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這是一部寓言式的電影,講述了在一個開始分崩離析的世界中發生的愛情故事。
一種新的疾病在全世界各地蔓延,患者情緒失控,嗅覺、聽覺功能慢慢消失。流行病理學家Susan與餐廳主廚Michael在這個即將崩潰的世界相遇,他們無可就要地愛上對方,但炙熱的愛情漸漸被疾病吞噬,當感官功能退化後,他們能否保留原來的愛…
觀後感:
每天打開電視或是網路,你我不難發現,新聞上所播放的新聞,有一大部分是那些政治鬥爭鬧劇,要不然就是演藝圈男女明星桃色新聞,另外就是多到可怕的世界各地荒謬異常的天氣變化,災情頻傳的今天,整片活在病毒細菌、疾病、天然災難、天文異常的恐懼下,頓時難免有種錯覺,儼然當下成末日電影的真實版。電影末日情懷的題材,近幾年來更是越演越烈,氣候異常最為常見,《2012》《明天過後》等片更是嚇壞許多未雨稠繆的人,整天提心吊膽的擔心哪天又有像日本311大地震忽然來襲,畢竟天災是目前人類薄弱能力無法去”真正”抵抗的威力;此外,病毒蔓延,也是末日電影中,頗為常態出現的設定,《Perfect Sense》也是由一場毀滅性的疾病開始整個故事,它傳染的特徵是,因為大腦組織對於病毒的初階反應,病毒首先擊潰人的感情底線,讓人突然感情崩潰,是為感染的前兆,悲傷、絕望被無限放大,人們通常慟哭失常。緊接著,五官官能逐步喪失:嗅覺,味覺,聽覺,最後則是最重要的視覺。
儘管影片的類型是愛情科幻片,但片中沒有出現高科技的科幻元素,也不像其他典型的世界末日片一樣,天崩地裂,乍看下彷彿和當下世界沒什麼太大差別,人們一樣上館子吃飯,一樣的開車上班,一樣的歡笑做愛,就是這樣單純寫實,才讓電影的恐懼更深入人心,電影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切入,聚焦災難時刻的人性光輝,而不是像其他大片,重點放在視覺特效處理上。
其實喪失基本感官能力的疾病末日比天崩地裂的恐懼加倍,不同於以往災難片的山崩地裂、昏天暗地,抑或是主角經過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歷險拯救世界的情節,本片的災難似乎是循循漸進,看似溫柔平淡,卻一點點剝落人們僅存的希望,讓人們在不知不覺中陷入永久的絕望,歇斯底里,直至毀滅。
疾病的徵兆是由催發人們的悲痛情緒開始,病毒觸發人們心底傷痛的根源,一陣痛哭之後,所有人都莫名其妙的失去了嗅覺,被稱為嗅覺障礙綜合征 (Severe Olfactory Syndrome),簡稱SOS。人們試圖尋求救援,但不知該向誰求救,上帝嗎?在可怕的疾病面前,人們的抵抗軟弱無力,只能接受上帝的裁決。
影片中不時出現的女聲旁白和世界各處人們生存狀況的片段剪輯,也使得故事如同新聞片段或是紀錄片一般真實可信,使人有混淆現實的感覺。疾病一步步蔓延,男主角Michael認識女主角Susan,一個流行病學家之後,兩人相愛了,但愛情的甜蜜還沒來得及開始,疾病也纏上了他們,作為大廚的男主面臨的是餐廳生意的慘澹。Life goes on於是,為滿足這些失去嗅覺和味覺的人們的需要,食物中的酸甜苦辣被加重了,餐廳的生意得意維持下去,人們還可以通過想像去維持對於陽光、綠葉、泥土的氣味, 生活似乎沒有太大的改變,人類還是那樣不可戰勝。
但自然的力量、或者說是上帝的懲罰豈能容忍人類這般囂張,人們在一陣躁動之後,變得食欲大增,只要是眼前能塞進嘴裡的,無論是什麼,都被吃了下去,所有人都近乎瘋狂,處在了崩潰的邊緣,幸好這一瘋狂舉動都在一瞬間戛然而止,人們吃驚的看著自己手上還沒來得及塞進嘴裡的東西(真的是東西),卻沒發現,他們的味覺也失去了。即便這樣,女主角預料嗅覺和味覺是互相聯繫的,因此,疾病會就此不再擴大,而且,與男主以做愛來尋找感覺的刺激。
儘管你的動物本能咆哮著想要追求各種刺激,生活卻好像故意和你作對偏偏不提供你所想,又或者,那些值得你珍視的刺激一直都在,你的感官卻早已麻木。於是,悲觀的人就真的覺得生命不過如此,如此蒼白,如此無味,如此絕望,如此……後面永遠也不會在發生什麼峰迴路轉的事情。
電影深入挖掘了人類處於非常狀態下的真實情感。影片以世界末日為主題,導演認為最難處理的部分是關於失去的主題,還有抽象的末日的概念。影片中提到的傳染病會令人喪失各種感覺,但是沒有提到究竟是什麼原因會導致這種情況的發生,但坦白說這個並不會妨礙人們對電影的理解,電影本來就是虛構出來的,人們完完全全不會信以為真。另外,在現實生活中,科學往往需要一段時間來應對類似這樣的事情,需要時間收集所有資訊,跟進回饋。例如禽流感、SARS、H1N1,我們也是經過了一段時間才對它有一定瞭解的。
2012/03/19
2012/03/13
真正讓人感動的不需要轟轟烈烈風花雪月,而只要簡單的親情 / 桃姐(A Simple Life)(2012)觀後感
劇情簡介:
本片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一位生長於大家庭的少爺Roger與自幼照顧自己長大的家傭桃姐之間所發生的一段溫暖人心的主僕情故事:鐘春桃(桃姐)自13歲就到梁家當傭人,轉眼60年過去,她已伺候了梁家老少五代人。後來,梁家人有的去世有的移了民,近十年間只剩下桃姐和梁家少爺羅傑(Roger)在一起生活。主僕兩人相處頗有默契但很少交流。後來有一天,桃姐突然中風,Roger把她送去老人院,由此展開了一段觸動人心的主僕情。
觀後感:
上週三八婦女節,在大陸,頭一次聽到三八婦女節,男生上班女生可放半天假,正當男生員工陷入低迷的上班氣氛時,意外插曲,公司執行長是男生來的,最後也斬金截鐵沒收了女性員工那半天架,但公司考量員工心情,於是與長期合作配合的電影院招待員工看電影,剛好當天上映電影就是應景的《桃姐》,記憶猶新,去年2011年台灣金馬獎頒獎典禮,《桃姐》勇奪下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等大獎,一定不可小覷,可看性非常高,於是筆者我就報這興奮心情進入電影院。
第一次進大陸電影院看電影,有些陌生,也有些新鮮,環境大致上和我們想像中的電影院沒啥差別,但當我坐下時,電影開始上演,才發現最大差別還是在觀眾的基本素質上,隨著電影上演內容,些許觀者總是在底下大力碎嘴討論,聲音大到影響旁邊觀看者的心情,實在很讓人受不了,遇到這種觀眾真叫人掃興,加上電影院的素質也不好,電影快結束時,當credits緩緩出來時,筆者情緒還處在剛剛那感人一幕時,電影院既然將燈打開了,人們也一哄而散,這簡直太讓人失望的電影院態度,殘留下來的只剩整理環境的掃地阿姨和我乾瞪眼,螢幕上credits未結束與空蕩蕩廳院額外諷刺,我還是堅持將電影credits看完,相信很多人都沒有看credits的習慣,但基本上我的認知上,credits也是電影的一部分,它雖然沒有精采畫面,但他是這些人所辛苦的結晶,就算是一個打雜的小弟,當他名字出現在這credits上,你也不能否認它的辛勞,成就一部電影,是需要很多幕後人員花多少心血的產品,觀看這短短幾分鐘credits,就是對這些幕後人員敬上最高致意。(希望下次大家多ㄍㄥ一下這幾分鐘,別急著走。)
抱怨完不爽心情,回到電影本體來。
作為香港電影新浪潮的女主將,許鞍華依然是當下最為活躍的香港導演之一,且在八九十年代的以《投奔怒海》、《千言萬語》、《客途秋恨》等影片關注歷史與創傷後,近幾年轉向於描寫現實,如《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天水圍的日與夜》、《天水圍的夜與霧》及這部《桃姐》,而更難得的是許鞍華還往往在這些作品裡以 很平實的語言來注入對於現實的悲憫與關懷。
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桃姐從少女時代便開始在李家當傭人,前前後後數十年直至年華老去,而李家幾乎都已經移民海外,只有從事電影製片工作的少爺Roger還不時的回來香港,與桃姐過著情同母子的生活,但有一天桃姐突然中風,醒來後並希望到老人院生活,於是又引出了一段在老人院裡 的生老病死的故事……在《女人,四十》、《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天水圍的日與夜》後,許鞍華導演再次的將鏡頭聚焦于老人,並採取了一種更加靜止、旁觀的鏡頭語言的方式,描寫老人家們的生老病死說不上傳奇的故事,也由此折射出淡淡的關懷與悲憫,如那位因為身體緣故而選擇在老人院生活的中年女,她與老母親之間的情感故事通過喝湯及幾句臺詞便將母女之間的情深與無奈傳達出來,而桃姐對於秦沛扮演的老人家騙錢“救急”的行為,一句“由他去吧”儘管簡單但也夾揉著人性的關懷。
許多導演喜歡描寫吃飯的橋段,印象中台灣導演侯孝賢的電影,也有喜歡拍攝吃飯畫面,《悲情城市》中,電影的結尾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飯的畫面,大哥文雄死了,二哥一直失蹤,三哥文瘋了,文清(第四)被抓走了,但那個吃飯的鏡頭那麼安靜那麼祥和,特有的長鏡頭、絕美的電影音樂以及平淡敘事中娓娓道來的悲慨、深邃吸引了。許鞍華導演也是喜歡拍攝吃飯畫面的導演,在《天水圍的日與夜》中曾有數段吃飯的戲,加上鏡頭語言的配合而表現人物的內心變化;而到了《桃姐》,許鞍華導演依然穿插了幾段吃飯(包括吃飯場面及相關的臺詞兩種呈現方式)的戲,由此帶出了人物之間的情感——影片開場便是桃姐到菜市場買菜,短短幾個鏡頭將她的行為、小販的行為便表現出來,而她為Roger添飯、兩人之間的對話,又帶出了兩人的情同母子的主僕關係,這段戲也與後文劉德華扮演的Roger推著桃姐時桃姐的口齒不清的表達自己的吃的欲望,形成了對話;而桃姐一邊輕輕責怪Roger然後又第二天給他買回他想吃的那一幕,既為Roger與中學好友聚會那一段埋下伏筆,又帶出了以前時他的中學好友常會到他家吃桃姐做的菜;而Roger的母親在車子裡與桃姐之間的對於數十年前住院時桃姐的照顧,同樣也是“吃”……吃飯作為生活裡最基本的需求,在許鞍華的作品裡充滿著濃濃的人情味,《天水圍的日與夜》如此,《桃姐》也是如此。
葉德嫻也演活了桃姐這個市井化的普通人。從開場時買菜的臺詞,到老人院時面對生死的從容,再到面對Roger、Roger的母親時的眼神 等,葉德嫻都很細膩的表達出了“桃姐”的豐富的內心情感,讓人心生憐憫甚至是共鳴。
劉德華,一個大家熟悉到不行的大明星,相信許多人和我一樣,從小看他的電影長大,電影中他形象總是帥氣十足,華仔本身巨大的商業價值上說,華仔以往的角色大多是正義的化身、抑或風流倜儻、聰明絕頂,抑或黑道大佬霸氣十足...,人氣叱吒整個亞洲地區,九十年代最經典穿著就是一身牛仔裝和白布鞋,加上鷹到不能再鷹的鷹鉤鼻,誰能不被他英姿給吸引,電影作品印象深刻就是《追夢人》(港譯:天若有情),騎著重型機車,白紗新娘環抱腰間,鼻血從鼻孔中徐徐滲出,滴在新娘子的手上,癡情模樣真叫人心碎,但這是年輕的劉德華,現在的華仔扮演的Roger的角色給了我們一個真真切切、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從最開始的不知所措、茫然四顧,到最後安安心心的陪桃姐最後一程,有著角色上很內斂的改變。
影片的細節部分果真屬生活中的細枝末節,很多都是在習慣的匆忙中易於遺忘的,許導重拾了這些“人間俗事”,並令其如涓涓細流般潤入觀眾心田,並各取所需地留駐了動人的瞬間。如果看得夠仔細,會發現每一處鏡頭都仿佛浸著人物的心緒,每一個眼角眉梢側目凝神都是生活的本真。這種細膩貼近總會牽動有生活經歷的觀眾的心,從而產生極大的共鳴,較為年輕的觀眾或許會在桃姐身上看到餵養過自己的故人的影子,在Roger身上看到自己或朋友的影子。
人有生老病死,某天每個人都會躺在病床。此時可能會有一臉與病魔鬥爭後疲憊的面容,或者是大小便失禁自尊全無,無論健康時刻多麼成功多麼熠熠生輝的人都會有這一天,是的。想到此刻我沒有沮喪,我沒有怕老怕生病,因為我看到Roger握著桃姐的手,那一刹那比一萬個表白都美好。
《桃姐》的配樂只在關鍵的幾處出現,其他時間都是零背景聲音,而關於桃姐生活中的一些瑣碎,導演都以近乎白描的方式,平實的向我們展示出來。
電影最後的鏡頭,Roger抬頭,單元房昏黃的燈光亮著,桃姐站在視窗張望,淺笑。
電影一開始,Roger也是抬頭看單元房燈光亮著,這個鏡頭觸動我很久。
但是此時桃姐已不在。
(該死的電影院燈已經亮起,原本醞釀在眼眶中的淚水,又害羞的躲了回去)
本片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一位生長於大家庭的少爺Roger與自幼照顧自己長大的家傭桃姐之間所發生的一段溫暖人心的主僕情故事:鐘春桃(桃姐)自13歲就到梁家當傭人,轉眼60年過去,她已伺候了梁家老少五代人。後來,梁家人有的去世有的移了民,近十年間只剩下桃姐和梁家少爺羅傑(Roger)在一起生活。主僕兩人相處頗有默契但很少交流。後來有一天,桃姐突然中風,Roger把她送去老人院,由此展開了一段觸動人心的主僕情。
觀後感:
上週三八婦女節,在大陸,頭一次聽到三八婦女節,男生上班女生可放半天假,正當男生員工陷入低迷的上班氣氛時,意外插曲,公司執行長是男生來的,最後也斬金截鐵沒收了女性員工那半天架,但公司考量員工心情,於是與長期合作配合的電影院招待員工看電影,剛好當天上映電影就是應景的《桃姐》,記憶猶新,去年2011年台灣金馬獎頒獎典禮,《桃姐》勇奪下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等大獎,一定不可小覷,可看性非常高,於是筆者我就報這興奮心情進入電影院。
第一次進大陸電影院看電影,有些陌生,也有些新鮮,環境大致上和我們想像中的電影院沒啥差別,但當我坐下時,電影開始上演,才發現最大差別還是在觀眾的基本素質上,隨著電影上演內容,些許觀者總是在底下大力碎嘴討論,聲音大到影響旁邊觀看者的心情,實在很讓人受不了,遇到這種觀眾真叫人掃興,加上電影院的素質也不好,電影快結束時,當credits緩緩出來時,筆者情緒還處在剛剛那感人一幕時,電影院既然將燈打開了,人們也一哄而散,這簡直太讓人失望的電影院態度,殘留下來的只剩整理環境的掃地阿姨和我乾瞪眼,螢幕上credits未結束與空蕩蕩廳院額外諷刺,我還是堅持將電影credits看完,相信很多人都沒有看credits的習慣,但基本上我的認知上,credits也是電影的一部分,它雖然沒有精采畫面,但他是這些人所辛苦的結晶,就算是一個打雜的小弟,當他名字出現在這credits上,你也不能否認它的辛勞,成就一部電影,是需要很多幕後人員花多少心血的產品,觀看這短短幾分鐘credits,就是對這些幕後人員敬上最高致意。(希望下次大家多ㄍㄥ一下這幾分鐘,別急著走。)
抱怨完不爽心情,回到電影本體來。
作為香港電影新浪潮的女主將,許鞍華依然是當下最為活躍的香港導演之一,且在八九十年代的以《投奔怒海》、《千言萬語》、《客途秋恨》等影片關注歷史與創傷後,近幾年轉向於描寫現實,如《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天水圍的日與夜》、《天水圍的夜與霧》及這部《桃姐》,而更難得的是許鞍華還往往在這些作品裡以 很平實的語言來注入對於現實的悲憫與關懷。
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桃姐從少女時代便開始在李家當傭人,前前後後數十年直至年華老去,而李家幾乎都已經移民海外,只有從事電影製片工作的少爺Roger還不時的回來香港,與桃姐過著情同母子的生活,但有一天桃姐突然中風,醒來後並希望到老人院生活,於是又引出了一段在老人院裡 的生老病死的故事……在《女人,四十》、《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天水圍的日與夜》後,許鞍華導演再次的將鏡頭聚焦于老人,並採取了一種更加靜止、旁觀的鏡頭語言的方式,描寫老人家們的生老病死說不上傳奇的故事,也由此折射出淡淡的關懷與悲憫,如那位因為身體緣故而選擇在老人院生活的中年女,她與老母親之間的情感故事通過喝湯及幾句臺詞便將母女之間的情深與無奈傳達出來,而桃姐對於秦沛扮演的老人家騙錢“救急”的行為,一句“由他去吧”儘管簡單但也夾揉著人性的關懷。
許多導演喜歡描寫吃飯的橋段,印象中台灣導演侯孝賢的電影,也有喜歡拍攝吃飯畫面,《悲情城市》中,電影的結尾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飯的畫面,大哥文雄死了,二哥一直失蹤,三哥文瘋了,文清(第四)被抓走了,但那個吃飯的鏡頭那麼安靜那麼祥和,特有的長鏡頭、絕美的電影音樂以及平淡敘事中娓娓道來的悲慨、深邃吸引了。許鞍華導演也是喜歡拍攝吃飯畫面的導演,在《天水圍的日與夜》中曾有數段吃飯的戲,加上鏡頭語言的配合而表現人物的內心變化;而到了《桃姐》,許鞍華導演依然穿插了幾段吃飯(包括吃飯場面及相關的臺詞兩種呈現方式)的戲,由此帶出了人物之間的情感——影片開場便是桃姐到菜市場買菜,短短幾個鏡頭將她的行為、小販的行為便表現出來,而她為Roger添飯、兩人之間的對話,又帶出了兩人的情同母子的主僕關係,這段戲也與後文劉德華扮演的Roger推著桃姐時桃姐的口齒不清的表達自己的吃的欲望,形成了對話;而桃姐一邊輕輕責怪Roger然後又第二天給他買回他想吃的那一幕,既為Roger與中學好友聚會那一段埋下伏筆,又帶出了以前時他的中學好友常會到他家吃桃姐做的菜;而Roger的母親在車子裡與桃姐之間的對於數十年前住院時桃姐的照顧,同樣也是“吃”……吃飯作為生活裡最基本的需求,在許鞍華的作品裡充滿著濃濃的人情味,《天水圍的日與夜》如此,《桃姐》也是如此。
葉德嫻也演活了桃姐這個市井化的普通人。從開場時買菜的臺詞,到老人院時面對生死的從容,再到面對Roger、Roger的母親時的眼神 等,葉德嫻都很細膩的表達出了“桃姐”的豐富的內心情感,讓人心生憐憫甚至是共鳴。
劉德華,一個大家熟悉到不行的大明星,相信許多人和我一樣,從小看他的電影長大,電影中他形象總是帥氣十足,華仔本身巨大的商業價值上說,華仔以往的角色大多是正義的化身、抑或風流倜儻、聰明絕頂,抑或黑道大佬霸氣十足...,人氣叱吒整個亞洲地區,九十年代最經典穿著就是一身牛仔裝和白布鞋,加上鷹到不能再鷹的鷹鉤鼻,誰能不被他英姿給吸引,電影作品印象深刻就是《追夢人》(港譯:天若有情),騎著重型機車,白紗新娘環抱腰間,鼻血從鼻孔中徐徐滲出,滴在新娘子的手上,癡情模樣真叫人心碎,但這是年輕的劉德華,現在的華仔扮演的Roger的角色給了我們一個真真切切、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從最開始的不知所措、茫然四顧,到最後安安心心的陪桃姐最後一程,有著角色上很內斂的改變。
影片的細節部分果真屬生活中的細枝末節,很多都是在習慣的匆忙中易於遺忘的,許導重拾了這些“人間俗事”,並令其如涓涓細流般潤入觀眾心田,並各取所需地留駐了動人的瞬間。如果看得夠仔細,會發現每一處鏡頭都仿佛浸著人物的心緒,每一個眼角眉梢側目凝神都是生活的本真。這種細膩貼近總會牽動有生活經歷的觀眾的心,從而產生極大的共鳴,較為年輕的觀眾或許會在桃姐身上看到餵養過自己的故人的影子,在Roger身上看到自己或朋友的影子。
人有生老病死,某天每個人都會躺在病床。此時可能會有一臉與病魔鬥爭後疲憊的面容,或者是大小便失禁自尊全無,無論健康時刻多麼成功多麼熠熠生輝的人都會有這一天,是的。想到此刻我沒有沮喪,我沒有怕老怕生病,因為我看到Roger握著桃姐的手,那一刹那比一萬個表白都美好。
《桃姐》的配樂只在關鍵的幾處出現,其他時間都是零背景聲音,而關於桃姐生活中的一些瑣碎,導演都以近乎白描的方式,平實的向我們展示出來。
電影最後的鏡頭,Roger抬頭,單元房昏黃的燈光亮著,桃姐站在視窗張望,淺笑。
電影一開始,Roger也是抬頭看單元房燈光亮著,這個鏡頭觸動我很久。
但是此時桃姐已不在。
(該死的電影院燈已經亮起,原本醞釀在眼眶中的淚水,又害羞的躲了回去)
2012/03/11
刺刀下,扭曲的人性被展現 / 鬼子來了(Devils on the Doorstep)(2000)觀後感
劇情簡介:
姜文導演的第二部影片。該片講述在抗日戰爭期間,一個村子的農民看管照顧日本俘虜卻招來日本軍隊屠殺的故事。
觀後感:
在日本311大地震滿週年,筆者卻來談論抗日電影,是否太諷刺了些。(一切沒刻意安排)
電影作品中,關於抗日題材相關電影不算少數,但氣氛內容總是嚴肅悲悽,略帶悲劇和振奮人民抗戰的鬥志,還有大時代的無奈與轉變,當然電影會用力著墨日本軍隊侵華殘酷一面與戰後敗退窩囔行為,成為強力對比,也是這類型電影必要的安排設計,但這類型電影基本上很難幽默起來,唯獨這部姜文導演作品《鬼子來了》,可說是這類型電影中另類,用黑色幽默諷刺人性,《鬼子來了》有個獨特的世界觀,也有非常導演式的歷史見解,不是一般人所能接受,也讓本作品被列入禁片行列,在中國被禁(好笑是,被禁的電影通常都在國際上得大獎),官方的簡要說明被禁原因:影片中有女性裸露鏡頭、很多角色滿口髒話、有殘酷暴力鏡頭、不但沒有充分反映百姓的勇敢抗日精神,還放大了百姓愚昧、麻木、自私的一面。
《鬼子來了》從鬧劇一路走到悲劇,可謂一個荒誕卻有力的情節拋甩。在小人物身上挖掘愚昧、在鮮明的階層中抽取脊髓,這比大力展現日本人眼中的大屠殺要狠得多,紮紮實實,刀刀都見血。可見誰更高明,《鬼子來了》可沒有《南京、南京》的畫面血腥,卻叫你哭也不是笑也不是。民族反思和文化價值非同小可,看過之後誰還能坐得住?最終姜文被砍頭估計是最血腥的一幕,卻跟胃酸沒有關係,畫面呈鹼性。此處已經到了影片的2小時15分鐘,我們本已經習慣了黑白的二元對立感,陡然之間一抹透紅噴灑出來,鏡頭上吱吱冒出膠片感的顆粒,你能感到畫面滲出血滴子來,非常紮實非常踏實的視覺手法。
姜文的電影中,發現一個很有趣的設定,就是電影中沒有從頭到尾完全的好人,也沒有從頭到尾完全的壞人,電影呈現一種很混沌荒謬的關係,就《鬼子來了》電影中,片中姜文飾演的馬大三,因為追殺日本戰俘,而被處以死刑時,滿場的觀眾更是把殺人當猴戲看,沒有人有一顆悲憫之心,而說書的兩個老頭更是商量著怎麼回去編一個新的故事,他們真的是一個無情的,沒有任何價值觀的戲子,這也是他們第三次出場了,第一次,是馬大三進城找四表姐夫,借刀殺人時,兩個人賣力的歌頌中日友誼,“都是方塊字,五百年前是一家”,第二回,小日本宣佈投降,國民黨開始接管小城,又開始大罵小日本。這也許是對更真實的生存狀態的描寫。
電影中也更加真實地燒錄了人性,小日本的形象不再是那麼單薄,愚蠢,印象化。花屋小三郎,從一開始的基於武士道精神的殉國之舉,在半年的內心交戰之後,放棄了自己的立場,希望用交易來換回自己的生命,從對村民的厭惡,到對馬大三的感恩戴德,“大大的一個好人”。再到最後,整個小隊開始屠村時,他又再次回歸了自己兇殘的本性。個人以為,屠殺的過程是全劇的高潮,並不是一開始就是血腥的場面,而是到處洋溢著歡樂的氣氛,五舅姥爺唱了小戲,八嬸也唱了小曲兒,鬼子和村民其樂融融,仿佛就是一家人,就在這個時候,鬼子舉起了屠刀,而整個過程依然在海軍樂隊的伴奏之中,而事實上,我對那些村民也沒有多少的同情心,也許這也是我的劣根性吧,對一些咎由自取的事情幸災樂禍。
堅守-放棄—回歸,花屋小三郎完成了自己的轉變。與此同時,村民們的選擇則更加深刻的描摹了國民的劣根性。馬大三從一開始的貪生怕死,保住自己的生命,把兩個俘虜當爹媽一樣的供著,時間的消磨,讓他失去了方向,開始渴望物質上的回報,單純的認為,人心都是肉長得,只要和小日本交易,小日本也會同樣的回報他,最後的下場呢,全村慘遭屠殺。
姜文用寫實風格的表現手法,給了我們一個荒誕的生存故事,說它荒誕,因為在故事裡的每個角色都沒有遵循他們應該遵循的規則。要說反省,中國人首先該反省的正是自己的這種生存哲學。靠抗爭可以生存,靠隱忍也許也可以生存,但靠幻想和不切實際的希望絕對無法生存。在戰爭環境下,天真地以為能超脫局外,消泯敵我,這本身就是最大的荒謬。
姜文導演的第二部影片。該片講述在抗日戰爭期間,一個村子的農民看管照顧日本俘虜卻招來日本軍隊屠殺的故事。
觀後感:
在日本311大地震滿週年,筆者卻來談論抗日電影,是否太諷刺了些。(一切沒刻意安排)
電影作品中,關於抗日題材相關電影不算少數,但氣氛內容總是嚴肅悲悽,略帶悲劇和振奮人民抗戰的鬥志,還有大時代的無奈與轉變,當然電影會用力著墨日本軍隊侵華殘酷一面與戰後敗退窩囔行為,成為強力對比,也是這類型電影必要的安排設計,但這類型電影基本上很難幽默起來,唯獨這部姜文導演作品《鬼子來了》,可說是這類型電影中另類,用黑色幽默諷刺人性,《鬼子來了》有個獨特的世界觀,也有非常導演式的歷史見解,不是一般人所能接受,也讓本作品被列入禁片行列,在中國被禁(好笑是,被禁的電影通常都在國際上得大獎),官方的簡要說明被禁原因:影片中有女性裸露鏡頭、很多角色滿口髒話、有殘酷暴力鏡頭、不但沒有充分反映百姓的勇敢抗日精神,還放大了百姓愚昧、麻木、自私的一面。
《鬼子來了》從鬧劇一路走到悲劇,可謂一個荒誕卻有力的情節拋甩。在小人物身上挖掘愚昧、在鮮明的階層中抽取脊髓,這比大力展現日本人眼中的大屠殺要狠得多,紮紮實實,刀刀都見血。可見誰更高明,《鬼子來了》可沒有《南京、南京》的畫面血腥,卻叫你哭也不是笑也不是。民族反思和文化價值非同小可,看過之後誰還能坐得住?最終姜文被砍頭估計是最血腥的一幕,卻跟胃酸沒有關係,畫面呈鹼性。此處已經到了影片的2小時15分鐘,我們本已經習慣了黑白的二元對立感,陡然之間一抹透紅噴灑出來,鏡頭上吱吱冒出膠片感的顆粒,你能感到畫面滲出血滴子來,非常紮實非常踏實的視覺手法。
姜文的電影中,發現一個很有趣的設定,就是電影中沒有從頭到尾完全的好人,也沒有從頭到尾完全的壞人,電影呈現一種很混沌荒謬的關係,就《鬼子來了》電影中,片中姜文飾演的馬大三,因為追殺日本戰俘,而被處以死刑時,滿場的觀眾更是把殺人當猴戲看,沒有人有一顆悲憫之心,而說書的兩個老頭更是商量著怎麼回去編一個新的故事,他們真的是一個無情的,沒有任何價值觀的戲子,這也是他們第三次出場了,第一次,是馬大三進城找四表姐夫,借刀殺人時,兩個人賣力的歌頌中日友誼,“都是方塊字,五百年前是一家”,第二回,小日本宣佈投降,國民黨開始接管小城,又開始大罵小日本。這也許是對更真實的生存狀態的描寫。
電影中也更加真實地燒錄了人性,小日本的形象不再是那麼單薄,愚蠢,印象化。花屋小三郎,從一開始的基於武士道精神的殉國之舉,在半年的內心交戰之後,放棄了自己的立場,希望用交易來換回自己的生命,從對村民的厭惡,到對馬大三的感恩戴德,“大大的一個好人”。再到最後,整個小隊開始屠村時,他又再次回歸了自己兇殘的本性。個人以為,屠殺的過程是全劇的高潮,並不是一開始就是血腥的場面,而是到處洋溢著歡樂的氣氛,五舅姥爺唱了小戲,八嬸也唱了小曲兒,鬼子和村民其樂融融,仿佛就是一家人,就在這個時候,鬼子舉起了屠刀,而整個過程依然在海軍樂隊的伴奏之中,而事實上,我對那些村民也沒有多少的同情心,也許這也是我的劣根性吧,對一些咎由自取的事情幸災樂禍。
堅守-放棄—回歸,花屋小三郎完成了自己的轉變。與此同時,村民們的選擇則更加深刻的描摹了國民的劣根性。馬大三從一開始的貪生怕死,保住自己的生命,把兩個俘虜當爹媽一樣的供著,時間的消磨,讓他失去了方向,開始渴望物質上的回報,單純的認為,人心都是肉長得,只要和小日本交易,小日本也會同樣的回報他,最後的下場呢,全村慘遭屠殺。
姜文用寫實風格的表現手法,給了我們一個荒誕的生存故事,說它荒誕,因為在故事裡的每個角色都沒有遵循他們應該遵循的規則。要說反省,中國人首先該反省的正是自己的這種生存哲學。靠抗爭可以生存,靠隱忍也許也可以生存,但靠幻想和不切實際的希望絕對無法生存。在戰爭環境下,天真地以為能超脫局外,消泯敵我,這本身就是最大的荒謬。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