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10

練習曲(Island Etude)(2006)-觀後感

劇情簡介:
《悲情城市》攝影陳懷恩首度執導,捕捉臺灣人文風景。大學就要畢業的聽障男孩背著吉他騎腳踏車旅行,獨自一人展開七天六夜的單車環島旅程、一百分鐘的電影。逆時針的環島路線,東岸到西岸的逆風行,一路所遇見的人與景,交織相扣,譜出生命的和絃。

觀後感:
當年1989年,侯孝賢的《悲情城市》因爲對敏感碰觸台灣當時不感談論的“二·二八”白色恐怖的反映而斬獲當年的威尼斯金獅獎,在影片壓抑的政治氣氛中,令人難忘的是那些忽然插入的搖向天空、樹木、遠山的空鏡頭,平淡,包容,含有希望,深層而省思。18年後,當年的攝影師陳懷恩,他拍出自己的第一部劇情長片《練習曲》,也可以說幾乎就是由自然風景組成的,只是時空拉到現在,不悲情、不控訴、不牽涉政治黨派、不充滿焦慮、不遮掩臺灣的瑕疵、不試圖解釋社會現象、不說教敏感話題,只想好好說一個Pure Taiwan Story,說它像一部台灣公路電影,到不如說它更像是一部紀錄台灣土地的半紀錄片。

電影中透過十三段小故事,不僅景點均衡,而且出現的人物兼顧個族群/職業,甚至語言上也容納了國、客、原住民、台、英語,還包含聽障,將台灣社會的多元性作為呼應,但是電影刻意設計男主角遇到的每個人和故事都有他自己的未完成之處。例如太麻里的王伯伯的“未完成”,就是他的母親。當年隨著國民政府來臺灣的王伯伯,住在太麻裏是個素人雕刻家,他最喜歡的作品就是一尊父母的雕刻。他在這尊雕像前頭擺置了一朵花,獻給他的母親:“因爲母親節啊,這麽多年來,我都不能和她見面,我很想她。我沒機會報答她啊。”還有工廠倒閉的成衣廠女工,沒有得到應有的補償。她們是加工業向大陸轉移後果的承擔者,從十幾歲就投入的青春,一夕之間全沒了,於是只要老闆從大陸回來,她們就會約到一起去抗議。“事情不能沒有句點,雖然不差那一口飯吃,但就是一個怨,一個未完成啊。”或者主角在北迴歸線地標處休息時,認識一名要去花蓮看母親的單車騎士,當晚主角住在騎士母親家,他感受到這是個拆散的家庭,騎士母親有著淡淡的哀愁。第四天的北海岸之旅,投宿位於海邊的國小,感受到即將退休劉老師的照顧與鼓勵。想彈吉他給老師聽時,弦卻斷了。

一種遺憾,台灣這塊土地上,的確帶了太多的遺憾,許多被埋沒的事件,許多被埋沒的歷史,更多許多不公平的事情每天發生著,甚至電影中加入“莎韻之鍾”的歷史典故、置入北部火力發電廠的影像故事、西濱海岸的生態問題,包括找來極具象徵意義的胡德夫,骨子裏還是想勾連許多關於島嶼的歷史、環境生態、當代社會的議題。

台灣的權力中心位於北部,因此,我們都被塑造出一種台北視角,站在這個方位來看台灣。不論是媒體報導,或是影劇文化,都以一種台北的、精英的、都會的模式來描述台灣及對台灣的想像。然而,要是站在不同的方位、高度、距離來看台灣,就會看到不一樣的東西。所以,要移動。或者,閱讀、觀看移動。從電影中可以觀者逆繞台灣,看更多不同於角度的台灣,是另一種體驗感受。

《練習曲》呈現了一場無意改變自己、也無意改變任何人的旅行,而片中有人問主角為什麼環島,他的理由很簡單,也很有趣,就是“有些事,現在不做,就永遠不會做了!”,“希望在20出頭的生命裏,做一件到80歲想起來都還會微笑的事”,“旅行總是聽故事的最好時刻”。我想人就是要帶著一些些傻勁,才能做出深刻的事,經過太多預設立場或是假設性猜疑,那麼熱忱總是被人過度理性給沖毀,曾經是許多人年輕時的夢想,但這事如同我們生命中許多的激情與理想,總是被生活中更重要的事所取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