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27

初纏戀後的二人世界(First Love the Litter on the Breeze)(1997)-觀後感

劇情簡介:
某年,王家衛說他不想做導演了,他說每次拍完一部片子都會極度空虛,然後他說,葛民輝,你來拍一部片子我來做監製吧!

於是…………
葛民輝夫子自道的"初纏"用廣播小說的架構表現他對初戀的茫茫然感受,分別透過金城武飾演垃圾佬和李維維飾演的半夜夢遊女,巧妙的相遇相戀,而產生怪異的戀愛經驗。“戀後”則由葛民輝、莫文蔚飾演原本結婚的戀人,後來不知原因分手後,多年後相遇,葛民輝則成為一個雜貨店老闆,莫文蔚則是每天來光顧喝可樂,葛民輝擔心莫文蔚心懷恨意,而兩人間開始出現莫名的化學變化…

觀後感:
葛民輝的電影處女作,王家衛監製,杜可風攝影,澤東電影出品。

電影主要故事分為兩大部分,分別是“初纏”和“戀後” 。很明顯這兩個故事圍繞著城市間的某部分現代人的孤寂情緒,而葛民輝更添加了的某部分自己戀愛經驗。

所謂的“初纏”,大概是初戀的糾纏吧。說的是一個夢遊症的女孩子每天晚上都會和一個神經兮兮的垃圾佬見面。爲了知道自己晚上都幹了些什麽,女孩在身上綁了個DV,第二天再看。當然,她看到了垃圾佬。並且理所當然地愛上了他。金城武就是那個垃圾佬,傻傻的,也很帥。然後,在他自顧自地把喜帖、喜糖和一個布偶放到我面前要我和她結婚的時候,義無反顧地奔過去嫁給他。當然夢遊的女孩也去了,可是卻找錯了地方。

然後在第二天的早上,兩個人都在各自的地方,悵然若失。好像葛民輝要說的是,初戀的記憶,大抵都是如此。迷迷糊糊不清不楚,夢幻浪漫卻總是要失去的。

“初纏”之後便來了“戀後”的故事。“戀後”,愛戀之後吧。在這個故事裏,葛民輝是一個在十年前抛下訂婚女友遠走它方的男人,原因爲何我們不得而知,只知道,他現在已經結了婚,生了子,開了一家小小的雜貨鋪。而要命的是,十年前的女友居然出現在他的店門口,還看到本屬於她的戒指現在已經戴在他老婆的手上。

他開始臆想她是冷酷的女殺手,回來找他尋仇。他時刻提防著她,注意她的行動,恐懼,害怕,甚至兩次假裝強盜把老婆打得鼻青臉腫,爲了搶回戒指還給她以求活命。可最後她什麽也沒說,又把戒指放到了他的面前,轉身離去。於是,他說了十年來一直沒有說出口的話。他說,對不起。

看完本片,讓筆者我又愛又恨,先說喜歡部分,喜歡電影的新潮大膽及前衛性,刻意使用繽紛淩亂的構圖和漫畫化的人物塑造,充滿拼貼主義色彩,當然本片的監製正是王家衛,攝影指導正是杜可風,因此作品的精神風貌還是一脈相承的,很王家衛啊!但令我不是那麼滿意的部分就是導演葛民輝身上,“神經病大導演”葛民輝的一些零碎地情節與16釐米片攝片段的集合,廢話連篇,胡說八道的功力,神經質得讓人啞然,當然,也是噱頭十足。比如說,那些小標題:“小鋼炮與AV女優”,“五號公車上的骨醫館”,還有“AV大久保”之類的。都是些有頭無尾,或是無頭無尾的片斷,感覺奇妙,但讓人頓時覺得惡搞成分大過創作本身訴求,但這些如意識流般的短片,本質上這也是影片衆多故事中的一部分,同時,這也是導演挑韌你的情緒的其中一個手段。但不能否認電影配樂的獨特品味,原本就是樂團軟硬天師「軟天師」葛民輝,電影中加了許多碎拍的電子節奏,和自己癲狂的RAP,時而來個漂亮的搖滾配樂,很符合他個人特色,神經兮兮。

電影中有太多王家衛的電影色彩,類似《重慶森林》中的呢喃似台詞,童趣可愛,但從葛導嘴巴說出,又變另一個樣貌,如:「有人跟我講過,談戀愛就好像削蘋果,當你削完一個蘋果之後,這蘋果很快就會爛掉,變黃了,變黴了,生蟲了,出水了,變成另一樣東西,完全不再像蘋果,大家都猜不到的。所以我嘗試削啤梨、削西瓜、削鳳梨、削桔子、削榴蓮、削香蕉、削豬扒、削鄭明明、削山雞、削水喉管、削手榴彈、什麽都削一下,削掉它們的皮,看看會變成如何……」。

搖擺鏡頭,可說是王家衛和杜可風的招牌風格,葛導延續王導電影視覺風格,劇中讓金城武拿起DV,搖晃捕捉身邊的小事物,對一隻眼睛、一隻腳趾的特寫,自我掃描式的拍攝,更讓夢遊女孩在身上綁了個DV,第二天再看昨夜夢遊時所拍的香港夜景和人事物,視覺風格顯明獨特,色彩斑爛,魚眼鏡頭、華麗畫面無法忘懷。繽紛淩亂的構圖,更是電影極為看頭的部分,復古色彩濃烈的壁紙牆壁、昏黃迷幻燈光、瓶瓶罐罐飲料成列的雜貨店、滿屋子充斥偷來的交通指示標誌,這是一個瘋狂而又觸碰到心底細小情感的電影。

片尾,葛民輝直視鏡頭:“一切都有結束,只有一件事,你永遠都不知道它何時來臨、何時終止。它總有再次來臨的時候,永無休止”——他的臉上,涕淚雙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