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16

黑暗之光(Darkness & Light)(2000)-觀後感

劇情簡介:
康宜(李康宜飾演)是一個生長在基隆盲人院的十七歲女生,小時候,父親即因車禍雙眼失明,母親也意外身亡。後來父親再娶並開了一間按摩院,於是康宜和父親、阿姨、阿公、弟弟、以及三個活潑愛談唱的盲人按摩院員工,組合成一間「純」按摩院。
 
暑假來臨,在外求學的康宜又回到基隆按摩院的家中,在長廊上遇見阿平,他獨特的眼神和氣質深深引著康宜,也注定這個暑假,將為她帶來另一場美麗與哀愁的回憶。
 
阿平(范植偉飾演)是一個外省老兵的兒子,母親早亡,因老爸決定獨自回大陸定居,在軍校打架被退學的他,被父親送交給昔日軍中好友,現在的黑道大哥代為照顧。遇見阿平對康宜來說是這個暑假新鮮的開始,雖然盲人院一如往常吵吵鬧鬧,但隨著大哥帶阿平來按摩院,康宜也更進一步瞭解他,由於康宜的主動邀約,她與阿平有了單獨相處的機會,也開始了她的初戀……不過自認是康宜男友的國中同學阿麟,卻死纏著她不放。當喜悅悄悄降臨,隨即而來的現實生活卻也一件件發生。初戀情人阿平在一場兄弟間的爭執混亂中被刺死;康宜也差點被阿麟的友人強暴;接踵而至的,是老爸中風送醫,最後竟仍回天乏術。

暑假快結束了,康宜一如往常與家人準備吃晚飯,然而今天她望著窗外基隆港的煙火,想著今年暑假的快樂、悲傷,康宜突然領悟、釋懷地笑了,回過頭看著客廳,她彷彿看到了心中的那道曙光……

觀後感:
從小就是看國片長大的台灣道地小孩,對國片總是帶著記期待有怕受傷害的心情去看,畢竟國片還是很多品質極差的電影,而看國片特別喜歡一些很”生活化” 的題材,更讓我極為興奮和注意,我開始慢慢喜歡台灣的味道,也開始慢慢喜歡台灣獨特的調調和人情味,粗俗的口音或是不修邊幅的問候,聽起來極為舒服自然!不再是認為台灣的卑微和渺小,雖然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小島,再加上在種種因素下的國際上弱勢,似乎台灣在國際間有點讓人無法牢牢記住,可是我卻偏偏以它為榮,畢竟是我生長的地方,也是我成長的環境!

本片,呈現出一種非常人情化的佈局,不管是人物的安排或是劇情的走向,都是自然到不行,似乎就看著鄰居所發生的事情一般貼切和親切!老舊的公寓,不做作的穿著打扮,淳樸憨厚的基隆街景,非職業演員演出,加上一些江湖味十足的演員,有時不自覺的就隨口說出”幹”或是一些粗魯得言語,而這些言語,聽到耳裡,絲毫不覺得不舒服,只覺得這就是生活,這就是現實,難道還要那些兄弟說出擾舌的台詞或是根本就是不屬於他們的言語,這會更加的凸誤和不合常理,讓我在電影裡看到生命力和台灣的人縶著!

少女康宜放暑假從台北回到基隆的家,他們家裡住著不少盲人,父母開了一間"純盲人按摩院",也不用另覓地方,就在自己家裡行了。這一家人生活在城市的邊緣,他們之所從事也是行將消泯的職業,但就在這角落裡,有他們自己微末的悲喜。

康宜和弱智弟弟阿基在走廊上玩,我們看見一個年青人來問路,背上背個大包袱,問完就過去了,始終沒見正臉。這年輕人是阿平,來這裡投靠故舊,想"出來混的",他還是康宜這個暑假短暫的情人。幾天後,還是在走廊上,康宜拉阿平到外面玩,從夜晚玩到黎明。回到走廊上,兩人接了吻。阿平和另一幫派的一個青年成了情敵,議和不成,阿平在毆鬥中給砍死了。又是在走廊上,康宜想去阿平的房間望望,發現有人在幫著整理遺物,遂折回身走了。

一則以喜,一則以悲,但阿平死了,我們只從弟弟阿基的口裡知道康宜很傷心,如何傷心並沒見著,她戀愛的喜悅我們倒是看得分明。兩人玩了整個晚上,康宜還不肯回去,拉阿平上了一艘駁船,她站在船頭,背對著水面,直挺挺地倒到水中去,但這裡康宜真有這樣的喜,天地之大都容納不下。我們平時常有感觸,悲傷容易刻畫,喜悅難以形容,喜悅太輕,像一隻充滿的氣球,那股膨脹勁兒不好拿捏。其實喜悅亦有其重,非墜入水中不可。

還有一段講夜裡家中停電,康宜坐在窗前,看到馬路上自己跑來跟阿平見面,然後親吻。這當然是少女在發白日夢。如果說康宜的少女情懷還不值得怎樣看重的話,那麼影片結尾她又一段白日夢就沉重得讓人艱於負荷了。情人死了,跟著父親也病死了,康宜這天卻又看到他們回來了,從加拿大觀光歸來,坐了十幾個小時的飛機,她還和阿平並排走去吃飯。我們這時才恍然:影片開首一段康宜的父母從新加坡觀光回來,樂顛顛給每個人都帶了禮物,那也是一場白日夢。只是今昔判然,人物已非。 男主角戲份有限,來不及深入就死了。其實,他不過是康宜的一面鏡子,照出來的是那個少女。倒是康宜的弱智弟弟阿基讓人牽腸掛肚,丟不下。康宜和阿平戀愛,受到父親斥責,阿基在邊上說:"姐姐在fall in love,阿爸你不要再罵她了。" 阿基的心真軟,他好像知道在這世上心有所屬亦是多麼不容易。他叫康宜回家吃飯,康宜和阿平在一起不肯回來,他嘟囔說:"姐姐你都不回家吃飯,讓我越來越傷心,姐姐。"我們從這裡的傷心回頭再看他那一勸,知道了阿基的心到底有多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