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29
2008/09/28
Viva Cuba(2005)-(台譯:古巴萬歲)觀後感
劇情簡介:
胡其托與瑪露--是鄰居也是同學,兩人總是在一起玩耍,時而鬧脾氣,時而在乎對方;瑪露的家信仰「天主」,胡其托家裡則信仰古巴軍隊領袖--「卡斯楚」,因為彼此的出身及信仰不同,兩方家長早就看不慣對方的家庭;對於對方的態度,老是抱著偏見與不屑;瑪露的媽媽認為對方缺乏教養,警告女兒不准和胡其托來往,而胡其托的母親則認為對方高傲而瞧不起人,因此也告誡自己的兒子不准和瑪露走太近。不懂大人糾葛的兩人,聽著父母的警告,卻仍視彼此為最要好的朋友,成天在一起玩樂。
有天,瑪露心愛的外婆去世了,痛恨軍事化生活的瑪露母親,再也找不到理由說服自己繼續待在古巴,決定帶著瑪露移民改嫁外國人;兩個不願分開的孩子,為了說服父親別讓她們移民,決定去遙遠的南方燈塔找尋瑪露的父親,希望父親能拒絕簽署同意書,讓媽媽不能離開古巴。趁著某天上學的早晨,天真無邪的兩人帶著地圖,往父親守護的海角燈塔前進,開始展開出走旅程,憑著自己的力量為兩人找尋希望。
觀後感:
曾經聽過一句話,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戰爭都是男人引起的,但承受戰爭傷害的最嚴重的總是女人和小孩,雖然這只不過是一句玩笑話,但也隱約點破本片中不成文規定,小孩是乎沒有決定權或是否定權,只有被罷免權和無條件接受的條件,《古巴萬歲》雖是一部兒童電影,更是一部意境深遠具有人生哲學觀照的電影。它不說教、不恐嚇,在輕妙的、趣味的、浪漫的雰圍中點出人人執迷自我、反覆重蹈覆轍的悲與傷。《古巴萬歲》以兩個小孩離家出走爲劇情的主軸,牽動劇中大人與大人之間、大人與小孩之間的情感變化,探討人和人之間成見的偏執與自我執著的隔閡與迷失。
電影節奏輕快分明,鏡頭畫面切換充滿意想不到創意,街頭放肆圖畫揮灑,臭男生玩著警匪遊戲,上課書本亂塗鴉,這些你我熟悉的回憶,小孩子童言童語天馬行空幻想,彷彿《艾蜜莉的異想世界》童年版,總是能最天真的觀點去面對最殘酷的現實,在嚴謹的共產主義下輕鬆劃開星空,看到閃爍無邊境的未來,或許於事無補,但卻最可愛,片中令人難忘巴西這個國家,異國風情總是讓人嚮往,色彩繽紛的城市,熱情淳樸居民,彷彿每天都是星期天(或許我想太多)。
電影中巧妙設計兩個信仰截然不同的家庭,卻十分政治化,一個信仰著軍事主義領導者卡斯楚,另一個家庭表面是信仰「天主」,但卻家中掛著巴西已故精神領袖切.格瓦拉的圖像,這兩個傳奇人物一開始理念相同,革命情感同志最後因為一個追隨蘇俄共產主義走向,另一個偏向中國共產主義趨勢,導致分裂互別矛頭,電影設計極具意義性,隨著一開始爭執,後來因為小孩的離家出走而團結,充滿許多聯想空間,在最後一切又回到了原點,家庭的裂隙依然存在,爭執依然不可避免,瑪路依然要被改嫁的媽媽帶走,爸爸最後還是在協議書上簽了字,胡基托的父親母親依然怒駡和大打出手,對他的內心毫不在乎。最後所有的成年人廝打在一起,在尋回孩子的過程中所建立的那一點點信任和友誼也化爲烏有。
另方面,兩家的母親爲了要尋找孩子而接觸而化解了彼此的成見,溶解了彼此的封鎖。最後離家的男小女孩找到了目標的希望燈塔,而心急如焚的家長也找到了自己的小孩,但是故事並不是結束在Happy Ending圓滿大團圓上,而是畫下了一個未解的沈重的人生問號?大人們又陷入了爭執與指責的戰爭中,下一步要往何處去找到生路?因成見偏執與自我執著而阻隔了愛情的人要怎樣找回迷失的清明?走到了天涯海角的主角們找到的希望的燈塔之後,卻也是走到了生路的盡頭──前面是猙獰的洶湧波濤後面是落入自私偏執與自我執著的隔離中爭執不休的家人,小女孩和小男孩只能緊緊的抱在一起來增加彼此的勇氣,然後下一刻他們能有一條生路嗎?
胡其托與瑪露--是鄰居也是同學,兩人總是在一起玩耍,時而鬧脾氣,時而在乎對方;瑪露的家信仰「天主」,胡其托家裡則信仰古巴軍隊領袖--「卡斯楚」,因為彼此的出身及信仰不同,兩方家長早就看不慣對方的家庭;對於對方的態度,老是抱著偏見與不屑;瑪露的媽媽認為對方缺乏教養,警告女兒不准和胡其托來往,而胡其托的母親則認為對方高傲而瞧不起人,因此也告誡自己的兒子不准和瑪露走太近。不懂大人糾葛的兩人,聽著父母的警告,卻仍視彼此為最要好的朋友,成天在一起玩樂。
有天,瑪露心愛的外婆去世了,痛恨軍事化生活的瑪露母親,再也找不到理由說服自己繼續待在古巴,決定帶著瑪露移民改嫁外國人;兩個不願分開的孩子,為了說服父親別讓她們移民,決定去遙遠的南方燈塔找尋瑪露的父親,希望父親能拒絕簽署同意書,讓媽媽不能離開古巴。趁著某天上學的早晨,天真無邪的兩人帶著地圖,往父親守護的海角燈塔前進,開始展開出走旅程,憑著自己的力量為兩人找尋希望。
觀後感:
曾經聽過一句話,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戰爭都是男人引起的,但承受戰爭傷害的最嚴重的總是女人和小孩,雖然這只不過是一句玩笑話,但也隱約點破本片中不成文規定,小孩是乎沒有決定權或是否定權,只有被罷免權和無條件接受的條件,《古巴萬歲》雖是一部兒童電影,更是一部意境深遠具有人生哲學觀照的電影。它不說教、不恐嚇,在輕妙的、趣味的、浪漫的雰圍中點出人人執迷自我、反覆重蹈覆轍的悲與傷。《古巴萬歲》以兩個小孩離家出走爲劇情的主軸,牽動劇中大人與大人之間、大人與小孩之間的情感變化,探討人和人之間成見的偏執與自我執著的隔閡與迷失。
電影節奏輕快分明,鏡頭畫面切換充滿意想不到創意,街頭放肆圖畫揮灑,臭男生玩著警匪遊戲,上課書本亂塗鴉,這些你我熟悉的回憶,小孩子童言童語天馬行空幻想,彷彿《艾蜜莉的異想世界》童年版,總是能最天真的觀點去面對最殘酷的現實,在嚴謹的共產主義下輕鬆劃開星空,看到閃爍無邊境的未來,或許於事無補,但卻最可愛,片中令人難忘巴西這個國家,異國風情總是讓人嚮往,色彩繽紛的城市,熱情淳樸居民,彷彿每天都是星期天(或許我想太多)。
電影中巧妙設計兩個信仰截然不同的家庭,卻十分政治化,一個信仰著軍事主義領導者卡斯楚,另一個家庭表面是信仰「天主」,但卻家中掛著巴西已故精神領袖切.格瓦拉的圖像,這兩個傳奇人物一開始理念相同,革命情感同志最後因為一個追隨蘇俄共產主義走向,另一個偏向中國共產主義趨勢,導致分裂互別矛頭,電影設計極具意義性,隨著一開始爭執,後來因為小孩的離家出走而團結,充滿許多聯想空間,在最後一切又回到了原點,家庭的裂隙依然存在,爭執依然不可避免,瑪路依然要被改嫁的媽媽帶走,爸爸最後還是在協議書上簽了字,胡基托的父親母親依然怒駡和大打出手,對他的內心毫不在乎。最後所有的成年人廝打在一起,在尋回孩子的過程中所建立的那一點點信任和友誼也化爲烏有。
另方面,兩家的母親爲了要尋找孩子而接觸而化解了彼此的成見,溶解了彼此的封鎖。最後離家的男小女孩找到了目標的希望燈塔,而心急如焚的家長也找到了自己的小孩,但是故事並不是結束在Happy Ending圓滿大團圓上,而是畫下了一個未解的沈重的人生問號?大人們又陷入了爭執與指責的戰爭中,下一步要往何處去找到生路?因成見偏執與自我執著而阻隔了愛情的人要怎樣找回迷失的清明?走到了天涯海角的主角們找到的希望的燈塔之後,卻也是走到了生路的盡頭──前面是猙獰的洶湧波濤後面是落入自私偏執與自我執著的隔離中爭執不休的家人,小女孩和小男孩只能緊緊的抱在一起來增加彼此的勇氣,然後下一刻他們能有一條生路嗎?
2008/09/27
Naissance Des Pieuvres (2007)-(台譯:愛上壞女孩)觀後感
劇情簡介:
十五歲的炎炎夏日裏,她們唯一的目標就是在水裏舞出一個個優美動作,以奪得水上芭蕾冠軍。
安娜是個萬人迷的運動明星,同校的瑪莉則害羞寡言。安娜動人的身影,讓瑪莉愛上了這位水上芭蕾舞的隊長。在游泳池的更衣室裏,身體與身體頻繁的親密接觸,更讓瑪莉對安娜的愛慕與欲望狂亂不已。
然而,爲了能在泳池以外同樣成爲大家注目的焦點,安娜一心只想當個壞女孩。在命運的作弄下,苦苦單戀的瑪莉即將成爲安娜第一次性經驗的物件,然而,那卻不是瑪莉少女情懷所夢想的初戀....。
觀後感:
電影有趣的題材,是我們罕見的運動,每次看到奧運會水上芭蕾競賽時,身材矯好的水中蛟龍在水面上及水面下穿梭做出讓人讚嘆咋舌的動作,目不暇給,姿態如芭蕾舞蹈般,池中的水彷彿就是他們優美舞姿的陪襯的衣絮,炫麗而不真實感,很難想像她們練習時的過程和艱辛,光想像水中游泳不被水淹沒已經很慶幸了,更別說做出如此繁雜又帶美感的動作。
本片沒有水上芭蕾舞蹈濺起炫麗水花般陽光折射顯示青春的活潑色彩,而是用幾個游泳池邊的女孩在壓抑的氣氛下向我們訴說了青春的迷茫與困惑。故事發生在你我都曾經歷過的青春期,一個待開花蕊迫不期待想接受蜂蜜的採集傳播,而又處在內心建設未完成尷尬不堪的故事,那些故事都是平淡的發生在我們身上但是攤開來給大家看時卻如此觸目驚心的青春,片中故事圍繞著三個女孩,三個女孩性格各異,瑪莉是一個乾癟瘦弱的女孩,不美麗,努力的找尋成長中方向目標, 當散發著青春氣息的安娜像一朵綻放的水仙花進入她的視野中時,她立刻就沈迷了,這個近乎完美的女孩就是她的理想的迷戀物件。於是她進入了安娜的生活,開始改變,開始厭倦了與“幼稚王”安妮在一起。
總是游泳池中最受人注目的焦點安娜,美麗成熟。吸引著無數人的目光,女孩們嫉妒,男孩們愛慕。在別人眼中她放蕩,可沒人知道她的內心世界,她一直美麗而又孤獨著。
安妮是個胖胖的女孩,暗戀著游泳隊一位男生,用各種方法接近他,但當她發現那位男生對她只不過是安娜的代替時,甚至是一種玩弄物件時,她拒絕了。她正代表著青春中的人們對愛的渴望與自己的自尊。
影片中瑪莉和安娜的關係很迷惑,也是影片的亮點,從不屑到朋友再到依賴。導演用眼神把每一時期的關係都詮釋的很好,而瑪莉從偷偷撿垃圾,吃那個剩下的蘋果再到憤怒地把垃圾撒的到處都是可以凸顯她與安娜的關係的微妙變化。
其實每個人都有一段迷惑的青春,而經過後人才會成長,知道痛過傷過才知道原來什麼叫做愛,或許傻的可以,回想起卻真實而勇敢,夢想變地完美,但有不得不接受那份不完美的年輕歲月。一方面在努力的爭取,一方面心裏又覺得迷茫、害怕。所謂的“有得必有失”,小的時候期盼長大,長大後又厭倦那種紛繁複雜的環境。總之人生的每個階段都無憂無慮是不可能的。
十五歲的炎炎夏日裏,她們唯一的目標就是在水裏舞出一個個優美動作,以奪得水上芭蕾冠軍。
安娜是個萬人迷的運動明星,同校的瑪莉則害羞寡言。安娜動人的身影,讓瑪莉愛上了這位水上芭蕾舞的隊長。在游泳池的更衣室裏,身體與身體頻繁的親密接觸,更讓瑪莉對安娜的愛慕與欲望狂亂不已。
然而,爲了能在泳池以外同樣成爲大家注目的焦點,安娜一心只想當個壞女孩。在命運的作弄下,苦苦單戀的瑪莉即將成爲安娜第一次性經驗的物件,然而,那卻不是瑪莉少女情懷所夢想的初戀....。
觀後感:
電影有趣的題材,是我們罕見的運動,每次看到奧運會水上芭蕾競賽時,身材矯好的水中蛟龍在水面上及水面下穿梭做出讓人讚嘆咋舌的動作,目不暇給,姿態如芭蕾舞蹈般,池中的水彷彿就是他們優美舞姿的陪襯的衣絮,炫麗而不真實感,很難想像她們練習時的過程和艱辛,光想像水中游泳不被水淹沒已經很慶幸了,更別說做出如此繁雜又帶美感的動作。
本片沒有水上芭蕾舞蹈濺起炫麗水花般陽光折射顯示青春的活潑色彩,而是用幾個游泳池邊的女孩在壓抑的氣氛下向我們訴說了青春的迷茫與困惑。故事發生在你我都曾經歷過的青春期,一個待開花蕊迫不期待想接受蜂蜜的採集傳播,而又處在內心建設未完成尷尬不堪的故事,那些故事都是平淡的發生在我們身上但是攤開來給大家看時卻如此觸目驚心的青春,片中故事圍繞著三個女孩,三個女孩性格各異,瑪莉是一個乾癟瘦弱的女孩,不美麗,努力的找尋成長中方向目標, 當散發著青春氣息的安娜像一朵綻放的水仙花進入她的視野中時,她立刻就沈迷了,這個近乎完美的女孩就是她的理想的迷戀物件。於是她進入了安娜的生活,開始改變,開始厭倦了與“幼稚王”安妮在一起。
總是游泳池中最受人注目的焦點安娜,美麗成熟。吸引著無數人的目光,女孩們嫉妒,男孩們愛慕。在別人眼中她放蕩,可沒人知道她的內心世界,她一直美麗而又孤獨著。
安妮是個胖胖的女孩,暗戀著游泳隊一位男生,用各種方法接近他,但當她發現那位男生對她只不過是安娜的代替時,甚至是一種玩弄物件時,她拒絕了。她正代表著青春中的人們對愛的渴望與自己的自尊。
影片中瑪莉和安娜的關係很迷惑,也是影片的亮點,從不屑到朋友再到依賴。導演用眼神把每一時期的關係都詮釋的很好,而瑪莉從偷偷撿垃圾,吃那個剩下的蘋果再到憤怒地把垃圾撒的到處都是可以凸顯她與安娜的關係的微妙變化。
其實每個人都有一段迷惑的青春,而經過後人才會成長,知道痛過傷過才知道原來什麼叫做愛,或許傻的可以,回想起卻真實而勇敢,夢想變地完美,但有不得不接受那份不完美的年輕歲月。一方面在努力的爭取,一方面心裏又覺得迷茫、害怕。所謂的“有得必有失”,小的時候期盼長大,長大後又厭倦那種紛繁複雜的環境。總之人生的每個階段都無憂無慮是不可能的。
September(2007)-(台譯:九月)觀後感
劇情簡介:
這是一部主要描述人物的故事片,場景設在了1968年澳大利亞的小麥生長區,主角是兩個15歲的小男孩,他們一個是白人一個是黑人,在那個動亂的年代,他們的友誼也變得不可靠。儘管當的社會處在嘈雜的環境和政治氣候施加的壓力之下,他們卻仍盡力維持著彼此的友誼。
觀後感:
台灣的九月,似乎有點不平靜,颱風侵略、毒奶氾濫、政府政策擺動不定、政客貪污,新聞的真實度讓人質疑,你我都受夠這些煩人的事件,台灣人民飽受許多精神上和物質上的折磨,或許看電影可以暫時逃避現實紛紛擾擾,而剛好本片片名被翻譯成《九月》的《September》,本片跟台灣一點關係都沒有,是一部透露著淡淡憂鬱和傷感的影片。
電影中沒有壓迫高樓大廈,也沒有奔馳在馬路上的兇猛野獸機器,片中那一望無際的金色麥田,徐徐微風吹倒一株株並排的小麥,無異於一道養眼的風景。音樂一陣一陣海浪般憂傷歌唱,鏡頭長長悠悠繪畫出淳樸安靜時空背景,電影節奏緩慢優美,但是述說種族的差異和對立浮現,涉略到種族題材的片子倒是少見這樣溫和的。沒有尖銳的語言,沒有肢體的衝突,沒有恨之欲其死的怨念,影片中鋪陳的是一種無力感濃厚的環境壓迫。
那個非常時期,原本就是不公平的年代,黑人地位總是處在低階層,教育更是奢侈的附屬品,故事就是發生在那個轉變的歷史尖端,Ed和Paddy就是生活在這農場上的兩個男孩,他們從小一起長大,非常要好,就像他們的父親年幼時那樣。不同的是,Ed是白人,而Paddy是黑人。Ed每天去上學,Paddy每天在農場幹活。一天,Ed告訴Paddy,他最喜歡的拳擊俱樂部將在九月來到這裏。於是他們在牧場裏圍出一個拳擊場,時不時的練習,這是他們友誼的見證。Ed帶Paddy去電影院,Paddy第一次認識了通過拳擊改變命運的黑人拳擊手,於是他心裏暗暗下了決心。
在那個年代,黑人是沒有受教育權的。從片中Paddy父親與Ed父親談話可以推測,當年應該正處於黑人解放時期,應該是頒佈了人權和反種族歧視方面的法令。然而事實上,法令只是一紙空文,種族歧視來自根深蒂固的觀念,人人平等並不能實現,黑人上街會忍受各種異樣的眼光,而白人有黑人朋友會讓他們蒙羞。黑人如果想要獲得工資,付出的可能是失業的代價,他們不斷的被從農場裏趕出來,人種之間的不平等仿佛一到不可逾越的鴻溝。曾經的朋友玩伴尚且如此,其他人則可以想象了!Ed和Paddy之間也如此,一次,Ed拉著Paddy晚上到Ed喜歡的女孩家去,不小心驚動了女孩家裏人,Ed逃跑了,Paddy做了替死鬼。儘管如此,Paddy並沒有背叛Ed,背叛他們之間的友誼,但是Ed背叛了,他是個懦夫,連女孩都這麽認爲。
終於,再一次在拳擊場上,Paddy把Ed打倒了,甚至在出界之後,他用拳頭狠狠地把Paddy打倒在地,從嘴裏吐出一句:“FUCK U!”這一句折射出他的不屑,他的憤怒,代表著一切game over。
再一次的路上,Ed與Paddy擦肩而過,Ed知道Paddy要離開這裏,去拳擊俱樂部,追尋他的夢想,但是他什麽都沒說。在做了一番思想鬥爭之後,他發動了汽車追了上去……倆人仿佛又和好如初,但是我相信他們再不會像從前了,心已不在一塊,維持的只是表面的和平。經歷了這一切,他們都長大了,懂得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來自不可逾越的觀念。正如那個他倆一起圍出的拳擊場,已經拆掉不復存在了。
壓抑的氛圍中,沒有太激烈的衝突,長鏡頭中的麥田除去浮動之外的死寂,暈渲出悲涼的社會矛盾。總是望不到盡頭的路,總是晃動著的視線。Paddy和ED的友情就這樣了吧。就算最後終於也願意搭上話,但被摔壞的友情總歸是多了一道裂痕。心頭上的芥蒂很難忽視。
本片《九月》,故事發生在1968年,好奇的我透過網路收尋一般歷史上當年發生了什麼重大事件,是否跟本片有所關聯,後來發現了幾件有趣的事件:
1,1968年是世界人權年。
2,1968年,美國著名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遭暗殺。
對於喜歡恬淡、靜謐的人來說,獨自靜靜地去看《九月》,聆聽片中優美的背景音樂,一定可以領會什麽叫心曠神怡的。
這是一部主要描述人物的故事片,場景設在了1968年澳大利亞的小麥生長區,主角是兩個15歲的小男孩,他們一個是白人一個是黑人,在那個動亂的年代,他們的友誼也變得不可靠。儘管當的社會處在嘈雜的環境和政治氣候施加的壓力之下,他們卻仍盡力維持著彼此的友誼。
觀後感:
台灣的九月,似乎有點不平靜,颱風侵略、毒奶氾濫、政府政策擺動不定、政客貪污,新聞的真實度讓人質疑,你我都受夠這些煩人的事件,台灣人民飽受許多精神上和物質上的折磨,或許看電影可以暫時逃避現實紛紛擾擾,而剛好本片片名被翻譯成《九月》的《September》,本片跟台灣一點關係都沒有,是一部透露著淡淡憂鬱和傷感的影片。
電影中沒有壓迫高樓大廈,也沒有奔馳在馬路上的兇猛野獸機器,片中那一望無際的金色麥田,徐徐微風吹倒一株株並排的小麥,無異於一道養眼的風景。音樂一陣一陣海浪般憂傷歌唱,鏡頭長長悠悠繪畫出淳樸安靜時空背景,電影節奏緩慢優美,但是述說種族的差異和對立浮現,涉略到種族題材的片子倒是少見這樣溫和的。沒有尖銳的語言,沒有肢體的衝突,沒有恨之欲其死的怨念,影片中鋪陳的是一種無力感濃厚的環境壓迫。
那個非常時期,原本就是不公平的年代,黑人地位總是處在低階層,教育更是奢侈的附屬品,故事就是發生在那個轉變的歷史尖端,Ed和Paddy就是生活在這農場上的兩個男孩,他們從小一起長大,非常要好,就像他們的父親年幼時那樣。不同的是,Ed是白人,而Paddy是黑人。Ed每天去上學,Paddy每天在農場幹活。一天,Ed告訴Paddy,他最喜歡的拳擊俱樂部將在九月來到這裏。於是他們在牧場裏圍出一個拳擊場,時不時的練習,這是他們友誼的見證。Ed帶Paddy去電影院,Paddy第一次認識了通過拳擊改變命運的黑人拳擊手,於是他心裏暗暗下了決心。
在那個年代,黑人是沒有受教育權的。從片中Paddy父親與Ed父親談話可以推測,當年應該正處於黑人解放時期,應該是頒佈了人權和反種族歧視方面的法令。然而事實上,法令只是一紙空文,種族歧視來自根深蒂固的觀念,人人平等並不能實現,黑人上街會忍受各種異樣的眼光,而白人有黑人朋友會讓他們蒙羞。黑人如果想要獲得工資,付出的可能是失業的代價,他們不斷的被從農場裏趕出來,人種之間的不平等仿佛一到不可逾越的鴻溝。曾經的朋友玩伴尚且如此,其他人則可以想象了!Ed和Paddy之間也如此,一次,Ed拉著Paddy晚上到Ed喜歡的女孩家去,不小心驚動了女孩家裏人,Ed逃跑了,Paddy做了替死鬼。儘管如此,Paddy並沒有背叛Ed,背叛他們之間的友誼,但是Ed背叛了,他是個懦夫,連女孩都這麽認爲。
終於,再一次在拳擊場上,Paddy把Ed打倒了,甚至在出界之後,他用拳頭狠狠地把Paddy打倒在地,從嘴裏吐出一句:“FUCK U!”這一句折射出他的不屑,他的憤怒,代表著一切game over。
再一次的路上,Ed與Paddy擦肩而過,Ed知道Paddy要離開這裏,去拳擊俱樂部,追尋他的夢想,但是他什麽都沒說。在做了一番思想鬥爭之後,他發動了汽車追了上去……倆人仿佛又和好如初,但是我相信他們再不會像從前了,心已不在一塊,維持的只是表面的和平。經歷了這一切,他們都長大了,懂得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來自不可逾越的觀念。正如那個他倆一起圍出的拳擊場,已經拆掉不復存在了。
壓抑的氛圍中,沒有太激烈的衝突,長鏡頭中的麥田除去浮動之外的死寂,暈渲出悲涼的社會矛盾。總是望不到盡頭的路,總是晃動著的視線。Paddy和ED的友情就這樣了吧。就算最後終於也願意搭上話,但被摔壞的友情總歸是多了一道裂痕。心頭上的芥蒂很難忽視。
本片《九月》,故事發生在1968年,好奇的我透過網路收尋一般歷史上當年發生了什麼重大事件,是否跟本片有所關聯,後來發現了幾件有趣的事件:
1,1968年是世界人權年。
2,1968年,美國著名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遭暗殺。
對於喜歡恬淡、靜謐的人來說,獨自靜靜地去看《九月》,聆聽片中優美的背景音樂,一定可以領會什麽叫心曠神怡的。
2008/09/26
老眼鏡老感情
上星期上台北跟朋友聚會,吃吃飯飯,看看展覽,逛逛街,後來同學介紹我們一群人到西門町一家老眼鏡行,我還記的叫『今日眼鏡店』,在一個不起眼的路旁,但有許多寶藏可以挖尋,因為店面裝修,加上市場競爭關係,讓老店有點撐不下去了,所以出清大拍賣,眼鏡的確算便宜,最棒是店裡眼鏡幾乎都是老款式,個個鏡框大的像蒼蠅雙眼,極有喜感,我跟同學一個一個試戴,看中其中一隻,滿獨特的框架和設計,很俏皮,可是我沒近視啊!只好買了麻煩老闆幫我裝了無度數透明鏡片,而老闆娘一直不斷熱心在旁吆喝:少年A!你掛這隻真好看!(一直誇大說她看人帶眼鏡最有經驗,可是我看她幾乎每一個人都這樣讚美?!)
後來才真的體會到近視真麻煩啊!吃個麵眼前糊的像什麼似的,動不動鏡片就糊掉,的確我要珍惜我現在沒近視的狀況!
後來才真的體會到近視真麻煩啊!吃個麵眼前糊的像什麼似的,動不動鏡片就糊掉,的確我要珍惜我現在沒近視的狀況!
2008/09/16
4 Months, 3 Weeks And 2 Days (2006)-(台譯: 4月3周又2天)觀後感
劇情簡介:
處於共産主義最後統治時期的羅馬尼亞,墮胎仍然名列法律明令禁止的範疇。嘉碧塔和奧提麗亞兩個女大學生是“閨中密友”,意外懷孕使嘉碧塔必須想辦法非法墮胎。
在一家廉價旅館裏,兩個年輕的女孩子與非法墮胎醫生會面。然而她們能夠支付的手術費用卻無法滿足這位墮胎醫生的要求——爲了讓自己好朋友順利墮胎獲得解脫,奧提麗亞不得不以自己的身體作爲代價來滿足醫生……而四月三周兩日,正是嘉碧塔從懷孕到墮胎的時間總長。
觀後感:
今天,電視新聞上滿是颱風過後的災情,走馬燈新聞總是不斷報導最新災情,天災人禍足夠讓人心情沮喪,感受不到絲毫輕鬆氣息,加上屋外天陰雨綿綿,一股莫名低氣壓讓我逃避的想看電影解脫灰暗的心情,選了一部有趣的片名電影,《4月3周又2天》,看電影前猜測著這個模糊的時間,不長也不短,但卻帶有隱隱疼痛感。
電影過於沉重,電影過於真實,電影過於殘酷。
電影看完久久不能把自己的痛苦感和悲劇感排遣,就電影形式和內容談起,我想我寧願先談電影手法,好可以讓我平靜一下心情。
本片在鏡頭上得運用,有不錯的表現,電影用了大段大段的長鏡頭,固定攝影的長鏡頭和移動攝影的長鏡頭反復切換使用,保持了鏡頭的連續性,保持了故事,情節,動作,情緒的連續性,給人真實的感受,讓人很容易就進入電影本身,而完全沈溺進去。尤其本片最為沉重的旅館談判的橋段中,攝影機的機位幾乎是固定靜止的,讓人有一種窒息壓迫的感覺。密醫和奧提麗亞坐在桌子的兩旁,正對著他們的是一張罩著白色床單的大床,而嘉碧塔就局促地坐在床上,攝影機正對著密醫和奧提麗亞,雖然談話是在三人當中進行,但是我們只看到密醫和奧提麗亞,我們僅聽到嘉碧塔的聲音但是她至始至終都不出現在畫面中,爲了保持空氣中凝聚的窒息感,導演連一個切換的鏡頭都不給嘉碧塔。沒有縱深的畫面給人壓抑的感覺,爲了保持這種持續的壓抑,在對話過程中導演甚至放棄了配樂。
長鏡頭在本片出現過許多次,每次給觀眾的感受大不同,比如奧提麗亞在他男朋友家聚餐時,鏡頭就擺在桌上完完全全對著奧提麗亞,鏡頭裡看到心情的轉變和五味雜陳的難堪,尷尬壓抑的情緒透過長鏡頭讓人感到不舒服,彷彿我們就跟她同桌用餐般的人們,緊接從男朋友家出來,也是用了幾組長鏡頭,充分書寫了她的心理,因爲疲累屈辱不滿而心力交瘁。而這樣的痛苦感也深深的印在了觀影人的心上。
電影內容上,談論著很嚴肅的話題,看過《早熟》《Juno鴻孕當頭》這些都不同角度涉及墮胎問題。但是導演關注的重心絕對是不一樣的,爾冬陞導演的《早熟》是一個責任問題,電影中不強調墮胎,而是責任的承擔和解決問題,但問題兩位當事人都未成年,他們堅決將小孩子生下來,但是問題的嚴重性似乎不在男女主角想像中那麼簡單。而另一部《Juno鴻孕當頭》是一部溫情而寬容的電影,主要的關注點也不是墮胎,而是一個少年在生活中怎麽樣慢慢的成長,而這部電影的基調非常的明快,配合著輕快的音樂,完全沒有沈重壓抑之感,而到最後往往是內心的感動。而在《Juno鴻孕當頭》中我看到了一個寬容的開明的國度,這樣的卻不是奧提麗亞她們能夠遇見的。
《四月三周兩天》主題當然不是選擇要不要墮胎,也不是所謂的在這個過程中的成長,而直面的是墮胎的全部過程。
開篇她們收拾東西準備,然後借錢,找旅館,找墮胎的醫生,丟棄死胎……全片完全直面這個過程,沒有曲折隱諱,鏡頭大膽而不加修飾。比如,墮胎醫生把管子插入,鏡頭特寫死胎,足足有30秒等等,這些鏡頭足以讓人感到震驚。觀衆不得不像奧提麗亞丟棄死胎,在垃圾桶旁邊久久無法移動腳步離開,我們面對的是對生命的一個失落,惶恐……
電影的背景是不容忽視的,故事發生在1987年的羅馬尼亞,當時的羅馬尼亞還處於社會主義制度統治下,整部電影都時不時的透露出這個社會的專制和壓抑,而電影中還不時的通過隱喻來傳達給觀衆資訊。
幾個場景的佈置並不是閑筆,比如,奧提麗亞在男朋友家吃飯,大家的對話,裏面的社會意味很是濃厚。比如,在旅館裏關於身份證的幾次交涉,比如那個壓抑的學校走廊的隱喻等等,無不給人一個專制而壓抑的社會資訊。而在這個社會裏,因爲墮胎等同於犯罪,所以故事就不單單只是故事,還是一個對當時社會的思考。而代表霸權的墮胎醫生無恥的通過威脅霸佔了這兩個人,又何嘗沒有一個道德隱喻的譴責呢?
最後電影諷刺的將嘉碧塔和奧提麗亞兩人出現在投宿旅館餐廳中,旁邊還是剛辦完婚禮喜事喝醉酒的鬧局,這頭卻是吃著他們的晚餐,似乎慶祝著他們也圓滿完成一個終身大事!(暈~)
處於共産主義最後統治時期的羅馬尼亞,墮胎仍然名列法律明令禁止的範疇。嘉碧塔和奧提麗亞兩個女大學生是“閨中密友”,意外懷孕使嘉碧塔必須想辦法非法墮胎。
在一家廉價旅館裏,兩個年輕的女孩子與非法墮胎醫生會面。然而她們能夠支付的手術費用卻無法滿足這位墮胎醫生的要求——爲了讓自己好朋友順利墮胎獲得解脫,奧提麗亞不得不以自己的身體作爲代價來滿足醫生……而四月三周兩日,正是嘉碧塔從懷孕到墮胎的時間總長。
觀後感:
今天,電視新聞上滿是颱風過後的災情,走馬燈新聞總是不斷報導最新災情,天災人禍足夠讓人心情沮喪,感受不到絲毫輕鬆氣息,加上屋外天陰雨綿綿,一股莫名低氣壓讓我逃避的想看電影解脫灰暗的心情,選了一部有趣的片名電影,《4月3周又2天》,看電影前猜測著這個模糊的時間,不長也不短,但卻帶有隱隱疼痛感。
電影過於沉重,電影過於真實,電影過於殘酷。
電影看完久久不能把自己的痛苦感和悲劇感排遣,就電影形式和內容談起,我想我寧願先談電影手法,好可以讓我平靜一下心情。
本片在鏡頭上得運用,有不錯的表現,電影用了大段大段的長鏡頭,固定攝影的長鏡頭和移動攝影的長鏡頭反復切換使用,保持了鏡頭的連續性,保持了故事,情節,動作,情緒的連續性,給人真實的感受,讓人很容易就進入電影本身,而完全沈溺進去。尤其本片最為沉重的旅館談判的橋段中,攝影機的機位幾乎是固定靜止的,讓人有一種窒息壓迫的感覺。密醫和奧提麗亞坐在桌子的兩旁,正對著他們的是一張罩著白色床單的大床,而嘉碧塔就局促地坐在床上,攝影機正對著密醫和奧提麗亞,雖然談話是在三人當中進行,但是我們只看到密醫和奧提麗亞,我們僅聽到嘉碧塔的聲音但是她至始至終都不出現在畫面中,爲了保持空氣中凝聚的窒息感,導演連一個切換的鏡頭都不給嘉碧塔。沒有縱深的畫面給人壓抑的感覺,爲了保持這種持續的壓抑,在對話過程中導演甚至放棄了配樂。
長鏡頭在本片出現過許多次,每次給觀眾的感受大不同,比如奧提麗亞在他男朋友家聚餐時,鏡頭就擺在桌上完完全全對著奧提麗亞,鏡頭裡看到心情的轉變和五味雜陳的難堪,尷尬壓抑的情緒透過長鏡頭讓人感到不舒服,彷彿我們就跟她同桌用餐般的人們,緊接從男朋友家出來,也是用了幾組長鏡頭,充分書寫了她的心理,因爲疲累屈辱不滿而心力交瘁。而這樣的痛苦感也深深的印在了觀影人的心上。
電影內容上,談論著很嚴肅的話題,看過《早熟》《Juno鴻孕當頭》這些都不同角度涉及墮胎問題。但是導演關注的重心絕對是不一樣的,爾冬陞導演的《早熟》是一個責任問題,電影中不強調墮胎,而是責任的承擔和解決問題,但問題兩位當事人都未成年,他們堅決將小孩子生下來,但是問題的嚴重性似乎不在男女主角想像中那麼簡單。而另一部《Juno鴻孕當頭》是一部溫情而寬容的電影,主要的關注點也不是墮胎,而是一個少年在生活中怎麽樣慢慢的成長,而這部電影的基調非常的明快,配合著輕快的音樂,完全沒有沈重壓抑之感,而到最後往往是內心的感動。而在《Juno鴻孕當頭》中我看到了一個寬容的開明的國度,這樣的卻不是奧提麗亞她們能夠遇見的。
《四月三周兩天》主題當然不是選擇要不要墮胎,也不是所謂的在這個過程中的成長,而直面的是墮胎的全部過程。
開篇她們收拾東西準備,然後借錢,找旅館,找墮胎的醫生,丟棄死胎……全片完全直面這個過程,沒有曲折隱諱,鏡頭大膽而不加修飾。比如,墮胎醫生把管子插入,鏡頭特寫死胎,足足有30秒等等,這些鏡頭足以讓人感到震驚。觀衆不得不像奧提麗亞丟棄死胎,在垃圾桶旁邊久久無法移動腳步離開,我們面對的是對生命的一個失落,惶恐……
電影的背景是不容忽視的,故事發生在1987年的羅馬尼亞,當時的羅馬尼亞還處於社會主義制度統治下,整部電影都時不時的透露出這個社會的專制和壓抑,而電影中還不時的通過隱喻來傳達給觀衆資訊。
幾個場景的佈置並不是閑筆,比如,奧提麗亞在男朋友家吃飯,大家的對話,裏面的社會意味很是濃厚。比如,在旅館裏關於身份證的幾次交涉,比如那個壓抑的學校走廊的隱喻等等,無不給人一個專制而壓抑的社會資訊。而在這個社會裏,因爲墮胎等同於犯罪,所以故事就不單單只是故事,還是一個對當時社會的思考。而代表霸權的墮胎醫生無恥的通過威脅霸佔了這兩個人,又何嘗沒有一個道德隱喻的譴責呢?
最後電影諷刺的將嘉碧塔和奧提麗亞兩人出現在投宿旅館餐廳中,旁邊還是剛辦完婚禮喜事喝醉酒的鬧局,這頭卻是吃著他們的晚餐,似乎慶祝著他們也圓滿完成一個終身大事!(暈~)
Groundhog Day(1993)-(台譯: 今天暫時停止)觀後感
劇情簡介:
在傳統的土撥鼠日這一天,男主角原是尖酸刻薄的匹茲堡電視臺氣象報告員,工作態度馬虎。不料他在採訪土撥鼠節時意外陷入了不斷重復某一天的時光隧道中,每天過同樣的生活,從早上起床就會遇到同樣的人,做同樣的事,令他煩惱得要尋死,但怎麽樣也死不成。
他開始大徹大悟:原來沒有明天也就意味著一切行爲都沒有後果。沒有明天也就意味著對於未來的全知全能,於是反過來修心養性,改善人際關係,竟然變成了一個廣受歡迎的好人,跟製作人之間的愛情也修成正果。
觀後感:
一部半夜在HBO上看到的電影,乍看以為又是一個乏味的好萊塢的情感故事,但看完意外的好看,看完使人慚愧的回想自己生活的態度,如果設想自己有跟主角一樣的招遇,每天過著最討厭的那一天,不斷的循環不斷重複,我會用糜爛方式渡過,還是積極方式渡過。
當一成不變的、無趣的生活抽象成單調重復的相同一天的時候,問題就變的突出和相當刺眼了。在不耐煩中成長,在寂寞裏老去,在撕下日曆之後抱怨,在抱怨中尋找藉口,在藉口裏苟活,在苟活裏是對生命的褻瀆。現實生活裏的種種,不用細說,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體會和感慨。有人面對前方驚慌失措,有人放棄了希望消耗著未來,有人想要改變卻痛苦於找不到答案,還有人抓住生活裏能汲取的一切幸福了起來。
生活不都爲自己所控,日子一天又一天,不可能每天都有新鮮和精彩。所以關鍵還是在於個人在於內心,而不是一味的要強求外面的世界如自己所願才好,或者早早的厭惡了一切。都是一樣的生活,何不讓自己和周圍的人都過的快樂一點。充實,健康,即使每一天都做著相同的事,每一天也都會是嶄新的。
電影題材的確別出新意,當然喜歡的是這部電影的編劇,一方面,從立意到結構都環環相扣,許多場景設計都別出心裁。但是另一方面,它又是一個俗套的好萊塢類型片,我猜想這部電影應該是一部小成本電影,因此在劇作上它做足了功夫。當然這種俗套無可非議,俗的對話,俗的場景,只要運用得妙,就可做出新意來。更重要的,它是原創的。我一直試圖尋找主角爲何會遭遇這樣的生活,難道也是疾病?或者幻覺?但是電影最終也沒有交代,或許它的主題能夠解釋這一切吧。
這重復的一天,佔據了電影的大部分篇幅,由於對節奏和重點的把握都非常出色,絲毫沒有重復、囉嗦的乏味感,在清晰的描繪了主角變化軌迹的同時,又充滿趣味,體現了影像(電影)的魅力。
在傳統的土撥鼠日這一天,男主角原是尖酸刻薄的匹茲堡電視臺氣象報告員,工作態度馬虎。不料他在採訪土撥鼠節時意外陷入了不斷重復某一天的時光隧道中,每天過同樣的生活,從早上起床就會遇到同樣的人,做同樣的事,令他煩惱得要尋死,但怎麽樣也死不成。
他開始大徹大悟:原來沒有明天也就意味著一切行爲都沒有後果。沒有明天也就意味著對於未來的全知全能,於是反過來修心養性,改善人際關係,竟然變成了一個廣受歡迎的好人,跟製作人之間的愛情也修成正果。
觀後感:
一部半夜在HBO上看到的電影,乍看以為又是一個乏味的好萊塢的情感故事,但看完意外的好看,看完使人慚愧的回想自己生活的態度,如果設想自己有跟主角一樣的招遇,每天過著最討厭的那一天,不斷的循環不斷重複,我會用糜爛方式渡過,還是積極方式渡過。
當一成不變的、無趣的生活抽象成單調重復的相同一天的時候,問題就變的突出和相當刺眼了。在不耐煩中成長,在寂寞裏老去,在撕下日曆之後抱怨,在抱怨中尋找藉口,在藉口裏苟活,在苟活裏是對生命的褻瀆。現實生活裏的種種,不用細說,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體會和感慨。有人面對前方驚慌失措,有人放棄了希望消耗著未來,有人想要改變卻痛苦於找不到答案,還有人抓住生活裏能汲取的一切幸福了起來。
生活不都爲自己所控,日子一天又一天,不可能每天都有新鮮和精彩。所以關鍵還是在於個人在於內心,而不是一味的要強求外面的世界如自己所願才好,或者早早的厭惡了一切。都是一樣的生活,何不讓自己和周圍的人都過的快樂一點。充實,健康,即使每一天都做著相同的事,每一天也都會是嶄新的。
電影題材的確別出新意,當然喜歡的是這部電影的編劇,一方面,從立意到結構都環環相扣,許多場景設計都別出心裁。但是另一方面,它又是一個俗套的好萊塢類型片,我猜想這部電影應該是一部小成本電影,因此在劇作上它做足了功夫。當然這種俗套無可非議,俗的對話,俗的場景,只要運用得妙,就可做出新意來。更重要的,它是原創的。我一直試圖尋找主角爲何會遭遇這樣的生活,難道也是疾病?或者幻覺?但是電影最終也沒有交代,或許它的主題能夠解釋這一切吧。
這重復的一天,佔據了電影的大部分篇幅,由於對節奏和重點的把握都非常出色,絲毫沒有重復、囉嗦的乏味感,在清晰的描繪了主角變化軌迹的同時,又充滿趣味,體現了影像(電影)的魅力。
2008/09/13
Battement d'ailes du papillon, Le (2000)-(台譯:蝴蝶振翅)觀後感
劇情簡介:
每件事情發生都有一個理由,愛在你的生命門口來的聲音是讓你聽得到的!命運總是多變的,在一次她的旅行中遇到對面坐的一位會占星術的乘客,爲她測到她聲明中的最愛將馬上出現在她的面前。爲此她停留下來,等待她的愛人出現。一位年輕的先生走過來了,他與她是同一天出生的。她相信這是命運……
觀後感:
生命旅途其實是有趣的,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的命運之神如何安排下一張牌色,是張老K或是Ace,還是張讓你擡不起頭的鬼牌,人與人的相遇,事與事的發生,點線面的交集,在我們的認知裡頭,叫做『緣分』;而在這一部法國電影裡頭,叫做《Battement d'ailes du papillon, Le蝴蝶振翅》。
我們應該多少聽過『蝴蝶效應』這個原理,也就是說:一隻蝴蝶在非洲叢林震動翅膀可能會引起太平洋上的一場風暴,繼而引發金融證券市場的起伏。正是“偶然與巧合”構成了人間的生活。命運看似隨意的撥弄,讓人們相遇、相知、相愛、相離。
電影走向以一個是多條人物的敍事手法,環環相扣,以上帶下,不能間斷的一個敍事手法!是一個相當的輕鬆,有趣,甚至是幽默!當然市面上已經很多這類型電影《Crash衝擊效應》《Babel火線交錯》《11:14》《Blind Chance機遇之歌》《21 Gram》等等。
這類電影的帶頭人物可能要算是Krzysztof Kieslowski的《Blind Chance機遇之歌》了,影片於1987拍攝完成.影片爲男主角在趕沒趕上火車這個點上安排了三種人生,故事帶有非常濃厚的政治色彩.這種手法當時可謂是相當新穎特別的了,導演表達了自己的意圖,也完美的充實了內涵。
而將這類型電影發揚光大應該是2004《Crash衝擊效應》就摸索得更遠了,這算是一種前因後果的模式,前面發生的種種情況直接關係到後面的故事走向,這對編劇的功力要求就相當的高,當然,這種手法對於這部電影也只是一個手法而已,其中心還是在探討種族,溝通,愛,傷害,救贖,原諒!
《蝴蝶振翅》裏,曾經演過《艾蜜莉的異想世界》那位美麗的可愛的 Audrey Tautou 再度演繹了青年女人對愛情和幸福的追求,但在《蝴蝶振翅》裏,經典如童話中仙境般的法式浪漫被製作者有意識地抽離了,雖然有“滿月時會邂逅愛情”的預言,雖然有兩個青年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機緣,但影片在展示著由於偶然聯繫在一起的人們的生活狀態時卻是冷靜而真實的。女主角在一天的時間裏失去了工作,又無家可歸,最後在計程車急刹車時撞在擋風玻璃上受傷,倒楣的事情一樁接一樁,而造成這一切的不爲女主角知曉的原因一幕幕被不急不徐地娓娓道來,讓觀者像從天空俯視著無數溪流被命運驅使著朝大海彙聚。人類特有的舉棋不定的猶疑、互相的不信任,人情的冷漠,社會的殘酷不公,命運的不確定被表達得淋漓盡致。
確實很有意思,看完片子以後閉上眼睛去回想,許多許多的巧合,就像好多個搭扣隨便的扣在一起,搞成亂糟糟的一團,但慢慢的也還是能理出這團搭扣的頭緒,然而搭扣背後,我想導演想說的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亂糟糟的城市,亂糟糟的生活,小偷、謊言、冷漠、孤單、偷情、背叛、預言、失業......然而最後還是會有溫暖有愛情,我們不會絕望,所以,注定他們會揉揉眼睛,然後深情的對視。
每件事情發生都有一個理由,愛在你的生命門口來的聲音是讓你聽得到的!命運總是多變的,在一次她的旅行中遇到對面坐的一位會占星術的乘客,爲她測到她聲明中的最愛將馬上出現在她的面前。爲此她停留下來,等待她的愛人出現。一位年輕的先生走過來了,他與她是同一天出生的。她相信這是命運……
觀後感:
生命旅途其實是有趣的,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的命運之神如何安排下一張牌色,是張老K或是Ace,還是張讓你擡不起頭的鬼牌,人與人的相遇,事與事的發生,點線面的交集,在我們的認知裡頭,叫做『緣分』;而在這一部法國電影裡頭,叫做《Battement d'ailes du papillon, Le蝴蝶振翅》。
我們應該多少聽過『蝴蝶效應』這個原理,也就是說:一隻蝴蝶在非洲叢林震動翅膀可能會引起太平洋上的一場風暴,繼而引發金融證券市場的起伏。正是“偶然與巧合”構成了人間的生活。命運看似隨意的撥弄,讓人們相遇、相知、相愛、相離。
電影走向以一個是多條人物的敍事手法,環環相扣,以上帶下,不能間斷的一個敍事手法!是一個相當的輕鬆,有趣,甚至是幽默!當然市面上已經很多這類型電影《Crash衝擊效應》《Babel火線交錯》《11:14》《Blind Chance機遇之歌》《21 Gram》等等。
這類電影的帶頭人物可能要算是Krzysztof Kieslowski的《Blind Chance機遇之歌》了,影片於1987拍攝完成.影片爲男主角在趕沒趕上火車這個點上安排了三種人生,故事帶有非常濃厚的政治色彩.這種手法當時可謂是相當新穎特別的了,導演表達了自己的意圖,也完美的充實了內涵。
而將這類型電影發揚光大應該是2004《Crash衝擊效應》就摸索得更遠了,這算是一種前因後果的模式,前面發生的種種情況直接關係到後面的故事走向,這對編劇的功力要求就相當的高,當然,這種手法對於這部電影也只是一個手法而已,其中心還是在探討種族,溝通,愛,傷害,救贖,原諒!
《蝴蝶振翅》裏,曾經演過《艾蜜莉的異想世界》那位美麗的可愛的 Audrey Tautou 再度演繹了青年女人對愛情和幸福的追求,但在《蝴蝶振翅》裏,經典如童話中仙境般的法式浪漫被製作者有意識地抽離了,雖然有“滿月時會邂逅愛情”的預言,雖然有兩個青年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機緣,但影片在展示著由於偶然聯繫在一起的人們的生活狀態時卻是冷靜而真實的。女主角在一天的時間裏失去了工作,又無家可歸,最後在計程車急刹車時撞在擋風玻璃上受傷,倒楣的事情一樁接一樁,而造成這一切的不爲女主角知曉的原因一幕幕被不急不徐地娓娓道來,讓觀者像從天空俯視著無數溪流被命運驅使著朝大海彙聚。人類特有的舉棋不定的猶疑、互相的不信任,人情的冷漠,社會的殘酷不公,命運的不確定被表達得淋漓盡致。
確實很有意思,看完片子以後閉上眼睛去回想,許多許多的巧合,就像好多個搭扣隨便的扣在一起,搞成亂糟糟的一團,但慢慢的也還是能理出這團搭扣的頭緒,然而搭扣背後,我想導演想說的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亂糟糟的城市,亂糟糟的生活,小偷、謊言、冷漠、孤單、偷情、背叛、預言、失業......然而最後還是會有溫暖有愛情,我們不會絕望,所以,注定他們會揉揉眼睛,然後深情的對視。
2008/09/10
A Bout de Souffle(1960)-(台譯:斷了氣)觀後感
劇情簡介:
身無分文的街頭小混混米歇爾從馬賽偷了一輛小汽車並駛往巴黎去。在路上因爲超速行駛被兩個騎著摩托車的警察逮住。他開槍把一個警察打死之後逃到巴黎,躲藏在女友帕特麗夏那裏,在躲避警方的通緝之外,他還想方設法討回一筆賣車賺來的錢。當帕特麗夏去報社的時候,有個警長過來找她,並且要她下次見到米歇爾的時候一定給他打電話。迫於警方的壓力,帕特麗夏終於還是向警長報告了米歇爾的住處。
當米歇爾知道被出賣的時候,他感到自己已經筋疲力盡,哪兒也不想去了。最後,米歇爾被警方擊中,身上連中數槍之後在大街上倒下。帕特麗夏跑過來,望著米歇爾。米歇爾作了幾個怪相,說了一句“真可惡”就死了。帕特麗夏回過頭來,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對著別人發問:“可惡?這是什麽意思?”
觀後感:
夜晚看了一部法國新浪潮的早期經典,本片可以說是Jean-Luc Godard高達最著名的經典,純真浪漫、自由放浪不拘的思想,略有黑色電影和犯罪電影色彩,但敘事性強烈,藝文感強烈的匠氣總是讓人感到莫名疏離感。此片描述了一個孤傲、叛逆青年的內心世界,充滿了濃濃的懷舊氛圍。一對糾纏不清的男女情愛中你追我趕,各自承受著命運的捉弄,真實再現了上世紀那一代迷失了自我,終日無所事事的年輕人真實的寫照。在這種環境下,他們既渴望找到自身價值和位置所在,又苦於掙紮,徘徊在失意的酸澀中。
片中主角米歇爾知道被心愛的人出賣,夢想就此破滅,最後連逃生的意志都喪失了,可以說《精疲力盡》(港譯),臨死前還不忘對女主角做個鬼臉,而女友則冷對眼前一切,嚮往著自由的生活,不願面對殘酷的現實,最終這種沒有歸宿的夢想只能隨著現實破滅了。這其間,他一直處於遊離狀態,不斷加緊的遊離。知道他找到了那人,可以帶著女人去義大利時,女人卻以“荒謬的邏輯”,爲了“證明自己是不愛他”和“證明自己是愛他的”,而出賣了他,她報了警。
女主角Jean Seberg(1938-1979),氣質獨特臉龐細緻分明,最後因服藥過量客死巴黎,死時被發現橫屍在她私人轎車的後座裡,這已是她被報失蹤十一天後的事。喜歡女主角的原因可能是因我非常喜歡王家衛的《重慶森林》,而王菲不論是氣質或短髮造型,甚至無所謂無厘頭的樣態都與本片相類,可惜這位美麗與氣質兼俱的女主角似乎因為認同問題及自我管理不慎而於四十一歲香消玉磒,沒有如奧黛莉赫本留下更多值得令人細細懷念的佳作很是可惜。
看完電影又讓我聯想到王家衛另一部電影《阿飛正傳》,陰柔俊美得張國榮所扮演阿飛,風流瀟灑卻都有股獨特叛逆焦慮的氣質,更跟本片主角命運上略有幾分相似處,一生追尋著自由和自身價值,為了自由,連自己的生命都可以犧牲掉。尤其《阿飛正傳》最後那句經典台詞,真實又不費力地呈現一個自我放逐自戀自溺的叛逆青年,那是一種六零年代特有的頹廢美,內裡卻蘊含了巨大的空虛和傷痛。
「你知不知道有一種雀仔沒有腳?」
「有一種小鳥生下來就沒有腳,它們一生都在飛翔,無法著地,它們一生中唯一著地的一次就是它們死亡的時候。」
身無分文的街頭小混混米歇爾從馬賽偷了一輛小汽車並駛往巴黎去。在路上因爲超速行駛被兩個騎著摩托車的警察逮住。他開槍把一個警察打死之後逃到巴黎,躲藏在女友帕特麗夏那裏,在躲避警方的通緝之外,他還想方設法討回一筆賣車賺來的錢。當帕特麗夏去報社的時候,有個警長過來找她,並且要她下次見到米歇爾的時候一定給他打電話。迫於警方的壓力,帕特麗夏終於還是向警長報告了米歇爾的住處。
當米歇爾知道被出賣的時候,他感到自己已經筋疲力盡,哪兒也不想去了。最後,米歇爾被警方擊中,身上連中數槍之後在大街上倒下。帕特麗夏跑過來,望著米歇爾。米歇爾作了幾個怪相,說了一句“真可惡”就死了。帕特麗夏回過頭來,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對著別人發問:“可惡?這是什麽意思?”
觀後感:
夜晚看了一部法國新浪潮的早期經典,本片可以說是Jean-Luc Godard高達最著名的經典,純真浪漫、自由放浪不拘的思想,略有黑色電影和犯罪電影色彩,但敘事性強烈,藝文感強烈的匠氣總是讓人感到莫名疏離感。此片描述了一個孤傲、叛逆青年的內心世界,充滿了濃濃的懷舊氛圍。一對糾纏不清的男女情愛中你追我趕,各自承受著命運的捉弄,真實再現了上世紀那一代迷失了自我,終日無所事事的年輕人真實的寫照。在這種環境下,他們既渴望找到自身價值和位置所在,又苦於掙紮,徘徊在失意的酸澀中。
片中主角米歇爾知道被心愛的人出賣,夢想就此破滅,最後連逃生的意志都喪失了,可以說《精疲力盡》(港譯),臨死前還不忘對女主角做個鬼臉,而女友則冷對眼前一切,嚮往著自由的生活,不願面對殘酷的現實,最終這種沒有歸宿的夢想只能隨著現實破滅了。這其間,他一直處於遊離狀態,不斷加緊的遊離。知道他找到了那人,可以帶著女人去義大利時,女人卻以“荒謬的邏輯”,爲了“證明自己是不愛他”和“證明自己是愛他的”,而出賣了他,她報了警。
女主角Jean Seberg(1938-1979),氣質獨特臉龐細緻分明,最後因服藥過量客死巴黎,死時被發現橫屍在她私人轎車的後座裡,這已是她被報失蹤十一天後的事。喜歡女主角的原因可能是因我非常喜歡王家衛的《重慶森林》,而王菲不論是氣質或短髮造型,甚至無所謂無厘頭的樣態都與本片相類,可惜這位美麗與氣質兼俱的女主角似乎因為認同問題及自我管理不慎而於四十一歲香消玉磒,沒有如奧黛莉赫本留下更多值得令人細細懷念的佳作很是可惜。
看完電影又讓我聯想到王家衛另一部電影《阿飛正傳》,陰柔俊美得張國榮所扮演阿飛,風流瀟灑卻都有股獨特叛逆焦慮的氣質,更跟本片主角命運上略有幾分相似處,一生追尋著自由和自身價值,為了自由,連自己的生命都可以犧牲掉。尤其《阿飛正傳》最後那句經典台詞,真實又不費力地呈現一個自我放逐自戀自溺的叛逆青年,那是一種六零年代特有的頹廢美,內裡卻蘊含了巨大的空虛和傷痛。
「你知不知道有一種雀仔沒有腳?」
「有一種小鳥生下來就沒有腳,它們一生都在飛翔,無法著地,它們一生中唯一著地的一次就是它們死亡的時候。」
練習曲(Island Etude)(2006)-觀後感
劇情簡介:
《悲情城市》攝影陳懷恩首度執導,捕捉臺灣人文風景。大學就要畢業的聽障男孩背著吉他騎腳踏車旅行,獨自一人展開七天六夜的單車環島旅程、一百分鐘的電影。逆時針的環島路線,東岸到西岸的逆風行,一路所遇見的人與景,交織相扣,譜出生命的和絃。
觀後感:
當年1989年,侯孝賢的《悲情城市》因爲對敏感碰觸台灣當時不感談論的“二·二八”白色恐怖的反映而斬獲當年的威尼斯金獅獎,在影片壓抑的政治氣氛中,令人難忘的是那些忽然插入的搖向天空、樹木、遠山的空鏡頭,平淡,包容,含有希望,深層而省思。18年後,當年的攝影師陳懷恩,他拍出自己的第一部劇情長片《練習曲》,也可以說幾乎就是由自然風景組成的,只是時空拉到現在,不悲情、不控訴、不牽涉政治黨派、不充滿焦慮、不遮掩臺灣的瑕疵、不試圖解釋社會現象、不說教敏感話題,只想好好說一個Pure Taiwan Story,說它像一部台灣公路電影,到不如說它更像是一部紀錄台灣土地的半紀錄片。
電影中透過十三段小故事,不僅景點均衡,而且出現的人物兼顧個族群/職業,甚至語言上也容納了國、客、原住民、台、英語,還包含聽障,將台灣社會的多元性作為呼應,但是電影刻意設計男主角遇到的每個人和故事都有他自己的未完成之處。例如太麻里的王伯伯的“未完成”,就是他的母親。當年隨著國民政府來臺灣的王伯伯,住在太麻裏是個素人雕刻家,他最喜歡的作品就是一尊父母的雕刻。他在這尊雕像前頭擺置了一朵花,獻給他的母親:“因爲母親節啊,這麽多年來,我都不能和她見面,我很想她。我沒機會報答她啊。”還有工廠倒閉的成衣廠女工,沒有得到應有的補償。她們是加工業向大陸轉移後果的承擔者,從十幾歲就投入的青春,一夕之間全沒了,於是只要老闆從大陸回來,她們就會約到一起去抗議。“事情不能沒有句點,雖然不差那一口飯吃,但就是一個怨,一個未完成啊。”或者主角在北迴歸線地標處休息時,認識一名要去花蓮看母親的單車騎士,當晚主角住在騎士母親家,他感受到這是個拆散的家庭,騎士母親有著淡淡的哀愁。第四天的北海岸之旅,投宿位於海邊的國小,感受到即將退休劉老師的照顧與鼓勵。想彈吉他給老師聽時,弦卻斷了。
一種遺憾,台灣這塊土地上,的確帶了太多的遺憾,許多被埋沒的事件,許多被埋沒的歷史,更多許多不公平的事情每天發生著,甚至電影中加入“莎韻之鍾”的歷史典故、置入北部火力發電廠的影像故事、西濱海岸的生態問題,包括找來極具象徵意義的胡德夫,骨子裏還是想勾連許多關於島嶼的歷史、環境生態、當代社會的議題。
台灣的權力中心位於北部,因此,我們都被塑造出一種台北視角,站在這個方位來看台灣。不論是媒體報導,或是影劇文化,都以一種台北的、精英的、都會的模式來描述台灣及對台灣的想像。然而,要是站在不同的方位、高度、距離來看台灣,就會看到不一樣的東西。所以,要移動。或者,閱讀、觀看移動。從電影中可以觀者逆繞台灣,看更多不同於角度的台灣,是另一種體驗感受。
《練習曲》呈現了一場無意改變自己、也無意改變任何人的旅行,而片中有人問主角為什麼環島,他的理由很簡單,也很有趣,就是“有些事,現在不做,就永遠不會做了!”,“希望在20出頭的生命裏,做一件到80歲想起來都還會微笑的事”,“旅行總是聽故事的最好時刻”。我想人就是要帶著一些些傻勁,才能做出深刻的事,經過太多預設立場或是假設性猜疑,那麼熱忱總是被人過度理性給沖毀,曾經是許多人年輕時的夢想,但這事如同我們生命中許多的激情與理想,總是被生活中更重要的事所取代。
《悲情城市》攝影陳懷恩首度執導,捕捉臺灣人文風景。大學就要畢業的聽障男孩背著吉他騎腳踏車旅行,獨自一人展開七天六夜的單車環島旅程、一百分鐘的電影。逆時針的環島路線,東岸到西岸的逆風行,一路所遇見的人與景,交織相扣,譜出生命的和絃。
觀後感:
當年1989年,侯孝賢的《悲情城市》因爲對敏感碰觸台灣當時不感談論的“二·二八”白色恐怖的反映而斬獲當年的威尼斯金獅獎,在影片壓抑的政治氣氛中,令人難忘的是那些忽然插入的搖向天空、樹木、遠山的空鏡頭,平淡,包容,含有希望,深層而省思。18年後,當年的攝影師陳懷恩,他拍出自己的第一部劇情長片《練習曲》,也可以說幾乎就是由自然風景組成的,只是時空拉到現在,不悲情、不控訴、不牽涉政治黨派、不充滿焦慮、不遮掩臺灣的瑕疵、不試圖解釋社會現象、不說教敏感話題,只想好好說一個Pure Taiwan Story,說它像一部台灣公路電影,到不如說它更像是一部紀錄台灣土地的半紀錄片。
電影中透過十三段小故事,不僅景點均衡,而且出現的人物兼顧個族群/職業,甚至語言上也容納了國、客、原住民、台、英語,還包含聽障,將台灣社會的多元性作為呼應,但是電影刻意設計男主角遇到的每個人和故事都有他自己的未完成之處。例如太麻里的王伯伯的“未完成”,就是他的母親。當年隨著國民政府來臺灣的王伯伯,住在太麻裏是個素人雕刻家,他最喜歡的作品就是一尊父母的雕刻。他在這尊雕像前頭擺置了一朵花,獻給他的母親:“因爲母親節啊,這麽多年來,我都不能和她見面,我很想她。我沒機會報答她啊。”還有工廠倒閉的成衣廠女工,沒有得到應有的補償。她們是加工業向大陸轉移後果的承擔者,從十幾歲就投入的青春,一夕之間全沒了,於是只要老闆從大陸回來,她們就會約到一起去抗議。“事情不能沒有句點,雖然不差那一口飯吃,但就是一個怨,一個未完成啊。”或者主角在北迴歸線地標處休息時,認識一名要去花蓮看母親的單車騎士,當晚主角住在騎士母親家,他感受到這是個拆散的家庭,騎士母親有著淡淡的哀愁。第四天的北海岸之旅,投宿位於海邊的國小,感受到即將退休劉老師的照顧與鼓勵。想彈吉他給老師聽時,弦卻斷了。
一種遺憾,台灣這塊土地上,的確帶了太多的遺憾,許多被埋沒的事件,許多被埋沒的歷史,更多許多不公平的事情每天發生著,甚至電影中加入“莎韻之鍾”的歷史典故、置入北部火力發電廠的影像故事、西濱海岸的生態問題,包括找來極具象徵意義的胡德夫,骨子裏還是想勾連許多關於島嶼的歷史、環境生態、當代社會的議題。
台灣的權力中心位於北部,因此,我們都被塑造出一種台北視角,站在這個方位來看台灣。不論是媒體報導,或是影劇文化,都以一種台北的、精英的、都會的模式來描述台灣及對台灣的想像。然而,要是站在不同的方位、高度、距離來看台灣,就會看到不一樣的東西。所以,要移動。或者,閱讀、觀看移動。從電影中可以觀者逆繞台灣,看更多不同於角度的台灣,是另一種體驗感受。
《練習曲》呈現了一場無意改變自己、也無意改變任何人的旅行,而片中有人問主角為什麼環島,他的理由很簡單,也很有趣,就是“有些事,現在不做,就永遠不會做了!”,“希望在20出頭的生命裏,做一件到80歲想起來都還會微笑的事”,“旅行總是聽故事的最好時刻”。我想人就是要帶著一些些傻勁,才能做出深刻的事,經過太多預設立場或是假設性猜疑,那麼熱忱總是被人過度理性給沖毀,曾經是許多人年輕時的夢想,但這事如同我們生命中許多的激情與理想,總是被生活中更重要的事所取代。
2008/09/08
Lisbon Story(1994)-(台譯:里斯本的故事)觀後感
劇情簡介:
戲中主角是一位電影收音師,一張寫著求救字眼的風景明信片;要求他趕往里斯本爲朋友的電影進行收音工作,他到後,卻發覺朋友不知所終,於是他便根據朋友先前拍下的葡萄牙菲林(那是一出關於里斯本一小鎮的紀錄片),到朋友曾拍攝過的地方收音。
後來收音師找到了導演朋友,知道他擱下影片的原因;導演對眼前的影像感到麻木,便想到用簡單的器材(一台古老手攪式的攝影機),到里斯本拍攝一出簡單的黑白電影,企圖刻意罔顧電影巳發展的歷史。但導演到了里斯本後,依然感到那份無力感,他說,以前影像是用來說故事的(Tell a story),但現今影像只是用來賣弄的(Sell a story),他根本無法用影像忠實地去紀綠一個地方。後來他索性採用另外一種拍攝方法,將一部手提攝錄機擱在背上,由它開動,然後在小鎮內到處走,紀錄了的影像他看也不看便擱在一旁,如是者拍了好幾十盒錄影帶。他認爲不經過他眼睛觀察的里斯本才是最忠實和客觀的,更希望將紀錄留給後人看而他則永遠不看……
觀後感:
公路,某種特定聲音的突出,再加上貌似平淡無奇甚至有些枯燥乏味的劇情,這就我心中的Wim Wenders。
放了櫃上許久的DVD,一直沒有時間去看,直到近日整理才有機會讓它重見天日,此爲當年Wim Wenders配合電影誕生100周年而拍,Wim Wenders以拍攝公路電影風格為出名,而本片當然繼續炫耀他十分擅長的公路影像,通過一個頗爲晦澀平淡的故事,對電影創作的態度作了一番揶揄和反省。
電影一開始便是不斷開車行進的畫面,走過大街小巷,鏡頭始終是汽車的擋風玻璃的角度,彷彿流浪者沒有目的的往不熟悉的地方前進,更像一個尋找沉澱靈魂的心靈之旅,主角一個中年電影收音師,有個不算好看的外表,卻有某種幽默:汽車爆胎換胎時將好胎弄掉海裡、汽車水箱沒水加汽水、排氣管掉了、汽車半路拋錨、包著石膏的左腳、雞同鴨講的學習著葡萄牙語,一個人來到陌生城市,孤獨的幫朋友電影收音,在旅程中遇到形形色色人物,而原本幽默詼諧的個性,經過與人接觸交談而逐漸變的孤獨安靜,像個落魄的衛道者,從半眯的眼皮下注視著城市的繁華,孤獨的走了好久,我明知道不可能再如同往日一樣真正擁有自己的世界了,但是,有一種固執——有時候彷彿是一種自負,誘惑著我,尋找一些東西,可以讓我的腦細胞暫時逃離紛亂,沿著給出的線索享受精神的歡愉——那是多麽短暫啊,一泄如注之後,竟是無比的空虛。
片中的友誼感人至深,雖然並不是本片的主題。主題是那一句被許多看過或沒看過的人所傳誦的選擇問句:tell a story OR sell a story?! 可給我印象最深的卻是,音響師爲了追尋朋友的足迹,在里斯本的大街小巷認認真真的生活了一回,傾聽了所有的聲音,包括一種産生愛情的歌聲。這種追尋,本身就是出於信任。後來音響師發現了那個一直暗中跟蹤他的小男孩正是爲他的朋友而效力,並由此找到了朋友。兩人一番爭論後最終和解並達成共識。本片最後鏡頭,也就是最感動我的一幕,兩個人拿著老式的機器,拍攝里斯本的有軌電車在街道上行駛的樣子,錄下它的每一次喘息。歡呼雀躍的就像兩個十幾歲的少年在遊戲大獲全勝後的樣子。這種開懷,只有和與你息息相通的朋友間,才會存在。
從前的電影是向人們說明(telling something)、展示(showing something)某些東西,而現在僅僅是爲了商業利益(selling),什麽都改變了,那些爲了給人們展示某些東西的技術手段已經沒有了發展的空間,影像爲了錢財利益違背了初衷。對於已經習慣了速食電影的現代人來說,電影是什麽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世事紛擾,只變成生活調劑的娛樂工具。
戲中主角是一位電影收音師,一張寫著求救字眼的風景明信片;要求他趕往里斯本爲朋友的電影進行收音工作,他到後,卻發覺朋友不知所終,於是他便根據朋友先前拍下的葡萄牙菲林(那是一出關於里斯本一小鎮的紀錄片),到朋友曾拍攝過的地方收音。
後來收音師找到了導演朋友,知道他擱下影片的原因;導演對眼前的影像感到麻木,便想到用簡單的器材(一台古老手攪式的攝影機),到里斯本拍攝一出簡單的黑白電影,企圖刻意罔顧電影巳發展的歷史。但導演到了里斯本後,依然感到那份無力感,他說,以前影像是用來說故事的(Tell a story),但現今影像只是用來賣弄的(Sell a story),他根本無法用影像忠實地去紀綠一個地方。後來他索性採用另外一種拍攝方法,將一部手提攝錄機擱在背上,由它開動,然後在小鎮內到處走,紀錄了的影像他看也不看便擱在一旁,如是者拍了好幾十盒錄影帶。他認爲不經過他眼睛觀察的里斯本才是最忠實和客觀的,更希望將紀錄留給後人看而他則永遠不看……
觀後感:
公路,某種特定聲音的突出,再加上貌似平淡無奇甚至有些枯燥乏味的劇情,這就我心中的Wim Wenders。
放了櫃上許久的DVD,一直沒有時間去看,直到近日整理才有機會讓它重見天日,此爲當年Wim Wenders配合電影誕生100周年而拍,Wim Wenders以拍攝公路電影風格為出名,而本片當然繼續炫耀他十分擅長的公路影像,通過一個頗爲晦澀平淡的故事,對電影創作的態度作了一番揶揄和反省。
電影一開始便是不斷開車行進的畫面,走過大街小巷,鏡頭始終是汽車的擋風玻璃的角度,彷彿流浪者沒有目的的往不熟悉的地方前進,更像一個尋找沉澱靈魂的心靈之旅,主角一個中年電影收音師,有個不算好看的外表,卻有某種幽默:汽車爆胎換胎時將好胎弄掉海裡、汽車水箱沒水加汽水、排氣管掉了、汽車半路拋錨、包著石膏的左腳、雞同鴨講的學習著葡萄牙語,一個人來到陌生城市,孤獨的幫朋友電影收音,在旅程中遇到形形色色人物,而原本幽默詼諧的個性,經過與人接觸交談而逐漸變的孤獨安靜,像個落魄的衛道者,從半眯的眼皮下注視著城市的繁華,孤獨的走了好久,我明知道不可能再如同往日一樣真正擁有自己的世界了,但是,有一種固執——有時候彷彿是一種自負,誘惑著我,尋找一些東西,可以讓我的腦細胞暫時逃離紛亂,沿著給出的線索享受精神的歡愉——那是多麽短暫啊,一泄如注之後,竟是無比的空虛。
片中的友誼感人至深,雖然並不是本片的主題。主題是那一句被許多看過或沒看過的人所傳誦的選擇問句:tell a story OR sell a story?! 可給我印象最深的卻是,音響師爲了追尋朋友的足迹,在里斯本的大街小巷認認真真的生活了一回,傾聽了所有的聲音,包括一種産生愛情的歌聲。這種追尋,本身就是出於信任。後來音響師發現了那個一直暗中跟蹤他的小男孩正是爲他的朋友而效力,並由此找到了朋友。兩人一番爭論後最終和解並達成共識。本片最後鏡頭,也就是最感動我的一幕,兩個人拿著老式的機器,拍攝里斯本的有軌電車在街道上行駛的樣子,錄下它的每一次喘息。歡呼雀躍的就像兩個十幾歲的少年在遊戲大獲全勝後的樣子。這種開懷,只有和與你息息相通的朋友間,才會存在。
從前的電影是向人們說明(telling something)、展示(showing something)某些東西,而現在僅僅是爲了商業利益(selling),什麽都改變了,那些爲了給人們展示某些東西的技術手段已經沒有了發展的空間,影像爲了錢財利益違背了初衷。對於已經習慣了速食電影的現代人來說,電影是什麽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世事紛擾,只變成生活調劑的娛樂工具。
2008/09/07
My Own Private Idaho(1991)-(台譯: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觀後感
劇情簡介:
邁可和史考特都是淪落街頭的男妓,但卻有差別甚大的家庭背景和心理動機。邁可充滿破碎的童年回憶,愛荷達州的農田映象時常盤據他的腦海,一心只想尋找失散多年的母親;史考特的父親卻是波特蘭市的市長,他自甘墮落只是爲了羞辱享有權勢的父親。兩位好友一路從波特蘭經西雅圖、愛荷達州到羅馬,旅途中結識了各式人等,經歷了生活中的苦與樂,最後因不同的命運而分手。
觀後感:
台灣刻意將片名取的曖昧又危險,讓本片失去太多欣賞空間,更只被列入小眾『同志電影』圈圈中,是狹隘是不公平的,偏愛港式翻譯《不羈的天空》。本片是由兩個大帥哥主演,英年早逝的River Phoenix和當年真的很帥的Keanu Reeves聯手主演了這部充滿悲憫情懷的同性戀電影,編導Gus Van Sant以隨興的開放手法將青少年的絕望和墮落拍出味道,在以“同是天涯淪落人”爲主題的同類電影中顯出相當高的可觀性。
電影以90年代的西雅圖爲背景,不難聯想到搖滾樂的另一年代隨著Kurt Cobain吞下散彈也逐漸凋零的Grunge風潮,本意是美國俚語,有乏味、醜陋和髒亂等諷刺意味,受嬉皮、龐克運動影響的Grunge,是一種對於奢華的反思,也是一種建立在激情、反叛,與徘徊在極簡主義邊緣的風氣。在那個年代、在那個氛圍中,相信導演必有受Grunge影響選擇故事從這裡開始,更符合電影角色的邊緣人物個性和頹廢主義。彷彿對80年代奢華的物質年代抗議,將體內堆積社會現況不滿的嘔吐物歇斯底里的吐出。
River Phoenix在片中扮演一個流落街頭的男妓,身上那股迷離、孤獨、渴望溫情又不可獲求的氣質表現得淋漓盡致,以至於很多人認爲他已不是在表演,而是在其中生活。電影中唯一的目標是尋找遺棄他的母親。他患有一種奇異的昏睡症,在千里尋母的流浪旅途中,無數次地看到天空中變幻的雲彩而當場倒地昏睡。那變幻無窮、自由自在的雲彩似乎是他流浪生涯裏用來逃避現實所幻想出來的天堂樂園。
影片的開始和結尾都是在公路上,中間很大一部分段落也都發生在路上,所以它也經常被歸入“公路電影”之列。在路上,這本身就包含著不穩定和無家感,更有一個永無止境的旅程,它讓人想起垮掉的一代,還有60年代的《Easy Rider逍遙騎士》、《Bonnie and Clyde我倆沒有明天》。導演Gus Van Sant似乎特別擅長表現無家可歸的年輕人、吸毒者、不法分子、有心理障礙的天才……這樣與主流社會格格不入的邊緣人物。最近的新作《Paranoid Park迷幻公園》和《Elephant大象》都是描寫青少年不安內心轉變的代表作。
在這部影片中,他再次強調了疏離(Alienation)、家庭(Family)和沒有回應之愛(Unrequited love)的對立主題。邁可是這一主題的直接陳述者,他沈默、陰鬱,除去史考特幾乎不與旁人進行深入的接觸,而他所患的嗜眠症本身就將他同其他人群分隔開來,這從片中他精神恍惚時反復出現的那些至美的幻像便可洞見:銀色急流中跳躍的魚群,空曠寂靜的公路,迅速移動的朵朵層雲,有白色圍欄的木制房屋……這些美得幾近不真實的片斷看過一次便終生難忘,它與現實部分嘈雜肮髒的城市是如此不協調,以至於我都常常以爲那是我自己的夢境。
忘不了片子結尾的一個鏡頭──藍天白雲下,西部的荒野大地裏,一條起伏的公路寂寞地伸向遠方。又一次昏睡過去的River躺在路中央,他沈睡的臉像天使般純潔無邪,而他未知的流浪生涯中,不知還會有怎樣的際遇?
諷刺的是現實生活中的River Phoenix,因拍攝此片過分投入,陷入角色無法自拔,開始吸食迷幻藥品以求麻醉。一年多後,恰在萬聖節夜裏,River在洛杉磯一家酒吧外的人行道上因吸毒過量而停止呼吸了。正如自己飾演的角色一樣猝然昏睡街頭,只是他再也不會醒來了,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看完本片,很難繼續看第二次,那種沉重而且不踏實感沈澱到心裏的,卻是哀歌般的清澈。
邁可和史考特都是淪落街頭的男妓,但卻有差別甚大的家庭背景和心理動機。邁可充滿破碎的童年回憶,愛荷達州的農田映象時常盤據他的腦海,一心只想尋找失散多年的母親;史考特的父親卻是波特蘭市的市長,他自甘墮落只是爲了羞辱享有權勢的父親。兩位好友一路從波特蘭經西雅圖、愛荷達州到羅馬,旅途中結識了各式人等,經歷了生活中的苦與樂,最後因不同的命運而分手。
觀後感:
台灣刻意將片名取的曖昧又危險,讓本片失去太多欣賞空間,更只被列入小眾『同志電影』圈圈中,是狹隘是不公平的,偏愛港式翻譯《不羈的天空》。本片是由兩個大帥哥主演,英年早逝的River Phoenix和當年真的很帥的Keanu Reeves聯手主演了這部充滿悲憫情懷的同性戀電影,編導Gus Van Sant以隨興的開放手法將青少年的絕望和墮落拍出味道,在以“同是天涯淪落人”爲主題的同類電影中顯出相當高的可觀性。
電影以90年代的西雅圖爲背景,不難聯想到搖滾樂的另一年代隨著Kurt Cobain吞下散彈也逐漸凋零的Grunge風潮,本意是美國俚語,有乏味、醜陋和髒亂等諷刺意味,受嬉皮、龐克運動影響的Grunge,是一種對於奢華的反思,也是一種建立在激情、反叛,與徘徊在極簡主義邊緣的風氣。在那個年代、在那個氛圍中,相信導演必有受Grunge影響選擇故事從這裡開始,更符合電影角色的邊緣人物個性和頹廢主義。彷彿對80年代奢華的物質年代抗議,將體內堆積社會現況不滿的嘔吐物歇斯底里的吐出。
River Phoenix在片中扮演一個流落街頭的男妓,身上那股迷離、孤獨、渴望溫情又不可獲求的氣質表現得淋漓盡致,以至於很多人認爲他已不是在表演,而是在其中生活。電影中唯一的目標是尋找遺棄他的母親。他患有一種奇異的昏睡症,在千里尋母的流浪旅途中,無數次地看到天空中變幻的雲彩而當場倒地昏睡。那變幻無窮、自由自在的雲彩似乎是他流浪生涯裏用來逃避現實所幻想出來的天堂樂園。
影片的開始和結尾都是在公路上,中間很大一部分段落也都發生在路上,所以它也經常被歸入“公路電影”之列。在路上,這本身就包含著不穩定和無家感,更有一個永無止境的旅程,它讓人想起垮掉的一代,還有60年代的《Easy Rider逍遙騎士》、《Bonnie and Clyde我倆沒有明天》。導演Gus Van Sant似乎特別擅長表現無家可歸的年輕人、吸毒者、不法分子、有心理障礙的天才……這樣與主流社會格格不入的邊緣人物。最近的新作《Paranoid Park迷幻公園》和《Elephant大象》都是描寫青少年不安內心轉變的代表作。
在這部影片中,他再次強調了疏離(Alienation)、家庭(Family)和沒有回應之愛(Unrequited love)的對立主題。邁可是這一主題的直接陳述者,他沈默、陰鬱,除去史考特幾乎不與旁人進行深入的接觸,而他所患的嗜眠症本身就將他同其他人群分隔開來,這從片中他精神恍惚時反復出現的那些至美的幻像便可洞見:銀色急流中跳躍的魚群,空曠寂靜的公路,迅速移動的朵朵層雲,有白色圍欄的木制房屋……這些美得幾近不真實的片斷看過一次便終生難忘,它與現實部分嘈雜肮髒的城市是如此不協調,以至於我都常常以爲那是我自己的夢境。
忘不了片子結尾的一個鏡頭──藍天白雲下,西部的荒野大地裏,一條起伏的公路寂寞地伸向遠方。又一次昏睡過去的River躺在路中央,他沈睡的臉像天使般純潔無邪,而他未知的流浪生涯中,不知還會有怎樣的際遇?
諷刺的是現實生活中的River Phoenix,因拍攝此片過分投入,陷入角色無法自拔,開始吸食迷幻藥品以求麻醉。一年多後,恰在萬聖節夜裏,River在洛杉磯一家酒吧外的人行道上因吸毒過量而停止呼吸了。正如自己飾演的角色一樣猝然昏睡街頭,只是他再也不會醒來了,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看完本片,很難繼續看第二次,那種沉重而且不踏實感沈澱到心裏的,卻是哀歌般的清澈。
2008/09/06
野·良犬(The Pye-Dog) (2007)-觀後感
劇情簡介:
十二歲的林志宏與婆婆相依爲命。小時候媽媽常對宏說爸爸飛去了遠方,還向著一朵膠花說只要花開爸爸便會回來。六歲那年,宏的媽媽從掛滿魚骨天線的天臺往下一躍後,宏再沒有見過媽媽,他知道媽媽已飛去找爸爸了。
自此,宏再也沒有說過一句話。
蓬頭垢面的陳滿堆(陳奕迅飾)來了宏的學校當校工。他是遊手好閒的古惑仔,混入學校只爲了老大(曾志偉飾)給他的任務:把黑幫頭子鈕喬澤(林子祥飾)的兒子找出來。這裏,堆沒有想過會遇上兩個與他各不相干,但卻命運相連的人:宏與代課老師Miss張。
謊言的掩飾下,陳滿堆與倔強的宏建立起真摰的友誼,打開了Miss張一直封閉的心扉,一同走進了屬於他們三人的天空。但隨著宏的父親鈕喬澤出現,美麗的謊言被拆穿、殘酷的真相被揭開、一直不爲人知的真實身份終於曝光。幸福驟然崩潰,半輩子一直無所事事的堆終於作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個決定——他第一次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甚麽。
可是他不知道,一場無情的廝殺正在歡樂彌漫的校園中靜靜地等待著……
觀後感:
小時候總是相信在聖誕節夜晚,會有一個慈祥的老人挨家挨戶送禮,穿著厚重的紅色棉襖,帶著紅色的尖帽,胖胖的身軀,還有留滿像銀絲般的鬍鬚,偷偷當我們睡著時將禮物放入充滿期待著襪子裡,後來長大了,發現根本就是夢想罷了,更何況台灣處在亞熱帶地區,聖誕老公公一定會熱昏頭,將禮物放錯襪子。當我們漸漸長大,直到不再相信聖誕老人與童話;我們是否還依舊有勇氣去許願以及夢想。
落魄古惑仔,自閉兒童,獨行女殺手,本身就是一個畸異的組合,讓人驚奇期待,擺在耶誕節檔期上映,這依舊是一部聖誕電影;只是,摒棄了傳統意義上的那些已經變得惡俗的喜慶味道和濃烈的節日氣氛。電影充滿了一種淡淡的悲情與溫情,電影裏說:“至少快樂一個聖誕……”只是,電影裏的這個聖誕雖然並不悲慘;可是顯然,也難以快樂。
本片算是一部滿不一樣的香港電影,不然看出導演企圖突破香港電影的框架,而刻意在視覺上美術方面下足功夫,不指細看還風格的確滿像日式電影,如片中充滿港式堆疊繁雜大廈、滿天空魚骨頭式天線、滿天空穿梭的紙飛機、滿草地小紙球充當星星畫面,充滿濃濃怪誕美感,拍攝手法也就以往熟悉港式電影風格不同,電影中的自閉兒童林志宏那充滿童稚的純真自述裏,開始喃喃自語,一直喃喃自語。我想,我喜歡這種自語式的呢喃。就算帶著不可理解卻充滿了想像力的童趣。媽媽說,只要等到那朵塑膠花開放的時候;爸爸就會回來了。用鏡頭轉換來切換視角,從林志宏到陳滿堆兩個人的角度,用旁白的方式來自述,分段穿插迂回;這樣的講敘方式也許並不新穎,但是,放棄了常見的講敘方式來發展劇情讓這部電影看起來充滿了小資情調的詩意。縱然這個故事裏的人們都並不小資,然而這個故事卻講得很華麗。
這是一部很清淡的電影,沒有加入任何一種過於濃烈的情感基調。敍事,用一種淡定的語調慢慢悠悠地講敘,我喜歡這部電影的這種平靜;不論是鏡頭的構圖,色調或者並不跌宕起伏的劇情,都帶給我一種平靜的感覺。如同是坐在一條安靜的小河邊傾聽著潺潺的河水悄悄地流過;這種感覺要比那些純粹喜慶一味歡笑的聖誕喜劇好得多。
片名《野.良犬》跟黑澤明的《野良犬》兩者極為相似,筆者看過黑導的《野良犬》,所描繪的是一種迷失、迷失後的落魄與落魄後的堅強,也就像流浪街頭野狗般的性格,而野良犬也就是日本野狗的稱呼;而郭子建的這部《野.良犬》更多的也許是如何在迷失中尋找自我,在落魄中依舊持有那點甚至有點愚頑的人性良善。與其說這部電影的創意來自于黑澤明;倒不如說,這是一部向大師的致敬之作。
十二歲的林志宏與婆婆相依爲命。小時候媽媽常對宏說爸爸飛去了遠方,還向著一朵膠花說只要花開爸爸便會回來。六歲那年,宏的媽媽從掛滿魚骨天線的天臺往下一躍後,宏再沒有見過媽媽,他知道媽媽已飛去找爸爸了。
自此,宏再也沒有說過一句話。
蓬頭垢面的陳滿堆(陳奕迅飾)來了宏的學校當校工。他是遊手好閒的古惑仔,混入學校只爲了老大(曾志偉飾)給他的任務:把黑幫頭子鈕喬澤(林子祥飾)的兒子找出來。這裏,堆沒有想過會遇上兩個與他各不相干,但卻命運相連的人:宏與代課老師Miss張。
謊言的掩飾下,陳滿堆與倔強的宏建立起真摰的友誼,打開了Miss張一直封閉的心扉,一同走進了屬於他們三人的天空。但隨著宏的父親鈕喬澤出現,美麗的謊言被拆穿、殘酷的真相被揭開、一直不爲人知的真實身份終於曝光。幸福驟然崩潰,半輩子一直無所事事的堆終於作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個決定——他第一次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甚麽。
可是他不知道,一場無情的廝殺正在歡樂彌漫的校園中靜靜地等待著……
觀後感:
小時候總是相信在聖誕節夜晚,會有一個慈祥的老人挨家挨戶送禮,穿著厚重的紅色棉襖,帶著紅色的尖帽,胖胖的身軀,還有留滿像銀絲般的鬍鬚,偷偷當我們睡著時將禮物放入充滿期待著襪子裡,後來長大了,發現根本就是夢想罷了,更何況台灣處在亞熱帶地區,聖誕老公公一定會熱昏頭,將禮物放錯襪子。當我們漸漸長大,直到不再相信聖誕老人與童話;我們是否還依舊有勇氣去許願以及夢想。
落魄古惑仔,自閉兒童,獨行女殺手,本身就是一個畸異的組合,讓人驚奇期待,擺在耶誕節檔期上映,這依舊是一部聖誕電影;只是,摒棄了傳統意義上的那些已經變得惡俗的喜慶味道和濃烈的節日氣氛。電影充滿了一種淡淡的悲情與溫情,電影裏說:“至少快樂一個聖誕……”只是,電影裏的這個聖誕雖然並不悲慘;可是顯然,也難以快樂。
本片算是一部滿不一樣的香港電影,不然看出導演企圖突破香港電影的框架,而刻意在視覺上美術方面下足功夫,不指細看還風格的確滿像日式電影,如片中充滿港式堆疊繁雜大廈、滿天空魚骨頭式天線、滿天空穿梭的紙飛機、滿草地小紙球充當星星畫面,充滿濃濃怪誕美感,拍攝手法也就以往熟悉港式電影風格不同,電影中的自閉兒童林志宏那充滿童稚的純真自述裏,開始喃喃自語,一直喃喃自語。我想,我喜歡這種自語式的呢喃。就算帶著不可理解卻充滿了想像力的童趣。媽媽說,只要等到那朵塑膠花開放的時候;爸爸就會回來了。用鏡頭轉換來切換視角,從林志宏到陳滿堆兩個人的角度,用旁白的方式來自述,分段穿插迂回;這樣的講敘方式也許並不新穎,但是,放棄了常見的講敘方式來發展劇情讓這部電影看起來充滿了小資情調的詩意。縱然這個故事裏的人們都並不小資,然而這個故事卻講得很華麗。
這是一部很清淡的電影,沒有加入任何一種過於濃烈的情感基調。敍事,用一種淡定的語調慢慢悠悠地講敘,我喜歡這部電影的這種平靜;不論是鏡頭的構圖,色調或者並不跌宕起伏的劇情,都帶給我一種平靜的感覺。如同是坐在一條安靜的小河邊傾聽著潺潺的河水悄悄地流過;這種感覺要比那些純粹喜慶一味歡笑的聖誕喜劇好得多。
片名《野.良犬》跟黑澤明的《野良犬》兩者極為相似,筆者看過黑導的《野良犬》,所描繪的是一種迷失、迷失後的落魄與落魄後的堅強,也就像流浪街頭野狗般的性格,而野良犬也就是日本野狗的稱呼;而郭子建的這部《野.良犬》更多的也許是如何在迷失中尋找自我,在落魄中依舊持有那點甚至有點愚頑的人性良善。與其說這部電影的創意來自于黑澤明;倒不如說,這是一部向大師的致敬之作。
WALL·E(2008)-(台譯:瓦力)觀後感
劇情簡介:
這部動畫描述好幾百年以後,地球的垃圾堆積如山,污染嚴重,人類紛紛移居到外太空居住。有一天人類決定派打掃機器人WALL·E到地球打掃環境,希望有一天地球環境變好之後,人類能夠再回來地球定居。
WALL·E每天的工作就是打掃收垃圾,晚上則居住在一個鐵皮貨櫃中,他最大的樂趣就是從垃圾堆中發現各種奇特的物品,當作自己的收藏。
後來人類派了另一位女性機器人來查看整個清理的狀況,這位專家就好比機器人中的第一名模,外型有如最時尚的i-pod,閃閃動人,而純樸的WALL·E當然也對她相當的傾心,迫不及待要把自己的好康收藏與她分享…他們倆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
觀後感:
科幻電影和恐怖電影兩者,對我而言其實兩個性質很相似,往往通過對當前世界毀滅後的細緻描繪來帶給觀衆前所未有的視覺衝擊,在刺激人們腎上腺素的同時也刺激著人類內心最深層的恐懼,一種對於自己生存環境的終極憂慮,憂患意識的灌輸往往是這類題材影片的主要任務。前者是以多半是以現在世界觀對未來無知或是外來的宇宙探索產生質疑,而後者多半以現在回看過去或探索人類黑暗面及險惡面為警惕,透過視覺呈現讓看電影的觀眾內心達到某種程度的省思和恐懼,也是拍電影導演所想表達的,不但很有效,也很吃香,票房也都不錯,也成為好萊塢科幻災難電影中一個永恒的主題。
機器人議題,一直是科幻電影不能少的元素角色,機器人到底可不可以有情感產生,是否會有感情,很多電影都在探討這個巨大沉重問題,但是只有《WALL·E》不管那麼多了,只想好好談戀愛,《WALL·E》就是這樣一個淒美的科幻愛情童話。WALL·E作爲一個地球廢品清理機器在蠻荒的地球無人區孤身一人生活了700年,700年中他只是日復一日地清理著地球上的廢舊垃圾,與外界沒有任何地交流。沒有一個正常人可以忍受700年的寂寞,即便是無血無肉的機器人,長達700年的寂寞也已經慢慢腐蝕了他冰冷的內心,他開始有了感情,有了自己的思想,同時也練就了一身自我生存的高超技術。2700年的地球,遍地佈滿著曾經輝煌過的人類文明的殘骸,漫天的灰塵遮蔽了我們曾經引以爲傲的富饒大地,人類已經無法再生存在自己的家園之上,飛船成爲了人類唯一的選擇。
電影中,只有後半段幾句人說出的語言,其他時間,基本上沒有語言對白,機器人所有的思想表達完全都依靠自己獨特的動作,電子語言的臺詞也極其簡單,基本上就“WALL·E”、“EVA”兩個單詞,通過機器人電子語言的聲調變化來表現其動人的感情世界。不像以往我們看過的動畫影片《海底總動員》或是《怪獸電力公司》等,那些設計動畫人物總是聒噪、活潑、多話,但是本片放棄了最直接的語言對白,只透過最單純的表達,卻是最有感情的表達方式,WALL·E與EVA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都被電影公司用最擬人的製作技術表現出來了。尤其是這兩個機器人的眼睛,透光眼部“發光點”形狀的變化所呈現出來的機器人表情,幾乎已經可以和真人的表情像媲美了,從這些變化中傳達出的細膩情感,在某些細節的表現上,甚至超越了真人演員的表演能力。這應該是整部影片中最大的亮點。
音樂在這樣一部有點類似於默片的動畫電影中有著巨大作用,人物的性格以及環境的性格都是通過音樂來進行烘托的,1969年的歌舞片《你好,多莉》中歡快的主題曲多次回蕩在世界末日下的蠻荒地球之中,更多的是一種悲愴,是一種孤獨,歌曲本身所要表達的那種愉悅在荒涼的環境之中蕩然無存。在無人區聽到磁帶中流淌而出的歡歌笑語,心中所升騰的是一種劇烈的憂患意識。對於環境問題的深思、對於人類文明未來的深思,在那一刻都將浮現在腦海之中。
影片在講述WALL·E與EVA的愛情故事的同時,絲毫沒有減少對於其他主題的探索力度。環保、反抗、團結等等,許多話題都被融彙到了整部影片之中,這些主題所構成的軟性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也起到了支撐影片的作用,使整部作品變得更加得飽滿。
愛情故事中什麽東西最震撼人心,最能打動人,在這一點上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再一次在《WALL·E》中得到了驗證。東方人的愛情故事多爲悲劇,結果多淒美而少完美;西方人則不同,他們喜歡完美的結局,團團圓圓的才是西方觀衆們所喜愛的。《WALL·E》可謂兩頭兼顧,正當觀衆誤以爲要以悲劇收場,並準備爲之潸然淚下的那一刻,它給出了一個皆大歡喜的首場。悲過了,傷心過了,笑一下才是最好的安撫。最後的結局,忽然讓我想到傳說中的多拉A夢最終完結篇,一種很悲傷的感覺,不是距離的遙遠拖垮我對你的感情,而是我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愛你的苦。(當然最後又被電影耍了一下)
世界末日下的愛情,不再屬於曾經輝煌過的人類文明,它屬於地球上的最後一個機器人WALL·E,用真誠的愛,打動了EVA,同時也開創了另一個全新的文明時代。
這部動畫描述好幾百年以後,地球的垃圾堆積如山,污染嚴重,人類紛紛移居到外太空居住。有一天人類決定派打掃機器人WALL·E到地球打掃環境,希望有一天地球環境變好之後,人類能夠再回來地球定居。
WALL·E每天的工作就是打掃收垃圾,晚上則居住在一個鐵皮貨櫃中,他最大的樂趣就是從垃圾堆中發現各種奇特的物品,當作自己的收藏。
後來人類派了另一位女性機器人來查看整個清理的狀況,這位專家就好比機器人中的第一名模,外型有如最時尚的i-pod,閃閃動人,而純樸的WALL·E當然也對她相當的傾心,迫不及待要把自己的好康收藏與她分享…他們倆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
觀後感:
科幻電影和恐怖電影兩者,對我而言其實兩個性質很相似,往往通過對當前世界毀滅後的細緻描繪來帶給觀衆前所未有的視覺衝擊,在刺激人們腎上腺素的同時也刺激著人類內心最深層的恐懼,一種對於自己生存環境的終極憂慮,憂患意識的灌輸往往是這類題材影片的主要任務。前者是以多半是以現在世界觀對未來無知或是外來的宇宙探索產生質疑,而後者多半以現在回看過去或探索人類黑暗面及險惡面為警惕,透過視覺呈現讓看電影的觀眾內心達到某種程度的省思和恐懼,也是拍電影導演所想表達的,不但很有效,也很吃香,票房也都不錯,也成為好萊塢科幻災難電影中一個永恒的主題。
機器人議題,一直是科幻電影不能少的元素角色,機器人到底可不可以有情感產生,是否會有感情,很多電影都在探討這個巨大沉重問題,但是只有《WALL·E》不管那麼多了,只想好好談戀愛,《WALL·E》就是這樣一個淒美的科幻愛情童話。WALL·E作爲一個地球廢品清理機器在蠻荒的地球無人區孤身一人生活了700年,700年中他只是日復一日地清理著地球上的廢舊垃圾,與外界沒有任何地交流。沒有一個正常人可以忍受700年的寂寞,即便是無血無肉的機器人,長達700年的寂寞也已經慢慢腐蝕了他冰冷的內心,他開始有了感情,有了自己的思想,同時也練就了一身自我生存的高超技術。2700年的地球,遍地佈滿著曾經輝煌過的人類文明的殘骸,漫天的灰塵遮蔽了我們曾經引以爲傲的富饒大地,人類已經無法再生存在自己的家園之上,飛船成爲了人類唯一的選擇。
電影中,只有後半段幾句人說出的語言,其他時間,基本上沒有語言對白,機器人所有的思想表達完全都依靠自己獨特的動作,電子語言的臺詞也極其簡單,基本上就“WALL·E”、“EVA”兩個單詞,通過機器人電子語言的聲調變化來表現其動人的感情世界。不像以往我們看過的動畫影片《海底總動員》或是《怪獸電力公司》等,那些設計動畫人物總是聒噪、活潑、多話,但是本片放棄了最直接的語言對白,只透過最單純的表達,卻是最有感情的表達方式,WALL·E與EVA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都被電影公司用最擬人的製作技術表現出來了。尤其是這兩個機器人的眼睛,透光眼部“發光點”形狀的變化所呈現出來的機器人表情,幾乎已經可以和真人的表情像媲美了,從這些變化中傳達出的細膩情感,在某些細節的表現上,甚至超越了真人演員的表演能力。這應該是整部影片中最大的亮點。
音樂在這樣一部有點類似於默片的動畫電影中有著巨大作用,人物的性格以及環境的性格都是通過音樂來進行烘托的,1969年的歌舞片《你好,多莉》中歡快的主題曲多次回蕩在世界末日下的蠻荒地球之中,更多的是一種悲愴,是一種孤獨,歌曲本身所要表達的那種愉悅在荒涼的環境之中蕩然無存。在無人區聽到磁帶中流淌而出的歡歌笑語,心中所升騰的是一種劇烈的憂患意識。對於環境問題的深思、對於人類文明未來的深思,在那一刻都將浮現在腦海之中。
影片在講述WALL·E與EVA的愛情故事的同時,絲毫沒有減少對於其他主題的探索力度。環保、反抗、團結等等,許多話題都被融彙到了整部影片之中,這些主題所構成的軟性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也起到了支撐影片的作用,使整部作品變得更加得飽滿。
愛情故事中什麽東西最震撼人心,最能打動人,在這一點上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再一次在《WALL·E》中得到了驗證。東方人的愛情故事多爲悲劇,結果多淒美而少完美;西方人則不同,他們喜歡完美的結局,團團圓圓的才是西方觀衆們所喜愛的。《WALL·E》可謂兩頭兼顧,正當觀衆誤以爲要以悲劇收場,並準備爲之潸然淚下的那一刻,它給出了一個皆大歡喜的首場。悲過了,傷心過了,笑一下才是最好的安撫。最後的結局,忽然讓我想到傳說中的多拉A夢最終完結篇,一種很悲傷的感覺,不是距離的遙遠拖垮我對你的感情,而是我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愛你的苦。(當然最後又被電影耍了一下)
世界末日下的愛情,不再屬於曾經輝煌過的人類文明,它屬於地球上的最後一個機器人WALL·E,用真誠的愛,打動了EVA,同時也開創了另一個全新的文明時代。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