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芝加哥聖米高教堂主教被害,身上被砍74刀,還刻上一組數字。警察趕到,逮捕了身有血跡的青年艾倫。律師馬丁趕去監獄,當上了艾倫的辯護律師。他不在乎誰是誰非,而是要打贏這場震驚全城的官司。
艾倫在法庭聲稱他經常犯"失去時間"的毛病。那天他給主教送書,看見血泊中的屍體就犯了病。控方代表瑞納一心要給艾倫定罪,查出主教對艾倫等人有性侵害行為,這樣,殺人動機就成立了。馬丁改戀策略,強調艾倫患有精神病,使其免受了刑罰。瑞納在對艾倫進行盤問時,步步緊逼,指出艾倫是因為在為羅森主教作不正當性表演時倍受虐待而殺死了主教。這時,艾倫跳出了被告席,變成了羅伊。他攻擊了瑞納,雙手狂暴地卡住她的脖子,全法庭的人都被驚呆了。最後,當馬丁聽到即將就醫的艾倫說出的一番話時,不免大驚失色。
觀後感:
實在不知道該把本片歸類在類項,說不是恐怖片,但故事模式和劇情帶有驚悚的成份,似乎又太過於黑暗並帶深層恐懼。而想把它歸於一般的恐怖片,卻似乎有點找不到嚇人的橋段,唯乎其微的帶有一點點懸疑和詭異氣氛,只能勉強合乎標準,最後,基於許多元素和劇情走向,還是將他歸於本網站恐怖電影區!
驚悚(Primal Fear)這片應該已在電影台重播不知N次的片了,而最近也是因為上了一門「變態心理學」的課程,在次將本片拿出來討論和研究其病例,但也許還有許多人不曾仔細或是重頭看完,也許現今看來劇情上可能並未能使人驚奇,但當初看完此片時,劇情卻給了我不小的震撼。
驚悚(Primal Fear)此片是在96年上映的,分別由李察吉爾(Richard Gere)與愛德華諾頓(Edward Norton)分別擔任男主,配角,片中的"表"與"裡"十分耐人尋味,德高望重的主教,內心卻隱藏著人們不知的邪惡;自大且追求名利的王牌律師,卻堅著人性本善的信念;惡名昭彰的地方黑幫,有著保護家園的使命;單純無辜的輔祭,犯下兇殘的謀殺案,這一些的"表裡不一",隨著複數的角色,正反反正,交織,相疊,摩擦,碰撞出的劇情,也使觀眾開始猜忌與不安。
愛德華諾頓(Edward Norton)的第一部電影就是本片《驚悚Primal Fear》,在這之前中還沒有什麼名氣。而他的第一個角色就鋒芒畢現殺人狂艾倫,一個讓人神共憤的狂徒。據說當年籍籍無名的李奧那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也想演這個角色,但是愛德華諾頓(Edward Norton)卻憑藉了他的精湛試演得到了這個角色,觀看過後的人,似乎真的覺得,當時的另外一個主角李察吉爾(Richard Gere)的光芒似乎被這位新秀小生完全掩蓋過去。
當然整部戲的焦點還是在愛德華諾頓(Edward Norton)所飾演代表善的艾倫與惡的洛伊,加上那會令人忘了呼吸的結局與由艾倫口中來否定善的存在,這橋段再次讓人掉入那正反反正的漩渦中,久久不能逃出。
本片裡的艾倫和洛伊就是典型的「解離症狀」,所謂解離症狀指的是患者出現精神上的問題,卻找不到相對應的生理病因,相反的,往往可以用心理因素來解釋。和解離症類似的,是轉化症(Conversion),兩者的差異是在前者以精神症狀為主,如失憶、恍惚、木僵等等,後者以生理現象為主,如痲痹、失明等。
一般認為,解離症是案主基於某些理由(Eg: 忘掉痛苦經驗、逃避責任等等),才表現出症狀,有「故意」的味道在內。但因為心理整合能力出問題,所以各種心理功能產生解離現象,案主無法覺知到自己正在「裝病」,或是因為解離而遺失掉某段記憶、性格等,因而產生這種奇特的現象。
常電影或是小說常提及的解離症有下列八種(上課學到的,呵呵)
1. 解離性失憶症(Dissociative amnesia)
發作通常很突然。患者會無法回憶先前的生活、抑或人格。損失的主要是「過去的記憶」。
2. 解離性偽癡呆(Dissociative pseudodementia)
患者會有廣泛性的記憶與行為的障礙,彷彿癡呆症一樣。在記憶測驗上,患者會答錯問題,但隱隱然可以察覺,患者其實是知道答案的,只是不願說而已。
3. 解離性漫遊(Dissociative fugue)
患者不只失憶,還會漫遊到另一個全然不同的環境。當他們被人找到時,往往會否認過往的生活、記憶、人格,彷彿換了一個人似的。和其他種類的解離症相比,解離性漫遊患者較常有幼年時期與父母關係的障礙。自殺率也較高。
4. 解離性木僵(Dissociatve stupor)
這是一種罕見的解離症。患者會沈默著,動也不動,像死了般,偏偏意識清醒如常(只是不反應而已)
5. 解離性附身症(Dissociative trance)
患者會暫時失去對環境的覺知能力與其人格,並彷彿被另一種精神力量附身似地。此時,患者的注意力嚴重減退,只能關注在少數事物上,並且反覆做出相同的動作,或是說相同的話。想像一下「乩童」就對了。就是那樣!但乩童是人在宗教影響下的結果,不能算數。只有在全然沒有理由下,患者顯現被「附身」般,才可考慮本症。
6. 甘瑟氏症(Ganser's syndrome)
這是一種詭異的疾病。患者有下列四種特徵:
1. 意識模糊(cloudy consciuosness)
2. 似是而非的回答
3. 轉化症狀
4. 幻覺
所謂的幻覺通常是視幻覺(visual hallucination),跟一般精神分裂的聽幻覺不同。而所謂「似是而非的回答」,更是有趣。按照Michael Gelder舉的例,你問患者2+2=?,患者回答5;2+4=?,患者回答7;3+5=?,患者回答9。總之,患者都比正確的答案多加一,這顯然患者知道正確答案,卻又不願意說。但問題是經過長期觀察,患者的表現又很一致,叫人難以相信「裝病」可以裝的這麼徹底。有學者認為這是一種罕見的精神病(psychosis),總之,至今尚無定論就是了。
7. 解離性人格症(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這就是大家熟悉的多重人格(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患者會表現出兩套或兩套以上的人格,而且彼此忽略,一個人格作用時,另一個人格就隱沒不見。兩個人格有各自的記憶、情緒、行為模式、態度等,而且差異通常很大,好像兩個靈魂住在同一個軀體身上。本症的發生原因不明,不過據研究顯示:不少人是反社會人格者,而且在童年時也有性或生理上的被虐現象,酒精與藥物濫用的情形也較常人為高。
8. 流行性歇斯底里(Epidemic hysteria)
這又是一個戲劇化的疾病。它大部分發生在女生團體裡,如護士、女校等。通常,這個團體正遭受某種威脅,如有傳染病、色狼的消息傳入時。團體情緒隨著威脅的流傳而趨向不安,到達一定程度後,暗示性最高、且又是戲劇性人格的成員就可能突然發病,症狀可能是該傳言中的傳染病症狀,或是暈眩、昏倒、嘔吐等症狀。接著,其他次高暗示性的成員也會依序發病,更增高團體的不安性,相似症狀就向外蔓延,最後連一些低暗示性的成員也會被捲入其中。
多重人格症是一種解離反應,病人表現出兩種以上具有完整系統的人格。每個系統都具有不同的、已經成型的情緒和思考歷程,各自代表一種獨特的和相當穩定的人格。病人從一種人格轉換到另一種人格的時期有很大變異,從幾分鐘到幾年都有,但大部位個案是屬於較短的時間結構。各種人格之間通常極為不同,某種人格可能是無憂無慮和喜歡打趣;另一種人格則可能是安靜的、深思熟慮的和嚴肅的。主要的或是基本的人格所抑制的需求和行為通常會在別種人格中自由地展現出來。
而精神分裂病與多重人格障礙是不同的。完整的人格結構好比是一個完整的魔術方塊,它的運作是整個的、功能一致的。而精神分裂病的人格則像是一個魔術方塊的各個小方塊散落一地,整個都解體掉了。這個時候的病人,時常會搞不清楚自己與外界或人我之間的界限,於是別人的一舉一動都誤以為與己有關,在路上走,也老是以為別人在注意自己、監視自己或跟蹤自己,或是以為自己的想法不告訴別人,別人也會知道,別人的想法會插入自己的想法中;甚至自己的思考、情緒或行為都受到別人的控制。病人也常因此有一些無中生有或毫無根據的想法,比如有某些人要迫害自己,或出現一些以政治、宗教為內容的妄想。嚴重的病人思路根本無邏輯可言,也就是祇有病人自己才懂得的自閉性思考。在外表行為上,病人時常無法照顧自己,或可見喃喃自語,哭笑無常,做出一些奇怪的動作或擺出一些一般人不可能維持長久的姿態。講話也可能會語不連貫,答非所問,漫無章法。從外面很容易就辨認出病人出來。
多重人格分裂的代表恐怖電影:
1.鬥陣俱樂部 (Fight Club)
2.致命ID (Identity)
3.驚魂記 (Psycho)(1960)
4.驚悚 (Primal Fear)
6.秘窗 (Secret Window)
7.剃刀邊緣 (Dressed To Kill 1980)
8.變腦 (Being John Malkovich)(1999)
9.化身博士(The 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1932)
10.顫慄(HauteTension)(2003)
等等許多電影似乎喜歡拿多重人格作為電影的題材,而人們也愛看,相信還會有相關性電影陸陸續續出現,只是看他們還能玩出怎樣的《驚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