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
伊旺麥奎格的成名作。反映英國當年青年社會不喜歡工作,成天無所事事,只愛吸毒的情況;每到固定的時間,如何設法「找不到工作」,繼續領救濟金度日,這也是他們唯一真正用得上腦袋瓜子的地方。為了證明他們並不是毒蟲,偶爾他們會強自壓抑吸毒的欲望,「禁食」一陣子,而當他們再度重回毒品的懷抱時,反而更能體會吸毒的美好。可是美好的日子終於夢滅了……
一日,當他們恍恍惚惚地從吸毒的幻覺中醒來時,發現他們所共同擁有的小嬰孩死了(因為他們沒有人能夠確定孩子的父親是誰,最後他們決定一起把這個小孩子養大,當然在那女生發現懷孕了的時候,還發生了一次的衝擊)……
死亡的陰影籠罩在這群年輕人,他們葬了他,舉行了一場哀悼儀式後,散了,而伊旺麥奎格則試著作個一般人眼中的正常人,有份正常的工作……最後,他們聚在一起吸最後一次的毒,回憶著青春的荒唐歲月……
觀後感:
本片耗資僅250萬美元,屬低成本影片,導演博伊爾以其簡練的風格在短短49天之內就完成了這部細膩的現實主義作品。同時由於片中對吸食海洛因的過程和快感描述得過於細膩,有的影評人批評該片有鼓勵觀眾以身試毒之嫌。對此導演博伊爾不以為然,他承認影片確實用了三分之一的時間來描述沉迷毒品的快感,但影片的後一小時卻深入呈現了海洛因在身體上和精神上所造成的徹底崩潰,這就是實際狀況。
五位主要的演員表演精彩,尤其是扮演馬克的伊萬·麥克葛瑞格,他成功地把握了馬克這個複雜又難以理解的人物的雙重性格:一方面順從群體,另一方面又自有主張,且能從冷靜理性的角度審視這個群體。輿論界認為他是英國新生代演員中的佼佼者。
"猜火車"(Trainspotting)是一種遊戲,指無所事事的人在火車經過的地方,即興打賭猜測下一班火車經過的時刻和目的地,借此打發時間或彼此較量。火車狂嘯過站,不知要將主人公們的命運載往何方。他們的生活表面上看是垃圾搬的亂七八糟,實際上卻是一種必然,隨意而真實,夾帶著瘋狂的快樂。英國的青少年的影片中獲得共鳴,並能從中確定自己存在的位置, 這也許就是影片的成功之處。
影片一開始就通過那段著名的台詞和音樂表明這是一部搖滾風格的電影。主角在不停的逃跑過程中表示了自己脫離主流社會的原因:不願意過那種別人設計好的缺乏刺激的生活。一般來說每個時代每個社會都會 有一大批遠離主流的另類人物,這種人物也有兩種。一種是充滿革命精神的Kurt Cobain式先鋒人物,另外一種則成為社會的垃圾監獄的常客。本片中的五位男子無疑是後者。
現在才說猜火車是太慢了呵。過期的影話會不會發霉呵?發霉的面包你吃不吃?有一個朋友說,猜火車就像一個發霉的面包。讓人心里發毛、噁心、病態.…..而猜火車用頹廢來形容還是不夠的,里面還有對現實的厭惡與對未來的不確定和逃避.于是他們選擇嗑藥、摳打、濫交、犯罪......也有人認為,猜火車裡是另一個世界,在那里只有沉淪,而只有沉淪沒有希望的世界是不真實的。
我想,猜火車的世界是一種放大。它把我們許多所謂衛道者所不容所不愿啟齒不想見到的角落用鏡頭拉到很近,拉到我們面前來,放大放大。嚇死那些一直以為世界是如此美好的人,以及反諷了太多歌頌萬事美好的類型電影。片中盡是吸毒、糞便、污穢、濫交.…..這部電影必須拋棄我們已然習慣的通俗電影的閱讀方式,因為它的確很另類。
這五個人的設計都很有典型意義。白頭翁皮厚心黑惟利是圖,天生該走黑道;高個子酒鬼腦子裡缺根筋,只是個不大有主見的混混;最後死去的悲劇人物義氣第一,因為一次偶然事件導致失戀從此一蹶不振;那個動不動拔刀子的老大則擁有做流氓的天賦,心狠手辣不擇手段。四位男配角的扮演者演的都很到位,感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經常可以遭遇這四類人,不過最常見的一種人應該還是男主角馬克。他是五人中智商最高的一個,可以說很有思想。一方面沉迷於毒品帶給他的快感,一方面又不斷地審視內心隨時準備擺脫毒品。故事就在馬克的自我鬥爭中逐漸展開。
讓他作出戒毒決定的出發點很簡單也很有說服力:海洛英逐漸沖淡著他的性慾,而他羨慕那幫狐朋狗友的性能力。一次夜總會的狂歡後馬克與黛安遭遇一夜激情,卻發現對方一直在父母面前假扮乖乖女。接著是無姓嬰兒在無人照料下淒慘地死去,馬克未泯的良心再次成為戒毒的動因。道德上的自我譴責沒有能夠讓他擺脫毒品,為了毒資,他與酒鬼光天化日之下上街打劫,被警察逮住送進了戒毒所。國家機器仍然未能幫助馬克徹底解除毒癮,這次他又倒在了海洛英腳下。被父母接回家之後,死去的嬰兒入獄的酒鬼不斷在幻覺中刺激著馬克,父母的親情和黛安的愛情也在一個很恰當的時間裡同時出現,無巧不成書好友適時的死去更為馬克敲響了警鐘。此時不見棺材不落淚的馬克開始崩潰並及時逃離毒品的控制,乖乖地投身於主流社會。正當馬克享受著一台"big fuck television"時,老大找到他的新家銷贓來了。他擺脫了垃圾的生活但還沒有擺脫那班垃圾朋友。
馬克最後靠出賣朋友才得以徹底解脫的,這結尾讓人有點難以接受。儘管他告別毒品時的決心已經很大,甚至敢冒著舊癮復發的危險以身試毒,但吸毒者要告別過去的一切很艱難這也是一個事實。也許創作者只是為了表示一下他們對迷途知返者的一種良好祝願,給予了馬克這種人無限的機會和希望。看過這部片子的吸毒者應該都會有很強的戒毒慾望。儘管如此,這部片子對吸毒場面的細膩描寫還是招致了大量的批評,因為年輕人很可能會因此而嘗試吸毒,主角最後一個太過圓滿的結局也容易讓人起僥倖心理。但從電影創作者的角度來講,場面的真實描寫是為後面主角精神崩潰做鋪墊,似乎也無可厚非。
這是一部帶有寫實性質的電影,所以導演明智地選擇了直線型的敘事方式。片子中的迷幻搖滾樂更加真實地反映了這批年輕人的生活狀態。這部片子有搖滾風格主要是因為導演那充滿想像力的電影手法,為了表現馬克戒毒多日見到毒品後的依賴狀態就讓他游進蘇格蘭最髒的馬桶,馬克戒毒成功前嬰兒在天花板上向他逼近的那段更是堪稱經典。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因為有新鮮手法帶來的視覺衝擊,也因為有過於逼真的吸毒場面供人爭議。
伊旺麥奎格的成名作。反映英國當年青年社會不喜歡工作,成天無所事事,只愛吸毒的情況;每到固定的時間,如何設法「找不到工作」,繼續領救濟金度日,這也是他們唯一真正用得上腦袋瓜子的地方。為了證明他們並不是毒蟲,偶爾他們會強自壓抑吸毒的欲望,「禁食」一陣子,而當他們再度重回毒品的懷抱時,反而更能體會吸毒的美好。可是美好的日子終於夢滅了……
一日,當他們恍恍惚惚地從吸毒的幻覺中醒來時,發現他們所共同擁有的小嬰孩死了(因為他們沒有人能夠確定孩子的父親是誰,最後他們決定一起把這個小孩子養大,當然在那女生發現懷孕了的時候,還發生了一次的衝擊)……
死亡的陰影籠罩在這群年輕人,他們葬了他,舉行了一場哀悼儀式後,散了,而伊旺麥奎格則試著作個一般人眼中的正常人,有份正常的工作……最後,他們聚在一起吸最後一次的毒,回憶著青春的荒唐歲月……
觀後感:
本片耗資僅250萬美元,屬低成本影片,導演博伊爾以其簡練的風格在短短49天之內就完成了這部細膩的現實主義作品。同時由於片中對吸食海洛因的過程和快感描述得過於細膩,有的影評人批評該片有鼓勵觀眾以身試毒之嫌。對此導演博伊爾不以為然,他承認影片確實用了三分之一的時間來描述沉迷毒品的快感,但影片的後一小時卻深入呈現了海洛因在身體上和精神上所造成的徹底崩潰,這就是實際狀況。
五位主要的演員表演精彩,尤其是扮演馬克的伊萬·麥克葛瑞格,他成功地把握了馬克這個複雜又難以理解的人物的雙重性格:一方面順從群體,另一方面又自有主張,且能從冷靜理性的角度審視這個群體。輿論界認為他是英國新生代演員中的佼佼者。
"猜火車"(Trainspotting)是一種遊戲,指無所事事的人在火車經過的地方,即興打賭猜測下一班火車經過的時刻和目的地,借此打發時間或彼此較量。火車狂嘯過站,不知要將主人公們的命運載往何方。他們的生活表面上看是垃圾搬的亂七八糟,實際上卻是一種必然,隨意而真實,夾帶著瘋狂的快樂。英國的青少年的影片中獲得共鳴,並能從中確定自己存在的位置, 這也許就是影片的成功之處。
影片一開始就通過那段著名的台詞和音樂表明這是一部搖滾風格的電影。主角在不停的逃跑過程中表示了自己脫離主流社會的原因:不願意過那種別人設計好的缺乏刺激的生活。一般來說每個時代每個社會都會 有一大批遠離主流的另類人物,這種人物也有兩種。一種是充滿革命精神的Kurt Cobain式先鋒人物,另外一種則成為社會的垃圾監獄的常客。本片中的五位男子無疑是後者。
現在才說猜火車是太慢了呵。過期的影話會不會發霉呵?發霉的面包你吃不吃?有一個朋友說,猜火車就像一個發霉的面包。讓人心里發毛、噁心、病態.…..而猜火車用頹廢來形容還是不夠的,里面還有對現實的厭惡與對未來的不確定和逃避.于是他們選擇嗑藥、摳打、濫交、犯罪......也有人認為,猜火車裡是另一個世界,在那里只有沉淪,而只有沉淪沒有希望的世界是不真實的。
我想,猜火車的世界是一種放大。它把我們許多所謂衛道者所不容所不愿啟齒不想見到的角落用鏡頭拉到很近,拉到我們面前來,放大放大。嚇死那些一直以為世界是如此美好的人,以及反諷了太多歌頌萬事美好的類型電影。片中盡是吸毒、糞便、污穢、濫交.…..這部電影必須拋棄我們已然習慣的通俗電影的閱讀方式,因為它的確很另類。
這五個人的設計都很有典型意義。白頭翁皮厚心黑惟利是圖,天生該走黑道;高個子酒鬼腦子裡缺根筋,只是個不大有主見的混混;最後死去的悲劇人物義氣第一,因為一次偶然事件導致失戀從此一蹶不振;那個動不動拔刀子的老大則擁有做流氓的天賦,心狠手辣不擇手段。四位男配角的扮演者演的都很到位,感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經常可以遭遇這四類人,不過最常見的一種人應該還是男主角馬克。他是五人中智商最高的一個,可以說很有思想。一方面沉迷於毒品帶給他的快感,一方面又不斷地審視內心隨時準備擺脫毒品。故事就在馬克的自我鬥爭中逐漸展開。
讓他作出戒毒決定的出發點很簡單也很有說服力:海洛英逐漸沖淡著他的性慾,而他羨慕那幫狐朋狗友的性能力。一次夜總會的狂歡後馬克與黛安遭遇一夜激情,卻發現對方一直在父母面前假扮乖乖女。接著是無姓嬰兒在無人照料下淒慘地死去,馬克未泯的良心再次成為戒毒的動因。道德上的自我譴責沒有能夠讓他擺脫毒品,為了毒資,他與酒鬼光天化日之下上街打劫,被警察逮住送進了戒毒所。國家機器仍然未能幫助馬克徹底解除毒癮,這次他又倒在了海洛英腳下。被父母接回家之後,死去的嬰兒入獄的酒鬼不斷在幻覺中刺激著馬克,父母的親情和黛安的愛情也在一個很恰當的時間裡同時出現,無巧不成書好友適時的死去更為馬克敲響了警鐘。此時不見棺材不落淚的馬克開始崩潰並及時逃離毒品的控制,乖乖地投身於主流社會。正當馬克享受著一台"big fuck television"時,老大找到他的新家銷贓來了。他擺脫了垃圾的生活但還沒有擺脫那班垃圾朋友。
馬克最後靠出賣朋友才得以徹底解脫的,這結尾讓人有點難以接受。儘管他告別毒品時的決心已經很大,甚至敢冒著舊癮復發的危險以身試毒,但吸毒者要告別過去的一切很艱難這也是一個事實。也許創作者只是為了表示一下他們對迷途知返者的一種良好祝願,給予了馬克這種人無限的機會和希望。看過這部片子的吸毒者應該都會有很強的戒毒慾望。儘管如此,這部片子對吸毒場面的細膩描寫還是招致了大量的批評,因為年輕人很可能會因此而嘗試吸毒,主角最後一個太過圓滿的結局也容易讓人起僥倖心理。但從電影創作者的角度來講,場面的真實描寫是為後面主角精神崩潰做鋪墊,似乎也無可厚非。
這是一部帶有寫實性質的電影,所以導演明智地選擇了直線型的敘事方式。片子中的迷幻搖滾樂更加真實地反映了這批年輕人的生活狀態。這部片子有搖滾風格主要是因為導演那充滿想像力的電影手法,為了表現馬克戒毒多日見到毒品後的依賴狀態就讓他游進蘇格蘭最髒的馬桶,馬克戒毒成功前嬰兒在天花板上向他逼近的那段更是堪稱經典。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因為有新鮮手法帶來的視覺衝擊,也因為有過於逼真的吸毒場面供人爭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