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3

2014 / 近期觀影紀錄簡評

我來掃灰塵了!掃掃掃~
太久沒更新了,幹!忙到連寫個觀後感都沒時間(別說誇張!確實是這樣),更別說寫觀後感,連看部電影的時間都顯奢侈啊!這是啥生活節奏啊!因為筆者開始在上海從事電視廣告拍攝工作,沒日沒夜的節奏下,造成許久沒有時間空下來填充自己的部落格,當然,也感謝一些朋友的叮嚀及鼓勵,讓我沒忘還有一個地方可以喘喘氣及整理自己觀影紀錄。


Dawn of planet of the apes(2014) -(台譯:猩球崛起:黎明的進擊)
觀後感:
真心喜歡"Planet of the Apes"這經典科幻系列電影,不管最早1968年經典作品,甚至到最新"Dawn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故事皆細膩精彩,最新作品著重更多隱性的性格鬥爭與矛盾掙扎,猿猴與人類的情感會不斷延續及拉扯,雖然這個系列龐大的世界觀,但回歸核心還是 諷刺人類的自私與貪婪,經典不會膩。
5/★★★★


Lucy(2014) -(台譯:露西)
觀後感:
人類大腦開發到100%,或是怎樣的結果,反思大腦開發與時間生命的交織效應,醜陋人類貪婪的欲望與過度開發,有如潘多拉盒子的一發不可收拾。盧貝松依舊屌,電影及音樂確實出彩,但是整體故事虎頭蛇尾而顯薄弱,幾幕台灣拍攝場景顯親切,導演玩弄視覺傳達確實有一套,讓我聯想起大友克洋的“阿基拉”。
5/★★★★


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 (2014) -(台譯:忍者龜:變種世代)
觀後感:
滿滿童年的回憶,卡通到電玩遊戲,甚至衍伸玩具模型,哪個臭男生不愛忍者龜。新作改編原作,設定上本身就充 滿豐富奇幻色彩,更別說CG特效的補助,更讓電影精彩度大增。但電影改編的不原味,搞笑成分大於劇情成分,原本老鼠師傅與大魔頭施瑞德,不應該是這樣的關係,是同門師兄弟,而不單純一隻老鼠啊!
5/★★★☆


Godzilla (ジラ)(2014) -(台譯:哥吉拉)
觀後感:
萬獸之王哥吉拉卷土重來,這次以正義形象捍衛地球居民安危,導演企圖將福島與福島核輻射事件,甚至將美國早期核武試爆當作故事一環節,使電影更增添許多環保和世界意識。電影主角哥吉拉,反而在中後半段才出現,這伏筆也埋太深了!哥吉拉原本是人類勁敵大怪獸,卻經過歷代改變,多了人性與感情,頗萌。
5/★★★☆


香港仔(Aberdeen)(2014)
觀後感:
花花城市中的小家庭瑣事,老父親與新歡的真感情和兒女間的矛盾,年輕夫妻對女兒長相不佳的質疑與猜測,中年夫妻的忠誠與牽扯出喪母多年的陰霾,種種關係如劇中那顆被挖取未爆彈般蠢蠢欲動,在一瞬間,爆炸了。整個電影講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家人永恆情感,導演透過多線性劇情讓電影立體化,缺火侯。
5/★★★☆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2014)
觀後感:
一堆陌生奇怪的人,同時搭上一台詭異的紅色巴士,誤闖入異次元般的環境,殭屍傳染病開始神秘兮兮,甚至平行宇宙的荒謬橋段,瘋癲上演著香港環境的危機意識,諷刺福島核輻射,甚至預言香港政治淪陷失控,電影前半段氣氛精彩,後半段荒腔走板。陳果導演以往作品都有核心思維,但這次玩得太大顯無力, 尚可。
5/★★★☆


Frozen (2014) -(台譯:冰雪奇緣)(動畫)
觀後感:
《let it go》相信是今年度最夯其中一首歌,《冰雪奇缘》確實又將動畫帶到另一個境界,美輪美奐的場景與美術設計,逼真而寫實的3D動畫讓筆者看著目瞪口呆,心中不斷反問:怎麼做的!!電影故事不怎麼兒童,反而更多成人間的情感糾結。貪婪與憤怒,無私與狹隘,電影給我們很多思考與正能量,逃避未必是對的。
5/★★★☆


RoboCop (2014) -(台譯:機器戰警)
觀後感:
看過老版的機械戰警相信對這次的重拍有著複雜的感情,新版對於新世紀的電影工業來說是進步了不少,各種炫酷的機器人,可是在這此特效鏡頭後只有空洞的表演和劇情,科幻電影本身也是建立在劇情之上的,如此好的題材機器與人的感情,本應該有更好的表現,可以說讓本片偉大的可能性已經被特效毀了。
5/★★★☆


The Amazing Spider-Man 2: Rise of Electro(2014)-(台譯:蜘蛛人驚奇再起2: 電光之戰)
觀後感:
嗯!
5/★★★☆


後會無期(The Continent)(2014)
觀後感:
人與人之間,都處在一種危險關係,當一破局,很多人永遠就不可能再見面,如流水浮萍,別說太悲觀,這就是現實。故事圍繞三個主角,透過一段公路旅程驗人生,喜怒哀樂酸甜苦辣,每個人皆是獨立個體,不為他人而活,所以日久見人心。韓寒電影中,我們看到更多的諷刺,詼諧逗趣的手法,其實本質是嚴肅的。
5/★★★☆


小時代3:刺金時代(Tiny Time 3.0)(2014)
觀後感:
真不懂我怎麼能看完本片?我還真一二三集都看了!!真是服了我自己。你說它是怎樣的電影作品,電影中出現過多的商業操作和置入性行銷,處處令人聞到銅臭味,儼然成為一百二十分鐘的廣告集大成,甚至是莫名其妙的mv插入亂七八糟,混亂的劇情安排與敷衍巧合設計,每次猛烈暴風雨過後又是溫馨收場, 太假了吧!
5/★★


失魂(Soul)(2014)
觀後感:
一個生活城市的年輕人,忽然間昏倒後忘了自己是誰,回到常年山嵐彌漫潮濕漉漉曲折山區,與中過風的老父生活,兩人關係疏遠陌生,阿川如變了一個人似的狂暴,強酸般開始侵蝕父子間的關係,無意間揭開多年前秘密。整體故事不溫不火,卻帶來冷感的詭異,高格速的慢動作畫面,捕抓飛蛾的動態,許多畫面頗美。
5/★★★☆


魔警(That Demon Within)(2014)
觀後感: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忘了!
總而言之就是故弄玄虛的內心有鬼的故事,抱歉啊!有點忘了
5/★★★


Død Snø 2 (2014) -(台譯:死亡之雪2)
觀後感:
殭屍電影的沈重包袱,總是讓創作者拘謹難掙脫,但是此作品,卻從中殺出一條血路,第一集雪地納粹殭屍的血腥入侵後,第二集延續納粹殭屍元素, 增添更多深度的政治調侃,二戰的納粹殭屍卻遭遇俄羅斯殭屍反撲,甚至美國人的介入,讓電影有如一場殭屍版的二戰調侃劇。血腥幽默是電影最佳看點,殭屍迷必看。
5/★★★★


夢と狂気の王國(2013)-(台譯:夢與狂想的王國)
或許尋找幸福很簡單,只要可以持續看宮崎駿的動畫便是簡單的幸福。但是這樣的幸福可能變成奢求,因為宮崎駿宣佈退休,這讓多少動畫迷感到心碎及難過。這紀錄片記錄著宮崎駿創作"起風了"作品及前後的內心掙紮,抽菸拉窗簾,養貓,看夕陽,對戰爭與環境的獨特見解,讓我們見識大師其實很接地氣,也很人性。
5/★★★★


意外的戀愛時光(Love Speaks)(2013)
觀後感:
劇情俗套,臺詞勉強,但是笑點剛剛好。“我和他生活在同一個城市,但我卻從未感受過他的存在。他進入我的生活只有三天,我不知道我對他的感情是否是愛,但我知道當他離開的時候,我真切的感受到他的離開。”女王配木訥,簡單又親切,沿途的風景迷人,過往的事事有趣,這一路正是她和他才讓顯得精彩。
5/★★


警察故事2013 (Police Story 2013)(2013)
觀後感:
成龍的警察故事系列,一直是他個人的經典作品,看過最新作品,卻大失所望,整個故事發生在一個酒吧內,過氣衝動的警察依舊,但身手卻遜色多,以往成龍在電影中,很少拿鎗,都是以華麗武打取勝,但現在成龍卻也玩起槍支來。環環相扣的人質關係,與主事者的預謀報復行為,皆透露出人性的黑暗與貪婪。無感。
5/★★★


The Broken Circle Breakdown(2013)-(台譯:愛的餘燼)
觀後感:
生命遭遇如上帝下的棋,下一步怎麼走,總是為難著我們自己,來的忽然去的倉促,上帝給了主角們女兒,卻偏偏又偷偷塞一個癌症在她身上,無能為力的父母,只能每天看著日漸消瘦的女兒被上天奪回,可想而知主角可以在台上如此憤怒奏罵上帝。電影透過最悲觀最殘酷的事件,給我們看到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情感。
5/★★★☆


新魯冰花:孩子的天空(Lupinghua)(2009)
觀後感:
滿不成熟的改編,至少對我而言,沒有舊版的感人與深刻。演員的好壞我們都不說,許多細節安排,真讓人匪夷所思,還記的舊版古阿明的樸實真誠,對畫圖有股傻勁,但是新版的卻少這靈魂,只是為了畫而畫,甚至參加世界大賽這橋段,舊版是老師偷偷將古阿明的作品拿去比賽,後來因為過世而顯天妒英才,新版屁。
5/★★


Pursuit of Happyness (2006)台譯:當幸福來敲門)
觀後感:
人處低潮時,永遠不知道還有多久才能擺脫泥沼,更不敢妄想何謂的高潮甚至巔峰,只能咬緊牙根撐過,這電影給人很多揪心的安排,老婆的離棄,房租的催繳,甚至小孩的生活及自己前途的迷茫,不順遂的插曲總是如一波波惡浪狂水般傾洩,衝擊我們,淹沒我們,我們只有不斷往上攀爬,努力呼吸,才能浩劫餘生。
5/★★★★


カタクリ家の幸福(The Happiness of the Katakuris) (2001) -(台譯:搞鬼小築)
觀後感:
三池崇史《搞鬼小築》,翻拍自韓國金知雲的《死不張揚離奇失魂事件》。整個電影原汁原味詮釋日本Cult Film的瘋癲及調皮,導演將離奇事件,透過黏土動畫及誇張表現手法,還多了傻眼的歌舞歡唱,甚至還卡拉ok字幕呈現,讓電影非常鮮明有趣。電影惡搞歸惡搞,仍有核心價值,內裡實則深蘊真摯的善意溫馨。
5/★★★☆


The Curse of the Jade Scorpion(2001) -(台譯:愛情魔咒)
觀後感:
無敵艾倫是個戀舊傢夥,狡猾的拍一個四十年代警匪黑色電影,骨子裡卻依舊玩著嘴炮滿天飛的愛情故事,故事確實老掉牙,但妙的是,任何劇本在老艾倫手中,皆能成為一種獨特得自我風格魅力,津津樂道。Charlize Theron當時美到令人窒息。
5/★★★☆


十七歲的單車(Beijing Bicycle)(2001)
觀後感:
王小帥的作品,寫實又富批判性,這樣作品確實難得,如此誠實坦白,有如手電筒強照著當局政府的臉,難受又刺眼。作品針對性強,坦討家庭矛盾, 同儕間的信任與賀爾蒙分泌的衝動,基層人民無奈的心聲,我們看到一台腳踏車,卻牽扯兩個年輕少年的命運,一個為了虛榮,另一個卻為生活,最後卻悲劇收場,唏噓。
5/★★★★


Buffalo '66 (1998)台譯:脫線痞子俏佳人)
觀後感:
我們都是孤獨的個體,孤獨其實是一種自我防備的偽裝,我們看到電影中男主角,剛出獄,與這社會格格不入,為了顯自己空洞的內心,他表現出很凶狠,甚至對女主角態度惡劣,但是事後卻低聲下氣的道歉及安慰,完全像洩了氣的氣球,蒼白無奈的表情及眼神下,藏不住寂寞 脆弱。性格決定命運,家庭更是重要因素。
5/★★★★


青蛇(Green Snake)(1993)
觀後感:
俏皮妖豔詭異的青蛇好奇問世間情為何物?反觀純情善良白蛇卻為人間愛情難捨難放,嫣红姹紫,江南水鄉美景讓人印象深刻。最傳統浪漫的中國古典名著,在徐克的鏡頭下,呈現一股獨特鮮明的氣質,各種群魔亂舞,甚至女女曖昧,五花八門,中國故事主架構,更多是西方電影美學的介入,讓電影充滿異國風情。
5/★★★★


再世追魂(Vendetta)(1992)
觀後感:
童年的深刻地回憶,總是記不起片名《再世追魂》。故事敘述一員警開槍擊中歹徒兄妹,導致慘死,後來惡魂投胎轉世成自己的子女,恰好雙胞胎子女頭上都有槍擊同位置的胎記,那對陰森詭異的小姊弟總是不經意的傷害父親,儼然是槍下冤魂的報復。電影節奏及氣氛拿捏不錯,幾幕小孩戲碼,確實令人毛骨悚然。
5/★★★☆


大鬧廣昌隆(FINALE IN BLOOD)(1991)
觀後感:
兩人是緣,三人成孽。類似胭脂扣的愛情悲劇,延續傳統聊齋式的鬼怪,結合現代詼諧逗趣的港片情節,製造一種鮮明有趣的恐怖片。愛恨情仇人鬼殊途的故事,雨傘載鬼橋段和錄音棚幽靈說鬼故事的安排,確實有趣。陳果導演的處女作品,場景服裝都出色,但是喜劇部分多過於驚悚部分,而讓電影呈現略有走味。
5/★★★☆


おもひでぽろぽろ(Only Yesterday) (1991) -(台譯: 兒時的點點滴滴)(動畫)(重看)
觀後感:
人到一段年紀後,總是喜歡回憶,生命彷彿是一篇透過濃縮生活每一刻的長篇小說故事。那些零散而有趣的畫面,或許前後接不起來,但精采那一刻,總是鮮明清晰,有點像小說的章回式,每次閱讀總回味無窮。動畫《兒時的點點滴滴》是高畑勲的作品,電影寫實而樸實,幾乎沒有過多戲劇性渲染,但情感濃厚動人。
5/★★★☆


Return of the Living Dead Part II(1988) -(台譯:芝加哥打鬼II)
觀後感:
芝加哥打鬼第二集!開創搖滾瘋狂的殭屍電影系列,二集劇情與第一集大同小異,同樣敘述毒物汙染整個小鎮,喚醒整個活死人,使整個小鎮陷入無政府狀態。電影純粹只想玩殭屍題材,對邏輯和殭屍定律都沒有好好著墨,使電影有點不三不四,但幾個橋段安排頗有趣,殭屍爬出墳墓時,群體殭屍模仿MJ的 Thriller。
5/★★★


老井(Old Well)(1986)
觀後感:
太行山奇譎怪狀的山岩,深邃冰冷的老井和一群真實動人的農村青年,一代挖井人的愛恨糾葛,無奈身世入贅女家後,男性地位卑微尷尬,此外背負老家族的世世代代寄託與期望,古老傳統包袱整個落在主角身上,卑微的希冀,村莊與村莊間利益糾紛,浮躁深度探討人性最深秘密。寫實鏡頭捕抓原生態的鄉土風情。
5/★★★★


The Graduate(1967) -(台譯:畢業生)
觀後感:
主角從機場手扶梯徐徐往前邁進,背景樂The Sound of Silence響起,開始一段畢業生對未來人生得無奈及焦慮,荒謬走板的愛情價值觀,反覆的思考本分與越軌間的距離,青蔥歲月總是不清楚自己在幹什麼,只有不怕做錯事,而怕沒勇氣面對。導演利用蒙太奇手法詮釋緊張焦慮的男主角內心世界,超現實又有趣。
5/★★★★


The Time Machine (1960)-(台譯:時空大挪移)
觀後感:
1960年老版本時光機器,完全勝過2002翻拍版本,不管是整個世界觀與故事架構,都顯得有趣。這些科幻經典總是喜歡透過人類過度慾望去反 思社會,主角越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甚至第二次大戰,最後來到一個乍看以為烏托邦的未來,其實更多是自私人類殘留的冷漠及怠慢。電影特效以當時來說,確實屌,但故事更屌!
5/★★★★

2014/07/01

歸不來的愛人 / 歸來(Coming Home)(2014)觀後感

劇情簡介:
上世紀70年代初,與家人音訊全無隔絕多年的勞改犯陸焉識,在一次農場轉遷途中逃跑回家。這對懷抱芭蕾舞夢想的女兒丹丹帶來了巨大壓力,她阻止母親馮婉瑜與父親的相見。因此夫妻二人近在咫尺卻又相隔天涯。文革結束後,陸焉識終於平反回家,但是他卻發現女兒早已放棄了芭蕾的夢想成了一名工廠女工,而深愛的妻子因為患病已經不認識自己。深厚的感情、生活的變故,迫使陸焉識做出了對他來說最荒唐卻又最合理的人生選擇……。

觀後感:
來大陸生活也一段時間了,算算也快一千個日子了,對這塊龐大古老又新穎的土地,從恐懼陌生到接受接納,當初的萌懂不知,初淺表面化瞭解,漸漸透過生活點滴經歷聽到,看到,吃到,聞到,甚至接觸到的人事物,及綜合消化而慢慢有初步認知,雖然不算是喜歡階段,但好感確實有。

曾經和當地幾位激進的共產黨份子深度聊過天,很難相信吧!酒後飯餘民主地(至少沒動怒和翻桌)探討起兩岸三地文化背景與政治立場,確實有趣,雖然各有各堅持和理想,但仍對上頭迂迴政策始終明確不定感到憂心,但不能否認,現在新一代中國年輕人改變了,雖然敏感的統一話題依舊堅持,但對黨國的信任和認可,漸漸更可接受各方面聲音和質疑,這是樂觀的,更多是聽到許多不可講的秘密,才知道天下烏鴉一般黑的道理。

中國在短短一百年內,經歷過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外患內亂,禍不單行,二戰後又國共戰爭,然後來場壟斷性的文化大革命,一胎化政策和教育普及等新政策,緊接是新中國的經濟改革,又一波波努力往前推動,在這種快速兼複雜歷史大輪轉動下,壓出多少許多悲歡離合和,滾出多少妻離子散和喜怒哀樂。這些點滴故事,我們可以透過文學或電影從中窺視瞭解,或許這些事件都經過潤飾粉化登場,更多是被閹割了,但龐大文本中依舊保有聲聲無奈嘆息和前人感慨聲綿綿不絕,這就是那代人的心聲。

《歸來》,是一部令人心碎的電影。在商業電影普遍佔據所有影院的同時,《歸來》卻是給商業和藝術找到最佳平衡點。一路看鞏俐在張藝謀電影中詮釋各種角色,相信《歸來》是她最內斂極深刻的表達情感作品,眉眼間淡淡悲傷與憂愁,細膩而真實的眼神一瞬間,足夠將千言萬語道頭來。沒有記憶的愛,比更多的傷害來的痛,陪伴。

導演張藝謀,相信就算不愛看大陸電影的朋友,也對這三個字不陌生才對,張藝謀確實在中國當代導演中,扮演一個勇敢前鋒者的角色,在影迷心中,褒貶更是兩極化,大陸網友用心取他新稱號:國師!張國師參與太多太多大大小小藝文活動,別忘了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會那氣勢磅礡展呈現新中國的美學和世界觀,或是西湖湖畔美麗動人的印象西湖水舞設計,在中國,張藝謀似乎是電影界的一個神話,他從來不拍電視劇,只拍電影;而他的電影、不論是城市題材還是農村題材,不論是現代還是當代,總是令人刮目相看。在張藝謀看來,“城市題材和農村題材不能構成一個話題,現在好的題材不多,我只是找有感覺的、合適的拍”。“我只想拍我感興趣的東西,一種清新、自然和返樸歸真的東西。”

《歸來》又是一部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反觀看張國師的電影作品,發現絕大部分作品都是改編小說而成,如:余華的同名小說《活著》,《秋菊打官司》改編陳源斌的《萬家訴訟》,《大紅燈籠高高掛》則是蘇童的作品《妻妾成群》,《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改編李曉《門規》……等,這確實有趣,小說作品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架構,這架構上小說作者細膩精密的抒寫而成的內容,都是一道難以超越突破的巨牆,也自成一體系,但張藝謀卻偏偏喜歡挑戰改編小說體系,說難聽點,有點偷機取巧,在完整的作品基礎上,本身故事內容豐富度已經省一半心了,後面頂多就是增加“改編”的誠意和心思,如果單單只是造本宣科,這電影一定爛,但如果導演有信賴的小說劇本,加上自我消化後的電影語言系統,重新安排,這未必是偷懶,或許可以給觀者甚至讀者截然不同的新作品味道。

《歸來》是改編《陸犯焉識》,說真的,筆者也沒看過小說本身,但很多人都說電影改的不好,但是在閱讀不易的年代,大多數的朋友仍然對《歸來》給予了正面的評價。我沒看過原著小說,也沒有通過google瞭解原著講了什麽,因此尚無從做比較。但是我想,不論小說講了什麽,有多麽優秀,作為文學改編的電影,還是按照電影去衡量吧。

《歸來》確實不算特別優秀,如果你看過張藝謀早期的《紅高粱》或是《菊豆》,一定會發現《歸來》幾個鏡頭和電影語言,都商業化了,俗氣到不行,但就恰到好處將演員的情感可以釋放出來,尤其前面有提到的鞏俐,一路上演過張藝謀的作品,幾乎是張藝謀創作上的謬思女神,他以前演戲雖然爐火純青,但經過歲月和年紀的歷練累積,演戲不再那麼用力誇張,而是一剎那間眼神和神情,更多是一個眉頭深鎖勝過千言萬語與百般無奈,尤其劇中鞏俐期待盼望站在車站出口,人來人往的旅客都歡喜相送,唯有她等待著愛人的歸來,滿滿盼望與失望總是深刻細膩的在表情上呈現,這不是一般演員可以詮釋到位。

劇中的陸焉識和馮婉瑜之間隔著二十年的時光,二十年後他們面對面站立,依然彼此深愛,但妻子永遠記住的是那個還沒對她造成傷害的丈夫,是一段無法打撈的記憶,陸焉識面對的是一個回不去的家,一個拒絕接納,但始終在等待他的避難所。

失憶後的馮婉瑜,不淮被她認為是“方師傅”的陸焉識進家門,不原諒女兒犯的錯,不淮自己的女兒進家。無可奈何的陸焉識只能將自己在那二十年中寫下卻從未寄出的信寄給了二十年後的馮婉瑜。每天像個老朋友一樣,陪伴在婉瑜身旁,為她念信。在婉瑜眼中,眼前的人只是一個“念信的同志”,而她的丈夫陸焉識,仍在遠方。就這麽陪伴著,把前半輩子從來沒給過她的耐心和等待攢夠了一樣都給了她。即使她看上去再也記不起他是誰,他也沒有顯出半點急躁來。他為什麽要著急呢?他早就打算好了,他剩下的時間早就在那二十年裏盤算好了,都是她的,他是把命給她了,如此一來,反而有了知足的淡然。他們可以就那麽靜靜地像一對平淡無奇的老夫妻,坐著看看書,聊聊天,看看貓,打打牌。如果妳看到那樣安靜安詳的場景,妳絕不會把他們和曠世戀情聯系在一起。


2014/06/29

2014 / 五六月觀影紀錄簡評

這兩個月,筆者因為換了工作和搬家,整個生活節奏完全被打亂,可以說是充實又忙碌,導致很多電影來不及看,更來不及寫,希望朋友別介意,會陸續更新觀後感,歹勢啦 !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2014) -(台譯: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
觀後感:
Wes Anderson算是特別的導演,總是將電影拍的如平面設計般的幕幕耐人尋味,熟悉的演員大客串,華麗細膩的視覺饗宴,標準特色對稱平衡的美術構圖,景景如名信片或童話書般精緻細節值得一看,劇情安排恰當,淪不上今年度最佳之一,說不過去。家族奪取家產,黑幫追殺,盜圖,戰爭,逃獄,各種稀奇古怪。
5/★★★★


歸來(Coming Home) (2014)
觀後感:
令人心碎的電影。在商業電影普遍佔據所有影院的同時,《歸來》卻是給商業和藝術找到最佳平衡點。一路看鞏俐 在張藝謀電影中詮釋各種角色,相信《歸來》是她最內斂極深刻的表達情感作品,眉眼間淡淡悲傷與憂愁,細膩而真實的眼神一瞬間,足夠將千言萬語道頭來。沒有記憶的愛,比更多的傷害來的痛,陪伴。
5/★★★★


白日焰火(Black Coal, Thin Ice) (2014)
觀後感:
北方人的豪邁與寒冷大地,點綴四落的冷幽默與性壓抑的情感,促成獨特的懸疑電影氣質,雖然桂綸鎂表現不錯,但台式普通話依舊是嚴重詬病,廖凡 有個性的臉龐,與內斂的演技,在電影中有眼睛一亮的表現,尤其那段失控的舞蹈。隱藏與偽裝未必是良心的最終歸屬,而解脫才是擺脫罪惡的醜陋的形體的唯一道路。
5/★★★☆


同桌的妳(My Old Classmate) (2014)
觀後感:
電影還真無聊,結合了《那些年》《致青春》《中國合伙人》等故事模式,沒有驚喜更沒有感動,更多的是可惜和遺憾。劇中女主角,不斷給男主角設 定許多門檻,必須通過才能當她男朋友,但每次男生總是努力往上爬,反而女生最後卻放棄了整個堅持與努力,這是讓人心碎的安排。青春這首斑駁掉色歌曲,永傳。
5/★★☆


남자가 사랑할 때 (2014) -(台譯:當男人戀愛時)
觀後感:
男人總是習慣陷入自己和自己談戀愛的模式,用自己慣有方式與女性相處,誤以為這樣便是純爺們,會獲得女生芳心,但在女生眼裡,根本就是可笑無稽之談。流氓與債主女兒的愛情故事,在韓國電影裡,這樣差距性極大的角色故事太多,會讓我感動的通常不是故事劇情,而是失去後才感到遺憾與珍貴的生命與親情。
5/★★★


大稻埕(Twa-Tiu-Tiann)(2014)
觀後感:
電影以喜劇模式和穿越劇來強調台灣無奈的歷史背景,姑且不論歷史考證正確與否,更別說歷史人物出現的時間謬 點引發爭議,以娛樂性質卻是算還行,但台灣的喜劇模式認為陷入一個種瓶頸,非常喜愛用諧音產生的笑料,但缺乏更發自內心的幽默,一貫的方式讓人產生厭惡。 台灣電影電視常用場景,母校實踐大學。
5/★★★


소원(2013)-(台譯: 希望:為愛重生)
觀後感:
"最孤獨的人最親切,受過傷的人總是笑的最燦爛,因為他們不願讓身邊的人承受一樣的痛苦"。看過最揪心的電影之一,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體會受害者與受害家庭的痛苦,經濟身心包括社會輿論的各種壓力,每當這種法律失去準則的結局,給我們質疑對法律受害者權益的意義,或是施暴者藉於脫罪的藉口,太諷刺。
5/★★★★


The Hobbit: The Desolation of Smaug(2013)-(台譯: 哈比人:荒谷惡龍)
觀後感:
魔戒整個系列真心覺得偉大,涵蓋宏偉龐大世界觀,或是私密微小到個人內心人性黑暗面,皆有深刻描述,如月亮 一般,有陰晴圓缺的正反兩面發展可能性,前傳的第二集,畫面大器磅礡,遙遠的年代,老舊傳奇的故事,神秘的小鎮和噴火龍,目不暇給的視覺特效,依舊沒有完 整結局,但慢慢聯結魔戒正傳故事起頭。
5/★★★★☆


The Double(2013) -(台譯:盜貼人生)
觀後感:
片名幾乎將電影劇透到無懸念可言,慘!透過心理人格分裂來說一個屌絲的內心糾結,可想而知,一個善一個惡,一個黑暗一個光亮,一個討喜一個窩囊,最後一定有一個勝出,太多這類型案例電影,導致這電影創意不算新,反而導演刻意模仿Film noir的高反差風格,詭異的懷舊感和絕佳燈光安排,日本配樂屌。
5/★★★☆


等風來(Up in the wind)(2013)
觀後感:
電影將尼泊爾拍得瑰麗美麗,異國風情,但是電影劇情卻差強人意,矯情做作,更多的生硬安排。一個外表堅強其 實很作的女生,在心靈旅行碰上一個很衝的富二代,兩個冤家路窄互鬥互助下產生化學效應,電影雖然一直強調人必須真實面對自己,別再欺騙自己甚至偽裝自己, 但我真是服了編劇的矯情安排,夠牽強。
5/★★☆


간기남(The Scent) (2012) -(台譯:偵探上錯床)
觀後感:
故弄玄虛,蛇蠍美女,有色無膽,虎頭蛇尾。電影一開始有不錯的企圖心,想設計一齣借刀殺人,扭轉案情的羅生門仙人跳,主角員警又私接私人偵探,幫人抓姦,但偏偏自己卻好色陷入這個致命泥沼中,所有證據都不利於他同時,他只能用員警的特權隱瞞證據,卻哪知道反而這樣卻引來更大的危機。看看就算了。
5/★★☆


Paulette(2012)-(台譯:美味毒婦)
觀後感:
尖酸刻薄晚年窮途末路的老婦,既然賣起大麻而生意良好,卻異想天開將大麻放入蛋糕甜品內,更造成巨大迴響, 卻也引發同業眼紅嫉妒,發生一連串的荒謬鬧劇。法國喜劇總是將人塑造成動畫般的可愛與討喜,巧妙的劇情安排讓電影觀看沒有障礙,雖然後面老婦救孫子橋段有點俗套,但整體算是輕鬆可愛的黑色喜劇。
5/★★★☆


In the Land of Blood and Honey(2011)-(台譯: 愛在血淚交織時)
觀後感:
Angelina Jolie自編自導作品,波黑戰爭題材過於龐大沉重,就算是有經驗的導演,也顯得彆手,更何況初次執導的裘莉,只能將電影片面化,形象化呈現,太多荒謬及 處理不彰的橋段,讓人大感失望。一對完全不同政治立場的男女,男生為軍人,女生為俘虜,這樣不平等身分下的愛情,偏激又無奈,但結局真是薄弱。
5/★★★


도가니(2011)-(台譯: 熔爐)
觀後感:
每次看這類型電影,心臟被掐住般難受,痛恨法律在前,卻無法實質保護受害者,反而成施暴者骯臟的藏匿處。幼小聾啞兒童青春黑暗輓歌,韓國電影在人性與道德觀上,琢磨深刻描述產生劇情上得矛盾,如電影中,變態的校長性侵學童後,又橋強調自己是宗教團體與愛心人士,使社會上得到聲援諒解,人間失格也。
5/★★★★


Seed of Chucky(2004) -(台譯:鬼娃新娘之鬼娃也有種)
觀後感:
八零年代經典鬼娃恰吉系列,算是知名玩偶恐怖片,從一開始的正經恐怖調性,慢慢轉變低級無聊的喜劇恐怖,每 況愈下的發展下,最終完結篇果然爛到可以,完全成為B級片的範兒,血腥與搞笑是整電影元素,故事越來越瘋癲,連玩具娃娃生子可以冠冕堂皇拍成一部電影,恰吉兒子的最後反撲殺父戀母,算是亮點。
5/★★★


Near Dark(1987)-(台譯:血屍夜)
觀後感:
Kathryn Bigelow早期作品,浪漫血腥有點cult,儼然像似八零年代的暮光之城故事,略有公路電影與西部牛仔風格,更多頹廢與消極氣息,沒有意外的愛恨糾 葛,襯托出人與吸血鬼家族間的矛盾,愛與犧牲是電影最想表達一環,電影並不差,只是劇情略有馬虎,透過洗血便可以將吸血鬼身分擺脫,或許太不講究了。
5/★★★☆


The Fog (1980)-(台譯:夜霧殺機)
觀後感:
因為百年前的恩怨,回到百年後今天,冤魂在紀念日前後,透過詭異迷霧出現殺害村莊的人們,這樣題材卻是老 套,但在擅長拍恐怖電影導演John Carpenter手中,呈現另一種獨特氣質,故弄玄虛的陰森與不過多的血腥,最值得一看便是迷霧的特效,確實有厲害之處。電影基本架構延續古典恐怖片的邏輯,不失一看。
5/★★★☆


ゴジラ (Godzilla)(1954)-(台譯:哥斯拉)
觀後感:
新版哥斯拉上映前,刻意找來舊版複習研究。這隻超過六十歲的怪獸,總是讓日本民族又愛又恨,這版本的哥吉拉,象徵著核武爆炸後的恐懼,更多是對戰爭的指責,黑白影像與微型模型拍攝,比想像中精緻與前衛,但是諷刺著是,日本指責核武與戰爭,卻派出更多神風特攻隊與坦克車來阻止哥吉拉,本末倒置矛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