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經過長達14年的努力,阿提終於在清邁遠郊的拉達樂園購買了一幢屬於自己的房子。他事必躬親打理房中的一切,滿心歡喜等待妻子小斑和女兒小楠、兒子納特從曼谷到來。
正處在青春期的小楠被迫和好朋友以及一直照料自己的外婆分別,因此心中憤憤不平,對父親時常語帶譏諷。與此同時,阿提一家的快樂喜悅也並未持續多久。某天,同小區一戶人家 ,警方發現緬甸籍女傭被人殺害,並藏屍冰箱之中。這一惡性事件令拉達樂園內人心惶惶,小斑更是充滿不祥的預感。雖然勉強支撐,但是阿提也不可避免地被一些靈異事件所困擾。
某日,阿提不幸失業,巨大的生活壓力令他透不過氣來,而周邊發生的各種不祥事件也讓他幾近崩潰……
觀後感:
《陰地》這個片名,算是近期最讓人傻眼的片商創意吧!姑且先不管那尷尬的諧音和其他影射性意含,看過電影後,《陰地》其實取的並不差,算是滿貼近電影的主題,陰森恐怖之地。恐怖片對筆者而言,一直是喜歡電影的類型,不管是歐美恐怖電影,或是亞洲區恐怖電影,普遍性可以給我“享受“到驚嚇的快感和刺激,至少不會讓觀影過程感到不舒適才叫享受,但除這部《陰地》以外,但真的很少見的坐立難安狀態,以恐怖片來說,片長既然長達一小時五十多分鐘,這不算短的時間,分分秒秒難熬,電影結束,果然由衷佩服泰國人嚇死人不償命的猛勁。(觀影習慣,一個人關燈看)
歐美式的恐怖片是驚悚型的,而亞洲的則更多的是無形鬼靈式的。前者是人性的畸形變異,是血腥殘忍的,後者則是系列式的,不是無緣由的,故事性很強,是不存在於現實世界的魂靈所作的。驚悚型看完就看完了,恐怖感持續時間很短,而魂靈式的後怕感很強烈,記憶猶新,還記得之前被熱烈討論的《鬼影》(Shutter),也因為這片塑造成功形象,順也開啟觀眾對泰國恐怖片的新印象,而《鬼影》(Shutter)可說是泰國恐怖片優秀點的集大成者,一波三折而又毫不拖沓的流暢劇情,非常到位的陰鬱壓抑的氣氛,恰到好處的音效,以及感人至深的故事,都使得這部電影成為一部經典恐怖片。
《陰地》會如此恐怖,其實是延續了《鬼影》的成功元素,相同是《鬼影》及《鬼片》製作團隊最新作品,根據真實靈異事件改編。電影故事滿貼近人們一般的生活,許多天馬行空的奇想都被玩遍之後,回歸到生活中最貼近人的恐懼。當你花盡積蓄所買下的夢想中的住宅之後,在你覺得最安全、最溫暖的家裡卻逐漸出現怪事。為了某些堅持,我們往往會說服自己忽略現實而選擇逃避,但通常也是在這種時候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悲劇。
《陰地》還不算是完美的恐怖片,還是會利用一些粗糙基本手段,來製造恐懼感,如飽滿的嚇人音效和忽然出現的鬼影黑影,常把人嚇的措手不及,簡單卻非常有用,是少不了的元素,但是《陰地》不只用老套的手法博得恐懼尖叫,新鮮的梗才是讓電影增添可看性,就像《鬼影》裡頭最後用照片拍出鬼影的連續影像,就是創新,這本片也玩這個手法,只不過這個鏡頭是放在貓咪的脖子上,是一種寵物攝影機,可以透過攝影機所拍的照片,更可以清楚寵物平日行為和蹤跡,光是這樣的想法,就可以聯想出電影設計了許多嚇人的照片和故事,甚至連人們最熟悉不過的電器用品,也被妖魔化,如設計會追蹤人的位置的智慧型冷氣控制器,也就是冷氣會判斷人在家中的位置,而改變風向和功能,這原本是節省能源和方便生活的設計,現在卻被恐怖片設計成恐怖橋段,現在使用這些器具都會胡思亂想。
電影劇情除了圍繞在死亡後的冤魂,讓社區鬼影重重外,還講著家庭這個核心問題,男人面對就業,面對生活,甚至面對鄰里之間的壓力。男主角曼谷混不下去,不得不在清邁郊區買了套房子。龐大房貸數壓得男主人喘不過氣來,男主人不由己得加入傳銷工作,結果事實證明,傳銷的確不可靠。失業上的不如意還不算,家裡也不太平。女兒年齡正處於叛逆期,像極了年輕時的媽媽,家長的話一句也聽不進去,處處和老爸作對爸爸,不讓做的事情偏要做!造成了父女之間的緊張!漂亮的老婆除了和原來的老闆有聯繫之外,還願意多管閒事!自己家本來不富裕,還要接濟鄰居!最不如意的是丈母娘打心裡就討厭這個女婿,誰讓你先斬後奏,搞大女兒肚子的?所以,結婚照相也不要靠近著他!這樣的窩囊男主角,最後還要受鄰居變成怨鬼的氣!各種氣讓男主角喘不過氣來,最後唯有一死了之。
整體來看,歐美的血腥為賣點的恐怖片只能對人造成暫時驚嚇,甚至看多了之後這暫時的驚嚇也沒了,甚至覺得好笑,而日韓的恐怖片則略嫌拖沓,故事也較為薄弱,很容易陷入為了嚇人而嚇人的狀況,相比之下,這部電影實在是優秀之作,從始至終的恐怖感,感人而又糾結的故事和人物刻畫,以及最後那滿懷深情的揮之不去的無力感和恐怖感,實在是難以讓人忘懷,我想我短時間忘不了這部電影吧。
2011/08/31
有人注定生來偉大,有人注定事業成功 / Killing Bono(2011)-(台譯:殺死波諾)觀後感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的都柏林,一個名叫 Neil McCormick的男孩,他非常喜歡音樂並堅信自己注定會成為一名搖滾巨星,可是學校的Hype樂隊已經有Paul這個主唱了,他下定決心和自己的弟弟 Ivan一起做專輯、開露天演唱會、呼籲世界和平。但Paul告訴 Neil 他們同意 Ivan 當樂隊的吉他手時,他深深地感到了背叛,他做了一個改變他和 Ivan 命運的決定,他驕傲地告訴Paul,他的弟弟對他的樂隊沒興趣。
不久Paul更名為 Bono,Hype改名為U2,事業發展如日中天。為了比U2更強, Neil 和 Ivan 兄弟倆來到倫敦尋求成功,然而卻被音樂行業的不公平弄到身心俱疲,每日穿梭在煙霧繚繞的脫衣舞酒吧,在幾乎由自家人組成的熱情觀眾間自娛自樂。就在他們小有成就之時, Ivan 發現了 Neil 當年所做的一切,也近乎毀掉了來之不易的成功。 Neil 不禁感嘆,既生瑜何生亮?難道自己注定一輩子都要活在巨星的陰影下嘛?或許殺掉 Bono 就能解決一切……
觀後感:
回想某天夜晚在往返台北的國光巴士上,高速公路窗外呼嘯而過的景象模糊,車內唯有窟窿不斷的車子行駛聲,其餘一片死寂,漆黑的車廂內旅客皆累垮沈睡等待著回台北城,車廂內,每經過路邊閃爍亮麗路燈招牌,曲線直線絢麗光線都會掃描流過黑暗的車內,位子上的人們總是被光影照射的美麗,感覺有點超現實和詭異,彷彿自身於一艘孤獨時空太空船,航駛遊走在陌生浩大的黑不見底的宇宙,也不知道何時結束這旅途,這時相信只有我和司機還清醒吧?冷氣很強的客運上,絲毫不想睡的我看著的巴士上播放的電影,但是今天所播的不是商業電影,而是一個介紹台灣投入客家新音樂的創作歌手林生祥紀錄片,以規格和畫面呈現格局,猜想應該屬於電視形式的紀錄影片,還好本身我對林生祥就有濃厚的興趣,姑且不論影片畫質和搖晃程度,就順勢看下去。
紀錄片中記錄著林生祥創作十餘年,順著自己的理念,一步一腳印地持續推出專輯,每一個專輯都有鮮明的本土文化意識,在器樂呈現的結構中則都有著不同的著眼點。我想提到的重點不是林生祥的生平事蹟,而是他在影片中所說過一段故事,讓筆者我印象深刻,他說他以前還沒玩樂器之前,是一名乒乓球校隊選手,不算是天才型球員,是埋頭苦幹型,每天要靠不斷努力練習,加上他的體型瘦長很適合打乒乓球,一開始在學校和校外比賽皆有不錯的成績,終於有一天,他的對手是一個年紀比他小很多的球員,那場比賽卻壓倒性慘敗,他頓時被重重打擊,他回想起當時他為了這場比賽練習了很久,結果還輸給一個年紀相差懸殊的敵手,他便相信一種東西,這就是天分, 對手天生的協調性和對乒乓球的敏銳度都來的比他有天賦,導致,他感觸良多,於是他放棄當乒乓球選手,開始思考並尋找他自認唯有天分的事物發展,後來才找到彈吉他,果然讓他走出一片天空來。
電影片名《Killing Bono》,導演用一個非常聳動和引人注意方式呈現,但卻隱約嗅到輕佻玩弄著黑色幽默和危險,但你我會好奇者誰是 Bono?那為何又要射殺他?有是誰想要射殺他?動機是什麼?種種問題總是在電影開演前給筆者我庸人自擾的困惑,更是如此,如果對搖滾樂沒有興趣的朋友,或許會覺得莫名唐突,但如果你熱愛搖滾樂,熟知搖滾樂歷史觀者,必定和我一樣,對電影充滿許多的好奇和期待,但卻憂憂回想起當初那件事情只是電影劇情就好了,就是 1980年12月8日晚上10點49分, John Lennon 在自己的寓所前被一名據稱患有精神病的美國狂熱男性歌迷槍殺,享年40歲,引起舉世震驚。搖滾樂壇也失去了有史以來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也因為如此,深怕又有人遭遇不測,真心希望不要再有任何人被射殺,一切都是電影劇情演演就好。
Who is Bono?
說到Bono前,應該提到他的樂團U2。U2是一支在1976年成立於都柏林的愛爾蘭四人搖滾樂樂團,自1980年代竄起走紅之後,一直到了21世紀的今天,仍活躍於全球流行樂壇。音樂風格上,除了傳統的流行硬式搖滾之外,U2在1990年代也曾嘗試過一陣子較為實驗性的電子音樂作品。U2在創作內容方面涉獵非常廣泛,尤其不避諱政治性的話題,人權問題就是U2常常著墨的一種主題。由於其廣泛知名度與良好形象,U2成為愛爾蘭重要的國家象徵之一。Bono除了以U2樂團的團長而知名之外,Bono本身也具有非常高的個人知名度,是著名的社會活動家,並曾多次被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其實電影是Neil McCormick 的自傳體小說《我差點成為波諾》(I Was Bono’s Doppelganger )改編,講述了一個歡樂喧鬧卻又傷感的兄弟情誼和雖敗猶榮的故事,展現了80年代愛爾蘭年青一代對音樂的熱情和執著,同時也對早期的U2樂隊進行了一些爆料。
電影真偽度多高,我們暫時不去追究,但我看到一件事,就是很多人認為只要不斷努力,都會有結果,這是樂觀的看法,不可否認,但是天分和機運,往往通常是造就許多大英雄的關鍵點。就像這部電影一樣,主角Neil McCormick,長得並不差,唱歌能力也還可以,和才華洋溢弟弟 Ivan 組一個樂團叫Undertaker(送葬者),但好死不死他們卻偏偏和 Bono是同校死黨,互相熟識,當時還沒有U2,還叫Hype,而Bono未改名前叫Paul,兩個樂團一開始良性競爭下,不分軒輊,但機運和天分這時候開始慢慢起了化學變化,Bono所帶領的樂團受到更多的矚目和青睞,不久熱騰騰的合約找上門找他們發唱片(似乎比想像中還順利),但Neil的樂團畢業後一直窩在車庫內唱自創的艱深難懂歌曲,順便怨天尤人的抱怨自己樂團懷才不遇,還拿U2專輯當飛鏢射靶,宣洩自己的不滿。
處在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中,過不久,U2紅了,Neil相信Bono可以做到的事,他也可以,更相信自己可以帶領自己樂團走出另一條路來,於是,不想追隨U2的成功之道,甚至不把握機會,中間過程Bono英雄惜英雄幾次拉拔他們,但都被Neil拒絕了,造成一路跌跌撞撞不斷碰壁,就在樂團稍微有起色的時候, Neil又對現狀產生不滿,甚至和經紀人老婆搞上,又惹毛了黑道殺手,因為難相處被樂團踢出,禍不單行,好像是人的求生本能似的,當走到窘境,就會想出有的沒的,企圖透過不擇手段想鹹魚翻身,剛好聽到偉大的Lennon先生射殺事件,想學美國瘋狂歌迷射殺 John Lennon方式還換的焦點和注目,但並沒有如他所願,只是讓他陷入更深更難掙脫的泥沼。
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講來殘酷,但卻非常真實,老天其實並不沒有完全不眷戀Neil,而是Neil自己盲目了,錯失機會,只看U2光鮮亮麗一面,卻絲毫不看清自己缺點,一昧的孤意獨行,他不願意較踏實地的前進,滿腦子一步登天一夕成名的妄想,也讓地基不穩固的大樓,搖搖欲墜。
電影滿有趣的,用回憶式的手法呈現校園時期Neil McCormick和Bono成長的點點滴滴,與U2樂團的亦友亦敵成長和競爭,更可看到Bono個性善良的一面,絲毫無脾氣的形象,和自我調侃幽默(他自調侃自己身高不高,戴帽子量身高才五尺九吋),都是平常罕見的Bono形象;搖滾電影的音樂必是讓電影成功的一大部分,不然稱不上好看的搖滾樂電影,影片中可以聽到早期U2(Hype)的歌聲,Bono的歌聲已經獨樹一格,聲線性感渲染性十足,和另外一支Undertaker樂團的歌曲,結合了八零年代的流行搖滾和憤怒的龐克吶喊,就算龐克搖滾那時候已經逐漸不受歡迎了,但透過電影回看那時的瘋狂及活力,別忘了,當時U2早期也是一隻不折不扣的龐克樂團,誇張的髮型和穿著,懷舊感十足。此外,影片真實記錄了U2成軍過程,也更牽扯出更多眼花撩亂的樂團,如:Duran Duran、Depeche Mode、Roxy Music、The Who、UK Subs、Sex Pistols、Ramones、Motorhead、The Clash、The Police…等等許多英倫搖滾和龐克樂團影子充斥在電影中,也讓搖滾迷處處覺得驚喜。
有時候觀念的轉變,可以讓事情來的輕鬆,太多的自我原則,很容易將自己陷入在一個進退兩難的窘狀,Neil就是一個,並不是他沒有機會,而是他太過於理想化,他不斷的推銷自己的樂團,也克難的在小酒吧表演,戰戰兢兢想在音樂圈闖出一個小名號,但事與願違,最終人家的賞識,只不是對方是Rod Stewart(很商業的搖滾歌手),但Neil自己偏偏不喜歡Rod Stewart的歌曲和形象,寧願放棄合約機會,也不願妥協,這讓筆者思考許多問題,身邊有許多懷才不遇的創作者和藝術家,其實他們的能力都非常好,對自己充滿自信和想法,相信自己有一天會紅,但到現在卻一直無法浮出台面,讓他們的作品普及化,還有點曲高和寡的感覺,原因就是不想讓自己的作品商業化,堅持自己的藝術性和獨特性,但反觀來想,藝術這東西,不是很多人能理解,所思考的層面很多,如觀看者的教育程度、美感、個人喜好等等,並不是每個人皆有辦法理解創作者的創作理念,那所謂的高深藝術,如果無法達到賞心悅目,感動人心的狀況,頓時也變成個人創作罷了,極為可惜,也許迎合商業,聽起來有點世俗,但或許換個角度來想,賣錢的設計才是好的設計,這樣或許比較可以平衡創作者的心態和出發點。
故事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的都柏林,一個名叫 Neil McCormick的男孩,他非常喜歡音樂並堅信自己注定會成為一名搖滾巨星,可是學校的Hype樂隊已經有Paul這個主唱了,他下定決心和自己的弟弟 Ivan一起做專輯、開露天演唱會、呼籲世界和平。但Paul告訴 Neil 他們同意 Ivan 當樂隊的吉他手時,他深深地感到了背叛,他做了一個改變他和 Ivan 命運的決定,他驕傲地告訴Paul,他的弟弟對他的樂隊沒興趣。
不久Paul更名為 Bono,Hype改名為U2,事業發展如日中天。為了比U2更強, Neil 和 Ivan 兄弟倆來到倫敦尋求成功,然而卻被音樂行業的不公平弄到身心俱疲,每日穿梭在煙霧繚繞的脫衣舞酒吧,在幾乎由自家人組成的熱情觀眾間自娛自樂。就在他們小有成就之時, Ivan 發現了 Neil 當年所做的一切,也近乎毀掉了來之不易的成功。 Neil 不禁感嘆,既生瑜何生亮?難道自己注定一輩子都要活在巨星的陰影下嘛?或許殺掉 Bono 就能解決一切……
觀後感:
回想某天夜晚在往返台北的國光巴士上,高速公路窗外呼嘯而過的景象模糊,車內唯有窟窿不斷的車子行駛聲,其餘一片死寂,漆黑的車廂內旅客皆累垮沈睡等待著回台北城,車廂內,每經過路邊閃爍亮麗路燈招牌,曲線直線絢麗光線都會掃描流過黑暗的車內,位子上的人們總是被光影照射的美麗,感覺有點超現實和詭異,彷彿自身於一艘孤獨時空太空船,航駛遊走在陌生浩大的黑不見底的宇宙,也不知道何時結束這旅途,這時相信只有我和司機還清醒吧?冷氣很強的客運上,絲毫不想睡的我看著的巴士上播放的電影,但是今天所播的不是商業電影,而是一個介紹台灣投入客家新音樂的創作歌手林生祥紀錄片,以規格和畫面呈現格局,猜想應該屬於電視形式的紀錄影片,還好本身我對林生祥就有濃厚的興趣,姑且不論影片畫質和搖晃程度,就順勢看下去。
紀錄片中記錄著林生祥創作十餘年,順著自己的理念,一步一腳印地持續推出專輯,每一個專輯都有鮮明的本土文化意識,在器樂呈現的結構中則都有著不同的著眼點。我想提到的重點不是林生祥的生平事蹟,而是他在影片中所說過一段故事,讓筆者我印象深刻,他說他以前還沒玩樂器之前,是一名乒乓球校隊選手,不算是天才型球員,是埋頭苦幹型,每天要靠不斷努力練習,加上他的體型瘦長很適合打乒乓球,一開始在學校和校外比賽皆有不錯的成績,終於有一天,他的對手是一個年紀比他小很多的球員,那場比賽卻壓倒性慘敗,他頓時被重重打擊,他回想起當時他為了這場比賽練習了很久,結果還輸給一個年紀相差懸殊的敵手,他便相信一種東西,這就是天分, 對手天生的協調性和對乒乓球的敏銳度都來的比他有天賦,導致,他感觸良多,於是他放棄當乒乓球選手,開始思考並尋找他自認唯有天分的事物發展,後來才找到彈吉他,果然讓他走出一片天空來。
電影片名《Killing Bono》,導演用一個非常聳動和引人注意方式呈現,但卻隱約嗅到輕佻玩弄著黑色幽默和危險,但你我會好奇者誰是 Bono?那為何又要射殺他?有是誰想要射殺他?動機是什麼?種種問題總是在電影開演前給筆者我庸人自擾的困惑,更是如此,如果對搖滾樂沒有興趣的朋友,或許會覺得莫名唐突,但如果你熱愛搖滾樂,熟知搖滾樂歷史觀者,必定和我一樣,對電影充滿許多的好奇和期待,但卻憂憂回想起當初那件事情只是電影劇情就好了,就是 1980年12月8日晚上10點49分, John Lennon 在自己的寓所前被一名據稱患有精神病的美國狂熱男性歌迷槍殺,享年40歲,引起舉世震驚。搖滾樂壇也失去了有史以來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也因為如此,深怕又有人遭遇不測,真心希望不要再有任何人被射殺,一切都是電影劇情演演就好。
Who is Bono?
說到Bono前,應該提到他的樂團U2。U2是一支在1976年成立於都柏林的愛爾蘭四人搖滾樂樂團,自1980年代竄起走紅之後,一直到了21世紀的今天,仍活躍於全球流行樂壇。音樂風格上,除了傳統的流行硬式搖滾之外,U2在1990年代也曾嘗試過一陣子較為實驗性的電子音樂作品。U2在創作內容方面涉獵非常廣泛,尤其不避諱政治性的話題,人權問題就是U2常常著墨的一種主題。由於其廣泛知名度與良好形象,U2成為愛爾蘭重要的國家象徵之一。Bono除了以U2樂團的團長而知名之外,Bono本身也具有非常高的個人知名度,是著名的社會活動家,並曾多次被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其實電影是Neil McCormick 的自傳體小說《我差點成為波諾》(I Was Bono’s Doppelganger )改編,講述了一個歡樂喧鬧卻又傷感的兄弟情誼和雖敗猶榮的故事,展現了80年代愛爾蘭年青一代對音樂的熱情和執著,同時也對早期的U2樂隊進行了一些爆料。
電影真偽度多高,我們暫時不去追究,但我看到一件事,就是很多人認為只要不斷努力,都會有結果,這是樂觀的看法,不可否認,但是天分和機運,往往通常是造就許多大英雄的關鍵點。就像這部電影一樣,主角Neil McCormick,長得並不差,唱歌能力也還可以,和才華洋溢弟弟 Ivan 組一個樂團叫Undertaker(送葬者),但好死不死他們卻偏偏和 Bono是同校死黨,互相熟識,當時還沒有U2,還叫Hype,而Bono未改名前叫Paul,兩個樂團一開始良性競爭下,不分軒輊,但機運和天分這時候開始慢慢起了化學變化,Bono所帶領的樂團受到更多的矚目和青睞,不久熱騰騰的合約找上門找他們發唱片(似乎比想像中還順利),但Neil的樂團畢業後一直窩在車庫內唱自創的艱深難懂歌曲,順便怨天尤人的抱怨自己樂團懷才不遇,還拿U2專輯當飛鏢射靶,宣洩自己的不滿。
處在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中,過不久,U2紅了,Neil相信Bono可以做到的事,他也可以,更相信自己可以帶領自己樂團走出另一條路來,於是,不想追隨U2的成功之道,甚至不把握機會,中間過程Bono英雄惜英雄幾次拉拔他們,但都被Neil拒絕了,造成一路跌跌撞撞不斷碰壁,就在樂團稍微有起色的時候, Neil又對現狀產生不滿,甚至和經紀人老婆搞上,又惹毛了黑道殺手,因為難相處被樂團踢出,禍不單行,好像是人的求生本能似的,當走到窘境,就會想出有的沒的,企圖透過不擇手段想鹹魚翻身,剛好聽到偉大的Lennon先生射殺事件,想學美國瘋狂歌迷射殺 John Lennon方式還換的焦點和注目,但並沒有如他所願,只是讓他陷入更深更難掙脫的泥沼。
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講來殘酷,但卻非常真實,老天其實並不沒有完全不眷戀Neil,而是Neil自己盲目了,錯失機會,只看U2光鮮亮麗一面,卻絲毫不看清自己缺點,一昧的孤意獨行,他不願意較踏實地的前進,滿腦子一步登天一夕成名的妄想,也讓地基不穩固的大樓,搖搖欲墜。
電影滿有趣的,用回憶式的手法呈現校園時期Neil McCormick和Bono成長的點點滴滴,與U2樂團的亦友亦敵成長和競爭,更可看到Bono個性善良的一面,絲毫無脾氣的形象,和自我調侃幽默(他自調侃自己身高不高,戴帽子量身高才五尺九吋),都是平常罕見的Bono形象;搖滾電影的音樂必是讓電影成功的一大部分,不然稱不上好看的搖滾樂電影,影片中可以聽到早期U2(Hype)的歌聲,Bono的歌聲已經獨樹一格,聲線性感渲染性十足,和另外一支Undertaker樂團的歌曲,結合了八零年代的流行搖滾和憤怒的龐克吶喊,就算龐克搖滾那時候已經逐漸不受歡迎了,但透過電影回看那時的瘋狂及活力,別忘了,當時U2早期也是一隻不折不扣的龐克樂團,誇張的髮型和穿著,懷舊感十足。此外,影片真實記錄了U2成軍過程,也更牽扯出更多眼花撩亂的樂團,如:Duran Duran、Depeche Mode、Roxy Music、The Who、UK Subs、Sex Pistols、Ramones、Motorhead、The Clash、The Police…等等許多英倫搖滾和龐克樂團影子充斥在電影中,也讓搖滾迷處處覺得驚喜。
有時候觀念的轉變,可以讓事情來的輕鬆,太多的自我原則,很容易將自己陷入在一個進退兩難的窘狀,Neil就是一個,並不是他沒有機會,而是他太過於理想化,他不斷的推銷自己的樂團,也克難的在小酒吧表演,戰戰兢兢想在音樂圈闖出一個小名號,但事與願違,最終人家的賞識,只不是對方是Rod Stewart(很商業的搖滾歌手),但Neil自己偏偏不喜歡Rod Stewart的歌曲和形象,寧願放棄合約機會,也不願妥協,這讓筆者思考許多問題,身邊有許多懷才不遇的創作者和藝術家,其實他們的能力都非常好,對自己充滿自信和想法,相信自己有一天會紅,但到現在卻一直無法浮出台面,讓他們的作品普及化,還有點曲高和寡的感覺,原因就是不想讓自己的作品商業化,堅持自己的藝術性和獨特性,但反觀來想,藝術這東西,不是很多人能理解,所思考的層面很多,如觀看者的教育程度、美感、個人喜好等等,並不是每個人皆有辦法理解創作者的創作理念,那所謂的高深藝術,如果無法達到賞心悅目,感動人心的狀況,頓時也變成個人創作罷了,極為可惜,也許迎合商業,聽起來有點世俗,但或許換個角度來想,賣錢的設計才是好的設計,這樣或許比較可以平衡創作者的心態和出發點。
2011/08/28
粉紅暴力直擊社會問題的雄心 / 女囚701號さそり(Female Prisoner #701: Scorpion)(1972)-(台譯:女囚701號)觀後感
劇情簡介:
女主角被貪汙刑警愛人陷害後,想殺死貪汙刑警未遂入獄。在牢中,女主角曾嘗試越獄,但失手被抓,連累獄中同囚被獄警無理欺壓。貪汙刑警雇用監獄中女囚,企圖暗中殺人滅口,但未能得手。其後,囚犯因不能忍受獄警的無理虐待,觸發暴動。女主角成功趁亂逃獄後,化身黑衣復仇天使,親手手刃仇人及相關人員。
觀後感:
上世紀戰後至60年代中期,日本故事片的生產、發行和上映,幾乎完全由大公司所控制。獨立製片雖曾一度很活躍,但畢竟為數甚微,各公司之間競爭激烈,出現了以量制勝的局面。50年代的獨立製片以拍攝具有進步民主思想的影片為主,如今的獨立製片除少數仍保持過去的優良傳統外,大多數獨立製片單位已成為大公司的承包單位,拍出的影片須靠大公司發行和上映,而且有半數以上拍軟性色情片,甚至有的專拍色情電影。
60年代以後正是日本經濟高速增長時期,而電影不僅沒有得到發展,相反卻走向衰退,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於受到電視普及的影響。電影界為了抗衡電視的猛烈衝擊,採取了銀幕大型化、彩色化和巨片對策,然而卻帶來作品品質下降的嚴重問題。這時伴隨著日本電影工業的變革,出現了一堆軟色情電影的誕生,而東映推出了一系列粉紅暴力電影「Pinky Violence」(這名詞取的多好),這類型電影主要特點是多以女性爲主角,作爲復仇者,匪首來對抗男權統治,和一般軟性色情電影不大相同,東映的粉紅暴力電影雖也摻雜了一些裸露,但多以動作情節爲主綫。
這類型電影通常劇情簡單,故事有如公式化般套用,該電影類型中的男性角色都很該死,總是用盡各種殘忍手段對付楚楚可憐的女主角,常態性受到男性霸權欺壓,最終女性意識崛起,女主角在這過程可能去練功或是透過各種管道,在電影接近尾聲之前,來一個絕地性反擊,殺的敵方措手不及,大快人心,最終女性獲的遲來的正義,這是永遠不敗的定律;如果一系列電影故事都如此乏味可陳,到沒有什麼可看之處,所以,內行人都知道,這類型電影有趣點不在故事文本上的安排,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是透過不同電影性質包裝女性肉體的呈現和視覺刺激,以為是女性復仇電影,但其實都是間接滿足男性觀眾的感官刺激,就是掛羊頭賣狗肉的意思。
粉紅暴力電影系列電影,也培養出幾位代表人物,其中梶芽衣子頗受知名,梶芽衣子主演的女性復仇代表作有《修羅雪姬》,以及東映《妖豔毒婦傳》《紅牡丹賭徒》《不良姐禦傳》系列以明治、江戶等近代或古代為舞臺的浪漫主義傾向不同,本片《女囚701號》把故事設定在1972年的日本,女子監獄作為國家的縮影——譬如監獄裏發生暴動,囚犯內訌懲治叛徒的私刑,顯然是左翼社會運動、聯合赤軍打人致死事件的改頭換面;體現出國家權力關係的監獄長、獄警壓迫女囚犯的醜聞披露,結合情色描寫,就像知名導演若松孝二所謂“性與政治”的情色片那樣對日本社會做了辛辣嘲諷。
電影中重點是描述監獄中複雜的壓迫與反壓迫的過程。在影片中,女性成為了男性的工具。不僅是勞動工具,也是虐待工具。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女性也逐步地開始了男性化的過程。表現為堅強的勞動意志,忽略自身的性別,對其他女性的佔有欲(不是同性戀),到了最後,更是集中發展為反過來淩辱獄警人質。
前面有提到,粉紅暴力電影中少不了的是報仇、暴力和色情,該片也是少不了這些元素,尤其是凌虐部分描述,導演倒是用比例過多的篇幅刻畫,如用滾燙的味增湯淋在被囚禁的犯人身上,輪暴、棍打、鞭刑這些都是少不了的,更誇張的是將人綑綁起來,下方用火燃燒,打算變成人肉烤肉,種種暴力血腥,是醞釀終極復仇的必要性,在最後女性復仇過程,讓觀者會表態立場支持女性,所以,不覺得暴力的復仇的恐怖。如果將這部影片視為女權主義的影片,那麼它解脫不了自身的邏輯困境。反抗者成為壓迫者,被暴力者成為暴力者,女性最終和男性站到了一起。女人的反抗沒有第二條路可走。這種矛盾不是影片敍事的矛盾,而是問題本身的癥結。
女囚就是女性監獄,不難聯想這敏感的場合,更可以讓導演肆無忌憚塞入情色裸露的安排,的確沒錯,電影有好幾幕許多女囚犯一起沖澡,全裸入浴,讓人瞠目咋舌,甚至莫名的一堆全裸女囚走過奇怪的摟空裝置物,而男性獄警就躲在下方這樣眼睜睜看著些女性的肉體,低級又毫無意義的安排,但認真去思考,安全範圍得裸體看來是養眼的,是沒有過多的訴求,但如果畫面中出現一群老少胖瘦高矮沒有經過修飾的裸露,以美感來說已經達不到好看,更別說是興奮感,這已經不是單純的感官刺激,而有種對挑戰世俗的道德觀的抗議,在這裡沒有男女之別,只有自由和不自由的差異。
在該部電影中,最讓筆者佩服的部份是日本的美術設計及舞台手法,尤其燈光的塑造氣氛,讓電影在鹹濕低俗內容增添了些許的藝術性和美感,偏紅的燈光塑造了憤怒和不安,藍色的燈光給人陰森憂鬱,綠色燈光營造出鬼魅驚悚之意,各種光線的安排,都是如此的巧妙,大面積的陰影是為了讓那唯一的光線更明亮,這種巧思可窺看出基於日本扎實的舞台劇背景,電影好幾幕將舞台劇手法直接搬上電影平台,也塑造一種新的視覺風格,如舞台劇常用的旋轉式舞台,可同一時空空間轉換不同背景,就只是轉個場景就來到另一個環境的手法,電影中也可以看到如此特效,尤其是女主角被貪汙刑警愛人施暴的橋段,女主角幾乎沒有移動自己的位置,躺在地上,燈光的轉變加上導演刻意安排的鏡頭特寫著女主角,讓背景轉換,彷彿來到另一個空間的錯覺感,意外讓故事性和戲劇性更加提升;導演的詭譎的鏡頭安排也讓電影呈現鮮明的風格,經常性的歪斜,或是篇由下而上看到鏡頭安排,營造出主角的內心不安和憤怒感;電影也借鑒了日本經典恐怖片的許多形式,我們可以看到女囚在怒氣衝天的情況下化為日本傳統厲鬼的模樣。獨特的心理風格描寫,女主角恐怖絕望憤恨的眼神。
值得一提的,這類型的女主角最後都會用一個很酷造型出現,進行復仇計畫,這彷彿是一種儀式,如本片女主角最終就是以一個黑寡婦的形象出現,一定要拿刀,想必對插入拔出這個有明顯的轉移報復之意,回想許多電影,如《追殺比爾》(Kill Bill)中的烏瑪舒曼身穿李小龍《死亡遊戲》中的黃色連身裝,拿著日本武士刀,很明顯的對粉紅暴力電影有致敬的意味。
女主角被貪汙刑警愛人陷害後,想殺死貪汙刑警未遂入獄。在牢中,女主角曾嘗試越獄,但失手被抓,連累獄中同囚被獄警無理欺壓。貪汙刑警雇用監獄中女囚,企圖暗中殺人滅口,但未能得手。其後,囚犯因不能忍受獄警的無理虐待,觸發暴動。女主角成功趁亂逃獄後,化身黑衣復仇天使,親手手刃仇人及相關人員。
觀後感:
上世紀戰後至60年代中期,日本故事片的生產、發行和上映,幾乎完全由大公司所控制。獨立製片雖曾一度很活躍,但畢竟為數甚微,各公司之間競爭激烈,出現了以量制勝的局面。50年代的獨立製片以拍攝具有進步民主思想的影片為主,如今的獨立製片除少數仍保持過去的優良傳統外,大多數獨立製片單位已成為大公司的承包單位,拍出的影片須靠大公司發行和上映,而且有半數以上拍軟性色情片,甚至有的專拍色情電影。
60年代以後正是日本經濟高速增長時期,而電影不僅沒有得到發展,相反卻走向衰退,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於受到電視普及的影響。電影界為了抗衡電視的猛烈衝擊,採取了銀幕大型化、彩色化和巨片對策,然而卻帶來作品品質下降的嚴重問題。這時伴隨著日本電影工業的變革,出現了一堆軟色情電影的誕生,而東映推出了一系列粉紅暴力電影「Pinky Violence」(這名詞取的多好),這類型電影主要特點是多以女性爲主角,作爲復仇者,匪首來對抗男權統治,和一般軟性色情電影不大相同,東映的粉紅暴力電影雖也摻雜了一些裸露,但多以動作情節爲主綫。
這類型電影通常劇情簡單,故事有如公式化般套用,該電影類型中的男性角色都很該死,總是用盡各種殘忍手段對付楚楚可憐的女主角,常態性受到男性霸權欺壓,最終女性意識崛起,女主角在這過程可能去練功或是透過各種管道,在電影接近尾聲之前,來一個絕地性反擊,殺的敵方措手不及,大快人心,最終女性獲的遲來的正義,這是永遠不敗的定律;如果一系列電影故事都如此乏味可陳,到沒有什麼可看之處,所以,內行人都知道,這類型電影有趣點不在故事文本上的安排,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是透過不同電影性質包裝女性肉體的呈現和視覺刺激,以為是女性復仇電影,但其實都是間接滿足男性觀眾的感官刺激,就是掛羊頭賣狗肉的意思。
粉紅暴力電影系列電影,也培養出幾位代表人物,其中梶芽衣子頗受知名,梶芽衣子主演的女性復仇代表作有《修羅雪姬》,以及東映《妖豔毒婦傳》《紅牡丹賭徒》《不良姐禦傳》系列以明治、江戶等近代或古代為舞臺的浪漫主義傾向不同,本片《女囚701號》把故事設定在1972年的日本,女子監獄作為國家的縮影——譬如監獄裏發生暴動,囚犯內訌懲治叛徒的私刑,顯然是左翼社會運動、聯合赤軍打人致死事件的改頭換面;體現出國家權力關係的監獄長、獄警壓迫女囚犯的醜聞披露,結合情色描寫,就像知名導演若松孝二所謂“性與政治”的情色片那樣對日本社會做了辛辣嘲諷。
電影中重點是描述監獄中複雜的壓迫與反壓迫的過程。在影片中,女性成為了男性的工具。不僅是勞動工具,也是虐待工具。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女性也逐步地開始了男性化的過程。表現為堅強的勞動意志,忽略自身的性別,對其他女性的佔有欲(不是同性戀),到了最後,更是集中發展為反過來淩辱獄警人質。
前面有提到,粉紅暴力電影中少不了的是報仇、暴力和色情,該片也是少不了這些元素,尤其是凌虐部分描述,導演倒是用比例過多的篇幅刻畫,如用滾燙的味增湯淋在被囚禁的犯人身上,輪暴、棍打、鞭刑這些都是少不了的,更誇張的是將人綑綁起來,下方用火燃燒,打算變成人肉烤肉,種種暴力血腥,是醞釀終極復仇的必要性,在最後女性復仇過程,讓觀者會表態立場支持女性,所以,不覺得暴力的復仇的恐怖。如果將這部影片視為女權主義的影片,那麼它解脫不了自身的邏輯困境。反抗者成為壓迫者,被暴力者成為暴力者,女性最終和男性站到了一起。女人的反抗沒有第二條路可走。這種矛盾不是影片敍事的矛盾,而是問題本身的癥結。
女囚就是女性監獄,不難聯想這敏感的場合,更可以讓導演肆無忌憚塞入情色裸露的安排,的確沒錯,電影有好幾幕許多女囚犯一起沖澡,全裸入浴,讓人瞠目咋舌,甚至莫名的一堆全裸女囚走過奇怪的摟空裝置物,而男性獄警就躲在下方這樣眼睜睜看著些女性的肉體,低級又毫無意義的安排,但認真去思考,安全範圍得裸體看來是養眼的,是沒有過多的訴求,但如果畫面中出現一群老少胖瘦高矮沒有經過修飾的裸露,以美感來說已經達不到好看,更別說是興奮感,這已經不是單純的感官刺激,而有種對挑戰世俗的道德觀的抗議,在這裡沒有男女之別,只有自由和不自由的差異。
在該部電影中,最讓筆者佩服的部份是日本的美術設計及舞台手法,尤其燈光的塑造氣氛,讓電影在鹹濕低俗內容增添了些許的藝術性和美感,偏紅的燈光塑造了憤怒和不安,藍色的燈光給人陰森憂鬱,綠色燈光營造出鬼魅驚悚之意,各種光線的安排,都是如此的巧妙,大面積的陰影是為了讓那唯一的光線更明亮,這種巧思可窺看出基於日本扎實的舞台劇背景,電影好幾幕將舞台劇手法直接搬上電影平台,也塑造一種新的視覺風格,如舞台劇常用的旋轉式舞台,可同一時空空間轉換不同背景,就只是轉個場景就來到另一個環境的手法,電影中也可以看到如此特效,尤其是女主角被貪汙刑警愛人施暴的橋段,女主角幾乎沒有移動自己的位置,躺在地上,燈光的轉變加上導演刻意安排的鏡頭特寫著女主角,讓背景轉換,彷彿來到另一個空間的錯覺感,意外讓故事性和戲劇性更加提升;導演的詭譎的鏡頭安排也讓電影呈現鮮明的風格,經常性的歪斜,或是篇由下而上看到鏡頭安排,營造出主角的內心不安和憤怒感;電影也借鑒了日本經典恐怖片的許多形式,我們可以看到女囚在怒氣衝天的情況下化為日本傳統厲鬼的模樣。獨特的心理風格描寫,女主角恐怖絕望憤恨的眼神。
值得一提的,這類型的女主角最後都會用一個很酷造型出現,進行復仇計畫,這彷彿是一種儀式,如本片女主角最終就是以一個黑寡婦的形象出現,一定要拿刀,想必對插入拔出這個有明顯的轉移報復之意,回想許多電影,如《追殺比爾》(Kill Bill)中的烏瑪舒曼身穿李小龍《死亡遊戲》中的黃色連身裝,拿著日本武士刀,很明顯的對粉紅暴力電影有致敬的意味。
大導演不堪回首處女作,尷尬飛天魚 / Piranha Part II: The Spawning (1981)-(台譯:災難水世界2)觀後感
劇情簡介:
一艘美國補給船於加勒比海域沈沒,原因竟是遭到神秘食人魚攻擊…於此同時,潛水教練安娜的學生於潛水之訓練中意外喪生,她為了查明真相便偷潛入停屍間,被害人的受傷狀況指出,攻擊他們的魚類竟有翅膀尚能飛行,安娜立即勸阻旅館取消危險的海灘活動,但假日人潮帶來的龐大利益,讓相關人士不願採取行動。
觀後感:
幾天前,莫名半夜睡不著覺,明知道隔天有事要辦,卻遲遲無法入睡,猜想一定是晚餐後那杯美式咖啡惹的禍,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實在痛苦,只好拿起遙控器,想讓自己眼睛疲憊點,似乎比較好入睡,於是開始切換著半夜電視台各各頻道,無意間來到CINEMAX頻道,剛好電影開始,電影片頭色澤顯的復古感,想必不是新片,所以吸引了我的注意,也好奇半夜這時候會撥什麼電影。
片名《災難水世界2》,這個片名也太讓人摸不著頭緒了啊!想必是當時台灣片商的創意,早期台灣片商很愛取這類型有種魚目混珠之嫌的巧思,什麼終極、什麼魔鬼之類的片名,不看原文《Piranha Part II: The Spawning》,還真的不知道是正宗經典怪物恐怖電影(Creature Feature Horror Movie)《食人魚》(Piranha)的續集作品。
電影開始,似曾相識的懸疑配樂,畫面大量以第一視角的水底運鏡,如果你看過《大白鯊》一定知道我在說啥,畫面製造人們一種未知緊張恐懼感,這恐懼感相信很大部分來自於那深不可測的大海,陰森未知的深藍色,頓時畫面出現一對配戴簡易潛水配備的男女,緩緩潛入那艘被大海無情吞噬的荒廢船隻,彷彿水中的凶宅鬼屋浩浩蕩蕩佇立在那深藍色中,畫面尾隨著這對男女,乎快乎慢,彷彿水底的什麼生物的觀點去看這兩人,妙的事情發生了,兩人既然在耐不住熱情,在水底拿下潛水配備,親熱起來?!我印象中有露點啊?!可是我那天看的版本卻什麼都看不到,猜想應該台灣電視台還是有裸露尺寸問題,把露點畫面都剪掉了,回想這部電影是筆者小時候曾經的夢靨,VHS時代(又是一個透露出自己年紀的線索),原汁原味保留畫面,當時小朋友大家一看到電影裡頭有出現親熱畫面,不知道誰敎的,都會假裝用手遮住視線表示清純,但我偏偏不吃這套,在父母尷尬之餘我學會了很多事,也看了很多那年紀不該看的畫面,精采畫面男女這在親熱撫摸著身體,四面八方而來的食人魚往這兩人瘋狂攻擊,逼真的畫面,咬住拉扯的特效印象深刻,血肉模糊,鮮紅色血液開始在水中暈染開來,電影工作人員名單在這血紅色和海水間出現,這特效如今看來有點Cheap,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導演的名字,既然是James Cameron。
愛看電影的人應該沒有人不知道James Cameron這號人物吧!論今好萊鎢電影圈來說,James Cameron應該是除了Steven Spielberg之外,最愛拍攝科幻災難電影,不說他的《阿凡達》(Avatar),畢竟《阿凡達》不只能單純代表James個人顛峰,同時讓人類電影新紀元嶄新不同的視聽感受,是創歷史的作品,但James過去的每部作品,幾乎都是可稱上經典,《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1984)、《異形2》(Aliens 2)(1986)、《無底洞》(The Abyss)(1989)、《鐵達尼號》(Titanic) (1997)…等,全是商業和寓意結合的出色作品。但弔詭的是,凡是大家提到James Cameron的處女作,都是以1984年的《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開始算起,卻自動忽略他初執商業電影導演筒的《災難水世界2》(Piranha Part Two: The Spawning),這是有原因的。
話說重頭1981年(開拍應該更早),26歲的Cameron以特效導演應召參與《災難水世界2》的拍攝,電影還沒開拍,導演便逃之夭夭,Cameron無心插柳柳成陰,順理成章登高一呼當上導演,但卻沒有想像中順利,原來他接收的是一支完全不識英語的義大利團隊。這也不奇怪,這本來就是一部義美合資,義大利人主導的低成本恐怖片,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再難吃Cameron也要囫圇吞棗。
果然,經驗不足和低成本的現實因素下,也讓整部作品呈現B級恐怖片的品質和規格,但義大利原本就是恐怖片的專家,所以在處理血腥部分還算是有水準和看頭,其餘部份,不管是敘事手法或是運鏡方式,都顯得不成熟生澀,故事邏輯性更是讓人哭笑皆非,尤其場景絕大部分都是海灘,所以,無謂的裸露和軟色情橋段充斥著電影各橋段,相信這是James Cameron的作品罕見的裸露畫面(另外印象是鐵達尼號素描橋段),種種元素儼然讓這部電影轉變成Cult Film。
電影中最讓人覺得創意和新奇的部份就是食人飛魚的設定,光是這點就讓電影走調,完全不合基本生物學上的知識邏輯,魚怎麼可以不用腮可以在岸上長時間活動,另外電影高潮處,飯店舉辦大海灘活動,發了顛似的食人飛魚,從水中飛出,飛往岸上狂歡的人們去,食人飛魚形象如蝙蝠,甚至可以撞破玻璃闖入屋內,防不勝防,太荒謬了。
但千萬別小看這飛天食人魚的設定,後來在各大平台都有出現的經典捲軸遊戲《越南大戰系列》(Metal Slug),其中有小怪物會從水裡跳出數隻,以直線飛行攻擊玩家,有時打死後掉出武器,外觀典故就是出自本片。
一艘美國補給船於加勒比海域沈沒,原因竟是遭到神秘食人魚攻擊…於此同時,潛水教練安娜的學生於潛水之訓練中意外喪生,她為了查明真相便偷潛入停屍間,被害人的受傷狀況指出,攻擊他們的魚類竟有翅膀尚能飛行,安娜立即勸阻旅館取消危險的海灘活動,但假日人潮帶來的龐大利益,讓相關人士不願採取行動。
觀後感:
幾天前,莫名半夜睡不著覺,明知道隔天有事要辦,卻遲遲無法入睡,猜想一定是晚餐後那杯美式咖啡惹的禍,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實在痛苦,只好拿起遙控器,想讓自己眼睛疲憊點,似乎比較好入睡,於是開始切換著半夜電視台各各頻道,無意間來到CINEMAX頻道,剛好電影開始,電影片頭色澤顯的復古感,想必不是新片,所以吸引了我的注意,也好奇半夜這時候會撥什麼電影。
片名《災難水世界2》,這個片名也太讓人摸不著頭緒了啊!想必是當時台灣片商的創意,早期台灣片商很愛取這類型有種魚目混珠之嫌的巧思,什麼終極、什麼魔鬼之類的片名,不看原文《Piranha Part II: The Spawning》,還真的不知道是正宗經典怪物恐怖電影(Creature Feature Horror Movie)《食人魚》(Piranha)的續集作品。
電影開始,似曾相識的懸疑配樂,畫面大量以第一視角的水底運鏡,如果你看過《大白鯊》一定知道我在說啥,畫面製造人們一種未知緊張恐懼感,這恐懼感相信很大部分來自於那深不可測的大海,陰森未知的深藍色,頓時畫面出現一對配戴簡易潛水配備的男女,緩緩潛入那艘被大海無情吞噬的荒廢船隻,彷彿水中的凶宅鬼屋浩浩蕩蕩佇立在那深藍色中,畫面尾隨著這對男女,乎快乎慢,彷彿水底的什麼生物的觀點去看這兩人,妙的事情發生了,兩人既然在耐不住熱情,在水底拿下潛水配備,親熱起來?!我印象中有露點啊?!可是我那天看的版本卻什麼都看不到,猜想應該台灣電視台還是有裸露尺寸問題,把露點畫面都剪掉了,回想這部電影是筆者小時候曾經的夢靨,VHS時代(又是一個透露出自己年紀的線索),原汁原味保留畫面,當時小朋友大家一看到電影裡頭有出現親熱畫面,不知道誰敎的,都會假裝用手遮住視線表示清純,但我偏偏不吃這套,在父母尷尬之餘我學會了很多事,也看了很多那年紀不該看的畫面,精采畫面男女這在親熱撫摸著身體,四面八方而來的食人魚往這兩人瘋狂攻擊,逼真的畫面,咬住拉扯的特效印象深刻,血肉模糊,鮮紅色血液開始在水中暈染開來,電影工作人員名單在這血紅色和海水間出現,這特效如今看來有點Cheap,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導演的名字,既然是James Cameron。
愛看電影的人應該沒有人不知道James Cameron這號人物吧!論今好萊鎢電影圈來說,James Cameron應該是除了Steven Spielberg之外,最愛拍攝科幻災難電影,不說他的《阿凡達》(Avatar),畢竟《阿凡達》不只能單純代表James個人顛峰,同時讓人類電影新紀元嶄新不同的視聽感受,是創歷史的作品,但James過去的每部作品,幾乎都是可稱上經典,《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1984)、《異形2》(Aliens 2)(1986)、《無底洞》(The Abyss)(1989)、《鐵達尼號》(Titanic) (1997)…等,全是商業和寓意結合的出色作品。但弔詭的是,凡是大家提到James Cameron的處女作,都是以1984年的《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開始算起,卻自動忽略他初執商業電影導演筒的《災難水世界2》(Piranha Part Two: The Spawning),這是有原因的。
話說重頭1981年(開拍應該更早),26歲的Cameron以特效導演應召參與《災難水世界2》的拍攝,電影還沒開拍,導演便逃之夭夭,Cameron無心插柳柳成陰,順理成章登高一呼當上導演,但卻沒有想像中順利,原來他接收的是一支完全不識英語的義大利團隊。這也不奇怪,這本來就是一部義美合資,義大利人主導的低成本恐怖片,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再難吃Cameron也要囫圇吞棗。
果然,經驗不足和低成本的現實因素下,也讓整部作品呈現B級恐怖片的品質和規格,但義大利原本就是恐怖片的專家,所以在處理血腥部分還算是有水準和看頭,其餘部份,不管是敘事手法或是運鏡方式,都顯得不成熟生澀,故事邏輯性更是讓人哭笑皆非,尤其場景絕大部分都是海灘,所以,無謂的裸露和軟色情橋段充斥著電影各橋段,相信這是James Cameron的作品罕見的裸露畫面(另外印象是鐵達尼號素描橋段),種種元素儼然讓這部電影轉變成Cult Film。
電影中最讓人覺得創意和新奇的部份就是食人飛魚的設定,光是這點就讓電影走調,完全不合基本生物學上的知識邏輯,魚怎麼可以不用腮可以在岸上長時間活動,另外電影高潮處,飯店舉辦大海灘活動,發了顛似的食人飛魚,從水中飛出,飛往岸上狂歡的人們去,食人飛魚形象如蝙蝠,甚至可以撞破玻璃闖入屋內,防不勝防,太荒謬了。
但千萬別小看這飛天食人魚的設定,後來在各大平台都有出現的經典捲軸遊戲《越南大戰系列》(Metal Slug),其中有小怪物會從水裡跳出數隻,以直線飛行攻擊玩家,有時打死後掉出武器,外觀典故就是出自本片。
2011/08/25
生活中處處皆反諷,這就是生活之美 / You Will Meet a Tall Dark Stranger(2010)-(台譯: 命中注定,遇見愛)觀後感
劇情簡介:
一對結褵多年的老夫老妻艾菲與海蓮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婚姻危機,為了重尋遠逝的熱情與青春,艾菲離開妻子,迷戀上風情萬種、處處展現生命魅惑力的應召女郎夏曼。迷惘的海蓮娜則開始倚賴起一位喪妻的占卜師,摸索未來的人生道路…。艾菲與海蓮娜的女兒莎莉,同樣對婚姻感到乏味難耐,當小說家老公羅伊暗戀起街角窗邊的一個神秘女子蒂雅,莎莉也開始對風度翩翩、充滿危險吸引力的藝廊老闆葛雷格爆出了情感火花。雖然這群主角們都在出軌的熱情中,找到了婚姻難題的出口,但似乎這些短暫點燃的關係,也將他們捲進更多的苦惱與麻煩之中!
觀後感:
電影一開始,Woody Allen說一句:做夢比吃藥管用。
Woody Allen這個可愛老頭,一輩子只在做兩件事,戀愛和電影,不斷談新的戀情,耐人尋味的緋聞一個接一個,風情萬種的表現,在電影方面,已幾乎馬拉松不間斷式推出新的作品,這是多麼讓人羨慕的一件事,Woody Allen也曾經說過,他要一輩子在他最愛的紐約拍電影,但是最後當然食言而肥了,Woody Allen他老人家終於放棄了所熱愛的紐約,開始逐漸把眼光投向他所不熟悉卻嚮往的歐洲地區,自從他放棄了(或者被迫放棄)和才華橫溢個性十足的女文藝青年們的感情糾葛,轉而對自己乖巧的亞裔養女投怀送抱的時候,我不得不說,他開啟了他人生的新的篇章。
多次觀看Woody Allen的電影,不難發現他電影片頭所使用字形,幾乎雷同相似,原以為新羅馬體(Times New Roman),但經過網友糾正後,才發現是Windsor Elongated體!該字形中規中矩、四平八穩的經典外觀,一直被,有趣的是Woody Allen 選用成電影的標準字形,字形優雅正經,但電影調性卻總是走相反路線,尖酸諷刺著人們外表光纖亮麗的後面的人生百態,有憂傷、歡笑、難過、尷尬、寂寞、幸福等劇情,搭上浪漫優雅的jazz當背景,這就是標準是的Woody Allen電影。
《You Will Meet a Tall Dark Stranger》你將遇一個高大黑色的陌生人?這古怪的片名,讓我見怪不怪,畢竟他的電影故事一向都比較荒誕,而且都充滿人生的巧合。相愛容易相處難,美好的陌生人,也許並不適合你我,這句話或許可以先給這部電影下個註解。原本正常秩序,先是被飾演老爸的 Anthony Hopkins打亂了,為了尋找生活的激情他休掉陪伴他半輩子的老婆娶了年輕的應召女郎,可憐的老婦人轉而寄人生希望於占卜,作家女婿事業無成卻覬覦著窗戶對面的紅衣女郎,女兒婚姻不順對老闆產生幻想。似乎每個人都希望找到一個新的支點改變自己不滿意的生活,而肆無忌憚的把原本基本平衡並且可以修補的關係打破,佯裝是讓愛做主,結局是一塌糊塗。
電影裡的每個人物都想掙脫出現有的生活軌跡,每天亦步亦趨,已經耗盡了幻想所需的燃料。老婦人懷著忐忑的心情想從算命人的口中尋求幻想的火花以渡過一隻腳已踏入死亡之門的殘燭之年;她的女兒和作家女婿同床異夢,生活的艱辛和麻木迫使他們把性的興奮和愛情的憧憬寄託在了其他異性身上;最慘的還是飾演老爸的 Anthony Hopkins,試圖在年輕的應召女郎身上嗅出青春的氣息,無法用肉體上去滿足她,只能用金錢去彌補身體無法做到的遺憾,這個缺口越擴越大,最後連自己都跌下去,慘矣。所有人都把自己拋在波濤洶湧,看似誘惑也藏著失落的汪洋大海中,但又有幾人可以在這載浮載沈的驚濤駭浪中安然而退。
或許目前身邊的伴,不是最能滿足你的需求,當習慣痲痹了需求,把一切都認為是理所當然,很容易對開始對人生產生了幻覺,相對的,如果這時,來個刺激的感官點,很容易就被吸引,但幻想的氣泡也在不斷膨脹中逐個破滅:女兒發現自己心儀的老闆和自己好朋友搞上了,還沒外遇就破滅了;小說家女婿從好友亨利那裡剽竊了小說,但亨利並沒有預料中那樣死去;老爸以為能用金錢套住妙齡女郎,但最後發現她肚子中的孩子是不是自己的都是個未定數,甚至作愛前都要預先半小時吃威爾剛感尷尬;唯一例外的是,老婦人正和書店老頭品嚐著幻想的甜蜜,一個美輪美奐的幻想氣泡在片尾浮起——破滅,那是在謝幕之後了。
Woody Allen依舊討論人性中固有的自私,軟弱和慾望,並且依舊冷嘲熱諷,精靈古怪,卻越來越溫情,越來越小資。年輕的時候他談人生談理想談政治談哲學談藝術,當然順便談了愛情,現在他是談愛情,順便談一下生死輪迴不可逆轉。
一對結褵多年的老夫老妻艾菲與海蓮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婚姻危機,為了重尋遠逝的熱情與青春,艾菲離開妻子,迷戀上風情萬種、處處展現生命魅惑力的應召女郎夏曼。迷惘的海蓮娜則開始倚賴起一位喪妻的占卜師,摸索未來的人生道路…。艾菲與海蓮娜的女兒莎莉,同樣對婚姻感到乏味難耐,當小說家老公羅伊暗戀起街角窗邊的一個神秘女子蒂雅,莎莉也開始對風度翩翩、充滿危險吸引力的藝廊老闆葛雷格爆出了情感火花。雖然這群主角們都在出軌的熱情中,找到了婚姻難題的出口,但似乎這些短暫點燃的關係,也將他們捲進更多的苦惱與麻煩之中!
觀後感:
電影一開始,Woody Allen說一句:做夢比吃藥管用。
Woody Allen這個可愛老頭,一輩子只在做兩件事,戀愛和電影,不斷談新的戀情,耐人尋味的緋聞一個接一個,風情萬種的表現,在電影方面,已幾乎馬拉松不間斷式推出新的作品,這是多麼讓人羨慕的一件事,Woody Allen也曾經說過,他要一輩子在他最愛的紐約拍電影,但是最後當然食言而肥了,Woody Allen他老人家終於放棄了所熱愛的紐約,開始逐漸把眼光投向他所不熟悉卻嚮往的歐洲地區,自從他放棄了(或者被迫放棄)和才華橫溢個性十足的女文藝青年們的感情糾葛,轉而對自己乖巧的亞裔養女投怀送抱的時候,我不得不說,他開啟了他人生的新的篇章。
多次觀看Woody Allen的電影,不難發現他電影片頭所使用字形,幾乎雷同相似,原以為新羅馬體(Times New Roman),但經過網友糾正後,才發現是Windsor Elongated體!該字形中規中矩、四平八穩的經典外觀,一直被,有趣的是Woody Allen 選用成電影的標準字形,字形優雅正經,但電影調性卻總是走相反路線,尖酸諷刺著人們外表光纖亮麗的後面的人生百態,有憂傷、歡笑、難過、尷尬、寂寞、幸福等劇情,搭上浪漫優雅的jazz當背景,這就是標準是的Woody Allen電影。
《You Will Meet a Tall Dark Stranger》你將遇一個高大黑色的陌生人?這古怪的片名,讓我見怪不怪,畢竟他的電影故事一向都比較荒誕,而且都充滿人生的巧合。相愛容易相處難,美好的陌生人,也許並不適合你我,這句話或許可以先給這部電影下個註解。原本正常秩序,先是被飾演老爸的 Anthony Hopkins打亂了,為了尋找生活的激情他休掉陪伴他半輩子的老婆娶了年輕的應召女郎,可憐的老婦人轉而寄人生希望於占卜,作家女婿事業無成卻覬覦著窗戶對面的紅衣女郎,女兒婚姻不順對老闆產生幻想。似乎每個人都希望找到一個新的支點改變自己不滿意的生活,而肆無忌憚的把原本基本平衡並且可以修補的關係打破,佯裝是讓愛做主,結局是一塌糊塗。
電影裡的每個人物都想掙脫出現有的生活軌跡,每天亦步亦趨,已經耗盡了幻想所需的燃料。老婦人懷著忐忑的心情想從算命人的口中尋求幻想的火花以渡過一隻腳已踏入死亡之門的殘燭之年;她的女兒和作家女婿同床異夢,生活的艱辛和麻木迫使他們把性的興奮和愛情的憧憬寄託在了其他異性身上;最慘的還是飾演老爸的 Anthony Hopkins,試圖在年輕的應召女郎身上嗅出青春的氣息,無法用肉體上去滿足她,只能用金錢去彌補身體無法做到的遺憾,這個缺口越擴越大,最後連自己都跌下去,慘矣。所有人都把自己拋在波濤洶湧,看似誘惑也藏著失落的汪洋大海中,但又有幾人可以在這載浮載沈的驚濤駭浪中安然而退。
或許目前身邊的伴,不是最能滿足你的需求,當習慣痲痹了需求,把一切都認為是理所當然,很容易對開始對人生產生了幻覺,相對的,如果這時,來個刺激的感官點,很容易就被吸引,但幻想的氣泡也在不斷膨脹中逐個破滅:女兒發現自己心儀的老闆和自己好朋友搞上了,還沒外遇就破滅了;小說家女婿從好友亨利那裡剽竊了小說,但亨利並沒有預料中那樣死去;老爸以為能用金錢套住妙齡女郎,但最後發現她肚子中的孩子是不是自己的都是個未定數,甚至作愛前都要預先半小時吃威爾剛感尷尬;唯一例外的是,老婦人正和書店老頭品嚐著幻想的甜蜜,一個美輪美奐的幻想氣泡在片尾浮起——破滅,那是在謝幕之後了。
Woody Allen依舊討論人性中固有的自私,軟弱和慾望,並且依舊冷嘲熱諷,精靈古怪,卻越來越溫情,越來越小資。年輕的時候他談人生談理想談政治談哲學談藝術,當然順便談了愛情,現在他是談愛情,順便談一下生死輪迴不可逆轉。
2011/08/23
不要讓音樂停止播放,父子情深搖滾永存 / The Music Never Stopped (2011)-(台譯:最後的嬉皮)觀後感
劇情簡介:
為了要和因大腦損傷而以為自己還活在嬉皮年代的兒子建立溝通管道,討厭搖滾樂的父親開始研究有關六○年代的迷幻搖滾樂...。
觀後感:
什麼是幸福的事?有人認為品嚐美食是幸福的事,有人喜歡四處旅遊尋找幸福感,更有人喜歡購物滿足幸福,這些都是因人而異的定義,對我而言,但有時候只要聆聽簡單對自己而言有意義的歌曲,便可稱上幸福,筆者我有個經驗,當兵前,總是i-pod和電腦不離身,所以,想聽任何歌曲都隨手可得,對那些歌曲的情感漸漸沒那麼深刻,純粹變成一種伴隨寂寞的聲音,直到進入軍隊,當過兵的人都知道,軍隊就是一個極為封閉的環境,與外隔絕的地方,想聽到自己喜歡的歌曲的機會比走在路上被正妹搭訕的機會少之又少,所以每當午夜夢迴時分,夜深人靜時,便開始懷念腦中熟悉的旋律,不自覺地哼哼唱唱,對那些歌曲是有種忘不掉的感覺,尤其你越不去想它,旋律越是清晰。
回到電影主題來,電影描述一個大腦受創的年輕人,忘記意外前的人事物,就像電腦被格式化般空白,後來父母透過醫生的幫助,找到一個方法可以改善病人的症狀,就是透年輕人熟悉的音樂,透過播放音樂讓一個音符一個故事的喚回他自己的過去記憶,故事是這樣開始;貝多芬說過音樂是精神世界和感官世界之間的橋樑。當我們聽到一段音樂,自然而然會帶動許多的回憶。畢業舞會的浪漫音樂、第一次約會的旋律,甚至是年少輕狂參加現場演唱會的感動,我們每個人都會對音樂作出反應,音樂存在於每個文化社會。它喚起我們的記憶,兒時的記憶,甚至是失憶症的患者。
搖滾電影很容易讓人喜歡的原因,除了故事劇情外,還有不斷讓人感動的歌曲出現,如該片中,主治女醫生偶然在收音機老搖滾電台聽到播放Bealtes的《 All You Need Is Love 》,隔天拿著Beatles的黑膠唱片(電影故事年代還是用黑膠唱片年代)到主角病房播放《 All You Need Is Love 》,將唱盤從紙袋中拿出,緩緩放在黑膠唱盤撥放機上,唱針緩緩放下,隨後會安靜個幾秒,沙沙的吵豆聲轉變成音樂旋律聲,那種氣氛實在很讓懷舊人著迷,畫面中原本癡呆眼睛散換的男主角,忽然間彷彿快速拼湊成完整的靈魂兩眼炯炯有神撐大,開始說著該歌曲收錄在Beatles《Magical Mystery Tour 》專輯,陶醉的擺動身體,興奮模樣連螢幕面前的我都能感受到那種悸動,男主角和我隨著旋律輕輕舞動,我太感動了,這絕不僅僅是我也是Bealtes的歌迷,不僅僅是我熱愛那個時期的搖滾,而是,因為男主角在潛意識裡面對音樂的執著與著迷。
電影中的父親,外表和個性,完全符合的傳統社會男人,保守固執,甚至略有大男人主義,一向觀念所有事情都認為自己可以扛下來,也許他在職場上可以呼風喚雨,但當遇到家庭問題,卻措手不及,甚至會有逃避的做法,他害怕去面對,尤其面對被公司解雇,而兒子又需要大筆醫療費時,因為他內心是矛盾脆弱和徬徨的,寧可派妻子去負責,而不願自己去處理,但是相反的,母親的角色卻是堅強、韌性的,甚至可以到父親公司低聲下氣幫老公挽回被解雇的命運,最後相反的卻為自己求的一份工作,可以維持家計,遇到事情,總是可以帶著微笑堅強面對,從電影中可以看到,母親不斷站在理性甚至支持男主角一方,她包容搖滾樂得叛逆,她甚至相信搖滾樂得力量,不只可以改變一人們的思考,更可以喚醒她失憶的兒子的記憶;當然,電影前半段父親這角色的固執保守,凸顯出男主角和父親相處來的尷尬和爭執,但後半段,父親為和兒子溝通,漸漸改變自己的態度,反差下的態度讓電影產生了巨大的情感深層,為了兒子改變,去了解去思考當初他們的相處,甚至為了送兒子聖誕節禮物,打電話call-in回答問題,辛苦得來兩張Grateful Dead演唱會票,這些行為不只是單純為了兒子而做,更是為自己而改變。
電影乍看下似乎敘說著父子的感情,但其實並不然如此單純,不難看出導演企圖對六七零年代時期的搖滾音樂致敬,電影中不斷強調著音樂本身帶給該世代人們的重要性,大篇幅的解釋歌曲的形而上精神,甚至那深奧歌詞背後的故事,透過男主角緩緩說來,只是很多人不了解它,而電影中的老父親,就像一般人的態度,不願了解也不想去了解的固執,但為不想要再失去兒子,找來研究音樂和腦瘤的教授對兒子利進行音樂治療。治療醫生很快地發現兒子對於迷幻搖滾樂特別有反應,像是Beatles、Bob Dylan和Grateful Dead等音樂。當兒子聽到這些音樂,他能夠侃侃而談且對答如流,完全不曉得這個年代已經過去了。
為了要和因大腦損傷而以為自己還活在嬉皮年代的兒子建立溝通管道,討厭搖滾樂的父親開始研究有關六○年代的迷幻搖滾樂...。
觀後感:
什麼是幸福的事?有人認為品嚐美食是幸福的事,有人喜歡四處旅遊尋找幸福感,更有人喜歡購物滿足幸福,這些都是因人而異的定義,對我而言,但有時候只要聆聽簡單對自己而言有意義的歌曲,便可稱上幸福,筆者我有個經驗,當兵前,總是i-pod和電腦不離身,所以,想聽任何歌曲都隨手可得,對那些歌曲的情感漸漸沒那麼深刻,純粹變成一種伴隨寂寞的聲音,直到進入軍隊,當過兵的人都知道,軍隊就是一個極為封閉的環境,與外隔絕的地方,想聽到自己喜歡的歌曲的機會比走在路上被正妹搭訕的機會少之又少,所以每當午夜夢迴時分,夜深人靜時,便開始懷念腦中熟悉的旋律,不自覺地哼哼唱唱,對那些歌曲是有種忘不掉的感覺,尤其你越不去想它,旋律越是清晰。
回到電影主題來,電影描述一個大腦受創的年輕人,忘記意外前的人事物,就像電腦被格式化般空白,後來父母透過醫生的幫助,找到一個方法可以改善病人的症狀,就是透年輕人熟悉的音樂,透過播放音樂讓一個音符一個故事的喚回他自己的過去記憶,故事是這樣開始;貝多芬說過音樂是精神世界和感官世界之間的橋樑。當我們聽到一段音樂,自然而然會帶動許多的回憶。畢業舞會的浪漫音樂、第一次約會的旋律,甚至是年少輕狂參加現場演唱會的感動,我們每個人都會對音樂作出反應,音樂存在於每個文化社會。它喚起我們的記憶,兒時的記憶,甚至是失憶症的患者。
搖滾電影很容易讓人喜歡的原因,除了故事劇情外,還有不斷讓人感動的歌曲出現,如該片中,主治女醫生偶然在收音機老搖滾電台聽到播放Bealtes的《 All You Need Is Love 》,隔天拿著Beatles的黑膠唱片(電影故事年代還是用黑膠唱片年代)到主角病房播放《 All You Need Is Love 》,將唱盤從紙袋中拿出,緩緩放在黑膠唱盤撥放機上,唱針緩緩放下,隨後會安靜個幾秒,沙沙的吵豆聲轉變成音樂旋律聲,那種氣氛實在很讓懷舊人著迷,畫面中原本癡呆眼睛散換的男主角,忽然間彷彿快速拼湊成完整的靈魂兩眼炯炯有神撐大,開始說著該歌曲收錄在Beatles《Magical Mystery Tour 》專輯,陶醉的擺動身體,興奮模樣連螢幕面前的我都能感受到那種悸動,男主角和我隨著旋律輕輕舞動,我太感動了,這絕不僅僅是我也是Bealtes的歌迷,不僅僅是我熱愛那個時期的搖滾,而是,因為男主角在潛意識裡面對音樂的執著與著迷。
電影中的父親,外表和個性,完全符合的傳統社會男人,保守固執,甚至略有大男人主義,一向觀念所有事情都認為自己可以扛下來,也許他在職場上可以呼風喚雨,但當遇到家庭問題,卻措手不及,甚至會有逃避的做法,他害怕去面對,尤其面對被公司解雇,而兒子又需要大筆醫療費時,因為他內心是矛盾脆弱和徬徨的,寧可派妻子去負責,而不願自己去處理,但是相反的,母親的角色卻是堅強、韌性的,甚至可以到父親公司低聲下氣幫老公挽回被解雇的命運,最後相反的卻為自己求的一份工作,可以維持家計,遇到事情,總是可以帶著微笑堅強面對,從電影中可以看到,母親不斷站在理性甚至支持男主角一方,她包容搖滾樂得叛逆,她甚至相信搖滾樂得力量,不只可以改變一人們的思考,更可以喚醒她失憶的兒子的記憶;當然,電影前半段父親這角色的固執保守,凸顯出男主角和父親相處來的尷尬和爭執,但後半段,父親為和兒子溝通,漸漸改變自己的態度,反差下的態度讓電影產生了巨大的情感深層,為了兒子改變,去了解去思考當初他們的相處,甚至為了送兒子聖誕節禮物,打電話call-in回答問題,辛苦得來兩張Grateful Dead演唱會票,這些行為不只是單純為了兒子而做,更是為自己而改變。
電影乍看下似乎敘說著父子的感情,但其實並不然如此單純,不難看出導演企圖對六七零年代時期的搖滾音樂致敬,電影中不斷強調著音樂本身帶給該世代人們的重要性,大篇幅的解釋歌曲的形而上精神,甚至那深奧歌詞背後的故事,透過男主角緩緩說來,只是很多人不了解它,而電影中的老父親,就像一般人的態度,不願了解也不想去了解的固執,但為不想要再失去兒子,找來研究音樂和腦瘤的教授對兒子利進行音樂治療。治療醫生很快地發現兒子對於迷幻搖滾樂特別有反應,像是Beatles、Bob Dylan和Grateful Dead等音樂。當兒子聽到這些音樂,他能夠侃侃而談且對答如流,完全不曉得這個年代已經過去了。
然而,對搖滾樂一點都不了解的老爸,認為等於是“吵死人的音樂”,但是為了與兒子重新建立溝通管道以及修復彼此的關係,他下定決心要徹底研究60年代的所有搖滾樂,從嚴重排斥到慢慢接受,最後甚至了解這類型音樂得曼妙處,進而喜歡,但是時代過去,隨著時間流逝,很多事物都人是以非,只能透過音樂補抓當下的一切。很多時候,先不要在嘗試前說喜歡或不喜歡,試過後才去評估,這或許可以給自己一個新的機會去喜歡另一件事物。
電影尾聲,老爸帶著兒子去看Grateful Dead演唱會,看完演唱會時,兒子對著父親說:「你是最棒的父親」,多麼真誠的一句話,每人心中對自己父親總是有許多話說不出來,但相信每個父親最想聽到自己的子女稱讚自己是最棒的父親,父親相信一切辛苦代價都值得的。
電影尾聲,老爸帶著兒子去看Grateful Dead演唱會,看完演唱會時,兒子對著父親說:「你是最棒的父親」,多麼真誠的一句話,每人心中對自己父親總是有許多話說不出來,但相信每個父親最想聽到自己的子女稱讚自己是最棒的父親,父親相信一切辛苦代價都值得的。
2011/08/19
男人搞得爛攤子,都是女人在收拾 / 하녀(The Housemaid)(1960)-(台譯:下女)觀後感
劇情簡介:
某天,音樂老師東植從女工郭善英處收到一封情書,並向舍監告發,善英被工廠開除。曾鼓勵善英寫信的朋友趙慶熙藉著鋼琴輔導的契機開始出入東植家。為了貼補家計,東植妻子做了很多裁縫活兒,身體越來越虛弱。東植委託慶熙尋找到一名合適的下女,幫助持家。
妻子懷孕回娘家的當下,慶熙藉機向東植表達了愛意,卻受到辱蔑被攆了出去。這一切都被窗外的下女看到眼裡。下女藉機誘惑東植,並與之發生了肉體關係。三個月後,下女懷孕。東植的妻子知道真相後,將下女推下樓梯,導致流產。失去孩子的下女怒火中燒,性情開始變得暴烈……。
觀後感:
上世紀六零年代,南韓上映了《下女》,嚇壞了許多南韓男性觀眾,也被喻為影響南韓電影往後發展得電影,倒底是怎樣得電影?這麼偉大,可以影響往後五十年韓國電影發展。
《下女》這名詞其實就是女僕人、女傭之意,故事劇本取自真實新聞事件改編,雖然電影上映至今已經五十年了,但如今看來,電影背後帶給觀者還是那麼不寒而慄得驚悚感仍存在,不因年代轉換而減弱,恐懼如此貼近我們生活,這不是沒有原因,因為任何人周遭都一定聽過類似事件不斷上演,它不像外星人攻擊人類荒謬,也不像殺人狂出現亂殺一通那麼罕見,它就是很習以為常(似乎這樣說法不好,但真的就是這樣!),新聞總是報導某某某分手,誰誰誰劈腿之類得新聞,連偶像劇造成得「小三」話題,更是讓男女關係產生緊張氣氛;觀看過後本片,不禁讚嘆電影得精彩程度和導演鋪陳得手法,讓電影不僅是一部駭人的警示寓言,也是南韓影史上的一個奇蹟。
影片講述的是擁有幸福一家四口的鋼琴教師,在舉報了一封“勾引”自己的情書之後,生活的一系列巨大改變。裡面不乏對男女思想、慾望,以及以和為貴的封建倫理餘荼交織起來的杯具的原因揭露。雖然是黑白電影,卻不乏一些十分大膽的男女親近鏡頭(而非標準的床戲)。當然,開頭的演員字幕部分,畫面也非常有創意,令人感嘆。而故事更是一波三折,令人震驚。可最後,導演卻用了解構手法結尾。 其實這樣類型得電影我們都看過很多,87年得 《致命的吸引力》(Fatal Attraction)、《出軌》 (Unfaithful)、《苦月亮》 (Bitter Moon),每一部電影得結局總是那麼深刻,但似乎還是無法警惕全天下想偷吃人得行為。
當時社會,下女一直是很明顯的社會問題,就像片頭夫妻倆讀的那條新聞,下女與主人的花邊事,實在是太常見不過了。當時的韓國,富有的家庭一般都會僱傭一個女僕幫助自己做家務,即下女,也被稱為食母,多是一些來自貧困山區的親戚或是農村來的老鄉,她們大多只能獲得基本的吃住供應,有些能獲得少量的報酬。同時,下女一直是男主人的性玩偶,也就是說作為中產階級的主人們,不但剝削著下女的勞動,還肆意侵占的她們的肉體。下女是當時社會地位最低下的人群之一,生活的艱苦才會讓她們更加渴望上層的生活,也正是這種渴望,才催生了無邊慾望的下女。
導演在處理這幾個人物的時候,態度是曖昧的,他並沒有刻意去褒揚或者去貶低某個角色,而是盡可能的將每個角色的性格豐富,讓我們看到他們可憎的一面,同時也感受到他們可悲的一面。李銀心飾演的下女,雖然來自社會最底層,卻絕不是一個單純乖巧的女孩。從她出現的第一個鏡頭開始,這個叼著香煙的女人就在向所有人宣告自己的野性。第一次來到鋼琴老師家表演的那場抓老鼠的遊戲,也足以說明她的心機。最終,在慾望的驅使下,她與這個家庭越纏越緊,最終共同陷入無底深淵。這一切的根源,當然來自於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包括那兩個示愛的女工,幾個底層女人的每一次瘋狂,都透露出對鋼琴老師以及他背後所代表的上流生活的無盡渴望。
這種兩面性也同樣體現在那對鋼琴師夫婦身上,男主人一方面對年輕的女孩充滿著期待,另一方面卻為了顧及自己的聲名和地位而不敢有所行動。而當他與下女發生關係以後,則為了維持自己穩定的生活,步步退讓,也最終釀成悲劇。更值得關注的是女主人,在女主人身上一直體現的是傳統韓國女人的賢惠與隱忍,包括她一直穿著的傳統韓服,也與下女時髦的裙子形成對比。不過這個女人也並非如表面那樣賢淑,反而是更有心計,當得知丈夫與下女發生關係後,她最先想到的是兩人千萬不能有孩子,因為孩子自然會引出一大堆諸如爭奪家財的問題。她也馬上威逼利誘下女墮胎。並在下女的威脅下,女主人開始妥協,一方面接受了下女很多的無理要求,一方面開始拼命的工作,希望以自己的能力,負擔這個家庭的經濟需求,最終擺脫下女的威脅。只可惜,她還並沒有達成目標,悲劇便已發生。
片中的男女關係的變化也是看點之一,60年代的韓國一直被視為韓國社會的重要轉變期,由傳統的儒教社會向近代社會轉變,政治、經濟上的變化,也讓韓國在思想上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傳統的儒教社會中,男人佔有主導地位,正直、誠實都是他們的準則。同時,父權不可侵犯,女人處於從屬地位。而在向近代社會的轉變過程中,女人地位相應提高,而男人開始陷入失落和迷茫期,他們在慢慢失去著自己的地位,自然也找不到方向了。比如本片,金振奎飾演的男主人在劇作上一直是個被動的角色,他幾乎沒有一個行為是主動推動劇情發展的,推動劇情的都是女人,或是下女,或是女主人,或是那兩個示愛的女工,甚至是那個患有殘疾的女兒。而在人物性格上,男主人懦弱,猶豫不決,雖然他是家庭經濟的支柱,但卻絕對不是這個家精神的支柱,發現下女懷孕之後,他馬上選擇求助於妻子。而之後當下女要求他與自己同住,他也只能在妻子的建議下乖乖順從。另外,在人物設置上,也是很明顯的女強男弱,除了男主人和他兒子之外,你甚至找不到其他的女性角色。以上的種種設置,都是導演對當時韓國社會的一種暗示。
導演擅長塑造緊張氣氛,黑暗陰森氣氛詮釋有力,彷彿就是南韓得西區考克,導演高明在於將這個家庭倫理的故事包裹在一個驚悚的外衣下。大量室外窺視的鏡頭,出色的音效和配樂,都為影片烘托出濃重的驚悚氛圍。當然,更多的緊張來自於角色以及他們的關係變化。片中有個道具很有意思,就是那瓶老鼠藥,這瓶被放在廚房的老鼠藥,就像一枚定時炸彈,時刻牽動著觀眾的神經。其實下女也跟那瓶老鼠藥一樣,從她來到這個家,觀眾就一直在為她的瘋狂而緊張。擔心她什麼時候會大爆發。不得不提到樓梯,樓梯的存在,將這個家庭分割成兩個空間,樓上是下女,樓下是鋼琴老師一家,樓梯既是一種阻隔,也是一種紐帶,將兩個階級交合到一起。刨除這些暗示,單對豐富電影語言,樓梯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針對樓梯,出現了多次仰拍與俯拍的鏡頭。也讓這個很狹小的拍攝空間,產生了更多劇情張力。而結尾,仰面倒在樓梯上的下女,也足以震撼每一位觀眾。
結尾的段落極可能是導演巧妙得神來之筆,也讓影片增添了些超現實的味道。故事重新回到開始,男主人公對著鏡頭講起了男人的小齷齪,果然,有錢的中年男子無法抗拒年輕的小姑娘。間接的使用也讓影片直問每個觀眾,無疑為本作增加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之後的金綺泳還以此題材陸續拍攝了《火女》以及《火女82》,風格更加大膽,可惜一直無緣觀看。
某天,音樂老師東植從女工郭善英處收到一封情書,並向舍監告發,善英被工廠開除。曾鼓勵善英寫信的朋友趙慶熙藉著鋼琴輔導的契機開始出入東植家。為了貼補家計,東植妻子做了很多裁縫活兒,身體越來越虛弱。東植委託慶熙尋找到一名合適的下女,幫助持家。
妻子懷孕回娘家的當下,慶熙藉機向東植表達了愛意,卻受到辱蔑被攆了出去。這一切都被窗外的下女看到眼裡。下女藉機誘惑東植,並與之發生了肉體關係。三個月後,下女懷孕。東植的妻子知道真相後,將下女推下樓梯,導致流產。失去孩子的下女怒火中燒,性情開始變得暴烈……。
觀後感:
上世紀六零年代,南韓上映了《下女》,嚇壞了許多南韓男性觀眾,也被喻為影響南韓電影往後發展得電影,倒底是怎樣得電影?這麼偉大,可以影響往後五十年韓國電影發展。
《下女》這名詞其實就是女僕人、女傭之意,故事劇本取自真實新聞事件改編,雖然電影上映至今已經五十年了,但如今看來,電影背後帶給觀者還是那麼不寒而慄得驚悚感仍存在,不因年代轉換而減弱,恐懼如此貼近我們生活,這不是沒有原因,因為任何人周遭都一定聽過類似事件不斷上演,它不像外星人攻擊人類荒謬,也不像殺人狂出現亂殺一通那麼罕見,它就是很習以為常(似乎這樣說法不好,但真的就是這樣!),新聞總是報導某某某分手,誰誰誰劈腿之類得新聞,連偶像劇造成得「小三」話題,更是讓男女關係產生緊張氣氛;觀看過後本片,不禁讚嘆電影得精彩程度和導演鋪陳得手法,讓電影不僅是一部駭人的警示寓言,也是南韓影史上的一個奇蹟。
影片講述的是擁有幸福一家四口的鋼琴教師,在舉報了一封“勾引”自己的情書之後,生活的一系列巨大改變。裡面不乏對男女思想、慾望,以及以和為貴的封建倫理餘荼交織起來的杯具的原因揭露。雖然是黑白電影,卻不乏一些十分大膽的男女親近鏡頭(而非標準的床戲)。當然,開頭的演員字幕部分,畫面也非常有創意,令人感嘆。而故事更是一波三折,令人震驚。可最後,導演卻用了解構手法結尾。 其實這樣類型得電影我們都看過很多,87年得 《致命的吸引力》(Fatal Attraction)、《出軌》 (Unfaithful)、《苦月亮》 (Bitter Moon),每一部電影得結局總是那麼深刻,但似乎還是無法警惕全天下想偷吃人得行為。
當時社會,下女一直是很明顯的社會問題,就像片頭夫妻倆讀的那條新聞,下女與主人的花邊事,實在是太常見不過了。當時的韓國,富有的家庭一般都會僱傭一個女僕幫助自己做家務,即下女,也被稱為食母,多是一些來自貧困山區的親戚或是農村來的老鄉,她們大多只能獲得基本的吃住供應,有些能獲得少量的報酬。同時,下女一直是男主人的性玩偶,也就是說作為中產階級的主人們,不但剝削著下女的勞動,還肆意侵占的她們的肉體。下女是當時社會地位最低下的人群之一,生活的艱苦才會讓她們更加渴望上層的生活,也正是這種渴望,才催生了無邊慾望的下女。
導演在處理這幾個人物的時候,態度是曖昧的,他並沒有刻意去褒揚或者去貶低某個角色,而是盡可能的將每個角色的性格豐富,讓我們看到他們可憎的一面,同時也感受到他們可悲的一面。李銀心飾演的下女,雖然來自社會最底層,卻絕不是一個單純乖巧的女孩。從她出現的第一個鏡頭開始,這個叼著香煙的女人就在向所有人宣告自己的野性。第一次來到鋼琴老師家表演的那場抓老鼠的遊戲,也足以說明她的心機。最終,在慾望的驅使下,她與這個家庭越纏越緊,最終共同陷入無底深淵。這一切的根源,當然來自於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包括那兩個示愛的女工,幾個底層女人的每一次瘋狂,都透露出對鋼琴老師以及他背後所代表的上流生活的無盡渴望。
這種兩面性也同樣體現在那對鋼琴師夫婦身上,男主人一方面對年輕的女孩充滿著期待,另一方面卻為了顧及自己的聲名和地位而不敢有所行動。而當他與下女發生關係以後,則為了維持自己穩定的生活,步步退讓,也最終釀成悲劇。更值得關注的是女主人,在女主人身上一直體現的是傳統韓國女人的賢惠與隱忍,包括她一直穿著的傳統韓服,也與下女時髦的裙子形成對比。不過這個女人也並非如表面那樣賢淑,反而是更有心計,當得知丈夫與下女發生關係後,她最先想到的是兩人千萬不能有孩子,因為孩子自然會引出一大堆諸如爭奪家財的問題。她也馬上威逼利誘下女墮胎。並在下女的威脅下,女主人開始妥協,一方面接受了下女很多的無理要求,一方面開始拼命的工作,希望以自己的能力,負擔這個家庭的經濟需求,最終擺脫下女的威脅。只可惜,她還並沒有達成目標,悲劇便已發生。
片中的男女關係的變化也是看點之一,60年代的韓國一直被視為韓國社會的重要轉變期,由傳統的儒教社會向近代社會轉變,政治、經濟上的變化,也讓韓國在思想上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傳統的儒教社會中,男人佔有主導地位,正直、誠實都是他們的準則。同時,父權不可侵犯,女人處於從屬地位。而在向近代社會的轉變過程中,女人地位相應提高,而男人開始陷入失落和迷茫期,他們在慢慢失去著自己的地位,自然也找不到方向了。比如本片,金振奎飾演的男主人在劇作上一直是個被動的角色,他幾乎沒有一個行為是主動推動劇情發展的,推動劇情的都是女人,或是下女,或是女主人,或是那兩個示愛的女工,甚至是那個患有殘疾的女兒。而在人物性格上,男主人懦弱,猶豫不決,雖然他是家庭經濟的支柱,但卻絕對不是這個家精神的支柱,發現下女懷孕之後,他馬上選擇求助於妻子。而之後當下女要求他與自己同住,他也只能在妻子的建議下乖乖順從。另外,在人物設置上,也是很明顯的女強男弱,除了男主人和他兒子之外,你甚至找不到其他的女性角色。以上的種種設置,都是導演對當時韓國社會的一種暗示。
導演擅長塑造緊張氣氛,黑暗陰森氣氛詮釋有力,彷彿就是南韓得西區考克,導演高明在於將這個家庭倫理的故事包裹在一個驚悚的外衣下。大量室外窺視的鏡頭,出色的音效和配樂,都為影片烘托出濃重的驚悚氛圍。當然,更多的緊張來自於角色以及他們的關係變化。片中有個道具很有意思,就是那瓶老鼠藥,這瓶被放在廚房的老鼠藥,就像一枚定時炸彈,時刻牽動著觀眾的神經。其實下女也跟那瓶老鼠藥一樣,從她來到這個家,觀眾就一直在為她的瘋狂而緊張。擔心她什麼時候會大爆發。不得不提到樓梯,樓梯的存在,將這個家庭分割成兩個空間,樓上是下女,樓下是鋼琴老師一家,樓梯既是一種阻隔,也是一種紐帶,將兩個階級交合到一起。刨除這些暗示,單對豐富電影語言,樓梯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針對樓梯,出現了多次仰拍與俯拍的鏡頭。也讓這個很狹小的拍攝空間,產生了更多劇情張力。而結尾,仰面倒在樓梯上的下女,也足以震撼每一位觀眾。
結尾的段落極可能是導演巧妙得神來之筆,也讓影片增添了些超現實的味道。故事重新回到開始,男主人公對著鏡頭講起了男人的小齷齪,果然,有錢的中年男子無法抗拒年輕的小姑娘。間接的使用也讓影片直問每個觀眾,無疑為本作增加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之後的金綺泳還以此題材陸續拍攝了《火女》以及《火女82》,風格更加大膽,可惜一直無緣觀看。
2011/08/17
不是電影爛,而是我們都長大了-Super 8(2011)-(台譯:超級八)觀後感
劇情簡介:
時間是1979年,美國俄亥俄州一個平凡小鎮。少年喬·蘭布痛失母親,生死悲痛讓他久久地沉默。數月後,他應好朋友查爾斯的邀請,決定約上幾個朋友一起用8釐米攝影機(8 mm)拍攝一部恐怖電影。當然令他下定決心的,是那個令她心儀的美麗女孩愛麗絲也參與其中。在某個夜晚,愛麗絲駕駛父親的汽車載著夥伴們來到火車站拍戲,誰知卻目睹了一場極其慘烈的火車事故。
這起事故還只是一系列不尋常事件的開始,小鎮上的人們相繼離奇失踪,各種奇怪的事件也接連發生。少年們的8釐米攝影機 記錄關於這一切的秘密……
觀後感:
台灣片商取片名的創意,相信是華人電影圈中最有創意的,不誇張吧!舉例之前的澳洲Cult Film《黯陰羊》諧音也鬧的沸沸揚揚,最近的泰國電影恐怖電影《陰地》,這真叫人難以啟齒的片名,如果和女生去看電影,說:「走我們去看“陰地“!」這像話嗎?!還有新聞鬧很大的《黑蘭嬌》,個人實在這創意點優秀,電影中黑人美女殺手,每次殺完人總是在桌上放上一朵蘭花,果然名不虛傳,但台灣新聞局認為不妥(沒幽默感),被迫片商修改成《黑蘭煞》?!似乎好像沒有比較好聽,不管如何,片名的記憶點果然會讓電影帶來更多人的注意,或許票房沒什麼實質上幫助,但至少多了些話題討論,這部《Super 8》翻做《超級八》,一聽馬上就記牢,對電影印象深刻,果然娛樂性質和宣傳目的都達到。
2011年暑假幾檔科幻強片《變形金剛》、《藍色小精靈》《超級八》,彷彿回到八零年代似的,這些都是來自於上世紀八零年代的產物,現在透過電腦CG技術將舊題材重新詮釋翻上大螢幕,這也讓許多上了年紀的朋友(包括我)都存在一種復古情懷中,找回童年回憶,其中《超級八》是這幾部中最懷舊最復古的,光片名《 Super 8》,就知道那是上世紀流行的家用攝像機,採用8釐米的膠片可以自制電影,筆者我上了研究所後,很迷戀老舊物品,收購了許多七八零年代物品,終於被我找覓到一個超八釐米攝影機,得來容易,卻使用困難,只可惜膠片已停止生產,目前只能透過管道向老玩家購買存留下來的膠片,當然價錢不匪,所以,目前這隻超八釐米攝影機暫時淪落成擺設物品。
這是部懷舊得電影,也是就是說,看這部電影時,必須拋開許多現在觀影得習慣,別太多成見,才會懂得導演得用意;電影開始,沒有手機、沒有網路得年代,Disco音樂聲響大過於搖滾樂,濃厚得八零年代青少年電影風格,永遠脫離不了那幾個不起眼得死黨,在漫漫無聊炎熱暑假騎著腳踏車,到處探險遭遇到怪事的故事,這群少年,正面臨著尷尬青春期,要大不大要小不小的人生階段,這階段的男生滿腦子都是黏膩荷爾蒙味道,異性對他們而言是探險是神祕,當然除了自己姊妹以外,所以更覺得好奇,這是正常得,此外他們精力旺盛,可以做很多蠢事,拍電影這是電影主角這群死黨目前最想做得大事,這群死黨不同的個性是生動的,每個人的缺點亦都相當可愛。電影安排不禁讓人連想起 《站在我這邊》(Stand by Me) 、《七寶奇謀》(The Goonies)、《外星人E.T》(E.T) 、《第三類接觸》(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等科幻冒險電影,既有懷舊的情懷,又有非常獨特的創新精神,導演很巧妙地結合了科幻題材和一群青少年之間的友情,精準地捕捉到每個世代青少年的內心世界。
雖然電影主軸圍繞著小鎮所發生的一樁又一樁怪事,但不難看出導演透過這些事件凸顯出人們最珍貴得情感, 男女主角的家庭背景一個是年幼喪母,一個是缺乏父愛。不完美的人物性格,人性上或多或少的缺失。男主角逝去媽媽留下來的遺物—— 一個具有典型70年代特性的相鏈。代表著一種隔閡,一種情結。通過這次暑假所發生的一系列事情,讓兩個家庭在生死離別之際感悟到人生的真諦。 學會感恩、學會放手。放手的那一刻代表著成長,主角最後與母親連結的項鍊,被外星人超強吸力吸著飛往天空,緊拉著不如就放了,代表著釋懷。
這些懷舊元素安插在科幻片中其實並不顯突兀。導演J.J. Abrams 是個會講故事的導演,以孩子的視覺入手,在獵奇的狀態下把故事進程鋪排得十分流暢,充滿懸疑感。電影很吊人胃口,懸疑緊張的事件不斷傳出,但畫面總是看不到外星怪物,那種手法和《科佛洛檔案》(Cloverfield )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只是最終我們還是看到了怪物的真面目。只是你也許會失望,這怪物實在是太普通了,不驚艷,不恐怖。但正是這種與劇情鋪成形成對比的反差,我們才可以看到一部極為優秀的電影誕生,仔細想想,電影在科幻中雜糅時代感,在時代背景中穿插情感,無論是親情、友情、初戀、矛盾還是成長都讓美國人感受到了曾經那個年代的純真。而這些純真的元素才是《 Super 8》最終想要表現出來的。擁有童趣的好奇心是緬懷一個時代最好的方式,孩子們探險的過程才是正真感人肺腑的。所以,美國人才可以在《 Super 8》中得到一種慰籍,因為這是屬於美國人的專屬記憶。
時間是1979年,美國俄亥俄州一個平凡小鎮。少年喬·蘭布痛失母親,生死悲痛讓他久久地沉默。數月後,他應好朋友查爾斯的邀請,決定約上幾個朋友一起用8釐米攝影機(8 mm)拍攝一部恐怖電影。當然令他下定決心的,是那個令她心儀的美麗女孩愛麗絲也參與其中。在某個夜晚,愛麗絲駕駛父親的汽車載著夥伴們來到火車站拍戲,誰知卻目睹了一場極其慘烈的火車事故。
這起事故還只是一系列不尋常事件的開始,小鎮上的人們相繼離奇失踪,各種奇怪的事件也接連發生。少年們的8釐米攝影機 記錄關於這一切的秘密……
觀後感:
台灣片商取片名的創意,相信是華人電影圈中最有創意的,不誇張吧!舉例之前的澳洲Cult Film《黯陰羊》諧音也鬧的沸沸揚揚,最近的泰國電影恐怖電影《陰地》,這真叫人難以啟齒的片名,如果和女生去看電影,說:「走我們去看“陰地“!」這像話嗎?!還有新聞鬧很大的《黑蘭嬌》,個人實在這創意點優秀,電影中黑人美女殺手,每次殺完人總是在桌上放上一朵蘭花,果然名不虛傳,但台灣新聞局認為不妥(沒幽默感),被迫片商修改成《黑蘭煞》?!似乎好像沒有比較好聽,不管如何,片名的記憶點果然會讓電影帶來更多人的注意,或許票房沒什麼實質上幫助,但至少多了些話題討論,這部《Super 8》翻做《超級八》,一聽馬上就記牢,對電影印象深刻,果然娛樂性質和宣傳目的都達到。
2011年暑假幾檔科幻強片《變形金剛》、《藍色小精靈》《超級八》,彷彿回到八零年代似的,這些都是來自於上世紀八零年代的產物,現在透過電腦CG技術將舊題材重新詮釋翻上大螢幕,這也讓許多上了年紀的朋友(包括我)都存在一種復古情懷中,找回童年回憶,其中《超級八》是這幾部中最懷舊最復古的,光片名《 Super 8》,就知道那是上世紀流行的家用攝像機,採用8釐米的膠片可以自制電影,筆者我上了研究所後,很迷戀老舊物品,收購了許多七八零年代物品,終於被我找覓到一個超八釐米攝影機,得來容易,卻使用困難,只可惜膠片已停止生產,目前只能透過管道向老玩家購買存留下來的膠片,當然價錢不匪,所以,目前這隻超八釐米攝影機暫時淪落成擺設物品。
這是部懷舊得電影,也是就是說,看這部電影時,必須拋開許多現在觀影得習慣,別太多成見,才會懂得導演得用意;電影開始,沒有手機、沒有網路得年代,Disco音樂聲響大過於搖滾樂,濃厚得八零年代青少年電影風格,永遠脫離不了那幾個不起眼得死黨,在漫漫無聊炎熱暑假騎著腳踏車,到處探險遭遇到怪事的故事,這群少年,正面臨著尷尬青春期,要大不大要小不小的人生階段,這階段的男生滿腦子都是黏膩荷爾蒙味道,異性對他們而言是探險是神祕,當然除了自己姊妹以外,所以更覺得好奇,這是正常得,此外他們精力旺盛,可以做很多蠢事,拍電影這是電影主角這群死黨目前最想做得大事,這群死黨不同的個性是生動的,每個人的缺點亦都相當可愛。電影安排不禁讓人連想起 《站在我這邊》(Stand by Me) 、《七寶奇謀》(The Goonies)、《外星人E.T》(E.T) 、《第三類接觸》(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等科幻冒險電影,既有懷舊的情懷,又有非常獨特的創新精神,導演很巧妙地結合了科幻題材和一群青少年之間的友情,精準地捕捉到每個世代青少年的內心世界。
雖然電影主軸圍繞著小鎮所發生的一樁又一樁怪事,但不難看出導演透過這些事件凸顯出人們最珍貴得情感, 男女主角的家庭背景一個是年幼喪母,一個是缺乏父愛。不完美的人物性格,人性上或多或少的缺失。男主角逝去媽媽留下來的遺物—— 一個具有典型70年代特性的相鏈。代表著一種隔閡,一種情結。通過這次暑假所發生的一系列事情,讓兩個家庭在生死離別之際感悟到人生的真諦。 學會感恩、學會放手。放手的那一刻代表著成長,主角最後與母親連結的項鍊,被外星人超強吸力吸著飛往天空,緊拉著不如就放了,代表著釋懷。
這些懷舊元素安插在科幻片中其實並不顯突兀。導演J.J. Abrams 是個會講故事的導演,以孩子的視覺入手,在獵奇的狀態下把故事進程鋪排得十分流暢,充滿懸疑感。電影很吊人胃口,懸疑緊張的事件不斷傳出,但畫面總是看不到外星怪物,那種手法和《科佛洛檔案》(Cloverfield )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只是最終我們還是看到了怪物的真面目。只是你也許會失望,這怪物實在是太普通了,不驚艷,不恐怖。但正是這種與劇情鋪成形成對比的反差,我們才可以看到一部極為優秀的電影誕生,仔細想想,電影在科幻中雜糅時代感,在時代背景中穿插情感,無論是親情、友情、初戀、矛盾還是成長都讓美國人感受到了曾經那個年代的純真。而這些純真的元素才是《 Super 8》最終想要表現出來的。擁有童趣的好奇心是緬懷一個時代最好的方式,孩子們探險的過程才是正真感人肺腑的。所以,美國人才可以在《 Super 8》中得到一種慰籍,因為這是屬於美國人的專屬記憶。
2011/08/15
勝在猩猩,敗亦在猩猩,淺談猩猩系列 / 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2011)-(台譯:猩球崛起)觀後感
劇情簡介:
背景設定在今日的舊金山,電影是基於現實的警世故事,科幻與科學事實鎔鑄一爐,當人類在研究基因工程時,將智慧灌注於人猿體內,一場不可避免的星球主導戰爭即將爆發。
觀後感:
因為自己喜歡電影,所以特別很喜歡和身邊朋友聊天時,聊電影聊經典,最愛問的問題就是最喜歡哪部電影,乍看一個很平常微小的問題,對我而言,卻像部投影機,怎麼說呢?問答過程中,浩大海洋般的電影類型裡,卻情有獨鍾挑中一部電影,必然這部電影給你感動絕非偶然,試著了解該部電影,即可容易窺看該人的個性及人生觀,問答過程有人會尷尬的回答,也有人會興奮滔滔不絕回答,鮮明有趣,從每人眼神閃爍間彷彿讀到訊息,時空間折射出的畫面,就像投影機透過光線將刻劃再投影片上的影像,隨著光影轉動昏暗,有關愛情、有關親情、甚至有關個人最私密的過去,說著自己的故事。
是每個人生長環境不同,接觸電影的管道截然不同,很容易從對答中認識談話者,儼然變成我認識朋友生長背景的第一步測試,掏心掏肺回答最愛電影時,過程彷彿揭開 中古世紀北海海妖神祕密檔案般興奮緊張,永遠讓你猜不透答案,這是應該是這樂趣其中之一吧,當電影名稱說出,彷彿和他人有更深入的連結與共鳴,這模式是特製的;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部經典,或是一系列電影,是無法取代地位,很難解釋為何的喜歡,就是死忠塌地的捍衛和擁有, 本片乃科幻經典就是筆者死心塌地的追求者,身邊朋友不難發現筆者喜歡APE系列的蹤跡,如FB上的大頭照、名片上的設計等等許多網路媒介都使用APE為肖像。
網路很多人都說本片是《浩劫餘生》(Planet of the Apes)(1968)、《決戰猩球》(Planet of the Apes)(2001)的翻拍改編,其實這樣說法有點錯誤和誤導,雖然說《浩劫餘生》(Planet of the Apes)(1968)是整個系列作品的最忠核心,也是最透徹表現出該小說作者.鮑李(Pierre Boulle)的理念,但是,觀看過本片《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論電影裡頭的安排事件和世界觀,甚至領導者猿猴凱撒的名字,筆者認為嚴格說是改編翻拍於1972年的《猩球征服》(Conquest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才正確, 在72年電影中的猿族夫婦最終沒能逃脫人類毒手,但他們的孩子凱撒卻在善良的馬戲團主里卡多(Ricardo Montalban)的保護下長大了,1983年,來自外太空的病毒使貓狗滅絕了,人類開始以會說話的猩猩作為寵物,但他們的遭遇卻比貓狗慘得多,1991年,在凱撒的領導下,日益聰明的猿族,即猩猩(Orangutans)、黑猩猩(Chimps)和大猩猩們(Gorillas)聯合起來反抗了。
姑且不論翻拍的如何,以今日科幻電影來講,電影算是尚可之作,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壞,但與一般科幻電影只多一個優勢就是經典電影翻拍的背景當靠山,其餘似乎無法追尋經典的路徑,電影聚焦於人猿進化為高級智慧生物、進而攻占地球之前的種種際遇。主題不外乎是帶有警世性質的——人類瘋狂的野心所產生的惡果。其實這樣的模式電影,似乎變成好萊塢科幻電影甜蜜糖衣,裹上這糖衣,內容是什麼都不重要了, 彷彿任何題材皆可成一系統,早年的 《科學怪人》(Frankenstein)、《變蠅人》(The Fly)、《透明人》( Hollow Man )甚至轉變成許許多多怪獸和殭屍電影,皆可看出文本脈絡,就是瘋狂人類想要改自然模式,卻遭後遺症反撲的故事。
電影中,片中的黑猩猩領袖有一個偉大的名字:凱撒。 從這一點上來看,與其說這是猩猩對於人的革命,不如說,這其實就是人類內部的鬥爭,當然,也可以說是猩猩內部的鬥爭。猩猩是人類的實驗對象,因為猩猩要弱於人類,但是仔細翻看一下歷史,你會發現,人類會對弱者作出如何令人髮指的事情,恐怕身為天朝上國的子民,有一段歷史我們是無論如何也忘記不了的。醫藥實驗這種事情本來就是泯滅人性的事情,要說是功利主義也不為過。損失少數弱勢群體的利益來滿足大多數人的利益,這也許就是這件事情的真正含義。基於此點,人類會停止藥物實驗嗎?當然不會,所以,人性什麼的,還有什麼資格評價呢?也就是說,今天你我生病時所吃的藥,我們所擁有的健康治愈,都是基於無數生命的犧牲之上的。當然,也許小白鼠跟猩猩都不算生命,都只是人類的玩偶而已。
於是發現,當人在面對人自己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時,人類的殘忍可謂是冷靜之極又無情之至的。仔細看一看片尾那個備受摧殘的猩猩便可得知,對於它的死活也許你根本不在乎,一旦聯想到,這一個猩猩的犧牲可能會拯救成千上萬的生命,內心的最後一絲猶豫也便被某種莫名崇高的使命感取代了。人類常會對自己進行洗腦,儘管我們經常講不要被洗腦,當把任何一個作為個體的人放到體制與一個大群體之中時,對於個體的挑戰,便會被我們自己自動投射到對一個體制的挑戰上,於是這種挑戰將變得無可忍受。
如果猩猩能夠最終消滅人類,成為地球的主宰,可以預見的是,這些猩猩所創立的文明將會是人類文明的一個翻版,其實沒有什麼可新奇的。而對於這部電影,為什麼這麼多人覺得它好,也許就基於一種天生的種族意識。我們人類,當面對來自外族的侵犯時,會變得十分團結。每當此種時候,我們便會想起我們是一個種族,但如果外患消失,我恐怕內鬥便又開始了。而猩猩也許只可以算是人類內部種族的一個縮影,其根本與人類並無不同,對於一隻名叫凱撒,並能講英語的猩猩,還能有什麼更多的期待呢。可以預見的是,猩猩的第一個文明,肯定是獨裁的文明,因為這隻猩猩叫凱撒,說不定,未來還會出現一隻叫希特勒的猩猩呢。
電影另外一個讓人覺得好的地方,就是人類徹徹底底挫敗(很開心看到這樣結局設定),這個結局是好萊塢罕有的安排,娛樂電影史上,人類總是天命驕子態度,地球這小小星球,命運卻氾太歲般厄運連連,遭受過各式各樣外星人無數的攻擊入侵、世界末日般的環境惡劣反撲、彗星發瘋似的撞向地球、古老外星病菌入侵等等恐怖事件,人類皆可以安然退場,這怪異角色在電影中通常都是不敗不死的形象,很少是被征服甚至被取代的,但在《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中,終於看到人類脆弱一面,電影中令人印象深刻一段是凱薩率領的猩猿軍隊,擊垮了人類的戰車和槍枝,甚至直升機都擊潰,尤其電影中猩猩騎者奔馳的黑馬,衝向手持步槍的人類,一一擊退,過程極為讓人振奮,或許,幾年來人類自私的作為,讓人類自己都看不過去了,透過電影劇情安排設定,彷彿有種替天行道的快感,但的確也使觀者有省思的作用,電影尾聲,看到來到當初的原始樹林,凱薩爬往高於天際的大樹上,遠觀人類文明的城市,可想而知,猩猩的文明將誕生在這片森林之中,而早晚有一天,他們會超越人類,不過這一切其實本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如果歷史這樣寫定的話,那出現新的文明來取代猩猩文明,其實也是早晚的事情。而人類的衰亡,對於整個地球,未必是壞事。在這個星球上,人類想要成為真正的主宰,還早得很。
寫到此時,心中卻一陣驚,此片暗藏了一個大浮筆,這要連結到1968年《浩劫餘生》(Planet of the Apes),如果以該片結局這樣安排設計,人類陸續戰敗了,也許,沒多久凱薩率領猩猿族群侵佔了美洲,緊接著南美,甚至橫跨太平洋亞州也淪陷了,緊接著歐洲,征服了人類,佔領了地球,人類慢慢滅亡,但這之前事件地球已經送了一批太空人,前往太空探險,某日太空船失事,掉到一個充滿猿猴的星球,後來逃跑來到海邊,看到傾倒殘破的自由女神,才知這是地球,換句話說,說本片《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是1968年《浩劫餘生》(Planet of the Apes)得前傳是說得通的。
(有趣的當年報紙報導)
相關電影系列作品介紹:
《浩劫餘生》(Planet of the Apes) 1968年喬治的飛船誤入兩千年後的地球並失事,在善良的猿族夫婦茲瑞和考尼斯的幫助下,他逃出了猿族的監牢,但猿族首領佐斯博士並沒打算放過他...
《失陷猩球》(Beneath the Planet of the Apes) 1970年前來搜尋喬治的飛船再次失事在星球上,新加入的戰友和喬治聯手去阻止猿族對人類的殺戮。
《逃離猩球》(Escape from the Planet of the Apes) 1971年幫助人類的猿族夫婦茲瑞和考尼斯這回自身難保,他們的飛船墜毀在1973年的地球,人類發現了未來猿族將要統治人類,瑞茲肚裡的小猿孩能存活嗎?人們將怎麼對待他們這對會說話的猿族?
《猩球征服》(Conquest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1972年上集中猿族夫婦最終沒能逃脫人類毒手,但他們的孩子凱撒卻在善良的馬戲團主里卡多(Ricardo Montalban)的保護下長大了,1983年,來自外太空的病毒使貓狗滅絕了,人類開始以會說話的猩猩作為寵物,但他們的遭遇卻比貓狗慘得多,1991年,在凱撒的領導下,日益聰明的猿族,即猩猩(Orangutans)、黑猩猩(Chimps)和大猩猩們(Gorillas)聯合起來反抗了,人類能鎮壓這場猿族的革命嗎?
《決戰猩球》(Battle for the Planet of the Apes) 1973年2678年,猿族教授在講述凱撒當年的故事,那是在2015年,猿族中發生叛亂,大猩猩們在將軍艾多(General Aldo)的帶領下和一群發生變異的人類一同意圖推翻凱撒的領導,決戰開始了...
《決戰猩球》( Planet of the Apes) 2001年,由鬼才Tim Burton重拍,真是差強人意。
背景設定在今日的舊金山,電影是基於現實的警世故事,科幻與科學事實鎔鑄一爐,當人類在研究基因工程時,將智慧灌注於人猿體內,一場不可避免的星球主導戰爭即將爆發。
觀後感:
因為自己喜歡電影,所以特別很喜歡和身邊朋友聊天時,聊電影聊經典,最愛問的問題就是最喜歡哪部電影,乍看一個很平常微小的問題,對我而言,卻像部投影機,怎麼說呢?問答過程中,浩大海洋般的電影類型裡,卻情有獨鍾挑中一部電影,必然這部電影給你感動絕非偶然,試著了解該部電影,即可容易窺看該人的個性及人生觀,問答過程有人會尷尬的回答,也有人會興奮滔滔不絕回答,鮮明有趣,從每人眼神閃爍間彷彿讀到訊息,時空間折射出的畫面,就像投影機透過光線將刻劃再投影片上的影像,隨著光影轉動昏暗,有關愛情、有關親情、甚至有關個人最私密的過去,說著自己的故事。
是每個人生長環境不同,接觸電影的管道截然不同,很容易從對答中認識談話者,儼然變成我認識朋友生長背景的第一步測試,掏心掏肺回答最愛電影時,過程彷彿揭開 中古世紀北海海妖神祕密檔案般興奮緊張,永遠讓你猜不透答案,這是應該是這樂趣其中之一吧,當電影名稱說出,彷彿和他人有更深入的連結與共鳴,這模式是特製的;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部經典,或是一系列電影,是無法取代地位,很難解釋為何的喜歡,就是死忠塌地的捍衛和擁有, 本片乃科幻經典就是筆者死心塌地的追求者,身邊朋友不難發現筆者喜歡APE系列的蹤跡,如FB上的大頭照、名片上的設計等等許多網路媒介都使用APE為肖像。
網路很多人都說本片是《浩劫餘生》(Planet of the Apes)(1968)、《決戰猩球》(Planet of the Apes)(2001)的翻拍改編,其實這樣說法有點錯誤和誤導,雖然說《浩劫餘生》(Planet of the Apes)(1968)是整個系列作品的最忠核心,也是最透徹表現出該小說作者.鮑李(Pierre Boulle)的理念,但是,觀看過本片《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論電影裡頭的安排事件和世界觀,甚至領導者猿猴凱撒的名字,筆者認為嚴格說是改編翻拍於1972年的《猩球征服》(Conquest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才正確, 在72年電影中的猿族夫婦最終沒能逃脫人類毒手,但他們的孩子凱撒卻在善良的馬戲團主里卡多(Ricardo Montalban)的保護下長大了,1983年,來自外太空的病毒使貓狗滅絕了,人類開始以會說話的猩猩作為寵物,但他們的遭遇卻比貓狗慘得多,1991年,在凱撒的領導下,日益聰明的猿族,即猩猩(Orangutans)、黑猩猩(Chimps)和大猩猩們(Gorillas)聯合起來反抗了。
姑且不論翻拍的如何,以今日科幻電影來講,電影算是尚可之作,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壞,但與一般科幻電影只多一個優勢就是經典電影翻拍的背景當靠山,其餘似乎無法追尋經典的路徑,電影聚焦於人猿進化為高級智慧生物、進而攻占地球之前的種種際遇。主題不外乎是帶有警世性質的——人類瘋狂的野心所產生的惡果。其實這樣的模式電影,似乎變成好萊塢科幻電影甜蜜糖衣,裹上這糖衣,內容是什麼都不重要了, 彷彿任何題材皆可成一系統,早年的 《科學怪人》(Frankenstein)、《變蠅人》(The Fly)、《透明人》( Hollow Man )甚至轉變成許許多多怪獸和殭屍電影,皆可看出文本脈絡,就是瘋狂人類想要改自然模式,卻遭後遺症反撲的故事。
電影中,片中的黑猩猩領袖有一個偉大的名字:凱撒。 從這一點上來看,與其說這是猩猩對於人的革命,不如說,這其實就是人類內部的鬥爭,當然,也可以說是猩猩內部的鬥爭。猩猩是人類的實驗對象,因為猩猩要弱於人類,但是仔細翻看一下歷史,你會發現,人類會對弱者作出如何令人髮指的事情,恐怕身為天朝上國的子民,有一段歷史我們是無論如何也忘記不了的。醫藥實驗這種事情本來就是泯滅人性的事情,要說是功利主義也不為過。損失少數弱勢群體的利益來滿足大多數人的利益,這也許就是這件事情的真正含義。基於此點,人類會停止藥物實驗嗎?當然不會,所以,人性什麼的,還有什麼資格評價呢?也就是說,今天你我生病時所吃的藥,我們所擁有的健康治愈,都是基於無數生命的犧牲之上的。當然,也許小白鼠跟猩猩都不算生命,都只是人類的玩偶而已。
於是發現,當人在面對人自己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時,人類的殘忍可謂是冷靜之極又無情之至的。仔細看一看片尾那個備受摧殘的猩猩便可得知,對於它的死活也許你根本不在乎,一旦聯想到,這一個猩猩的犧牲可能會拯救成千上萬的生命,內心的最後一絲猶豫也便被某種莫名崇高的使命感取代了。人類常會對自己進行洗腦,儘管我們經常講不要被洗腦,當把任何一個作為個體的人放到體制與一個大群體之中時,對於個體的挑戰,便會被我們自己自動投射到對一個體制的挑戰上,於是這種挑戰將變得無可忍受。
如果猩猩能夠最終消滅人類,成為地球的主宰,可以預見的是,這些猩猩所創立的文明將會是人類文明的一個翻版,其實沒有什麼可新奇的。而對於這部電影,為什麼這麼多人覺得它好,也許就基於一種天生的種族意識。我們人類,當面對來自外族的侵犯時,會變得十分團結。每當此種時候,我們便會想起我們是一個種族,但如果外患消失,我恐怕內鬥便又開始了。而猩猩也許只可以算是人類內部種族的一個縮影,其根本與人類並無不同,對於一隻名叫凱撒,並能講英語的猩猩,還能有什麼更多的期待呢。可以預見的是,猩猩的第一個文明,肯定是獨裁的文明,因為這隻猩猩叫凱撒,說不定,未來還會出現一隻叫希特勒的猩猩呢。
電影另外一個讓人覺得好的地方,就是人類徹徹底底挫敗(很開心看到這樣結局設定),這個結局是好萊塢罕有的安排,娛樂電影史上,人類總是天命驕子態度,地球這小小星球,命運卻氾太歲般厄運連連,遭受過各式各樣外星人無數的攻擊入侵、世界末日般的環境惡劣反撲、彗星發瘋似的撞向地球、古老外星病菌入侵等等恐怖事件,人類皆可以安然退場,這怪異角色在電影中通常都是不敗不死的形象,很少是被征服甚至被取代的,但在《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中,終於看到人類脆弱一面,電影中令人印象深刻一段是凱薩率領的猩猿軍隊,擊垮了人類的戰車和槍枝,甚至直升機都擊潰,尤其電影中猩猩騎者奔馳的黑馬,衝向手持步槍的人類,一一擊退,過程極為讓人振奮,或許,幾年來人類自私的作為,讓人類自己都看不過去了,透過電影劇情安排設定,彷彿有種替天行道的快感,但的確也使觀者有省思的作用,電影尾聲,看到來到當初的原始樹林,凱薩爬往高於天際的大樹上,遠觀人類文明的城市,可想而知,猩猩的文明將誕生在這片森林之中,而早晚有一天,他們會超越人類,不過這一切其實本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如果歷史這樣寫定的話,那出現新的文明來取代猩猩文明,其實也是早晚的事情。而人類的衰亡,對於整個地球,未必是壞事。在這個星球上,人類想要成為真正的主宰,還早得很。
寫到此時,心中卻一陣驚,此片暗藏了一個大浮筆,這要連結到1968年《浩劫餘生》(Planet of the Apes),如果以該片結局這樣安排設計,人類陸續戰敗了,也許,沒多久凱薩率領猩猿族群侵佔了美洲,緊接著南美,甚至橫跨太平洋亞州也淪陷了,緊接著歐洲,征服了人類,佔領了地球,人類慢慢滅亡,但這之前事件地球已經送了一批太空人,前往太空探險,某日太空船失事,掉到一個充滿猿猴的星球,後來逃跑來到海邊,看到傾倒殘破的自由女神,才知這是地球,換句話說,說本片《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是1968年《浩劫餘生》(Planet of the Apes)得前傳是說得通的。
(有趣的當年報紙報導)
相關電影系列作品介紹:
《浩劫餘生》(Planet of the Apes) 1968年喬治的飛船誤入兩千年後的地球並失事,在善良的猿族夫婦茲瑞和考尼斯的幫助下,他逃出了猿族的監牢,但猿族首領佐斯博士並沒打算放過他...
《失陷猩球》(Beneath the Planet of the Apes) 1970年前來搜尋喬治的飛船再次失事在星球上,新加入的戰友和喬治聯手去阻止猿族對人類的殺戮。
《逃離猩球》(Escape from the Planet of the Apes) 1971年幫助人類的猿族夫婦茲瑞和考尼斯這回自身難保,他們的飛船墜毀在1973年的地球,人類發現了未來猿族將要統治人類,瑞茲肚裡的小猿孩能存活嗎?人們將怎麼對待他們這對會說話的猿族?
《猩球征服》(Conquest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1972年上集中猿族夫婦最終沒能逃脫人類毒手,但他們的孩子凱撒卻在善良的馬戲團主里卡多(Ricardo Montalban)的保護下長大了,1983年,來自外太空的病毒使貓狗滅絕了,人類開始以會說話的猩猩作為寵物,但他們的遭遇卻比貓狗慘得多,1991年,在凱撒的領導下,日益聰明的猿族,即猩猩(Orangutans)、黑猩猩(Chimps)和大猩猩們(Gorillas)聯合起來反抗了,人類能鎮壓這場猿族的革命嗎?
《決戰猩球》(Battle for the Planet of the Apes) 1973年2678年,猿族教授在講述凱撒當年的故事,那是在2015年,猿族中發生叛亂,大猩猩們在將軍艾多(General Aldo)的帶領下和一群發生變異的人類一同意圖推翻凱撒的領導,決戰開始了...
《決戰猩球》( Planet of the Apes) 2001年,由鬼才Tim Burton重拍,真是差強人意。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