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30

最近比較煩!

天氣冷,部落格更冷!
文章逐漸增多,相對的網站空間也越佔越多,導致部份讀取進度嚴重錯誤和緩慢,讓我非常困擾,研究兩個晚上企圖透過修改內部網路語言,是否可以改變一些數據,可惜還是搞砸,只好重新換個頁面,換換心情算了!

持續會研究如何讓Blog讀取更順暢方便!

2008/11/27

Eyes Without a Face(1959)-(台譯:無臉之眼)觀後感

劇情簡介:
一個整形醫生爲醫好自己本來很美麗而因爲受車禍而面容盡毀的女兒克莉絲汀,麻醉綁架其他不認識的女人,把臉面皮割下補到女兒臉上,然後棄屍荒野女兒由於不能忍受受害者痛苦的感受而深深自責,最後親手殺死了自私的父母,一個人戴著慘白的面具消失在黑暗的森林中。

觀後感
臉孔對人們來說,視為是人類最基本的象徵表像,人跟人之間透過每張獨特的臉孔辨認身分,臉部的表情可以詮釋情緒象徵,更能作為個人的特殊符號,如果一個人失去了臉孔,其等於是去了人的本質和基本表像,甚至淪為無名的個體,本片可算上是電影史上驚世駭俗的恐怖片之一,講述一個醫生爲了幫助被毀容的女兒恢復美麗而不惜殘害妙齡女郎移植器官的故事。鏡頭中的血腥場面相當出位,叫人毛骨悚然。影片雖以黑白攝影拍成,但完整的活剝臉皮場面還是顯得十分血腥,而女主角帶著面具只露出眼睛的形象也始終透露出一種無名的詭異。

電影主軸延續傳統恐怖電影《科學怪人》中科學家企圖重組生命野心的模式,《歌劇魅影》遭毀容的萬念俱灰,《科學怪人的新娘》男權傳統下愈發被控制和操縱的女人,《吸血鬼》哥德式蒼白病態的美感,《化身博士》自以爲是的男人遭遇的報復,種種古典主義産生影響下,該片劇情呈現優雅詭異氣氛,但依舊充滿古典主義的詩意浪漫,逼真拍攝了揭除面部手術的一場戲,讓人不寒而慄,古堡荒郊的敍事場景深合恐怖片封閉,虛空的精髓。

電影節奏緩慢,但卻十分入味,尤其片中面容盡毀的克莉絲汀,更是本片觀看重點之一,她只是一個簡單而善良的女孩,卻要被可怕的面容捆綁住心靈的自由。她對自己的遭遇只是默默承受,躲在陰暗的房間內,害怕看到鏡子更害怕自己撫摸如腐爛脫落的果皮般臉孔,帶上一個遮蔽臉龐的白色面具,沒有表情更沒有靈魂,只有一雙大眼睛,等待重新獲得美麗面孔與愛情的期盼,對於由自己所帶來的罪孽的恐懼和懺悔,內心矛盾的交織使她即使重獲面容也依然悲傷而絕望。

一天一天過去,為了整形醫生面容盡毀的女兒犧牲的少女一個接一個,克莉絲汀內心有如刀割般無奈,內心掙紮為了自己私利跟道德意識,最後敵不過善良的本性,放走了預定被手術的少女,更親手殺了自己的母親,放走被父親囚禁為了實驗手術的狗兒,親吻牠們額頭充滿同情愛憐,它們歡快地逃離出黑暗的囚籠,狗們咬死了惡毒自私的父親,奔向了希望和自由。

森林雖然黑暗,但卻是自然和自由的。這個結局雖然還是彌漫悲情與絕望的痛楚,但克莉絲汀其實已經獲得了一種釋然與輕鬆。白鳥的陪伴更是充滿神聖色彩,即使悲情但也是最爲完美,更加襯托出克莉絲汀的不同於世俗的靈魂。

影片中爲克莉絲汀量身定做的面具很精致,讓我聯想到了《Halloween》、《The Texas Chainsaw Massacre》和《The Phantom of the Opera》《Friday the 13th》,它們總是喻義著一種深不可測與未知,隱藏的恐怖和不爲人知的秘密,使我們與這類人的距離拉大,引起我們的獵奇心理。




2008/11/26

Mala Noche(1985)-(台譯:夜未央)觀後感

劇情簡介:
雜貨店老闆Idaho愛上了非法移民的墨西哥少年,他帶少年回家住,和少年的朋友開車旅行,然而,這群社會邊緣人卻終將面對悲劇的結局。

觀後感:
Gus Van Sant的處女作,帶著淩亂、孤寂、頹廢……,透著寒意、閃著尖銳、看著心碎……

電影彷彿炭焙黑咖啡般,帶有苦澀不好入口的特性,全片以高反差黑白階調與夜間攝影完成。電影出現那一張張俊美的少男臉孔,那一條條沒有盡頭的草原公路,那一幕幕流雲湧動的天空,預示了Gus Van Sant往後的電影標記。

Gus Van Sant透過一部很深沈的黑白片,簡短、精碎、樸素的影像,卻營造了一種非同一般的單相思。一個愛上了非同志的同志,導演用很普通的語調敍述這場愛情,但是在鏡頭中處處可見憂傷。儘管這是一個失戀的同志,但是跟一個男人愛上了一個不愛他的女人沒有任何區別。

影片讓人印象深刻,不光是因爲題材有爭議。影片的拍攝手法也是很獨特的,在1985年彩色電影早就流行了,但是這個片子是黑白的。而且很多鏡頭都是強對比度的,人物經常是孤獨地坐在黑暗的房間裏,而一盞燈光照亮房間的一個角落。在黑白片中陰雨、霓虹燈、遊戲機都産生了扭曲的視覺效果,透過對比構圖,大街景中擺放小角落人物,或全暗畫面中一盞顯目的燈光,透過類似手法營造出孤單冷調性氣氛,更顯主角內心不安脆弱。片中一幕警察埋伏墨西哥少年橋段,彷彿回到四、五○年代『Film Noir』,危險詭譎。

Gus Van Sant擅用電影語言以在本片處女作發揮盡致,最讓人讚賞莫過於利用沸藤滾水畫面,穿插火車行進間聲響,和特寫曖昧挑逗的肌膚接觸畫面,蒙太奇鏡頭帶給觀者無比的想像空間和異常經驗的露骨性愛畫面,直接或是間接的聯想,都充滿危險性和焦慮感,似乎象徵主角Idaho緊接著面臨有毀滅性和傷害性一段情。

影片中主角Idaho愛戀著墨西哥少年其中之一Johnny,有俊俏的外表(主角叫他Angel Face),也有個叛逆的心,可惜偏偏不愛男主角,跟主角間處在灰色曖昧的地帶,時而對他好,時而卻離他而去,總是捉摸不定的飄移在主角張手擁抱那剎那間離開,使主角對他總是沒有回應的單方面的愛和孤獨。誰都明白,不能因爲你對別人懷抱著愛,就對別人擁有了要求回報的特權。再熱烈的感情也無法單方面燃燒。

電影看完讓我聯想到林憶蓮『聽說愛情回來過』 中的一段歌詞:

這一種想見不能見的傷痛
讓我對你的思念越來越濃
我卻只能把你 把你放在我心中


2008/11/25

Meet the Feebles(1989)-(台譯: 瘋狂肥寶綜藝秀)觀後感

劇情簡介:
這部描述河馬女星領軍的動物明星們臺上臺下所發生的故事,將讓你第一次看到布偶也會撒尿、小白兔表演性高潮、小狗和刺蝟一見鍾情、蒼蠅用湯匙吃大便,以及SM、吸毒和機關槍掃射的畫面。

觀後感:
像極台灣頒獎晚會,做作、露骨、盛大、可愛。

人偶戲一般適合給小孩子觀看的節目,但Peter Jackson當年所拍的這一部並不是給一般普通人可以看的人偶戲,有著強壯的胃和極端扭曲的幽默感的人才適合觀看它,""怪異""這樣的詞根本不足以形容這部電影,只有病態,怪誕和下流這樣的詞才稍夠力度。更千萬不能給小朋友看到,一定嚇死!電影真是誇張腥羶色,更是惡名昭彰。

電影故事很有趣,主要說著以當家歌手河馬女星為主的舞臺劇,舞臺劇老闆海象是河馬女星的男朋友,卻因為頻頻跟劇組裡的貓小姐亂來,導致河馬女星鬧脾氣而不上臺演出,離演出只剩兩小時,戲導狐狸要求其他動物臨時演員必須趕鴨上臺表演,最後搞的一團亂。電影完全透過人偶戲方式呈現,光是視覺效果已經達到怪誕詭異,Peter Jackson這個噁心大王,加入許多性愛畫面、虐殺、吃屎、嘔吐、吸毒、戰爭等讓你意想不到的情節,幻想一下,有如芝麻街裡面的人物做出以上的行為,強烈衝突下產生低俗不堪的娛樂效果,大量令人反胃的鏡頭和喜劇元素,注定了這是一部讓觀衆一邊嘔吐一邊發笑的作品。

電影其實用心,動物設定上也有明確個性安排,很像小時後看童話故事裡的安排,例如:體型龐大卻懦弱膽小的大象,草莽衝動的鬥牛犬,身性花心的兔子(playboy形象),矯情虛偽愛說謊的狐狸,最特別是愛挖八卦的狗仔隊,設定動物為蒼蠅,蒼蠅愛吃排泄物,喜歡挖取不淨事物,加上趕也趕不走的特性,無所不在的形象,名不其實。

電影其實沒有太深的內容,唯有可憐的河馬女星值得讓人心疼,舞臺劇的主角,總是不斷的被男友海象劈腿,撞見海象跟貓小姐做愛,甚至口交種種離譜畫面,但她依舊愛著海象,她堅決認為他是愛她的,想起他們的種種過去情事轉換成現在支撐她對他的愛唯一依賴,但海象心早就不愛了,每當被抓姦在床時,便又奔回河馬女星身邊,以親熱維護這薄弱的關係,而對海象而言,這只不過不讓舞臺劇開天窗的行為罷了,根本論不上感情,當然,最後河馬女星拿起手上衝鋒槍大開殺戒,殺無赦。Peter Jackson最後安排犯下大錯的河馬女星,緩緩的走下階梯,要求蟲子先生幫她彈奏她的主題曲,那個優雅自溺的模樣彷彿就是經典電影《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 1950》翻版。


2008/11/22

九降風(Winds Of September)(2008)-觀後感

劇情簡介:
那一年,我們都在青春裡掙紮…
校園的驪歌即將輕輕響起。
陽光穿透樹葉的縫隙灑落著我們的青春。
球場上瘋狂吶喊的加油聲中,我們即使如何奮力,仍然只揮出一支落空了的全壘打。

9個高中生不安騷動的靈魂,瞬間落入猜疑、背叛、性與暴力,那些屬於成長的考驗中…。

觀後感:
如果我今年18歲看了本片,我相信我沒有什麼感覺,畢竟當時我還年輕沒什麼值的懷念,但是我今天看完,卻五味雜陳,青春,總是那麽匆忙和迷惑;什麽都來不及明白,卻已經結束;我們好像總在幹錯事,總在後悔,總在混亂。

很坦白說我個人滿喜歡本片多過《海角七號》,純粹就是感覺問題,喜歡電影裡面緩慢卻真實的故事,喜歡臺灣的天空很藍很乾淨,跟小城的天空一樣,喜歡不做作隨口而出的台詞,更喜歡一群男生分享愛情、友情,彼此盡興、開懷、舒心、也傷心、焦慮......

一群高中男生一棵榕樹,對即將結束學生時代的人們意味著什麽。
從一開始就抱著乾淨的心態去觀望,只屬於他們的瘋狂悲傷喜樂。可是隨著影片的播放卻是越來越覺得心悸,如同看恐怖片,畫面的美好更讓我堅信在這之後一定是枚很大的殘忍,冷靜的背後必定跟來更大的爆炸。是不是總是要在一大片的美好襯托之後才會有最真實的殘忍。如同戀愛。如同友誼。如同。一切的一切。

電影中有我們熟悉的場景,幾個高中男生因興趣相投而混在一起,一起活動,一起聊天,一起為非作歹,面對種種成長的難題與困惑,他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抓住爲數不多的職棒比賽機會,去現場享受沸騰的情緒。而他們也認識了兩個女生,朦朦朧朧的情感在心裏靜靜的流淌。

成群結黨的朋友們突然面對如此真實而殘酷的人生,每個人的內心都抱著愧疚與罪惡感,卻又太過年輕不知該如何真實坦誠地處理衝突,彼此怪罪推委,衝突日益擴大,而愛情在這時出軌,偷竊也在這時被逮,退學的威脅讓他們出賣了友情,生活中的殘酷讓友情深陷風暴,就像他們最熱愛的棒球也陷入詐賭的泥沼,曾經的信仰全成了狗屁……影片裏不斷地穿插著他們熱愛的棒球隊時報鷹的新聞與比賽。從萬衆矚目的焦點到捲入黑社會賭博風波,打假球的負面消息不斷轟炸他們的信仰。似乎暗喻著青春漸遠,單純與熱情不再,同伴間的情義與信任面對人性裏原本的懦弱與自私那樣脆弱不堪一擊,再失望再無奈,而我們也終將面對真實殘酷的成人世界。

電影不會因為幾個稚嫩的年輕演員演出而顯的生澀矯情,反卻表現的更加生活化真實性提高,讓電影故事充滿張力說服力,尤其片中飾演阿彥的鳳小岳,天生有副帥氣洋味的臉龐,劇中飾演者幾個高中男生中的頭頭,喜歡泡妞也對朋友義氣,大家總是聚集在他家,他偷偷模仿職棒選手廖敏雄簽名,然後送給朋友,或許這是不誠實的舉動,但卻是深入同黨間內心的觸手,一次車禍意外後休息片刻,可是他從此再也沒起來了………

電影配樂和鏡頭取鏡都有不錯的表現,最後畢業典禮中所唱起《藍色蝴蝶》時,該參加畢業典禮的人沒來,原本是為兄弟的一群高中生,已經在平行線上了,沒有交集,小湯帶著阿彥的一箱棒球在畢業典禮那天,獨自去屏東,悼念自己的朋友與青春,這是屬於他真正的成人禮。他們帶著對未來的恐懼憧憬,還殘留著對過去的眷念。那些淚水和歡笑是真實純粹,無法僞裝的。

《九降風》插曲之《藍色蝴蝶》歌詞
一樣的學校 一樣的走道
一樣的吵鬧 不一樣的我

又到了六月 我還是掉下淚
三年的歲月 我忘不了誰

一群藍色的蝴蝶 繞著花兒不停歇
隨微風翩翩的飛 那畫面好美
綁著藍色的蝴蝶結 唱著優美的章節
朝夢想慢慢的追 永遠不後退
(當年的諾言 一定會實現)

畢業的合照 流水的小橋
爬不完的階梯 我微微的笑

我又回到學校 樹越來越高
蟬依然很吵 我忘記了誰

(竹東高中畢業歌未免也太好聽了吧)

故事結束在1997年的夏天,影片結束,張雨生的聲音一下子響起,我們恍然回過神來,這個人的死去,已是十一年前的事情,那時候,我們正直青春。現在想想,那青春就像這絕版的聲音一樣,你稍一怠慢,它隨時可能借屍還魂地回來,氣勢洶洶,不留餘地。時間跑的太快,我們都來不及跟上那青春列車,一個一個跑不動了,一個離開這團體,這就是我面臨過的故事。


2008/11/21

Agarrando Pueblo(The Vampires of Poverty)(1977)-(台譯:貧窮的吸血鬼)觀後感

劇情簡介:
兩青年受雇于一家德國電視臺拍攝一部反映哥倫比亞社會貧困階層的紀錄片。

觀後感:
這是一部惡劣的紀錄片,卻也非常真實紀錄和反紀錄了人們的生活,電影一開始,兩個年輕人拿著手搖式攝影機走上街頭,狂熱地像食蟻獸尋找萬頭鑽洞的蟻窩般渴望搜尋著城市中每一個破落的街區,他們尋找的是什麼?他們專挑路上的遊民、乞丐、瘋癲人士、街頭賣藝人家、陸上遊玩小孩、甚至連乞丐家都不放過,過程中當然有人願意被拍,也有人看到攝影機馬上走人甚至抓狂反擊,這都是人之常情,但導演為了讓紀錄片更”真實” ,讓拍攝一個坐在街角的乞丐,導演示意讓他搖晃手中的碗並裝作很可憐的樣子,老人無奈笑了笑如實照做,導演立刻掏出枚硬幣扔進碗裏,的確讓人覺得很諷刺。或是記錄一個街頭藝人吞火、睡玻璃屑和鑽刀圈的表演,拍到想要的素材後立馬閃人連錢都省了。以及拍攝小孩路邊玩耍鏡頭,當然孩子是最好對付的,於是他們用零錢爲誘餌讓一群小孩挨個往水池裏跳,製造流浪街童的“生活場景”。

片名取的確實有意思《貧窮的吸血鬼》,一個對紀錄片的導演來說,他們目的性就是用鏡頭補抓肮髒陰暗、貧困這社會的角落面,更希望最可憐愈能將議題渲染性提深,而攝者們爲追求金錢和名譽而故意放大事實甚至不惜採取捏造場景,誘使被拍攝者等不正當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像此類用非常手段製作的“紀錄片”刻意誇大社會的醜陋面,卻沒有深入剖析其成因,有些甚至僅僅是爲滿足外國人獵奇的心理而拍的。被拍攝者收著錢財利益願意自己貶低地位形象,連尊嚴都可拋到九霄外,名不其實的《貧窮的吸血鬼》,另一方面拍攝者透過攝影機主觀式的補抓非事實的現象,而宣稱為真實,主要也是為了紀錄片的商業性而破壞了紀錄片本質意義,可說是吸貧窮人的血的鬼,更罪該萬死。

用自身的不幸去博取他人的眼淚只是一種廉價的悲慘。而那些抛棄了紀錄片工作者最基本的兩點要求“實事求是”和“感同身受”的人至今依然還有,他們在拍攝過程中漠視被拍攝者的感受並把不實的想法強加於他們身上,就像吸血鬼一樣在榨取著貧苦大衆最後的一點利用價值。

持攝影機者和被攝影者,並不處在同一個階級上,也不處同一個環境立場,有如本片般設定,這已經不公平安排,這樣的確容易造成持攝影機者主觀性的設局,讓被攝影者純粹只是單純被被攝影,這樣已經不構成紀錄片的價值,導演的主導權存在是應該,但卻不能過多的主觀意識扭曲被拍攝者的本質。現在台灣電視新聞的缺乏中立性,過多的意識形態和不公正立場,偏袒呵護某族群,誇張刻意扭曲新聞本質和事情正義,導致社會何謂正確何謂錯誤已經渾沌,新聞背後政治操作,甚至連報紙都變成有意操作者的媒介傳體,對缺乏是非觀念的觀者容易誤導及潛移默化,煽動性報導引起族群仇化,這就是難道台灣的民主和言論自由背後的價值。

Meshes of the Afternoon(1943)-(台譯:午後的迷惘)

劇情簡介:
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實驗電影之一。由Maya Deren本人和丈夫出演劇中所有角色。這部女性主義的經典描述了一個女性的白日夢,在夢中日常生活物品都變得神秘而危險,電影轉向對性與死的晦澀思考。

觀後感:
一部好看的短片,不到30分鐘電影裡卻裝了許多潛意識和心理學符號,初次觀看起來確實吃力卻有趣,超現實的畫面安排和劇情走向,總是給人意想不到的安排,長日悠悠、窮極無聊的午後,光影慵懶、枝樹婆娑,沒來由的花,沒來由的出現,女人又一次沒由來的尾隨,在轉角出削翳的神秘人影。午後的長眠,假釋了潛意識所有的夢魘,飛懸在空中的女人,瞥見躺在椅上、沈睡中的自己。由女人口中吐出了鑰匙,鑰匙又變成利刃,而一刀下去,竟劈開了裂鏡片的遼闊海洋。

隱隱約約中看得懂劇情,但卻無法清楚明確點出意含,電影格局不大,跟同樣超現實短片《安德魯之犬》比起,明顯看得出女性導演對女性主義暗藏伏筆和導演的秀氣精緻,導演Maya Deren,1917-1961,前衛電影之母的稱號,五歲時移民美國的蘇聯猶太人。在成長的歷程中跌跌撞撞,寫詩不成,做舞者不遂,卻在1943年拍下本片《Meshes of Afternoon午後的迷惘》,以夢魘、偏執、超現實的乖戾反復與神秘詭異,開啓了實驗電影藝術型構的新局面,此後一系列自編、自導、自演的作品,更奠定了她在電影史上無可泯滅的地位。影片拍攝空間,大部分鏡頭都在室內,小部分室外鏡頭也是在幽深的花園小徑裏。但是拍攝者對攝影機與室內空間的關係,做了大膽的實驗。非水平鏡頭被大量採用,失重鏡頭(指攝影機與被攝物件沿被攝軸相互轉動,配合被攝者的表演,好似太空中的失重景象)也多次出現,甚至還有俯衝鏡頭。這使得室內的狹小空間顯出某種無秩序感。而大多數時候,畫面上都是女主角一個人的獨角戲。她在樓梯上時而做綿軟狀,時而做被風吹走狀,時而眼神中又帶有痛苦的疑惑。這是一種人在空間裏的塌陷。

不曉的大家是否有這個經驗,就是昏睡中醒來,卻又是夢中,模糊的時空,追尋的輪迴,整個電影就像一個逃不出去的夢魘。費解的潛意識,居然讓人沒來由地恐懼,非常容易讓夢魘擺佈的身體詮釋一種偏執和難以自握的自我內心。

在我的腦海裏始終出現那一朵無名之花的懵懂,而我認爲這朵花的反復出現體現了導演對這意識的強調與難以把握。這朵花可以代表一個女人的生命,更代表生命的精華——青春和追求。對於她跌宕的命運和追求,青春之花更易逝,也更害怕恐懼失去。它曾握在她自己的手中,她從水泥臺上把它撿起,它也曾握在黑衣人的手裏,也許這個黑衣人代表了生命的流程,命運,或者死亡。它也曾握在這個男人手裏,也許她也迷惑懷疑她只是依附于她的丈夫,一個日夜的伴侶手中。女人害怕失去它,也無奈或程式化的把它移交給他人、生命、死亡、欲望及沈溺。顯然這是在她自己的家裏,在丈夫未歸的這座小小城堡裏,她並無覓得些許意義,反而失卻了某種真諦。這個空間的隱喻表明了Maya對於女性命運的前瞻性,被局限在這個“空間”裏等待丈夫晚歸的諸多女人,已經處於塌陷的邊緣。

對於性、夢境、生命、青春夢想,通常是未盡的,也許這是生命的常態,也許這是我們無法在有生之年持續持有一種滿足感的結局,這是午後一場夢境對未盡的迷茫和期待,或是反抗,或是壓抑的無奈,這最好是道不盡說不完的。


2008/11/19

薔薇の葬列(1969)-(台譯:薔薇的葬禮)觀後感

劇情簡介:
跟所有的前衛電影一樣,《薔薇的葬禮》全部使用非職業演員,男同性戀異裝者在鏡頭前演出自己。男主角Eddie是一個年青的男同性戀異裝夜總會的招待(電影並沒有明確說他是娼妓),同夜總會的經理(madam)不和,同經理的男人,也就是俱樂部的老闆有一腿。

Eddie總是處於一種很壓抑的狀態之下,在不斷的閃回中他的童年往事逐漸清晰:爸爸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家出走,於是他對媽媽有著很深的感情以及很強的佔有慾。他本來想和媽媽相依爲命,但是媽媽最終還是出去找了個新的男人。於是有一天,Eddie把媽媽和媽媽的情人用刀刺死,並在媽媽的身上捅了很多很多刀。

故事回到現在時。俱樂部的老闆終於把原來的經理甩掉,導致經理爲情自殺,Eddie晉升爲新的經理。在夜總會改朝換代之後,Eddie和老闆開始雙宿雙棲。一天晚上,老闆在Eddie新搬進來的行李當中發現了Eddie小時候的照片……結果是老闆在廁所裏刎頸自盡,Eddie用老闆自盡的刀刺瞎了自己的雙眼。

觀後感:
半夜看完,一股衝動趕快將觀後感紀錄下來,很怕睡醒時忘了許多細節畫面,那怕現在已經4點多了(暈~)。

導演松本俊夫與寺山修司、大島渚同爲日本新浪潮的先驅。其中,大島渚靠著幾部驚世駭俗的電影,包括經典情色電影《感官世界》和青少年題材的《青春殘酷物語》聞名世界。寺山修司的作品《上海異人娼館》《死者田園祭》《再見箱舟》《草迷宮》等片,亟帶有超現實色彩和日本情色主義,後來多往其他方面發展,電影作品方面逐漸減少。這三人當中,好象只有松本俊夫一直執著的創作實驗性質的映象。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松本俊夫似乎更具備“新浪潮”的精神。

電影1969年,撇開社會性與民族性不提,這首先是一部新浪潮的電影,六十年代後期獨特的時代背景,在世界上很多國家掀起了新浪潮電影的創作之風。六十年代末日本的大學生暴動運動,也恰恰證明瞭“毀掉的一代”中日本不曾缺席。

本片故事很明顯來自於故事古希臘神話中的《伊底帕斯王》,從伊底帕斯追查凶手開始,結果發現凶手就是自己,是他無意中殺了自己的親生父親,並且娶了親生母親,當真相大白時,伊底帕斯刺瞎了自己的雙眼。後來(Oedipus)伊底帕斯情節簡單來說是指:愛戀自己不同性別的父母親,仇視與自己同性別的父母親。電影中男主角(變性為女生),如果按照(Oedipus)症狀應該是以他本身男生得身分,會有戀母的情結,而對同性的父親有所仇意,但是電影弔詭的將主角的性別後天改造成為女生(內心成為女生),跟上述伊底帕斯前期(Pre-Oedipus)的發展和伊底帕斯情節是完全相反的,也就是小女孩在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從愛戀母親轉而愛戀父親,佛洛依德認爲迫使小女孩對母親的依戀以仇恨告終,而與小男孩發展不同的主要原因就是「閹割情節(castration complex)」。當小男孩發現母親或女性沒有陰莖的事實後,開始感受到被閹割的威脅,他害怕如果持續愛戀著母親,就會被父親以同樣的手法閹割而失去陰莖,因此轉而對原本敵視的父親産生認同,更進一步的放棄及鄙視欠缺陽具(phallus)的母親。

電影中除了有不錯的心理層面的剖析和探討,更有前衛而瘋狂實驗性畫面,快轉、慢鏡頭、燒毀底片、穿插非劇情中畫面、漫畫般對話、甚至工作人員入鏡及NG畫面不剪接處理,透過種種手法造成故事性破壞,讓人被瑣碎解構敘事形式,重復多角度的事件敍述錯亂了時間感,搞的摸不著頭緒,最後一幕幕像拼圖般拼湊出原貌,將事件的內核一層層同外在剝離開來,剩下可能赤裸裸也血淋淋的本質展現給人看。電影以黑白色調為基調,黑白片的美感給人以深刻的印象,通過反白過度曝光等手法將具有底片感覺的映象生動的呈現在螢幕上。

電影中也反映著當時年輕人的生活圈和思想,獨立精神、反叛、同性戀、大麻派對、墮落、切.格瓦拉崇拜、跳舞、性愛、Beatles、自我價值的追尋與否定成了影片的元素,雖然淩亂得穿插在影片的各個部分,但是卻讓人生出不似東方電影的感覺,或者說是東方電影這麽早就與世界同步了的驚訝。

片中最後怵目驚心的用刀子刺瞎雙眼的畫面,直接而血腥,導演不閃躲也不迴避,血淋淋保留了Cult的味道,當主角雙眼留著鮮血走在大馬路上,怪異的是,街頭上的行人沒有一個人願意幫助他,而只有動也不動的觀看嘲笑著,冷漠而距離感,似乎也反應著社會和他人的認同感缺失。

★2008光點電影院Body Song影展受邀電影


Bananas(1971)-(台譯:香蕉)觀後感

劇情簡介:
Woody Allen飾演Mellish是個有點神經質的紐約小知識份子,偶然的機會他遇到了對政治極端狂熱的Nancy,他對Nancy一見鍾情。Nancy的所有精力和興趣都放在政治上,Mellish對她來說不過是個小小的插曲,隨著Nancy對一個叫聖馬哥的加勒比海國家的革命發生興趣,Mellish變得更加不重要了。

Mellish本來是爲了得到Nancy的愛情,可一番糊裏糊塗的經歷之後,他卻成了聖馬克斯的總統。Mellish戴著假的紅鬍子和一大群愁眉不展的官員隨從回到了美國,但很快他就被人認出,撕破了他的面具。

Mellish並不在乎能不能繼續當總統,他關心的是能不能說服Nancy和他結婚,江山本來就和他無關,美人對於這個“胸無大志”的“眼鏡”才是最重要的。

觀後感
1. 瘋的;傻的
2. 狂怒的;激動的
Bananas的翻譯為《香蕉》,這是我們都知道的,而這個單字還有其他意含。

的確,瘋的、傻的、狂怒的、激動這幾個形容詞的都非常符合本片風格,電影離現在有點遠了,Woody Allen在1971年拍攝的早期作品,當時越戰過後,美國氛圍沾染上了美國60年代以來的反叛文化的特徵,70年代初期,女性主義的崛起和反戰風潮熱烈,影片中由Woody Allen第二任妻子Louise Lasser扮演的女朋友Nancy,在影片裏就是個女權主義者,是個社會運動分子,先是反對後是支援聖馬哥國家的革命暴亂運動。她是那種激進青年,那種崇尚一切獨立(婦女獨立思想獨立國家獨立)的女青年,所以,Woody Allen在她面前,簡直就是一個傻得冒泡的蔫貨。

電影很無厘頭又荒誕。Woody Allen一開始的身分是個新產品測試員,就是在客戶面前表演如何使用新產品,可是,他那麼個戴眼鏡的瘦小男人,不是示範如何使用新產品,而是新產品如何使用他呢,機器把他弄得狼狽不堪,打得他東倒西歪的,他還後悔呢,他說要是當初選擇了跟他的專業有關的職業,就沒那麼失敗了。他的同事就問他,那你原來大學的專業是什麼呢?Woody Allen回答:黑人文化研究。他的同事就說,那能做什麼呢?Woody Allen回答,那至少我能當個黑人。(超白癡)

電影中的“聖馬哥”這個怪異的國家,熱帶叢林的國家,當地盛產香蕉,環境明顯落後,像是中美洲的某個殖民地國家,更像是古巴的聖地亞哥(大膽猜測應該諷刺這個地方),這都不重要,而我們都知道古美關係始終處於緊張對峙狀態,兩國關係迄今無重大改善,Woody Allen變成了當地總統,戴上了一副象徵權力和資格的紅鬍子,穿上了綠軍裝,戴上了綠軍帽(很明顯就是古巴領導人-卡斯楚招牌形象),雖然身材依然瘦小不堪,可他頓時有了權力,當他乘坐專用飛機去到美國訪問時。沒人敢再欺負他。包括他原來追求的社會運動家Nancy,都崇拜起他,並愛上了他,卻沒想到他就是原來那個無能的新產品測試員,一個微不足道的小男人。

當時的Woody Allen幽默風格還是偏低俗的諂媚,粗糙不精緻,笑點來自兩性間的問題、同性戀、種族歧視、汙衊基督、甚至諷刺資本主義,透過尖酸藐視的口氣挖苦對象的方式,質疑、惡搞、嘲笑和驕傲的資本,也有悲觀的權利。甚至電影中間插了一段仿廣告,教堂中神父跟一位信徒間推薦新香菸品牌,名為是「新約聖經」牌香菸,或是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偽耶穌樣,跟後期《安妮霍爾Annie Hall》《曼哈頓Manhattan》有絕大的差別。電影中明顯還可以看到許多導演的影子,而自己的風格味道還沒完全定型,電影開頭新聞中,槍殺總統畫面快速切換不流暢感,或是來自片頭閃爍的字幕和輕快的音樂,跟彷彿跟新浪潮導演高達電影有幾分相似處,甚至一幕階梯上嬰兒車滑落畫面彷彿跟經典電影《Bronenosets Potyomkin (1925) 波坦金戰艦》致敬。

Woody Allen基本上每年拍一部電影,自編、自導、大部分自演。這種創作速度大概沒有哪個大師級的藝術家可以匹敵。Woody Allen在每部電影裏扮演的人物幾乎都是同一個人:一個戴著黑邊眼鏡的敏感、緊張、羅囉嗦嗦、時常倒楣的小人物。Woody Allen電影中不管如何,覺得他是崇拜女人的,他極度崇拜女人以至於他在女人面前毫無自信,甚至對女人可以犧牲自己。

2008/11/17

Scorpio Rising(1964)-(台譯:天蠍座升起)觀後感

劇情簡介:
導演Kenneth Anger將摩托車文化結合於同性戀、妖魔鬼怪、死亡意向,以及大衆媒體所激發的欲望。他借著經過安排的場面、隨意拍攝的記錄鏡頭,以及采自漫畫、電影和神秘傳統的影像,營造出一種氣勢強烈的蒙太奇。除此之外,片中每一個片段都配上一首搖滾樂,也預示著MV結構的來臨。

觀後感:
很特別也很搖滾的短片,對一個有時候按耐不住看太長電影的我是不錯的選擇,說它是一部正統電影或許不夠資格,畢竟短短半小時的長度只充其量可以稱為是實驗片或是短片,但是內容卻前衛又象徵性,深度和厚度都足夠讓人有省思空間,導演是一位元美國地下影像創作者Kenneth Anger,活躍在五六十年代,是美國前衛先鋒電影運動的主將之一。以其充滿佛洛伊德和符號學象徵、宗教儀式、性慾表現和個性幻覺的刺激而殘暴的電影而著稱。對於Anger來說,電影就是通過祈求神智超越的鑄咒吐出的泡沫。

Kenneth Anger獨特的風格也常常得到褒貶不一的評價,過渡前衛使人無法親近,可是說跑太快大家跟不上,當時的作品偏向所謂的「錄像作品」,比較不像現在電影形式,傳達的故事性薄弱,但符號性和象徵性來的強有深度,作品風格不單單指某一種風格的電影,而是指向所有做工精細並蘊涵著精密思考的前衛派藝術,他們的共同特點包括:復古、神秘、偏執、迷信……在這裏,粗糙不是一種態度,而是技巧。

本片簡單的敍述幾個摩托青年出遊聚會前一系列的準備活動,也暗示著片名中代表男性象徵天蠍星升起前的準備活動,天蠍座是代表男性生殖器的星座,而彎曲的蠍子尾巴暗示著男性尚未勃起的生殖器。準備活動以修車,穿著打扮爲主,緊身皮褲,鑲滿金屬的皮夾克付著了60年代青年們的時尚觀念,而鏡頭反復對焦著健碩的肌肉以及緊裹的下半身,同性戀的視覺角度其實也符合60年代垮掉一代的生活觀。鏡頭大量特寫男性對重型機車的愛護甚至於撫摸,彷彿傳達著戀物癖的象徵,而重型機車更是陽性的隱設,直接和間接地將崇拜父權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內在表現的無疑,說到戀物癖,便讓我聯想到另一部電影《Crash》,這部不是衝擊效應,而是David Cronenberg在1996年所拍的《超速性追緝》,更是將男人和車子間的曖昧關係表現的露骨而且毀滅性,車輛、機械、飛機等冰冷、堅硬的無生命金屬物件,是《Crash》電影中最突出的視覺母題,也是故事每一個轉折的必要元素,片中主角對於車輛與機械幾乎是呈現出「拜物狂」般的迷戀,甚至希望讓自己的肉體與車輛結合為一,這無疑使《Crash》成為一則文明寓言。寓意之一是:人已經失去藉一己心靈與肉身之所能來獲致滿足感的能力。

電影也將當時流行的搖滾樂搭配圖像意象,死神、James Dean、Marlon Brando、飛車黨、基督與門徒、納粹希特勒穿插在影片中反復出現,乍看下活像個亂七八糟的雜匯,但也喻示著60年代青年精神上的自由以及信仰上的自由,當然穿插著搖滾樂和弔詭的圖像畫面,頓時間趣味性和娛樂性已經產生,更像個一首接一首的搖滾MV。


2008/11/15

Zazie Dans Le Metro(1960)-台譯:地下鐵裡的莎琪)觀後感

劇情簡介:
一位人小鬼大的十二歲小女孩莎琪,陪同媽媽從鄉下搭乘火車來到巴黎度週末,由於媽媽要去跟情人幽會,因此住在巴黎的舅舅就暫時充當這兩天的臨時褓姆。莎琪來到巴黎之後最大的心願就是想要搭乘地鐵,沒想到卻剛好碰上地鐵工人的大罷工。舅舅帶著莎琪去參觀巴黎的名勝古蹟和艾菲爾鐵塔,但是她還是一心想要去看看地鐵,於是就獨自跑到巴黎街頭去展開一段瘋狂有趣的冒險。

觀後感:
逛到友部落格中看到介紹本片,電影介紹的確讓我非常有興趣,尋尋覓覓終於看到本片,我在激動和狂喜中度過了美麗的1小時半,電影活像是小孩版的《艾蜜莉的異想世界》,節奏輕快,畫面豐富,色彩飽和繽紛,天馬行空的劇情走向,更像是真人版卡通化,導演Louis Malle透過一個鄉下小孩不慎誤闖成人世界,審視成人世界的腐化、墮落、欺騙等醜陋現實。

電影充滿著戲謔的色彩,更鋪蓋一層濃濃厚厚的新浪潮色彩,導演利用前衛電影語言手法將故事推向棉花糖般的綿絮甜蜜,帶有濃厚的童話般幻想,用了包括高速攝影、低速攝影、慢動作、跳切、閃回等大量紛繁的技法來敍事,讓人眼花繚亂(讓我聯想到高達的《Weekend》),有60年代歐洲電影特有的迷幻和明快風格,喜歡鏡頭的美麗跳躍剪接,小女孩莎琪跟老先生追逐橋段可說本片高潮之一,莎琪拿著偷來的牛仔褲從樓梯口丟給樓梯下面的自己,繼續跑著讓老先生追,或從這個入口進去從另一個出口出現畫面,讓人驚喜萬分,甚至有如孫悟空般七十二變將自己變了許多分身,將老先生騙的團團轉,輕盈跳躍的畫面,色澤鮮豔的暖色調,影片的各個角落散發著美麗的氣息,每個人都有著自己幻想的特質,有著自己的世界,有著一份永遠長不大的可愛和幼稚,小女孩莎琪把她的可愛無私的散播,讓我們的世界變得無限可愛。

透過劇情前進,我們可以看到當時巴黎左岸的風光,巴黎鐵塔的依舊佇立風光,活像個導覽旅遊片。透過小孩子的眼光來感受世故的城市,或許不在那麼美麗,在巴黎生活的兩天時間裏,她卻感受到成人世界的冷漠和虛僞,發現這個世界存在著嚴重混亂失序,所有她認識的人都在對她說謊,連她媽媽在內,都缺乏真誠善意的交流和溝通,這使莎琪在離開巴黎時感到自己已經被折騰得老了很多。而片子最後的大混亂,它正面抨擊資本主義與消費主義,一群身材曼妙女孩和紳士狂歡作樂無法無天,像豬一樣搗亂饗宴,將食物和餐廳全部破壞,最後還挑戰警察的公權力,雖然看起來有些惡搞胡鬧,卻讓人看到某種力量的蠢蠢欲動。

以前的我們總覺得我們的世界太小,恨不得飛出去,找一個海闊天空的地方大有作爲。其實,並不是我們的世界太小,而是我們的心太小,裝不下那麽多奇思妙想,裝不下內心本可以有的海闊天空。不是因爲我們沒有天賦,而是我們還沒有發覺。莎琪給了我們一個可以完成夢想的範本,我們不一定非要和她一樣生活,只是在我們認爲自己窮途末路之時,在我們認爲自己寂寞潦倒之刻,不如撇開自己,因爲你不是最最悲慘的一個,或許在救贖其他人的時候自己也可以得到救贖。



2008/11/14

The U.S. vs. John Lennon(2006)-(台譯: 美國和約翰藍儂)觀後感

劇情簡介:
本劇為音樂類紀錄片,記錄了1966年至1976年期間,The Beatles的主唱John Lennon從音樂藝術家到積極參加反戰活動,力求和平。裡頭提及了美國政府試圖消滅John Lennon的聲音而施加的壓力。《The U.S. vs. John Lennon》表明在美國歷史上這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這些問題和鬥爭時至今日仍然適用。

觀後感:
對我而言,John Lennon以不再單單是The Beatles裡面那個John Lennon,敢做感言的民主鬥士!一條漢子啊~~

自由到底是什麽?
這確實是一個很嚴肅的話題,甚至敏感,對於台灣人該如何談論自由這件事?只是單純言論自由或是民主自由嗎?或是集會遊行自由,新聞自由,什麼都要談自由民主,這很難給一個尺規鑑定,不然台灣現在不會那麼亂,為了一個遊行和抗議搞的烏煙瘴氣。今天看了本片,帶一點點感慨和悲傷結束將近100分鐘的紀錄片,真正的民主鬥士都是孤獨的,我們也得承認大部分人都是冷漠的,安於現狀,害怕大禍臨頭,但是總有一些人,懷揣著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熱情,勇敢地站在了前面,他們或許是天真的,或許失敗了,但是就像一盞明燈照亮著後面的路,告訴人們,還是有人在追求真正的民主,還是有人對社會上不公平的事敢於站出來抗爭,還是有人在相信“和平,愛,自由”這些現在看起來華而不實的口號,還是有人爲之獻出了生命。

對於John Lennon來說,他的語言就是音樂。而作爲一個和平主義者,在他帶領百萬反戰主義者高唱"Give peace a chance"的時候,在這個令人感動的場景中,John Lennon並不想聚集人民的力量,並不想對抗美國政府,他僅僅是想說出自己的想法,享受著作爲一名美國公民應當爲它所付的責任。

不難看出John Lennon算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媒體人,不用激動的抗爭暴力,文明手段透過嚴厲批判歌曲及透過談話性節目訪談大吐不滿,甚至透過行動藝術舉止(Hair Peace and Bed Peace)挑戰美國帝國主義,小蝦米對大鯨魚的戲碼,不見得小蝦米會吃虧,他多方面舉動不但吸引了媒體的目光,更讓自己活躍舞台也刺痛了白宮裡面那個坐立難安的總統大人。

當時的美國,情況跟現在台灣差不多,一團亂,瀰漫著一股對政府的不信任,越戰正在如火如荼,國內民權運動的聲浪高漲。John Lennon帶著伴侶Yoko Ono,加上他自己反叛倔強的性格。他反戰,反對暴力活動,提倡和平,烏托邦主義者。這些在今天的語境之下顯得荒謬的想法,即便在激進、風雲突變的60年代,也並非想象中那樣容易接受。事實上,在電影裏面,你會發現。在當時的政治氛圍之下,讓一個"藝人"站出來表達自己的政治立場,而且是和白宮相左的立場,是和左派激進分子,民權運動活動家一丘之貉的立場,是多麽的困難。

美國政府最大的敵人從來都不是恐怖分子、共産主義者、納粹、三K黨或者毒品,而是那些善於用他們富有激情和智慧的語言團結人民的和平主義者。

當我再次聽到John的「Imagine」鋼琴優美前奏響起,我很感篤定這首歌不是口號也不騙錢的歌曲,而是用生命換取的自由宣言。





電影預告

The World Is Not Enough


2008/11/13

Fando y Lis(1968)-(台譯:凡多與麗絲)觀後感

劇情簡介:
《凡多與麗絲》講述的是一對戀人尋找“Tar之城“的故事。影片的開端,詭異的宗教畫和耳語般的話外音描述了一個叫做“Tar之城“的理想國。傳說只要到了“Tar之城“就可以獲得美酒和食物,幸福與永恒;可以領悟真正的生命,愛與被愛,並知曉未來,而且,在“Tar之城“永遠不會遺棄任何一個人。

觀後感:
Alejandro Jodorowsky是一個墨西哥傳奇導演,會編會導,誇張的是他還是個精神分析醫師又是作家,拍了幾部經典Cult Film《鼴鼠》,《聖山》和《聖血》都是Cult迷心中的逸品,電影風格總是光怪陸離,富有獨特墨西哥風味,沙漠荒地,悽涼土礫岩壁,荒涼孤獨感悠悠道來,更有嚴厲批判和沉重宗教意識,Alejandro Jodorowsky的電影世界觀中故事劇情似乎沒那麼重要,反而是影像傳達出來的價值和隱設中的涵義,所以他的電影總是讓人看不大懂故事!卻能看到許多前衛表現主義強烈的視覺呈現,熟悉心理內在層面的Alejandro Jodorowsky,總是在污穢骯髒玩弄畫面下卻嚴肅探討著心理疾病。

本片算是Jodorowsky早期的作品,還看出導演初期稚嫩的掌鏡不成熟,但內容已經有一貫的光怪陸離,開始的鏡頭就是側躺在桌子上的麗絲生吃掉一朵花,整個故事是一對情侶凡多和他腿有殘疾的女朋友麗絲一起去尋找傳說中神秘的“Tar之城“一路上的經歷,途中不斷的有不同的怪人誘惑凡多離開雙腿不能動的麗絲,甚至還有凡多的母親,而他們卻好像一直都無法離開原來的地方,酷似煤礦的小山,途中還時常出現他們的幻象,在找到了“Tar之城“之後,凡多卻終於忍受不了麗絲,將她暴打致死,後來他十分懊悔,按照麗絲生前的願望將她埋葬,在墳頭上放上了一朵花,並自己躺在她墳墓旁,直到落下的樹葉幾乎將他埋沒,至此,影片在異常歡快的音樂中結束。

電影從一開始總是帶給人沉重低迷氣息,黑白畫面過於蒼白,電影劇情過於瑣碎片段,支離破碎的圖畫組合起來卻是悲慘愛情荒謬劇,電影配樂卻十分未來感,冷調電子音、動物慘叫聲、墨西哥傳統節奏,跟整個畫面完全跳Tone,矛盾不合理設計的確給人難消化觀看。女主角麗絲,有潔白的肌膚和嫵媚的眼睛。當她側趟在床榻上食下一朵白玫瑰的時候,仿佛可以聞到滿身從體內溢出的芬芳。導演說麗絲代表著人類的純潔。男主角凡多,頭上帶著鋁制的漏斗,有點像那個伴隨桃樂絲(《綠野仙蹤》裏的小女孩)一同冒險,勇敢善良,卻因爲沒有 “真心”而傷感的鐵皮人。這個男孩有些先天的愚頓總是帶著些癡瘋的癲狂。

男主角凡多在兒童時期被剝奪了一切,一切權利和擁有。追求浮華的母親親手葬送了凡多的父親,陪伴他童年的只是一面可以敲響的圓鼓。製造些小吵鬧就是他唯一的權利和快樂。當長大之後這種缺失投射在麗絲身上就變成了強烈的控制和佔有,像是一個頑童的試驗一樣,只有看著對方不斷的忍受自己的傷害還能體會到那份真實的愛情。

而麗絲的懦弱同樣來自於童年的陰影——性侵害。這個事實讓麗絲失去了生活的勇氣,對於成人世界的陌生和恐懼讓她把凡多當作了躲藏屏障。只有凡多在身邊世界還是安全的,不管凡多怎樣的暴虐和瘋狂,她始終緊緊的依戀著他不能放手。

人的一生會因童年的境遇而産生重大的差異,這一點是心理學的共識。作爲精神分析醫師的Alejandro Jodorowsky更是深刻的瞭解這一點,他把這種認識推廣到了整個人類社會。他說我們成人世界一直都在破壞著生活和人性種的純潔,這是一個充滿了戀童癖的變態社會。

而在這個變態社會下生活的每一代人也必定是畸形的。

電影中出現類似儀式般的死亡安排,或是神秘巫蠱儀式,宗教意識濃厚,讓我聯想到知名女性藝術家Francesca Woodman的作品,女性對衣裝總是一往情深,形影不離,這樣的迷戀與偏執,成為女性攝影家的創作動力,Francesca Woodman實驗種種扮裝樣貌,展現對自我認同的追尋,創造出二十世紀藝術史中,最詭譎多變的景觀。在1970年代以超現實的偽裝,展演與母體般的建物、空間與自然融合的隱喻,基進地擺出離棄父權社會的姿態。




2008/11/12

Daisies(1966)-(台譯:雛菊)觀後感

劇情簡介:
兩個形影不離的年輕姑娘,他們都叫瑪麗(很顯然一個是另一個的酷似者或內在心理上的映射)。有一天她們決定:面對世界的墮落,她們自己也要過“墮落的”生活。爲了欺騙社會,她們想出了無數詭計。她們在一個夜總會製造混亂,欺詐有錢的小市民,從抽屜裏偷錢。她們過著地道的寄生生活;她們的主要作爲就是吃東西。在影片結束時觀衆們看到兩位姑娘身上裹著報紙,像笨重的包裹那樣躺在桌子上。

觀後感
一部瘋癲趣味卻又不失品味的Cult Film!

第一次看捷克前衛女導演維拉齊蒂洛娃(Vera Chytilová)的作品,電影中帶有濃濃六0年代的嬉痞味及崛起的女性主義意識,詼諧諷刺劇情顛覆傳統敘述故事框柩,她自己更把她的影片稱爲“粗俗而滑稽的哲學文獻”。

許多觀看Cult Film經驗總是換得不舒服及驚世駭俗的觀後感,但觀看完本片卻實際上令人愉快的,而且思想深刻,具有多方面的意義。除把影片理解爲是對兩個姑娘的無政府主義的譴責之外,無疑幾乎沒有別的解釋;其實通過她們的行爲,她們向處在自鳴得意的、冷漠麻木的世界提供了一面鏡子。如同所有重要的影片那樣,《雛菊》也爲電影這一媒介的自我反映作出了貢獻;影片想說什麽它就以它的形式、在打破自身的邏輯和打亂劇作藝術和畫面結構之中表達出來。

電影內容豐富而創新,電影不遵循傳統敘事形式,只由兩位女主角嘻皮笑臉地暢遊不同地方;超現實的影片似乎對現代社會的物質及消費文化做出諷刺,畫面卻依舊有趣且富有實驗性。電影開頭新浪潮味道濃厚,由兩位穿著比基尼妙齡女朗攤坐著,動作有如機械人般僵直刻意行動,並穿插著類似非洲鼓聲搭配著戰爭炮火轟炸畫面,達成一種非協調性的蒙太奇畫面,視覺效果強烈而附有意義性。兩位女主角雖有童稚面貌卻以惡作劇方式對付色迷迷的中年老男人(嘲諷男性的處女情節),無所事事時則嘗試自殺(對當時生命虛無存在主義的回應),而最後兩人的狂歡派對,將滿桌美食吞嚥後,再互相丟擲並踐踏,可說是對既有規範、政治體制的輕佻嘲諷。在物質極度缺乏六0年代的捷克,這部影片因糟蹋糧食而被禁演。兩個女性角色間的親密關係也暗指女同性戀顛覆異性戀主流。女性閹割男性陽具的主題也首次在片中出現(將香蕉、香腸、馬鈴薯剪成一段段,並搭配著男性聲音不斷追求兩女的電話留言)。

片中主角造型化妝,可說另一個看點,兩女穿著一黑一白,更有獨特味道,更代表著人的黑暗面和光明面得隱設,服裝花俏而誇張,卻不失時尚流行感,臉上彩妝帶有點點埃及豔后感,眼影往上飄,時而嬉痞感,時而普普風,簡直讓人眼睛一亮。

電影劇情荒謬弔詭外,導演手法更高段,加了許多實驗鏡頭,而這些畫面如今看來依舊讓人眼睛一亮前衛,別說近代《迷走青春》中拼湊畫面解構鏡頭呈現性,讓人看的眼花撩亂,本片更是玩的瘋狂極緻,透過道具(如蘋果、花環的丟擲)、動作(接吻)剪輯跳躍至另一個場景、時間;用多種色彩交替呈現同一畫面;女主角把彼此身體剪成碎片的段落,身體成為點點方格、不斷閃動、移位,可說是電影中立體派風格的呈現,令人嘆為觀止。對影、音間關係的處理,也顯現電影作者的存在,如最後段落出現的打字聲與所打出的字出現於畫面,加上劇中人物的對白,可說是呈現作者的存在,是自我反射(self-reflective)的表現。

雖然結束時兩個女孩被迫回歸正常辛勤工作才能得到快樂,但在他們微弱的笑容及彷彿死亡犧牲祭典的場景下,我們已經無法確認她們是快樂的。在共黨政權的高壓箝制下,東歐的電影導演們必須將對社會、政治的批評,藏匿於視覺實驗、隱晦對白中來通過檢查制度。維拉齊蒂洛娃可說是偷渡成功,她的無邪少女們以嬉戲玩樂、狂歡笑聲顛覆了父權社會體制下僵硬禮儀規範、政治制度與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