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13

Village of the Damned(1995)-(台譯:準午前十時)觀後感

劇情簡介:
描述一個小鎮在早上十點某個固定區域內,人畜忽然昏迷不醒....,在怪異事件後,鎮內的有一些婦女忽然懷孕,並沒有理由的懷孕,並生下了一群白髮兒童,而這些小孩邪氣逼人,比一般人早熟,並有自己的團體及想法,把單純的小鎮拖入了永遠沒有黎明的夜晚.....

本片改編自一九六○年的舊片,為克里斯多夫李維墜馬意外而導致癱瘓前的最後一部作品。

觀後感:
幾年前,意外的聽到一個消息,就是【超人】死了,扮演【超人】角色的克李斯多夫李維去世的消息,第一個除了想到他【超人】的英雄不滅形象和將地球反轉時光道轉的精采畫面外,還有【似曾相識】這部感人肺俯及配樂超好聽的電影,再來就是這部約翰卡本特導演的片子:【準午前十時】

這部片是其實是重拍自一九六○年的同名電影,而個人覺得,雖然是重拍的版本,但沒有原著來的好看,新版的雖然請了克李斯多夫李維擔任演出,但其他演員沒什麼突出的演出,有點小失望,整個故事的走向,的確很緩慢,讓人在觀看過程頻頻看手錶和打哈欠﹔特效方面,更是讓人失望透頂,不管是血腥方面或是電腦特效方面,都不足夠稱為佳作,沒有幾幕有真正見血的畫面,要不就是有東西擋住或是莫名其妙跳過,吊盡人胃口人感到掃興,而且,還牽扯到外星人這部分,片中那隻像是用保力龍製作的外星人,真的是假的可以,一點都沒說服力,讓筆者我不沒禮貌的噗滋笑了出來,但不是全部都沒有好得部分,如懸疑驚嚇度還算詭異,一群白髪的小孩,能看透你在想什麼,知道你懼怕的東西,但本片還是虎頭蛇尾的犯了很多恐怖片的詬病,最後還是沒有把整個事件做完整的交待清楚,來龍去脈之間的關係,傻眼的程度讓人想砸電視,本片的重點不在"超人",而是最詭異的是那一群令人發毛的小孩了...(所以可以說是小孩是惡魔) 。

2007/05/12

Evil Dead(1981)-(台譯:鬼玩人系列) 觀後感

劇情簡介:
利用假期來到別墅度假的五位朋友,在地下室找到了一台老舊的錄音機。錄音機上的錄音帶收錄著有關於一本叫做「死者之書」的古老書籍資料。因為好奇心使然,她們居然啟動了錄音機的電源,但此時誰也沒有想到,地獄般的惡夢就從此刻要開始上演..........

觀後感:
如今在影史上佔有一席之位,也是恐怖電影中的代表人物---山姆雷米導演21歲時,正式進入影壇的出道作品。所執導的低成本電影,當時是一部讓影評家跌破眼鏡的電影,它一開始在美國上映時,不到一星期就下映,大家也忘了這回事,大家也都不抱著看好的心態來看這部片只認為它是一部B級的恐怖片,但沒想到過了幾個月卻從國外紅回美國,還一連拍了3集,這系列的電影,最大的特色是粗糙集底成本,內容也是非常血腥及搞笑,它的陰森程度也不差,其中第一集更是經典中的經典,在當時電腦動畫還不盛行的80年代,它用黏土動畫來詮釋屍變的過程,堪稱一絕,也讓本片更加幾分收藏的價值!!

80 年代是僵屍電影的熱潮時期。但因本作品的出現,更讓恐怖電影邁向血腥殘酷的尖峰。本作品也被影迷們供奉為血腥殘酷恐怖電影的元祖作品。雖然已是20年前的作品,但現在再重新溫習一次,還是覺得非常好看。

密閉式的空間,加上動態性的場景運鏡,鬼玩人確實有著和一般恐怖電影的不同之處。相較傳統性的恐怖電影,多半都是以靜態式畫面來驚嚇觀眾。譬如,突然轉過頭來,發現隔壁的人變成鬼怪,或是突然發現殺人鬼正在某處監視著你,向這樣靜態性的「一瞬間」來強調恐怖氣氛。但是山姆雷米卻完全撇除如此的拍攝手法。把自己對於恐怖片的新觀點完全投擲在本作品上。就像在坐雲霄飛車一樣,開始後三十分鐘,故事開始進入高潮,緊接著一連串的大爆走,男主角布魯斯‧肯貝爾的有點誇張卻又不會讓人感到華而不實的演技,再加上適當性的笑料演出。鬼玩人在整體上的表現上確實不虧為恐怖經典。在恐怖造型部分,雖然日後的續集都有不錯的造型,但本作品的造型卻格外顯的逼真且讓人印像深刻。尤其是後半段的特效場景大放送,讓觀眾完全無法招架這股熱誠的侵襲。真的很難讓人想像,這會是一位二十出頭的年輕小子所拍攝的獨立製片作品。

如今山姆雷米因為重拍「蜘蛛人」一片,身價水漲船高,但童心未泯又熱愛恐怖片的他,表示今後仍舊會再繼續拍攝「鬼玩人」第四集,雖然日期遙遙無盡,但我非常期待在未來的日子能夠看到血腥殘酷恐怖電影金字塔「鬼玩人」的最新作品。

2007/05/11

Together(2002)-(台譯:一個屋簷下)觀後感

劇情簡介:
一間屋子,一場革命,兩個公開的異性戀婚姻,三個同性戀者(也許四個),三個小鬼,兩個吃葷的及八個吃素的,他們只有一個共同的目標……住在一個屋簷下。

住在郊區的家庭主婦伊莉莎白,在被性格急躁的丈夫喝酒打傷之後,帶著兩個小孩,開動旅行車,駛向他弟弟的住處,市中心,落腳。

那是七零年代,瑞典,每個人都在努力嚐試自由的所有可能性,盡力於實驗越過「就可以自由了」的灰色地帶。在這個叫做Tillsammans (together)的公寓裡,過著一種要努力實驗自由的族群生活。

每個人都捲入各自生活的可能性,性、友情、愛情,喜悅的時刻,爭吵的瞬間,不快樂的過程。在這個集體性的生活區域中,每天都在上演所有可能的戲碼。加上集體向外延伸的所在,專事偷窺的鄰居,不爭氣底把自己喝成爛泥的丈夫,無法和大人豁在一起的小孩。

在尖酸逗笑的日常寫實風格底下,一切都可能,一切都發生了,還有,殘局底下繼續明天的,「當我們同在一起」的歡笑辱罵。在這部電影中,主角就是每一個人,就是這個集體生活的空間,以及時代的氛圍。

觀後感:
一部在台灣實在冷門到極點的瑞典片,卻是如此好看!

在70年代,這個改寫瑞典自柏格曼以來的電影文化的導演他叫盧卡斯‧穆第森,以逗笑的樂天氣味,不妥協的齟齬,在一個叫做「Tillsammans(Together)」的房子裡,上演著一群人如何嘗試一起生活的日常戲碼。在其中每個人都盡其可能的,表現一種新生活樣態的可能性、自由性,隨意嘻笑辱罵,吵架並且喝很多的酒,各式各樣佔地球一小塊臉皮的人們,以這個屋簷下為暴風範圍,提升溫度可能的可靠性,足球及ABBA的經典歌曲SOS都變成了打動心靈的武器…

在這部電影中,主角就是每一個人,就是這個群體生活的空間,以及整個時代的氛圍。而這個屋簷下的每個人背後充滿許多有趣的故事,一個被慣性喝酒家暴而帶著兩個小孩離家出走的中年婦人,來到這個地球中僅存的烏扥邦小屋,屋裡面每一個人都是怪咖的代表,但這個地方使她漸漸找到自我的自信和以往沒有的快樂,她不再在乎男人是否在乎女人留腋毛,在她心中那個巨人一歩一歩往前走,而家暴婦女的弟弟,是個善良的年輕人,說他天性溫和到不如說他懦弱,是個天真社會主義者,甚至可以讓自己女朋友室友有發生關係而還遷就她,如此的荒謬和可悲,以及一對結婚生完小孩才發現自己的性向為同性戀的年輕夫妻,充滿性對立的組合,加上家暴婦女所攜帶的兩個小孩,所構成一個簡單而豐富的故事,反諷的基調,充滿暖度的樂天氣息,總在這兩個端點上不斷找到最佳的平衡,更加繁複多變,每個角色都是最佳的石蕊。

片中的各式各樣的人物其實就是這個社會的簡單縮影,也許就像你,也許更像我,每一個人都有自我的原則和信念,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彷彿像電影劇情般,充滿許多高潮迭起的脈絡,尖銳、虛偽、圓滑、矯情、阿諛、坦率、欺騙、自私、黑暗、獨裁等等,本是現實社會。人跟人之間的故事,通常是最為精采和多樣化的,而本片不是一個虛擬的故事,而是彷彿就是真實的社會寫照。

片中充滿一種濃濃復古氣味,從時空錯亂ABBA合唱團重唱經典歌曲SOS開始,復古而可愛的捲捲頭,或是千鳥格紋的西裝褲加上紅色格子襯衫,真是絕配啊! 大大如青蛙般的眼鏡和整臉的鬍子,牆壁貼著大大的海報和字語,深入探索逐漸消逝的烏扥邦──70年代中期的瑞典公社,帶點幽默的戲謔,模仿當年的嬉皮風及狂熱分子。

2007/05/07

Castle Freak(1995)-(台譯:新空房禁地3) (此片片名誤取)觀後感

劇情簡介:
約翰,以一個遠親關係,得到繼承義大利城堡的美國人。
約翰,是一個恢復酒癮的酒客,他們一家3人,因為繼承義大利城堡,而全家旅行到義大利,而約翰平常就很少跟他疏遠的妻子蘇珊和瞎眼的的女兒麗貝卡有親密交集。根據城堡莊園的執行者,要求他們3人停留在城堡直到他們能清算整個城堡。

可是一點他們知道,其實,有一個可怕,奇特妖怪被保留被鎖在地下室。很快,這個嚐血的野獸逃脫了和湧現飢餓為血液,導致一系列的未經說明的死亡和失蹤。當警察認為約翰為他們的頭號嫌疑犯,而約翰他必須找到真實的兇手在他的家庭成為下個受害者之前,也必須將自己罪名釐清。

他必須不僅要和那恐怖的怪物決鬥,但克服邪魔的恐懼外,其實,邪魔的身分,也是讓他恍然大悟。

觀後感:
本片,是我認為被人遺忘的佳作! 我第1次看這片時,是我高職時住宿觀賞影片的時候,租片者糊裡糊塗的亂租一通,就租了這片VHS(錄影帶),大家不以為意,也請了女生宿舍的女生同學一起看,當片子一開始就呈現一種髒髒的感覺,而詭異的旋律搭配著古堡,很有哥德式的美感及氣氛,可是內容漸漸的走向噁心怪誕,逐漸的大家的笑聲漸漸不見了,而雙手的位置也不由自覺得往臉上遮,深怕多看到一眼不該看的東西,而讓心臟不好的人,或許是一種身心極大煎熬吧!而片中大量的不做作的血腥畫面,和3點全漏的女生裸體,讓當場為未成年的我們,真的是傻眼!!第一次接觸這種低成本的B級片,讓我印象深刻! 而到了現在,以前的回憶,變成我的興趣,好不容易在網上拍賣有看到這片遺跡,我好不猶豫的將他入手,也是我一直想要收藏的一部!因為,台灣沒代理發行DVD也沒發行VCD,而當年的錄影帶可能是轉錄的,所以,要找是難上加難! 片中充滿讓人作噁的畫面,頻頻出現,非常真實,也非常血腥,就例如一開始,一位老婆婆這在廚房準備簡單的食物,好像要餵某些生物,就將一根類似香腸的肉棒,用力刀切了幾段,裝載一個盤子,拿著盤子就一步一步往地下室走,而要給怪人吃的食物,而後來鏡頭帶到,其實,那根像肉棒的東西,就是那怪人的陽具,挖勒!

另外有一幕,更是讓我頭皮發麻,就是那位怪人,因為手腳被鐵扣給束縛,他想將那限制他行動的東西給扯下,可是,因為,手掌的關係,讓它無法脫下手銬,他就發瘋似的,將他拇指咬斷,又咬不斷,就用力折,將他折斷,還隱隱約約看到骨頭,和折斷東西的聲響,讓人發寒,這樣他的手銬就可以脫落,讓他自由,當我看到這幕畫面,我真的從脊椎涼到頭皮,一陣昏眩,太猛啦!! 還有男主角因為跟漸漸疏遠的老婆,越來越不親密,當然,性關係也就慢慢缺乏,而男主角在一次的酒吧喝酒,心情不好的猛喝酒,這時有位妓女過來示好,跟她有些暗示,男主角也就豁出去了,將他帶到古堡中,當然,跟她發生關係,而此時,躲在一旁的怪人,也靜悄悄的看著他們的春宮秀,等待著結束,而忽然間,男主角發狂似的,將妓女推開,似乎良心發現,覺得不應該做出對不起他心愛的家人得事,就將妓女趕走,而自己喝醉在地下室,這時,一頭霧水的妓女,也是算做完一位客人,就慢慢要走出古堡時,卻被當時在旁觀看的怪人給抓到,帶到沒人的地方,也要效法男主角根那位妓女所作的行為,他全身已經腐爛的皮膚,和已經變形的臉龐,噁心的體態,讓人不寒而慄,而他要求將那位妓女用手去撫摸,並要求接吻,可是當他張開嘴巴時,發現沒有舌頭,讓那位妓女下到不知是好,以為惡夢就這樣結束了嗎?錯! 他還親吻妓女的胸部,可是,他就將他乳頭硬聲聲咬掉,而還拿妓女的手去撫摸他下體,可是,當妓女撫摸時,赫然發現他沒有下體,已被切除,整個人昏死過去………………… 其實,我認為本片,也不是全是賣弄血腥跟支離破碎的畫面,在劇本部分跟整部片的節奏上,也是下滿多功夫,不缺乏讓人覺得煩悶的故事,覺得題材跟創意是一部片的精隨,雖然,類似的電影,已經拍了又拍,可是,要如何從舊題材中去變新話題,才是厲害的地方!!

電影不分老舊,而分的是好壞!!

2007/05/06

Psycho(1960)-(台譯:驚魂記)觀後感

Alfred Hitchcock曾說:「大部分電影標榜的是生命,而我追求的只是一塊塊蛋糕。」

劇情簡介:
本片描述會計小姐瑪莉安想與男友成婚,無奈卻沒錢。一天,她攜巨款潛逃,夜宿「貝茲汽車旅館」。而老闆諾曼十分陰鬱怪氣,瑪莉安吃完晚餐後,立刻回房藏好錢,進入浴室淋浴……。

觀後感:
這部片被外國影評列入10恐怖片之首,是當之無愧!筆者當時還是個高中毛頭小子,就常聽到Alfred Hitchcock的巨大名聲,但一直沒機會接觸他得作品及電影,直到1999年,那年推出一部叫《1999 Psycho驚魂記1999》。(後來得知是美國獨立電影導演Gus Van Sant拍的),筆者才有機會看到他的作品,雖然,這部重拍版本不是他所執導,也不是他所監製,但聽說是完全模仿當初的鏡頭下去拍的,只是變成彩色影片罷了!因此,我先把它當作是預習這世紀經典的參考片,也因此讓我更加認識這位世紀電影驚悚大師!

該片可以算是所有現代恐怖片之母了,有多少觀眾被片中的變態殺手和那場膾炙人口的浴室殺人戲嚇得不敢一個人洗澡。與現代的恐怖片不同,Alfred Hitchcock的影片更可以稱其為驚悚片,沒有妖魔鬼怪,所有的恐怖都在人與人之間存在和發生著,而且影片沒有半點血流成河,扭曲變形等令人作嘔的畫面,完全是以其精巧的情節安排,演員卓越的發揮,還有希氏影片獨特的五六十年代的音樂配樂形成了希氏招牌。

當筆者看完這部片時,心中有種久久不能平息的心情,可能真的滿震撼的,在六十年代能拍出這樣的電影,真是不簡單!故事劇情及主角得部分都非常出色,而鏡頭的運用更是讓整部片更加有可看性,如一開場的長鏡頭,從很遠的地方一直拉近一直拉近到一個公寓窗口,接著看到女主角在裡頭,這種方式有讓人感覺使用望眼鏡或是偷窺的方式去看這件事,而讓人有種不正常的心態。

經典畫面,女主角瑪莉安淋浴時,兇手用刀子猛刺的畫面,這幕也常被拿來當範本或教材使用,光浴室謀殺短短一分多鐘的一場戲,就高達50多次的剪接鏡頭,那浴簾外閃爍的人影,女主角驚恐的眼神,揮舞的匕首,紅黑色的血液,花花的流水,這些經典的鏡頭沒有一點現代恐怖片的以噁心,音響取勝之處,卻牢牢的抓住觀眾內心的恐怖情結,成為了影史上的典範,Alfred Hitchcock利用快鏡頭,一直切換鏡頭,一下子拍兇手猛揷女主角得鏡頭,令一鏡頭拍女主角一直躲閃的鏡頭,快速切換,讓人有種很痛苦及很暈眩的效果,而此時的背景音樂是利用小提琴,猛拉所發出刺耳的巨響,彷彿是尖叫聲,讓人更是身歷其境,也是當時被認為作家特效音的範本,很多人都不知道那個刺耳而痛苦的聲音,竟然是平常發出優美音符的小提琴,而在警方跟兇手鬥智方面,也是堪稱一絕,兇手的冷面及善於偽裝自己的性格,讓人猜不透是誰,有時候覺得是他但某些方面又不像,所以撲錯迷離。

內心的孤獨很可怕。沒有人與你共鳴很可怕。聽不到屬於自己內心的聲音很可怕。所有的人都圍成了一個圈子,唯獨你在外。你感到惶恐,無助,被世界拋棄。你存在著,這個世界卻彷彿感覺不到你的存在。於是,消極,自卑,絕望,挫敗讓你變得極端。於是,不再有對與錯的界限。於是,只有用震撼,極致的手段,才能重新證明和感知自己的存在。於是,才有那一幕經典的浴室殺人,於是才有了所有的超出常理和駭人聽聞 。


2007/05/05

Lock,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1998)-(台譯:兩根槍管)觀後感

劇情簡介:
湯拇從小就是個玩牌高手,所以他與三個好朋友,肥皂、艾迪及培根決定各湊五千英鎊,讓湯姆去參加一場黑社會高額賭金的牌局。

湯姆從頭到尾不知情,其實整個賭局根本是個大騙局,於是湯姆不但輸光所有的錢,還倒欠賭場主人十萬英鎊。如果湯姆在一星期內不能還清,他的手指將不保。 湯姆一夥想盡各種可能的湊錢方法,最後決定搶劫隔壁的毒梟。而隔壁的毒梟同時也正計劃搶劫他們的毒品供應商。

湯姆一夥的計劃聽起來十分容易,但執行時卻狀況百出。臨檢車輛的警察突然出現,湯姆一夥人不得不綁走他。隔壁的毒梟誤以為賭場主人才是搶劫的主謀。

突發的狀況讓這夥人不由得越陷越深,事情變得十分複雜,場面變得十分混亂,這幾個年輕小伙子發現整個事件已經發展超出他們的想像,於是極力想脫逃……

英國導演蓋瑞奇的處女作,風格近似《猜火車》,但卻更勝一籌。本片連演員部分,導演都大膽啟用非專業演員,其中部分演員更是生平第一次演出。是一部極具實驗性質的影片。

觀後感:
實在太好看了!好久沒這樣拍案叫絕的痛快~
這幾年的電影讓人有點失望也讓人覺得俗套,沒意義,老是在翻拍過去經典或是續集,乏味單調,不是我愛說,想想你最近看過哪部經典鉅作,想想你多久沒有衝動想跑到電影院裡,坐在一個漆黑的空間,可能手上拿著飲料,抱著即將在你眼前亮起螢幕的畫面,一種感覺一種時空中的暫留,好像這樣的蠢蠢欲動已經離我很遠,以往我一個禮拜可以跑電影院4~5次,和80、90年代的電影有著天壤職別,說到經典黑色電影,像本片《Lock,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兩根槍管》《Trainspotting猜火車》《A Clockwork Orange發條橘子》《Fight Club鬥陣俱樂部》等一系列黑色幽默式影片再加上《The Godfather教父系列》《Schindler's List辛德勒的名單》和黑幫電影拿手導演Martin Scorsese的作品等經典,不但提高了人門的欣賞水平和素質,增強了人民的性格還進一步鍛煉了人的大腦與思維,不像現在的大多數電影人們不用看都知道下面的劇情。

而本片《Lock,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兩根槍管》則是同類影片裡的代表,整個90年代就像在等待這部電影,這是一部和《Pulp Fiction黑色追緝令》一樣痛快過癮的電影,蓋·瑞奇(Guy Ritchie)1998年的《兩根槍管》,這部片子的譯名雜多,還有諸如《兩桿大煙槍》,《夠僵四小強》等譯名,原名為《Lock, 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這是英國的一句俚語,意思是「去你婊子養的」。作為Madonna老公身份的蓋·瑞奇通過這部電影大可以向世界宣告Madonna是他的老婆,誰是誰的誰順序絕對不能顛倒了。

這部電影有著一切黑色電影的共性,人物肯定是在社會秩序之外的,人物的生活肯定是無所節制放浪形骸的,台詞肯定是黑色幽默的,接下來的敘事本身肯定是叫人跌破眼睛的。電影開始不久,一頭電影中的角色在哐哐鐺鐺的叫賣,另一頭片頭字母就這麼切進來了,與叫賣聲交替進行,這裡顯然暗示了這部電影的敘事結構的交錯複雜。肯定不是一條線或者兩條線,是無數條線索,你不一直盯著看,肯定要暈頭,陸陸續續跳出來的關鍵線索人物大概就不下二十個,這二十個人物分別分組成幾條線,這幾條線又不是平行發展的,一直是絞過來又絞過去,最要命的就是這些線索絞得精彩又幽默。而黑色電影最重要的元素就是黑幫世界,一個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肉食性叢林中,你扮演著什麼角色,一隻大獅子還是一隻即將被支離分解的肥羊,但這永遠沒有正確的標準答案,就像本片一般,老大被小卒幹掉,可是小卒又被憋三幹掉,但憋三又被老大幹掉,一種奇妙的生命食物鏈,分支出許多有趣的關係,你看了就知道!

英國導演蓋·瑞奇(Guy Ritchie)的處女作,雖然風格近似《猜火車》,但卻更勝一籌。本片連演員部分,導演都大膽啟用非專業演員,其中部分演員更是生平第一次演出。是一部極具實驗性質的影片。

而本片的幾大酷元素:
1、第一酷--語言酷。 所有演員們操著濃重的倫敦口音,夾雜著無聊的,有趣的英式粗話,請留意對白中黑色幽默的成分。

2、第二酷--視覺酷。 鏡頭的運用和人物造型的設計,相當具有時尚和現代感。慢鏡頭、近鏡頭倒鏡頭的運用產生出想像力無限的視覺效果。剪接乾淨利索,節奏明快舒服。

3、第三酷--音樂酷。 電影從頭到尾都在配合畫面播出非常刺激的音樂,英倫搖滾、重金屬、龐克、爵士都收錄其中,真是眼睛和耳朵一起過癮。

4、第四酷--結構酷。情節的鋪墊複雜而不龐亂,劇情發展又是奇趣而不顯荒誕。幾個團伙戲劇性地交錯在一起,組成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情節。

5、第五酷--結局酷。導演留下了一個令人叫絕再叫絕的懸念結局,我恨不得馬上說,但又捨不得說,讓大家自己看吧、笑吧......

2007/05/04

The Amityville Horror(2005)-(台譯:陰宅)觀後感

劇情簡介:
陰宅血案發生後一年,外地來的賴茲一家,以低廉的價格成為這棟高級別墅的新主人,這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完美房子,即使發生過兇殺案,但由於他們不是當地居民,而且房子的條件實在太誘人,他們願意不計較過去,開開心心地搬進新宅,並相信這將是幸福生活的開始,沒想到入住開始28天內發生的事,卻成為他們終生難忘的恐怖夢饜…

喬治是賴茲家的男主人,住進新宅之後,他聽到房子裡不斷傳出低迴吵雜的聲音,彷彿在向他說話;地下室一個故障的時鐘收音機,時間停留在半夜3點15分,每晚此時,喬治都因惡夢驚醒,沒插電的收音機居然沙沙地報起舊新聞;喬治的精神越來越耗弱,因為聲音告訴他,他的家人都是魔鬼,他必須親手將他們殺掉;他的行為開始進入瘋狂的失控邊緣…

凱西是喬治的妻子,新家裡許多怪事和夜半黑影,常令她膽顫心驚,不但得面對丈夫日漸嚴重的詭異行徑,小女兒還告訴她房裡另有一個小女孩叫裘蒂,但當時除了自己和小女兒外,沒有第三人在場;孩子們一個個撞邪,褓母也因莫名原因被關在衣櫥內驚嚇過度成了瘋子;她不禁懷疑,一切是否去年慘死的前屋主一家人冤魂作祟,卻沒想到更駭人驚魂的事情,即將在第28天的半夜3點15分準時發生…

觀後感:
近幾年來,恐怖經典電影一一被重新搬上大螢幕,舊題材重拍,而這一波重拍得風潮,相對也引起很大的注意和影響,當然,評斷聲跟比較的浪潮也源源不斷,有些不但獲得評論界一致的好評,票房也非常好,但也有未受其啟發發展出自己的風格,只是一昧抄襲,大都是雷聲大雨滴小的情況下片,讓人對重拍的恐怖片抱著有點讓人還沒看就開始為這片打分數了!!而鬼片近年來再度掀起從亞洲到好萊塢影壇的一陣跟風,尤其類似亞洲鬼片那種「長髮白衣」類型的鬼怪最是流行,美式吸血鬼或者追殺狂恐怖電影暫退潮流。在鬼片的類型中,尤其以「鬼屋」的壓迫性最是駭人,在小小的封閉空間中,面對鬼靈超能力的追殺,卻無處可逃的一種絕望感,是「鬼屋」營造出來的特殊氛圍!

本片打從一開始,片頭赫然出現一排字,讓我有點還來不及準備就被狠狠下了一個馬威,銀幕像打出”真實事件改編”, 試想,如果這個鬼屋是真的,曾經實實在在發生於現實世界中,經過新聞報導、輿論關注,有實際的受害者與調查者介入,而成為一個熱門的新聞事件。這樣的鬼屋新聞改編成電影,它的驚嚇指數恐怕不是虛構故事的其他鬼屋電影所可以比擬,陰宅這部電影就壓根沒有想過慢慢培養情緒這套,全片從一開始就利用眼花撩亂的MTV方式來呈現一年前的滅門血案(其表現的手法和前幾年前的新版德州電鋸殺人狂頗有異曲同工之妙,仿紀錄片風格的電影包裝),接著從賴茲一家人去看房子開始,就用音效和陰森的音樂暗示觀眾這個房子有問題,接下來接二連三的詭異事件更是伴隨了大量的音效來嚇人,和忽然出現的怪影像,讓你措手不及的已經被嚇的皮皮剎,基本上,陰宅這部電影算是一個相當商業的綜合體,他結合了許多驚悚類型都會出現的元素,從家庭暴力、鬼屋、甚至是古老的邪惡傳說與天主教會的對抗都存在其中,然而可惜的是這部電影為了其商業的目的,這些元素卻也被淡化的未能取得精髓,例如:男主角也就是飾演即將扮演賴茲家的男主人,可是,片中少了描寫他跟賴茲家人的互動和細微感情,而是快速代過,而本片也犯了一個經典恐怖片史蒂芬金同名小說的電影【鬼店】(Shining),就是著魔的男主角性格的轉換太快,讓人覺得有點火侯不足,稍嫌有點過於賣弄恐怖和片子節奏感,因此陰宅對於廣大的電影觀眾群,可能會是一部有其感官刺激且差強人意的上可之作,而這部要論成是否為經典,那可能沒不到那地步,只能填飽恐怖電影影迷其脾胃。

無論圍繞在這幢鬼屋的觀點如何發酵,直到今天The Amityville Horror的故事已經成為美國研究社會學中市街傳奇相當重要的案例。1980年由電影大師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改編自史蒂芬金同名小說的電影【鬼店】,以及1982年由B級追殺電影開山祖師托比胡柏(Tobe Hooper)推出震驚影壇的【鬼哭神號】,都可以看出受到阿米提維爾鬼屋故事的深度影響。

無論如何,這幢荷蘭殖民地風格的鬼屋外貌,閣樓牆上那二個像是惡魔之眼的小窗戶,猙獰的模樣已經成為了影史鬼屋的正宗標記,無人可以比擬。

2007/05/03

伊波拉病毒(Ebola Syndrome )(1996)-觀後感

劇情簡介:
十年前,古惑仔阿雞(黃秋生飾演)因與老大的老婆通姦,被老大捉到,索性將老大跟其老婆二人殺死。

老大的女兒麗目睹兇案,僥倖能逃走,消失……十年來,而阿雞成通緝犯逃到南非約翰尼斯堡一個一間唐人中國式餐館當廚工,是替老友飛機打工,時常受到飛機老婆玲的刻薄責罵及飛機的剝削。阿雞在一次例行出外採購途中姦殺了一名昏迷的黑人少女,可是被殺的少女身上已患上可怕疫症-伊波拉,阿雞由此感染了伊波拉病毒而不自知,病毒在其體內產生了抗體,阿雞本人不會病發,卻可以將病毒傳給別人……

長大成人當上了空姐的麗,一次隨機來到約翰尼斯堡市,在餐廳中碰上阿雞。麗雖認不出阿雞的面貌,卻有異常的嘔心嘔吐反應。麗憑第六感認出阿雞是當年殺父母之兇手,往報警,但當地警方當麗無稽,不加理會。直至伊波拉病毒病發個案不斷出現,警方才追查至餐館,但阿雞已不知所蹤……而他偷偷逃回香港,病情越擴越大。

觀後感:
相較於"人肉叉燒包"中陰沉冷酷的主角王志恆,黃秋生在本片飾演的"阿雞"呈現了截然不同的變態屠夫面貌,吳志恆沉默寡言卻焦躁不安,而阿雞雖然滿嘴髒話又愛自言自語,行為猥瑣下流,但時而表現的一派輕鬆,頗有市井流氓天不怕地不怕的大無畏精神, 劇情中黃秋生的身份有180度大轉變,從黑到小混混變成黑市勞工又變成衣錦還鄉的暴發戶,還不忘關照舊愛,看來變態之餘還多了一點人性,不同於人肉叉燒包的砍盡殺絕,最後連自己也幹掉。

如果你認為《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已經將黃秋生為恐佈得一面看透的話,那你就錯了,經過《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後,黃秋生又和導演再度合作本片,而本片可說是喪盡天良的一部電影,凡是你想的到的噁心劇情,本片都包括在內,"禽獸導演"果真名不虛傳,再度用血腥畫面和極度變態的劇情嚇觀眾,這次玩的更瘋,輪姦、濫交、狂殺、虐殺、滅屍、自慰、解剖、殘害等等讓人不能再多看一眼的畫面,四處在本片中,導演玩的不亦樂乎,本片可說是CULT片中的王道!

Dial M for Murder(1954)-(台譯:電話情殺案)觀後感

劇情簡介:
男子湯尼企圖奪取妻子瑪歌的財產。便在發現瑪歌有外遇後,不動聲色,派人欲取其妻之性命。不料殺手反被妻子殺死,他便向警方控訴,瑪歌因紅杏出牆,而遭歹徒勒索,為掩蓋醜事,便將歹徒殺死。但哈佛警官覺得其中必有隱情,遂設下一個巧計,讓湯尼掉入陷井中,才將全案偵破。希區考克並非臨床醫生,他是一位技巧十分高竿的藝術大師,也是一位將竦慄片提昇至最高境界的形式主義者,他的作品,不時露出懸疑氣氛,吊足胃口。

觀後感:
這部是Alfred Hitchcock 1954年的作品,而本片,導演用了非常本理,傳統的推理故事,來詮釋這部看似簡單電影題材,整部片百分之八十的場景都是在案發的房子內拍攝,而整部電影,節奏不快,卻緊張的氣氛跟懸疑的正邪兩方的鬥智及破解一個一個的謎題,讓人有種看”柯南”的快感及迷人之處,你就順著兇手的佈局,跟個被害人的陷入陷阱,緊接著警探的破局,另加一些輔助人的提供一些要命的線索,讓人驚訝連連。

Alfred Hitchcock的電影,過了快50年,依舊有一大堆死終的影迷及將他作品當作範例模仿,必有他厲害之處,不管是心理方面層面的恐懼,或是變態,戀屍怪闢的探討,都是他所擅長的領域,也將社會問題,縮影成電影,讓大家了解這社會並不是大家想像那樣的單純及簡單,很有社會觀的一位導演;而他擅長利用兇殺緊張氣氛,搭配滿有格調的懸樂,塑造一個不同的感官刺激,好比《驚魂記》中的大量旋樂和小提琴拉奏聲,讓人有種不安的氣氛,緩慢中帶有快節奏的音樂,而特寫鏡頭中帶有一絲絲的無奈,讓人對整個劇情有所情緒的轉折!

(本片後來有重新被改編翻拍,片名叫A Perfect Murder (1998)超完美謀殺案 )


2007/05/02

妖夜迴廊(Night Corridor)(2003)-觀後感

劇情簡介:
旅英學習攝影的藝術家袁森(吳彥祖飾演),性格內向孤僻,自幼喪父,其父是因見母親與人通姦憤而自殺。一日,袁森得巒生弟弟阿洪託夢,夢境中阿洪被一利爪似的猛獸襲擊後離奇死亡,袁森遂決定回港調查真相。

可是真相愈查愈迷離,母親再婚,神經錯亂,唯一線索,只有亡弟遺下的一本禁書。苦無頭緒之際,又勾起了他昔日遭校長非禮、童黨大哥史雲生如何控制他、以及違返承諾沒有接濟巒生兄弟的回憶。

之後,袁森重遇舊男友,慾念欲斷難斷,並認識了亡弟的女友秀冰(蔣怡飾演),遭其色誘,一切儼如撒旦的召喚,妖冶迷離的誘惑將袁森一步步推向魔鬼的陷阱……

觀後感:
本片改編自李志超的同名小說,屬野心勃勃的獨立製作作品,要在香港拍攝規模較大的獨立電影一向不易,編導李志超膽色過人,自資(加上香港藝術發展局的資助)拍攝了本片,以行動證明香港影壇並非完全一池死水,電影界亦不乏有心有理想的電影人。本片以正常電影片長來說,實在短的不像話,區區只有70幾分鐘,而一般電影長度大約都90分鐘甚至更長,片子長度雖短卻隱蓋不住導演得企圖心,本片將壓抑式的同志慾望、戀母情意結、宗教禁忌、原始獸性的殺欲,統統一網打盡,共冶一片,堪稱「波蘭斯基式的怪異詭秘、大衛林區式的暗夜迷離,再加上李志超的獨門情欲秘方」造就了這部懸疑驚悚影片。

本片的拍攝水準勝過以往香港的獨立電影,甚至比起一些中型成本的商業片也不覺輸蝕。李志超捨棄用數碼攝錄機而取35mm菲林拍攝應當是正確的選擇,攝影也甚講究有一種充滿異色的歐陸情懷格調,處處顯露出拍攝者不甘從俗的決心。例如其中一場講述戲中人在街上捕風捉影,一個龐大的影子在牆上閃現,便令人感到心驚膽戰。它使得這部懸疑片更加突出了氣氛和環境的配置,不少場景都用了深沈色彩,在控制和調節上可謂獨具匠心。

導演李志超,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文字創作者,他向來從來不避談性,他又愛具體地、一清二白的去描繪,以為是暖綿綿的愛。忽爾變成爆炸式的暴力與血腥。電影中對性慾的描繪,一幕接一幕,眼睛無法迴避,卒之由臉紅達致想嘔吐,電影畫面充滿破壞力的,隱約之間,死亡與性愛緊扣相連。電影中描繪男男與男女的性愛場面,異想天開的段落,滿有魔幻現實派的況味。全書幽暗的調子不時被藍、綠、腥紅等顏色點染,觀看者大可自行意會其怪異的跳躍畫面。

本片男主角吳彥祖在演出中根本沒有了帥氣的樣子,跟他以往電影中形象截然不同(可是他本人就是個美人胚子),而且還為該戲獻出了他的第一次——當了電影監製。本片屬於冷門片,很難找到投資方,而一心想做幕後人的吳彥祖就自動請纓作了本片電影監製,並努力尋找落實資金。而他在本片的演出也是讓人眼睛一亮,沒有過多的言語,也沒有花俏的動作補助情緒的抒發,唯有冷冷淡淡的態度,酸酸的吐氣和嘆息聲,而導演企圖將黯淡的光線撲灑在他的臉龐,強烈的陰影對比,帶出濃濃悲情人物般的無奈也將角色被宿命遊戲給牽絆住的痛苦,其中有一場跟女主角激情戲,光溜溜的軀體和自然的動態演出(有點怪的說法) ,帶出性得美感和毀滅性,讓人看的血脈噴張,而當時還聽說兩人入戲太深,動作過於激烈,導致女主角蔣怡鼻子碰撞流鼻血之傳聞,雖然蔣怡是第一次演戲,可是演出極為真實入戲,雖然嚴苛看待演技還是略帶青澀,不過卻已經獲得大家的讚賞,而吳彥組果然也名不其實入圍當年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本片得恐怖氣息跟以往你所看的恐怖片有很大的不同感受,不是利用「日式恐怖電影」手法來驚嚇觀看者,何謂「日式恐怖電影」?簡單來說,自從上一個世紀末的一部廣為人知的恐怖電影《七夜怪談》開始,從這時,日式恐怖電影的手法也逐漸成一套系統和手法,也造成日後許多恐怖電影爭相孔後模仿的對象和範本,簡單的舉個例子,如在劇情進入一個白熱化時,大家極為緊張觀看主角的神情或動昨時,而這時常會利用極大聲而為讓人不舒服的音效或音響來恐嚇觀看者的心情,而這種手法也常常讓人極為討厭,另外利用鏡外或是鏡子反射中讓人無意間看到恐怖影像,一種沒有預備的心情,被強迫看到令人毛骨悚然的畫面…等等,都可以歸類於「日式恐怖電影」。而本片卻帶有種貴族般的氣息,卻隱隱約約嗅到某種臭酸的腐屍氣息,肉體汗水的熱度,這就是「哥德小說」(Gothic novel)風也的而且確存在其中。

或許在這一點上要作一些說明,「哥德小說」是十七世紀中後期至十八世紀初期的流行小說類型,對後來的鬼怪及恐怖故事有極為重要的影響。簡言之,「哥德小說」是以驚慄為務的類型小說,通常包含很多恐怖及神秘的傳說,務求令人冷汗直冒以及血液凝固。其中多出現超自然的元素,而場景、地勢、道具乃至一些情節都會時常冒頭,如黑森林、半毀的教堂、封建大樓或古堡乃至屋中的秘道等,都是一些教人耳熟能詳的標誌。本片在這方面毫不吝嗇,甚或可說一板一眼地死力跟從,如猴子殺人、森林險地、歷史古樓乃至源自名畫的魔鬼契約,可說都非常明顯地按類型指示一一作出呼應。我絕不懷疑它是香港少數「哥德小說」風味濃郁的本土作品,但然後又如何呢?

有趣的是,當我們按某一類型的指示完成了一齣作品,固然可以作品具備某種風格作為標籤招徠,但也同樣帶出一重悖論:究竟具備某種風格是否就是一種價值的證明。相信在這方面不同人會有大異其趣的看法,我自己的答案是:如果這就是一重價值,那麼我們就太容易成為優秀的創作人了。

2007/05/01

Trainspotting(1996)-(台譯:猜火車)觀後感

劇情簡介 :  
伊旺麥奎格的成名作。反映英國當年青年社會不喜歡工作,成天無所事事,只愛吸毒的情況;每到固定的時間,如何設法「找不到工作」,繼續領救濟金度日,這也是他們唯一真正用得上腦袋瓜子的地方。為了證明他們並不是毒蟲,偶爾他們會強自壓抑吸毒的欲望,「禁食」一陣子,而當他們再度重回毒品的懷抱時,反而更能體會吸毒的美好。可是美好的日子終於夢滅了……

一日,當他們恍恍惚惚地從吸毒的幻覺中醒來時,發現他們所共同擁有的小嬰孩死了(因為他們沒有人能夠確定孩子的父親是誰,最後他們決定一起把這個小孩子養大,當然在那女生發現懷孕了的時候,還發生了一次的衝擊)……

死亡的陰影籠罩在這群年輕人,他們葬了他,舉行了一場哀悼儀式後,散了,而伊旺麥奎格則試著作個一般人眼中的正常人,有份正常的工作……最後,他們聚在一起吸最後一次的毒,回憶著青春的荒唐歲月……

觀後感:
本片耗資僅250萬美元,屬低成本影片,導演博伊爾以其簡練的風格在短短49天之內就完成了這部細膩的現實主義作品。同時由於片中對吸食海洛因的過程和快感描述得過於細膩,有的影評人批評該片有鼓勵觀眾以身試毒之嫌。對此導演博伊爾不以為然,他承認影片確實用了三分之一的時間來描述沉迷毒品的快感,但影片的後一小時卻深入呈現了海洛因在身體上和精神上所造成的徹底崩潰,這就是實際狀況。

五位主要的演員表演精彩,尤其是扮演馬克的伊萬·麥克葛瑞格,他成功地把握了馬克這個複雜又難以理解的人物的雙重性格:一方面順從群體,另一方面又自有主張,且能從冷靜理性的角度審視這個群體。輿論界認為他是英國新生代演員中的佼佼者。

"猜火車"(Trainspotting)是一種遊戲,指無所事事的人在火車經過的地方,即興打賭猜測下一班火車經過的時刻和目的地,借此打發時間或彼此較量。火車狂嘯過站,不知要將主人公們的命運載往何方。他們的生活表面上看是垃圾搬的亂七八糟,實際上卻是一種必然,隨意而真實,夾帶著瘋狂的快樂。英國的青少年的影片中獲得共鳴,並能從中確定自己存在的位置, 這也許就是影片的成功之處。

影片一開始就通過那段著名的台詞和音樂表明這是一部搖滾風格的電影。主角在不停的逃跑過程中表示了自己脫離主流社會的原因:不願意過那種別人設計好的缺乏刺激的生活。一般來說每個時代每個社會都會 有一大批遠離主流的另類人物,這種人物也有兩種。一種是充滿革命精神的Kurt Cobain式先鋒人物,另外一種則成為社會的垃圾監獄的常客。本片中的五位男子無疑是後者。

現在才說猜火車是太慢了呵。過期的影話會不會發霉呵?發霉的面包你吃不吃?有一個朋友說,猜火車就像一個發霉的面包。讓人心里發毛、噁心、病態.…..而猜火車用頹廢來形容還是不夠的,里面還有對現實的厭惡與對未來的不確定和逃避.于是他們選擇嗑藥、摳打、濫交、犯罪......也有人認為,猜火車裡是另一個世界,在那里只有沉淪,而只有沉淪沒有希望的世界是不真實的。

我想,猜火車的世界是一種放大。它把我們許多所謂衛道者所不容所不愿啟齒不想見到的角落用鏡頭拉到很近,拉到我們面前來,放大放大。嚇死那些一直以為世界是如此美好的人,以及反諷了太多歌頌萬事美好的類型電影。片中盡是吸毒、糞便、污穢、濫交.…..這部電影必須拋棄我們已然習慣的通俗電影的閱讀方式,因為它的確很另類。

這五個人的設計都很有典型意義。白頭翁皮厚心黑惟利是圖,天生該走黑道;高個子酒鬼腦子裡缺根筋,只是個不大有主見的混混;最後死去的悲劇人物義氣第一,因為一次偶然事件導致失戀從此一蹶不振;那個動不動拔刀子的老大則擁有做流氓的天賦,心狠手辣不擇手段。四位男配角的扮演者演的都很到位,感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經常可以遭遇這四類人,不過最常見的一種人應該還是男主角馬克。他是五人中智商最高的一個,可以說很有思想。一方面沉迷於毒品帶給他的快感,一方面又不斷地審視內心隨時準備擺脫毒品。故事就在馬克的自我鬥爭中逐漸展開。

讓他作出戒毒決定的出發點很簡單也很有說服力:海洛英逐漸沖淡著他的性慾,而他羨慕那幫狐朋狗友的性能力。一次夜總會的狂歡後馬克與黛安遭遇一夜激情,卻發現對方一直在父母面前假扮乖乖女。接著是無姓嬰兒在無人照料下淒慘地死去,馬克未泯的良心再次成為戒毒的動因。道德上的自我譴責沒有能夠讓他擺脫毒品,為了毒資,他與酒鬼光天化日之下上街打劫,被警察逮住送進了戒毒所。國家機器仍然未能幫助馬克徹底解除毒癮,這次他又倒在了海洛英腳下。被父母接回家之後,死去的嬰兒入獄的酒鬼不斷在幻覺中刺激著馬克,父母的親情和黛安的愛情也在一個很恰當的時間裡同時出現,無巧不成書好友適時的死去更為馬克敲響了警鐘。此時不見棺材不落淚的馬克開始崩潰並及時逃離毒品的控制,乖乖地投身於主流社會。正當馬克享受著一台"big fuck television"時,老大找到他的新家銷贓來了。他擺脫了垃圾的生活但還沒有擺脫那班垃圾朋友。

馬克最後靠出賣朋友才得以徹底解脫的,這結尾讓人有點難以接受。儘管他告別毒品時的決心已經很大,甚至敢冒著舊癮復發的危險以身試毒,但吸毒者要告別過去的一切很艱難這也是一個事實。也許創作者只是為了表示一下他們對迷途知返者的一種良好祝願,給予了馬克這種人無限的機會和希望。看過這部片子的吸毒者應該都會有很強的戒毒慾望。儘管如此,這部片子對吸毒場面的細膩描寫還是招致了大量的批評,因為年輕人很可能會因此而嘗試吸毒,主角最後一個太過圓滿的結局也容易讓人起僥倖心理。但從電影創作者的角度來講,場面的真實描寫是為後面主角精神崩潰做鋪墊,似乎也無可厚非。

這是一部帶有寫實性質的電影,所以導演明智地選擇了直線型的敘事方式。片子中的迷幻搖滾樂更加真實地反映了這批年輕人的生活狀態。這部片子有搖滾風格主要是因為導演那充滿想像力的電影手法,為了表現馬克戒毒多日見到毒品後的依賴狀態就讓他游進蘇格蘭最髒的馬桶,馬克戒毒成功前嬰兒在天花板上向他逼近的那段更是堪稱經典。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因為有新鮮手法帶來的視覺衝擊,也因為有過於逼真的吸毒場面供人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