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12

This Is Spinal Tap(1984)-(台譯:搖滾萬萬歲)觀後感

劇情介紹:    
本片是羅勃雷納自導自演之作,片中刻意杜撰出一個英國搖滾樂團Spinal Tap,羅勃雷納則飾演要爲該樂團拍攝紀錄片的電影導演馬蒂。本片雖然看似紀錄片,實則是一部對當代搖滾樂做出尖銳嘲諷的高水準喜劇,導演成功地將一個虛構的樂團臺上臺下表裏不一的嘴臉,以仿紀錄片的形式呈現在觀衆面前。本片還創下一件空前記錄片中虛構的Spinal Tap樂團後來在90年代,竟然還找回當時演出的樂團團員,當真舉辦了幾場極成功的演唱會,此外還拍了好幾集的電視特別節目!

觀後感:
一部充滿笑點也是讓人緬懷瘋狂驕陽歲月的喜劇,是一群聽搖滾樂才能感受的傻子!

本片算是一部滿非常另類的非主流電影,跟以往的喜劇有所不同,它利用紀錄片的形式手法,去側拍一個虛擬樂團的搖滾生活,而片中有許多的人物訪問,也有許多的對談,當然更多讓人捧腹大笑的畫面,既真實有虛假,讓人便不清虛真。

紀錄了一個樂團的興起,成長,墮落,糜爛,奢侈,衝突,分裂,最後沒落,而經歷種種人生問題,最後又鹹魚翻身的過程,這樣的劇情,好像在現實生活中常常耳聞,彷彿也對當時搖滾樂團的一夜成名的狂妄,和虛榮沒有內容的歌曲和作品作為最酸澀地諷刺,也帶出音樂界中藏著許多人為操控捏造不為人知的黑暗面。

雖然是一部喜劇,但片中扮演搖滾樂團中的樂手們,都是一流的音樂家,所有的電影音樂都是他們自己演奏的,而片中很多對話也都是即興發揮的表演,所以常常有非常讓人傻眼的對白。

本片雖然是部搖滾喜劇,我認為本片看似輕鬆的喜劇,其實是部非常帶著非常嚴肅的心情去拍攝的,只是主軸放在轉述虛擬搖滾樂團生活的縮影,忘了背後真誠想表達的議題和問題。但因為在真實的音樂界中,比片中更瘋狂更荒謬的情節多的是,而片中如果你是為對搖滾樂有所研究或興趣的朋友,相信你會看到許多樂團的縮影和寫照。

而以本片Spinal Tap樂團,很明顯就是諷刺英國恐龍級硬搖滾老團 Iron Maiden鐵娘子樂團,蓬鬆華麗的捲髮,緊身到性器官很明顯的超緊身褲,加上高亢的嗓音,甚至該樂團著名的象徵類似鬼怪之肖像(名Eddie),圖案乃Iron Maiden之吉祥物都是該團特徵的寫照,而片中也道出一個樂團中很詬病的問題,如果一個樂團如果有位團員表現過於顯眼或是主導權過於自我,很容易產生團圓間的分裂和不信任,嚴重產生分裂或撕破臉,最著名的例子當然是Beatles,有著一個上帝派下來教大家認識搖滾樂美稱的樂團,大家心目中的完美組合,保羅左手彈貝斯的曼妙旋律襯底,保羅和喬治的吉他如流水般地伴奏和solo,加上最低調的林哥穩重不花俏的鼓擊,標準的樂團模式產生,塑造一個披頭四神話。但當大家還抱著樂團永生的概念時,保羅已經漸漸主控整個樂團的企圖越來越明顯,不再將約翰的建議當意見,而漸漸的處處只為自己私利著想,而這時洋子也跟約翰正處在熱戀期,而整件事已變的不單純了,約翰當然也是位非常有想法的歌手,他必須對整個樂團有所作為,他選擇離開,在當時讓多少人心碎和痛批,但現在回頭看,我還是覺得他做對了。(後來大家不諒解約翰藍濃的主動提解散,而把所有的罪過都往小野洋子身上攬)

電影中刪去了劇本的一個次要情節,就是解釋爲何樂隊成員之間有難以啓齒的往事之痛:樂隊在一次巡迴演出中當開幕表演嘉賓,前主唱是一個蕩婦,她和樂隊的每一個人都睡了覺,並且讓他們都得上了皰疹。

根據導演羅勃雷納在標準DVD上的解釋,他片中的角色的名字Marty DiBergi 是一種敬意,包括的人物有Martin Scorsese(Marty)、Brian De Palma (Di)、Steven Spielberg(Berg)和Federico Fellini以及Michelangelo Antonioni。


2007/06/11

Requiem For A Dream(2000)-(台譯: 噩夢輓歌)觀後感

這是一部看後讓你在內心流淚的那種電影。你好像不是在"觀看",而是在"體驗"。影片講述四個人為追求自己幸福的真實經歷。追求滿足是人類最大的願望。但是當這種願望變成了癮以後,你就開始失去自己,變得不可自拔。你的尊嚴,人性,和對生活的期望就一點點地被剝離。人,最後就變成了不再有靈魂,有尊嚴的一個軀殼。

劇情簡介:
年輕男子(Jared Leto)與女友(Jennifer Connelly)生活在布魯克林,他們有個相當美的夢想,就是共同經營小本生意相親相愛度過一生,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兩個人卻都是癮君子;這對情侶與另一位黑人男子(Marlon Wayans)一起販毒來賺取金錢,卻沒料到無法抑制的毒癮使他們生活在與黑暗之中,為了擺脫悲情命運,鋌而走險做大筆毒品買賣,但這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卻是落空,三人備受肉體與心靈上的摧殘;年輕男子的母親(Ellen Burstyn),是個終日和電視與巧克力為伍的中年婦女,日子貧乏無趣,兒子又成天把她賴以維生的電視賣掉以去換取毒品,直到有天,她相當意外的接到一通來自她鍾愛的電視節目,通知她在近期內有機會能上電視台做錄影,於是她欣喜若狂,想把當年參加兒子畢業典禮的那套紅洋裝拿出來,卻沒料到自己的外表身材早已拉塌與肥胖,根本無法穿上,於是她開始了瘋狂的吞食減肥藥,還染上了嚴重的藥癮。

就這樣,片中四個人相互的牽扯糾葛,沉溺餘對於藥品的依賴中,但卻無法伸出援助之手,過著滿懷希望又充滿失落的生活.....

觀後感:
這是一部不是好來塢商業風格的美國電影,可說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佳作,這片也是被列入十大禁片之一,因為它太多偏激的觀念和畫面。它的觸目驚心主要不是視覺的,而是心靈的,你會在看完以後永遠記住這個電影裏的故事。

本片取材自小說家Hubert Selby Jr.的作品,也是是導演Darren Aronofsky 繼《π》(譯:pi死亡密碼)的一部寫實劇情片。他運用了特殊的掌鏡技巧與剪接,例如將畫面分隔為兩格,有點像漫畫般的分隔,造成畫面上和人物對話上的衝突,有點不知道要看哪一個的感覺,而這種方式的掌鏡手法不容易去掌控,處理不好會讓整個重心偏移,搞致反效果,而我無意間也想到一位導演也用過這種方式手法,那就是昆丁塔倫提諾在拍《Kill Bill追殺比爾》也有運用這種方式掌鏡,效果如何?大家都知道,而本片還刻意揣摩吸毒癮者所窺視的世界畫面,導演巧妙的利用魚眼鏡頭和自拍畫面,讓整個所營造出迷幻和誇張的視覺效果,轟炸你的視覺震撼!!

本片還帶出這些落魄黑暗的場景,例如每當片中演員吸毒時,影片用了幾個特定的鏡頭表示如針筒,眼睛瞳孔間放大,細胞血液的流動等,運用蒙太奇的剪接方式來把這些圖片不斷的串聯起來,對觀眾的視覺做轟炸,帶來了時間與空間的交錯感覺,有時並且韻用了像逐格放映的手法,有時快格播影,有時是慢格播影。其中母親一角由Ellen Burstyn所飾演,她曾在紅極一時的恐怖片《The Exorcist大法師》中演出,在本片中,身著肥大衣服與彭頭亂髮,再加上深入角色內心世界的精湛演技,歇斯底里的情緒和瘋狂的心態,讓片中腳色墬入最深的深淵,為她成功提名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其他年輕演員在片中的演技當然也是不可多得。特別到電影後段,當兩條主線合而為一,到一連串具破壞及拆毀性的恐怕影像,完全表達了主角在各自各的沉迷中不能自救,最終悲劇收場。

這是部風格獨特,令人心悸的影片。如此的寫實,劇中人如同你我身邊的人,渴望愛、被愛到愛莫能助,沒有成就,獨自啃食著孤獨,道出都市人的無知、寂寞與自毀,也同時反映了這個社會的不安定,不穩定,青少年的價值觀及成就感的認同,焦慮的年輕人,或許就是沒想那麼多,造成一輩子傷痛!!

提外話,大家能將這片跟《猜火車》那片比一比,相同的都是述說吸毒的種種症狀和追求青少年的核心問題,可是兩片讓人看完的感受卻完完全全不一樣,如果你有癮的話,相信你看這片,包你嚇死!!

2007/06/10

Hair Cut

Director:Shawn Tsai
Haircutter:Claire Kuo

內容簡介:
主要是將之前的長髮剪短的過程。
用簡單的Stop-Motion手法製作的簡單短片

2007/06/09

Jacob's Ladder(1990) -(台譯: 時空攔截)觀後感

劇情簡介:
故事描述一名從越戰生還返家的軍人,發現自己出現了精神問題的後遺症,常出現被追殺的幻覺,每當生死交關時刻,他會在另一個時空活回來,回想著之前發生的噩夢遭遇,然而隨即他又被現實世界中喚醒,所以他彷彿活在兩個世界般,難以確定孰真孰假?或許兩者都是假的?你根本沒醒來過?

觀後感:
而我介紹本片,可說是一部在台灣滿冷門的一部片,或許很少人知道本片,甚至一定有人看到片名就先入為主觀念,認為這是一部科幻動作片或是科幻冒險片,那可就是大錯特錯,其實本片帶有非常濃厚值得的探討死亡前的掙扎和矛盾心態!

有人會問我為什麼對這個電影感興趣?這個電影好看嗎?是說什麼故事的?單看這個片名,會有人誤會成是B級科幻片之類的東西而忽略,其實此片的片名就我看來是不貼切的,原名《Jacob's Ladder》,按字面直譯為「雅各的梯子」,但這個譯名也讓人摸不著頭腦,的確,要給這部電影起個恰當的名字還真不容易,因為影片是一部融恐怖、懸念、驚悚和科幻於一體,充滿後現代風格的一部大雜燴作品(我認為)。影片充斥著虛幻與現實、時空與過去的交叉故事,呈現一種亦真亦幻的恐怖經驗,分不清楚究竟是在夢中或是現實?讓人有種熟悉卻又陌生的錯覺。

而片名《Jacob's Ladder》,-中譯為「雅各的梯子」,其實是出自《舊約》中的〈創世紀〉第二十八章,雅各在荒野夜宿,夢到神的使者自一道伸至天空的梯子上上下下,所以,也有人翻作是通往天堂的梯子。以前甚至有外星人狂熱者說這便是「上帝=外星人」的證據,真會扯。

電影中,當他們進入臨終時,偶而會有電影片段似的情景一一掠過,一些此生中最重要的人、事都會很快閃過,當走馬燈走完,人則死矣。有人提出假說,走馬燈現象是大腦死亡前的放電現象,就好像電腦洗掉磁片中的資料,資料被發散,然後消失,當資料完全洗乾淨時,人則死矣。

但也曾聽過一個實例(忘了消息來源了),便是有人從高山摔下,但大命沒摔死,他說在摔下的那一小段時間裡頭,一生的重要片段飛快掠過,使他把恐懼在剎那全忘了,安祥的等死。走馬燈是否一種臨終的覺悟呢?電影史上最長的走馬燈大概是《Jacob's Ladder》了,它原名「雅各的梯子」(Jacob's Ladder)正好道出了故事的謎底,觀眾不看到最後一刻都不知道,整部戲只是一個軍人臨終前的希望、渴求和恐懼。

人很多時後都不曉的自己已經過世了,而一直眷戀著他生前喜愛得人事物,而不願去接受或是面對殘酷的現實,而會試著去挽回生前自己沒辦法或是未完成的心願,造成一種時空間和時間上的矛盾及衝突,導致很多電影或是故事的題材,如:《THE SIXTH SENSE 靈異第六感》《THE OTHERS神鬼第六感》《GHOST第六感生死戀》……等。

片中,詮釋男主角活在現實和虛幻的夢靨困擾的生活世界裡,畫面出現很多讓人咋舌的畫面,讓人在虛虛假假,假假真真中穿插著恐怖畫面,甚至分不清何為真實何為假象,如有一幕,男主角坐地鐵,因為前天晚上加班而導致疲憊的睡過站,當他醒來,已經是他陌生的地方了,而他就衝衝忙忙下了一個陌生的站,當他想要走出此站時,才發現所有出口都被封住,而半個人都沒有,詭異的氣氛和不尋常的怪異,當他覺得莫名其妙的時候,此時遠方來了一台電車,當他往車上裡頭一看,赫然發現全是臉色慘白的鬼魂,而大家的臉都是朝向他看,讓他嚇死了;或是莫名其妙的急車追擊,還是忽然間發高燒而被強迫躺在裝滿冰塊的浴室裡奄奄一息,很多無法可以解釋的情景,都是導演無疑打造一個詭異至極的靈異禁地,真實的視覺效果足夠打破觀眾的恐懼集線!!

2007/06/08

Crash(1996)-(台譯: 超速性追緝)觀後感

劇情簡介:
詹姆斯擔當電影攝影指導,凱瑟琳是他的妻子。兩人都是性慾極度膨脹的人,他們偷情,並相互分享樂趣。一天,疲憊的詹姆斯下班回家的路上還在看劇本,不小心車駛入了逆行道。迎面而來的一輛車和他相撞,司機由於衝力撞向了詹姆斯的旁邊,而坐在副駕的女人卻在這個時候向詹姆斯露出了自己一邊的胸部。

詹姆斯醒來後,凱瑟琳已經在他身邊,並告知他那個女人叫海倫,是死者的妻子。兩人在醫院重遇,海倫的古怪行為,以及隨她一起的臉上有疤痕的男子,讓詹姆斯大惑不解。在報廢車場,詹姆斯和海倫再次重遇,兩人之間有種說不出的意味。最終兩人在停車場,釋放性地交織在一起。 詹姆斯在海倫的帶領下欣賞了一場由車禍倖存者自導自演的真實,不用任何特技的車禍表演。知道了那個臉上有疤痕的男人正是表演的策劃者沃甘。他的家裡還有幾位身肢不健全的男男女女,他們全是車禍的倖存者,他們瘋狂地關注著車禍。性慾強烈的凱瑟琳漸漸對沃甘也充滿了興趣,幾個人的生活過得極度的混亂。由此,詹姆斯和凱瑟琳在沃甘和海倫的帶領下駛向了一個全新的充滿鮮血和快意的旅程。

觀後感:
本片叫《Crash》沒錯!也是跟去年奧斯卡最佳電影原著劇本的電影「衝擊效應Crash」同名,可是內容和故事都大大不一樣,這是一部有關人與機械、性與死亡的異色作品,其獨樹一幟的題材、極端的表現手法都為影片蒙上了反差巨大的爭議色彩。據說公映期間,有相當一部分觀眾因無法忍受片中強烈妖異的情慾與大膽露骨的性場面而中途退場。本片在1996年的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上得了評賞特別大獎,可見電影內容非凡!

本片導演也是我最欣賞的加拿大恐怖電影導演David Cronenberg的電影一直的一個主題是科學技術對人體的改造,最直接的後果就是產生各種突變而使一切變得無法控制而走上宿命的悲劇命運。導演善用人體和機械之間矛盾關係,而造成獨特的魅力和危機反應,將人類依賴科技的病垢用最真實的影像和血淋淋的味道將人們搖醒,充滿後現代主義和自主觀念,也充分表現出導演的恐怖哲學和文學內涵! 電影有他自己的理解力,影像又如科幻電影般想像豐富,不過對人類在科技世界中不自量力的「自作孽」及對靈慾的探索才是他真正想觸及的吧。如他的《狂犬病》(Rabid ,1977)講述了一個接受實驗性植皮手術以保全美貌的女子因突變而成為了性吸血鬼。1983年的《死亡禁區》(The Dead Zone,1983)講述醫生相信一位能預知未來的人也能改變未來,結果在給一位政客的實驗中直接造成了核災難。這部根據史蒂芬.金小說改編的電影頗受好評。在《變蠅人》(The Fly,1986)中,負責「物體分解傳送系統」科學家因為傳送艙中混入的一隻蒼蠅而使自己成為半人半蠅的怪物。

導演一直認為「生、死與性是相關的」,由於他的電影大部分都是有關死亡與肉體,「所以自然會涉及到性」。本片風格跟他之前所拍的電影有所不同,就是少了幾分血腥味和讓人嚥不下飯的畫面,但依舊讓人看的十分難受及不堪。本片呈現一種企圖穿越道德最後界線的叛逆,也試著表達現代都會人際疏離、心靈枯竭,一味追求感官刺激的扭曲發展。 在被鋼鐵包圍著的城市裡,人們漸漸地被生活所湮滅。重壓下的工作和波瀾不驚的每一刻都已經讓他們找不到生活中的自己,於是驕奢淫逸的狀態便成為了頹廢和自我放逐的一種表現。人跟車子,在現代生活中似乎變成一個曖昧的關係,很多人沉迷於包裹在金屬的四輪怪物之中,每天似乎不可或缺的元素,彷彿人跟「性」之間的關係般,人既是汽車的駕駛者,也可說是性交的完成者,可以說,人控制著後二者的產生變化。如果說熱愛撞車的社會異類是這部影片的人物,而以汽車為代表的機械提供了影片的地點與道具,那麼,性則是影片敘述的核心事件。

同、異性間毫無原由的交媾,《Crash》沒有對性這種人們難以啟齒又不得不說的本能進行任何掩飾迴避,反而充分利用有限的篇幅,大著筆墨地進行渲染。性是作為人所有舉動的根源而存在,正如片中主角所說:「車禍是重生而並非毀滅性的事件,它讓性活力獲得解放,只有經過重大死亡刺激的過程才能使這種能力自由釋放。」解放塵封體內的性活力,是人們駕駛四輪床榻相互碰撞的根本原由。 本片讓我看到一些情色的美學,也是讓我看到鏡頭下的誘惑,片中充斥著大量性愛畫面,不管男女之間異性的性愛或是男男女女之間同性的交媾,唯美或癲狂的性愛鏡頭大量撥放,把情色電影所表現的淋漓盡致! 導演在性愛場面控制上還是把握的很好,應該說是恰到好處,只須用太具有創意的性愛就足以打敗很多色情電影。 (片中一場在洗車時車內的性愛畫面,外面滑落的肥皂水花,和車內激情裸露的軀體,造成一種不協調的美感和誘惑) 除了色慾橫流的畫面,電影還讓我們看到了一群熱愛「撞車藝術」的墮落生物的生活,這並不光是讓我們的感官受到刺激,也是讓我們的靈魂受到衝擊,讓我們去更深刻地反思這個社會和審視自己的生活。

2007/06/07

Napoleon Dynamite(2004)-(台譯:拿破崙炸藥)觀後感

劇情簡介:
拿破崙可不是那個幾乎攻佔了整個歐洲的將軍,而是住在愛達荷州普林斯頓的一名普通高中生,他有著一頭蓬鬆的紅色頭髮,穿著笨拙的登山靴,還有一些並不為人欣賞的特殊技能,同時他也有著和其他處於這個迷茫青春期的男孩一樣的煩惱。拿破崙和奶奶及失業的哥哥凱普住在一起,這位已經30歲的大哥還遊手好閒,整天留戀於網絡聊天室找尋自己的愛情。一天,奶奶出外會男友在沙灘上玩賽車的時候摔傷了自己,於是又莫名其妙地冒出了一個他們遠方的叔叔裡考,他特意跑來這個偏僻小鎮照顧兄弟兩人,但沒有想到的是,他也差點毀掉了他們的生活。

拿破崙和剛剛結識的校友佩德羅一見如故,當他得知佩德羅正在參加學校的學生會主席的競選,而他面對的是相當強大的對手,也是自己討厭的惠特利的時候,他決定暫時放下自己手頭的工作,全力幫助自己的朋友。同時拿破侖還要記得去餵奶奶那只肥胖的駱馬,盡量避免和糟糕的叔叔以及他正在挨門挨戶推薦的豐胸草藥搭上關係,在這些麻煩事的困擾下,只有一些美術小技能的拿破崙和佩德羅憑借他們的熱情和努力,最終還是贏得了勝利。
觀後感:
筆者看完本片,心中只想說,好久沒笑的那麼開心了!
想想你我之間一定年少輕狂過,曾經瘋狂過,浮現起以前年少時光似乎總有用不完的體力和精力,像是一個嗑了葯的小孩,混天就帶著離經叛道和以自以為是的心情吶喊著心中的烏拖邦,將自己改造成異拖邦,以龐克的外表來表達對社會的不滿和訴求,簡單的理想似乎離我越來越遠,了解我的人僅僅只有我自己,這些幼稚的想法,讓我更加珍惜過去懷念的氣味,我不曾後悔過,也不覺得跌股!

心中油然浮起一種感嘆和懷念的衝擊,畢竟我已經走過那些日子,過去多半的夜晚,跟著志同道合的好友通宵看著國外購買的DVD電影,咀嚼著影像帶給我們的震撼,也消化著視覺背後的意涵,看完後,天色也逐漸魚肚白的漸漸亮了,此時,騎著一台鮮紅色摩托車,帶著完成任務般的心情去填飽早晨的肚皮,吃完早餐再回到被窩睡,一種既簡單又充實的夜晚!

或則就是自己一個人,半夜拿起電吉他,手指流動在吉他手柄上,來回狂練Chuck Berry的經典歌曲Johnny B Good前奏Solo,一種沒有原因的執著,聽著由自己手中彈按中出來的一個一個順暢的音粒組成熟悉的旋律,既變成我熬夜的最佳提神藥劑,或許這就是年輕吧!但好久沒有這樣的衝動和不理智了,處處以明天有事之類為藉口,磨去心中臨時的動力,少了熱情和傻勁,也少了年輕的氣息,留下的只剩一個微老而病態的臭皮曩,如此悲哀~

回歸到電影本身,本片可說是我最近心中最為喜歡的其中一部電影,片中主角拿破崙,一個外型笨拙帶著一附似乎上世紀應該放在古董店裡的大眼鏡,頭頂著捲捲的小爆炸頭,一個典型的悶蛋,呆頭呆腦、行為笨拙、無精打采、沒什麼理想更沒什麼精彩的生活,雖然也是個迷茫的高中生,但他非常純潔善良,內向和憂鬱的性質讓他默默地堅持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在最後終於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相對於許多青春片張揚的個性或者氾濫的迷茫,本片出奇地安靜,猶如現代的山村水彩畫,在不加修飾的鏡頭下,讓觀眾看到了一個偏僻小鎮無名男孩的內心世界。

拿破崙這樣的人可能生活在我們周圍的任何一個地方,回想起來似乎都會有一位類似本片主角的人物出現在你的回憶中和生活裡,印象中,總是再大熱天穿著外套,一副慘白的臉孔加上極不協調的髮型,老是默默躲在人群後面,而似乎從來不坑過聲也不發過任何有印象的言語,幾個雷同個性的兩三個,小團體般的討論著他們感興趣的話題,通常都引不起我的注意,唯有老師點名才會微微聽到極為陌生的聲音,可是他自己卻可以十分自在的生活在這個紛紛擾擾的世界,當時只覺得無趣和沒意義,後來,逐漸我發現我輸了,他們才是聰明的,看似典型的蠢蛋,呆頭呆腦、行為笨拙、無精打采、沒什麼理想更沒什麼精彩的生活。但就是這樣一個蠢蛋,卻有著普通人都有的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堅持、一點點哪怕是卑微的成功,我是個蠢蛋,但我有我的世界。而普通人的生活其實就是這樣,不管在別人看來是多麼的無聊、多麼的可笑,我們依然在堅持著自己認為是精彩的事情,至於意義,完全是自己給出的。

本片主角和他身邊的幾個人物,充滿著傻勁和憨厚的個性,如一直夢想著成為一名橄欖球四分位,不遺餘力推銷各式產品的叔叔、目光顯的呆滯,用自做蛋糕去邀請舞伴的墨西哥朋友佩德羅、整日上網期望找到真愛的32歲老哥,終於給他找到的那個風騷十足的黑人女朋友。拿破崙雖然悶,但有更多的自我,選唯一的朋友當學生會主席的原因僅僅是「佩德羅有很帥的自行車,還有全校唯一的鬍子」,而不是為了讓朋友當上主席後自己能得多少好處,動機很「自我」。在選舉過程中用自己不高的智商想盡辦法為朋友拉票,幹著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並「永不放棄」,最讓人佩服的是當拿破崙在競選現場一舞成名後,並沒有打亂自己的蠢蛋生活,依舊自己玩著弱智的遊戲、依舊和同樣不出色的女孩黛比交往,也沒有利用自己此時的人氣去追求更漂亮的女孩。在拿破崙的身上我隱約的看到了阿甘的影子,面無表情的一張臉、永遠是木訥的神態,真可謂百毒不侵,他沒有更多的奢望和慾望,所以能善良的對待每一個人、堅持屬於自己的信念。

這是一部讓人印象深刻的美國校園片,緩慢的節奏,去讓人快速的感受到傻子 的真誠,傻人有傻福的影子,它改變了我的想法,也希望可以帶給你一些些的感動~

2007/06/06

Beetlejuice(1988 )-(台譯:陰間大法師)觀後感

劇情簡介:
一對兒夫妻因車禍而喪生。不過,渾然不知自己已經死去的「兩人」像沒事人兒似的又回到了家裡。當他們在家中看到了自陰間寄來的生死簿上有自己的名字時,才知道:自己已經成鬼了!因為還留戀他們的家,地獄特赦了他們,還可以在那裡「居住」。不過,那份兒安寧不久就被打破了。

一戶家庭搬進了他們的房子裡。這個家中的女兒性格孤僻、怪異,總愛拿著相機到處拍照。女孩發現了這兩個靈魂,他們還成了朋友。但是讓人生厭的女主人也就是女孩的媽媽,卻要破壞這房子原來的佈局,要重新裝修這個房子。氣憤的靈魂決定用自己為鬼的優勢嚇住她,但是沒想到他們的小伎倆竟然沒有奏效。不行,那只有請「大哥」出馬了,他們去地獄搬來了救兵——陰間大法師!

法師的確法術高明,但是他竟然愛上了女孩,還要娶她為妻?怎麼辦!?

觀後感:
電影市場中,鬼電影氾濫成災,但故事和形式都已經陳腔濫調了,沒有新鮮感,而老是重拍老作增加血腥程度重新端上桌,讓人對恐怖信心大跌,如何推陳出新,讓觀眾去接受鬼片,已成為這類電影的創作者殫思竭慮的主題。

回頭看,在1988年的本片,導演和編劇另闢蹊徑,反其道而行之,在片中塑造一對好心腸的「鬼夫婦」,受到一家壞心腸的「人」百般刁難。角色錯位,產生了新鮮的喜劇效果。正當觀眾以為那一家人膽大到什麼都不怕時,編導再神來一筆,創造出一個耍壞專家「:陰間大法師」」來收拾他們,一山更比一山高的妙趣因而得以源源湧現。

導演的童心未泯,也讓人在他的電影中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樂趣,還沒介紹本片導演是誰,就是我心目中最會拍科幻片的鬼才-Tim Burton,從他歷年作品來看,都有非常一貫的視覺風格,帶著漫畫版的場景,酸溜溜的黑色幽默,及舞台劇般的演員表演模式,作品一貫的表現主義和超現實風格,也讓它在電影界佔有一片天,而本片更是讓人讚嘆他電影的才華和說故事的功力。而導演似乎非常重視’’人’’的質感,在他的電影中,常常可以看到許多看起來有點粗糙的道具和特效,雖然精緻度欠缺,但帶有濃濃的手工感和人的感情在,比起利用CG所製作出的逼真特效來的讓我喜愛,而某些變形特效還堅持用粘土定格動畫方式來詮釋,視覺趣味比本身電影劇情帶給我的意義還來的重要。

這部片呈現死後世界並不是一般人想像地獄可怕的模樣,而是必須在等候室拿著號碼牌等著跟專辦人員一起約談,好笑的是死去的人會立即收到一本手冊The Handbook for the Recently Deceased ,必須要熟讀它才行。死後的世界在這部片裡面變成充滿官僚制度與官樣文章。透過化妝及特效來呈現光怪陸離的陰間世界,對活人想發死人財的貪婪人性有很嘲諷的描述。

而本片令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配樂部分,熱鬧多變,另類色彩時動時靜,甜蜜溫馨與怪誕幽冥交錯,滑稽古怪與黑暗陰森共融,展現了奇特的音樂格調,而且卡通味十足,其中的音樂手法,如奇特飄忽的人聲合音,流竄靈動的豎琴與絃樂,花俏古怪的打擊音樂,與馬戲味十足的戲鬧色彩等,都成為本導演日後許多作品的典型手法,尤如一場靈氣森森的馬戲表演。



2007/06/05

Flashback(2001)-(台譯:砍盡殺絕)觀後感

劇情簡介:
紹珍妮特12歲時目睹了身著女性碎花裙的兇手以鐮刀殘忍地殺害了她的雙親。即使到了今天,珍妮特仍舊無法記得為何兇手饒過她一命。如今過了10年,在精神病院裡,珍妮特的醫生試著幫珍妮特將遺落的記憶重新組合,好讓她能夠從此過著正常人的生活。

珍妮特出院後,到了一戶有錢人家擔任起3位年輕人的暑期法文老師。雖然離開了精神病院,但總還是感覺到有個人正形影不離地跟蹤著珍妮特。珍妮特的學生包括里昂,18歲,梅麗莎,17歲及麗西,16歲,他們因為珍妮特的到來破壞了原先要去西班牙旅遊的計畫,因而心存怨恨。沒多久,珍妮特一件碎花洋裝就不見了,對面馬廄裡的一把鐮刀也跟著失蹤。彷彿越來越感覺到過去那位變態殺手又再度復活了。

緊繃的情緒及恐怖的氣氛越來越升高,隨著珍妮特身邊的人一個接一個地遇害。同一時刻裡,珍妮特也漸漸回想起童年時那段空白的記憶。直到珍妮特重新完整地回想起過去種種,才瞭解到為什麼那位變態殺人魔,總是跟著珍妮特......................

觀後感;
整部片充斥著腥羶色,台灣版DVD畫質也是滿糟糕的,而且電影情節中充滿不合邏輯劇情,讓整部片跟早期的B級片有點相似,但他的血腥程度,對愛血人士,可能會覺得是一套美宴吧!殺人的手法及血腥的畫面,可是讓人大快朵頤,而片中的對話及很多橋段讓我聯想到很多氾濫的青春校園恐怖片,像《驚聲尖叫》或是《下一個還是你》之類的校園恐怖片,就開派對和一些城市傳說或是迷信之類的過程,讓人有點覺得老掉牙的劇情,但這部片還充滿了一些好笑的幽默部份,例如,有位想要追求一位美麗的女生的男生,就開車到那位女生家門前,開著車放著情歌,想要透過行動感動女方,而剛好有警察巡邏經過這部近,警車內的兩位有點呆呆的警察,還開玩笑說,”又有一個浪漫的傻子”,消遣著癡情的男生,但沒想到,過沒多久,那位男生就被兇手用鐮刀從頭頂砍下去,刀子從嘴巴出來,死狀非常淒慘,好笑的事,每當那兩位警察巡邏到這邊時,就開玩笑的說,第幾天了,看樣子,還沒追到吧!又沒去注意車內的人,繼續開走,就這樣,好幾天,人都長蒼蠅了,他們還是不在乎,到了片子要結束的時候,畫面有帶到那部車,還是沒人發現,以為他還在癡癡的等待女方的接受,真是讓我覺得哭笑皆非!也讓我覺得行政人員或是警務人員是否都常常有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導致常常將許多的危機看成一般事務,沒有即時的搶救或解決,這也讓常常對公家機關人員常抱著灰心態度看待他們。

2007/06/04

Dead Alive/ Braindead(1992)-(台譯: 新空房禁地)觀後感

劇情簡介:
這是一部充滿了黑色幽默的恐怖片,影片以一支探險隊捕捉一隻叫鼠猴的動物開始,當地人都很害怕鼠猴,因爲只要被它咬過的人都會變成僵屍,探險隊捉住一隻鼠猴後把它賣給了一家動物園。

萊尼是一個老實的小夥子,他喜歡上了一個漂亮的姑娘,但他的母親反對這件事,萊尼到動物園去約會,他的母親偷偷跟著他,沒想到被鼠猴咬了一口,三天後,萊尼的母親變成了僵屍,更糟的是,護士,牧師以及所有被萊尼母親碰過的人都變成了僵屍,爲了隱瞞這件事,萊尼把僵屍都關在房子裏養了起來,這一下,事情越來越不可收拾。

後來萊尼在家中舉行舞會,沒想到僵屍從房子裏跑了出來,把參加者全變成了僵屍,最後,忍無可忍的萊尼舉起了電鋸,頓時間血肉橫飛...

觀後感:
不管你是早接觸恐怖片或是晚接觸恐怖片,你一定要去挖這部史上血漿用最多的電影來好好膜拜,這部的導演是赫赫有名的魔戒導演-Peter Jackson的經典成名作!它在1992年拍這部片時,它還是一個默默無名的獨立自作的導演,Peter Jackson在恐怖類型真正登峰造極的經典之作,巧妙結合了蠻族探險、致命動物、死人復活以及希區考克《驚魂記》的戀母/弑母情結於一爐。從極殘忍、極恐怖到極爆笑,流暢刺激的程度宛如搭乘世界最高連續三百六十度旋轉的雲霄飛車。

本片可說是前無古作後無來作,堪稱恐怖電影史上最荒唐,最Cult,也最血腥的黑色恐怖片。本片的風格獨特,影片中充斥著大量令人反胃的鏡頭,但導演獨具匠心的在片中加入了大量的喜劇元素(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讓你一邊嘔吐一邊發笑),這種黑色幽默的手法在片中隨處可見。本人覺得比較經典的一幕是:當萊尼揮舞著電鋸大開殺戒時,銀幕上血流成河,片中的背景音樂卻是悠揚的華爾茲。

從未看過僵屍與僵屍交配之後,還會生出小僵屍的。此外最後30分鐘的僵屍大屠殺,更是讓人難以忘懷的。絕對值得珍藏。

至於為何要推薦這部片呢?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會有很多的附加效果,不但從此以後對於血肉橫飛的電影完全免疫,還會讓觀眾對於黑色幽默的接受度更上一層樓;看《新空房禁地》將是一個難以想像的觀影經驗。




2007/06/03

Labyrinth(1986) - (台譯: 魔王迷宮)觀後感

劇情簡介:
莎拉(珍妮佛康納莉飾演)是一位少女瘋狂話劇迷,某天在她照顧年幼的弟弟時,因為弟弟的哭鬧不止,讓她非常心煩,所以任性的希望妖魔世界能夠將這個哭鬧的小孩給帶走,但因為她一句無心的許願咒語竟然成真,讓統治魔幻世界的賈斯(大衛鮑依飾演,對搖滾樂稍有研究的朋友,對他應該不陌生吧!它有一個外號叫:搖滾變色龍,這要講好了,今天搖滾樂壇有一個驚世駭俗的搖滾外咖瑪麗蓮曼森,而70年代有一個大衛鮑依,就知道它的形象和地位吧~)進入真實世界帶走了莎拉的弟弟,而賈斯告訴莎拉,能帶回她弟弟的唯一方法救是在12小時之內,通過環繞在魔幻城堡周圍的迷宮。

當莎拉進入迷宮尋找正確路線的途中,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同時她在途中遇到許多驚奇的挑戰,拖延著她前往解救她的弟弟……

觀後感:
80年代中期,好萊塢瀰漫著一片科幻、魔幻以及冒險類型色彩的電影,在1982年著名的操偶大師吉姆韓森以及法蘭克歐茲合作拍攝完「魔水晶」,這部可說是手偶魔幻電影的先鋒,也是部經典,而法蘭克歐茲又和喬治盧卡斯剛合作完「星際大戰」系列,在1986年這兩班人馬,吉姆韓森影業以及盧卡斯影業共同推出了這部「魔王迷宮」,負責「魔王迷宮」裡頭的造型設計工作,依然由和吉姆韓森合作過「魔水晶」的著名插畫家布萊恩福特所擔任,在「魔水晶」稍微嚴肅的故事題材之後,吉姆韓森決定將「魔王迷宮」的風格拉回到他所拿手的「大青蛙劇場」式的幽默喜劇加上音樂元素,讓更多喜愛他作品的小朋友也能和大人一同愉快的欣賞這部電影。

「魔王迷宮」這部可說是我童年的幼小心目中佔有一席很重要地位影,話說有一天老師因為國小快畢業了,課也教差不多完了,而偷懶的老師就以放電影來打發時間和乎攏我們,當時我們真得很開心,就放這部電影給我們看,一開始聽到本片「魔王迷宮」的片名,就開始泛起我的心中的幻想,當片子開始到最後,我從沒覺得冷場,整部就像我心目中的仿照的幻界,看完後還會不時將裡頭的怪物和角色放在自己的圖畫中出現,直到漸漸長大,這部片也漸漸從我記憶中漸漸淡去,直到前陣子又將他入手,裡頭的布偶造型設計,依舊如「魔水晶」般一樣的迷人,在吉姆韓森以及法蘭克歐茲等人靈活的操縱之下,裡頭的各種大小尺寸布偶在表情以及行動的演出上,相當的活靈活現,同時在「魔王迷宮」裡,運用了不少鏡頭前的畫面錯覺(因為電影畫面不是3D畫面,所以無法察覺物體因為遠近所造成的距離感),這些畫面錯覺的基本視覺概念,到現今的「魔戒」 中還是廣泛的被運用著。

片中出現以及居住在其中的各式各樣奇形怪狀的生物,「魔王迷宮」把以前RPG中的迷宮形象完全表達了出來,地牢、叢林、花園、沼澤、城市,整個迷宮自成了一個充滿想像力的奇幻世界(我最欣賞那個全都是手的洞穴和最後的圖地反轉的樓梯世界),小的時候甚至做過白日夢,將來長大以後要蓋一個和「魔王迷宮」一樣,完全以迷宮組成的主題樂園,讓所以有朋友都在裡面 ,我是魔王,讓我用魔法將大家耍著團團轉~~

在電腦3D繪圖還不普及的1986年,迷宮中的生物都是由精心製作的人偶扮演的,或是用傀儡方式演出,甚至動用真實世界的侏儒朋友擔當演出(雖然有說法是:片頭的那隻貓頭鷹是影史上第一個用電腦繪圖模擬的實際生物,以現在眼光來看,是動作有點不順暢和假假的感覺,不過,再怎樣都是一個劃時代的創舉)吉姆韓森的作品包括了有名的「芝麻街」與「The Muppet Show」,製作及操縱人偶的功力已爐火純青,甚至覺得那些人偶的演技還比人類的演出來的強的多~~我喜歡電影的原因其實很多,不過我喜歡電影的其中一點就是實現我心目中的幻想,不管是穿越時空或是飛進未來世界,也許重返侏儸紀還是飛天遁地被外星人追殺,讓我經歷生的價值,也讓我接受死的痛楚,能在短短的約2個小時時間內,穿越無限得時光阻礙或是看盡人世間酸甜苦辣,讓我經歷過各式各樣的世界和生活模式,總歸一句話:實現不可能的事情,樂此不疲吧!

類型相關電影推薦:
魔水晶 (英文名稱:Dark Crystal)
黑魔王 (英文名稱:Legend)
大魔域系列 (英文名稱:The Neverending Story)


電影預告

2007/06/02

感官世界( Ai no corrida)(1976)-觀後感

劇情簡介:
本片是根據日本1936年轟動一時的「阿部定事件」改編而來的。

女主角阿部定是中野某日本料理店的女服務生,她與老闆石田吉藏一見鍾情。二人在情投意合之下,經常在店裡的接待室或者是偏遠的宴會廳內幽會。不料二人姦情被老闆的妻子發現後,兩人只好私奔。最後因為阿部定不願意石田吉藏回到太太身邊,在強烈的佔有慾驅使下,阿部定勒死石田吉藏並且割下他的陰莖。

觀後感:
相信滿多人對本片早就耳聞其名了,同時,因為片中所有關於性器以及性交的鏡頭,都是日本法律所不允許的,所以本片雖然是在日本拍攝完成,卻是在法國完成最後的沖洗與後期製作的,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允許在日本國內上映。後來有被列入世界十大禁片其中,更讓本片蒙上一層神秘的氣息,加上台灣對這類片子的管道不是那麼開明,所以,相信很多人還是沒看過本片女主角對愛情了執著和偏激!

大島渚導演是日本新浪潮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與其他與之齊名的日本導演,如黑澤明等不同的在於,大島渚是極其陰柔和帶有些偏激的性格。這從《感官世界》這樣的電影是很容易看出的。他除了繼承日本固有的武士道精神外,也很注意日本女性在壓迫之下暗湧的情慾世界,並將之無限放大,於是才有了象《感官世界》這樣奔放到瘋狂的性愛電影。電影中所有的性愛場面全部都是真實演出的,據導演自己說,就是希望借此找到一種真實的質感,來表達真正的情慾世界。同時也讓所有的觀眾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內心深處奔放的慾望。

很多人看過,都會跟我心中浮現一個疑問?那就是藝術片和色情電影、成人電影之間的差別?其實我認為這問題沒必要去追求一個標準的準則,而是一個感受及認知上的界定!同樣刺裸裸的身軀,加上人類最原始的行為進行愛的表達,而達到一個視覺和心理所以產生的某種意涵,不誇張的說,本片百分之八十的畫面都是一些裸露的畫面,充斥著愛情糾纏不清的關係,煽情、大膽、放縱、主動甚至變態,如果你就將這些元素套到你所認定的色情片或是A片的話,那你就小看了大島渚這位勇敢的導演了!

一個成熟的導演應該知道如何使用鏡語,就像一個成熟的作家知道如何建構文字。有時候掩飾的不必要,就像修辭的不必要一樣。在日本新浪潮興起之初,大島渚曾號召影界創作「積極自主」的個人電影,用鏡頭表現內心的激情,渴望,茫然,或者其他一切情緒。他認為日本社會充滿這修飾及虛假的安定,其實大家內心這著一個不安分的自我,而被這虛假的社會給壓抑了,還說他不相信嚴格的秩序是人們通往天堂的階梯,恰恰相反,序列和位置的存在就是構成牢獄的基本素材。而當靈魂被壓抑到絕對的困境的時候,可能只有讓身體達到高潮的頂端才是釋放的唯一手段。

本片我看到愛是一種麻藥,當你未碰觸它時,它是冷冰冰跟你沒有關係,而當你一接觸它,是種天崩地烈的疼痛,沒有解藥,沒有醫療,只能讓它磨耗你的體力和意識,當藥毒的脈絡佈滿你全身時,就有如阿部定和石田吉藏一般,本片阿部定和石田吉藏的身體充滿了整個視窗。在眾多的場景中,甚至只是身體的某一部分,完全佔據了鏡頭的視野。身體,在鏡頭中是唯一的可見之物。他們在夜晚做愛,在白天做愛,在寂靜無人的雪地裡做愛,在歌伎們的三弦聲中做愛……阿布定的眼神迷離,但口氣決絕,「我要」。兩個人的身體在影片飽滿的色彩中糾纏,放縱,燃燒,宣洩,無比悲涼。性,是鏡頭中唯一可見之事。

前陣子看了一位日本極為著名的文學家的作品,三島由紀夫,其中他說到日本人最推崇的審美境界叫做「耽美」,而認為最美的兩樣事物又是「死亡」與「性」,另一個說法就是在最美的時刻立即死亡,便是美的境界!而本片正可以看做是向日本傳統審美境界回歸的最典型之代表。尤其是在性的高潮中慢慢死去,簡直是典型的日本性格了。

影片的爭議之處在於裡面赤裸裸的性愛鏡頭外,還有女性那種大膽的表現即使是在日本國內也是不被接受和允許的,大家都曉的日本是以男性為主的男權主義社會,女人在性的地位只有卑微地接受與妥協,甚至不能將個人喜好表達出來,可是本片的女主角,將自己的需求勇於表達甚至過分要求,有反日本人觀念中的女性,男性的性霸權地位遭到質疑,所以男主角被置於「被動」狀態,所以他顯得很配合,他滿足阿部定的種種「奇怪」的性慾。他配合阿部定爭取種種性快感的古怪行為來自於男性根深蒂固的虛榮心——男性總以為自己是強硬的,是性的主導。而最後將男性象徵尊嚴和社會定位的陽具,以利刀割除,血淋淋的將命跟子取下,似乎狠狠的賞了男性主義一個巴掌,也象徵著男性主義的挖解和帝國主義的危機!

大島渚式的變態,讓人有點到一種令人匪夷所思的程度,片中吉藏把雞蛋放進阿部定陰道的場景或是將食物沾阿部定下體的愛液食用,甚至阿部定對陽具的渴求和佔有到了一種極為誇張的程度,用吉藏的話來來說,他的生殖器只有在上廁所時才能得到短暫的休息,即便上街、睡覺,阿部定都要握著它。阿部定也不准吉藏和別的女人做愛,包括他的妻子在內。但回家後,吉藏馬上忘記了他的誓言,這讓悄悄尾隨他的阿部定怒不可遏。正是從這一刻期,阿部定埋下了閹割的種子。阿部定明白,風流成性的吉藏是不可能永遠只滿足於她的,如何實現對其身心的徹底佔有,這是一個必須思考的問題。果然,在最後一次交媾中,當凌厲的快感降臨的剎那,阿部定勒死了她的情人。然後,用刀割下他的陽具,塞進自己的陰道,從此,她永恆地佔有了這個男人。當被警察逮捕時,阿部定臉上仍笑得無比燦爛。

2007/06/01

とうきょうものがたり(Tokyo Story)(1953)-(台譯:東京物語)觀後感

不一樣的環境背景時光,卻是一樣的故事在你身邊不斷上演著。

劇情簡介:
70歲的老夫婦平山周吉和富子一起到東京探望子女們。他們先是到了大兒子幸一家,住了幾天後,因為兒子太忙,他們就又到了女兒志家,女兒志家非常吝嗇,生怕花錢,就提出了已故二兒子的妻子紀子陪老倆口出去玩,紀子非常盡心。女兒志家又提出由兒子幸一出錢,讓父母到熱海避暑,可是老人在那裡住得無聊,便又回來女兒家。老夫婦倆看出了志家想省錢省力的心思,於是老太太富子去了紀子家,周吉則去拜訪東京的老朋友,結果喝得大醉,兩人被送回女兒家時,女兒表現出十分反感的態度,傷心的老倆口決定回老家,剛到家,老太太富子就不行了。喪禮一結束,趕來參加的兒女們就各自歸去了,只有紀子多留了幾天,帶給老人周吉一絲安慰。

觀後感:
一直都記的第一次看小津安二郎的電影就是這一部《東京物語》看了好久才將它看完,看完心中莫名的內咎和激動,而發現天色已經漸漸亮了,應該是早上7點鐘了吧!我沒記錯的話,聽到路上載人類的龐大怪物聲音開始隆隆作響,而鳥叫聲額外的不悅耳,只顯的吵雜,甚至連光線似乎都有聲音似的吵鬧,一天的開始,這頓時滿腦子都是我父母親,想想他們也差不多剛起床了,那種既熟悉又遙遠的感覺讓我有點不知所措,是我太想念他們嗎?還常記的我在家時,他們都會將早餐準備好,放在桌上好讓我起床時不會餓肚子,但我通常都睡到中午甚至下午,很少早上起的來,而也導致常常早午餐一起吃的現象,但他們幾乎每次還是幫我準備早餐,沒有一次例外,我現在只想打通電話問問他們過的如何?

說到日本的電影史,不要乎要提到幾大個導演,因為他們主導整個日本電影史的風格和走向,首先一定要提到這位,將日本武士道精神及人道文化提升到最高境界的黑澤明,電影充滿許多哲學味佈滿,而常常在片中將日本悲情英雄主義作為主軸,而著名電影《羅生門》更是讓世界對日本刮目相看,在50年前威尼斯電影節獲的大獎。而另外一位導演大島渚,是日本新浪潮電影的開山鼻祖。電影終場探索愛與死亡的問題,簡單地說,愛是通向死亡的惟一途徑,而那種愛,當然是畸形的非常變態的。著名電影《感官世界》更是讓愛和死亡之間模糊不清,影片中女傭和主人間的愛欲,表現得很極端,挑逗、做愛、隨時隨地的做愛,主仆間的佔有和被佔有,因為完全沒有馬賽克,都已經跟色情電影分不出什麼界線了。或許本來就很難分,或許日本民族就是一個極端的民族。另外一位就是本片導演小津安二郎。

看小津的電影,內心仿佛被什麼東西緊緊抓住,常常不能控制地跟隨鏡頭悲傷或者溫暖,如一條靜靜的小溪在內心流淌,那顆浮躁不安的心在不知不覺中平靜下來,而整個人也漸漸變得純凈平和。雖然現實的空氣中時時都瀰漫著躁動的氣息,但小津的影片卻有能力在一個多小時內將它們化解。他的電影克制、內斂、細膩,能讓人在淺淡的愁緒中感受到一絲生命的涼意。

看小津的電影,會不覺發現小津就像一個撈叨的老人(實際上他當時也老了),碎碎唸的人生道理,述說著家庭倫理,沉沉的叨念著什麼。人到五十知天命、東方式的生命輪迴和知天命的心態已經深深地溶化在了小津的血液裏。他用仰拍的鏡頭,很多人都認為小津受日本教育極為嚴重,連攝影機的位置都必須要低於腰際,電影顯的謙卑和沉重,在有限的語言和略顯沉悶的節奏,向我們展示了他心中的那幅人生圖卷。他像理解我們自己一樣去理解和觀照鏡頭下每一個人,始終用謙和的態度細細撫摸、娓娓道來,並極力尋求一種東方氣質的神韻。他用他的寬容,觸摸到了人生中的失望、衰老、孤獨和寂寞,以及就在不遠處的死亡,雖然只像是漫不經心地一筆帶過,卻像一陣清風,拂去了漫長一生的灰塵,能讓人碰觸到生命最本真的質地。

看小津的電影的電影很容易發現出電影讓你覺得有時間感,細膩的補抓著光線的位置,將鏡頭轉成眼睛般,將平常不經意的酒吧、家中的擺設、甚至一草一木都你覺得充滿著質感,彷彿伸手即可觸摸到般真實的幸福,載著不經意的幸福與輕愁。而慣用長鏡頭下用膠捲底片補抓最為真實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沒有花俏華利的鏡頭特寫,更沒有炫麗奪目的特效,只有黑與白的色階配合固定機位下記錄的是平靜生活下的塵埃落定,他把鏡頭、把自己當成人物最好的聽眾,在沉靜中有了寫意畫般的美感。這樣的小津,確立了他在電影史上的位置,也留給了我們一絲對生命的感念。

本片的故事極為簡單,在日本尾道小鎮上,住著一對年老的夫婦和他們的小女兒。有一天,年老的夫婦要去探望他們在東京的兒女。這本是一個沒有情節的故事,一段淡淡的悲歡離合。沒有激烈的矛盾衝突,沒有人臉上表現出任何激動的表情,然而,我曾不止一次抑制不住地哭泣,深深的悲慼,在影片一張一合的表達裡瀰漫到我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