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08

Gummo(1997)-(台譯:奇異小子)觀後感

劇情簡介:
Solomon是個十四歲的男孩,和精神異常的媽媽住在一塊,倆個人都是瘋瘋癲癲的過日子,他最好的朋友Tummler也和酒鬼老爸同住在一起,一樣都對生活迷失方向,Tummler的老爸一直還都因妻子過世而傷心渡日,兩個難兄難弟成天無所事事,混在一起就吸毒享樂還以殺貓賺錢,就在這樣到處找麻煩,反正對他們而言道德觀根本不存在,自然而然地做出傷風拜俗的事,在這一個悲慘毫無意義的世界裏,住著他們兩個社會邊緣人,日子一天一天地流逝,現實裏根本也無從改變這種沮喪的人生,沒有人能引導他們步入正軌,只能繼續墮落下去

觀後感:
片裏的人是快樂的,片外的人卻笑不出來。

簡單的一句話,便可將整部電影的感想帶出來,電影以娛樂大眾的說法完全被推翻,獨立製片的粗糙感,穿插著8厘米影片粗粒子畫面,甚至照片一幕幕紀錄,內容過多社會黑暗面的呈現,是真實是虛構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讓觀者對社會產生誤解,這社會是否病了?殘酷無情的用鏡頭紀錄,視角觸及社會上邊緣奇怪的孩子和一些奇怪的成人。

電影內容出現許多社會”邊緣人物”,小小年紀、沒人管教、無所事事、不學無術、胡作非爲、性觀念偏差、異裝癖、憤世忌俗、不是在天橋上對著下面馬路上過往車輛撒尿,就是瘋狂把活生生的貓虐待成屍,行爲異常頑劣,離經叛道。反映的不僅是孩子的悲哀,更是社會的悲哀、人性的悲哀。

電影赤裸裸的拍攝虐待貓咪的過程,讓人怵目驚心,冷靜鏡頭和節奏緩緩地展示一副副殘忍虐待的畫面,細節備現,直奔人類生理忍受能力的極限。而電影中出現邊緣人物,雖然外型跟我們沒什麼兩樣,但缺少了就是人的本性,如果一個人失去了道德觀、社會意識,這跟我們所謂的動物其實沒什麼兩樣,或許,人本來就來自動物,在人的身上保留著永遠無法抹去的動物性,這種動物性有時候讓人類顯得卑鄙虛僞(餓了就吃、睏了就睡的動物顯然要直白得多),而那些在視覺上讓人們難以忍受的畸零人則在提醒著我們自省這種與生俱來的虛僞。

Cult Film並不是完全沒有意義的電影,它只是使用了一種蜿蜒曲折的手法來表現意義而已。《Gummo》正是如此,雖然在影片的電影手法和故事內容片段而多半沒意義性,越來越像行爲藝術的拼貼展示而很難理解情節,但我們還是感到片中所蘊含的對人類本性的反思和深深的感傷。

電影的一項重要功能便在於引導人們宣泄情緒。只不過,藝術/實驗電影宣泄的是作者個人的創作衝動而類型化的商業電影則給觀衆製造了種種在現實中遙不可及的“夢”,讓觀衆在夢中忘卻現實帶給他們的挫折與鬱悶。在諸多進行情緒宣泄的途徑中,製造恐懼一直是個不錯的選擇。



7 則留言:

糜鹿出走中 提到...

剛剛看完這部,找好久。

記得當初查資料,好像是逛到這裏,
然後看到

「片裏的人是快樂的,片外的人卻笑不出來」

覺得更有興趣。

現在看完了,覺得這句話說得好貼切。

壞胚子 提到...

嗯嗯!
電影給觀者毫無猶豫的不舒服
看似無意義的行為甚至一些不合邏輯的動作(虐殺貓、髒浴室吃茄汁肉醬義大麵)
卻給螢幕前的我們反胃難受
更讓我們盲目掉進導演朔造的反道德體制的陷阱裡

總而言之 你敢看本片算你酷!
哈哈

shaohaha 提到...

請問 哪邊可租或買到這部片

泡刀 提到...

我也好喜歡這部電影
小時後第一次看到的時候 莫名的嚮往裡面的生活 他們做的事
另外你的blog太棒了

壞胚子 提到...

回泡刀 :
謝謝你~只是最近雜事殘身,導致有些停擺狀態,感謝指教

r i c k y l i 提到...

好有興趣睇這套戲

o.o 提到...

喜歡他的拍攝手法

晃動的攝影機

模糊的照片

彷彿在拍紀錄片
似乎是真實事件似的...

電影中的那個年代
應該真有人再過這種荒唐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