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26

The Darjeeling Limited (2007)-(台譯:大吉嶺有限公司)觀後感

劇情簡介:
三個美國兄弟一年來都沒有跟對方說過話,爲了尋找自我以及找到骨肉親情,開始了一場橫穿印度的火車旅行,最終他們又像以往一樣回到了兄弟情誼。但是他們的“精神追求”很快就轉向了其他事情(事情涉及到非處方止痛藥、印度咳嗽糖漿和胡椒噴霧等)。後來,他們發現自己與11個皮箱、一台印表機和覆膜機獨自滯留在沙漠中。此時,一個新的不在計劃內的旅行突然間就開始了。

觀後感:
Wes Anderson這位導演,算是筆者偷偷喜歡的導演之一,作品總是讓人有種華麗黑色幽默的瑰麗,善用豐富顏色和無厘頭的笑點劇情顛覆傳統電影的框匛,是一個有才華搞冷調幽默的劇本家也是導演,看過他許多電影,處女作品《Bottle Rocket脫線沖天炮》(1996) ,幽默另類的劇情和Cult味十足的獨立小品,初體驗便讓他一炮而紅,接著《Rushmore都是愛情惹的禍》(1998)、《The Royal Tenenbaums天才一族》、《The Life Aquatic with Steve Zissou海海人生》(2005)以及07的本片,風格明確,劇情曲折幽默,像是便秘許久來瓶優酪乳的解救苦悶良藥,一路暢通。

本片題材極為新鮮,火車+印度+兄弟,頓時腦海中出現『咖哩』兩個字?!或許我餓啦!影片開場,一位西裝筆挺的中老年男子,原來是Bill Murray正全速追趕一輛開往大吉嶺(印度西孟加拉邦的一座小城)的火車(有趣的是,他只在本片出現這短短幾秒鐘),然後被同樣穿著得體的年青男子輕鬆超越。慢鏡頭下,夕陽籠罩,歌聲響起,一切都是金色的,開門見山法的開場,很棒!

電影架構還是遵守傳統的公路電影,透過一段旅程而將故事套入行程中,主角們因為旅程而有所感受或啟發,但是本片視覺畫面總是喧兵奪主的讓電影多了可看性,或許是印度取景輔以濃鬱地域色彩的配樂,確實給了影片獨特的氣質,豔麗純粹的色彩極具異域風情。這種心靈之旅的片子並不罕見,但本片作爲一部獨立電影,冷幽默與人性關懷兼具,特色十足又真摯自然。影片充斥著印度風情的配樂和當地風土人情的實拍,大街小巷,名勝古迹,牛羊滿地;當然還有經常在鏡頭前晃來晃去的三位主角腦門上的紅點子以及聽不懂的東印度語;節奏色彩也更像是一部歐洲電影。當然最大功臣就是三位個性鮮明的男主角。

現實生活中自殺未遂的Owen Wilson在裏面扮演控制慾很強的老大Francis,喜歡碎碎唸說道理,這個在喜劇演員中算是帥哥的金髮男子大部分時間都裹著紗布,可惜之餘也就更考驗演技了。

二哥Peter由有著陰鬱氣質的實力偶像派影帝Adrien Brody扮演,具有殺傷力的眼神,高挑的身材,出衆的演技都讓他在影壇獨樹一幟。西裝或是粉色小短褲以及和風系列的眼罩,更讓他魅力無限。但是唯一毛病就是喜歡不過問他人偷用別人的東西,也讓他有許多搞笑的演出。

最後就是個子矮小的Jack小弟,也是本片劇本設計舵手Jason Schwartzman。這部戲中他依舊穿著那件酒店黃色睡袍,依舊狂愛iPod,依舊不忘和列車女服務員發展一下戀情:這個有著猶太和義大利血統,留著小鬍子和改良蘑菇頭的男人似乎很適合這樣的男女關係,撲朔迷離,看似膽小卻是最為狂野的一位。

電影畫面很有幾個特點,總是讓人驚奇:

a 正面鏡頭:
電影最特別的就是鏡頭的運鏡方式,特別是人物對話時根本不採用三鏡頭法,而是誰發言就給誰正面鏡頭,甚至兩人面對面談話也是如此。於是就形成了“人物對著觀衆說話”的特殊效果。這種特殊鏡頭語言,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舞臺劇或是平面戲劇的表演方式,沒有特寫,而畫面就是跟觀眾成為直線傳達,這種方式取鏡很容易單調和枯燥,但是本片好在畫面夠華麗,許多細節都是值得讓人停下來好好觀看一般,相對造成本片的特色之一。

b 捲軸式鏡頭:
這個方式的運鏡方式,其實跟上面正面鏡頭有異曲同工之處,只是鏡頭擺放位置不同,鏡頭擺在側面,跟著角色穿梭火車車廂時,會讓人看到畫面像捲軸式穿過畫面,有像傳統2D遊戲進行(超級馬莉),造成空間和劇情有趣的銜接變化,算是很新鮮的手法。活躍了藝術表現,觀衆時而完全客觀(側面),時而又成了劇中人(主觀鏡頭),影片空間和觀看空間完全被打通了。

c英倫入侵
看過導演許多電影後,赫然發現導演Wes Anderson對英式搖滾特別著迷,尤其是特別是“英倫入侵”時期的四大天王樂隊(Beatles、Rolling Stone、The Kinks和The Who),本片配樂很豐富,利用到了很多古典鋼琴曲、印度電影的老歌以及Rolling Stone的『Don’t Play With Fire』,後者出現的時刻讓我感到非常有趣。

世界上任何不夠帥的演員都應該和Wes Anderson合作,最普通的小人物在他那裏都會可到一顆夢寐以求的、能夠引發同情的美好靈魂,這是我們熱愛Ben Stiller、Wilson兄弟以及Bill Murray的原因。

看完電影,跟許多人心中有一樣的想法:『我想去印度玩啊!』


2008/08/24

Gimme Shelter(1970)-(台譯: 變調搖滾樂)觀後感

劇情簡介:
美國1970年梅氏兄弟經典記錄影片,描述的是發生於1969年Woodstock音樂節四個月之後的冬天,The Rolling Stones發起的Altamont亞特蒙免費演唱會在暴亂中落幕,一個黑人青年在舞臺前被活活刺死,在衝突中掛彩的孩子不計其數。

這部電影就是記錄這次事件的。這支樂隊可以說是20世紀60年代搖滾的終結者,當然它的表面現像是1969年12月。當時,在美國有大量樂迷的Rolling Stones樂隊在美國加州Altamont亞特蒙舉行一場免費演唱會,當天有40萬觀衆來到現場,但悲劇發生了,被聘來維持秩序的飛車黨組織「地獄天使」(Hell’s Angels)在演唱會上演了暴力的場面,一名觀衆被刺殺而死。

觀後感:
尼克‧宏比(Nick Hornby) 的《三十一首歌》和馬世芳的《地下鄉愁藍調》這兩本書,算是個人近年來最喜歡的兩部音樂書籍,內容都是寫著許多搖滾神話和不為人知的音樂故事,極為精采,總是讓我不斷研讀,每篇故事有熟悉的也有陌生的,不斷一頁翻著一頁,文字平易近人很容易消化,尤其是馬世芳的《地下鄉愁藍調》,更是涉獵到許多老搖滾樂團和歷史事件的交集,字句間都充滿許多樂符的陷阱,讓人無可自拔,而其中剛好寫到關於本片的故事,更讓我興趣大增,而最近剛好有機會可以看到本片。

電影畫質帶有些粗糙感,紀錄片的真實性很夠,事情發生在1969年12月,而在演唱會的現場,LSD、大麻、迷幻藥沿路叫賣(多麼美好的時代!哈哈),當時的人們還沈浸在四個月之前的偉大烏茲塔克(Woodstock)過後鮮花羽毛式的愛與和平氛圍中,在12月的酷寒裡赤裸身體,藥物、酒精、搖滾樂和性愛,然而The Rolling Stones所企圖的烏托邦演唱會最後卻在「地獄天使」的暴力行動下完全變調。

這場演唱會會如此出名,更在搖滾史上惡名昭彰,我想最大原因還是來自於出人命吧!這個真實事件的發生剛好都被紀錄片給拍攝下來,血淋淋,生命的結束如此圖乎其來,但這件事難道就要怪罪在剛好演唱的The Rolling Stones頭上嗎? 國內外許多介紹搖滾樂的書籍,大凡提及這段歷史都會毫不吝惜批判之詞,甚至直接宣判了地獄天使和The Rolling Stones的死刑,原因很簡單,地獄天使打死了一個黑人青年而The Rolling Stones是直接的煽動者,但我有些不認同,在看過了這部影片之後,我覺得這樣的定論似乎過於武斷和偏激。

回頭看事情的發生,The Rolling Stones一站上台上,還沒演奏台下就引起一陣騷動,不知道什麼原因,而當主唱Mick Jagger血盆大口一開口,台下觀眾更是蠢蠢欲動的推擠,但很明顯看的出觀眾眼睛呈現渙散和不聚焦狀態,猜想而知,必定是有經過酒精和毒品的洗禮下的模樣,演唱過程數度中斷,台下觀眾逐漸失控,甚至地獄天使已經和過於興奮過於迷幻的觀衆發生了激烈衝突,搖滾樂本身所具有的煽動性是任何參與其中的人都無法完全回避的,各大音樂節的傷亡事故也時有發生,可以想象一下幾十萬年輕人聚在一起,在音樂、酒精和毒品的作用下,足以引發一場地震,論隨便一個Punk樂團演唱會,都曾發生圍毆事件或是歌手衝下台打樂迷事件,對此,我們又能說什麽呢?地獄天使和維護秩序的工作人員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不理會臺上那幾個活蹦亂跳的人,也根本不關心甚至不知道他們在唱什麽,他們的責任就是讓台下這群像尾巴著火的鬥牛般觀眾乖乖呆著,這就是最大的矛盾,由這種矛盾引發的一切衝突,又怎麽能簡單的歸罪到一個組織或者一個樂隊身上呢?

那一場演唱會喪命的好死不死剛好是個黑人,這整件事更麻煩了,原本在美國種族問題一直就很嚴重,現在卻又多了演唱會刺殺黑人事件,讓即使沒有太大嫌疑的The Rolling Stones更是跳到黃河也洗不清冤屈,而假設性懷疑,當時那黑人確實想槍擊主唱Mick Jagger,那刺向他的那一刀只能說防衛性阻擋悲劇發生,而我們頂多說地獄天使手段太於殘酷,而滾石樂團呢?他們的音樂沒有過錯,“搖滾樂誘使青年人犯罪”,其實我不喜歡這句話,因爲,不是搖滾樂選擇了我們,而是我們選擇了搖滾樂,它可能是肮髒的醜陋的,但是我們喜歡,它更像一把刀子,刺進每一個熱衷搖滾樂人們的心裏。

“我們在唱這首歌的時候總是會出點亂子,請大家冷靜,請大家冷靜......”正在臺上唱著sympathy for the devil的Mick Jagger在看到台下混亂場面的時候說了如上一番話,“看到他手裏的槍了嗎?真可怕”在事後他們看當時錄影重播的時候,面無表情的Mick喃喃自語,讓20世紀60年代愛與和平的聚會的巨大神話在瞬間倒塌,正因爲這些無比真實的鏡頭,這部電影在搖滾文獻中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Sigur Rós-Heima (2007)-(台譯:聽風的歌)觀後感

劇情簡介:
去年夏天,冰島知名樂團Sigur Rós結束了爲期一年的世界巡迴,決定在家鄉舉辦一系列免費演出,不論是教堂、廢棄工廠、小市鎮的表演廳或者空曠無人的荒野寂境,Sigur Rós用絕美樂音將自身放逐於冰島邊疆,迷人音符襯著藍天、綠地、白雪與灰牆,成了樂迷珍藏的心靈風景。本片是Sigur Rós首部官方電影,交織表演實況與團員訪談,紀錄了令人動容的歸鄉旅程。

觀後感:
Sigur Rós,我想不用大多介紹的後搖滾樂團,電影《Heima》,在冰島語中的意思是at home,在家的意思。簡短而貼切的名字,電影記述的正是Sigur Rós 06年在冰島各地演出的片段,在自己家鄉表演的紀錄片。

Sigur Rós對我而言是個特別的樂團,總是給我孤獨、寂寞、蒼白感,這種音樂容易使人進入失戀般無力感,所以我不大喜歡白天聽他們的歌,而是喜歡半夜或是睡前聽,是種習慣吧!就好比以前星期天早上一定聽著大香蕉專輯的《Sunday Morning》才願意起床一樣道理,半夜聽取Sigur Rós好像一個被扔在曠野中間的孩子,稍許疲憊卻盈滿自由。離生命的真相咫尺,聽得見來自遠方又來自內核的呼喚。探出一隻手去,冰涼的空氣裹著指頭。時間的芳香撲在上面,把一切欲念洗得乾乾淨淨。靜止的手指,被大朵的蝴蝶翅膀輕輕吻住。

電影給人太多的畫面了,配合Sigur Rós無暇的音樂,讓我看電影看到睡著了,睡著過程中慌張驚醒,再次專心看完,這種經驗不多,不是枯燥,而是舒服,美的讓人窒息的音樂,美的讓人窒息的冰島風光,契合的完美無缺,只有家鄉的風光才能配得上Sigur Rós,世界盡頭的冷酷仙境

電影中Sigur Rós的聲音似乎帶有時空倒轉魔力,讓大自然界的景物偷偷逆向運作,回流的河水,反洩的瀑布,逆收的煙絮,時間在這個島嶼上,被刻意破壞,留下大自然不被污染的淨土。Ice land美麗的名稱,更有美麗的身軀,空曠的世界,關於湛藍的大海和深邃的聲響,演唱會攢動的華麗人影,黑色沙灘上慢慢幹了的孩子的足迹,被霧氣環繞的群山,翺翔的鷹,無垠的平原, 灰色寧遠的河流與公路, 飄過山頭的雲的影子,斑駁鏽化的舊工廠,悠閒緩慢的居民,開滿黃色花朵的墓地,漫天的紅色風箏,清冷色調的瀑布與陰鬱的空屋,自由奔跑的馬匹,老舊電影裏沈默的冰島,燃燒的白色蠟燭。

雖然打那麼多形容詞,總是無法完整說出心中那份想與人分享的衝動,這時候語言是蒼白無力的,如同根本無法用語言來描繪大自然的美,還是默默地體會那種無以倫比的震顫吧!

鋼琴、提琴、風琴、用石頭做出的馬林巴琴、長號、吉他、主唱Jonsi空靈的聲音,Sigur Rós音樂本身,似乎很符合冰島,更可以說是就是大自然聲音的一部分,整部電影沒有什麼好苛求的,每一幕都讓人感覺到安詳。

記的有一次跟朋友Paul聊天中,我隨口說:你聽過Sigur Rós新專輯嗎?
他回答說:還沒啊!還沒時間聽!
我說:那你可以上班時在店裡面放啊!
他既然回答我:不行!聽他們的歌是要有氣氛的,不能隨便播放。
聽完這句話,心中浮出一個句話:好品味!






電影預告

2008/08/23

Osama(2003)-(台譯:少女奧薩瑪)觀後感

劇情簡介:
講述了在塔利班控制的阿富汗的恐怖中,男人因爲參加與俄羅斯的戰爭陣亡。婦女們都成了寡婦,沒有任何經濟來源,然而她們沒有任何權力,不允許工作,甚至不允許獨自上街,必須得有男人領著才可以上街。

劇中的母親是一位醫生,死了丈夫和弟弟,院長沒有錢給她發工資,可是還有媽媽和女兒要養。無奈之下三代女人商量吧小女孩的頭髮剪掉,讓他假扮男孩出去掙錢。母親也是沒有辦法,她需要把麵包放到桌上,母女三人需要吃飯和生存。女孩假扮男孩出去工作,塔利班強令男孩必須去學習,讀古蘭經,學習如何打仗。還有穆斯林男人的洗澡方式。男孩子們都嘲笑“他”女孩氣,質疑“他”是個女孩子。當被人事處他是個假扮男裝的女孩子後,她撒腿就跑,不懂事的男孩子們追著她打著她,她被抓了起來,送進了法庭。一個塔利班的小頭目,對塔利班的審判師說她是一個孤兒,把她許給了這個又老又矮的Mullan。

70多歲的Mullan 趕著小驢車,唱著“港咕剛咕港”美滋滋就把這個十三歲的女孩取回了自己以及有著三個老婆孩子成群的家,拿出一排鎖頭來讓她選,女孩不選,他給女孩挑了一個最大鎖。從此鎖住了一個十三歲女孩的青春,鎖住了一個女人的一生。

觀後感:
電影本身彷彿像是一塊蛋糕,製作過程和材料的要求,有的蛋糕重視材料,而更有些標榜著純手工製作,各種因素集大成,絲毫誤差足夠影響成品之品質,更會影響享用之人喜好,而本片乍看下材料沒有想像中的豐富,沒有綿密的奶油般點綴,更沒有新鮮水果的鋪陳,連賣像都不討喜,但是吃起來,只有手工紮實的蛋糕本身,口感單純卻能傳達製作師父的功夫,真實、深刻、令人省思!

本片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由於阿富汗長年處於戰亂,成年的男子都離家外出參加了戰爭,由於在戰場上大量的死傷,導致完全沒有男丁的家庭比比皆是。阿富汗的女性則被塔利班(註)限制一切自由,包括外出工作的自由。一個家庭如果沒有男性的話,便無法生存下去。少女奧薩瑪正是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了,家中只有年邁的奶奶和媽媽相依偎。奧薩瑪順從母親的意願將自己打扮成男孩,出外工作以維持生活。但終究紙是包不住火的,東窗事發的奧薩瑪命運堪與。

(註: 塔利班在波斯語中是學生的意思,它的大部分成員是阿富汗難民營伊斯蘭學校的學生,故又稱伊斯蘭學生軍,鏟除軍閥、重建國家的旗幟,而且紀律嚴明、作戰勇敢,並提出反對腐敗、恢復商業的主張,因此深得阿富汗平民的支援和擁戴。)

或許我們不在那個背景時空下生活,很難想像當地的文化背景,只能光看電影單薄的畫面得知感受,是片面式的,甚至已失去真實性,相對無法完整感受壓抑和男女不公平的對待,在塔利班恐怖統治下,阿富汗婦女猶如煉獄般苦難的生活,對觀衆而言幾乎是無可想象的。本片以一名西方人在街頭用DV拍攝到阿富汗婦女遊行抗議被塔利班武裝鎮壓的場面作爲引子來開展。在DV搖晃的鏡頭下,成群的阿富汗婦女高舉寫著“我們是寡婦”的標語,高喊著“與政治無關,我們饑餓,我們需要工作”,在塔利班的強力水柱下噴射下四處躲藏的人群無疑爲影片的背景做了最好的展現與鋪墊。

儘管本片改編自真實的故事,但導演並沒有被故事素材束縛住能夠使其藝術創作飛翔的翅膀。導演巧妙地規避了題材的政治敏感性,從對人性與命運思考的角度出發賦予影片真實鮮活的血肉靈魂。一個悲慘的真實故事,如果沒有厚重的思想包含其中,是無法讓旁者在感同身受的同時有其自己獨立思考的空間,那僅僅只會得到世人一時的同情而之後被時間所沖淡遺忘。本片在讓觀衆切身感受阿富汗婦女苦難生活的同時,很好地體現出了導演的藝術創作意圖。顯然,本片所引發延伸的社會意義和歷史意義要比影片的本身重得多。但作爲一部問題影片,本片並未淪爲一時之間嘩衆取寵的話題之作,相反,導演將本片打磨得非常精致。

本片的配樂當屬少而精,雖然聽不懂歌曲歌唱的內容,但音樂無國界的道理總是讓音樂傳達出該有的情感,略帶有民族特色的音樂很好地爲情感烘托起到了不可抹滅的作用。但最爲點睛之處並不是配樂,從影片一開頭就有的那幾十秒的音效才是影片的靈魂。蕩秋千的吱吱聲,本應爲表現孩子快樂無邪的童年生活,在本片中導演徹底地用反了,卻無比地貼切與點題。與此相對應,影片中出現了奧薩瑪跳繩的場景,在最後一場監獄的場景中更是突兀地直接切入。

沒有因影片所涉及話題的政治敏感性而變得流俗,乍看似平鋪直敍,實則精致有餘。八十分鐘的影片,一點都沒有多餘。各個劇情段落之間銜接自然、行雲流水,主題循序漸進、層次分明。


2008/08/22

XXY(2007) –(台譯:我是女生,也是男生)觀後感

劇情簡介:
一個藏不住的祕密,讓十六歲少女Alex的臉龐總是沒有笑容。她天生同時擁有男女的性器官,面對尷尬青春期,父母也不知要不要讓她動手術,該讓她當女生還是當男生?
  
朋友外科醫生一家來到之後,Alex主動與醫生的小兒子Alvaro示好,與他結交朋友。這段友情顯得十分尷尬,兩個孩子都想界定清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尤其是本身就很特殊的Alex,並不像常人那樣動機單純。隨著兩家人的見面和接觸,從忽視肉體的壓力到渴望尋找滿足家人的願望,再到他/她所存在的這個無限大的世界,Alex的內心矛盾與掙紮也逐漸暴露出來。

觀後感:
影片的開場,映入在我們眼前的一幕幕畫面是那些美麗的海洋生物。它們看似獨立漂浮在蔚藍色的水底深處,然而又在揮動的時候彼此相輔相依。實際上這是一個美麗而憂傷的寓言,暗示了電影中的那些角色,每一個人都無法過著完全與世隔絕的生活。他們努力掙紮著,即是爲了與人的溝通與聯繫同時也是爲了堅持捍衛自我認爲是對的。

Alex,有雙漂亮的綠瞳雙眼,眼神透露出些些不安情緒,纖細的雙腿,輪廓分明的面孔略帶有絲毫稚氣,但詭異的卻有個男性化的名稱,男性化的動作和口語,讓我分辨不出他的性別,猜測中,另一個秀氣帶有些憂鬱的男子Alvaro跟我一樣一直盯著他的綠色眸子,當我還在懷疑Alex的真實下,Alex就以本能的驅使下表露出了男性的性徵…….

本片大膽探討青少年性別的禁忌,淋漓描繪大人的恐慌以及青少年的茫然。15歲少女Alex同時擁有男女的性器官,從小被以女孩樣貌養成,卻擁有著男孩般的性格,但電影大膽放肆的詮釋雙性人情感肉慾,額外覺得不自在,鏡頭下的觀看電影的我顯的矛盾心態,帶有偷窺心態企圖補抓雙性人肉體的奇妙,卻又惻隱之心作祟克制自己不應該挖掘雙性人的身體殘缺為看電影之樂趣,兩邊拉扯。

雙性人當然也有性生活的權利,所以我們在影片中看到 Alex 不失時機的試探 Alvaro 問:早上看到了他一個人在房間裏自慰,並以理解的語氣坦誠自己其實每天都自慰,還問其是否樂意接受自己的處子之身,Alvaro 惱羞於自己的隱私被揭而嘲諷了 Alex 的性別缺陷並拒絕了她的求歡,15歲少年失望的離去,但Alvaro 卻主動的追了上去,在草房裏,兩人發生了交和,令 Alvaro 意想不到的是,充斥著女性性徵的 Alex 卻有一個不折不扣的男性性器官,他感覺到了它的膨然勃起,並強有力的進入自己體內……一切被路過的 Alex 的父親發現,使得身爲監護人的父親陷入了迷茫。

影片通過最簡潔樸素的手法,在真實的新阿根廷電影風格中的長鏡頭、微風吹拂的沙灘海邊畫面以及三言兩語但情感豐富的對話中精致呈現,故事情節也是在爲數不多的幾次親密對話中推進。

緩慢而溫和的視角,探索著人類內心中一方曖昧的地帶。這裏混雜著愛、親情、友情、還有在血液中狂野奔騰的原始生命力。這裏沒有尺規與對錯,你能夠做的,只是做出一個選擇。本片絕不是沈溺於感情漩渦、製造悲悲切切的影片,探討性別認同的影片。

2008/08/19

Chris Jordan

Jordan?!
不是MJ,是CJ,Chris Jordan!
遠看是女人的胸部,趨前觀之,才看出這胸部的圖案其實是由一堆密密麻麻、全身光溜的芭比娃娃所組成。這樣一幅長一五○公分、寬二○○公分的女人胸部圖,需要多少芭比娃娃?答案是三萬二千個!這幅名為《芭比娃娃》的影像,是美國藝術家Chris Jordan在他的「數大不是美」系列中的一件。

「三萬二千」這個數字是二○○六年美國女性平均每個月進行隆乳手術的件數,也是台灣人每九分鐘花在美容與護膚產品的美元金額。

Chris Jordan表示:「《芭比娃娃》的來源,是因為現在美國父母送給女兒高中畢業的禮物,竟然是費讓她們去隆乳。這個社會藏著許多令人難以理解的欲望。消費社會的體系越來越龐大,也讓人越來越無法招架。

Barbie Dolls, 2008, 60x80"
Depicts 32,000 Barbies, equal to the number of elective breast augmentation surgeries performed monthly in the US in 2006.





Prison Uniforms, 2007, 10x23 feet in six vertical panels
Depicts 2.3 million folded prison uniforms, equal to the number of Americans incarcerated in 2005.




Jordan利用電腦軟體複製生活用品的圖像,達到那些驚人數字,並將圖像轉換成大尺幅的影像。觀眾得貼近畫面後才會發現,原來構成美美畫面的元素是手機、飲料罐、紙杯、藥丸、手槍等物品。Jordan透過作品強烈反應環抱議題,大量複製元素拼湊出訴求的問題,可是我看了又看,發先一個很矛盾的問題,當他在創作有關環保主題當下,她使用的媒體工具,都是高性能的電腦作業系統(非傳統繪畫或是手工創作),想必電腦合成運算必耗盡許多工作時間,而相對電能使用是不能少的,而猜想她必在室內創作(不可能在大太陽底下做吧!),而創作必須使用掃描器、相機、燈光、冷氣等等器材,而這些器材電器似乎也成為他污染環境的幫兇,而自己更是創造污染問題其中一員,這樣弔詭矛盾的相對關係,似乎讓人覺得更多空間思考作品和創作者之間的位置。感覺用會製造污染的工具創作反污染的作品,ㄟ~~~~怪怪的!

延伸連結:Chris Jordan官網 http://www.chrisjordan.com/

2008/08/18

寢ずの番(2006)-(台譯:守靈夜狂想曲)-觀後感

劇情簡介:
上方落語大師笑福亭橋鶴在臨終時,他微弱地對大弟子說:“我想看那邊(女性私處)…”雖然弟子們對師父的要求感到非常吃驚,可是還是盡力完成了。當他們滿心歡喜,以爲師父實現了最後的心願時,師父卻非常的生氣,更大罵他們“蠢貨,(其實師父說的是”海邊”)”。三分鐘後,師父離開了人世。

當晚,弟子們聚在一起,爲師父守靈。可是落語家的守靈夜和普通人不一樣。在訴說著和師父一起的悲喜事時,嚴肅的守靈夜慢慢變成了衆人表演的大派對…………

觀後感:
電影中所謂的落語家,應該就是我們所稱的相聲家,說故事說典故的大師,電影劇情結構很簡單,劇中的三位長者:橋鶴、橋次、橋鶴之妻志津子相繼過世,大家在他們的守靈夜上,紛紛談論關於往生者的種種荒唐事,然後自己也在守靈會做出種種荒唐事,每件荒唐事自成一個橋段,使得本片自成一部淚與笑的連作集。

電影以一種日本式黑色的幽默貫穿整個100分鐘電影,當然有出現許多超白痴的橋段如徒弟橋太的「初體驗的對像是那隻魟魚」事件,或是「夏威夷的草坪大麻派對」等如浪濤般席捲而來,但在往生者面前歡笑著和魟魚發生初體驗,或是歡笑著談論過世親人的八卦,歡笑著撐起死者一起跳康康舞,歡笑著演唱低級的情色歌曲……這種事一般人有誰能自然地做到?簡直就是把喜、怒、哀、懼、愛、惡、欲七種情緒全部簡化,只用一陣大笑表現於外,沒有過多的矯情悲痛,也沒有痛哭流涕的哀嚎,或許納悶人的基本情感道德尺寸,讓人覺得稍嫌無情心寒!

但或許日本人的民族性和世界觀跟我們有所不同,相信日本人就是有這樣的能耐,面對著屍體,仍然把酒言歡。誠然,或許死亡對日本人來說,過多的形象,也過多的不堪回首事實殘酷(原子彈轟炸、地震),似乎死亡太接近日本人的生活了,而我更能理解到他們生活的強大壓力,死亡在生活中成了如吃飯睡覺一樣的生活步驟,然而壓力卻足以使本來應該有條不紊的生活瀕於崩潰。爲了逃離崩潰的邊緣,我們應當學會自我減壓,快樂是唯一的方法。

看完電影常常思考中國人是否可以如此輕鬆看到死亡這件事?
中國人對死亡的看待跟其他國家較為不同,死亡意味是一種結束,悲觀教育我們要哭泣要難過,生命的凋零,肉體的腐朽,總是帶著嚴肅哀淒氣氛,蒙上白色布幔代表哀悼的尊重,總而言之,沉重、難過。

結局的片段,已逝之人與守靈者們一同玩著搭火車遊戲,對某些人而言,這是一種表現驚悚的黑色幽默,但對我而言,那卻是一種溫馨的象徵手法:藉著歡笑的守靈夜,那些已然往生的人,彷彿又活回了他們的心中。

2008/08/17

Mark Wagner&C.K. Wilde


這兩位藝術家,利用拼貼方式完成作品,作品附有繁雜的製作過程和豐富的質感材質,也充滿拼判性,對資本主義挑戰,耐人尋味,但是這兩位藝術家,只能說太有錢啊!以一美元的紙鈔拼貼成各類充滿奇幻色彩又帶點古典,利用美國紙鈔來創作,哇~真是太奢侈的藝術作品啊~~


Mark Wagner作品多半數為人頭,利用紙鈔深淺顏色編排出立體感的肖像,諷刺的人物選擇,如Karl Marx(馬克思主義發展先鋒)




C.K. Wilde作品跟上一位比起來,顏色相對豐富許多,內容更是多羅萬象,世界和平的宏觀,甚至帶有一些些的宗教味,看來看去,還是覺得要花好多錢啊~~





延伸連結:http://artich.fatcow.com/alternate/index.html

2008/08/15

Blu



這位街頭藝術家,是我目前滿欣賞的藝術家之一,他的作品充滿許多想像空間,黑色幽默的尖酸,無止境的輪迴,而且總是讓人印象深刻,因為都是大大大大!無敵大!大的離譜,而且極為費工!


延伸連結:http://www.blublu.org/blog/
他個人部落格 (有許多他創作的過程)








2008/08/14

The Mudge Boy(2003)-(台譯:馬奇男孩)觀後感

劇情簡介:
14歲的少年Duncan Midge 正在努力適應失去母親之後的生活。所以他穿上媽媽的衣服,模仿媽媽的動作,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爲了紀念遠去的母親,而他的爸爸卻不能理解他兒子的這些古怪悲傷行爲,喪妻之痛雪上加霜..

觀後感:
在一次偶然可以看到這樣一部非常小衆電影。電影說著過分敏感的話題,敏感到沒有人碰觸,戀母情節、同性戀之間的拉扯,拉扯中只將主角弄得痛苦,其實,我們都是戀母狂,多或少,對母親的愛在文明的現代,依舊理所當然,我們可以低調安逸,可有電影中的男孩,他閉塞全部記憶只爲母親垂憐,後找到一種情感,只是忘記區分了性別。於是開始了艱辛的尋找,本以爲又是晦澀不見天的暗淡時光,電影片長100分鐘過後你還是你,我還是我。可這次陽光依舊燦爛,但是皮膚上的傷疤依稀可見。

故事發生在一個散佈著濃濃稻草味,在那農場僻壤,人煙杳見。天陰沈的滲出藍色,點點光亮卻是幾個世紀前的斑駁。這是一部關於一個過分敏感的,看起來很怪,和動物有著親密關係的男孩的電影。

男孩是無辜的,一個過度依賴母親的男孩,頓時失去母親的身影,只能跟同一個屋簷下帶有陌生和距離的父親相處,威權總是不能溶化的,父親少話,莊重如教堂。房間寬敞農場安詳。家中飼養無數雞禽,那裏時光才是真正天堂。

母親告訴男孩,想念她時候可和雞禽親近,男孩愛上一隻白色公雞,雞冠血紅潤澤。男孩和它一同吃飯、洗澡、睡覺,隔夜不分。閒暇時候男孩會用嘴包裹它的頭顱,它顱骨窄小,容得下不多立方,那是最快樂的遊戲。(這一舉是寓意深刻的!讓人不聯想到Gay themed)

村落其他boys經常以此嘲弄他並視他爲怪胎。但當他遇到另一個養牛的少年,與他同樣遭受童年創痛的經歷,使兩個人走到一起,這位養牛少年,一開始對他態度友好,常常跟他出去遊玩,而兩人更變成好朋友,在養牛少年面前,男孩局促的像個孩子,不知世事。男孩告訴他關於母親的一切和我的嗜好(吞雞頭)。在他面前表演時候露出笑容,游泳時候顫顫巍巍摸他手臂肌肉。少不更事隔絕如我,本就不分何是感情幾許。養牛少年是一個精沖腦的性氾濫的男生,常常跟男孩述說他跟女生發生性關係的過程,地下倉庫男孩找到母親當年的婚紗。披上它在倉庫角落榮耀,結果養牛男孩衝動的逼迫侵略肉體彼此銘刻,男孩疼痛的淚水和父親悄然闖入的迷離。

但他把男孩所說一切到處兜售,不友好少年紛紛要我表演,看我吞噬公雞頭顱。那一刻男孩是憤怒的,於是男孩顫抖的咬斷它細膩血管,嘴中滿是愛人鮮血,男孩用這樣方式獲得尊嚴。於是男孩比以前更加落寞。父親和男孩燒毀了有關母親的一切,男孩一言不發,看火焰稀薄了男孩所有珍愛和所有回憶美好。

我只是想探究一下,關於年輕男孩,美國男孩,尤其是在鄉村地區,他們是怎樣被迫割捨自己敏感的一面的,當然,這也許僅僅是我的觀點。但重點在於,那是個他們必須使自己強壯起來的地方,而我講述的這個故事,是關於一個不願意,或者根本不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孩子。他就在那兒,沒有城府,沒有僞裝,不可置信的脆弱。人們忍不住去跟蹤他,傷害他,扼殺他與衆不同的那部分。

我很喜歡導演敍述故事角度,很少旁觀多半自敍淋漓盡致,影片長度是我最喜歡的100分鐘,發現自己喜歡的很多電影都在這個時間段,故事不拖遝也不顯得緊湊,演員長的像極年輕的李奧那多,憂鬱俊俏的臉龐,背後卻是龐大的不堪無奈,他很真切的傳達出那種驚恐和未諳世事,他總處於抽搐狀態,被人提醒才能啟動自己。


2008/08/08

Fat Girl(A ma soeur!)(2001)-(台譯: 殘酷天使)觀後感

劇情簡介:
一對姊妹花,15歲的艾倫娜美麗而挑逗,12歲的妹妹阿奈絲卻缺乏自信而且略胖,對於食品沒有自製力隨父母來到法國南部海濱避暑。仲夏戀事多,十五歲的姊姊秀色可餐,成爲衆男獵物,不消一個下午即搭上義大利小白臉,半推半就便失身了。十二歲的小胖妞偷窺家姐與美少年的活春宮,自己卻無人問津,心裏充滿嫉妒,難道擁有一身厚厚的脂肪就與性絕緣嗎?正正常常的姊妹,對情欲世界迷迷惘惘的憧憬,卻開啓了悲劇的大門。

觀後感:
常常是否會感嘆自己外表這種很膚淺的表樣,為什麼沒人好看?為什麼沒人高?如果哪邊瘦一點或是哪邊多一點會更好看之類的自我催眠般的夢囈,外表的難看意味著多麽黑暗的青春,大家都有這樣的感受,或許慶幸,或許痛恨。

本片片名《Fat Girl(A ma soeur!)》,台灣翻作《殘酷天使》,似乎帶著過多的修飾,讓原本影片性質略帶商業,個人還是覺得“胖女孩”“姐妹情色”來的直接而真實,畢竟本片寫實性原本就遠超過娛樂性質,這是法國女導演Catherine Breillat作品,無疑是當代法國影壇Catherine Breillat最具話題性的爭議導演,她總以無畏的精神通過大量的性元素挑戰道德尺度,對於身體親密甚至性器官特寫的頻繁展現成了她的標誌性風格,如此爲所欲爲自然屢遭衛道士抨擊,不少影片在多個國家遭禁也已司空見慣了,但不能否認,Catherine Breillat對於女性地位、心理等角度的直白表現確實有其獨到之處,性只不過是她煽向男權者的一級響亮的巴掌。還記的之前與朋友看了導演作品《感官解析Anatomy of Hell》(2004) ,被電影中荒謬而且過份煽情畫面搞的不是滋味,性愛對導演來說或許不是那麼美妙,似乎帶有某種的報復性質和毀滅性,女性身體更成為黑洞般吞食了父權的權威,理所當然卻不合常理。

電影角色設定極為有趣,姐姐和妹妹兩個人無時無刻不是形成鮮明的對比,外表上的一美一醜,也導致了兩人性格上的大相徑庭,她們互相厭惡對方,但又無論如何也離不開彼此。而對於性的認識和渴望,兩個人卻又是一致的。當姐姐初嘗禁果的時候,妹妹只能躲在一旁暗自流下嫉妒的淚水。因而在最後,妹妹的命運,似乎正是自己長久以來所期待的願望,最終變成了現實

在本片中我們目睹了導演對於青春期少女的獨特視角,沒有對於逝去豆蔻年華的絲毫緬懷,而是以尖銳的筆觸呈現出了花季少女的憂慮以及內心隱藏的激情,片中的少女聰慧而早熟,在性問題上充滿焦慮,小胖妞由自卑抑鬱而走向解放覺醒,身體與欲望在恐懼的矛盾之間鬥爭是Catherine Breillat探究的中心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