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21

姐姐妹妹傻傻分不清楚 / Sisters(1973)-(台譯:姐妹情仇)觀後感

劇情簡介:
一對男女在一個電視節目中相識,然後兩人到女子家裡共度良宵。第二天早上男子被殺,而過程正好被住在對面的女記者看到。細心的女記者發現這個女子有個雙胞胎姐妹…

觀後感:
此片導演Brian De Palma被奉為“當代美國的希區考克”,他也是最具爭議的好萊塢導演。Brian的父親是一名整容醫生,他從小目睹父親在手術臺上的工作,那些血淋淋的場面對他造成了終生影響,使他不斷在影片中表現出對鮮血淋漓的強烈興趣。而童年時父母離異,年幼的Brian De Palma為搜集父親不忠的證據而花了幾天時間 跟蹤記錄的經歷成為他日後偏好偷窺主題的心理根源。

Brian De Palma或許是新好萊塢的一眾導演中涉及影片類型最多的一位,在這些年的電影生涯中,他不斷變換風格、題材,喜劇片、恐怖片、警匪片、黑幫片、 動作片、科幻片皆作出嘗試和探索,似乎電影類型本身就是他的研究物件,他尤其喜歡戲仿、改裝那些經典。他對類型片熟練的操縱使其更容易取得與娛樂片的親緣性。他善於將視覺表現力與高度控制的驚悚感結合,在荒誕不經的故事中展現道德曖昧性與誘人的黑暗墮落情調,而他對噁心場面的不回避甚至是熱衷則不斷挑戰著觀眾的接受極限。

雙胞胎分異卵雙胎和單卵雙胎兩種。異卵雙胎比較相似,而且往往是異性的。單卵雙胎性別相同,且就像一個模子裡出來的,有時甚至連自己的父母都難以分辨。這種相似不僅外形相似,而且血型、智力、甚至某些生理特徵,對疾病的易感性等都很一致。這部電影主要議題圍繞著” 雙胞胎”,故事是個引人入勝的懸念驚悚片,電影敘述一對連體雙生姊妹,在分割手術過後,不幸僅存活一個,從此,這個內疚的妹妹衍生雙重人格,意志受到姊姊的控制…所有對她釋出好感的男人,都將慘遭殺害。

一個連體死亡,造成另一個生命共同體的內疚或恐懼,衍生出種種嚇死人不償命的故事,但有趣得是,這種電影總故弄玄虛讓你疑為是無形者(死亡)那位在做怪,其實,往往結局大翻盤時,讓你傻到眼睛到快掉出。這樣的故事,有心者很容易就題發揮在驚悚電影及恐怖電影題材中大做文章。經典作品有Bette Davis主演的《孽扣/案中案》(Dead Ringers)(1964),及同名但是不同的調的David Cronenberg 的《雙生兄弟》(Dead Ringers)(1988),當然最近泰國《連體陰》(Alone),都是探討雙胞胎及連體嬰的故事。

導演Brian De Palma可說是標準的希區考克影迷,他毫不掩飾自己對希區柯克的崇拜。電影中各種情節設定,觀者會自動開啟電影記憶抽屜,一一翻出希區考克的電影經典,彷彿就是希區考克致敬的集大成,充滿許多讓人玩味的橋段,如殺人橋段與人格分裂極似《驚魂記》(Psycho)一片的神韻,透過偷窺監探戲碼,緊張萬分,千萬別忘了《後窗》(Rear Window)也是如此,而將屍體藏在折疊式沙發中,更像老區的《怪屍記》(The Trouble With Harry),當然Michael Powell導演的經典作品《偷窺狂》(Peeping Tom),也是可在此部電影中看到,導演甚至將節目名稱就直接稱為「Peeping Tom」。

雖然電影裡頭充滿其他大師導演的影子,但不能抹煞了導演Brian De Palma的才華洋溢,尤其是分割畫面處理兩個空間位置,同是觀看著同樣事件的進行處理,如屋內發了顛的不知妹妹或是姊姊殺了帥哥黑人時,深重傷害的黑人蹣跚爬行到窗邊同時,畫面切割,則是對面業餘記者房間目睹對街屋內的謀殺事件,畫面同時進行讓觀者產生矛盾的奇異感,此時手法有在導演往後的作品不斷出現,開始利用後成為其風格標誌性元素之一的分畫面技術,並顯示出他精湛的架構情節與把握敘事節奏的能力。攝於1976年的《魔女嘉莉》(Carries)一片是史蒂芬•金的小說迄今最成功的改編作品,亦是恐怖片的經典,既富有創意性的震懾力和恐懼感,又不失幾分幽默,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熱潮,夢魘式的著名結局更被後人多次模仿。而使用此手法最如火純精應該是他《蛇眼》(Sneak eyes)(1998),多角度的捕抓拍攝拳擊場邊的槍殺案件,長鏡頭的回朔案發過程,讓觀者同時間不角度去面對案發事件,驚喜連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