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28

九月份電影觀看簡評二

I Spit on Your Grave(1978)-(台譯:我唾棄你的墳墓)

故事敘述一個單身的美麗妙齡女作家,在一次看似悠閒的度假中遭到四個惡漢無情的輪暴凌虐,在這之後還惡漢們還企圖將她滅口但未成功,時間過去,女作家經過一番調養後,決定用最殘忍無情的手段對向她施暴的惡漢們進行報復,於是她堅決的踏上了用血堆積而成的復仇之路

又是一部很夭壽很天殺得情色虐殺電影,彷彿想把A片拍得精緻一些的電影工作者的方法一樣,《我唾棄你的墳墓》為了冒充文藝片,於是將影片開始拍得溫婉抒情、拍得田園牧歌、拍得遐意迷離:一個女作家,為了寫作而前往一處偏僻度假別墅裡,當然,這別墅很唯美,有森林,有湖泊,打開窗戶,春暖花開,鳥兒枝頭叫……因為一切都是為了襯託後來那些殘忍的場面的。(補寫)


The Year One(2009)-(台譯:您祖宗卡好)

看來台灣片商又將片名惡搞一番,整部電影亮點圍繞在討喜的胖子Jack Black身上,及另一主角: Michael Cera,一老一少,一胖一瘦,一個豪邁,一個害羞,引發出許多白癡事端,笑料百出,或許筆者對聖經故事不是那麼熟悉,導致許多話中有話的典故似乎感覺不到有趣,總而言之,蠢電影算上一筆。

The Loneliness of the Long Distance Runner(1962) -(台譯:長跑者的寂寞)

本片講述一個少年犯在長跑當中找到心靈的慰藉。英國少年感化院裏生活的少年犯了克林,因偷竊罪被囚,然而他擅長跑歩的才華,令他受到高度重視,更獲頒獎牌。不過,在漫長又孤獨的集訓中,他每每回憶起監禁前所遭遇的種種不幸。生活在這種矛盾之中,他對社會越來越不滿,也充滿了抵抗的態度。以意識流手法探討年輕人的叛逆心理,《長跑者的寂寞》可算是英國“憤怒派”代表性名作之一。(補寫中)


絕命派對(Invitation Only)(2009)

號稱“臺灣影史第一部頂級奢華恐怖片”,但是明顯看得出受《Hostel人皮客棧》《Saw奪魂鋸》影響極多,總是讓人找不到所謂的新鮮感,或許小澤瑪麗亞的演出頗受爭議外,其他演員如通告藝人馬國賢、何嘉文等,讓人在血腥恐懼中感到莫名的綜藝感。雖然劇情邏輯上破洞百出,但視覺特效上明顯有不錯的表現,也看的出導演企圖創造一種台灣式的虐殺Cult Film。


Rock And Roll High School (1979) -(台譯:搖滾高中)

絕不是Jack Black那個搖滾學校,而是The Ramones的搖滾高中。
延續六零年代海灘派對、瘋狂胡鬧青少年電影傳統的作品,高中學生、熱戀中的少女、走廊上的監視器和一個邪惡的校長,都是典型的浮濫噱頭,但是這種充滿幼稚氣息,甚至到了愚蠢地步的情節,至少史的觀賞成為完全的感官娛樂。片中的高潮戲,就像是大部分六零年代同類型電影,是The Ramones從台上唱到台下,同時配上煙霧瀰漫的瘋狂表演,如今看來還是那麼的屌!

九月份電影觀看簡評一


Themroc(1973)-(台譯:哲姆洛克)

《Themroc》講述了幾個小老百姓裝瘋賣傻反社會的故事。是法國怪才導演: Claude Faraldo的無政府主義電影代表作,算是Cult Film虛無主義的影片之一,片中所揭示的資本主義社會弊病以及人類思想的異端化是用一種完全瘋狂的即興形式來表現的,全片沒有一句對白,有的只是人類在壓抑的社會中的嚎叫和變異。這就是人性,當你不身在其中時,根本無法體會那種絕望與希望。(補寫中)


Angyali üdvözlet(1984)-(台譯:宣告)

稀奇古怪的想象使這部影片充滿了神秘主義和隱喻化的畫面和內容,而時間早已洇滅在影片充滿超現實主義和象徵主義的電影語言中,更爲獨特的是,全片所有演員是一群8到12歲的孩子!說它是一部兒童片吧實在不能算,我奇怪於導演爲什麽讓一群孩子去演這樣表現人性黑暗面,深奧難懂的,史詩影片,全片如同詩歌戲劇般的臺詞和對白似乎對一群半大的孩子來說太難了,而且影片中的一些裸體場景似乎很難讓未成年的孩童來演,導演試圖用更年輕化的演員群體來更深刻的表現一些時代的陰暗恐怖和不合理性。也是一部經典Cult Film。(補寫中)


Home(2009)-(台譯:盧貝松之搶救地球)

經過四十億年的漫長演變,地球變成一個物種繁多、資源豐富、奇特美麗的藍色星球。然而自人類出現以來,我們只用了二十萬年的時間,便將地球的寶貴資源消耗殆盡。珍稀物種滅絕,原始資源奇缺,污染日益嚴重,人類以及地球的明天將何去何從?電影透過高空俯視鏡頭紀錄著地球的美麗與哀愁,有時候真的思考起人類的自私和無知,總是讓人心寒,鏡頭下得每一個畫面都十足的美麗動人,但卻逐漸消失於時間軸中。


Ilsa, She Wolf of the SS(1975)-(台譯:殘酷瘋淫所)

納粹的殘酷轉化成情色的醜陋,霸權式的集中營剛好是控制欲(慾)最好發揮的環境,荒謬鹹濕畸形的劇情是剝削類型電影的最愛,更是愛好異類電影的老饕夢寐以求的佳餚。


Heavy Metal(1981)-(台譯:重金屬/宇宙奇趣錄)

不折不扣的Cult Film,只是透過動畫(Animation)呈現,結合了情色、血腥、科幻、暴力元素,在此片共由六個故事組成但看過此片後,人們卻好像找到了迷失已久的精神家園。(補寫中)

Away We Go(2009)-(台譯:房事告急)觀後感

劇情簡介:
一對年輕的夫妻,為了建立新的家園開始旅行。沿路拜訪了許多好友跟親戚,有超級怪人也有心靈導師,這對年輕的父母自然還要繼續他們的尋親探友之路。接下來,兩人托著沈重的身體,但卻充滿期待的心情,開始了橫穿美國大陸的慢慢旅程:汽車、火車、輪船、飛機,他們經歷了各種各樣的溫馨故事,看到了種種親情洋溢的場面。這趟搞怪有趣的旅程也讓他們發現,彼此才是這個家最重要的東西。

觀後感:
電影海報讓我聯想起08年的《Juno鴻孕當頭》電影開頭可愛的手繪動畫風格,想必也是輕鬆可愛的調性。後來發現本片導演Sam Mendes原來是《American Beauty美國心・玫瑰情》《真爱旅程Revolutionary Road》導演,怪不的處理家庭議題上如此細膩真實,更從家庭問題延伸至社會議題,更涵蓋了愛情、家庭、親情、友情,探討社會中人的生存狀態。影片從他們拜訪的每一座城市中一不小心的流露出來。片中拜訪中其中一對嘻痞的夫婦,按照自己的要求和法則去教育孩子,毫不顧忌寶寶的感受,對於一個嬰兒來說,是何等的難耐(包括在孩童面前性愛)。而那對如此相愛的夫婦,他們收養了那麽多孤兒,待他們如自己孩子一樣,但他們,卻從未能有過一個自己的親生骨肉。

人生總是會面臨老天爺故意開的玩笑,就好比電影中男主角與女主角親熱做愛時,男主角忽然間聞到一股味道而停止下來,女主角有點錯愕尷尬,男主角說有股水果的甜味,通常女人私處會出現這股味道不是意味著更年期到來,另一個可能性那就是…,緊接著下個畫面就是懷有六個月的女主角大著肚子躺在床上。生命總會樂此不疲,儘管低俗無聊趣味,然後再加點黑色幽默和現實的殘酷。他們以為回到父母的家就能找到安穩的窩,然而為著夢想,他們卻突然要遷居至三千裏外的地方,或許有時達成夢想比甚麼都來得重要,特別那是自己的夢。城市不斷地在流轉,天氣好得有點兒浮誇,玻璃幕牆外陽光燦爛,蔚藍的天空裡有飛機不停在跳躍,而你們呆呆地站在扶手帶上任由扶手帶輸送你們往前。前面的路好像鏡頭有點失了焦,縱然大衣裡早早貼上了你們的行程表。但還是要硬著頭皮上路呀,你們是知道的,不然又可以怎麼樣呢?由Phoenix到Tucson ,由Wisconsin到Montreal再到 Miami,然後回到那兒時荒廢了的老家。一站又一站,一個城市又一個城市,由一個家流浪到另一家,不斷的遊歷和探索,你們終於發現,原來一起尋找的過程中,其實你們早已擁有那美麗無比又牢不可破的東西,而那卻不是用水泥石屎木板和傢俬所組成的。

電影沒有浮誇得笑點點綴,只有很生活化的鬥嘴,更帶出許多讓人會心一笑的幽默感,尤其是冷感的女主角常常妙語如珠的給人驚艷般的回答,女主角是不婚主義者,當男主角問:“你能嫁給我嗎?至少。”她回答:“不會。但我永遠不會離開你。我保證。”或許,愛情就是這樣兩人在一起就好吧。

本片論起可以算是部公路電影,行走的過程也是療傷的過程。男女主角各自成熟,清晰了人生的目標意義,女主角也更直接的面對失去父母的傷慟。最終準備好了迎接新生命,承擔家庭父母的責任義務。




Yeux clairs, Les(2005)-(台譯:明眸失神)觀後感

劇情簡介:
父母雙亡後,問題少女芬尼和哥哥、嫂子一起住在鄉下。芬尼性格內向、性情古怪,因此和嫂子關係緊張,依次爭吵之後芬尼離家出走,越過邊境跑到德國去尋找她父親的墓穴。她遇見守林人奧斯卡。兩人交流全靠肢體語言,雖然沈默,但是彼此溫暖。

觀後感:
這是一部很輕的電影卻附有很重的人生,電影中沒有過多的語言對白,只有安安靜靜看著主角透過自己的方式過生活,女主角在眾人眼中是個不正常的女生,過長的裙子間接讓她顯的老態,老氣花色佯裝拉垮她的青春,但她總是自娛娛人過日子,自我邏輯下處理事情,如吃飯吃一半,忽然大叫並賞了同桌用餐嫂子一個大耳光,或是將蜘蛛放進嫂子湯中之類怪異的行為,種種行為都讓人覺得怪異,但筆者卻有著說不出的好感。筆者所謂的怪異當然不是指荒誕詭異,而是另類。就是說,在大部分電影裏我們看不見這些東西。

女主角芬尼是一個神經有點問題的老處女。她在父母雙亡以後一直神經兮兮的生活在哥哥和嫂子家裏。雖然哥嫂都很遷就她,但是她的生活狀況卻是一團糟,她自己也痛恨,因此她有時歇斯底里,有時偷窺,但是她始終孤單,正所謂明眸失神。但是,其實這僅僅是因爲她沒有遇到那個能與她溝通的人。守林人奧斯卡就是那個人,雖然他們彼此語言不通,只能通過肢體語言進行交流,但是卻交流的那麽順暢,甚至超過從嘴裏吐出的語言。他們相處的那麽和諧,那麽融洽。

《明眸失神》海報是我喜歡的類型,簡單卻很有意思,不禁莞爾一笑。導演高明,女主角將所有的椅子往身上攔,坨著衆多五顔六色的椅子的畫面,彷彿像隻俏皮的刺猬,雖然是隻繽紛可愛的刺猬,仍帶有防衛自衛的本能,當她遇到危機時,便會肅立起自己全身的針支,視為最後防備,反映出女主角的與衆不同。但如果無法控制自己身上尖銳的針支,自己便變成一個危險的角色,誰接近便會受傷,唯有在找一隻與自己相同的刺猬,所以,不管你是誰,不管你多孤單,不管你是否憋悶,請相信,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能聽懂你的語言,並且他會用最好最善良的語句安慰你受傷的心。

而事實上,這些東西總是喚醒我們的知覺,用一個我們從未思考過從未觸及過的現象讓我們恍悟,它們一直都存在。因此,另類的電影劇情也一直存在。


2009/09/27

The Burning Plain(2008)-(台譯:燃燒的平原)觀後感

劇情簡介:
墨西哥邊境小鎮裡,一名叫Mariana的十六歲女孩,正想盡辦法讓父母重修舊好;而在美國波特蘭一名叫Sylvia揮之不去的往事,讓她活在罪惡的陰影下;Gina與Nick婚姻岌岌可危。最後,這五個人在各自不同的生活際遇裡,找到生活的真締與人生的方向。

觀後感:
Guillermo Arriaga原本是個專寫劇本的,後來撈過界,寫而優則導,成為一個新銳導演,此作品是他個人執導的處女作,鏡頭語言及劇情故事安排成熟流暢,超現實時空穿梭著寫實殘酷的人性,帶有保有他之前寫劇本的風格,多線敍事手法,Guillermo Arriaga劇本中的道德焦慮、放射性網狀的人際關係、種種的偶然與巧合,以及機緣宿命的迴圈意象,從《Amores Perros愛情是狗娘》、《21 Grams靈魂的重量》到《The Three Burials of Melquiades Estrada馬奎斯的三場葬禮》《Babel火線交錯》一路下來,既一脈相承又堆疊出各自精彩的深度。

前幾天看了Mitch Albom的小說《For One More Day再給我一天》,作者利用「現在」與「過去」的手法交錯相交,剛開始容易會錯意,但後來漸漸有恍然大悟的感覺,閱讀過程複雜行進線所產生觀感疲累是可想而知,但豁然開郎的結局相對帶來更多的驚艷及讚嘆聲;為什麼要提到這本小說,因為此電影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之手法,小說家看重敍事的情節,劇作家關心幕與幕之間的銜接,而導演一心考慮用怎樣的場面調度,實現心中的畫面變成鏡頭裏的鏡框所取。從小說作者到電影導演的門檻不是一層窗戶紙,一捅就破。

電影的序幕,採用現在和過去的並行敍事—沒有堅持到真相大白一刻的觀衆,極易迷失於這一段之中。兩組看不出聯繫的人物,在各自的空間中,推演各自故事。海景餐廳的女主管Sylvia(Charlize Theron飾演),糾纏在繁雜的男女關係,她的面朝大海的心事重重和她極易向陌生人裸露身軀一樣,讓人疑竇叢生。同時並行的情節片段,是在墨西哥的某處草原,一群年輕人查看大火過後的灰燼,與其中某個年輕人的父親有關的婚外情事件也到了一個節點。當鏡頭又被切換至一群以駕駛小飛機給農田施肥的墨西哥人時,電影開始呈現片段化的特徵—小說家和編劇在敍事中可以通過分節、分章達至的形式。

女孩Maria被人帶至Sylvia的面前,因故逃離撫養責任的母親需要面對自己的女兒,也意味著她要面對過去種種,包括縱火燒死自己偷情的母親的過往。年輕的記憶由平行敍事中的那一群年輕人查看灰燼,參加葬禮開始。年輕時的Sylvia的早熟、敏感和叛逆,讓其作出親手殺死自己不道德母親的舉動,更讓其與母親情人的兒子發生關係。失事的飛機駕駛員正是這個仇人的兒子,Sylvia年輕時的愛人,單親女孩Maria的父親。至此,平行敍事中的空間、場景和人物關係才清楚。如此複雜和疑惑的環節,導演Guillermo Arriaga不去採用標準的回憶剪輯手法,而直接採用“生切生剪”,考驗觀衆的耐心、記憶和智商,《The Burning Plain》有曲高和寡之嫌。

年輕得Sylvia性格和行事的複雜是本片的韻味,不滿平淡生活的母親(Sylvia的母親)重現著《麥迪遜之橋》故事的詭異。道德審判庭只能給這些人唯一的判決,但人的行爲並不只靠道德來制定準則,因此多了小民生活的悲歡離合與紛紛擾擾。

Gina是一個有外遇的家庭主婦。她愛她的四個孩子她也並不恨她的丈夫,但是她卻完全抵擋不住外面那個男人給予的炙熱愛情。因此她盡可能的騰出時間去跟他見面。在那片燥熱的曠野上有一輛箱車,偏僻安靜,他們那兒私會。他們親吻他們上床,他想辦法讓她能在那裏洗熱水澡她告訴了他讓自己感到羞恥的秘密(乳癌而割除乳房)。這個男人給予了太多她丈夫無法給予的,她曾想過離開這個男人最後卻還是抵擋不住“中午12點”的誘惑,沖到箱車邊抱住他狂吻。但這一切卻被她女兒Mariana發現了。

在母親和她的情人死後,Mariana認識了母親情人的兒子Santiago。Santiago好奇他父親跟Mariana的母親是怎麽認識的,Mariana想知道Santiago的父親長什麽樣子。那個晚上,Santiago穿著他父親的襯衫,Mariana穿著她母親的睡衣,兩人就這樣躺在床上,情愫漸生,之前答應不碰Mariana的Santiago還是沈醉般的撫摸著她的金髮,她說,你答應過我的。他問,你想我離開嗎?她說,不想。兩人就這樣在雙方家庭的反對下偷偷在一起了。他們用打火機在手腕處燒出一塊疤痕,爲的是永遠不忘記對方。

Maria是個幸福的小女孩,因爲她有一個愛她的飛行員父親。父親駕駛給農作物噴灑農藥的飛機時,會叫上她一起,讓她在後座用GPS查出目的地的位置;父親開著飛機工作時,Maria在那間小木屋裏做家務看著父親的飛機傻笑。然而這一天,當她擡起頭往窗外看時,父親飛機的引擎突然故障,飛機向地面墜落...

Sylvia在一家餐廳裏工作。Mariana和Maria住的地方截然不同的是,Sylvia住在大海邊的城市,這裏時常有雨,潮濕陰冷。她喜歡站到懸崖邊閉上眼睛聽波濤撞擊岩石的聲音。然後再張開雙手,感覺搖搖欲墜。她跟一個結了婚的廚師上床,她跟餐廳一個有錢的客人上床,她甚至還想跟一個讓她在大雨中搭順風車的墨西哥人上床。但是她都不愛他們,她似乎一直在逃避著什麽,直到那個墨西哥人把她女兒的照片拿給她,我們才恍然大悟。

電影就一直在這幾個故事之間非常流暢地跳躍。看似4個截然不同的故事,看似4個沒什麽關係的人物,但在最後都融爲一體,4個故事融合爲一個故事,故事也集中在了一個人物身上。

《The Burning Plain》存在一個十年的時空跨度,這不僅加強了時間線的縱深,而且産生了關於人物、地域的陌生化效果,影片中貌似呈現的三線式敍事結構其實只有兩條,其中一條即被所謂的時空變換割裂,少女Mariana在成年後更名爲Sylvia,也成功的混淆了觀衆的視線。Guillermo Arriaga用抖包袱的方式一點一點抛出線索,然後漸漸成型,直到編織出影片最後的結局。

《The Burning Plain》仍然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形式主義電影,抛出了它的並行敍事,整個電影的情節會蛻變到蒼白。電影史上一直有很多形式主義的佳作,不管是《Pulp Fiction》、《非常公寓L`appartement》或者《暴雨將至Before the Rain》,那種把玩結構和故弄玄虛都賦予了電影一種新的語言,這類電影難以都擁有高深的寓意或者命題,也許僅僅是形式上的拓展,都能成全電影風格走向全新的境界。歷史上的Griffith最早創造了平行剪輯,一度引發了觀者的熱忱,從《一個國家的誕生》(1915)到《黨同伐異》(1916),Griffith也試圖用兩線索到四線索來挑戰觀衆的思維,他個人卻遭遇了從掌聲到噓聲的落差。時到如今,電影觀衆至多也只能接受三線的平行敍事,像Guillermo Arriaga與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合作的《Amores Perros愛情是狗娘》這樣的作品仍然讓不少觀衆望而卻步。

雖然說多線敍事手法,但事實上故事只圍繞在兩組人馬上面,一就是少女Mariana二就是Mariana長大改名的Sylvia,只是透過時間上的頓點讓故事看似沒有延續性,但卻隱約可嗅出些微相通點,從《愛情是狗娘》到《火線交錯》,故事的紛亂線條和重組結果已經呈現,導演需要做的僅僅是“鏡頭表述”,所謂的跳切與場景轉換均不能稱之爲深層探索。也許《燃燒的平原》欠缺了《愛情是狗娘》的那種微妙和新奇,但它依然深得南美小說的精髓,呈現繽紛的奇幻色彩,稍有遺憾的是影片各條線索之間的隱蔽性較差,在結尾交織的時刻少了峰回路轉的驚人效果。

影片基本上分成兩條線,一條講述過去,一條描繪現在,兩個時空的故事在銀幕上表現出不同的冷暖色調,圍繞現實的部分呈現出灰暗、陰冷、潮濕的低沈氣氛,與之對照的早年生活則表現爲明快、濃鬱和狂熱。在《燃燒的平原》中,三條敍事線分別代表著責任、理解和拯救,Mariana的母親沈溺於婚外戀的快感(片中交代了她丈夫的性無能),每天都期盼12點時間與情郎相會草原的私房;Mariana作爲母親劈腿的見證者,費勁心力拯救自己的家庭並欲探尋母親出軌的本源;Sylvia作爲一個事業上的成功者也面臨了感情的頹敗,她無力把握身邊的人甚至不敢接納自己的女兒。導演嫺熟的運用了倒敍、對比、象徵等手法來交織故事,造成各條線索上不同的懸念,而圍繞平原上私房失火事件更成了整個敍事的核心,“燃燒”在這裏也體現一種明顯的象徵意義,用以指代人物內心的煎熬和掙紮。





2009/09/14

The Boat That Rocked(2009)-(台譯:搖滾電台)觀後感

劇情簡介:
影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60年代文藝青年和流行音遂樂之間的故事。一個由DJ組成的樂隊用音樂結合了整整一代人起來和一個古板到都不能接受爵士樂的政府硬碰硬的故事。影片的背景設置在了1966年的英國。那時的BBC是播放流行音樂的重地,但是即使是這麼開放的電台,每週留給搖滾樂的時間只有2個小時。但是,與此同時,有一個非法的「海盜電台」卻在秘密地7×24小時地夜以繼日地播放搖滾樂。2500萬耗人-超過英國總人口的一半都在聽這個電台的音樂。

觀後感:
上週看了幾本書,其中一本書讓我印象深刻《男孩吶喊自由鳥: 搖滾樂的奇想故事》(The Boy Who Cried Freebird: Rock & Roll Fables and Sonic Storytelling) ,揉合寓言、報導、長篇荒謬故事、舊傳說的重敘、老傳奇的更新、流行文化幽默……於一爐的趣味讀本。書中真真假假的故事已經模糊我對搖滾樂的真實歷史事件或是鄉間傳說的分別,歷史事實與幻想融為一爐,但那似乎也不重要,搖滾樂原本就是一個神秘不真實的音樂體,到不如說它就是反應社會的假想化音樂。

當人們對大環境有所異見,不滿細胞都能透過其他媒體創作來訴說內心之不滿,「海盜電台」就是一個明顯例子,是獨立於體制之外的私人電臺,24小時不間斷地播放搖滾樂,是自由與解放的象徵,深受民衆的歡迎。他們也因此成爲英國當局的眼中釘,因爲政府是最痛恨自由人了,在當局者眼中他們是“肮髒的下水道和不負責的商業主義,道德低下”。但在當時「海盜電台」的存在並沒有不合法的地方,於是政府要做的就是“如果你不喜歡什麽,就編法律出來,讓它不合法”。影片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講述「海盜電台」最後的輝煌。

制度,從其被制定出來的那一瞬間開始,就孕育著秩序與變革,附帶著壓迫與反抗。二者仿佛硬幣的正反面,當政府當局希望永遠是順從的正面朝上的時候,總會有一股相應地甚至更爲強大的力量讓抗爭的反面重見天日。就好像《搖滾電台》的片尾,當船體傾斜,沈沒在即的時刻,曾經被寄予希望的政府船隻並沒有出現,相反,那些同樣熱愛音樂的普通民衆成群結隊地趕到了現場,呼救變成了歡呼,災難幻化成了狂歡,音樂沈入海底,卻早已在每個人的心中紮根。所有人大喊著「搖滾樂!萬歲」你是否有深深被感動而嘴腳上揚。

影片的切入點是一個少年Carl登上「海盜電台」的基地船,由此見證和展開「海盜電台」的傳奇。Carl顯然是傳統觀念下的“不良少年”,已不被學校甚至社會“容納”,無奈之下母親把他送上船(Carl後來對船上的人說只要你們喜歡我)。而這裏卻是“自由之船”,而不是被管束之地,所以母親其實是非常開明的,送他上船是讓其脫離刻板荒唐的成長環境,自由發展。

這艘船同時也是“愛之船”,Carl將經歷他的青春與成長。影片前半段,愛情(性)的不斷挫折帶出了男人之間的友誼與相處之道。

船上是男人的世界,唯一的女性是一位同性戀的廚娘,只有每個星期六姑娘們才允許上船。一次胖DJ Dave想趁黑用貍貓換太子手法讓Carl破處,結果關鍵時刻姑娘卻亮起了燈,Carl只好以“跑錯房間了”光著屁股尷尬的離開。之後「海盜電台」的老大同時也是Carl教父的Quentin單獨爲卡爾介紹了女孩子,每想在Carl尋找保險套之際,女孩已上Dave的床。Carl當然鬱悶萬分,負責新聞的John和黑人小夥哈羅德拿了一杯茶(英國人應該是喝茶而不是牛奶)和一小碟餅乾坐到他身邊吃了起來,沒有多餘的言語安慰,卻也讓Carl放鬆下來,可愛的一段。

另一個影片中的高潮是由並沒有女人緣的Simon結婚引起的。嫁他的美麗姑娘其實只是利用Simon,她的目的是借此上船好投入電臺界的巨星傳奇DJ Gavin的懷抱。雖然姑娘很快離開了,但Gavin還是破壞了男人間的默契和規矩、傷了Simon的心,由美國來的Count出面單挑。Count除了代表Simon,也有自己的原因,作爲電台紅牌的他對Gavin的回歸抱有複雜的心態。單挑的方式是“勇氣大考驗”,兩人比賽爬輪船的桅杆,通過考驗自然是化干戈爲玉帛,以男人的方式解決了這一事件。

影片的後半段Carl終於得到了愛情,破處成爲成長的重要標誌之一,並且在衆人關注和祝福之下,顯得十分美好。而母親的出現,也解決了他的親生父親之迷。有關Carl的故事算基本完整,但似乎也僅此而已,成長由事件構成,卻缺乏心態上的呼應,沒有更深入的發展和改變。Carl依然就是那個Carl。他與「海盜電台」間的互動也顯得不夠充足。

《搖滾電台》又將人們的視線帶回到上世紀那個讓人無限懷念與憧憬的精彩的60年代,但與原來預期的不同,影片並沒有因爲「海盜電台」(遊離於主體之外的自由存在)和搖滾樂而走上激烈的反叛和瘋狂路線,反而像是一次溫情回顧。本片人物演繹得極其到位,除了音樂,我覺得本片另外一個出彩地方是造型和服裝,格子,knit,緊身褲,H型裙,誇張的顔色配搭,黑框眼鏡,疏著蓬鬆整潔髮型的女士們,展現出保守與前衛的激烈碰撞的60年代經典風範。最近時尚圈復古風盛行,吹回到60年代,不論你想mix and match,還是你喜歡精致的suit式,相信本片可以給你作爲一個很好的範本。

雖然電影是搖滾樂下的喜劇,但電影中出現的音樂可不搞笑,反而有文化氣質,瞧瞧原聲帶歌曲多麼有深度啊!
曲目 · · · · · ·
1. Duffy – Stay With Me Baby
2. The Kinks – All Day And All Of The Night
3. The Turtles – Elenore
4. Beach Boys – Wouldn’t It Be Nice
5. John Fred And Playboys – Judy In Disguise
6. Martha Reeves & The Vandellas – Dancing In The Street
7. Smokey Robinson – Ooh Baby Baby
8. Herb Alpert – This Guy’s In Love
9. Tommy James – Crimson & Clover
10. Jeff Beck – Hi Ho Silver Lining
11. The Who – I Can See For Miles
12. The Troggs – With A Girl Like You
13. Boxtops – Letter
14. Chris Andrews – Yesterday Man
15. Tremeloes – Silence Is Golden
16. Skeeter Davis – End Of The World
CD2
1. The Who – My Generation
2. Cream – I Feel Free
3. Jimi Hendrix – The Wind Cries Mary
4. Procul Harem – A Whiter Shade Of Pale
5. Otis Redding – These Arms Of Mine
6. Junior Walker – Cleo’s Mood
7. Supremes – The Happening
8. The Turtles – She’d Rather Be With Me
9. Easybeats – Friday On My Mind
10. The Bystanders – 98.6
11. The Kinks – Sunny Afternoon
12. Cat Stevens – Father And Son
13. Moody Blues – Knights In White Satin
14. Dusty Springfield – You Don’t Have To Say You Love Me
15. Lorraine Ellison – Stay With Me
16. The McCoys – Hang On Sloopy
17. The Isley Brothers – This Old Heart of Mine
18. David Bowie – Let’s Dance






年輕歲月,灰色輓歌 / 少年吔,安啦!(Dust of Angels)(1992)-觀後感(重看)

劇情簡介:
北港少年阿國(顏正國飾演)、阿兜仔,以初生之犢的姿態在卡拉OK滋事打架,終日過著頹廢的生活方式,他倆經常濫用藥物殘害身心。一直混黑社會中的小高(高捷飾演)因大哥被殺,自己亦負傷,遂攜女友美美返鄉北港尋找線索,企圖計劃報仇。在北港的兩個少年阿國及阿兜仔因爲小高的復仇計劃,也一步又一步陷入了充滿毒品、槍械和暴力世界。結果兩人經歷了不可預測的人生道路。

觀後感:
台灣九十年初期,青少年社會氏寫實題材,成為一股創作的潮流,包括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蔡明亮《青少年哪吒》(1992) 都是此類型電影的精采作品,甚至侯孝賢的《好男好女》(1995)和《南國再見,南國》(1996)都還明顯看的出來受這股潮流的影響而產生出來的後青少年社會寫實,此外一直被忽略而鮮少人重視的《少年吔,安啦!》,整部作品充滿荒涼頹廢氣息,更是充分表現出青少年對社會產生的排斥感和茫然。

電影名稱《少年吔,安啦!》,隱約看得出來內藏玄機,光是從字面看來,「少年吔,安啦!」似乎是一個回答語,好比懵懂未經世面洗禮的青少年對一個看遍人間冷暖的老江湖提出問題,這社會怎樣?未來怎樣?回答:少年吔,安啦!彷彿無事樣,是對青少年的謊言或是安慰?!口氣卻輕蔑感和敷衍;另一個說法,「安啦!」是毒品界中的黑語,也就是指的「安非他命」,阿國和阿兜仔在片中躲在自家閣樓中所吸的東西就是「安啦!」,此外也象徵著毒品滲透毀滅著年輕人身軀及無政府主義的表像(曾經聽身邊有接觸過「安啦!」的朋友說道,電影中似乎是真實吸食「安啦!」)

導演徐小明的處女作,導演用了一個很低調的視角,闡述了臺灣社會在經濟發達、政策紊亂的失控環境下,迅速增長的青少年暴力問題,在長鏡頭的處理風格上可以看到監製侯孝賢(本片監製)的鮮明影響。片中的兩個拜把子的少年,幾乎是在歇斯底里的環境中生活,他們成長的經驗是滿口的污言穢語以及沒完沒了的暴力,殺人放火、縱欲吸毒,血腥、作嘔、傷殘的景象,以一種無政府狀態的姿狂,以及無目的理想的虛無,裸露在同樣扭曲變態的成人社會。主角阿國與阿兜仔的身上,有具備著台灣九十年具代青少年一代所共同的叛逆特點。與幫派型分子的勾聯以及對暴力作爲的崇拜,締結了兩個人最終無法回歸的生死情結。整個舞臺從雲林縣北港朝天宮,轉移到台北萬華區西門町取景,淳樸鄉鎮對比出繁華都市景象,隱喻糜爛與價值觀念的改變。故事的調子壓抑而沈重,長而穩重的鏡頭語言下,複製一種台灣電影一貫青睞的現咬實主義風格,更具備著寫實影像的畫面衝擊力,由林強與吳俊霖(伍佰)等人負責的搖滾演樂配樂及插曲恰當襯托了全片的荒涼頹廢氣息。

電影中北港少年阿國,略帶稚氣青澀臉龐,卻老愛裝出尷尬的假大人樣,父母雙親身亡,由姐夫和姐姐帶大的叛逆份子,整天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總是惹事生非,讓身為警隊長的姐夫無可奈何,此外對所有人不信任感,只對好友阿兜仔信任,個性衝動卻很夠義氣,苟且偷生過日子。台灣本土性濃厚,整部電影台詞幾乎使用台語,但是三句不離幹字,使人覺得略有草莽低俗,更象徵著台灣都市間轉型的尷尬模樣,尤其上臺北打撞球被人消遣回鄉下去吧的言語,惱羞成怒地拿出手槍開槍示威展現最後卑微的自尊。

另一個主角阿兜仔,微捲髮絲及深邃的臉龐,混血兒,卻說著一口國台語交錯的語言,是他唯一與阿國同樣文化的標籤,一個被遺棄的小孩,媽媽是美國人,拋棄他與一個小他幾歲的妹妹在台灣,而一個人在美國生活,此外阿兜仔與年邁的外省籍父親生活在台灣北港,阿兜仔與父親之間完全隔閡,沈默是他在家中唯一的語言,阿兜仔隱約是一個悲情台灣族群混合的象徵而在外頭,明明生長在北港這塊土地,卻老被人家認為是外來客(臉龐過於洋化),得不到認同感,甚至成為被欺負及挑釁的弱點,不斷遊走在外來客和本地人之間的尷尬關係,造成他許多困擾。

電影結構很簡單,本片題材通俗,拍法卻稍嫌高,不甘後成爲一般娛樂觀念的黑社會片,不過本片對臺灣中下層社會的生態有相當生動逼真的呈現,描述兩名不知天高地厚的北港少年阿國和阿兜仔,終日過著吸安的頹廢生活。黑道份子小高因大哥被殺而負傷,攜女友美美返鄉尋找線索計劃報仇,阿國和阿兜仔搞到了一批手槍,因而捲入了幫會仇殺的不歸路。電影讓筆者聯想到張作驥作品《美麗時光》,相同的兩個少年,身分同樣一個台灣本土人及外省人二代,終日過著玩樂打鬥,意外搞到一支槍,意外誤殺了黑道,讓他們陷入進退兩難的窘狀。兩部之間有太多相似點,但又卻完全不同內容,《少年吔,安啦!》,荒涼頹廢氣息彷彿老舊城市,荒廢的廣場、老舊的牛車、詭異的樓中樓、俗豔卡拉OK、工地、流水席,電影顏色基調呈現昏暗曖昧,集中在日出與日落前後拍攝的外景畫面也在光影氣氛上造成沈重的壓抑感及迷幻迷濛感。《美麗時光》則是明亮的,澈藍天空明透海水,午後陣雨洗滌大地的晨土後如油畫般清晰卻有油膩感。《少》片中最後阿國死了,全裸橫躺在淡水河邊,悽涼感真實畫面給人警世意味濃厚,搭配著林強和侯孝賢合唱「無聲的所在」,少年輓歌緩緩奏起,如歌詞中「行這呢久 是不是感覺有淡薄仔累,趕緊找一個無聲的所在,一個會凍喘大氣的所在,緩緩仔躺落來...」。導演給電影一個結局,就是絕望的死亡,《美麗時光》相同面臨死亡,張導巧妙給個開放式的結局,格局更廣大,是希望。

值得一提是電影中飾演阿國的顏正國,台灣昔日童星,演出《好小子》聞名。國中肄業,以《好小子》系列電影走紅演藝圈,1996年退伍後交上壞朋友染上毒癮,1996年到1998年之間犯下毒品、槍炮、竊盜等前科,2001年又夥同友人一共五人,綁架施姓男子。後因擄人勒贖被捕,一度遭檢方依懲治盜匪條例求處死刑,後改判十五年,目前在台中監獄服刑。而另一位飾演阿兜仔的譚志剛,則在電影拍攝完沒多久就車禍生亡。兩位主角遭遇如電影中戲劇化,讓人不甚唏噓,戲如人生,人生如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