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0

兒子的大玩偶(The Sandwich Man)(1983)-觀後感(重看×N)

劇情簡介:
《兒子的大玩偶》:坤樹為求得一家生活溫飽,從事為劇院做活動廣告的工作,經常在身體前後各掛一張電影海報,打扮成小丑遊走在大街小巷,吸引人們的目光。但是,坤樹這份「三明治廣告人」的工作,卻得不到家人及親友的認同,總為此事爭吵不休。返家後,坤樹立刻卸下工作時的小丑裝扮,但年幼的兒子竟然認不出他,放聲大哭起來。自此,他體認到在家裡也必須保持著小丑的裝扮……

《小琪的帽子》:王武雄退伍後找到一份推銷員的工作,公司派他到沿海城鎮推銷日本生産的壓力鍋,在小鎮內遇到小女孩小琪。然而,王武雄最感到不解的是小琪頭上總是緊扣著那頂帽子,讓他覺得非常奇怪。同時王武雄的搭檔林再發接到懷孕妻子寫信要求他快點回家。但是,壓力鍋卻發生問題……

《蘋果的滋味》:阿發在上班的路途上,不幸被一位美國軍官所乘座的汽車撞倒,因此撞斷了左腿,住進美軍醫院療養。沒料到,阿發的整個家庭非但沒有因此陷入困境,該位美國軍官賠償五萬元現金,又願意帶阿發的啞女兒到美國留學。而前來探望傷勢的老婆、孩子及朋友,見到他能待在豪華的醫院裏,反而對他被撞之事,頗感到羨慕不已。後來,阿發讓老婆和孩子品嚐送來作為禮物的美國蘋果,此刻全家人品嘗到天堂的果實....

觀後感:
十二月某日下午,雨,與母親在老家閒暇的午後相處,喝著濃烈帶有奶味的金萱讓我有點不順口,閒話家聊間的寧靜,此時母親冒出了一句話,讓我大感意外:「放個電影來看吧」雖然這只是句簡單的話,卻背後含有許多意思,給了筆者許多感動和心悸,是一種肯定的正面能量。

回到老家,宛如電影中的小鎮,緩慢淳樸,沒有因爲在這裏發生了什麽而發生改變,那樣的外部巨大力量的影響受到了小鎮頑強的抵制,而小鎮不可避免的被裹挾著向前走著,平靜下面孕育著巨變的暗流。小鎮,腦海裏想到這個詞語出現的是遙遠、舒緩的意象;小鎮,舌尖在嘴唇裏觸碰出的聲音綿長的像是小路伸向故鄉。侯孝賢鏡頭裏的小鎮,就像在旅途中見到的一個個小鎮,掌心裏握著一條通向遠方的路,無數人和車來往,卻甚少有人駐足,且熱鬧且寂寞。由小鎮裏派生的主角並非英雄、俠士,不過是爲生計奔波勞累的男人女人;由小鎮裏誕生的故事遠非轟轟烈烈、驚心動魄,不過是爲生活日復一日的瑣碎操作;由小鎮裏延展的情緒不是浪漫、恬淡,有些壓在心口的隱隱作痛像撕裂開傷口般的滲出殷殷血滴。

電影為三段章回式的小故事組合而成,寫實誠懇附有本土意識濃烈,由侯孝賢、曾壯祥、萬仁分別導演,是臺灣新電影(80年代)的早期力作,告訴我們一個真的臺灣和真的社會。這也是侯孝賢轉型作品,由此他由商業喜劇走向了人文關懷,那時還沒有他顯著的長鏡頭。

《兒子的大玩偶》:台灣五十年代的辛苦執著。
是電影中筆者最喜歡的一段,也是電影中最有溫馨最溫情最仁慈的一部。影片開端的場景起始于一個全景鏡頭:視野中,坤樹穿著台灣獨特花色棉被改作的小丑衣服在烈日下慢慢出現,周圍的環境是五零年代的臺灣小鎮。繼而鏡頭拉近,近距離特寫他的臉:小丑臉上的粉墨已經被汗水沖得斑駁脫落,一個鮮紅突兀的向上誇張得咧著笑的嘴巴滑稽地霸佔在他隱藏的表情之上。然後平行拉遠,中景,坤樹的周圍是一群不懂事的孩子在對其嘲笑戲弄。坤樹身上的廣告牌以及他一身西洋19世紀的小丑打扮和作爲畫面背景的落後寧靜的典型農業經濟爲主的小鎮構成比照與反諷。而小丑的笑臉之下看不見的表情與心靈仿佛更加具有了一種讓人感覺到尷尬與刺痛的力量。電影中的場景安排及故事走向,帶有濃濃的義大利寫實主義風格,甚至讓筆者聯想起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的電影,也許小丑總是不斷出現在費里尼的許多作品中,心酸殘酷卻有溫暖和微笑;主角阿西扮演的坤樹,每天扮成小丑頂著烈日掛著廣告牌在街上跑來跑去不是一份好差使,很累。還有那些不解者——連小孩子都會來欺負你嘲笑你(其實,有的時候,最殘酷的反而是孩子。他們什麽都懂,卻又什麽都不懂。他們沒有體恤和寬憫。他者的苦難和一條小蟲的苦難是同等的),至於那個在大街上訓斥坤樹的長輩(大伯),就更不用說了,不救濟,還放言:你再做這麽丟臉的工作我就不認你了。爲了妻子和孩子,這個大男人真的受了很多的委屈。但,他不能說。男人的委屈是不允許被言說和袒露的,電影中只看見主角默默坐在床邊不斷回想起那些委屈難堪的點點滴滴。男人是一個家的支柱,男人要堅強,前進壓頂也得一聲不吭。愛的責任。有愛,一切的苦難都可以忍受可以堅持。愛給予力量平復傷痛。主角最後脫下小丑服,開始了他新的工作——踩著三輪車載著廣告牌沿街宣傳,那般喜悅。一份光彩體面的工作。愛帶來了好的結果。

坤樹不必每天扮作小丑在街頭作電影院廣告,身著便衣的他逗著阿龍,阿龍卻哭了,眼前的眉目清楚的人不是紅鼻子的大玩偶,媽媽抱著他“這是爸爸耶!不認識爸爸了?”坤樹悵惘的坐在門檻上,忽而臉上露出笑容拿出化妝品開始畫成小丑的白臉說“我、我就是兒子的大玩偶啦!”結局帶有些酸澀感,更傳達著父親天職就是不斷取樂小孩,教育小孩,甚至賺錢撫養他,這都是天經地義的事,底層小人物的善良樸素、真實地再現他們微末的歡樂與憂愁。

《小琪的帽子》:台灣七十年代的社會轉型。
此篇筆者認為太沉重太意識型態,給人殘酷最血腥最無望的一部。林再發和王武雄,爲了妻子與即將出生的孩子,林再發離家到這個遙遠的小鎮賣快鍋(壓力鍋),他認真努力恪盡職守。雖然有點死板和略顯笨拙,可林再發是個好人,兩個男人之間慢慢建立友誼,相互支援。還有小琪,那個美麗的女孩,恬靜純真善良。除了快鍋賣不出去,這個小鎮的生活似乎也還不錯。當武雄看著日落下的原野,抽著煙,發現自己開始喜歡上這個小鎮。可是武雄摘掉了小琪的帽子,可是快鍋終於爆炸了。林再發受傷生死未蔔,他的妻子面臨流産的危險。除去面紗的生活,就像小琪頭上那觸目驚心的疤。所有的美好所有的希望都破滅,努力沒有結果,善良的人們不幸福,現實的殘酷碾碎武雄內心的柔軟與光明。

林再發身穿典型城市公司職員的工作服在小鎮向一位老年人推銷高壓鍋,他(用國語)不厭其煩地介紹高壓鍋的便捷與快速,而老人(用閩南語)不以爲然地回饋以“豬蹄就是要慢慢燉才會好吃的嘛……”。又如女孩小琪始終以帶著帽子身穿學生服、乾淨羞澀乖巧的形象出現,後來王武雄按捺不住好奇突然摘掉她的帽子,赫然出現的是小琪頭上觸目驚心的傷疤。小琪氣憤驚恐地奪回帽子跑了,一去不返的還有王武雄在多次努力之後才與之建立的友誼與信任。無論是含蓄隱喻或鮮明諷刺,種種對照都彰顯了本土創作者不約而同的立場:在文化角度上對現有東方文化採取保護的態度,對外來文化採取拒絕的態度。

《蘋果的滋味》:台灣八十年代的蛻變所帶來的陣痛,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三部曲中最辛酸最卑微最悲涼的一部,有著Woody Allen般的酸澀黑色喜劇難堪。爲了生活的機會和孩子們受教育,阿發(卓勝利)不顧妻子反對舉家遷往臺北。這是離開小鎮的一家,在臺北最局促的房子裏局促的生活。美國上校的車撞斷了阿發的雙腿,隨即改變了他家人的命運。作爲家中唯一的經濟來源,他的受傷本來是這個家庭的滅頂之災,因爲撞傷他的美國海軍上校的“道義”上的責任而扶助他的全家生活並送他的啞巴女兒去美國上學變成了一件讓人羡慕的大大的好事。妻子由哀號變成笑逐顔開,甚至看著被撞傷的老公微笑,孩子們在漂亮的醫院裏愉快的玩耍,工友們嬉笑他是不是成心找輛美國車撞的,阿發也只會對美國上校不斷說謝謝。生活有時候就是一個玩笑,白的就是黑的,壞的就是好的;生活有時候就是一個賭博,輸了也是贏了,贏了也是輸了。所有的人都在笑,筆者卻笑不出來,筆者也在品嘗著蘋果的滋味,感覺的生命荒謬的蠻橫。大家都能夠想象到這樣的故事出現在報紙上的措辭,而誰能想象得到故事後面所有人的悲歡?有些時候,我們所面對的事情是真實的,可並非全面的,我們有沒有資格以自己的經驗去評論評論別人?當所有的人潮湧向城市,城市化、西方化、全球化之勢不可擋之時,有沒有時間去回眸小鎮、去尋找桃花源?

電影由五十年代走到八十年代象徵著台灣社會轉型進展史,現代化/社會轉型在往往電影中扮演著一種強有力的不可抗拒的並且是滑稽醜陋甚至是危險的隱喻性象徵形象出現。比如《兒子的大玩偶》中包裹在坤樹身上的“廣告牌”,《蘋果的滋味》中美國人恩賜給江阿發的蘋果,《小琪的那一頂帽子》中奪取林再發生命的武田牌高壓鍋。六七十年代以來的臺灣經濟突飛的奇蹟一直爲人矚目,但經濟的繁榮也帶來了從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的劇痛。人們用“都市進行時” 或者“轉型期”來概括這一時期。蛻變所帶來的陣痛在所難免,社會充滿傳統與現代相互排斥相互對比的兩極化矛盾。

2009/12/19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2009)-(台譯:野獸家園)觀後感

劇情簡介:
《野獸國》根據Maurice Sendak1963年的經典兒童奇幻小說改編,故事中男主角Max因為不聽話被媽媽關在房間內不准吃晚餐,Max一氣之下逃去他的想像世界,那邊充滿了面目猙獰的野獸(wild things),可是牠們都對Max服服貼貼的,甚至認為他才是最wild的,因此封他為野獸國之王。和野獸玩耍了一陣子之後,Max開始想家,於是回到現實世界,發現他的房間有盤熱騰騰的晚餐。

觀後感:
在抒寫關於電影觀後感之前,筆者想表達內心之按耐不住的喜悅,真的非常興奮及期待的迎接這部電影的到來,甚至在個人FACEBOOK放電影的預告及訊息,希望身邊朋友可以與筆者分享這份溫度,對於這部電影的喜愛原因,可以窺探到童年回憶。筆者是家中最小的小孩,總是依賴性很強,也算是極沒安全感的小孩,坦白說應該是在就讀幼稚園時期,因為某件事造成童年幼小心靈受到傷害打擊(細節此不多談,有興趣可查閱筆者個人論文內有詳載),逐漸轉變成害怕與人相處個性,更別說是陌生人,就是因為沒安全感,身體本能開始尋找方式填補遺失缺陷,慢慢地演變轉移將注意力投入其他事物上,別讓恐懼感升起,而方法包括(不斷性)看卡通、看漫畫、看電視、畫圖等等,所以在幼稚園及國小階段,課本書籍甚至上課的桌椅上我都會不自主地亂畫塗鴉;而就在那階段,偶然家庭聚會在一個親戚家中,發現了這本繪本《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印象中還是英文版本,含封面及內容只有40頁左右的童書,卻讓筆者當時愛不釋手,甚至多次翻讀,故事過目不忘,但就是怪獸的模樣真討我喜,更自以為看的懂文字內容(當時根本不會讀英文),甚至會幫野獸們修改台詞,演變成自己的「野獸國」。

後來逐漸進入尷尬的青春期,而同儕間的友誼及籃球場的拼鬥漸漸佔去青蔥歲月,「野獸國」的故事如隱形墨水般消失在內心紙張,長大了,直到電影的出現,有如魔法般將隱形墨水再次浮現明顯的圖樣和痕跡,雖然泛黃陳舊但卻代表我的過去,感動。

說過了因為本作品改編Maurice Sendak 1963年同名繪本《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或許大家會認為改編童書的電影,就是給小孩看的,那可就錯了,書是給小孩看得沒錯,但經由導演Spike Lee卻加入了很多心理學的元素,是一部給成人看得電影。

電影說著一個叫Max(最大)的調皮搗蛋的小孩。姊姊Claire交男朋友老媽顧著談戀愛,受到忽視的Max喜歡透過搗蛋捉弄人家來引起人家對他的注意,拿雪球偷襲人家,但人家慘遭反擊甚至破壞他的得意秘密基地(冰屋),他卻哭了,就像愛玩遊戲又不甘願當鬼的小孩,導致沒人願意與她玩樂,變成一個孤獨的小孩,甚至穿起兔子裝把自己變成一隻野獸;闖進姊姊房間搞破壞,又在媽媽請男友到家裡作客時來搗亂,搗亂後被教訓,居然反咬媽一口並向門外跑了出去,跑過森林滑過海洋Max來到一個小島。

朝著島上唯一的燈光走去,Max 看到一群毛茸茸的野獸,其中像瘋子一樣的叫 Carol,又跳又叫地摧毀野獸們的房子,其他野獸們想要制止他時,Max卻很高興的加入Carol一起搞破壞,彷彿心中的怨氣終於找到地方發泄。其他的野獸們生氣了, 說要吃掉他,他勇敢得直視野獸的眼睛一下也不眨,並說他叫Max(最大的意思),馴服了野獸們並且成了他們野獸國的國王。

Max爲了完成Carol的心願和衆野獸們一起建起了“怪獸之家”。特別是Carol給予Max的溫暖,信任,還有眼神裏時不時透出的一點兒小憂鬱也讓他覺得很幸福。只是Max在這怪獸的家園玩的太過忘我,卻忘記了野獸們危險的一面。Carol不願意KW的新朋友跟他們住在一起而發起了脾氣。Max想出辦法化解卻也只能穩定Carol一時。Carol的脾氣漸漸失去了控制他甚至扯斷他最好朋友Douglas的胳膊並且憤怒到要吃掉Max,幸好KW發現及時救了Max。

Max決定回家所有野獸都來送他除了Carol。在Max的小船向海面劃去Carol也忍不住跑過來跟他道別,原來他發現了Max在山洞裏留給他的道別禮物。Carol終於發覺他想要的不是一個國王而只是一個簡單的朋友。這一段很感人催淚效果極強,看到一個個“大型毛絨玩具”眼睛裏濕濕的都捨不得Max走,其他的野獸們也跟著仰天常叫了起來,失去夥伴一樣的哀號,特別是Carol的大嘴巴一撇一撇的卻也忍不住眼淚。

與其說Carol是Max在野獸國上的化身,倒不如說Carol就是Max。一樣的不接受新朋友,一樣的壞脾氣,一樣傷害了愛自己和自己愛的人。或許根本就不存在什麽野獸國只是Max自己的臆想而已。只是再瘋狂的想象也只是想象,最終都會有醒來的時候。Max和自己的化身Carol互相療傷最終選擇了回去面對被自己傷害的家人。無論這一程瘋狂刺激的野獸國之旅是否真的存在,Max都經歷了他生命中一段重要而美好的旅程。

解讀這個故事的方法一百種。筆者覺得每個野獸代表人內心的一個小惡魔,像是憤怒、忌妒、孤獨、叛逆、背叛。在荒島上的野獸活生生演著Max的內心戲。

人際關係出了問題覺得是別人的錯,等著別人解決,等著被別人瞭解,或老是希望大家配合自己,而不去改變自己配合大家,就像身上批了一層刺,等著別人披荊斬棘靠近他,這種被動的人真可憐。小Max 這麼走一遭後,對於自己對媽媽和姊姊的愛,內心為何有這麼多的憤怒,似乎也有更多的瞭解。在小島上當國王的他,治理的不只是野獸的王國,也是自己的情緒。

電影除了更多更深的背後含意放在其中,比書本來的深奧豐富,但電影也將原本在紙上的野獸活生生的搬到螢幕上。筆者很喜歡導演忠於原味將野獸原汁原味呈現,誇張可愛的五五比例,短短的手腳,大大黃色的眼睛和毛茸茸的毛髮,活向宮崎駿動畫中的龍貓。小島上的風景,有時候是一望無際的沙漠,有時是落葉滿地的樹林,還有湍流急促的小溪,小島上變化多端的景致也讓人看得心曠神怡。

而不能不提到電影配樂,總是在適當的時間緩緩流出音符,那麼動聽好看的搭配,原來是Yeah Yeah Yeahs 的女主唱Karen O一手包辦,嘉獎一支。

2009/12/18

ナイスの森The First Contact(Funky Forest: the First Contact)(2005)-(台譯:無厘頭森林之第一次接觸)觀後感

劇情簡介:
沒有女友的吉他三兄弟,當老師的大哥勝一積極籌辦單身野餐會,長髮老二Masaru日夜苦練吉他追女,老三則是個終日吃巧克力吃個不停的外籍小胖子;勝一在溫泉旅館巧遇健康食品社長Ichigo,她正跟兩位好姊妹前來度假,三位女孩互訴匪夷所思的故事;英語教師Takefumi跟畢業生Notti似友非友,二人呆在家中聽歌放歌,細數千奇百怪的夢境;校園內,一位漂亮學生妹被捉來拯救外星人,學生們拿著各種人體嘔心樂器奏樂,羽毛球女生則在體育館決戰吸血蟲……

無厘頭森林中的21個段落絕對瘋狂兼無厘頭,敬請諸君勿用常理推敲解釋。

觀後感:
千萬別以為自個聰明猜的透劇情,更別說用言語寫出劇情。

無厘頭劇情蜜糖千層蛋糕般一層銜接一層的疊蓋,歪曲扭巴的蛋糕卻有扎實的笑點及娛樂價值,雖筆者看此片過程,心裡隨著傻眼劇情湧出不斷咒罵「靠杯」及「這是沙小」「北七」等等粗俗言語,只能用這些言語最直接表達悸動;但如此觀影極少,卻也引起如水波漣漪效應,被人說的一文不值得劣品,才是筆者這種壞品味的人喜愛的品味。

Cult Film一向是喜歡另類電影粉絲至愛,而日本 Cult 片更是最為人所追捧的,出產量可是全球之最,日本文化風格鮮明獨特,更是衍生出「Japanese Cult Film」專業名詞;本片將「Japanese Cult Film」發揮透徹,題材極盡天馬行空,劇情出人意表,荒謬怪誕、滑稽、暴力、情色等元素集一身,內容亦難以消化,然而觀眾會在「不知所云」之中被電影所吸引,繼而發出微笑或陣陣驚呼,可能這是現代社會中一個高度的情感宣洩。

電影由日本首席怪誕荒謬導演石井克人所執導,繼《鯊皮男與蜜桃女》、《 Party 7 》及《茶之味》後再度與Cult片型男、被時代雜誌冠以「亞洲狂人」封號的淺野忠信合作,這次更是天翻地覆完全不理會觀影者是否觀看影片無法理解劇情便秘痛苦。

一看片名《無厘頭森林之第一次接觸》便知本片以無厘頭劇情做主導,既然是一個無厘頭森林,更別要求自己能理性的辨別方向,更別說第一次接觸,一定迷路。雖然電影以無厘頭章回式拼湊出一個荒謬弔詭的詭異影像作品,除了些日本低級sexploitation笑點外,更讓筆者為之喜歡的另一個地方就是Visual部分,滲著加拿大人體怪咖導演大衛科寧堡David Cronenberg的作風,與日本式的無厘頭碰上,撞出匪夷所思的橋段,劇情超現實,時而科幻、時而純情、時而chill-out、時而核突奇詭,劇情鋪排時空交錯,如坐過山車般驚險刺激,極能滿足感官刺激。

日本怪片特別多,但古怪程度能跟這部《無厘頭森林之第一次接觸》匹敵的實在沒有多少,面對這樣荒誕離奇的電影,真不知應該從何說起,“邏輯” 在這裏幾乎不存在,種種荒誕至極的情節保證嚇你一跳,電影像是一連串短片大串燒,更像是許多Youthbe影片總匯,每段開始時均加會上字幕標題,彷彿日本電視廣告般在畫面一角顯示logo,但各個故事的人物又有一定關聯性,故事之間甚至有前因後果可以追尋。

電影像黑膠唱片般分成A side 和B side 兩部分,全長達兩個半小時, 中間還認真地加插了令觀衆不知所措的3分鐘休憩時間,在A side 一幕,英語教師 Takefumi在家中播放黑膠唱片打碟,充當 DJ 把兩首歌曲自然地mix在一起,事實上,這電影就像一回超長的DJ session,導演 (兼編劇) 運用影像大玩mixing,把幾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人物和情節接駁重疊,連結爲一,轉出一部刻意斷裂,片中各個故事大都無頭無尾,不是出現“終”字也不知已完結,導演們運用了極多的跳接,營造不和諧的感覺,那些打出“ナイスの森”logo 的(廣告?) 片段甚至只得幾秒… 這些處理手法合力把電影的突兀感推向不可理喻的極端。

原來不止人物和故事情節可以玩mixing, 就連電影類型也可以,片中揉合了多種類型片的元素,日式荒誕娛樂節目(兩人搞笑相聲)、廣告、家庭倫理芭樂劇、歌舞片、愛情片、sexploitation、MV、動畫、漫畫、核突科幻片、特攝片、青春校園劇等等,加起來變成一隻四不像的怪物,但這相信也正是導演們預期中的效果。

《無厘頭森林之第一次接觸》是一部看過才知過癮的電影, 即使再多理性分析也難以交代它的精奇之處,正如參加 DJ party 一樣,不用多加深究理論和技巧,只需全情投入其中享受娛樂或是與我一樣邊幹礁邊喜愛指數增加。







2009/12/07

Moon(2009)-(台譯:2009月球漫遊)觀後感

劇情情簡介 :
未來世界,隨著科技的飛速進步,地球的污染也越來越嚴重。爲了遏制這種現狀,一家名爲月能工業有限公司的企業應運而生。該公司致力於月球能源的開發,通過採集氦-3來滿足地球對能源的需求。月能公司在月球設有基地,Sam Bell正是該基地上唯一的工作人員。Sam是公司聘用的合同工,他已在月球孤零零地生活3年,陪伴他的只有智慧型機器人Gerty。枯燥乏味的生活令山Sam歸心似箭,在還有兩周就離開月球的時候,Sam偶然遭遇一起事故。醒來後的他發現Gerty似乎對其有所隱瞞,公司高層也拒絕他的回程請求。Sam借機逃出基地,卻在事故發生地點發現另一個自己……

觀後感:
才收假不到兩天,馬上又被長官強硬叫我回家投票放投票假,或許有點唐突不解,但想想何樂而不為,人家說服從是軍人的本職,但放假應該是軍人第二生命吧!

趁這個意外的假期與許久未見面的老朋友見面閒聊外,但當然也要進行三合一民主選舉投票,或許選舉結果不盡筆者心目中理想藍圖模式,但還算差強人意的安排,姑且安慰些(純談電影不談政治);大部分時間,不外乎打發在觀看電影上,尤其科幻電影,一連串看了年度大片《2012》《第九特區District 9》和本片《2009月球漫遊Moon》,今年小成本科幻片的爆發年,不僅從數量上要比已往幾年多出一些,更重要的是幾部作品在質量上更是令人叫絕,先前的《第九特區District 9》3000萬的投資排出了令好多大製作汗顔的氣勢,又有一部英國電影《有關時間旅行的熱門問題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bout Time》用詼諧的方式打造出一部精良的小品式科幻片。如今這部同樣來自英國的《Moon》再次證明,科幻片不僅僅是大製作電影的天下,一部幾乎沒有特技,沒有動作場面的電影,卻會把一個科幻味道很濃的故事說的那麽津津有味,發人深思。

片名《Moon》,但其實影片本身和月球其實並無多大關係。但用月球作爲背景應該算是原著很獨到的地方。在中國人觀念裡,月亮(月球)總和孤獨、冷清放在一起,從小看神話故事書,內容總是月球描述著遙遠冰冷孤獨形象,古人李商隱有詩:「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本片故事敘說著孤獨的故事,它探討的不是普通人類的生存,而是“克隆人”(複製人)的生存。這個代表著人類卓越智慧的技術有著可以想見的複雜後景,《銀翼殺手Blade Runner》(1982)一片對這個話題有過探討。人類一直在對“生命”的話題討論不休,不管是對人形還是非人形的,不管是智商高還是低的。但總的來說人類還是應該尊重生命,尤其是那些有情感有知覺的生命。因爲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實在太孤獨渺小。人類和其他生物應相依爲命、共生共榮,而不是互相漁利、自相殘殺。

「孤獨」這名詞很有趣,對筆者來說,孤獨像是感冒,輕者頭昏眼花,咳嗽流鼻涕,休息就好,或許連藥物都不用服用,但重者生不如死,甚至引發更多後續問題,就都是因人而異定義的感官認知,在蔣勳《孤獨六講》書中,提到當你被孤獨感驅使著去尋找遠離孤獨的方法時,會處於一種非常可怕的狀態;因為無法和自己相處的人,也很難和別人相處,無法和別人相處會讓你感覺到巨大的虛無感,會讓你告訴自己:「我是孤獨的,我是孤獨的,我必須去打破這種孤獨。」你忘記了,想要快速打破孤獨的動作,正是造成巨大孤獨感的原因。

《Moon》,從頭到尾基本就是男主角的獨角戲。(沒有其他演員出現,除了一台人工智慧機械人) 故事講述了月球上唯一一個員工在一個智慧型機器人的陪伴下的宅男生活,乍一看這個故事有點像太空版的《浩劫重生Cast Away》,其實在電影前半段描述Sam一個人生活的點點滴滴,包括一個人運動、工作、吃飯、做手工藝、看視訊、聽音樂,面對遙遠的地球,漆黑深奧的宇宙所渲染的那種孤獨感確實虛無的感覺。可是隨著另一個Sam的出現,電影的味道發生了變化。隨著劇情的峰迴路轉,而此刻電影並沒有打破之前的寧靜氛圍,只是通過一種很平和的語氣繼續著之前的故事,似乎一切都沒有發生。這樣的設定也就注定了電影在娛樂方面的缺失,進而討論故事發展所帶來的主題和現實意義。

此片做了一個其他科幻電影較不同的觀點,也就是電影另外主角,其實就是一個冰冷機械體,Gerty,儘管與《2001太空漫遊2001 Space Odyssey》(1968)的機器人“HAL”有多麽的相似,連基本“人”的外形都沒有,它由幾個方形體組成,通過可以移動的懸掛臂在艙裏行動,而通過一個小小的表情框顯示它的“心情”。數年裏就是它陪伴著Sam的生活,和他說話,照顧他的起居。Gerty甚至可以幫Sam隱瞞資料、代輸密碼,還提示Sam怎麽做才可以安全裏離開月球回到地球。之所以這樣做,全因爲Gerty的程式裏有一條:協助Sam,保證他的安全。從某個意義上說,這個電影似乎在告訴我們:機器人有時比人類更溫情,更有“人性”。

本片乍看不像是一部英國電影,因爲向來英國人討論的都是像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的小說,是一種現實生活中的龐雜。很多人說,《Moon》有許多地方類似《2001 Space Odyssey》和《Blade Runner》,比如片中智慧型機器人的設定和有關複製人的話題,甚至更讓筆者聯想到Andrei Tarkovsky《飛向太空Solaris》(1972) Sam的夢境,突然出現的另一個Sam,環境音樂氛圍。其實不管本片是否屬於對經典致敬的範疇,起碼它在傳達給科幻味道很濃的深邃主題方面,沒有像後三者那樣猶如論文一般晦澀和枯燥,而是通過平平淡淡的科幻故事而逐漸流露出探討人性的主題和濃鬱的人性氛圍。

由於電影發生在空曠的月球,電影的氣氛也就像冷冰冰的月球表面一樣,充滿了肅殺的冷色調。由氣氛帶動起來的主題更是由內向外散發出的一種寒意。其實細想一下就能明白,在月球的獨立空間裏,克隆人的出現不受到地球上法律和道德的約束,兩個Sam在這個地方真的算是一根線上的螞蟻。當故事把真相的外衣一層一層剝離之時,這個不算意外的現實擺在片中人物和觀衆面前是絕對值得深思和回味的。仔細品味一人電影最後所傳達的資訊,對於主角Sam來說,是那麽的黑暗和絕望。結尾處一個小型太空倉像流星一樣飛向了的藍色的地球,這個看似圓滿的結局也飽含了悲涼,也行對Sam來說,他真的是一顆一閃而過的流星,毫無意義可言。

不敢奢望這部小成本電影會走向《2001 Space Odyssey》那樣經典的地位,但是在多年之後又會怎樣誰也不知道。這是一部能經得住時間考驗的片子,同時也不要懷疑《Moon》的經典地位。





2009/12/01

Velvet Goldmine(1998)-(台譯:絲絨金礦)觀後感(重看)

劇情簡介:
1971年,華麗搖滾風行一時,無論在音樂的風格和樂手本身的作風上,都呈現驚世駭俗的一面,他們的曲風熱鬧絢麗,樂手裝扮俗麗,行爲放浪,大大影響當時年輕人的穿著打扮及性觀念的解放。

觀後感:
濃重的眼影,閃爍的亮片。
魅惑的紫和迷醉的綠,寂寞的高跟鞋。
華麗搖滾。
倫敦,紐約,六零年代。

69是一個魅惑的姿勢,也是一個魅惑的年代。反戰,喧囂之後的沈寂。沒有人相信烏托邦。沒有人再寄希望於革命,傳統已經轟然倒塌。所有人都浸淫在一種不著邊際的迷幻感中,揮霍著年輕與奢華。這是一個可能性的時代。

69和71年間爆發的Glam Rock運動,基本上是對之前Hippies時代的回歸自然、追求樸實原始之態度作出背道而馳。自那時開始,男樂手會身穿閃爍華麗的套裝衣服,或豹紋外套,再披上羽毛披肩,臉上塗上鮮豔的口紅胭脂眼絲眼影,以嬌柔風騷得帶點女性化(中性)意味的模樣示衆。性別顛倒,玩世不恭的姿態,其實是要將搖滾樂由一個嚴肅性的角度引伸至充滿幽默感玩味的表現手法。在音樂上,亦灌輸了點點不尋常(Freaky)與戲劇化的美學觀念,構成一種充滿裝扮性的搖滾樂。沒有七十年代的New Romantic/Blitz Culture,連日本亦不會有所謂的Visual Rock出現。《Velvet Goldmine》其實來自David Bowie一首唱片背面歌曲(此曲來自75年再版發行的Space Oddity之唱片背面,現在可在Ziggy Stardust專輯的CD版本內找到),70年代的Glam Rock響起,一群衣著豔麗的年輕男女興奮地奔跑在倫敦的街頭。恨天高長靴,彩條圍巾。糖果色的長統襪T-shirt,徽章亮片裝飾。無論男女都塗著閃亮的眼影和腮紅。

《絲絨金礦》是個虛構的故事,就像片頭所出現的說明文案,但你仍有理由把音量開到最大來欣賞觀看。這是一部很危險吸引力的電影,充滿著誘惑陷阱,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讓你著迷,既使你(妳)不喜愛Glam Rock,你也無法抗拒電影裏那些華麗的扮相。妖嬈的男人,妖嬈的明星,妖嬈的愛情,妖嬈的時代。

好多年前就看過此片,也買了一區DVD收藏,膚淺印象以搖滾、《猜火車》的男主角和同性戀爲賣點、印象很模糊又很片段。後來這片DVD被我藏在很詭異的角落,但又怎麼會什麼被筆者重新拿出來觀看,還不就是前陣子中部地震,讓筆者收藏的DVD和模型部分倒塌而必須重新排列整理,所以才再次燃起觀看的衝動;時間是一種奇怪的東西,它總能留下些什麽,卻將自己隱身於一些氣味,聲響,畫面,些些碎片中。只要這些東西被多年後的我們再次偶遇,那段歲月,就會像鬼魅一樣,冒出來,悄無聲息,卻能夠蠱惑人心。

既然說著Glam Rock年代的故事,想必音樂元素更不能馬虎,光是筆者所知道的而言,同屬於那個時代的Brain Eno、Iggy Pop、Lou Reed,以及現在的Placebo(他們幾個似乎還有在影片裏露臉)、Pulp,Radiohead的主唱Thom Yorke和吉他手Jon Greenwood,與前Suede吉他手Bernard Butler再加上幾個我不怎麽認識的樂手,在裏面組成了一個叫The Venus In Furs的樂隊。但最可惜就是電影故事明顯隱射著David Bowie,而導致David Bowie不允許自己名義下的任何作品在電影裡出現,更讓電影有種美中不足之處。

這是一部陣容相當繁雜華麗的影片了,尤其是,影片反映的是華麗搖滾明星Brian的故事,穿插了許多MV和寫意的手法,片中角色大多是華麗搖滾圈內人士,色彩絢麗的著裝自然不可少,整個片子顯得十分絢麗飽滿。再加上另一個Christian Bale主演的記者作爲線索人物,引出一派曖昧繾綣欲說愈迷的恩怨情仇來。

影片雖然處理得相當風格化,但敍事的脈絡卻非常清晰。出於美化的目的,影片還特地設計了一個很有想象力的開篇:時空回到100年前,隨著一艘飛碟掠過夜空,繈褓裏的唯美派作家奧斯卡王爾德不知道被誰放在王爾德家門口,繈褓上挂著一隻神秘的別針。

通過這個情節,影片暗示唯美主義者王爾德與Brian之間的某種神秘聯繫:兩人同樣的同志傾向,同樣驚世駭俗的唯美主義傾向,同樣衣著殊異和在文藝世界取得顯赫成績並從英國一路影響歐美,同樣放浪不羈的生活方式,同樣著名的一段狂妄戀情,以及——最終毀於醜聞的命運。王爾德是因與道格拉斯爵士的訴訟終於斷送他的前途,而Brian則是因僞造舞臺刺殺案,終於因爲其輕浮戲弄觀衆而被沈寂無聲。

時間轉眼對切到Brian的童年,一個天生喜歡塗口紅的男孩。一路成長城爲服裝詭異的成年男子,也就自然而然。從酒吧起家,到露天演出,堅持要穿裙子出演。卻因爲看到美國搖滾歌手Curt近乎瘋狂的演出而受到啓發,漸漸地不受待見小的歌手博采他人之長終於修練成了集一代風氣大成的超級搖滾巨星。婚姻,金錢,名望,掌聲,一切隨之而來,而欲望和愛情也在這個永不安分的身軀裏隨之而來。

而那個時候,Christian Bale飾演的記者Arthur還不是記者,尚躲在鬱悶呆板的小鎮家裏二樓,對著Brian唱片封套裏裸露的身軀自慰,被父親責駡。與此同時,Brian正在大聲地世界宣告自己是雙性戀,並找到了Curt,成爲了他惺惺相惜的情人。在戀情驚世駭俗的公開時,Arthur也走到了街頭,大膽地穿上豔麗的服裝,塗抹妝容,站在洶湧的人潮裏。直到一切因爲Curt的出走,以及Brian一手策劃的假刺殺案,一個彩色時代隕落,宣告結束。Brian身邊的華麗搖滾圈四分五裂,而Arthur遠去紐約做了記者,成爲了衆多普通人身影裏的一員。

Brian & Curt我相信當Brian第一眼看到Curt 的時候就愛上了他。就是那種恣意性感迸發的力量,Curt Wild征服了他。Brian的陰鬱和自憐,細膩的悲情也許是一種性感。在舞臺上,兩個人的充滿儀式感的交媾,Brian跪著舔食Curt的吉他。

熟知搖滾樂八卦的人應該多少清楚這段曖昧褪殼的戀情,Brian也許就是David Bowie的化身,而Curt Wild大膽猜測應該是Iggy Pop或是Lou Reed的综合體。David Bowie在Ziggy Stardust時期的他(她)應該是真正的自他,之前他在不斷的摸索,直到打造了自己的Glam形象,在Ziggy時期,他已經到達了人生的頂峰,身上妖嬈氣質,融合了日本,甚至是中國的文化,在這個英國男子的身上,顯得光怪陸離,卻又迷人至極,可說他是流行的藝術的犧牲品。

電影落幕了,但是生活永不落幕。一個時代過去了,我們依然在路上。奢靡的紫色與綠色,每年的秋冬又一次上演。春天,褪殼了,露出粉嫩的顔色,baby blue & baby pink,我們在色彩中重生。仰望天堂,絲絨金礦。





2009/11/29

偽紀錄片玩出新風格 / Paranormal Activity(2009)-(台譯:靈動:鬼影實錄)觀後感

劇情簡介:
自由職業者Micah女友凱蒂Katie搬到一幢新的房子裏,興奮的Micah搞來一台攝像機,跟蹤拍攝他們倆人的點點滴滴,起臥坐行。但是,他們的興奮很快就被莫名的不安所取代。除了他們倆外,似乎還有其他的生命藏在這座空曠的房子內。淩晨兩三點鍾,臥室房間一角的攝像機便真實記錄下那些異常發生的事件。

隨著時間的流逝,靈異事件愈演愈烈,Katie無法忍受想要搬走,Micah卻興奮地想將這個事件拍成電影。他不知道,當他真正想離開時爲時已晚……

觀後感:
電影極像我曾經半夜無聊與同學在研究室觀看者Youtube上面的靈異影片精華,極為真實嚇人。

「偽紀錄片」的英文是mockumentary,也就是mock和documentary的結合,它常被歸類為一種紀錄片或電視節目類型,通常帶有喜劇的嬉鬧性格,但也有非常嚴肅的偽紀錄片。雖然它和紀錄片一樣都記錄著真實的生活,但實際上卻是虛構的,運用諷刺或仿擬的方式來分析社會上的大事件或問題,挑戰著人們對於既定事實的認知,以及對於紀錄片裡的核心命題「真實」的觀念。

正統地來說,偽紀錄片(mockumentary)這個名詞的首次出現,是在80年代中期由《This Is Spinal Tap》的導演Rob Reiner在某次訪談中談到自己的影片所提出的。不過偽紀錄片的精神其實老早就藉著其他形式體現出來,特別在戲劇的領域裡。譬如1938年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的廣播劇。他改編H. G. Wells' 的小說《世界大戰The War of the Worlds》,在廣播中製造火星人攻打地球的音效和聲響,結果很多聽眾信以為真,最終引起了社會恐慌。

這幾年恐怖電影也走向,應該說從1999年後,這種所謂的“手持攝影機風”(也被稱作“偽紀錄片”)的電影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中,例如《死亡直播REC》《科洛弗檔案Cloverfield》。他們往往僞裝成一段粗略加工或甚至未經加工的“母帶”(《死亡直播REC》是電視臺攝像記者拍到的原始素材,《Paranormal Activity》則是一盤家庭錄影帶),並從混淆視聽的營銷模式入手(《厄夜叢林The Blair Witch Project》(1999)在上映前,就不斷在網路上發佈該則“紀錄片”拍攝的相關資訊,爲影片造勢),爲觀衆營造“真實感”的錯覺。

但其實早在在世紀80年左右,“偽紀錄片”就已經悄悄出現了,當時義大利風行探險食人族電影,尤其幾部較為著名《最後的食人族世界Last Cannibal World》(1977)、《山脈裏的食人之神The Mountain of the Cannibal God》(1978)、《食人帝國EATEN ALIVE》(1980)、《殘酷食人族Cannibal Holocaust》(1980),尤其以《殘酷食人族Cannibal Holocaust》最為惹人爭議,以“偽紀錄片”呈現,電影中過於逼真,以至導演: Ruggero Deodato因本片面臨法律起訴。因為義大利無法政府相信“本片純屬虛構”。

在我們熟悉常規的驚悚、懸疑、恐怖類題材影片的創作中,導演往往是以獨立於故事之外的“上帝視角”進行敍事,觀衆會因氣氛的渲染而被帶入情節,從而忽略掉作者或攝像機的存在。其戲劇性因素是由於恐怖氣氛營造的富於感染力而被忽略,當氣氛營造得不好時,戲劇性痕跡便很容易再次顯形。然而,當創作者換個範式——也就是拋棄戲劇化創作,轉而採用紀錄法對恐怖片進行創作時,其真實性與戲劇性便融爲一體,使恐怖感在部分上戲劇性減弱,轉而以真實的形式釋放到觀衆意識中。這種真實感包括畫內真實恐怖感與鏡頭真實恐怖感。在這個專題中,我們著重就鏡頭真實感,也就是紀錄技巧進行論述。

一、《Paranormal Activity》在鏡頭上採用了“旁觀視角”(第三者視角),而非傳統的“上帝視角”或是“第一視角(這個第一人稱既是劇中演員(攝影師)的主觀視角)”,更重要的是觀衆的主觀視角。這樣一來,透過觀眾自己本身感受到的恐懼遠過導演刻意設計的假恐懼。

二、旁觀視角能帶來一種“發現的恐怖”,而不是“恐怖的發現”。對於一個恐怖的事物而言,你所最感到害怕和驚悚的一定是剛發現或突然發現它的那一刻,這一刻甚至勝過它本身的驚悚感。這種恐怖視覺衝擊力能直接並最有效地作用于人心。

三、《Paranormal Activity》所體現出的真實感在於某種“不嚴謹”,也包括著脫離傳統劇情文本該有的特定,甚至延伸為記錄片模式,如家用手持鏡頭、無聊的居家行為、極度緊張時脫口而出的髒話、沒有劇本的劇情發展、搖晃不專業的持鏡手法。

四、《Paranormal Activity》真實感的體現還在於設計一些“事故”,讓觀衆感受到攝像機的存在。尤其透過定點式紀錄主角們睡覺的方式,透過攝影機一分一秒真實記錄著事件發生,尤其在那不詳的「3:30」前後,箇中的程度,是「循序漸進」的,觀眾其實看前已會意料到最後是發生甚麼事,但是影片營造的觀感是「體驗到的總比想像的來得震撼」,因此最後一幕雖是意料之內但爆發力依然強烈,是為一個強而有力的收場。。

片中的恐怖場景,在觀影時往往不覺得恐怖,反而是步出影院後的日子代入自己的生活時才會感到心寒。正因為影片情節壓根兒是一部生活「實錄」,那些恐怖情節是真真正正的嵌入生活當中,尤其是臥室內發生的一切,放諸到任何家居都是一樣,觀眾日後每每閉目時自會憶及片中的情節,只是現實中不是每個人都會在房內放置攝錄機攝下一切,畢竟不是太多人願意面對有關靈幻的事物,寧可相信這都只是傳說,或是創作人用以發揮的題。

第46屆金馬獎得獎名單

昨天11/28,筆者跟大家一樣戰戰兢兢的坐在電視機前面觀看著台灣三金獎(金鐘、金曲、金馬)的金馬獎頒獎典禮,筆者目不暇給的睜大眼睛看者光鮮亮麗的明星自信驕傲的出席,各各明星身上的行頭和服裝當然也是這類型典禮出席看點之一,今年男性藝人部份服裝走向普遍性以保守黑色系為基調,黑色合身西裝加點綴的裝飾品足夠撐上場面;但在女星部分,各各卯足全力吸引鏡頭版面,身為金馬大使,舒淇一襲低胸蕾絲禮服,配上髮上皇冠,呈現歐洲典雅公主風格,東方人其實不適合戴皇冠,太大太高的皇冠也顯得俗氣,但舒淇佩戴的皇冠點綴髮間,顯得高貴氣質典雅。

張曼玉走星光壓軸,一出場就令人評審發出陣陣讚嘆聲,張曼玉影后氣勢銳不可擋,挑選的禮服在時尚中加上蕾絲斜邊、腰封、羽毛等流行元素,有禮服繁複的設計,卻沒有過大的珠寶配飾,整體造型搭配恰如其分。

頒獎典禮正式,由主持人陶晶瑩帶來歌舞揭開序幕,陶子坐在高台登場,表情投入演唱著電影《臉》中的西班牙歌《historia de un amor》、中文版《我的心裡只有你沒有他》,苦練多時的她發音還獲得西班牙人的肯定,結尾更以飆高音帶動氣氛。唱完開場,陶子隨即從表演者轉換成主持人,談吐大器穩重,但仍不忘搞笑往台下丟領巾,看見吳彥祖上前拾起,陶子也開心雀躍起來。全場在陶晶瑩妙語如珠的主持帶領下,適時的穿針引線將笑料貫穿各空隙,頭腦反應不是蓋的,表現沉穩從容,重點場面算不冷啊!以往看大型頒獎典禮,就是怕冷啊!

當然各組頒獎人的默契對話也是本次典禮一大令人捏冷汗的部份,尤其張家輝及李冰冰那組,真的是雞同鴨講,而令人玩味的是李冰冰的一句開場白:「大家晚上好,我是中國大陸的…」讓身旁尷尬的張家輝頓時傻眼反應不過來,不斷的忘詞慘遭李冰冰吐槽,在玩猜電影名字遊戲時,張家輝忘詞被李冰冰猛虧,甚至直接搶了張家輝的台詞要他接著說。之後,換李冰冰考張家輝,要他從古堡、摩斯密碼等提示中猜一部電影,張家輝猜出正確答案是《風聲》後,馬上被李冰冰問了一句:「看過了嗎?」讓工作忙到沒時間看的張家輝,尷尬否認,講話狂結巴,讓在場的人看了霧煞煞。以及另一組頒發人頒發最佳新人獎的楊佑寧和張睿家,更是讓場面冷到不行,實在不於置評。

整體作品名單中,台灣地區作品在強敵環伺下,獲得8項提名的《不能沒有你》囊括了「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年度台灣傑出電影」4項獎項,替台灣電影大大出了一口氣。

不過今年金馬獎最大驚奇,就是史上頭一遭同時出現2位金馬影帝,分別是《證人》的張家輝和《鬥牛》的黃渤。張家輝笑說,雙料影帝是最完美的結局;黃渤則不敢置信自己會得獎,打趣說自己果然沒入錯行。但是雖然對兩位演員是不錯的結果,但金馬獎這樣破天荒給的兩位最佳男主角案例,筆者認為非常不平,甚至可從缺決定,也不要如此決定,今年的破例,也造就以後評審更難拿捏相似事件分寸,倘若往後又碰到相同情形,那該不會又拿出三位最佳男主角獎的創舉,或是全部都得獎好了?!這實在對沒得獎或是其他創作工作者都是一種不公平的決定,最佳就是僅僅一位,沒有兩位的定義才對,真是納悶!

本屆影后頒給了在《風聲》有精采演出的大陸演員李冰冰,李冰冰領獎時哭得淅瀝嘩啦,直說感覺像做夢,不敢相信自己會獲獎。香港演員惠英紅、大陸演員王學圻則分別抱回金馬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新人獎」則由在《梅蘭芳》一片中詮釋少年梅蘭芳相當出色的餘少群獲得。

這一晚最感人時刻到了!
能夠在今年金馬獎上替台灣爭光,戴立忍相當激動,哭到說不出話來,讓筆者一度也激動的感到鼻酸,尤其是得知拿下「最佳導演獎」,戴立忍激動留下男兒淚,感謝評審有勇氣做出如此大膽的決定,戴立忍說:『(原音)感謝這一輩子照顧我鼓勵我,打擊過我的朋友們。對不起,因為這個獎讓我完全沒有準備,對不起,我不知道該說什麼,謝謝評審,謝謝你們這麼大膽作這個決定,謝謝你們!』

戴立忍同時也沒忘記謝謝女友桂綸鎂,他說得獎後,他更清楚自己的未來要怎麼走,會拍更多好的電影謝謝大家的支援。

其他得獎名單還包括蔡明亮執導的《臉》拿下「最佳造型設計」和「最佳美術設計」;入圍9項的《如夢》則意外全軍覆沒。香港導演張經緯的紀錄片「音樂人生」,一口氣奪下「最佳紀錄片」、「最佳音效」、「最佳剪輯」3座金馬獎,《音樂人生》也是金馬史上拿下最多獎項的紀錄片。

今年金馬獎,在金馬影展主席侯孝賢的號召下,兩岸三地重量級巨星出席踴躍,不只李安、侯孝賢、杜琪峰、關錦鵬破天荒同台合頒「最佳導演獎」,睽違9年的張曼玉也盛裝出席,頒發最大獎項「最佳劇情片獎」,她還拿出自己和梁朝偉的緋聞開玩笑,引來笑聲連連。而本屆金馬獎也吸引亞洲各地媒體採訪,就連中國中央電視台都第一次現場直播,充分顯示金馬獎在華語影壇的重要性。

第46屆金馬獎得獎名單
最佳劇情長片:《不能沒有你》
最佳導演:戴立忍《不能沒有你》
最佳男主角:黃渤《鬥牛》、張家輝《證人》
最佳女主角:李冰冰《風聲》
最佳原著劇本:戴立忍、陳文彬《不能沒有你》
最佳改編劇本:管虎《鬥牛》
最佳創作短片:《片刻暖和》
最佳紀錄片:《音樂人生》
最佳動畫長片:?
最佳男配角:王學圻《梅蘭芳》
最佳女配角:惠英紅《心魔》
最佳新演員:余少群《梅蘭芳》
最佳攝影:曹郁《南京!南京!》
最佳視覺效果:王建雄、陳京民《瘋狂的賽車》
最佳美術設計:李天爵《臉》
最佳造型設計:克利斯瓊拉誇、王佳惠、Anne Dunsford《臉》
最佳動作設計:洪金寶《葉問》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竇唯 畢曉笛《李米的猜想》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遇見《米香》
最佳剪輯:張經緯《音樂人生》
最佳音效:張經緯《音樂人生》
年度台灣傑出電影:《不能沒有你》
年度台灣傑出工作者:李龍禹燈光師
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陽陽》
觀眾票選最佳影片:《不能沒有你》
終身成就獎:明驥
特別貢獻獎:王玨

2009/11/18

不能沒有你(No Puedo Vivir Sin Ti)(2009)-觀後感

劇情簡介:
臺灣真實社會事件改編作品,一則父親與女兒最令人動容的親情告白。

李武雄,一名來自高雄紅毛港漁村的中年男子,七年前與同居女友生下女兒後,女友隨即不告而別。隨著女兒長大、入學問題到來,他想要幫女兒辦理戶籍登記,才發現同居女友早有結婚登記。依戶籍法規相關的規定,女兒的父親不能登記爲李武雄。爲了爭取女兒撫養權,他南北來回奔波,四處陳情尋求協助,卻一無所獲。無助的他選擇了抱著女兒從臺北天橋往下跳……

觀後感:
「爸爸,你在海裏都好久,我想和你在一起…」
「妹仔,妳看得到我嗎?」
「看得到啊!」
「海那麽深,妳怎麽看得到?」
「我一直看、一直看、一直看…就看得到…」

句句令人噴淚的對話及透過戴立忍獨特角度完成寫實主義中參雜寫意畫面編織出的今年臺灣最感人的一部電影。

高雄港口作爲主角武雄生活和工作的場所,是一個富有的陸地與貧窮的海洋的分界線。而每當武雄每次冒危險下潛後,海平面又隔絕開海底(冰冷黑暗的現實)與天空(不可觸及的夢想),女兒在船頭默默地看著他,摸著那根維繫他生命的繩索,仿佛能清澈地洞悉幽暗海底父親的一切,能做他水底的守護天使。有一次,戴立忍確實讓鏡頭這麽寫意了,海底漸漸吞噬武雄,天空被處理得越來越虛幻和遙遠。

從前看戴立忍的《台北朝五晚九》,都會男女生態的赤裸展示,直接露骨的設計讓作品評價兩極化,後來多半看到戴立忍以演員出現於螢光幕,直到《不能沒有你》出現的時候,再次讓我聯想起他是一個演而優則導的最佳案例,沒有了色情男女,映畫的力量,征服了一切。

電影很有勇氣使用黑白電影的方式呈現,擺明走向不矯情不商業趨勢,鏡頭下的高雄日裏安靜也悶熱,整部影片黑白配置,武雄的摩托車行駛在回家的港口夜道,如水夜色,昏暗的路口。主角家中悶熱雜亂,油膩長髮的父親武雄是給筆者最大的形象,妹仔瘦小安靜卻聰明體貼,總是默默跟著父親四處去打零工及捕螃蟹點綴晚餐的豐富,雖然他們父女對話不多,但是有溫馨的父女無語,或者是陽光燦爛的早晨踏在同一桶裝滿衣服的盆裏的兩雙腳。他們沒有太多親密的對話,而妹仔永遠都看得見甲板下潛水的父親,那是一種別人學也學不來的默契,卻被法制無情抹殺。「妹仔!阿你去跟媽媽住好了」妹仔生氣的用力推開爸爸,不用刻意煽情,幾個簡單的畫面和對話就深刻表現出父女的情感,。

武雄被推壓在冰冷的橋面,眼見妹仔被人抱起來,步履急急地往前去,他大叫著妹仔,女兒的“爸爸”聲音同時傳來,竟漸行漸遠。忠孝西路立交橋上落著碎碎的雨,濺起小積水的一絲哀怨,妹仔自他眼前消失了。台灣另一頭,爲他在電視機前打完架的同鄉在空蕩的高雄街頭被灑水車波及,路面攤開兩道水漬,黑白影像裏他孤零零一個人站在畫面左側,大塊留給了黑灰乍分的路面,水在他腳下蔓延。

電影裏的父親爲了挽留女兒和國家龐大的社會機器對抗,爸爸沒念什麽書,老實、憨直,賺得的錢只能溫飽,工作是非法的,住的地方是非法的,連女兒的監護權也是非法的,妹仔趴在船上看著海底的父親,看住維繫父親性命的氧氣管和那台破舊的幫浦,髒髒厚重的黑白彷佛是永遠洗不掉的貧窮。

爸爸挽留女兒的方式總是直向思考,用他唯一能想的到做到的範圍去實踐,如他僅買水果像任何有權力的人懇求,認為「人情」這是全台灣可通用的許可證,可惜他錯了,不斷的被拒絕,往返高雄臺北,走遍各個社會機構,在這個什麽都以「法」爲基準的冷漠社會,這對父女渺小的像大海的針,國家沒有給爸爸任何機會,最後他用最激烈的方式表達抗議,帶著女兒跳橋讓媒體拍攝,父親大聲喊著:「這個社會不公平」跳橋的抗議方式讓他和女兒分開。

沒有妹仔的日子,是日日彷徨在小學校門口盼望能邂逅女兒的武雄孤苦的兩個三百六十五天,他在聽到女兒上學但卻從不說話的資訊後泣不成聲。畫面的質感與反體制的呼喊統統退居二線,此際只剩下淒然歎喟,一聲聲,是台島亂象的縮影。

沒有你的日子其實並不是重點,電影最末定格在武雄所在的破船劃開河流兩道,緩緩向重回來已然坍塌了屋頂的蝸居小屋的妹仔靠近,武雄畢竟沒有死在違規操作的打撈船上,嘔心瀝血,他停在了女兒面前,沒有你的日子是可以被一串“兩年後”的字幕匆匆帶過去,而失而復得就這樣,靜止在畫面裏,悲喜由人。

「法、理、情」「情、理、法」這是筆者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剛好電影觸及到類似問題,妹仔七歲了,卻沒有戶口無法上學,愛人結婚了,竟還是遇見他之前的事,直接導致法律意義上他的監護人身份時效。而這就是「法」。「法」應當是排在最前面的。法是統治階級的「工具」,有了法等於掌握國家的資源權力,依法行政,「令出必行」。「法、理、情」是上對下的關係。反之社會大眾及媒體輿論對於電影裏的父親多表示同情,以「情」切入事件,本諸良善,無可厚非。在下對上的關係中,「情、理、法」的順序是通則,以柔克剛。

講法太過,便傷人情。但講情太過,會失剛紀。有沒有「中庸之道」?情理法法理情,「理」字總在中間。理就是兩個極端的實際作法。理是討論,是思考,是法和情的間的第三種模式,但這不能完全視為兩者的綜合體。假設用黑色代表「法」而「情」是白色,兩色調和應該是灰色,是第三種顏色,而不是一白一黑的交雜。

題外話:小女主角怎麼跟導演的女友桂綸美有幾分神似,難道這是另一種刻意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