,不合邏輯的故事安排,只是為了一場空無內容的大特效。人,是電影中最醜陋最失敗的元素,電影沒有給我們正面思惟,只有不斷充斥著人性自私愚昧的行為,醫生自私隱瞞病情,政府封鎖災區,弱肉強食彷彿原始生態,救難員的大愛太牽強,泥菩薩過江狀態使劣根人性更顯醜陋。
5/★★☆


李碧華鬼魅系列:迷離夜(Tales From The Dark: Part 1 )(2013)
觀後感:
確實不錯的香港章回式恐怖電影,現代城市型的聊齋,畫面感與故事都各有千秋。《贓物》任達華自導自演,將邊緣人物詮釋入木三分。《放手》算是 平淡的恐怖故事,濫情的老師和學生的人鬼疏途,算了!《驚蟄》陳果導演執導,果然是電影中最好作品,描述打小人特殊香港民俗行為與女鬼報復結合,故事有新意。
5/★★★☆


李碧華鬼魅系列:迷幻夜(Tales From The Dark: Part2 )(2013)
觀後感:
再見李碧華鬼魅系列電影,港式章回式城市鬼魅傳說,三位導演必須透過將近三十分鐘長度醞釀一個驚悚嚇人的故事架構,節奏緊湊。《枕妖》敘說一 個撲朔迷離的情侶生死糾葛。《迷藏》最引人入勝,一群沒事幹的學生回即將拆廢的學校過夜玩迷藏遊戲,許多嚇人橋段。《黑傘》略有cult味的老妖精吃人故事,尚可。
5/★★★☆


世界第一麥方(27°C – Loaf Rock) (2013)
觀後感:
吳寶春這名號,台灣人應該不陌生才對,許多電視平面媒體都報導過這因寶島夢想而偉大的台灣食神,電影其實很盡責的將主角身平努力奮鬥的過程點了出來,並沒有深刻的描述,尤其演員的生硬演技,讓電影觀看過程顯得阻礙,電影笑料絕大來自主角身旁甘草人物,但又似乎不怎麼好笑,顯得尷尬。應該電視規格。
5/★★☆


The Blue Umbrella (2013)—(台譯:藍雨傘之戀)(動畫短片)
觀後感:
6分鐘短篇講述的故事相當簡單,一隻藍色的傘一見鍾情地愛上了一隻紅色的傘,而正處於萌芽期的愛情卻被距離和不可預知的自然力量所間隔,在街道夥伴 (街道上所有物體都有了生命)的幫助下,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這作品延續寫實主義的3D動畫,雖作品中略超現實可愛,但畫面寫實甚至與真實街頭可媲美。
5/★★★★


Omelette (2013) —(台譯:煎蛋餅)(動畫短片)
觀後感:
短短幾分鐘的手繪動畫,卻可以溫暖撫慰城市人的孤獨,飼養寵物一直都是人們寄託寂寞的管道,但是許多人只在乎自己感受,而不去換個立場感受一 下自己飼養的狗或貓的心情,甚至敷衍了事對待他們,他們一天的等待,只等待著主人的回來,但下班後的你,可能身疲力盡,但別忘了他們生命只有短短十幾年歲月。
5/★★★★


Argo (2012) —(台譯:亞果出任務)
觀後感:
Ben Affleck演而優則導,在這個世界詭譎緊張氣氛時刻,巧妙改編真實事件而成的電影,成熟敘述手法,人物個性設計及事件安排,在不失去政治立場與娛樂性 質並重兩者皆具的確有難度,但本片氣氛細節拿捏上巧妙,成功奠定本片的成就。政府和人民間,總是無法達成共識,人民只想平安,政府想要名望和形象。
5/★★★★


Little Thirteen(2012)—(台譯:小小十三歲)
觀後感:
雖說人之初,性本善,但不節制的性將成罪孽。未成年少男少女通過聊天室約炮,深陷肉體的放縱和毒品的狂歡,偷拍性愛視頻賣錢。電影透過批判角度去描述沒有 節制透過性關係為交際根據的年輕人,荒謬失控,儼然成為毒品般上癮,一次又一次的瓦解身體需求及底線,悲劇一幕幕發生,卻壓抑不住這些脫韁野馬。
5/★★★


Where The Trail Ends(2012)—(台譯:車輪不息)(紀錄片)
觀後感:
腎上腺素激發的紀錄片,生死一瞬間的勇氣騎著單車漫舞在天際與蠻荒,這些人因為冒險而才知大自然的奧妙與自我的渺小,電影鏡頭藉由幾個不怕死 的騎客記錄珍奇影像,險峻挺拔的山谷,曲折彎曲的山間狹道,滾滾黃土飛揚,鐵馬跳躍與其間,速度與快感沸騰了血液,彷彿超現實般的不真實給觀者全新視覺體驗。
5/★★★★☆


Disconnect (2012)—(台譯:疏離世界)
觀後感:
網路的發達,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殊不知卻也成為邪念的醞釀溫床。電影中幾組故事分支,平行發展,皆是網路交友開始,但最重要共通點都是孤獨與寂寞。擺脫現實生活中的社交能力與階級,透過虛擬世界很容易尋找到管道解悶,沒有門檻也沒有限制,在網路世界人人平等,煽情嫵媚的誘惑,如裹糖衣的毒藥。
5/★★★★


悪の教典(Lesson of the Evil)(2012)—(台譯:惡之教典)
觀後感:
麻木不仁極致的暴力電影,濫殺者解放自我的瘋狂屠殺,絲毫沒意義而扭曲的人性道德底線,為人師表,卻本末倒置。電影中,殺人狂,總是為了掩滅一個證據,而不斷追殺另一個證據,最後那批無辜受害者,皆是變態自稱能聽到神呼喊聲音的人,用自己邏輯去執行毀滅計畫犧牲品,電影有點無腦可笑,卻不失娛樂。
5/★★★☆


Samsara (2011)—(台譯:輪迴)(紀錄片)
觀後感:
莊嚴佛陀的眼睛微張,看盡大地的殘缺與溫柔,時光飛逝風化岩石枯枝,光影略過無數歲月。落後地區孩童垃圾推中尋找值錢寶物,人造人克隆維妙維肖,輻射荒廢死成一片枯寂寥寥,人類麻木宰殺豬牛雞一幕幕,杜拜豪華酒店奢糜,哥德教堂繽紛絢麗....。宗教,建築,天地,人文,生死,時間,生生不息難忘記。
5/★★★★


Children of Heaven(1997)—(台譯:天堂的孩子)
觀後感:
沒有炫麗的場景,沒有浮誇的劇情,簡單生活便是動人的真諦,純樸紮實的感人故事敘述一個只為妹妹求雙鞋的小哥哥,每天與妹妹交換鞋穿,最後參加一個賽跑比賽只為了季軍,有一雙鞋子的獎品,哪知道最後的了冠軍,當記者訪問他時,淚眼潸潸說他只想一雙鞋,如此簡單真實的安排,如土芒果般粗糙卻甜美。
5/★★★★


The Witches (1990)—(台譯:巫婆)
觀後感:
有豆豆先生。
5/★★★


Le mari de la coiffeuse (1990)—(台譯:理髮師的情人)
觀後感:
意淫的昇華便是實踐愛情的開始,年邁老人回想泛黃青澀回憶,少年偷窺熟女理髮師,愛的初體驗便是美妙死亡的收場,那是一個私密而隱晦的交錯味 覺與視覺感官之旅。愛情的美妙不再於身體上交歡後的愉悅,而是一輩子難忘永不失去的回憶,當最美最飽滿的幸福時,或許接下來像極洩氣的氣球般感情,慢慢畏縮。
5/★★★☆


Logan's Run(1976)—(台譯:攔截時空禁區)
觀後感:
反烏托邦的經典科幻電影,在那個未來世界,人類壽命卻只有三十歲,盛開的花朵總在最燦爛時分被迫凋謝重生,科技制度是冷血而無情的,反觀外面世界的雖荒蕪 荒廢,但仍保有人文與人性,自然衰老變成珍貴的象徵。電影雖然特效廉價,但核心思維卻巨大,逃出科技世界外環境讓人連想起"Planet of the Apes"!
5/★★★


Escape from the Planet of the Apes(1971)—(台譯:逃離猩球)
觀後感:
經典的科幻系列,充滿值得思考的空間,這集與第一集呈現雙向的劇情,算是前傳也是算後續,呈現環狀似的故事結構,如果這集沒有猿人後代,整個 系列就沒有開始,但時空空間和因果是說不清的,這一直是穿越劇的詬病。穿著人類衣服的猿人,更顯諷刺的比人類還斯文及端莊,反觀人類如野蠻人般蠻橫不講理。
5/★★★★


Beneath the Planet of the Apes(1970)—(台譯:失陷猩球)
觀後感:
作為"Planet of the Apes"的第二部,本片似乎有點失水準的表現,凌亂而誇張的安排與設計,與前作成為強烈對比更顯單薄。電影前半段幾乎延續原作的模式,但到了後半階段卻 意外極速轉變調性,依舊荒廢的地球妞約,但多了可念力控制的未來人,更將冷戰,核武議題放在電影裡,導演意圖過於明顯而有點矯情。
5/★★★☆


豚と軍艦(Hogs and Warships)(1961)—(台譯:豬與軍艦)
觀後感:
今村昌平對日本民族最尖酸諷刺的調侃與反思,更對美國無言的抗議和指責。透過寫實主義鏡頭,卻拍出一幕幕荒謬詼諧人間鬧劇。那個戰後經濟重建 的日本,流連忘返的紅燈區,海軍艦艇停泊的港邊,黑道間的逞兇鬥狠,小情侶的價值觀差異鬧彆扭,餵豬吃死人屍體,而人吃豬肉吃到人牙,最後一塌糊塗豬隻亂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