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故事圍繞著名攝影師Thomas,在一天24小時內發生的事,背景是60年代末,Thomas是個有錢有閑(開勞斯萊斯,隨手購買不明用處古董)、自視甚高兼玩世不恭的人物,每天穿梭於年輕貌美的模特兒和漂亮新潮的時裝之間,他專制,他善變,他自以為是,Thomas一次工作間隙時間行經公園,無意中拍下了一連串關於一對情侶的神秘照片,他到公園裡拍下一對情侶擁抱的照片,女方發現他的舉動,非常執著地要取回底片,甚至找到他的攝影棚,不惜肉償換取,奸詐的Thomas以一卷假的底片打發了她,待他把照片沖印出來後,隱約發現花叢裡竟有把槍指向男子
他再放大下一張照片,發現那裡躺了一具屍體,當晚,他驅車再到公園查証,屍體果真還在,他再回到攝影棚,底片跟照片給拿走了,他急忙找朋友陪他察看,朋友卻不關心這些事,最後,連屍體都不翼而飛了……
但兇案真的發生了嗎? 相片中人確是死了? 抑或只是照片模糊所造成的錯覺?
觀後感:
這部夠經典了吧!沒看過的朋友應該打屁股!
安東尼奧尼自導自編的這部"春光乍洩",在1966年贏得國家影評人協會的最佳影片及最佳導演獎,他以極其精湛且深具影響力的手法呈現了一個環繞在妄想陰謀與迷亂之間的故事,本片也忠實的反映了60年代以倫敦為背景的時尚、自由性愛、狂歡、音樂等。眼見未必為真,看不到並不表示不存在,本片呈現了一個令人難解的謎團。(值得一提的著名導演王家衛在1997拍了一部浪漫同志電影,中文片名也叫春光乍洩,話說王導就是刻意對本片致敬而命電影為同樣叫春光乍洩)
有關攝影是相當精緻的,安東尼奧尼本身就是攝影出身,對畫面美感的追求有一份專業的執著,據說他會為了影片的視覺效果而把街道上的整幢屋子重漆一遍,事實上,那幾幕60年代倫敦街頭的取景的確巧妙,特別注意公園裡風吹樹木那一幕,這樣的自然景觀在安氏好幾部片都有佈置,而攝影師給模特兒拍攝的戲中戲也是高超,過目不忘,怪不得講評人說這部影片中的每格畫面都可以裝錶掛上牆欣賞。
即使平心靜氣以一般觀眾的角度來看,Blow-Up仍是一部甚難消化的電影,本片處理上多半都滿抽象也滿意象方式處理,本片節奏極為緩慢,沒有太多高低起伏的橋段,也沒有太多的對白對話,都是以非常慨念形式來說故事,甚至增加許多莫名其妙的行為讓匪夷所思,如基本劇情裡加入許多主角日常鎖事的手法,如古董店買不明用途的螺旋槳、畫家妻子與他的畫……;大既明白導演刻畫主角日常的用心,卻也不明所以地干擾你的思路,而本片結合了許多當時流行元素,似乎也紀錄著60年代末的時尚文化,如嬉皮、搖滾樂、毒品、疏離與性…… 因為它的故事都是以片段形式交代,而段與段之間似乎又沒甚麼關連,即使把這些片段加起來,亦只得出一個沒頭沒尾的 “過程”,未能組成一般故事結構中的起承轉合~ 查實,這種氣氛重於劇情的表達手法,自是安東尼奧尼最具特色的電影風格,鏡頭下的氣氛和環境,往往能誘發觀者某些感覺或思潮,表面的情節和內容反而變得不太重要~
換個角度來看,年青,善變,享樂至上,性態度開放的 Thomas 其實亦代表了六十年代搖擺英倫瘋潮的精髓,故此電影也可視為對當時英國那種享樂主義和逃避現實態度的諷刺,作為一位成功的攝影師, Thomas 是當時的潮流指標 (女生們都送上門找他拍照),但電影讓我們看見,在一切時髦玩意背後,在那種社會風氣中的人其實無助而迷失,分不清真假,在世界裡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假如只以女性裸體作為本片的招徠,以今天大眾接受裸露的尺度來看,這電影自然已顯得軟弱無力,但導演獨特的敘事手法,與及電影對於真實,個人存在價值以至攝影錄像的探討,在享樂主義更盛,攝影錄像堪稱氾濫的今天看來,竟仍能引起偌大的共鳴。
至於音樂方面更著名了,全片僅在片頭和結尾的字幕部份有短暫的爵士配樂,由大師Herbie Hancock主理,其餘時間只靠單純的自然聲響,除了搖滾俱樂部那一段,在舞台上表演的可是60年代英國的搖滾班霸The Yardbirds,請到他們串場一曲"Stroll On"簡直令人欣喜(我個人十分欣賞此band),這段除了有Jeff Beck砸掉bass的高潮外,仔細看還看到吉他手jimmy page呢!(他後來是偉大的Led Zeppelin之一)。值得一提,主角竟不識寶掉了那爛bass,真叫人扼腕啊。
本片也成為許多後代驚悚電影的範本,利用攝影拍照營造出窺探真實世界的管道,一種間接也是一種真實的展現,而最有名的應該Brian De Palma所執導的(Blow Out兇線)(1981) ,連電影名稱都極為相似。
5 則留言:
Jeff Beck砸掉的並非Bass,而是吉他。他是主音吉他,Jimmy Page在這時候還是擔任Bass手一職。
兩位都是偉大到不行的吉他前輩。
Jeff Beck砸掉的並非Bass,而是吉他。他是主音吉他,Jimmy Page在這時候還是擔任Bass手一職。
兩位都是偉大到不行的吉他前輩。
哈!的確,是吉他!!
當時我還真是看錯了~
感謝糾正
感謝前輩見本…viva rock
籠中鳥時期的 the yardbrid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