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31

Taxi Driver(1976)-(台譯:計程車司機)觀後感

劇情簡介:
剛從越南戰場歸來的崔維斯(Robert De Niro飾演)無法適應紐約的夜晚,患有嚴重失眠症,在紐約市以開夜班計程車維生,夜夜目睹著這個城市的骯髒和人們的罪惡。

崔維斯是一個對社會適應不良的男子,平時喜歡看色情電影,卻又對城市中的墮落與罪惡深惡痛絕。正在崔維斯百無聊賴的時候,一位名叫貝茜的姑娘步入他的眼簾。在他看來,貝茜與眾不同,簡直就是天使的化身。他試圖追求總統候選人參議員哈瑞斯的助選人員貝茜,卻在第一次約會時帶她去看色情電影,貝茜從此不肯再理他。但由於兩人之間差距過大,特拉維斯的感情很快以失敗告終。同時,崔維斯結識了雛妓艾瑞絲(Jodie Foster飾演),想要幫助她脫離皮條客和情人的掌控,勸她回家繼續學業,但卻徒勞無功。
  
經歷失戀痛苦的崔維斯感到了失落和迷茫,在繼續著自己苦悶無聊的生活的同時,他決定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意義。崔維斯從黑市商人手中買槍,並開始努力鍛煉。在準備刺殺哈瑞斯的時過程中,他又遇到了雛妓艾瑞絲,並決定幫她逃離淫窩。當未能刺殺哈瑞斯之後,崔維斯來到艾瑞絲所處的妓院,將老鴇、房東以及嫖客一一打死,自己也身受重傷。

在媒界的宣傳下,原本準備一死了之的崔維斯卻成了拯救雛妓的英雄,他的事蹟成為紐約的新聞。痊癒後的一天,特拉維斯發現貝茜走進他的出租汽車,但這次他拒絕了貝茜的好感,像以往一樣消失在紐約燈紅酒綠的街頭。

觀後感:
近幾年來台灣的新聞事件比任何電影都來得精采,充斥著各式各樣種腥羶色的社會案件,荒謬、瘋狂、弔詭、可笑、無知的事情,幾乎每天出現在各新聞的頭條報導,讓人不經懷疑其社會的素質和體制的病態,是否政府的無能和貪腐導致百姓的生活已經變了調,這個讓人疼惜的土地,而這塊土地叫台灣(很多人不敢說出台灣兩個字),以逐漸被政客賤踏成沒有憐惜的髒泥沼,大家聞之色變的對台灣產生莫名的意識形態,這對喊破喉嚨也要民主要自由的老百姓公平嗎? 而媒體更成了令人作噁的政客操弄曝光率的工具,高喊為人民為台灣,鬼也知道都是為了你們自己吧!請停止這樣無聊的口水把戲,人民更要眼睛放亮點,不要被穿著西裝的小丑給騙了,台灣人不是花痴更不是笨蛋。

總在選舉前這樣敏感的時機,老是發生讓好萊屋劇本家都寫不出如此迂迴路轉的劇本,卻真實發生在台灣這塊小小的土地上,實在讓人匪夷所思,而講那麼多,的確讓人有點厭煩社會中的黑暗面,剛好跟本片有某種層面上的呼應。

內心情感無處可訴的「情慾孤獨」,字句無法溝通的「語言孤獨」,理想未竟的「革命孤獨」,壓迫人性所造成的「暴力孤獨」,哲思考者不為人了解的「思維孤獨」,世代價值交替所造成的「倫理孤獨」;這些都是現代人時時面臨的孤獨處境。最近剛好看了蔣勳的《孤獨六講》,深入討論這六種存在於當代社會的孤獨議題,而剛好可以跟本片一起討論,片中的崔維斯的幾乎都符合蔣勳的《孤獨六講》,從越戰結束後回到紐約,這是美國上下頗為尷尬迷茫的時期,越戰的失利使得很多普通人開始對國家政治和“美國精神”產生懷疑。人們無法彼此信任,社會的隔膜逐漸明顯。而在紐約這座以繁華著稱的大都市里,孤獨和空虛更顯著地籠罩著以“現代”標明的每一個個體。電影的主人公特拉維斯,一個越戰的參加者,一個來自異鄉的過客,在這座城市中就顯得格外困惑與悲涼。工作使特拉維斯每天都經歷著紐約的墮落,在他眼中,城市裏的暗娼、吸毒者、黑社會都如同道邊成堆的垃圾一樣,污濁不堪,但對此他也只能像大多數人一樣採取麻木不仁的態度,平淡地延續乏味的生活。孤獨其實並不可怕,這些孤獨造就了社會裡「特立獨行」的個體,他們不因群體價值而妥協、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孤獨,而給予社會創發新意的可能。珍視孤獨感產生的瞬間,當我們與孤獨共處,我們將更瞭解自己。

《計程車司機》應該是導演Martin Scorsese最具里程碑意義的一部作品,拋棄它所獲得的眾多榮譽不說,影片所蘊涵的現實意義和深刻思想足以被列為世界百年電影中的極品,更是所謂的cult film中的經典,Robert De Niro在片中演活了不得志而又憤世疾俗的平凡計程車司機,可以感到他在生活上的無力感和想盡力改變的力量。片中造型更人印象深刻,一個慘白的青年,穿著無袖T恤和緊身AB褲,而頭頂著Mohican頭,這個你或許不太熟悉的髮型其實就是一般人所稱”龐克頭”或者”羅馬戰士頭”,這一種眾所皆知兩邊頭髮剃光將中間頭髮豎起並染上奇異顏色的Mohican髮型,加上一副詭異雷朋大眼鏡,歇斯底里拿著槍枝對著的鏡子的自己,口中念念有詞說著:are u talking to me?哇!此一經典對白,更讓本片成為次文化的經典。

Martin Scorses通過黑暗的影調構築了紐約繁華卻冷漠的氣氛,多次對崔維斯的眼部特寫更突出了城市中人的孤寂與悲涼。儘管目睹著紐約的一切罪惡,寂寞的崔維斯還是渴望著被它接納,並從中尋覓到真誠的友誼和異性的愛情,但現實一再的拒絕卻使他只能在心靈的荒漠中繼續孤獨地行走。潛在的暴力因為在刺殺不到候選總統而爆發,結果沒成功,反而使他成了英雄,救了艾瑞絲離開皮肉生涯。

暴力美學這個名詞,充滿著隨機性、非傳統定律,更是充滿危險性,讓美學在非正常狀態下達到美的定義,或許有種弔詭和矛盾的說法,但說到美,哪何謂美?櫻花飄落畫面,美。水墨渲染畫面,美。夕陽西下昏黃日光撲灑著大地最後時刻,更是美。這些都可稱的上人們心中簡單美的定義。但如果是利刃劃過細嫩的脖子間,鮮血如溫泉出口般緩緩冒出,沾濕了衣服間,更將顫抖的身體染紅,而身體最後支撐不住而到下,讓生命在這一刻停滯,如此美妙的畫面卻常帶給人們血腥、暴力的評語,難道這就不美嗎?或許美的定義是見仁見智的說法,但不能否認本片Robert De Niro躺在血泊中,用沾滿污穢髒血的左手比出手槍姿勢,指著自己的腦袋,血在他的手裏滴著,一聲一聲似是叫人向自己的腦袋轟幾槍,如此美妙的畫面你是否能感受到?


2007/10/29

A Clockwork Orange(1971)-(台譯:發條橘子)觀後感

劇情簡介:
影片以第一人稱的形式講述了一個名叫ALEX的少年犯的故事。在不遠的未來社會裡,幾個充滿暴力傾向的少年在ALEX率領自己的率領下到處尋歡作樂,在痛打一流浪漢後,他們找到一群欲強姦一少女的流氓,為報私怨大打出手。一場惡戰後,ALEX和同夥駕車飛馳,在馬路上肆意地逆行。郊外的一處寓所,ALEX以發生交通事故為由向這裡的戶主作家亞歷山大夫婦借用電話,當門打開時,他們就戴著面具衝入屋內,毆打作家,輪姦作家的妻子。在瘋狂的發洩完暴力與性慾後,他們才回家休息。

第二天,ALEX痛打對自己不忠的手下,從而確立了自己老大的地位。晚上他們就又一起準備以相同的方法進入富婆"貓夫人"家中,不料"貓夫人"早有防範,不但沒有開門,還在阿歷克斯離開後給員警通了電話。ALEX由窗戶進入"貓夫人"的寢室,兩人展開搏鬥,ALEX失手將"貓夫人"打死。當他慌忙逃出貓夫人的公寓時,卻被手下報復而當場擊昏,最後被趕來的員警逮捕。

ALEX以殺人罪被判入獄14年,為了縮短行期,ALEX自告奮勇,願意把自己當作小白鼠一樣送去為一項叫做"厭惡療法"的充當實驗品。療法很簡單:在注射某種藥物後,醫生們就讓ALEX目不轉睛地觀看各種令人髮指的色情、暴力影片,以使其對色情暴力在生理上產生條件反射式的噁心。但最令ALEX無法忍受的是,放映納粹暴行的影片時,竟然同時播放著他最喜愛的音樂--貝多芬《第九交響曲》!這樣,ALEX在實驗結束後成為了一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無法接近女色而且絕對不會危害社會的"新人"。

出獄後回到家的ALEX發現家裡已經沒有自己的位置,禍不單行,流浪街頭,又遭到曾經遭到自己痛打的老流浪漢的報復,正在這時,此時兩個員警前來解圍,他們竟是原來的手下!這兩個手下為報前仇,把ALEX帶到郊外毒打折磨。最後,幾乎奄奄一息的ALEX爬到一戶人家前,他萬萬沒想到這竟是他從前的受害者作家亞歷山大的住所。亞歷山大利用ALEX報復,意圖推翻現任政府……

觀後感:
本片,其實筆者是上了大學以後才知道這片子得存在,因為大學時期有修一門課叫電影史的課程,而課堂老師口經常說著他的愛片,其中包括這部在內,不斷的歌誦著它的奇妙和獨特,是喜歡CULT的人必看的一部片,後來有因為上論壇跟朋友交流,更多人將這部片當作經典一般崇拜,讓我對本片可說相逢恨晚的遺憾,直到後來拜在DVD的普及化,才讓我可以一賭它的威力!

而我目前看了本片已經4遍了,已就被本片的視覺效果和場景深深著迷,非常有70年代的太空科技和普普風的味道,而其中僅僅兩個鏡頭就給我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一個是ALEX與他的DROOG們在莫洛克奶吧裡一邊喝著加料的牛奶,一邊考慮幹些什麼壞事。全白的背景,女性裸體形狀的室內陳設,ALEX下眼瞼上的假睫毛,冥想暴力快感的神態,滴血眼球形狀的腕扣,簡直就是把暴力發洩到了極致的魔鬼的樣子。第二個是ALEX在接受路氏療法,發黃的眼球透出絕望。那時,另一個魔鬼控制了他。從暴力的魔鬼到恐懼的魔鬼,我們看到的是人性的喪失。

而導演的美學一直是被列入時尚的尖端,不管是造型或是化妝,甚至光線和場景的設計,本片1971年拍攝,至今已經過了30年了,數次觀看還不時被他獨特的美學深深著迷,而個人最近一直陸續在收集70年代太空時代和普普風風格的家具和電器,如電影中出現很多這類的用品和家具,如圓球型的電視、顏色絢麗而重複性圖案的壁紙或是造型奇異的床,都是讓筆者深深著迷!本片的服裝也是很有可看性的地方,如ALEX跟他死黨就穿著一連身的白色棉系服裝,頭戴著英國紳士帽,手拿著短柺杖,而右眼粘著假眼睫毛,乍看下似乎有點不協調和怪異,可是看久了之後便覺得有格外的味道!

本片導演也是個鬼才,也就是筆者最愛的導演史丹利-庫伯力克,也是我認為最具藝術家氣質的導演之一,他總是毫無顧忌,大刀闊斧地表達最強烈的感受。沒有史蒂芬史匹柏的如履薄冰(在2001年時,史蒂芬史匹伯幫庫柏力克拍了一部生前的未完成夢想的作品,也就是”AI人工智慧”),盧貝松的嚴酷中的浪漫,他就是一個帶著鐐銬跳舞的鬥士,毫無保留地將藝術推到極致。在他一頭捲髮,不修邊幅的大鬍子,加上一個大大的青蛙般的眼鏡掛在他的臉上,顯的格外不協調,有點像最近很紅的《King Kong》的導演Peter Jackson。他豐富的想像力,有達利般的氣度,看他的《發條橘子》和《大開眼戒》,可以聯想到摩天大樓般的糖塊和爬滿螞蟻的手。他對生命的關注,看《2001:太空漫遊》的人類的科技下的無助,和時間跟未來的見解,那是生命的悲歌。

影片攝於1971年。一直到現在,本片在台灣和很多地區國家還是屬於禁片狀態,所以滿難租的到和購買到,而我個人認為被列入為禁片的原因不在於畫面上的處理,不是因為裸露和暴力部分而被禁,單方面認為可能劇情上強力諷刺政府和反社會主義之故,而導致列入禁片之群!這部風格獨特的影片可以引發出許多話題,例如:音樂和人格特徵的問題,人格特徵的多重性問題。本片男主角ALEX無法無天,恣意妄為,卻很喜歡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音樂作品。貫穿影片中的暴力場面也是這些音樂,甚至他跟兩位女生做愛時,也是播著古典樂。這頗有些離經叛道的味道,也有相當大的差異對比。然而,無獨有偶,聽說希特勒這位大暴軍最喜歡的竟也是古典音樂,而是瓦格納的作品。這其中究竟有何關聯,姑且按下不表。只道是惡之花比人們通常想像的可能要複雜?為什麼所謂的古典、高雅音樂對他們沒有制約力?為什麼審美體驗和現世行為會有如此極端的剝離?這真是和世俗觀念開了莫大的玩笑。

ALEX認為: 美好的音樂 = 真心的喜悅 = 暴力
性一般大眾認為: 美好的音樂 = 真心的喜悅 = 祥和, 善良

這相信很多人會發現很明顯的衝突就產生在第三個等號,處在社會道德的約束裡,鮮少有人接受第一個式子,暴力和祥和是無法並存的,可是從這兩個式子可以看到,本源都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悅,當劇情繼續進展,關於善惡的問題也不斷的受到質疑和討論,但是對於ALEX,早在這裡音樂就已經說出了ALEX的本性,即使電影中有出現"善是可以選擇的"這種說法,或者是用人工修改的方式讓ALEX從良,都無法泯滅它的天性,暴力和性對他來說不是宣洩感情那種簡單暫時的事,而是他最開心最享受的娛樂,就像欣賞美好的音樂一樣。

片名《發條橘子》原指帶發條的玩具桔子,是英國兒童常玩的玩具,用在這部影片中實際上是在暗示片中主角少年罪犯ALEX只是一個受人控制的玩具桔子,是為政客競選服務的工具。如果你對另類片有興趣的話 ,應該對《猜火車》(trainspotting)不陌生吧! 猜火車是英國年輕人常玩的一種無聊遊戲:站在月台上,猜一猜下班火車會在幾點幾分進站?開往何處?電影《猜火車》則是描述一群靠領失業救濟金過日子的年輕人,他們閒來無事不是注射海洛英,就是到pub閒扯、釣馬子、找人打架。他們荒誕、墮落的生活著,對未來漫無目標。沒錯,《猜火車》就可以說是90年代版的《發條橘子》,一群對社會對朋友失去信任,而反目成仇及跟以年輕人的態度來解讀這已經病態的社會!而《發條橘子》帶來更多讓你反思的空間,或許前陣子台灣3合一選舉的關係,讓我覺得政治只是一種手段罷了!很多候選人選前開了那麼多空頭支票,而將事情講的美輪美奐,讓人將選票投給他幫助他當選,而選上後卻又頻頻出問題及貪污,我認為我們才是真正的《發條橘子》!只是被政治利用的替代品罷了!

說到電影技法,小弟懂得不多,可是我認為庫導塑造了一個生動、令人驚訝的銀幕形象--惡棍ALEX。影片中有兩處在71年可算是讓人耳目一新的場景。其一是片頭處,從ALEX近景特寫淡入起,鏡頭推出,一直推至莫洛克奶吧的全景以及ALEX開場白的結束,時間分毫不差,鏡頭推出之廣、之順滑讓人讚歎。其二是河邊ALEX與同夥互毆的一景,採用了慢鏡頭與全景,舒緩地表現出ALEX如何將同夥驅走,踢入水中,用刀劃傷同夥手腕的全過程,並以多角度拍下,加之漂亮的剪接。全程可稱是所謂“暴力美學”的範例。更奇妙的是,其間配以古典樂,此種視聽感受大概絕無僅有。此手法漸漸在現代的電影中,也常出現,而可能大家最為津津樂道得應該是香港到好萊烏發展的吳宇森導演吧!從他手中拍出的動作槍戰片,有如在華麗的舞池中,身段美妙的芭蕾女舞者和男舞者的對舞般,慢動作下的肢態和旋樂下的襯托,格外的優雅和美麗!

庫氏對《發條橘子》一片的表演風格進行了大膽嘗試。顯然,他要求演員的表演類似戲劇表演風格,要略顯誇張但又不能過火,要講求動作的力度但又不能失優雅。這使全片具有了一絲荒誕的、黑色幽默的味道。比較典型的就是:當ALEX一夥作惡歸來,當他的同伴嘲笑媽吧裏詠唱《歡樂頌》的女高音時,ALEX揮棒向他打去,而後克制,平緩地收棒並舉杯向女高音以紳士的口吻致歉。顯然,庫伯力克從不願流俗。一切元素的高反差運用是他影片的重要特徵。

在這部影片中,性和暴力作為困擾當代西方社會的嚴重問題,仍然成為了導演的創作主題。庫伯力克從社會學的角度出發,將視角投向未來,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刻的剖析;並且以假想的形式演示了佛洛德精神療法的可行性和可怕性,在假想背後,庫伯力克敍說的是他在以前多部影片中一再重複的主題:對未來的憂慮。



2007/10/28

Raging Bull (1980)- (台譯: 蠻牛)觀後感

光是一場拳擊比賽的鏡頭,就知道這部一定是經典!!

劇情簡介:
影片根據前世界中量級拳王傑克拉莫塔的真實經歷改編。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區的意大利裔拳擊手傑克拉莫塔身體結實、出手敏捷,在拳壇被稱作"憤怒的公牛"。由於不願向黑手黨低頭,他始終無法獲得拳王挑戰的資格。經歷了數次挫折之後,他終於同意黑手黨的安排,故意輸掉一場比賽,以換取挑戰拳王的資格。在取得拳王稱號後,拉莫塔開始懷疑自己的妻子和弟弟,認定他們背叛了自己,於是對他們大打出手。

在看透拳擊場上的名利追逐後,拉莫塔故意輸掉拳王的寶座,退出了拳擊界。退役後的拉莫塔開了一家夜總會,不久因為經營色情服務而入獄,他的妻子兒女也因此離開了他。

經歷了眾多悲歡的拉莫塔最後在一家夜總會裡擔任司儀,並準備以此度過餘生。拉莫塔的生命充滿了曲折與艱辛,為了實現自己拳王的夢想他不惜喪失自己的人格,當他獲得自己所謂的理想時,發現自己早已丟失了靈魂,而當他失去一切的時候,卻使自己逝去的靈魂得到了救贖。

觀後感:
本片讓筆者很久之前就知道這是一部必看的電影,可是一直沒機會入手,對它只能抱著隨緣的心態去看待他,而今天也是真的很感謝我的同事,相同的他也是勞勃狄尼諾支持者,借我好好的欣賞,真的很感謝他!!讓我非常的怨嘆自己,對本片真是相見恨晚!!

在美國電影,尤其是娛樂片中,暴力的主題十分普遍。近20年來,極端暴力成為某些類型影片的基本元素,如科幻片、恐怖片等,但它們常常以高度風格化的形式出現,對觀眾的衝擊力就相對減弱了。血淋淋的死亡場面,在特級的烘托下,組成基本的敘事場景。

《蠻牛》使用的技巧與之不同,他吸收傳統寫實主義的電影技法,抨擊了美國社會中的暴力現象(無論在拳擊場還是在家庭中)。但影片對暴力的態度十分曖昧,它沒有譴責傑克這頭「憤怒的公牛」,反而以一種迷人的方式表現他的暴力。雖然較之同類電影它的暴力較不血腥,影片沒有一個死亡場面,但有幾場戲慘不忍睹。激烈的拳擊比賽和日常鬥爭是本片「暴力」的來源。

本片不像《洛基》那樣以大團圓結局收尾,相反,主角傑克遭遇坎坷,當過拳王、打過假比賽、蹲過監獄、愛情失敗、事業困頓。他真實地反映出一個拳擊手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以及豐富微妙的情感世界。拳擊壇是傑克向生活挑戰,超越自我的空間,也是他蒙受不平等待遇和挫敗的生死場。因此本片中的拳擊場面噴灑著一種幽閉、粗獷和恐怖的色彩。

本片導演在影片中充分運用了各種鏡頭語言,甚至大膽的用黑白膠片強有力的視覺效果衝擊著每個觀眾的靈魂(不要搞錯歐!不是很久以前歐,而是電影已經發達的1980年),黑白電影迷人的地方,黑與白間的灰階和光影的漸層,黑白分明加上如素描般的陰影呈現,有如電影大師西區考克說過,黑白電影比彩色電影來的難拍,利用兩個顏色來將整個畫面詮釋的精彩,光影和構圖都是不可忽視的,而本片甚至讓人有點在看紀錄片般的感覺。導演運用豐富的電影技巧將暴力主題在電影敘事中呈現。總體上講,本片採用寫實主義的敘事方式,許多畫面採用穩定托架跟拍,慢動作和近景鏡頭呈現扭曲的面部表情,運用逆光和拳擊場周圍的聚光燈,使拳擊手的汗珠和鮮血在鏡頭裡逼真可現。快速跳躍的剪輯和喧嚷嘈雜的背景聲,突出了拳擊現場的緊張氣氛。尤其是演員面部假血管的化妝手段,創造了鮮血淋淋的逼真效果。導演處理拳擊場外的暴力場面時,則運用不同的電影技法,主要是全景鏡頭和模糊聲效等。

《蠻牛》一片大致以拳擊手傑克拉莫塔的一生為藍本,以真實的拳賽場面貫穿始終。傑克的一生充滿暴力,他似乎除了吵架、威脅、打鬥之外就無法與人溝通,固執的個性和和火爆的脾氣,真是人不可領教。他的兩次婚姻,尤其是第二次與維琪,幾乎是家庭暴力的典型寫照。與他最親密的人是哥哥喬伊,曾經是他的經紀人,但出於嫉妒等原因,傑克也逐漸與之疏遠了。而且,傑克在傷人的同時,也把怒氣向自己身上發洩,最終導致所愛的人都離開了他,自己淪為酒吧中的脫口秀小丑,以朗誦電影戲劇台詞謀生。一時影片讚揚了傑克的暴力,當他在拳擊場上,那汗流浹背的英姿,或者是譴責之,家暴事件和一些暴力衝突。但觀眾無法從影片對主角模稜兩可的態度中做出簡單判斷。我們認為,《蠻牛》運用各種敘事和風格上的技巧,將傑克作為美國社會暴力的個案加以展現,為此,導演將傑克放置在一個複雜的環境中,留待觀眾自己做出判斷。

講講本片的男主角吧!! 光憑至今狄尼諾已獲得十座獎項的記錄(包括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 以及美國各影評人協會所頒的獎),就應該叫他一聲:「老大!」

「勞勃狄尼諾是個相當傑出的演員,舉手投足間有股特殊的氣質;即使他在沒什麼戲的場景裡,我們也可以明顯感覺他的存在,他是少數幾個與我共事的演員中,能夠以看人、說話、移動的方式震撼到我的人。」

《冷血悍將》Ronin 一片的導演約翰法蘭肯海瑪(John Franfenheimer)如此表示,讓人頗有同感; 一位真正有實力的演員演起戲來就是會有一種架勢與張力,或是他們自己設計的肢體語言能讓觀眾驚嘆不已,而多數觀眾對他的深刻印象應該是奠基於「黑幫老大」吧?!

勞勃狄尼諾在片中的表演幾乎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蠻牛》的形象許久成為觀眾對他的最深印象。為了表現出拉莫塔退役後墮落的形態,真正展現拳王中年肥胖的體態,要求劇組停工4個月,失去行蹤秘密的跑去狂吃意大利麵,整整胖了20幾公斤的肥肉,回來後幾乎沒有人認得出來! 片中你可以明顯看到他的敬業精神,和他對角色的要求,真是讓人感動!!

說真的,當今影壇能夠把老大演好的並不多,自《教父》系列電影 之後,大概就很少人能出馬龍白蘭度、艾爾帕西諾其右,而狄尼諾也算是老大的絕佳代言人之一哩!老大該有的氣魄、品味、陰險、狡詐、圓滑、闊氣、傲慢與廣納人才的胸襟,只要狄尼諾一出場全部特質都顯現而出,更重要的是,他還有 「笑容」,在談笑之間不知道已經派手下幹掉多少對手了,我們相信,現在 在江湖稱道的各堂主大哥們除了看無間道系列之外,狄尼諾也會是不可或缺榜樣,太屌了。


2007/10/26

Lost In Translation(2003)- (台譯: 愛情,不用翻譯)觀後感

身處異鄉為異客,一對面處人生交叉點、迷失國度的已婚男女,兩人關係曖曖昧昧、若即若離,平平淡淡中又顯現出現代男女對愛情的新看法;難得在兩人雖沒有肉體關係,但觀者又感受到他們從「心靈」上的偷情快感。一段異地情,含蓄而複雜!

劇情簡介:
全片於日本東京及京都拍攝。故事講個身在東京的美國人,Bob Harris,逐漸過氣的好萊塢影星,悲哀而無力地看著風華一點點逝去。愛情從婚姻中黯然退場,所有生存的激情消失殆盡。生命對他不再有任何意義,彷彿只剩一具麻木的軀殼在茫然行走。哈里斯來到東京拍攝一則威士忌廣告,他對這份工作毫無興趣。回到旅館,只是一人枯坐,他並不是疲倦,而是徹底厭倦——不僅是對現在的生活,而是對生命本身。一個是嫁夫隨夫的新婚少婦Charlotte,身處異鄉,面對陌生的人和事,感到不惑及迷茫。二人同渡失眠夜,午夜徘徊時遇上,自此建立了一段微妙的友誼,在言語不通的國度內,同於東京冒險和市民狂歡,在異鄉領略到生存的新狀態。蘇菲亞表示在現實中,有很多男女關係,超乎友誼,帶點曖昧且親密,又談不上是愛情,仿如在踩鋼線。Bob人到中年,對生活感到枯燥無味,遇上新婚、隨夫到東京工作的Charlotte。年紀相距廿年,可是,同聲同氣,又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此友誼關係比一般的更有認同感。

觀後感:
本電影故事都是導演蘇菲亞早年於日本旅遊時的體驗。由於言語不通及時差問題,以致美國人身在東瀛,感受特別深,往往至深夜時份才是最活躍之時,故此電影背景設定是兩個同是寂寞的美國人,深夜失眠邂逅的故事。她謂當我們外遊時,體會的人和事,已成為回憶的一部分,深刻但不會持久,可是,這些回憶片段不時湧上心頭,卻影響著我們。

在我看來,Charlotte和Bob之間的愛情,男女情愛的成分要少,友誼的成分要多,所以影片整體的調子,才會縈繞著淡淡的哀愁,我們看得到他們在孤獨中渴望碰撞的心,看得到我們自己的影子,所以才會隨著它一起沉迷。男女間的感情,就像是一場霧一樣,迷迷濛濛的翣似浪漫,有點知情對方的心態,懵懵懂懂的猜測和喜歡了解對方的事情,可是卻又不敢肯定對方的真意,那種曖昧的氣氛多過現實的限制和約束,或許,這就是人家所說的:「講白了就不美了」,這只能體會不能筆傳!

導演在攝影機背後編織的這個愛情故事,雖然以遙遠東方的妖獸都市東京為背景,卻拋棄了庸俗的異鄉浪漫,也剔除了歐美影人熱衷的情色成分,一切都顯得如此清爽,如此純淨,卻又充滿真誠的人生感悟,如同一則雨後的童話。精確地抓住了當代人靈魂深處的失落,輕輕觸動每個人心靈中最柔軟脆弱的部分,牽引出所有被隱藏的孤寂與傷感……

我覺得本片很多細膩的女性觀點的寫照和想法,將焦點對準那些人與城市的細節,在陌生的東京醞釀出迷人的芬芳氣味。那是輕輕的寂寞,淡淡的哀愁,繚繞在愛情和友誼之間,徘徊在心性之間。相信看過影片之後,每個人都會走出自己迷失的森林,讓我覺得本片導演多少帶有自傳色彩。片中那位因丈夫只顧工作而完全被拋在一邊的年輕女子似乎就是導演本人的寫照,自從她和他老公相愛以來,這位大忙人幾乎是馬不停蹄地接下一個又一個的工作。或許就如同女主角Charlotte一樣,她漸漸發現了兩人之間的隔閡,從而引發了對自己生活的重新認識與定位。

本片導演巧妙的利用日本,這個陌生的國度強化生存的孤寂感。那種身處異鄉、難以與周圍的環境取得有效溝通的境遇將人的永恆孤獨具像化了,與週遭現實彷彿脫節般的疏遠感突顯出一股不知所措的迷茫。

最近真的心情有點煩,也開始對感情抱著很多的猜忌和質疑,如果要修愛情學分的話,我可能要重修或是下修吧!!愛情是一種讓人痛苦的一件事,也是讓人提不起勁的東西!!

2007/10/25

La Strada(The Road) (1954)-(台譯:大路)觀後感

劇情簡介:
弱智姑娘嘉蘇米娜被母親賣給了流浪藝人贊巴諾,開始了賣藝生涯。生性粗暴的贊巴諾缺乏常人的理智與情感,對嘉蘇米娜也十分粗暴,兩人一路賣藝,厭倦了這種生活的嘉蘇米娜,在一天乘贊巴諾找女人過夜的機會逃走,在路上遇到表演走鋼絲的流浪藝人「傻瓜」,這時贊巴諾追至,將嘉蘇米娜抓回。雜技團老闆看中贊巴諾和「傻瓜」,讓他們參加自己的劇團同台演出。表演結束後,「傻瓜」拉起了小提琴,吸引了嘉蘇米娜的注意,她沉浸在琴聲中,「傻瓜」卻不想惹事,與嘉蘇米娜總是保持距離。

一日,「傻瓜」想讓嘉蘇米娜和他合作演出,引來贊巴諾與他鬥毆,結果贊巴諾被關進監獄,「傻瓜」也被辭退,嘉蘇米娜想和「傻瓜」一起走,「傻瓜」卻讓她留下等贊巴諾出獄,但走出監獄大門的贊巴諾看到嘉蘇米娜後,卻沒有任何表情。兩人繼續流浪演出,嘉蘇米娜對贊巴諾日久生情,一日,她主動贊巴諾可不可以娶她,贊巴諾卻毫不理會。在公路上,贊巴諾偶遇「傻瓜」,兩人又打在一起,「傻瓜」無意被打死,嘉蘇米娜再也承受不了打擊,她不吃不喝,贊巴諾也不想再帶著她上路了,嘉蘇米娜主動拿下自己平時睡覺的破布,贊巴諾則將她的舊衣服打成包放在她身邊,開車離開。多年後贊巴諾隨著馬戲團到了一個小鎮,偶然聽到嘉蘇米娜曾唱過的歌,循聲而去,發現是個年輕女人在唱,她告訴贊巴諾,嘉蘇米娜到了這個小鎮後不久就過世了。夜色中,贊巴諾來到無人的海灘,像一頭受傷的野獸一般嚎叫、痛哭……

觀後感:
連續兩天反覆看的本片,靜悄悄地夜裡的螢幕泛出的影像額外的刺眼,刺的我眼睛張不開,是不願意看,還是不忍心看待這一切的一切,雖然聽不懂的義大利語言和年代已久的微有雜訊黑白影像,還是帶來一股鼻酸,沒有華麗的場景,也沒有濃妝豔抹的女星,只有一幕幕道出真情流露的真性情和人間的冷暖情懷,你多久沒被感動了?

本片是義大利名導演費里尼首部揚威國際影壇的代表作,曾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全片寫情真摯細膩,道盡弱女子的癡情辛酸,演員也十分出色,而片中飾演弱智姑娘嘉蘇米娜便是導演的妻子。看費里尼晚期電影如《八又二分之一》等片,一般人覺得深澳難咀嚼消化,也讓人覺得他難以親近的觀眾,不妨看看他這部早期而感動人心的傑作。

作為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非常重要的編劇之一,費里尼的《大路》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卻是率先背離新現實主義的一部電影,它是公認的戰後義大利電影一部轉折性作品,在審美視角上的內心化、個人化和技巧上的反戲劇化、反情節化上邁出了第一步,成為50年代中期崛起的西方現代主義電影的引路之作。本片讓我聯想到台灣80年代,台灣新浪潮導演侯孝賢的《兒子的大玩偶》,雖然時空場景不一樣,卻都帶有一股濃濃的悲情氣息,《兒子的大玩偶》敘述一位父親坤樹,因為工作關係,必須藉著作為小丑扮成「三明治人」(人身前後各掛一片廣告看板,似三明治,故名),裝扮而成為電影院宣傳噱頭以維持一家妻小的生活;父親回家後總是以小丑的臉蛋跟孩子玩,抱著孩子,有一天父親卸妝後跑去抱孩子想跟他玩,但是自己孩子看到父親的真面貌時,因為不認得父親反而哭得更厲害。

故事的主軸就圍繞在生活、工作中,諸多無奈的主題,也反映出人心及當時生活,也很貼近早期台灣生活的描述。兩位導演都對土地恆久豐沛的情感和關懷、對土地上人民源源不絕的愛情與歌詠,能鮮活呈現社會問題面貌的理由,也是他們鏡頭下人物能在經歷生活種種磨難後,仍不放棄在縫隙中找尋希望、在苦痛中開展甜美笑容的動人原因。

片中當嘉蘇米娜開始和贊巴諾生活在一起,贊巴諾那種強悍的體格和個性,無形中在她心裡樹立了一個強有力的形象,讓她無論感情上,精神上都有了依托的感覺。這個她生活領域裡唯一的男性,和妓女鬼混,順理成章喚醒了嘉蘇米娜的「女性」意識,於是她選擇了離開來表達被忽視的憤怒。贊巴諾對走鋼索者與嘉蘇米娜接近所表現出強烈的敵對,這種對嘉蘇米娜的完全佔有和控制的感情體現,卻又令她在贊巴諾被拘留、被馬戲團拋棄時,留了下來等他。人,不過都是孤獨的動物,需要感情和陪伴。 作為嘉蘇米娜心中一直樹立著的男性權威和精神支柱的贊巴諾,在胸斷鐵鏈的強壯體魄,強悍的個性表面下,卻是每個普通的、平凡的甚至是怯懦的人所共同有的軟弱一面,因其軟弱,無法承受嘉蘇米娜精神錯亂給予他的無形的譴責,他只有逃避。記的當嘉蘇米娜用伸縮喇叭吹出動人旋律時,供住宿的修女們對她不吝嗇的提出讚美言語稱讚嘉蘇米娜時,這是以往都是活在鼓勵掌聲中的贊巴諾失去了依慰,不允許他人的膨脹壓迫自己的危小的自卑心,頓時去雄性的原本應有的光彩尊嚴,反到變似小孩般的鬧彆扭,硬叫嘉蘇米娜去洗吃剛用餐完畢的餐具,命令獨裁般的指揮,似乎想挖取一點點權力感,看在本人男生眼裡,額外的尷尬和羞愧,太多的男性都擔心另外一半光輝耀眼,而常出現類似自卑心作祟的幼稚舉動。

贊巴諾對嘉蘇米娜沒有感情嗎?他對她專橫,他為了她的出走著急,他為她與走鋼索者產生矛盾,儘管他未必自覺意識到。正因為在乎,所以無法承受,所以他在冰天雪地之中將她遺棄。車在行駛,廢棄的牆壁下,嘉蘇米娜正在沉睡,越來越遠,漸漸消失。多年以後,贊巴諾在街上,聽到嘉蘇米娜經常吹的旋律,迷惘而慌亂地回頭尋找,找到的是嘉蘇米娜悲慘死去的消息。再次表演胸斷鐵鏈的絕技時,他變得非常地機械,再也沒有往昔的桀驁之氣,卻像一具丟失靈魂的行屍,步伐緩慢,兩鬢灰白。但是這樣還不夠,費里尼還要讓他在酒館喝醉,遠遠地冷靜地記錄著他被人攆出來,反覆廝打,被打翻在地,又爬起來。除了宣洩,還是宣洩。 費里尼沒有渲染什麼道德倫理,而是在精神意識與客觀現實之間進行了一次對話,借助一個悲涼的愛情故事,表達了一種不可調和的自我矛盾。


2007/10/24

Knife in the Water(1962):(台譯水中刀)觀後感

劇情簡介:
一對夫婦開遊艇去度假,結果在路上被一個年輕人擋住要搭便車,從而演繹出一串的故事,不習水性的年輕人上了他們的遊艇,開始了他們漫長而又枯燥的旅行。年輕人喜歡帶一把刀在身上,是把彈簧刀。這把刀最初在電影裡的用處是切食物、割帆船上的纜繩,然後被作為三個人在船艙避雨時牌桌上的賭注,以及玩飛刀、戳指間空隙等遊戲的工具,然後,它被丟進了水裡,導致了兩個男人間的打鬥。一次偶然的機會,年輕人和他妻子發生了關係,他們將如何呢……  

觀後感:
《水中刀》是羅曼·波蘭斯基執導劇情長片,一問世就給導演帶來了世界性的聲譽。而那一年,波蘭斯基才剛剛27歲,天啊!我今年剛滿26歲,想到很多人在這年紀已經都做大事了,而我還在幹麻!放眼整個影史,即便不能說絕無僅有,也應該是屈指可數。本片場景和角色均非常簡單,只有三個人物,一艘船和無邊的大湖。一對夫婦出門乘遊艇過週末,路上搭了一個搭便車的學生。二人行於是成了三人行,三人之間的關係發生微妙的變化,男人、妻子、學生三人在一場逞強與猜忌的遊戲中進行著虛榮心式的比拚。

中年夫婦財富上屬於中產階級,精神上或多或少有一點市儈、自以為是,並伴隨著對已逝年輕歲月的一些懷念,他們的婚姻正處於敏感的煩惱期;漫遊青年則貧窮、自由、懵懂無知、自足,對陌生的生活有著些許的好奇和嚮往。這兩種人生狀態,一個是導演波蘭斯基在不久將要經歷的,一個則是他已然經歷過的。
  
電影裡的爵士風格的音樂也是一個亮點,輕鬆而優雅的旋律,忽來快讓人愉悅想跳舞,忽而慢讓人沉靜的思考劇中醜陋的人性特點。它和劇情結合,讓人感到波蘭斯基天生就是一個美國化十足的波蘭導演,而片中畫面以黑白色調來凸顯三人之間彼此之間的微妙的變化,也帶出片中令人動容地美麗場景,光是一場早晨淺水灘的一場戲,太陽撲灑著雞蛋白顏色的光線,稀稀淡淡的光線有如裸體的身上穿著一件羊毛衫,寒意和溫暖共存著,還沒散去的晨曦濃霧,彷彿將畫面加了模糊特效,及導演水準的構圖美學,頓時時間好像停止了。讓電影不在是簡單的娛樂媒介而已,是一種經驗,難得的視覺經驗。

本片總是輕易地玩弄著曖昧的關係,兩個男人一個女人的組合,充滿著讓人遐想的意外,也覺得像把銳利的刀一般,玩弄它容易割傷,本片《水中刀》的鏡頭有時就像跟你躲迷藏的孩子,總不讓你看到慾望的所在,或許導演想創造更多的氛圍,不讓慾望落入相同題材的俗套,而這也是電影和小說相比最大的缺陷,小說可以一直讓人處在昂奮的狀態中,因為文字裡的打情罵俏和圓滑機靈比影像更容易體會,在電影裡慾望的鏡頭則有些是明有些是暗,在博藍斯基的這部電影中,只有幾次鏡頭轉到了女主角堪稱完美的臀部上,而這美麗的瞬間只停留了一下子,他留給你的只剩下了和男主角一樣的飢渴。

值得注意的是年輕人在影片裡曾攜帶過一把刀子,後來被男主角仍進了水裡,而這個情節可以使觀眾對後面的故事發展有個意象的預見,這種預見正是刀子所代表的「壓抑」與「解放」,在他掉入水中後,隱晦變得不再有任何意義,而慾望的發展則變的皆有可能。

如果要將希區柯克的電影歸類成某種食物的話,我個人會將它歸類成辣椒,有某種程度的影響力,它習慣性的將人最不堪也最醜陋一面用火辣辣的畫面和劇情來狠狠辣你一趟,讓人舌根辣,你讓汗流滿面,而波蘭斯基我覺得他像個檸檬,酸酸甜甜的讓人不自覺一的將它吃完,這時你的胃開始受不了。

2007/10/23

In the Company of Men(1997)- (台譯: 惡男的日記)觀後感

一部讓我看的有點難過及心酸的故事,看起來不像電影,像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未知的公司,未知的兩個男生,和一個女生的遊戲,默默的上演,不知道你身邊是否這樣的情節?

劇情簡介 查德和賀爾德是大學同學,三十幾歲的年紀,在同一家公司上班。有一天他們在廁所裡巧遇,他們開始互吐苦水,說著他們眼前的工作有多麼的不順心、如何的沒有前景,再加上,光棍一個,一直找不到像的對象……

為了重振雄風,他們決定採用一些手段,爭取工作的晉陞機會,並改善他們單身的現況……關於後者,他們找到了一個合適的目標,公司裡一個聽障的美麗同事克莉斯汀,兩人一起追求她、約她出去。他們以為憑她的條件絕對沒有理由會拒絕他們的追求,而有了她,他們就可以在朋友面前吹噓了……

開始受到兩名男同事追求的克莉絲汀的確是滿心歡喜,一開始她不知該如何選拒絕,全然不知她宛如一頭純真的羊要入了虎口……久了之後,她漸漸喜歡上做事踏實又努力的查德……查德和賀爾德工作的確漸漸上了軌道,只是他們萬萬沒想到,克莉斯汀真的喜歡上查德了,賀爾德先一步發覺,心眼有點壞的他,百般阻撓克莉斯汀和查德的感情……

但隨著計劃的進行,他們開始發現她的善良、熱情、美好....這場惡男遊戲是否可以如預期般的進行下去呢?...

觀後感:
兩位男主角都有著極為突出的性格塑造。能言善道長相迷人的那位,他運用他的話語,拉攏所有人的感情,在所有人的面前背著某人說他的壞話。他表面上拉攏著另一位男主角,一起抱怨工作一起抱怨女人。但實際上他只是在玩弄他,暗地裏瞧不起他,同時又因為對方職位較高而在怨恨他。他能夠在贏得對方的信任之下暗中落井下石,被害的人還會不知情地感激他。而對於女人,他佔盡了優勢,他說著可以騙過觀眾的花言巧語來贏得女人的芳心,實際上他完全把女人玩弄在手掌心不存一絲憐惜。

另一位,長相平庸不善言詞的那位,就和許多人一樣,不是壞人,但面對壞事的誘惑並沒有多少原則可把持,耳根子軟容易被說服被人唬住。同時他也會利用職權假公濟私,雖然技倆十分拙劣。對於女人,他想要裝成一副大男人的姿態,但總是被牽著走無法自拔。整部電影沒有耍弄任何光影技巧,沒有配樂,沒有繁複的剪輯,沒有複雜的鏡頭運動,沒有戲劇性的打光,沒有聳動的情節,沒有特寫,沒有討喜的笑話。幾乎是完全沒有任何常見的電影技巧。完全靠對白和演員,不帶刻意提示地展露出這兩位主人公的性格。表面上互相友好,隨著遊戲的進行又開始互相忌妒,職位高的運用職權阻礙對方,職位低的卻暗地在工作上扯對方的後腿。女主角愛上了欲徹底玩弄她的那一位,又拒絕了另一位真的愛上她的男人。職場上的奸險絞詐,愛情上的不公平,男人同儕之間影響力的運作,沙豬心態的描寫,玩弄權力的慾望,都交織在這看似簡單實則豐富的劇本中。

這不是一部令人愉快的電影,更進一步來說,或許這是一部考驗男性觀眾的電影。考驗你厭惡或喜愛兩位男主角到什麼程度。是一起感受到玩弄他人的惡劣快感?還是不恥其泠血的欺騙利用?是同情被利用陷害的男人?還是心驚於他也有的無知下流天性?在這樣醜化男人的電影中,女主角,那位耳聾的打字員,則顯得十分的美好,善良熱誠溫和,但這也是個考驗,在影片前半部,兩位惡男分別約她的同時,她畢竟接受了兩人的邀請,惡男遊戲極有可能變成一女玩弄二男的的愛情三角。另外她那因耳聾而被主角戲稱為在吹泡泡難聽的說話口音,也成為考驗觀眾幽默感的設計。

推薦大家去看這部電影,但我不能保證會喜歡這部電影。其實這並不是一部探討愛,情和兩性的電影,沒有什麼浪漫和真愛。這是一部講男人之間,如何地看待女人,如何地運用權力互相欺騙利用,如何地以偽善的面目遊走在公司組織之中,一個殘酷的故事。因為這是將男生的醜陋一面,狠狠的羞辱了一般,是多麼真實,是多麼可恥,而讓我覺得最不忍心的是女生的付出,無怨無悔的付出,而最後得到的便是一個慘酷的遊戲結局,是宿命還是太過於相信愛情!

2007/10/22

Im Not Scared(2005)-(台譯: 有你,我不怕)觀後感

劇情簡介:
義大利農村裏的10歲小男孩Michele,赫然發現在美麗稻田之下有個幽暗的地穴,他好奇地往內探索,意外發現奄奄一息又滿臉驚恐的小男孩,他決定幫助小男孩爬出洞外透透氣,再偷偷地把他帶回來。有天家裏來了陌生人,Michele聽得知,原來地穴裏的正是被眼前這票人綁架的小孩Filippo,而平日和藹可親的父母親竟也參予綁架,並狠狠地警告Michele少管閒事。被綁架的小孩與綁架犯的兒子,兩個十歲小男孩的友誼,在疑惑與恐懼中凝聚成最美好的生命經驗…

觀後感:
這是一個美麗又哀傷的故事。
義大利片《有你,我不怕》意外地精彩,我光看片名,我一直有先入為主的觀念,以為是片很白濫的粗俗恐怖片,但跟我想像中完全不一樣,影片一開始便是一片廣垠的麥田,不過這並不是描繪田野風光的兒童電影,而是另一種類型:天真無知與殘酷交融的孩童世界。影片透過七歲的米奇利的觀點進行,他無意間在一個洞穴裡發現一個被綁架的小孩,不久又發現父親和一群成人是綁匪……。由於環境的孤立和封閉的成長經驗,小男孩並沒有採取報警之類的行動,反而把童話故事的情節投射到這個發現上,結局的轉折讓人驚訝 。

美麗在於那波波金黃色麥浪、永無止境的田間小徑、整部片投射出去的小孩世界,還有悠揚的卡農。一望無際的義北緩丘,寬廣無比的黃金麥田,炙熱刺眼的烈日,在此地成長的孩童,很自然地熟悉這一切環境,與之和平共存。天真的孩童們,有他們自己的世界、自己的世界觀,很難理解他們的家長們每天庸庸碌碌再想甚麼、在做甚麼。直到有一天,十歲男孩Michele無意間誤闖大人們的禁區,挖掘一項不為人知的集體罪行。被這群大人綁架的十歲小孩Filippo,深藏在暗無天日的地洞裡,他的出現,撼動了Michele純真的心靈。

Michele與Filippo的連結,在摸索中進行著。Michele並不知道大人們為何要把Filippo關在地洞中,即使看到電視上的報導,仍不確知這是犯罪的行為,也許當時他的心中還沒有「犯罪」這樣的概念。爸爸突然從外地回家,本應歡喜,但家中來了不認識的大人,事情似乎另有蹊蹺。被綁的Filippo,以為來到了地獄,多希望碰上守護天使,帶他離開黑暗痛苦的地洞。Michele在大人不知情的情況下,每天送飯送水,與Filippo建立了奇妙的友誼。直到東窗事發,大人們驚覺這個大秘密被小孩撞見,只好改變Filippo的藏匿地點,但Michele仍不放棄。悲劇開始蘊釀,無巧不成書。大人們決定殺Filippo滅口,由Michele的父親執行,恰巧Michele救出Filippo,自己卻被困在藏匿處來不及逃出。Michele的父親,在夜晚視線不清的狀態下,親手開了一槍…<

喜歡幫助別人、代別人受罪的Michele,以這種奇妙的方式,建立了與Filippo堅強的聯繫。在Filippo的內心深處,終於能大聲說出「有你,我不怕」!哀傷在於這個故事提醒了大家,要作善良的好人,不管是小孩還是大人,都是多麼需要勇氣多麼孤獨的一件事。

友情是件非常奇妙的一件事,友情好比是一個磁鐵般的無形能量,可以將興趣相投的人類個體聚集,讓他們成為朋友,而過程及結合的方式讓你完全意想不到,以我的例子來說,我有一個超過10年好友,他目前在中部開店,前陣子到他那看看,發現他現在過的不錯日子也滿穩定,心中有種莫名的安慰感和踏實感,或許是我在乎他,我看到他過的不錯,我也安心,想到我跟他的認識,有種說不出來的奇妙,當時因為互看對方不順眼而知道對方,當時還不認識,而到國中,只能說冤家路窄,結果是同班同學,因為這樣關係,漸漸熟絡,慢慢變成好朋友,雖然現在比較少見面及連絡,不過我還是想跟他說:祝你愉快!

本片沒有血腥的氣味,沒有驚世駭俗的殺人狂,更沒有陰森恐怖的鬼魅靈魂,而卻多無邪小孩的友情故事,簡單的故事,道出一道道讓人掉淚的感傷,如此珍貴。結合天真、驚悚、自然的詭異氣氛,以十歲兒童主角Michele的觀點來呈現整個事件的過程,黑色元素不斷出現在劇情之中,讓觀眾有錯亂不一致的美感。

上帝給了兒子3個寶物,而這3件寶物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社會的剝取,漸漸不見,那就是-天真、無邪、可愛。影片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良善的道德勇氣只有在小孩的世界得以發揮,大人們只會焦躁、妥協、流汗,然後無力地繼續讓邪惡的世界存在。(希望目前的亂象,不管是政客或是為台灣捍衛的人名們,每天新聞上的挑撥族群之間的鬥爭,造成台灣的不安,我只能說可悲,真希望大家可以拿出心中那個可愛的心,去對待你身邊的人,希望台灣明天會更好,共勉之。

2007/10/21

Don`t Tell(2006)-(台譯:誘禍)觀後感

劇情簡介:
主角莎賓娜不但美麗動人,氣質也十分出眾。她有個人人稱羨的配音工作,和一個演員男友法蘭克,一切看來似乎都十分完美…。雖然莎賓娜也受到了不少男人女人的愛慕,但有個太具魅力的男友的她,心中卻總覺得不夠踏實。近來莎賓娜常被午夜襲來的夢魘驚醒…,缺乏安全感的她,決定找人傾訴她心中的不安。儘管放心不下,莎賓娜還是暫別男友,隻身來到了紐約,見到她許久不見的哥哥丹尼爾,倆人回憶起小時候的點點滴滴…一些快樂和傷心的往事。就在莎賓娜對現況顯得無助時,她竟意外發現了丹尼爾一個令她十分震驚的秘密…。莎賓娜究竟發現了什麼?正身陷感情危機的她,還有餘力能幫助他嗎?

觀後感:
很坦白說,如果要不是我目前修的一門叫「變態心理學」的課程,我可能不會去注意到這片,也沒機會去了解本片,畢竟我光看台灣翻譯的名稱,我就沒啥興趣!

本片應該少數算是一部同時具有藝術技巧、娛樂性與議題嚴肅性的電影之一。

內容主要在說童年遭到親人性侵的被害人,其成長的過程總是不為外人所知,也很少得到正視與適度的關懷。本片編導克莉絲提娜康希妮 ( Cristina Comencini )從一則報紙上的新聞獲得靈感(根據片頭提字,編導並將同一題材改寫成小說),突顯了兄妹手足在長大之後相互扶持、療傷互勵的感人事跡。

本片內容在敘事方面采遲著眼點的方式切入,借一名善良、溫暖、充滿愛心的甜姐兒,在一段看好的羅漫史的風波中的意外插曲,導出童年記憶的真相,人際關係的漣漪與調適的過程。而另方面,有趣的是,導演同一議題的不同面向拉進老夫與少女外遇(忘年的誘惑),導致老妻與拉子嘗試戀愛的情境喜劇般的趣味(如兩人當街爭吵引來男士側目一場等)。

本片導演巧妙的將回憶和現實間的關聯,利用一點一點的如拼圖般拼湊出來,如修剪父母親的照片時,當修減到父親時,心中油然而起的恐懼和不知所措,以及時常夢到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女孩,靜坐在床上,而圖乎其來的一個陌生男子拉開褲襠的拉鍊畫面,漸漸像她逼近,漆黑的拉鍊內部,有如黑洞般的無底,充滿的不堪回首的過去,就像黑洞般將她的未來拉到萬里深淵中,究竟是如何?讓她產生這些種種的畫面和感受!遲著眼點的寫法雖是希臘悲劇的正宗,但在電影有回憶過多的技術難題、與觀眾的觀賞習慣不盡相合的問題,本片除了將回憶結合白日的遭遇與夢境的反射強化了劇情的流暢性,同時也使得回憶自身帶有強烈的心理暗示。

開場中空無一人的家庭場景尤其令人印象深刻,那種人去樓空凝重令人窒息的空氣,是少數主觀呈現全片象徵意象的難得手筆。尤其電車上分娩一場,將女主人翁在生死邊緣掙扎的窘迫、與內心小女孩在長廊兩頭無助奔跑的焦慮相互交疊在一起,最是令人動容,並強烈暗示出作為一個完整的人、潛意識裡對家人角色的強烈依賴感與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片中也隱隱約約帶出讓人擔憂被社會道德觀給埋沒的問題,如本片中的女主角,從小跟哥哥都惨遭父親的性侵害,而導致身心嚴重受創,而片中讓我看到一個盲點,就是片中的父親,當他多次以不人道的方式侵害自己的子女時,而身處在旁的母親,卻看不到有其他捍衛的動作,而多次試目無賭,甚至跟小孩勸說:爸爸生病了!以示希望小孩能原諒父親的舉止,這是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問題,通常母親在家中,扮演著一個搖籃的雙手,撫養著自己骨肉,哪怕他受一點傷或是受一點涼,可是再本片母親似乎為了鞏固家庭的和諧和健全,並以這種方式包容及接受,讓我無法釋懷。

本片女主人翁,在本片呈現出來的現象,就是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指人在遭遇或對抗重大壓力後,其心理狀態產生失調之後遺症。這些經驗包括生命遭到威脅、嚴重物理性傷害、身體或心靈上的脅迫。有時候被稱之為創傷後壓力反應(post-traumatic stress reaction)以強調這個現象乃經驗創傷後所產生之合理結果,而非病患心理狀態原本就有問題。又譯創傷後壓力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創傷後精神緊張性障礙、重大打擊後遺症。

2007/10/19

Dancer in the Dark(2000)–(台譯:在黑暗中漫舞)觀後感

劇情簡介:
本片是在說明一名辛苦工作捷克的母親,一個雖然罹患疾病,但為了存錢替不知情也有遺傳性疾病的兒子開刀,省吃儉用拼命工作,只為了讓兒子擁有比自己更好的未來遠景。但僅管他面對生活的困境,但只要他想著自己是個歌舞明星,幽雅的在舞台上享受著漫妙的旋律及跳著輕盈的舞步,自然而然的就可以脫離眼前的苦腦,忘卻煩惱!

卻不幸被惡人陷害,不但使自己墮入牢獄,更被判了死刑。雖然有翻案的機會, 但數目龐大的金額,只能在訴訟費和兒子開刀費中擇其一而行,對女主角而言,這似乎是不用絲毫考慮的選擇題,他馬上就作答選擇讓兒子能動眼科手術,而也等於替自己選擇了吊刑的殘酷命運。

觀後感:
其實本片筆者一直想列入恐怖片,或許,你會覺得很奇怪,其實筆者這樣講是有原因的,因為根據恐怖大師史蒂芬金的說法,凡是讓你看完電影,而讓你覺得身心有不舒服感或是低落感的電影,情緒不安之電影,可是大概歸類為恐怖片,其實說的有道理,恐怖片一直在探討人性和恐懼,本片也不例外,看完的心情低落到想哭,而心酸到無奈,一種無力感油然而生,沒看過的你,應該試試!!

本片導演採用了大量搖晃鏡頭的技術手段,用數碼攝像機(DV)拍攝出來的畫面是絕對高清晰度的。絕大多數的鏡頭順著想要捕捉的細節,毫無章法地拉上來拉下去,快速地推進,以及在談話者之間來回地快速掃動等。雖然本片的劇情,似乎滿像台灣八點檔時段的連續劇,有點陳腔濫調,可是卻能讓我深深吸引,我認為整部電影讓我感覺很寫實,不矯蹂造作。以及女主角的人生看似灰色悲慘,但是熱愛歌舞劇的她,卻可以常常陶醉在生活音樂當中,即使在工廠,機器的運作聲,也可以藉想像變成有節奏的律動,讓自己樂在其中。雖然只是一般人生活的調劑品,但認命愛歌舞的她,卻能因此享受在黑暗中漫舞的甜美滋味,這是一種"達觀",一個用靈魂在生命的人!雖然鏡頭攝影令人感到昏眩,但對於一部悲劇性的電影作品而言,卻增添了幾分節奏感,像是一種緩飄音樂的節奏感。

女主角碧玉個性溫和內向,為人質樸善良。雖然她知道自己有家族遺傳性眼疾,有失明之慮,也明知其所生兒女也將遺傳此疾病,但仍然生下兒子,只因為他想有照顧兒女,撫抱小孩的感覺,這是人之常情,也是最難以克服的人性本色,很清楚的告知偉大的母親也是個凡人。而在被房東先生竊取所存錢財後,力欲取回所有,與房東纏鬥下,奸險的房東不知是羞愧還是故意的要碧玉開槍殺了他,卻沒有想到碧玉很堅決的連開了十數槍,涕淚縱下,泣不成聲的幹掉了房東逃走。這幕場景很像是天使與魔鬼的交戰與組合。為了使兒子眼睛得以光明,而化身偉大母親的天使,在這時卻果決的化身為魔鬼,奪去一個人的性命,而且感覺極為凶殘冰冷。這讓我想到,在現實世界中我們不是常常徘徊在兩者之間嗎?我們是不是常常為了得到美好的結果,而運用了魔鬼般的手段呢?

看完這部片,因此,表面上看起來是輸的,不一定真的輸;表面上看起是贏的,也不見得真的贏,女主角碧玉最後即使被判絞刑,卻是帶著微笑離開人間,她留下來的,是無盡的母愛與溫暖,她的美麗永留人間,而那些只在乎金錢權勢的判官,他們的醜陋遺臭萬年。心裏的悲痛無可比擬,它讓我看見人性的至善與至惡是多麼強烈的對比。

這一整部戲都是碧玉的笑容,無論人性如何醜惡,無論現實多麼殘酷,她始終帶著寬容善良的微笑;然而,我感受到的卻是導演以「喜」寫「悲」的巨大諷刺,表面最不起眼的人,心地竟是最真善美的;而看起來光鮮亮麗的,卻有著蛇蠍心腸。

因為本片的關係,讓我聯想起前兩天跟同學間的對話,無聊的對話,讓我深深感受到更多的辛酸,同學問我,如果哪天要我選擇一項感官器官失去功能的話,我要放棄哪一項,當時沒想哪麼多,只覺得好玩罷了!可是,我卻想了想,發現我似乎無法選擇其中之一放棄,如果要放棄視覺,當一個跟碧玉一樣的視障人士,可能讓我晴天霹靂吧!一震不起,平常喜歡看電影和電視的我,可以說當眼睛一睜開,就是開電視,當睡覺前的前一秒鐘,也是電視和電影,可以說是我生活的空氣,我認為根本不可能,而聽覺呢?似乎也是讓我猶豫不決,畢竟音樂也是我生命中一樣養分,多了音樂的生活,像是五線譜多了升音符吧!多了許多的意外的魔力和驚喜,不行不行失去,哀!還真難去選擇!有眼睛能看見的人,有時,是看不見隱藏在現實背後的真善美的;而看不見的人,卻能用心去感受一切,瞭解醜陋的現實卻又保持心地純潔。欣賞這部影片,要用心感覺,你將看見很多用眼睛看不見的寶貝。

人生不如意的事很多,每件事都鑽牛角尖想,只會煩死自己煩別人。大家 下班後就聽聽音樂、看看電影,不再想公司的事,不再看報紙上政客口水,其實做法何異於本片女主角?我倒覺得女主角心態很健康。可是我卻偏偏做不到,我是個悲觀的人,會一直陷入一個無法自拔的低落,常讓我失眠到天亮,哀!!

本片我最喜歡的一幕,也就是最後,具有強烈的個人色彩和實驗風格的在沒有任何背景音樂的畫面下唱得深情。她露出了微笑。在這裡,我憎恨導演!他在人們完全沉浸在碧玉即將死亡的巨大悲痛和不安中時,出其不意地猛然地將碧玉從絞刑架上「推」了下去……她的歌聲猝然終止。

2007/10/18

Closer(2004)- (台譯:偷情)觀後感

你確定你身邊的人,對你是愛你還是佔有你,說愛你還是敷衍你,如果你心中對我所說的話有些動搖或晃動,我想你該看看這部片吧!!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英國,在四個人之間:初抵倫敦的愛麗斯在街上與小說作家丹(裘德洛飾)遇上,兩人火速墜入愛河,共賦同居丹,充滿抱負的小說家,但目前只能靠為人寫訃告謀生;丹雖已有女友愛麗斯,卻仍與替愛麗斯拍照的攝影師安娜(茱麗亞羅伯茲飾)調情。丹並假扮女性以安娜這名字於網上與醫生萊利調情,卻巧合地造就了萊利和安娜的情緣。萊利與安娜結婚後,安娜並沒有忘記丹,仍與他藕斷絲連…同時,失落的愛麗斯為了報復,不惜自殘,她在夜總會巧遇萊利。萊利知道安娜正是介入愛麗斯與丹的第三者…

觀後感:
我們現在的都市人,四個人,四角關係,除了慾念和佔有慾之外,竟然看不出有愛情甚至感情的存在。攝影師意圖避免成為第三者,利用醫生作救生圈並與其結婚,但後來仍然抵受不了作家的誘惑。作家滿口「我愛你」的謊言,對攝影師和脫衣舞孃都不見得有愛,為了攝影師而拋棄脫衣舞孃,但攝影師回到醫生身邊後卻又想吃回頭草。脫衣舞孃對日夕相對幾年的作家男友用隨手拈來的假名,卻對來買笑的醫生報上真姓名。醫生上網找情慾快餐,意外碰到攝影師,但婚後對她似乎只有性慾和佔有慾,對紅杏出牆的妻子追問時都只著眼於性的滿足程度。

我看完本片,認為「虛假」和「真實」四角關係互相成立的兩個元素,不管是因為「虛假」而結合或分開,還是因為「真實」而瞭解或認清,《偷情》一片對於現代成人世界的愛情方程式,給了一個頗為殘酷的註解,在男女交往的過程中,「虛假」和「真實」都有可能促成或摧毀一段關係的開始或結束,這兩個元素基調在這部電影中沒有孰優孰劣的問題,但不管是選擇「虛假」或是「真實」,都必須要自己面對與承擔抉擇之後將來的後果,電影名字叫 Closer,似乎反諷的成份更多。最後脫衣舞孃用真正身份回到美國,作家回到電影最初孤獨的單身生活,醫生與攝影家雖然重新開始,但結尾一幕卻給人同床異夢的感覺。兜兜轉轉﹐原來最後誰都沒有與誰靠近,沒有 get closer。

科技的進步,也讓人的距離越來越近,可是,也造成更多的不真及虛偽,電腦的另一端,利用高速線將你MSN所打的字字句句,同時間的傳送到電腦的另一頭畫面上,看不到對方的表情,看不到對方的長相,純粹靠著簡單的性別和簡介,就足夠讓電腦面前的人類,處在高興奮狀態下,用言語和曖昧的話,一句一句挑逗和調戲就可讓腎上腺速上伸,讓呼吸聲快速,真是荒謬及可笑,或許讓人覺得情慾和感官的刺激,似乎少了一些辨識和確認的本能,只會膚淺的接受和感受,哪知道另一頭的人是怎麼想的!

戲中各人,原來都沒有愛,分開時都狠狠地傷害對方。各人同衿共枕,身貼身零距離,但除了性﹑慾﹑內疚﹑報復之外,都沒有精神上的交流﹔精神上各人之間的距離就像各自站在不同的星球,拿著手機,以謊言假語來溝通,來傷害對方刺痛對方。closer,這麼近,那麼遠,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總那麼撲朔迷離,信任,懷疑,佔有,釋放,道德,永遠不要100%坦白,那只會100%傷害,那麼closer呢。


2007/10/17

Y tu mamá también(2002)-(台譯:你他媽的也是)觀後感

劇情簡介:
胡立歐與登諾因為女友前往義大利度假而不知如何渡過漫漫長夏,在一次家族婚禮中驚艷來自西班牙,28歲的美麗性感表嫂路易莎,兩個男孩笨拙的與路易莎調情,並且邀請她一起到一個神秘浪漫的海邊-天堂之口,然而胡立歐跟登諾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前往這個海灘,更不用說這個捏造的海灘是不是真有其事。

幾天後,路易莎接到令其心碎的消息,決定接受他們的邀請,一同出發前往這個未知的海灘。三人開車上路後,天堂之口的神秘與吸引力,還比不上途中三人經歷過的純真感情、性的解放以及友情的衝擊。 就像其他十七歲的青少年一樣,胡立歐跟登諾的生活就像是受荷爾蒙影響的一般年輕人,對於邁入成人世界的期待完全表現在行為上。在這個夏天中,這兩個生活上的死黨,跟著一個美麗成熟的女子,一起出發享受一段無拘無束的旅程,尋找他們生活中的天堂海灘。

觀後感:
片名《你他媽的也是》,一個讓人充滿疑問又佈滿有許多好奇心的片名,非常弔詭的感覺,而這部喧鬧輕快的公路電影表面看來似乎《美國派》和以及《哈拉上路》一樣充斥著無聊低級的笑話和青春期的蠢蠢欲動,但本片的確會讓好萊塢的青春片編導無地自容,它不按照「規矩」出牌,不迴避世俗的忌諱,它保留了生活的多姿多彩,彷彿在那些用慣了凹凸鏡的人面前放上一面普通鏡子;它直率得讓人驚訝,讓人臉紅難堪;它雖然採用了美國常見的公路片形式,但它絲毫沒有好萊塢片的遮遮掩掩,它的坦誠令人耳目一新,但對於文化道德習俗不同的台灣觀眾也可能會引起不適。但本片導演深入到了角色的內心世界,讓我們看到他們的慾望,他們的焦慮,他們的迷惑,也讓我看到生命中的無奈和某種的巧合和脆弱,人的身體,是個非常奇妙的個體,流動的紅色液體在體內保持體溫,而許多器官連串起來組成一個能新陳代謝的系統,我看到的是人的真很脆弱,也很不堪一擊。更重要的是悲喜劇結合的方式以及風格的混合使卡隆賦予了青春片這一令人厭倦的形式以新意和深層次。

《你他媽的也是》有大段的旁白,出自法國新浪潮模式,尤其是劇情有著Francois Truffaut楚浮《朱爾和傑姆》的痕跡。手提式攝影為影片增加了自然和流暢,剪輯決不拖泥帶水,整部影片有一種寫實功底很扎實的抒情性。就拿那些做愛戲來說,既沒有濾鏡加柔光的浪漫,也沒有純色情片的乏味,它就像當今的新生代,直率中有一份誇張和幽默,收放自如,無拘無束,而本片也大量使用長鏡頭的拍攝手法,長鏡頭的運用常常會讓電影呈現一種漫長而拖拍的詬病,不過卻能表現真實的事情時空和氛圍,彷彿紀錄片般的一分一秒紀錄著鏡頭前的時空,以不矯情不作做的態度表現在螢幕的另一頭的你眼前,一種轉化空間的手法。而本片的寫實主義成份非常居多,讓我聯想到台灣80年代初期,台灣電影興起一個革命式和跨階段的運動,也稱為台灣新浪潮電影時期,而主要人員也就是目前當代許多台灣電影的導演所發起和醞釀出來的效應,如侯孝賢、楊德昌、吳念真….等等,當時他們也是主導著不刻意安排場景,緩慢的步調,偏低的鏡頭取景,過長的鏡頭鋪陳,沒有過多的濾鏡和特效,居多得是寫實的劇情和中低階層的電影故事,有種表達對台灣的最基本看法和見解,藝術味比較沉重,許多人不喜歡(可是我偏愛當時電影),根本片風格的確滿相識的,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參考國片《少年A!安啦!》《童年往事》《估嶺接少年殺人事件》……等等。

本片兩位男主角非常大膽,大量裸露場面,卻沒有一絲扭捏,每場戲都演得很到位,甚至讓人誤以為他們在演自己的生活。男生間友誼是非常簡單的,相信女性朋友看來會覺得低級或是幼稚,可是卻忌妒羨幕這樣的單純友誼的共患難,一起討論性幻想對象,一起喀藥,一起組織幼稚的團體,一起打手槍一起旅遊,生命中的真誠用最原始的行為去交構,產生一種濃於血的感情和深度。本片表現最好的應該仍屬於西班牙女星威爾杜,她在本片中把矜持、挑逗、放縱、駕馭等不同情緒表現得十分得體,支撐起三角關係的主心骨,尤其是她眉目間的淡淡哀傷,為人物的結局作了鋪墊,也增進了人物的厚度。

本片許多地方利用旁白的手法,巧妙加入使影片的青春故事有了更廣闊的社會背景,政治和社會諷刺深寓在愛情故事之後,它對政治腐敗、警察制度、暴力事件以及全球化衝擊的反思使我們看到了一個處於危機和轉型中的國家,而不僅僅是一群處於彷徨中的少年。影片中的人物和他們的國家一道經歷著覺醒、自我發現與身份的重新定位。而電影有如一個經歷所有事件的回顧者的回憶錄般,一一道出當時的情況和以現在的心情講當時,一種交錯的時空和因果的前後順序,讓人感到一些些感嘆不珍惜當時的悔感和憂傷感,尤其最後一幕,讓人難過到極點(劇情不透漏,想看的人可以找來看) 。

影片編導帶有明顯的階級分析傾向:特諾奇的爸爸是個貪官,因賣報廢藥品給農民而惹過麻煩;在總統親自光臨的婚禮上,達官貴人雲集,但「保鏢比客人還多」(兩個少年的觀察);當鏡頭移到農村時,我們看到的是大面積的落後和貧窮。兩極分化還體現在「天堂之口」海灘的漁民身上,該海灘已被人買下建度假酒店,漁民將失去生計,改當酒店清潔工;階級的對立甚至在上流社會的特諾奇和中產階級的胡裡奧這對哥們身上爆發,當他們吵架互揭傷疤時,除了「我幹過你女友」,接下來便是攻擊對方的社會地位。平時特諾奇在胡裡奧家玩,上廁所時從來不用手去碰馬筒蓋(「這種事情就不必讓朋友知道」),但他取笑胡裡奧生殖器長得醜,胡裡奧也沒有什麼反應,因為他潛意識中自覺得低人一等。




2007/10/16

About Schmidt(2002)-(台譯:心的方向)觀後感

劇情簡介:
Warren Schmidt(Jack Nicholson飾演)突然之間來到了一個人生的瓶頸,一開始他從工作了一生的職場上退休,接著他唯一的女兒Jeannie要嫁給一個他一直不喜歡的無賴,而和他結婚遭逢這樣人生的巨變,與他共窗多年的妻子突然過世,忽然間沒有工作、沒有老伴、沒有了家庭,Schmidt一時之間也失去了生活重心,於是他決定展開一段尋找自我之旅,他開著一台車屋到全國各地去找尋他心的方向。在旅途中,Schmidt領養一位貧窮的非洲小孩,他每個月天給男孩33美元,並向他講述自己的經歷,分享自己的人生體驗。

他還有一個重要的地方一定要去,那就是丹佛,他女兒結婚的地方,他希望藉由幫助他女兒準備婚禮,可以彌補他們之間的代溝。但是沒想到他卻發覺無法忍受他未來女婿和未來親家的粗鄙,他決定他的人生新目標就是要阻止他女兒婚禮的完成.....

最後,與當初認養的男孩的逐漸聯繫,Schmidt開始以一種新的眼光認識自己、審視自己的生活。

觀後感:
最近心情就像,當自己自以為是認為你某些力氣或是能力以為時,卻被人狠狠的推倒,並用最嚴厲的眼光去審判你,如此殘忍的批判,讓你沒有信心和自信,導致感到人生非常的迷惘和現實,似乎就像被肉食性動物虎視眈眈注目著剩一點點生命氣息的獵物般,如此惶恐也如此憂傷,一種自然界的定律,一種無法跟改的命運,當我年紀越大,面臨的問題和困難越棘手,彷彿每次都要把我用力掐押著脖子,呼吸都快不能了,當眼淚掉下來那剎那,才發現是自己不適合,說我悲觀也好,或是說我消極也好,總而言之,套一首最近常聽的德國悲情搖滾歌手Maximilian Hecker的一首歌名”The Days Are Long and Filled With Pain!”

當我看本片時,開始對自己的過去現在未來用一種很嚴厲的方式去思考,甚至去質疑,是否自己過的有價值,是否自己生存有意義?以往自己都覺得自己時間多的是,自我安慰的給了自己許多藉口,而會有種惰性產生,讓自己的行動力減退,而變成一種個性,逐漸地產生了效應,慢慢的想法便消極,而漸漸失去一些些對世界的熱忱和感情,冰冷的臭皮囊遊走在這個似乎毫無感情的城市中,似乎這就是人生嗎?電影裡面說到一句話,狠狠刺破我心中的自以為是的大氣球,就是美國哲人梭羅說過:“絕大多數的人都在平靜地過著絕望的生活。”哇~!這不就是我心中的心血寫照嗎?

忽然間覺得人老了以後有多可怕?一個普普通通的老人,一個沒有特別貢獻也沒有嗜好也沒有要好朋友更沒有熱情沒有幻想甚至連自己心肝女兒都對他不諒解的普普通通的人老了以後有多可怕?剩一張佈滿皺紋的臉龐,一張眉就可以夾死許多蚊子,和可能自己洗澡都看不到下體的身軀(肚子太大),唯一剩下的就是退休後的臭錢,我想這樣的生活,也快樂不到哪裡去!人人都說是喜劇片的本片《心的方向About schmidt》用兩個小時回答了這個問題。看到一個多小時的時候,我已經覺得不忍卒睹了。不是說電影不好,很好的電影,可是它是那麼的無奈,那麼的憂傷,那麼的痛苦,笑的時候我都捏著一把汗。Jack Nicholson塑造的Warren Schmidt真實得讓你覺得連編劇帶導演怎麼都那麼殘忍,為什麼要把一個本來已經很可憐了的人活剝了來給我們看?

在這裡還是要好好說到一個人,也就是Jack Nicholson,他對生活充滿熱情是出了名的。現在,他要將自己的棱角和技巧統統掩藏起來,他不是要給角色增加什麽,而是要試著減去什麽。他把豐沛的熱情轉化為廣漠的悲哀,演活了這個乏善可陳的Schmidt。 在本片沒有以往誇張的肢體動作取得大家認同的幽默感,更沒有嘶啞裂嘴張口大笑的模樣,只剩一種孤獨和深遂的眼神,一投足一擺手,自然的散發出獨特的韻味,一種熟悉的老人氣息,不刻意去修飾及偽裝,讓人動容的表情,一條一條深刻在他臉龐的歲月痕跡,讓他看起來更是楚楚可憐,孤獨無助的背影,加上劇情一絲絲的殘忍和命運的遭遇,讓原本應該喜劇的氣氛,帶有濃濃的悲劇陰影舖灑著這部電影,當最後一刻,我潰堤了,身旁的朋友親人不了解他,而是一個與他未見過面的領養非洲小男孩,一封信一張圖,便知道只有他能了解他的心聲和悲哀。

這部影片讓人難以分類,儘管我們將它稱為喜劇,但當觀眾一路笑下來,到了結尾的時候,會發覺這其實是一部悲劇。可它又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悲劇,它讓人欲哭無淚。

2007/10/15

City Of God(2002)- (台譯: 無法無天)觀後感

劇情簡介:
1960年後期-天主之城(CITY OF GOD)貧民區的黑街後巷隨時都聚集著到處幹架混日子的街頭遊童,他們從小打家劫舍,偷拐搶騙,舔著血跡和毒品長大。在這裡長大的火箭Rocket知道自己如果不想和他們一樣,不是在槍林彈雨裡掛掉,就是在過量毒品裡HIGH死...成為一名攝影師,大概是唯一的解套之道吧...於是他開始立定目標,並一步一步朝它前進。和Rocket同樣年紀的里歐,則和Rocket背道而馳,夢想自己長大能成為當地最勁爆的角頭老大,於是,里歐毅然決然加入幫派,從販毒小弟開始幹起,並拿起槍,開始過著殺人不眨眼的生活。

1970年-10多歲的Rocket繼續在正常和犯罪的邊緣之間遊走,為了維生,他也參與搶劫犯罪,但另一方面,則繼續堅持著自己的攝影之路;至於里歐,已經成為野心勃勃的角頭新勢力,藉著販賣古柯鹼,朝罪惡的深淵大步前進。

1980年初期-無意間,18歲的Rocket終於得到生平第一架相機,並用它開始拍攝紀錄自己長大的環境;而阿達則已成為當地最屌最海削的毒梟皇帝,地位高到放一個屁,周圍都沒人敢說臭。阿達被曾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哥兒們簇擁著,指揮著9到14歲的童子兵團到處為非作歹,他惡勢力版圖逐漸擴大中……。

觀後感:
一部讓你在超過兩個小時的影片當中,跟著攝影機鏡頭宛如巴西當地居民的眼睛一般地遊走。歡笑、驚懼、好奇、倉皇、窺伺、閃躲……,彷彿是共犯,有時成了主謀,又有時更比罪犯工於心計地先一步畫線釐清,沒事人一副的模樣。讓你體驗瀕臨死亡邊緣的感受!!

「無法無天」是一部深入巴西街頭實地捕捉青少年胡作非為流血衝突的真實劇情片,由一名心地善良的攝影記者娓娓道來,帶領觀眾進入這個是非不分道德淪喪的世界,其中時代的演進、技術的成熟、權力地位的更迭在本片中都有詳加細述,乃構成一部史詩片的要素。

這樣一部議題嚴肅牽涉廣泛的電影,「無法無天」知道如何去蕪存菁找出令人感興趣的焦點發揮,例如穿插愛情戲中和幫派火拼的緊張,基於都是成長青少年重視的活動,如此安排並不會模糊焦點,且擅用倒敘或插敘法替故事裝點色彩,加上顛覆感官的影像風格,令人記憶猶新,最重要的是主角有顆敏感細膩的心,調侃了局外人所無法一窺堂奧的江湖利害關係。

無法無天肯定是91年巴西電影裡商業與藝術並重,最讓人驚艷的瑰麗之作!黑街暗巷採樣的真實情節,黑道殘殺不眨眼的狠心,或是繽紛華麗的影像節奏,即興搖擺的攝影風格,豐富炫麗MTV式剪接,節奏輕快的森巴配樂,加上幽默,愛情與成長的點點滴滴,開創出前所未見的另類黑道電影新紀元!

本片大抵上講述兩大幫派彼此爭奪地盤的故事,其一巧取豪奪不擇手段,另一勢力被侵犯後遂起身反抗,名義上是為正義而戰,然而彼此爭奪的是毒品、槍械等管制權,在法律上根本站不住腳,說穿了兩邊人馬其實是五十步笑百步,一旦衝突爆發,所有的仁義道德自然也都拋諸腦後了,黑道上比的是心狠手辣,不適者自然淘汰。

看完這部電影我們了解到幫派的角力戰,或許和政界或企業界的競爭都有幾分相似,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爭奪的純粹是利益或意識形態。看到兩派領袖分別號召無知青少年效力街頭喋血衝突令人感嘆,他們並不知道自己殺死的人可能才是真心的朋友,而且一旦捲進是非之地沒有人能夠全身而退,即使貴如領袖,只要權力地位稍有下滑,馬上被一批新勢力取而代之毫不留情,因為這是他們的共通語言。

研究這群青少年的成長環境及行為模式,可以發現到他們缺乏良好的教育環境,他們視加入幫派為唯一的晉升管道,角頭老大則成了崇拜對象,這種情形其實存在於世界上任何陰暗角落裡,不只是巴西而已,「無法無天」對這種現象發出了沉重的吶喊,並不給予解決之道,然而深刻寫實衝擊人心的景象歷歷在目,令人不得不開始正視青少年問題的嚴重性與急迫性。

本片不僅在國際間造成轟動,得到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其他歐美多項電影大獎背書,和觀眾叫好叫做的肯定,在2002年金馬國際影展放映時,也締造出135分鐘震撼連連的觀影經驗,讓滿堂的觀眾、影評人一致給予極高的口碑,得到觀眾票選TOP 10之一!

《無法無天》曾經入圍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剪輯等四個獎項。當時也有些學術單位或是其他單位開始質疑,一部從頭到尾都是巴西的貧名區所拍攝的電影,而沒有大卡司和專業演員,卻能得到如此高的推薦集各大電影獎項的背書,開始謾罵奧斯卡電影工會的觀點及說服力?

一部電影能走到哪裡?該如何評價其成就?能給這世界帶來些什麼?或說帶來一些歡樂,或說帶走一些仇恨,或說凝聚一種情感,或說完成一種夢想,或說能讓一種文化把手伸向另一文化,或說能讓一個國家貶抑另一國家,或說能給先人一廂禮讚,或說能給後世一承脈絡。或也有人說它就是一種藝術……

聽說巴西現任總統Rula在大選前看了《無法無天》,在他的競選政見中,提出一個這樣的政見,就是他當選後,第一件事就是將所謂的的重整並改善國內貧民區計畫的第一步,成功之後,巴西別的城鎮將依樣畫葫蘆,推行同樣的改造計畫。可見,一部電影的威力和影響力可說是無容忽視的!!


2007/10/09

House of Wax(2005)- (台譯:恐怖蠟像館)觀後感

劇情簡介:
大學生卡莉、佩姬以及幾個朋友在一起驅車前往年度大學美式足球聯賽的路途中,決定在野外露宿一夜,這將成爲他們畢生中最後悔的一個決定。起先是在營地中,他們與一位元神秘的卡車司機發生了衝突,另大家都産生了一絲不安,氣氛也變得逐漸凝固起來。緊接著卡莉的男朋友韋德與她頭腦發熱、性情剛烈的哥哥尼克也是火藥味十足,卡莉爲了令他們倆和睦相處,也被折騰的精疲力盡。

當第二天他們醒來的時候,發現他們的車似乎被人動過手腳。冒著車子擱淺的危險,他們接受了一個當地人的邀請,前往離營地最近的小鎮安布羅斯尋找援助。這是一個陰森、黑暗並且令人毛骨悚然的小鎮,地圖上都無法找到此地,而且卡莉和朋友們發現鎮上似乎根本沒人居住。一到那裏,他們就被安布羅斯的主要建築-“杜蒂”的臘像館所吸引,裏面充滿了栩栩如生的蠟像。但是很快,他們就發現了隱藏在蠟像館背後的秘密,以及爲何這些蠟像會看起來如此逼真的原因……

原來在蠟像館中所有的雕塑品都是由真人做成的!是由一個極其殘暴的殺人魔將被害人身體做成的“人肉蠟像”。在發現了這個驚人秘密之後,他們就被殺人魔列爲了下一個要追逐殘殺的物件,躲在暗處的蠟像院魔王隨時都有可能跳出來將他們一一弒殺。爲了生存,卡莉和她的朋友們必須參與到這場血腥鬥爭中,並尋找一條逃出去的路。最終她們是否能幸運逃脫於殺人魔的手掌,還是成爲蠟像館中另幾座永恒的“人肉蠟像”呢?

觀後感:
相信這片大家都應該看過才對,有帥哥和美女的陣容,加上濺血的內容,相信很多人都是衝著這些元素還看本片!從一根筋的角色、突然的驚嚇方式到血花四濺的慘像,看《恐怖蠟像館》很容易找到早期公路恐怖殺人狂的電影得影子,而這部電影又把我們拉入了大刀猛砍影片的時代,不同的是這次“借種懷胎"的拍攝質量平平。但是本片至少還創下了殺人數量的新紀錄,角色的愚蠢度也前所未有的少見。

對於這種質量平平的恐怖片來說,角色做點蠢事——甚至白癡是必要的,但是千萬不能讓他們的IQ傷了觀衆的心。這部電影翻拍自1953年的同名電影,然而迥異的故事完全可以撇開翻拍。我個人比較喜歡早期版本,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看,雖然沒有逼真的特效和血腥的鋪張畫面,不過獨創的劇情和背後的意義,卻是本片缺少的,而本片的套路一看就是明顯的俗套:一群無所事事的小青年,被迫進入恐怖的死地,接下來就看他們如何被殺和逃生,似乎很多片子都是這樣的主體去發展,難免可以預想到下一步的劇情,十分可惜。

這部商業YA恐怖片,雖然主架構參考1953年版本的同名作品,不過翻譯成《蠟像館魔王》,而且一群青少年外出遊玩碰到變態殺手的模式,更是好萊塢商業恐怖電影的基本架構之一,從早期的《13號星期五》或是《德州電鉅殺人狂》之類的作品,開始就被許多作品所延續引用,不過卻也成為了戀愛中青少年最佳的約會電影類型一,而且歷久不衰。相對於歐美人士不像亞洲民眾比較懼怕眼睛看不見的「東西」,身邊無所不在的「人」,才是他們所懼怕的來源之一(就像有人說其實人比鬼還要恐怖),不管你有沒有做過虧心事,神智有問題的人總是會找上無辜的民眾。所以《恐怖蠟像館》的殺人恐怖效果,和過往八零年代所盛行的YA恐怖片類型並無兩樣,只是本片為變態殺人狂所編織的背景故事較為健全,同時也稍稍的要比一些同類型電影來的有那麼一點點深度,讓角色變的較具豐富性,同時也為劇中的《恐怖蠟像館》架構佈局出在血腥殺人影像之外的額外娛樂性。

大家清楚現在的恐怖片,越來越血腥,而劇情也似乎沒有獨創性,也越來越沒有讓人深思的空間,而大家卻慢慢習慣這樣的模式的影片,可能跟現代人的觀賞方式有絕對的關係,大家喜歡看刺激的畫面和嚇人的音效,而這類的電影似乎少了一些趣味和耐看性,本片的血腥程度可說是大辣辣的將他呈現給觀眾,似乎已視覺得震撼來企圖彌補劇情空乏的缺點和不足,而用慘忍的血腥畫面來填飽大家看本片的思考和認知,而看完不免有一點空虛和乏味,而相對的,這種片漸漸的就變成一種沒意義的嚇人的道具罷了!

“變態”是看完此類片的第一反應。我很容易把自己設想成爲那個誤入變態空間的不幸人,但我又在電影之外。我獲取了兩項權利:一,可以以正常人的心態聲討那變態行徑;二,可以借正常人的眼睛,探窺那變態行徑,獵我自己的奇去了。

但是我清楚感覺到那個蠟像世界被大火燒滅時的錯愕,我看到一個隱藏在世外桃源的由罪惡澆鑄成的烏托邦自天空的高度起坍塌,最終化爲一堆蠟泥。在這個世界,樓房、公共設施和其他一切背景都由蠟做成,而人,除了兩個兄弟之外,都統一由蠟像構築,它們使小鎮顯得濟濟一堂,顯得自在和諧。在教堂、電影院、居室,這些蠟像一成不變地爲兩個兄弟提供一個正常的世界,這是這兩個曾經連體的兄弟在撕裂爲兩個個體後,所能創造的最大也最平穩的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沒有反抗者,沒有多餘的行動,它們,作爲蠟像的人,和作爲人的蠟像,馴服地呆在鋼琴旁邊、飯桌旁邊、樓梯旁邊,它們面帶微笑,若有所思。

電影裏邊有位青年試圖挑撥這兩兄弟的關係,他說,哥哥是在爲弟弟的藝術做犧牲品。但是這個偉大的,栩栩如生的藝術,只是一個外殼,其內核是脆弱內心背後殘忍的逃避和創造。

我在想,有多少脆弱的魂靈,在強大的探照燈一般的群衆目光注視下,全身發抖。又有多少人在希冀建立一個自己的世界。每個人是不是都有黑社會情結和烏托邦理想?前幾天,風很隨便地刮,我在街道上看到一個人在安撫他的頭髮。走近時,發現他的頭髮是假髮。這個假髮,就是一個烏托邦。每一個人心中的那個寄託的地方,或許至你我不能理解的地方和東西,而我們有憑什麼去破壞或是取笑人家!





2007/10/08

Sweet Sixteen(2002)- (台譯:甜蜜的十六歲)觀後感

大膽、不妥協、極寫實、勇敢、直接,卻又觸動心靈。

劇情簡介:
為了重建家庭,甘願鋌而走險一覺醒來原來一切只是一廂情願 最初15歲雙失少年賴恩和他死黨波子在酒吧販賣毒品,已經「混」得不錯。媽媽為毒販男友史丹頂罪入獄,兩個月內便出獄,剛好趕及賴恩16歲生日。祖父和史丹一心一意只想致力於他們的販毒大夢,對賴恩愛理不理,甚至還痛毆他。 賴恩插手干涉不讓史丹利用媽媽在監獄賣毒品,結果被祖父和母親的男友史丹毒打一頓逐出家門。他唯一的想法就是有搬去早已和媽媽斷絕來往的姊姊雪婷和她小兒子同住。他唯一的目標就是要一家團聚,並要擺脫幾個討厭的人的影響和控制,在媽媽出獄前找合適的住宿,遠離暴躁的祖父和史丹的魔爪。

要達成這個目標,賴恩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賺最多的錢。亂打亂撞之下,賴恩居然和史丹爭地盤分羹做起生意,也開始販賣毒品。賴恩和老友波子出奇地顯示出一身企業家本領,利用在披薩店裡的乖乖牌送外賣的朋友代速遞毒品。其經營方式引來黑道老大的賞識,但最後只招攬了賴恩。而波子覺得被唯一的朋友出賣及遺棄,老羞成怒。黑道老大後來將披薩店買下來讓賴恩經營,順便幫他販賣毒品。

賴恩意識到自己深陷於無法控制的危險中時,決定抽身而退。可事態似乎並不那麼簡單…… 賴恩究竟能否創造一個他夢想中的天堂呢?

觀後感:
這部電影被稱為近幾年來最深刻而令人痛苦青少年電影的作品,傑出作品卻讓人看完卻心絞痛,主演是一名沒有表演經驗的少年。影片都著眼於對於社會現實問題的高度關注,其中也不乏有些俗套的愛情浪漫故事。而本片導演通過使用手提攝影和盡量簡潔的鏡頭語言,以及避免採用那些非自然化的、讓人看來有欺騙性質的電影手法,影片呈現出簡單樸實卻富有力度的風格。

看完本片,看到最後畫面,小男主角因為犯了一個無可彌補得錯誤,不知所措的一個人一直跑,跑到海邊遠望著無止境的海的那端,惆悵的臉龐,早已經被淚水佈滿整個臉,就這帶著沒有結局的結束了,疑~這幕好像我看過的一部電影好像啊!沒錯!那就是楚浮的《四百擊》(The 400 Blows) ,相信愛看電影的朋友或是對電影史有了解的朋友,應該對這部片不陌生吧!!

叛逆少年永遠是電影所鍾愛,然而,時光到了2002,手機男孩的年代,再怎麼壞還能壞出個什麼來呢?顯然,兩個問題男孩都有個問題母親,《四百擊》裡奧的叛逆和反抗,是要逃離母親的那個家,然而,《甜蜜十六歲》的裡賴恩反叛卻是為了贏回母親,並重建那個破碎了的家。

就要16歲的裡賴恩決定為即將出獄的母親做些事情,買下一個河邊的車廂房屋,把姊姊也一起接回來住,為此,男孩夥同死黨不計代價要籌得一筆錢,黑吃黑、販毒,使盡渾身解數就是為了給母親一個家,甚至被圍毆和傷害,而已經完全無法信任母親的姊姊,也慢慢遷就著親弟的夢想,畢竟他的出發點是為了這個家。一心一意得只是單純的想讓自己母親過得更幸福和快樂,雖然,只是間小小不起眼的車箱房屋,可是他的夢想中的天堂,能擺脫不公平的待遇和能只簡單精神寄託的烏扥邦世界,彷彿是暗諭著現實社會的人們,束縛在這不公正的社會待遇和政治權利所作出的艱難鬥爭下的產物,倡導著一種無論貧富和地位高低,維護人們的基本尊嚴的人文思想,和保有一點點簡單的夢想和空間。可你知道,十六歲男孩湖邊的夢小屋,那對母愛深深眷戀之處,竟被母親訕笑為「鳥不生蛋地方……」,而這樣既瞧不起又嘲笑般的的話,竟又從母親情夫的嘲笑之口中得知。更是尖銳的針砭時弊的諷刺和嘲笑,讓大家對這社會還有信心嗎?還感抱著理想嗎?

所以有的青少年問題,不外乎跟學校家庭和朋友,都環環相扣,而本片的角色,同儕的影響也是造成他今天的個性和想法,青少年的心態,認為朋友是支持你的,而長輩唸你關心你,則會認為他們處處在作對,所以朋友的身分事很重要得,而本片也很清楚的點清朋友的立場和影響力,從互相狼狽為奸的死黨,到反目成仇的敵人,其實只是一線間的變化,男生的友情有如水一般,只要你不背判他,他能跟你好的比親兄弟還要好,你在外面吃了虧,他都會想幫你討回來,如此的挺你,可是如果彼此有了心結,可說啥都是多餘得,就有如片中死黨認為賴恩背叛他,便一把火將他的夢想小屋給燒了,賴恩知道是他幹的,便帶著一把刀,打算將他給解決掉,一洩心中的不滿,可是一看到他,便沒有如此憤怒,反而還因為死黨自責將自己臉狠狠畫了兩刀,血流不止而心痛,可順舟也可以溺舟,但其實說真的,事情講開來,真的就沒啥大不了得!!

在英國電影在好萊塢的強大攻勢下疲軟不堪,電影人才大量流失的情況下,導演曾也是最堅定的好萊塢對抗者。在去年的電影節上,他尖刻地批評國內的部分同行「把靈魂出賣給了好萊塢」。

看完本片,對本片充滿很多心慟和可惜,因為預料之外的結果讓人猛然想起,賴恩只是一個16歲的小男孩。而他犯罪的那天,剛好是他的生日,也就是說,英國的法律好像滿16歲就必須接受法律的制裁,而不再是小孩子了,前途跟未來,真的是蒙上一成濃濃的霧,辨不出清楚方向和目的地!!

2007/10/07

9 Songs(2004)-(台譯:性愛搖滾樂)觀後感

劇情簡介:
探索南極,就像探索太空。舉步維艱,舉目無人。我在雪地裡艱難的行走,身後是一長串整齊的腳印。

影片開始於一片白茫芒的大地,南極。這片在20世紀以前沒有人踏足過的土地,飛機停留在上面,時間也彷彿靜止。故事就從Matt的口述開始。

我第一次遇見她,是在布魯克斯頓的音樂節。她叫Lisa,21歲,很漂亮,我想她就是我一直以來追求的夢中情人,激情而又瘋狂。我們一起聽演唱會,做飯,磕藥,還有不停歇的,做愛。日復一日,這就是生活。演唱會上沸騰的人群,激昂的歌手,是我們愛情的見證。我迷戀她修長的、像男孩兒般的身體,還有她可愛的舞蹈。我不知道這樣的日子會持續多久,儘管偶有爭吵,但至少,現在,我真實的抱著她,感覺著她。

那首歌裡唱到:現在我們悲傷,因為現在已經消逝不見。那一天終於來到,她卻不讓我到機場送她。她說,她不喜歡告別的儀式太長。我走在街上,紛擾的人群依舊,只是她已不在。我知道,在地球的另一頭,美國,她的生活依然會繼續,可是已經與我無關。很多年後,當我想到Lisa,我想到的是天邊的雲彩,還有一種滋味。那是愛情的滋味。

觀後感:
當我看完本片時,心中頓時感到平和及溫暖,一種安靜的躺在母親柔軟的子宮內般的舒服和熟悉,這時,調皮的我故意地巧巧將這時間沙漏往回翻轉,時間就像似洗完澡將阻水的塞子拔掉般,水流往一個黑暗過去的深淵奔去,漩渦般的同心圓狀,一點一滴的想起妳,想起過去,想到之前的點點滴滴,也許我們已經分開,也許我們之間充滿無奈,我只能默默承擔,畢竟我們卻是曾經美好過!

9 songs算是一部爭議很大的電影,很多電影評論直接指責它簡直是一部硬核色情片(hardcore porn),情節很簡單,一個年輕的冰河學家,在南極回憶起和女友的愛情往事,中間穿插進了一場演唱會的九首歌。說它像A片也是因為這段愛情回憶裡完全沒有一般浪漫電影的偶遇,誤會,相愛,分離這樣的情節,而幾乎完全是由他們的性愛片斷組成。而且表現得直接坦誠,不光兩個主角三點全露,而且有某些器官興奮狀態下的大特寫,並有貨真價實的做愛記錄。

本片導演麥克溫特波頓以極端的方式,純粹以「性」直率而私密的探討男女關係。Matt回憶著與美國女友Lisa的戀情。廣闊無邊南極大陸的靜謐,交錯著倫敦擁擠嘈雜的搖滾樂酒吧,全片以DV手持鏡頭拍攝,被指為A片的赤裸做愛鏡頭,卻是最真誠的愛情影片。

坦白講,個人很喜歡本片導演節奏感拿捏,情緒和節奏控制得如此完美,如果你把其中電影的樂團演唱片段和畫面拿掉,其實也可以當A片看待,沒有主軸的劇情鋪張,只剩下讓人血脈噴張的親熱鏡頭,好像一個被拔光身上唯有遮掩羞處的薄衣,極為真實極為肉慾,可是導演巧妙穿插著樂團表演的現場畫面,彷彿就讓這個裸露的少女軀體,加了一件時尚的外衣,將將她放在聚光燈下,頓時就變成了藝術品,我一定會說:「這個就是藝術和色情的區別」。電影裡面的那些哀傷的歌曲和激情的畫面幾乎配合得天衣無縫,很好的傳達了那種傷逝的,宿命的情緒,演員也表演得很好,自然且放鬆,而後來察一下資料,才發現,片中演員在現實生活中,原本就是一對情人,難怪可以以如此自然而且熟絡的方式進行許多親熱行為。

男女主角生活於音樂之都倫敦,他們的關係似乎只有以性愛來維繫。生活除了性愛就只有演唱會。其實這也是不少英國青年的生活寫照。似是一種空虛的肉體關係,但導演就用了南極這個虛無縹緲的地方來反映男女主角間的事實。我不想成為陳腐的衛道士之流,一昧的指責本片過於情色,沒有深度的內容和內涵,而還被說成只是色情電影,看過許多電影中,極少部份導演感勇敢去表現性慾再兩人感情中扮演的地位和作用,總是用唯美的畫面和刻苦銘心的分離來賺取一些不敢承認自己的電影觀看者的熱淚,一般人的理想愛情總是浪漫兼溫情模式,愛的總是對方的靈魂,表露出一點點肉慾的本能,彷彿就會玷污了愛情的神聖。靈與肉雖然同等重要,也同樣渴求,但是普通人還是把它們分開來比較安心,所以戀愛最好純情,偷歡才可盡興。

當愛情像是飛機,只聽到聲音時,已經飛過去了,摸不著也遠離你,就是是抓不住了,怎樣也抓不住了,電影百分之80的畫面,全是肉體上的接觸,汗水淋瀝地氣喘吁吁,四肢糾纏,可我看的時候,卻總感覺得到一種沉靜的傷感---再欲仙欲死,也只是一段茫茫冰原上的回憶了。當一切都過去的時候,才明白愛情短暫且不可把握,生命也寂寞如雪,我們唯一能依靠的,也不過是記憶中肉體的餘溫吧。

無可否認,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得入味。因為太多人知道搖滾,但太少人認識搖滾。或者每個人所看到的都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