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05

肢解重組後的身體意識 / Frankenhooker(1990)-(台譯:鬼氣活現)觀後感

劇情簡介:
醫學院學生傑弗瑞沉迷于研究一些稀奇古怪的實驗,在一次生日聚會上,傑弗瑞的未婚妻伊莉莎白失誤操作他發明的割草機不幸被割的得血肉橫飛成了一堆人肉沙拉,傑弗瑞痛苦欲絕,決心通過實驗將屍體殘骸重新拼接讓其復活...

觀後感:
基本上,筆者會寫觀後感推薦的影片,大略根據兩種原因去出發,第一原因便是電影相同類型作品中,有出色的水準表現,甚至達到賞心悅目,不推不薦便天地不容的地步,基本上這些作品都是好看的(當然有些私心喜愛,品味純粹筆者喜愛),而另一種原因,反其道而行,就是電影爛的可以,爛的極致,爛的天翻地覆,達到非推薦不可以的等級,這些電影通常筆者我稱為"奇觀"電影,沒有太好的製作品質,甚至劇情奇差無比,但娛樂效果卻十足,這類型電影,在公眾評價下越是負面,批判聲越大聲卻反有如瀰漫水中血腥味,吸引鯊魚的注意,也逐漸培養起一群愛看怪片和Cult Film的死忠影迷,儼然也成為一種大眾追求美好品味的同時,惡品味影迷也慢慢茁壯成為自我獨特品味的表現呈現。

也許是人們在文明世界生活得太久了,在都市文明所帶來的便捷中逐漸陷入身心的慵懶之後,怪品味電影所帶來的超越身心極限的感體驗就好比感官的緊繃感,那種觀影感覺有點置之死地而後生那種刺激感,當然欣賞它們也需要極大的勇氣和耐力。

這類電影,除了利用罕見的內容來達到商業目的,其實和小清新電影一樣,是有自己的理想、情調和風格的。說正直一點,怪品味電影期待通過極端方式來反映人本身真實的人性,以殘酷方式來暴露現實問題;而另一方面,恐怕是主創者們為了滿足一己私欲而刻意為之,所謂“獨樂不如眾樂”,一人嘔吐不如大眾一起壯麗的大呼“噁心”,又欲罷不能才是怪品味電影的靠譜之道。

本片算是標準的Cult Film,古怪荒謬的劇情、支離破碎的肢體、大膽情色的裸露、借屍還魂的陰森,還有一堆紐約邊緣人物的低俗嘻鬧;我們光看電影片名《Frankenhooker》,其實很容易看出電影玩什麼把戲,將經典恐怖電影《Frankenstein》科學怪人和"Hooker"妓女兩個字結合在一起,變出一個《Frankenhooker》科學怪妓(香港地區片名)!!這樣得組合,不低級也不行,我們都知道,原作《Frankenstein》科學怪人故事主要是在描述一個科學家的瘋狂計劃,科學家計劃要靠自己的力量創造一個生命體,說是想打造一個完美的人,於是,他從墳場精挑細選後挖出的屍塊,他以專業知識判斷還能使用部分,再將之拼成人型,並賦予他生命。不久,科學家坦便發現這是個嚴重的錯誤,他製造了一個怪物,於是,他開始追殺這個怪物,怪物也本能的逃亡,雙方間發生了許多衝突。但是本片只吸取經典作品的皮毛,就是將屍塊拼湊成人體,讓死者復活這橋段,其餘就是“自由發揮”,主角傑弗瑞是一個瘋狂科學家,因為自己製造的除草機,一次意外將未婚妻活生生全身截肢慘死,全身如爛泥分散家中庭院,只剩頭不完整,於是傑弗瑞偷偷保留頭部,不讓警方發現,傑弗瑞為了讓未婚妻可以活起來,開始失心瘋地物色更完美的身體和四肢拼湊一個完美女人,哪邊最好找女人? 傑弗瑞想的跟你一想的一樣,到紅燈區去找,只要有錢,怎樣的女人都可以找到,高矮胖瘦任君挑選,就這樣,傑弗瑞瘋狂似的開始選找完美四肢。

在觀看電影同時,忽然間腦海中浮現「整形」兩個字,時下,整形似乎成為一種時尚,越來越多的普通人熱衷於此,每到長假,各整形整容機構可謂門庭若市,有些女性甚至大動干戈,不是就同一部位一整再整,就是把全身都“修補”一番。

人們常說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可能就是一種傳統文化的積澱。按找照榮格的說法就是集體無意識,但是目前追求整形是一種社會的時尚、風尚,包括現在一些男士,就是自我意識包括自我的評價、自我的情感、自我的意志,那麼自我評價當中包括對自我的主客觀的評價,當然很重要的一部份就是自己的外型、容貌,那麼這種評價,他的參照系就是,大眾社會的尤其是媒體傳播,比如你作為一個成功人士,你應該具有一個什麼樣的手錶等。我個人其實是不反對一些合理的整形的,比如說是有一些明顯的生理缺陷,或者什麼地方有些什麼不對稱的,做些修飾,這對被修飾者、參與美容手術的主體,其實對自我評價的改變從而引起自我意識的提高,是很有幫助的。他可以獲得一種補償,一種自信。但相反的,如果今天只是純粹追求一種世俗眼中的美,如果這個結果可以讓你生活上有提升,當然是沒問題,但如果將整形只是變成一種依賴,換個角度來看,這和科學怪人故事中的瘋狂科學家有什麼差別,儼然就成為現代版的《Frankenstein》。



1 則留言:

鍵盤分析師 提到...

這導演的東西都很有那種調調
我最喜歡brain damage
這部感覺是她作品中格局算大的電影了
但看到她炸掉妓女那邊還是...太粗糙了Q_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