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07

擺脫科技束縛重返自然型態 / Logan's Run (1976)-(台譯:攔截時空禁區)觀後感

劇情簡介:
23世紀的時候, 人類在發生核戰之後, 倖存者居住在電腦控制的城市中, 過著無憂無慮極盡享樂的生活. 不過, 他們只能夠活到30歲, 到了30歲時就要接受 "重生" (Renew) 的儀式. 其中有一群人懷疑 "重生" 的意義其實就是 "死亡毀滅", 於是就成為所謂的 "奔命者" (Runner). Logan是屬於 "砂族" (Sandman) 的, 他的工作是獵殺那些 "奔命者", 直到他即將接近30歲的時候......

觀後感:
人總是矛盾,不斷追求高科技的同時,卻又老是自打嘴巴反思過度開發科技是否毀滅人文,這樣拉扯過程中,便感嘆嚮往回歸自然型態的美好。我們認真思考我們看過的科幻電影或是小說文本,多半都會略有這方面困惑的反思與提問,這類型電影世界觀多半是大量的非人性化、極權政府、後世界末日、網路遺傳技術、社會混亂和普遍的城市暴力,而我們會給他們一個歸類,便是反烏托邦電影,反烏托邦電影的共同主題,他們勇敢地揭示著這些未來可能呈現的凶兆。

反烏托邦虛構了一個與烏托邦理想完全相反的社會。在烏托邦構建的理想裡,世界接近完善,政治和科技設施健全。世界擺脫了混亂、戰爭和饑餓的威脅,人們的個性得以充分發揮,自由被放在第一位。

相反的,反烏托邦的未來充斥著貧困和極權個體對世界的強權統治。這一類型的電影常常構建出一個虛擬的宇宙,以人工技術的進步、人為的災難或者階級革命這些特殊的環境作為大背景。

《Logan's Run》算是題材有趣但不算好看的電影,怎麼說呢?不像科技發達的未來。
電影中故事發生在23世紀,那個遙遠的世界是我們無法直接聯想的,就目前人類發展的速度過於快速,許多科技技術日新月異進展,光是手機科技為例,二十五年前,手機根本還不算是家家戶戶必需品,更別說智慧型手機的功能,遙不可及,當時「黑金剛」甚至是暴發戶和大老闆的象徵,但看看電影中的人們雖然已經開始使用手機這類型產品,但電影中的手機還不大像,與其說是手機倒不如說是對講機。人們的穿著也略顯不合邏輯,某些極簡主義風格我們可以理解,男生連身如《Star Trek》裡的緊身制服,但女生卻如《羅馬帝國豔情史》披掛著兩片布,風格迥異,使整個世界看起來更像似一個荒謬的舞臺劇場景。

但不能完全推翻整個電影,電影也點出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如「生命」這問題,電影一直強調著未來世界,人口過度膨脹,生存面積與糧食都面臨嚴重控制,人們壽命只有30歲,就必須接受一種"重生" (Renew),而這過程說白的就是終結生命,但為什麼要設定在30歲,為啥不40歲,50歲,偏偏選擇在30歲,筆者猜想可能是這階段的人們,智慧和心理剛成熟的階段作為終點是合理的,因為正當你智慧和心理成熟時,見識閱歷逐漸增多,思考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你說不定就會開始懷疑之前一 直不會懷疑的東西,城市就是要扼殺有可能危害到地下城市規則的人,同時也緩解人口壓力。平衡城市的人數。當然也有可能是基於嬰兒的出生速度決定的。

另外這個世界已經呈現無性生殖系統,意味著這時代的人們,不用透過人體性愛自然受孕,而是人工受孕方式延續後代,加上30歲就必須面臨"重生" (Renew)這儀式,所以,每個小孩都是政府製造出來,沒有真正的親生父母親,更別說有親情可言,而性交行為只是多餘的,甚至演變成享樂主義的產物,沒有責任感更沒有道德觀,一個精神生活如此自由開放的社會,能夠維繫其如此荒謬的生命觀念,不太符合邏輯,這在許多科幻電影中都曾點出這問題。

世界的雖荒蕪荒廢,但仍保有人文與人性,自然的年老,飼養寵物,閱讀書籍,自然方式衰老變成珍貴的象徵。電影雖然特效廉價,但核心思維卻巨大,逃出科技世界外環境讓人連想起《Planet of the Apes》!





3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匿名 提到...

"飛向太空" + "傻瓜大鬧科學城"

壞胚子 提到...

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