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19

George A. Romero's Diary of the Dead(2008)-(台譯:活屍日記)觀後感

劇情簡介:
一群大學生以及一位教授,正籌拍畢業作品,聽聞電視新聞報導有「僵屍」出沒,於是決定拍攝實境恐怖影片,逐日紀錄僵屍動態,他們來到森林拍攝,卻隨著鏡頭一路闖入活屍禁區,遭遇了疫情的爆發。

原本只打算拍幾個片段的他們,必須面對不停湧現的僵屍群,這些被特殊誘因激發,群起瘋狂反撲的活屍們,將學生一個接一個生吞活剝,眼見一部恐怖經典就要在自己手中實現了,他們要如何逃過攻擊?拍攝的影片能否擊中僵屍死穴?或有更多僵屍的秘密?。

觀後感:
這個茫茫電影大海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電影題材,聰明導演敏銳如食蟻獸能迅速嗅出那裡有螞蟻藏處般快速的抓住屬於自己的那片浮木,不載浮載沈的盲目隨波漂流,演變許多導演與該偏好電影題材變成指標性的容易辨認,有人專攻科幻題材,也有人專攻黑幫鬥爭,更有人專攻血腥恐怖,提到科幻親情內容,讓筆者聯想到Steven Spielberg(ET、第三類接觸、AI人工智慧、侏儸紀公園…),義大利幫派爭霸及邊緣小人物故事,當然是Martin Scorsese(窮街陋巷、蠻牛、計程車司機、四海好傢夥…等) ,但如果要提到僵屍電影,我們反射動作般聯想到就是僵屍電影大師George A. Romero。

為什麼是僵屍電影聯想到George A. Romero?!
僵屍電影大師George A. Romero一生奉獻挖空肉腸的屍吃人片種,絕大部分作品脫離不了「Living Dead」活死人,當然他曾經也拍攝過幾部低成本B級恐怖電影,但作品不怎麼來的他其他作品出色。自首部作品《Night of the Living Dead》、續作《Dawn of the Dead》及第三部作品《Day of the Dead》都是述說地球人怎樣在變種僵屍的爪牙下偷生,三部曲要旨是表達人類,不論是白人、黑人,在病毒侵蝕下意志消失,化為嗅到生人氣味就生吞活吃的的眾屍平等。僵屍三部曲奠定他在僵屍界的王者地位,分別是晚上→黎明→白天,明顯看出是一天的時刻循環,也意味將是無止境的重複又開始,末日意識濃厚。

由George A. Romero所拍攝的僵屍三部曲,除了充滿緊迫感的演出之外,明確的人物描寫與極具隱喻性的劇情內容,是在當時所有類似作品所無法淩駕的。最主要的一點則是他的作品充分了反映出當時年代的情況。在首部作品《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由George A. Romero一手包辦編劇、導演、攝影和剪接,只用了114000美元完成,透過影片講述一班被困孤島上的人類被僵屍襲擊的恐怖、詭異故事;鬼魅的黑白攝影,令人透不過氣來。但憑著George A. Romero的大膽意識、超級暴力及恐怖處理,影片不但極具娛樂性,更隱諷了當時美國的社會問題,乃當年最有代表性的Cult片之一,日後還影響了不少創作人。劇中所呈現出的殺戮感,寫照出當時美國社會對越南戰爭的社會反應。失去人性兇暴慘忍的僵屍,和拿著武器幹掉僵屍而獲得極度快感的自衛民眾,則是清楚的描寫出當時美國頹廢的精神世界。第二部作品《Dawn of the Dead》中以巨大賣場為舞臺,和人滿為患的僵屍群展開長期的抗爭本作品則是針對當時美國在越南戰爭之後,獲得表面上安定祥和的消費社會,但心靈深處卻依舊是頹廢無助,做出了反諷的效果。到了第三部作品《Day of the Dead》,僵屍已經蔓延到全世界每個角落,存活下來的人只剩下無助和絕望,這是反映出在環境破壞與核威脅之下,對未來失去信心的八十年代表徵。正因為George A. Romero的僵屍電影和時代的變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才能夠與觀眾產生一樣的共鳴。

George A. Romero's拍攝的「Living Dead」系列如下
1. 1968年,Night of the Living Dead(活死人之夜)
2. 1979年,Dawn of the Dead(生人勿近)
3. 1985年,Day of the Dead(生人末日)

經驗了六十、七十至八十年代的活死人見證美國文化,二十一世紀的George A. Romero要諷刺的是現代的美國傳播感觀。
4. 2005年,Land of the Dead(活屍禁區)
5. 2008年,Diary of the Dead(活屍日記)

到了二十一世紀,George A. Romero's僵屍夢還沒結束,反而更猛烈更具針對性,而2005年《Land of the dead》中呈現出一個一座具有牢固圍牆防禦的城市裡,僵屍們無法進入,只得在外面的廢墟中遊蕩。在這座人口不多的小城中,人類也絲毫不忘地延續著以往的體制,少數富有和強權的人試圖保持過去奢華的生活,在城中建起高塔住宅以顯示自己高人一等的地位,這也是人類統治階級的最後城堡,而似乎很隱約的看出這是諷刺美國布希政府,而其中行動緩慢而以最原始的方式進行殺戮的僵屍們,有似乎在隱涉中東國家的恐部分子,雖然"僵屍"是行動緩慢比較好爆頭的動物,但是他們團結,一心不顧死活要佔領土地吃人肉。而人類卻儘管腦袋和行動都靈活,又有高級武器可以用,但是不團結而且自私自利,所以老是被“僵屍"趕著跑。導演在這部電影裏還是藏有很深的暗喻啊!

2008年《Diary of the Dead》,對筆者而言,或許期待越大傷害就越大,從小就喜歡看Zombie Horrors Films,一路上對George A. Romero的作品都有相當大的興趣好感,即使與筆者年紀相差一二十年的作品,仍被那斑駁不飽和色彩的畫質感到悸動,重點應該是看到某層面的文化表徵,對社會諷刺批判的力道如此真實,是許多電影沒有的地方,但今天看了《Diary of the Dead》,以George A. Romero's的僵屍烏托幫電影品質,本片真的說不上來算是佳作,反而淪落成尷尬不已的大師笑柄。

相較於受到George A. Romero所啟發的後期僵屍恐怖片,疫情大爆發僵屍橫行街頭的狀況,故事將拉到事件的最開端,主角們並沒有僵屍與死屍復活的概念,拍攝手法將會類似《厄夜叢林》,以多重攝影角度與故事支線來敘述,呈現僵屍災難的開端。問題來了,利用手持攝影機第一人稱拍攝手法噱頭電影,本片已經不算是先鋒,如同期上映的《Rec.死亡直撥》《Cloverfield科洛佛檔案》都是類似手法拍攝,此類型電影最大特色就是真實性十足,不停晃動的畫面加上驚慌的表情,的確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但是晃動的次數多了,就容易讓人産生視覺疲勞,換湯不換藥的內容和題材,叫人不厭其煩,抱著希望看,又帶著失望歸。劇情呢?劇情才是靈魂。

《Diary of the Dead》中許多讓人匪夷所思的地方真叫人不敢相信是出自大師的攝影機拍攝出來的電影,片中持攝影機者Jason至死一刻緊守記錄事實崗位,好友逐一成為僵屍口下亡魂,甚至能不為所動的在旁拍攝,光是這點完全不符合人性的基本恐懼,有誰能如此鎮定如此圖乎其來的災難中,可以沒有恐慌及逃亡的意識,更沒有拯救同袍的情感,眼睜睜冷血只為了紀錄一切,太假了吧!另一方面,George A. Romero把持不住電影全程完全DV拍攝畫面,中途穿插傳統電影拍攝手法,還有許多淡入淡出畫面,完全離經叛道而行,甚至穿插著許多煽情的旁白解釋狀況,讓觀者顯的額外格格不入,更破壞手持攝影機該有的電影特性,淪落成不成熟的半調子。

影片中提到的另一個重要的媒體就是網路。電影的主角也是用這一媒體實踐自己展示真相的理念。這當中當然有導演理性化的成分在裏面,特別是某帥哥義正詞嚴的說,“面對這樣的形勢,我怎麽能躲在暗示苟且偷生呢。不!我要記錄下事件的真相,死後讓後來的人知道發生了什麽。”老實說,這句臺詞相當的煽情,體現了勇敢正義的美國人民,尤其是美國未來的新聞工作者大無畏的英雄主義情懷和正義感。可惜,這個情節實在是太理想化了,只能讓少不更事的年輕人熱血沸騰。倒是影片的一句旁白讓我覺得很有道理,“(網路)上消息越來越多,每個人都通過各種方式發佈著各種各樣的消息。事件變得越來也撲朔迷離,不知道該相信誰的。當消息多到一定程度,傳達的只是——噪音。”這段話道出了對媒體進行監督的必要性。沒有監督的媒體必然走向混亂,因爲所有人都認爲自己掌握了真理代表了真相。

Bob Dylan唱了一輩子民謠搖滾,鴨子嗓音穿過許多家中音響,歌詞深奧附有時代批判性,從來沒有改變自己的創作風格方向,人家稱他為:民謠大師;BB King彈了一甲子藍調吉他,哭泣哀嚎聲般扭弦技巧,渾厚歌聲記載編織許多南方黑人的故事,我們稱他:藍調吉他大師;當創作者風格獨特明顯,沒有人會在意你風格不風格問題,更沒有人會在意你創新不創新這小家子氣問題,因為你已經變成某種文化事物的指標性代表,這時,George A. Romero或許該思考是否要繼續玩這些不屬於自己擅長的東西!

3 則留言:

Carlton Mackey 提到...

this blog is fresh!

Carlton Mackey 提到...

fresh!

http://www.waebook.com/ 提到...

因為查diary of the dead剛好路過,先謝謝你用心經營這個站,介紹了george a. remero的活屍電影系列,其實我目前只看過diary of the dead,想法跟你有點不同之處,我還蠻喜歡這種"鎮定"的恐怖片的,相較永遠恐懼與逃亡的電影場面,真實社會的人類也許能夠產生一種"習慣"與活屍對抗的鎮定,沒有拯救同袍的情感(英雄式美國電影?),似乎也更符合當前的社會性吧!也因此運用手持攝影機這種仿真的拍法,因為本片立足於:假設實際活屍橫行,人類會如何調適與反應...而導演的觀點似乎更接近真實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