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03

2014 / 近期觀影紀錄簡評

 
Interstellar(2014)-(台譯:星際效應)
觀後感:
今年度最佳科幻片無疑,飽滿的劇情設定,深刻的父女情感,浩瀚宇宙穿越時空拯救人類,硬科幻涵蓋相對論的時間矛盾與巧妙,致敬2001太空漫遊意味濃厚,形成豐富而精彩的超現實與超真實科幻佳作。Christopher Nolan一向對劇情解構與反物理特效有一套想法,翻轉扭曲的空間總給人眼睛一亮的視覺震撼。佳作
5/★★★★★


Jodorowsky's Dune (2014)-(台譯:曠世奇片之死)
觀後感:
好感動!好久沒如此對創作有如此大的渴望及企圖,這紀錄片給人無比正能量。Jodorowsky是一個爭議性十足導演,早期電影都是cult film經典,《聖山》的瘋癲程度如今無能比。籌備改編科幻小說《沙丘》,招集各方人馬,這些人都是大名鼎鼎,整個電影企圖太前衛,導致好萊塢恐懼將作品胎死腹中,但影響長久。
5/★★★★★


Boyhood (2014)-(台譯:年少時代)
觀後感:
電影儼然成一部寫實動人得少年成長過程,導演細膩用心的將演員每階段成長痕跡刻畫下,故事平淡沒啥高潮卻波 瀾不驚安排感受時光,卻處處引人入勝的巧思,演員的自然青澀,轉變成安靜憂鬱,與其說劇本安排這樣的個性,到不如說是演員真情的流露表現。人生的巧妙,永遠不知道下一刻發生什麼,只樂觀前進。
5/★★★★☆


推拿(Blind Massage)(2014)
觀後感:
婁燁導演作品一向寫實而殘酷,有如鋒刃手術刀,將壞死腫瘤切去,血淋淋直接。盲人這題材確實新穎而引人省思,揭開盲人的世界觀,確實是比正常人來的樂觀,或許如電影所說,有的眼睛適合在光明,而有些眼睛適合看著黑暗。電影設計給盲人觀看模式,有個導讀者敘述故事事件,卻往往將故事推向另一種詩意。
5/★★★★


KANO(2014)
觀後感:
真實事件改編,《KANO》這部描述台灣日據時期,日本教練帶領原住民及漢人打棒球闖入日本甲子園的故事,整個故事熱血勵志,各方面細節講究,電影充滿汗水,淚水,民族矛盾,熱情,自我成長等元素,這支從來沒有贏過比賽的球隊,一步一腳印逆轉,節奏起伏導演掌握的不錯,容易牽動人心,算是充滿正能量。
5/★★★★☆


Begin Again(2014)-(台譯:曼哈頓戀習曲)
觀後感:
音樂的魅力有時大於電影,這電影中雖然有著平凡無趣故事,但因為音樂的煽動性與感動,讓電影五線譜增添幾個伸音符,好看又好聽。潦倒失業的音 樂製作人,喝醉無意間聽到最動人的音符,近而與演唱者產生一段伯樂與師友般的情誼,近而遠,遠而美。電影將紐約拍的浪漫而親近,樂手在街頭演奏收音確實迷人。
5/★★★★☆


Airy Me(2013)-(台譯:幻想的我)(動畫短片)
觀後感:
太強悍!鏡頭的流暢與手繪動畫的美感意念,不給五顆星,太沒天理。
5/★★★★★


Johnny Express(2014)-(台譯:宇宙快遞)(動畫短片)
觀後感:
短短的五分鐘動畫,卻讓人印象深刻十分精彩。
5/★★★★★


Under the Skin(2014)-(台譯:肌膚之侵)
觀後感:
讓人驚豔的科幻藝術作品,深邃多符號性的瞳孔特寫開場,昏暗冷調性光影素描,艱澀迷離劇情安排,極簡富有創 意超現實鬼魅氛圍,最佳驚嚇人體脫水及脫皮特效,失序淩亂冰冷電子配樂,性感Scarlett Johansson出色演出,電影呈現一種新的視覺體驗,不像傳統外星人科幻電影,儼然成mv式的唯美視覺概念作品。
5/★★★★☆


Annabelle(2014)-(台譯:安娜貝爾)
觀後感:
沒想像中差勁,或許整個情節與故事安排,略有單薄及牽強,但如果是老恐怖電影迷,一眼看到電影充滿濃濃復古懷舊Annabelle,不少《The Exorcist》或《Rosemary's Baby》的影子。音效確實是恐怖電影少不了的元素,氾濫使用讓人感到俗氣,巧妙使用確實可以讓電影增色不少。靈異娃娃題材,相信會再玩一陣。
5/★★★☆


The Maze Runner(2014)-(台譯:移動迷宮)
觀後感:
電影其實很可惜,許多視覺設計都算有趣,包括迷宮的巧思,解密的方式,但是整個故事結構太單薄無力,結局的安排不難猜到,整個世界觀圍繞著人性的貪婪與自私,透過這個龐大的迷宮框架,裏頭幾個小夥伴儼然成為世界的縮影。以一個反烏托邦的未來科幻電影,電影確實 不怎樣,看得出很多電影的影子,結局爛。
5/★★★☆


Coherence (2013)-(台譯:彗星來的那一夜)
觀後感:
最近好評的科幻電影,不再只是視覺上的震撼,而是以艱澀哲學思考與時空矛盾取勝,讓科幻類型電影呈現更深奧難取悅,可見觀眾的品味及要求越來越有想法。這部小成本的科幻電影,但整體氣氛及故事都顯新意,甚至給人毛骨悚然的寒意,在同一個空間出現錯亂,產生平行 宇宙的重疊交錯,故事發展給人驚喜難測。
5/★★★★


Guardians of the Galaxy (2014)-(台譯:星際異攻隊)
觀後感:
典型漫威模式下的情節,起承轉合甚至反派順序都能猜得到,毫無觀影壓力。反英雄loser幫爭相出彩,相比婦聯親切感十足,還有強大的感情後盾來挑逗淚腺,剪輯淩厲得眼花繚亂,外星大戰場面華美大氣,煽情戲出人意料的精彩,人物塑造有血有肉,小分隊成長史令人莞爾。漫威目前的最高水準。
5/★★★★


Tusk (2014)-(台譯:人型海象)
觀後感:
原本很期待Kevin Smith的新片《Tusk》,但看完略有失望,或許整體節奏太緩慢而顯不精彩。Kevin Smith的電影少不了滿嘴跑火車的男人,故事講吹噓膨脹自大的花心男,為了找廣播題材跑到加拿大,遇到變態老頭,迷昏人工手術後成為人型海象,光是這故事,似乎少了創意,但電影還冠冕堂皇講“海象哲學論”。
5/★★★☆


The Boxtrolls(2014)-(台譯:怪怪箱)
觀後感:
遙遠怪異小城,是一個乳酪香濃鬱而充滿童趣又黑暗世界,地下道及黑暗中藏著傳說中的盒子怪,每到夜晚出來覓食抓小孩,有心人製造謠言聳聽,其實真相背後是成人貪婪與欲望。這動畫電影,太精緻太好看,每個畫面停格,皆是一張獨一無二的玩偶明信片。劇情有趣動畫流暢,更多是動畫工作人員的偉大與熱忱。
5/★★★★☆


孟蘭神功(Hungry Ghost Ritual)(2014)
觀後感:
演而優則導張家輝,既然選擇恐怖片類型當處女作,這勇氣確實令人佩服。但整部電影充滿虛虛晃晃嚇人安排,故弄玄虛音效,鬼上身和午夜監視器拍攝,老套不算新鮮的戲班鬧鬼戲碼,在眾多恐怖片中終究淪為泛泛之作。佛家講的是因果,道家講的是緣分,回溯四十年前的戲班仇恨,衍生四十年後的冤魂不散鬧鬼。
5/★★★


等一個人咖啡(Café•Waiting•Love)(2014)
觀後感:
如果愛情是杯咖啡,我寧願選擇一杯苦澀的黑咖啡,也不要甜而膩的加糖又加奶的調味咖啡,接近咖啡本質,越真實越好。台灣電影面臨到一個問題,就是喜歡拍同類型而缺乏看點的電影,雖是知名作家作品改編,但電影畢竟是電影,需導演更多的主觀思維和想法,如果被原創文本牽著走,估計這電影就淪成四不像。
5/★★☆


親愛的(Dearest)(2014)
觀後感:
今年最催淚電影之一,生活中最深刻感動人心的故事,往往取材來自於最樸實單純的親情事件,電影真實描述兩組家人的愛恨糾結,一個被誘拐的小孩受害家庭,和一個違法收養誘拐小孩家庭,這中間太多複雜難理解的情緒,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有濃厚。遺失小孩焦慮,卻成為詐騙的弱點,黃勃彷徨的眼神如此真實。
5/★★★★


一生一世(But Always)(2014)
觀後感:
如果一部電影,可以不斷被觀眾在觀影過程不斷被猜中接下來的劇情,估計這電影真的乏味無趣。電影不算難看,失敗於劇情設定,編劇完全業餘安排故事發展軸線,一下好一下又反轉,草率處理劇情邏輯及強硬的情感關係,讓電影呈現很虛無空洞的內容,最後只靠演緣來撐場面,但偏偏男主角又是撲克牌臉,失敗。
5/★★


臨時同居(Temporary Family)(2014)
觀後感:
別問我為什麼會看這部!!真不想承認
5/★☆


繡春刀(Brotherhood of Blades)(2014)
觀後感:
故事完整合理,兵器運走龍蛇。一把倭刀一對短刀一柄白矛,連弩短弩與長銃各有所長。明制衣冠髮式、官衙稱謂更是考究出彩,支線、配角同樣引人唏噓。主角各有私心又同懷肝膽,殊途同歸驗證著小人物的偉大與悲哀,後面扯出崇禎帝與後金,點到為止稍顯突兀。算是有誠意的武俠功夫電影,至於好壞,大家去評斷。
5/★★★☆


Vi är bäst!(We Are The Best!)(2013)-(台譯:我們最搖擺!)
觀後感:
年輕就是許多酸甜苦辣所拼湊而成的既難忘又尷尬的日子,許許多多問題莫名其妙的出現,同儕間的嫉妒,友情間的猜忌,理想與實際上的不切實際, 或許我也像主角們選擇自己方式,用最直接與逃避方式面對這生活難題。雖然是龐克搖滾電影,但是電影著重友情比音樂來的多更多,但整個電影態度確實很龐克無疑。
5/★★★☆


Fire with Fir (2012)-(台譯:封火線)
觀後感:
好的腳本,遇上沒有執行想法的導演,最終必成一部不痛不癢的爛片。雖然這是人吃人的世界,但警方的保護也未免太弱了,可以讓惡勢力滲透到殺害被害者全家,而無能為力,只靠被害者自己展開復仇行動,太鬼扯。電影黑人要求主角,咬水泥地板那段,似乎在諷刺《American X History》。精彩度與娛樂性都遜。
5/★★☆


Madagascar 3: Europe's Most Wanted (2012)-(台譯:馬達加斯加3:歐洲大圍捕)
觀後感:
劇情順理成章,溫馨搞笑,Firework讓奇異的馬戲團表演,以及最後的理想救贖變得夢幻而絢爛。一群動物們的搞怪冒險第三彈。3D效果很不錯,碎片向銀幕襲來十分有衝擊感,而各類顆粒、煙霧的渲染也真實地還原了現實世界,夢工廠的技術依舊是無可挑剔。另一大亮點是配樂,讓我十分中意,恰如其分地烘托了氣氛,渲染了人物內心感情。劇情相對較為蒼白,感情的表達也是常規的模式化,並無多少創新。
5/★★★☆


Madagascar: Escape 2 Africa(2008)-(台譯:馬達加斯加2:逃往非洲)
觀後感:
比起第一部來更顯荒誕和脫線,不過流暢性和笑點大大提升,這片子的亮點全在配角上,幾個主角相比之下只是點綴,企鵝小隊的表現依然犀利,發現他們喜歡亂折騰一番,但又能很完美的完成任務;兩隻猩猩的紳士路線走得頗有意思,比文明人更文明人;狐猴國王越來越精神病了;還有那個老太太,屹立在食物鏈頂端。
5/★★★☆


Johnny Mad Dog (2008)-(台譯:瘋狗強尼)
觀後感:
黑色大地的民軍起義腥風血雨,無政府娃娃兵失控缺乏人性與道德淪喪的拿起武器威迫人民,狐假虎威人間失格,頓時讓人額外覺得文明與教育的重要。電影一直呈現壓抑緊繃的臨場感,主要來自于那些不理智的娃娃兵,儀式般的怒吼高喊,完全呈現非洲土著的劣根性強烈,強食弱肉人吃人的世界,完全不能想像。
5/★★★☆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 (2005)-(台譯:星際大奇航)
觀後感:
雖然各方面對這電影評價都頗高,還是帶著小失望看完本片,整個電影有驚喜也有瑕疵,但最致命是劇情鬆散荒誕,我可以接受荒誕,但不能接受鬆散如沙。電影保有英式的詼諧感,喜劇中的英國人總是視喝酒如命,世界末日前總要喝一杯,更多是他們對事情的樂觀態度,欣賞嚴肅的科幻哲學命題以挑侃的方式呈現。
5/★★★☆


團鬼六 繩妝館(SM daizenshu)(1984)-(台譯:團鬼六SM大全集)
觀後感:
當我們譴責日本怎麼可以拍出種種變態荒誕異想天開的性淩虐畫面,但往往卻是給自己找一個安心的台階下,如果沒有好奇心的觀眾(抱括你我),那些創作者會需要如此大費周章拍攝鹹濕而走版的劇情嗎?當然是為了滿足觀眾的欲望及壓抑的現實包袱,透過這樣的臆想跳脫傳統道德框架,當個小惡魔。有些畫面頗美。
5/★★★☆


秋刀魚の味(The Taste of Saury) (1962)-(台譯:秋刀魚之味)
觀後感:
喜歡這名稱,秋刀魚之味,秋刀魚屬於便宜很接地氣的魚種,家家戶戶接可以烹飪食用,但每家料理方式不同,出來味道也完全截然不同,如電影核心,家家戶戶有難念的經,看似幸福的家庭,總是有些顧慮存在,老父親的擔憂,長子的經濟問題,女兒的晚婚。小津安二郎的電 影,雖然平平淡淡說家裡的瑣事,但深刻。
5/★★★★


13 Ghosts (1960)-(台譯:十三鬼)(我亂取)
觀後感:
William Castle果然是恐怖電影界佼佼者,本片後來也被翻拍同名作品,但是不敵老版本的高度。電影延續傳統敘事手法,沒有過多的懸念,但增加當時很新穎的科技點子,如3D眼鏡可以看見鬼這橋段,在五十年前確實有趣。電影幾幕突乎其來的嚇點,算是用心。電影除了講超自然的鬼怪,也講貪得無厭的人性醜陋。
5/★★★



20 Million Miles to Earth(1957)-(台譯:金星怪獸)
觀後感:
五十年代科幻片,如今看起來意猶未盡,Ray Harryhausen經典逐格粘土動畫特效的流暢讓人目不轉睛,故事模式影響往後大科幻特攝電影的框架,在此已經清楚易見。來自遙遠的金星,地球的環境 讓金星生物快速成長,變成一隻大怪獸,破壞毀滅了整個羅馬,在動物園與大象決鬥確實有新意。最後一番話值得深思。
5/★★★★

2 則留言:

JohnnyChang 提到...

我最近也開始自己在研究電影,不過對電影的知識只有大學修了一學期的文學與電影。不知道怎麼說,很喜歡你介紹的cult film

J 提到...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建議看原著!!小說翻成銀河便車指南,台灣只翻譯了五分之三集,我從第一集第一頁笑到第三集最後一頁。
電影真的不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