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19

The Thing(1982)-(台譯: 突變第三型)觀後感

劇情簡介:
在荒涼貧瘠、人煙稀少的南極洲,一群美國科學探險隊征到南極地,但他們的活動被一群挪威人打斷了,這些挪威人好像發瘋一樣的追殺一隻愛斯基摩犬,這隻狗好不容易逃進了美國科學家的研究站中,兩名挪威人因墜機而死,令此事成為懸案,而對此不作任何解釋。當天晚上,這隻狗開始變異,它攻擊其他的狗和探險隊的隊員。幾個隊員和狗兒們遭受那愛斯基摩犬的突擊,其他的隊員才警覺有不明物體附身在同行的夥伴身上,探險隊很快意識到這是一種外星生物,它可以控制其他生物的身體。而現在的問題是:他們根本不知道哪些人已經被控制了......

觀後感:
說到本片,在所有創作人員中,最重要的自然是本片的導演約翰·卡朋特,相信很多恐怖電影迷應該對他不陌生吧。從70年代開始,約翰·卡朋特就活躍在美國影壇上,曾拍出不少能讓影迷津津樂道的娛樂片,如《月光光心慌慌》(Halloween)、《突變第三型》(The Thing)、《妖魔大鬧唐人街》(Big Trouble Little China)、《紐約大逃亡》(Escape from New York)、《準午前十時》(Village of the Damned) 等。除了能執導筒,他還經常擔任自己電影的編劇和製片甚至自己配樂,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多面手,可說是一個電影能言善干的多面手,所以他執導的影片一般為恐怖另類的類型,片中飄逸著獨特的詭異緊張的氣氛,這種獨特的風格也吸引了眾多影迷的支持,因此多年來贏得不少鐵桿兒影迷的忠心支持,他的名字也算半個金字招牌了,包括這部被認為是恐怖電影經典的《突變第三型》。

本片是重拍1951年的同名電影,在三十年以後所重拍的這個版本,在視覺特效上有長足的進步,然而電影更值得一提的是其包含的暗示,同樣也是冷戰時期,恐懼共產黨滲透與麥卡錫式白色恐怖的暗喻之作,其中在人類互相不信任的陰暗面處理的淋漓盡致。

《突變第三型》的配樂是非常有特色的,不管是小提琴拉出讓人類耳膜極度疼痛的聲響或是沉重的低音從始至終壓迫著觀眾的神經,簡單到極至的節奏比複雜的更加容易創造出密閉環境中的不安氣氛,用音樂的感染力增加了電影的魅力。

電影的主演庫特·羅素是美國曾經紅極一時的動作巨星。他在銀幕上創造了一種獨立於社會、法律、道德之外的正義遊俠的形象。在這部影片中他的表演和整個電影陰暗另類的色彩融為一體,契合了電影所追求的恐懼和混亂的效果。他和其他演員一起創造了一次精彩的演出,他們將處於困境之中的人性的恐懼與希望、懷疑與信任表現的淋漓盡致。

一部被低估的科幻恐怖經典,本片當時檔期正好與《ET》撞檔,再加上影評界對片中恐怖、血腥鏡頭的大肆抨擊和錯誤引導,票房慘遭滑鐵盧,跟票房1300萬跟成本1500萬比較,真是陪慘啦!

很多人不喜歡看科幻片,認為純粹那是男孩子的電影,不是一般人的口味,而喜歡的科幻片的人,也是一昧追求視覺上的刺激和震撼的,喜歡看炫麗的科幻場景或是超現實的劇情,其中,很多電影中的情景不見得不可能實現,也不可能不會發生,只是早跟晚,而科幻電影得真正主旨:提醒觀眾愛護環境,重視科學,並且相互尊重,假使這一切作的不夠,且持續惡化,文明就會毀滅。

科幻片的類型特色
1.主角通常為無辜的受害者,常因科技上的疏忽或神秘力量的破壞被受折磨,還是與天俱來超能力,例如:《綠巨人浩呆》或是《蜘蛛人》,都偏向有英雄主義得超人片!

2.正邪雙方的戰鬥,勝負並沒有一定的規則,甚至一路挨打,似乎所有的美國超人片都是如此!

3.親朋好友的作用只會讓主角稍微喘口氣,但是由時也會讓主角在生命飽受威脅之餘,找到稍稍的希望,電影《蒼蠅人》就是如此!

4.反面角色可能是科學家.科技產物.甚至是大自然的力量.他們在格局上皆顯得龐大,而主 角的呈現則顯得脆弱,但十分人性化,及說服力!這類的題材我認為比較有意義或是給潛意識的威脅和警惕,讓人深思的空間!最近的《明天過後》,這是一片大自然反攻的代表作! 

5.結局比起黑色電影或恐怖電影樂觀一些。

6.場景的變化極大,且和正常社會有頗大的差異。

7.故事情節密集,同時充滿威脅人類生存的危機,故事的動作線便是敘述主角如何面對種威脅的過程,《ID4》或是《世界末日》《彗星撞地球》還是《機械公敵》。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