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31

Last Days(2005)-(台譯:超脫末日)觀後感

劇情簡介:
西雅圖搖滾歌手佈Blank,在名聲,成功和越來越強烈的孤獨感的重壓下。隱遁到某個森林中的房子裏,企圖逃避他曾有過的生活,隨從和與之相伴隨的責任。

觀後感:
電影雖然以「Nirvana超脫合唱團」主唱Kurt Cobain臨死前傳聞改編,1994年4月8日,一個電氣工人在Kurt Cobain的住所,發現了他的屍體,他藉由舉槍自盡,結束了重重名氣背後的壓抑生命,擺脫凡俗。本片完全是虛構故事,臆測出Kurt Cobain臨死前一舉一動。但是看完電影之後,很多人反應多半部為失望咒罵不解導演的手法和角度,拍攝一個毫無” 超脫”味的電影,甚至整部電影絲毫沒搖滾,安靜緩慢甚至跳敘。

看完電影第一直覺也是有許多不解,但慢慢思考電影許多情節部分,和猜測導演思考角度(包括自己立場揣測),頓時豁然開朗,撥雲見日式的清晰,甚至喜歡,導演Gus Van Sant沒有設定主角指名為Kurt Cobain,而是透過一個虛擬的角色Blank,造型形象穿著活像你心目中那位人物,頹廢、蒼白、帶有一點憂鬱氣質,鏡頭極少特寫臉部表情,也避免說服力的困擾,電影一開始,主角穿梭在毫無人煙的森林沼澤,孤獨沒有目的性的徘徊,彷彿明顯看出導演透過自己的角度去分析Kurt Cobain的內心世界喘測出的虛擬情境,白衣獨身漫步更讓森林的綠顯的額外刺眼醜陋,鏡頭面前裸體游泳模樣,瘦弱單薄身軀負載著龐大靈魂,溼透的衣服黏貼在肉體上,被泥土沾污白衣服,鏡頭下給觀者脆弱無奈感,Gus Van Sant慣用的長鏡頭,那樣優美而安靜。攝像的機器如同顯微鏡,如影隨行地貼近佈Blank(或Kurt Cobain),將他經歷的所有瑣事一一放大展開,再用這些細節占滿整個片長的時間。對有些場景甚至不惜以多倍的時長去堆疊,在兩組看似無關的鏡頭之間,以一些關鍵的動作或聲音串聯,讓人看見那原來是同一時空的不同側面。看此片的人由此分化成兩派,要麽無法忍受情節的空白抽身離去,要麽Gus Van Sant營造的氣場攫住,沈迷淪陷。

或許Nirvana迷看了電影的確失望不少,沒有熱血磅礡的歌曲演唱,也沒有絕望斃命的最後槍聲,連配樂也安靜的不得了,只有其中一段出現Velvet Underground 的「Venus In Furs」,原本這首歌的旋律就極為像聖歌,透過電影安靜沉穩的節奏搭配,演員哼唱彷彿給人祈禱安撫作用。整部電影對白極簡、步調沉緩,全片散發出濃烈的絕望氛圍,徹底顛覆以往我們熟悉的搖滾傳記片的傳統模式,成為形式上反高潮,內容上反英雄的作品。透過孤立的鏡頭,觀眾目睹了Kurt Cobain生命的末章,並未如烈焰般熊熊燃燒,而是逐漸枯萎凋零。他成為另一位預知自己死期的搖滾亡靈,一步步邁向困惑人生的終點。有時候思考,像Kurt Cobain這樣標誌化的人物,事後過多評論已經絲毫不會影響眾人對他的看法了,這些印象都深植人心,相對電影的重現當時他死亡前的內心過程轉變或是其他週遭變化,也只不過單是導演自我創作的媒材,所以不管導演是否一板一眼將Kurt Cobain生前故事好好演一遍,或是透視主角內心而壓縮出的非故事性傳記電影,這都是看法,然而不論是抽離或沈淪,弄清楚Gus Van Sant並不是要講一個故事,他只是想呈現一種狀態;沒有得出答案,只是提供了思索,這是一件重要的事。

2008/10/30

This is England(2006)-(台譯:這就是英國)觀後感

劇情簡介:
八○年代英版惡童日記,導演自傳體代表作。叛逆少年喪父喪志,誤交損友,呼麻泡妞,擦槍走火捲入激越社運,方才恍然乍醒,一夜長大。

觀後感:
偏激、敏感的英國電影,導演寫實的自我傳記性故事,觸擊民族議題政治立場的紅色警戒,一觸擊發得致命感,成功藉搖滾青春挑釁國殤,狠狠煽惑憂傷的力量,幽幽鼓動擁抱的希望。

英國,對我而言是怎樣的形象,驕傲、流行、叛逆、革命、多元化,人們愛上酒吧、樂迷沈迷britpop,球迷爲英超瘋狂、對足球流氓退避三舍,無數書迷拜讀莎士比亞的經典作品,孩子們津津樂道harry potter系列,生產出無數經典搖滾樂團的國家,許多經典的英式電影的場景,或許這些片面形象多半來自媒體和資訊,筆者目前沒去過英國,只能從簡單表面化的印象來看待這個流行文化的都市,很難想像《This is England》帶給我們又是一個我們很難相信的英國。

導演自傳體代表作,選用十二歲超齡天才童星,恰如其分反映早熟卻無知的祖國斷代史,影片試圖透過英國憤青生活中解釋根源,尋找方向。1982年那場民衆看來毫無意義的英阿之戰,巴基斯坦人蜂擁奪走英國人的財富與機會,創傷、壓抑、失望點燃了憤怒。在強烈的民族性與信仰的凝聚下,於是無論個人原因還是社會背景造成的憤怒都在憤怒與憤怒之間找到了共鳴,英格蘭旗幟不再是一個政治符號,瞬間演化成一個英國人共同依靠共同信仰的精神支柱,以民族爲名義的群體抗爭開始了,但是,對政府的抗爭,對外來移民的排斥卻沒有因爲憤怒的高漲取得勝利。戰爭的勝利的氛圍不能撫平一個12歲因爲戰爭失去父親男孩幼小的心靈,暴力肮髒的憤青生活所造成的悲劇迫使他放棄了唯一的信仰和依靠——英格蘭旗幟。

這是一個關於英國「Skinheads光頭族」黨派的故事。Punk文化發展至今,已經經歷將近30個年頭,在Punk起起伏伏的歷史當中,除了不斷的對文化、經濟、藝術、音樂等多象限領域造成大影響之外,Punk也同時不斷進行類似”細胞分裂”的現象,分支出更多同種不同文的族群,展現出更為廣泛的面貌,台灣很多人喜歡龐克Punk,但卻很少人願意真正去了解Punk這個字眼的定義,多半人們對Punk的印象來是停留在Sex Pistols、Sid、Green Day、艾微兒,甚至還有人認為NANA就是龐克,暈倒~而電影中的「Skinheads」便是Punk文化中代表族群中最原汁原味的代表之一,而如同其他令人瘋狂的次文化浪潮-Mods、Skinheads-Punk也是以工人階層青少年為主體所掀起的一股浪潮,讓Punk文化成長茁壯的英國,在Punk最興盛的70年代後半葉,陷入了一股可怕的失業潮,許多的年輕人無法在結束學業後找到工作,而這群失業的青少年當中又以出賣勞力的工人階層最多,以領取政府每週不到20英鎊的失業津貼以及偶爾的公維持生計的這群青少年,開始在一波波的抗議行動中與警員發生衝突,並成為了Punk文化最強而有力的信徒。

何謂Oi?
以工人階層為主要群眾的Punk分支,擁有自己的音樂文化,發源自倫敦的東區,也就是所謂的東倫敦區,那裡是黑人群集的地方,人種混雜,有點像是紐約的布魯克林區,早期Oi音樂僅是被稱之為「街頭龐克」,吵雜、粗暴、旋律簡單,嘶吼的叫聲也是Oi音樂的特性,在本質上,Oi!該說是一種搖滾龐克,在某方面而言,有些類似Hardcore,但沒有那麼極端,它比較接近原始的龐克形式,例如Sex Pistols還有早期的Clash等風格,但由於Oi!的藍領背景,因此常常在足球賽或街頭暴力,因此讓大部分的人無法接受。

一向與Punk文化密不可分的Dr.Marten,再英國一連串的次文化崛起當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幾乎每一個次文化族群都跟它有關Punk也不列外,許多男Punk喜歡以七分褲或者格紋褲搭配一雙長統的Dr.Marten,女Punk則是以網襪搭配Dr.Marten作為標準搭配,Dr.Marten塗鴉方式也深深的契合於Punk族D.I.Y的信念,如片中角色的打扮便是很Pure Punk裝扮,沒有過多的裝飾品,劇說Dr.Marten為什麼會成為Punk族的最愛,有兩個原因,一為英國人熱愛踢足球,堅硬的鞋子可以保護腳指頭,另外就是在暴力鬥毆時的武器,讓Dr.Marten蒙上了負面的形象,但Dr.Marten的確成為了Punk文化中最重要的品牌之一。

電影讓人很容易聯想到另一部電影《American X History》,激烈暴力的族群意識,相同用敏銳和力道不同於成熟製作發行體系下的精致作品,天然的粗厲與敏銳在短促狹小的時空內展現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性格軟肋。這群年輕人的生活直接完整的容納了英國人性格中暴烈憤怒的一面,憤怒爆發與蔓延全過程的完整記錄由小男主角Shaun見證。

2008/10/29

Cleo De 5 A 7(1961)-(台譯:五至七時的克萊歐)觀後感

劇情簡介:
講述的是一個女歌手Cléo兩個小時的生活。她在等待癌症的診斷結果。

她找到個算命的,算命的說她會得胃癌,這正是她所擔心的。然後她離開了她那索然無味的男友,開始像個獨立的女性那樣穿越巴黎。她穿上一身黑裝,摘掉假髮,試著從全新的角度看問題,並且在她的朋友Dorothée身上學到不少東西。最後她碰到一個富有愛心的即將出征的戰士,後者陪著她去看檢查結果。這時Cléo已經學會怎樣面對未知的將來。

觀後感:
Agnès Varda的第二部長片,目前已經是70幾歲的阿嬤了,由其經久不衰的創造力和激情常駐的藝術生命,變成了衆多評論者眼中的“新浪潮祖母”(多酷的稱號啊)。Agnès Varda的影片在表現出新浪潮(包括左岸派)電影現實主義、簡約主義、作家手法等一般特徵的同時,還堅持了相對平衡的女性視角、虛(情節)實(記錄)結合的跨界風格,以及重於揭示的鏡像反射等個人特色。

故事很簡單,主要說著一個小歌手等待自己檢驗報告的兩個小時,再這兩個小時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從悲觀到樂觀的心情轉變,情緒細膩,這種通過鏡頭、視點主動/被動(看/被看、關注/被關注)的轉換和仲介作用來表現主角與周圍環境的相互運動和認識,我們透過主角失去耐性的心情鏡頭穿越法國街頭,捕捉到光影轉換、街頭人來人往的過客、甚至帶有死亡象徵的街頭表演異人(吃青蛙、鋼針穿過身體)。

電影一開始是由彩色畫面開場,而經過塔羅牌算命的解讀後,色彩轉為黑白,色彩轉換彷彿心情的改變,到了最後結局才由黑白畫面再度回到彩色的畫面收場,影片反映了導演的政治含義,歌手的遊蕩過程則用黑白的處理,則顯示出主角心態的前後變化和對生活意義的不同理解。和色彩的變化一樣,Cléo的心境在這短暫而漫長的二個小時間發生了變化,她遇到了一個能夠使她擺脫煩惱的人,無須再爲時間而恐懼。導演正是在一中偶然捕捉的看似“非敍事”的敍事中將一個心靈受困女性的匱乏、慌忙、恍惚、困惑與渴望等巧妙地表現了出來。女性導演掌鏡風格果然跟男性同時期導演風格截然不同,攝影流暢優雅,緩緩除除,甚至隨著歌聲而搖擺鏡頭,活像小女孩式的俏皮玩弄著手中玩具。電影中女主角的造型更是讓人眼睛一亮,法式精緻典雅的帽子,氣質的套裝,讓我整部電影一直圍繞著他的造型裝扮打轉。

電影將一個女性由恐懼引起的焦慮上升爲一個城市,乃至一個民族共同面臨的遭遇,二戰後給法國人帶來的心理創傷尚未治癒,阿爾及利亞的形勢又讓人們看見了遭難和悲劇的陰影。正是在這樣的背景,影片中不時出現的“文藝青年”的娛樂行爲,市井百姓的混亂對話等,都在某種程度上與蓬勃發展的存在主義、結構主義的新思潮一起提示著一種“於迷茫困惑中重新找到自己(沙特說過)”的迫切渴望。

2008/10/27

Even Dwarfs Started Small(1970)-(台譯:侏儒也是從小長大)觀後感

劇情簡介:
本片全部由生活中真實的侏儒出演,講述發生在德國一所侏儒教養院的集體事件。一個放蕩任性的侏儒因爲屢次犯錯誤,被教養院捆綁起來處罰,結果惹惱了教養院內的所有侏儒,他們發起營救行動,引發了與教養員之間的暴力事件。

觀後感:
影片描述了一種反抗和犯罪的幻想、一種衝破束縛和摧毀一切的渴望。導演Werner Herzog創造了一個全部由侏儒組成的奇異的革命世界,每個居民都是侏儒,當他們的朋友被富有的當權者挾持爲人質時,大家決定要解救他,決定要反抗這個體制。隨著時間的推進,整個行動從開始的解救行動漸漸變得混亂和暴力,看色情畫報、放火、打壞東西、折磨動物,甚至把一輛汽車推入懸崖,一發不可收拾,呈現無政府狀態。電影題材大膽而且爭議性強,電影裡頭全部人員都是貨真價實的侏儒,個個都是老人頭,小孩身,笑聲詭異尖銳,彷彿用快轉將聲音扭曲變形的效果,感官震撼強烈敏感,過分醜化特定人群,導致道德觀嚴重破壞。

「侏儒」題材,讓人不經聯想到另一部史上最爭議性之一的電影,Tod Browning在1931年所拍的《Freaks》,故事說著在馬戲團表演的侏儒喜歡上一個同戲團裡的漂亮的女子,而美女不但不接受侏儒的愛意,而且玩弄人家的感情,謀財害命,最後被馬戲團其他人(皆是侏儒及小腦人)知情,導致被美人被砍斷雙腿變成馬戲團展示的蟲人,電影上映當時受到各界的踏伐禁播,如今看來還是如此不安震撼,而本片,導演再次利用了爭議性侏儒人物,只是這次的主題太過於政治化,很容易看的出導演明顯透過叛逆的自尊,發育不良的身體,絕不允許任何人侵犯來對公權力的吶喊,對資本主義的反抗,對帝國主義的發聲,有著非常強烈的反抗力,雖然身體不如正常人,但是團結勝過制度,當侏儒們把現代文明的汽車百般蹂躪又推向山間的時候,似乎明白了導演的用意。在他的世界裏,根本不需要高科技産物,那會毀掉生態平衡,造成人類的惰性或者帶來更大的傷害。

電影雖然黑白色調,但仍然掩蓋不住電影殘忍暴力畫面的恐怖,導演捕捉許多冷血入目不堪畫面,穿插劇情中,如雞啄食死雞、殺豬後小豬崽圍在死了的母豬身旁依舊想吃奶、燒毀盆花、打雞蛋、砸打字機、剪布、燒樹、拉倒電線杆、砸車、雞追著啄另一隻少一隻腳的雞、鬥雞、在十字架上綁上猴子模仿耶穌受難、砸房屋、攻擊盲人、讓駱駝下跪等等,好混亂的畫面,沒有美感也沒有生命,只讓我看到弱肉強食的本性,生命看起來是如此脆弱。

★2008光點電影院Body Song影展受邀電影


2008/10/26

上海異人娼館(Les Fruits de la passion)(1981)-觀後感

劇情簡介: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上海,時局混亂,革命在悄悄地醞釀。Steven先生帶著O娘來到20年代政局動蕩不安的上海,爲了讓O娘體驗性自由的樂趣,把她放置在妓院中,接受各色男人對其靈與欲的試煉。

觀後感:
我稱他為狂人,狂妄大膽前衛,多才多藝。

導演寺山修司是一個詩人、小說家、劇作家、電影導演、舞臺劇導演、賭馬評論人……被稱為怪傑、幻想家、反叛文化旗手、攻擊型前衛藝術家,可謂日本戰後風起雲湧的十二面相怪人。

看過寺山修司一本書《幻想圖書館》,看了幾部前衞的實驗電影,但是對他的瞭解還是處於非常陌生的狀態,個人帶有過多的視覺風格和雜亂的邏輯性,很難透過簡單的幾個作品就能瞭解透徹,讀到的都是片面化的解讀,電影風格極其超現實化:門推開後,湧現一片碧藍大海;鋼琴從河水中慢慢浮起,上面趴著女屍;盛大的舞會,突然變成廢墟......帶有哥特風味的化妝與場景,使整部影片充滿陰森、神秘氣氛。

本片劇情部份先不提,光是視覺畫面處理上,別有一般風味,畫面的色調仿佛年代久遠滲透藍色或淡黃水漬的信紙,當鏡頭離開妓院,仿佛世界佈滿灰塵,而當鏡頭回到妓院,又似乎能看到塵埃緩慢的泛開,露出陳舊的華彩,這當然是一部關於愛與傷害的電影,在畸戀的主線之外,導演又設置了幾條單純而煽情的線索,在這近乎純潔的框架與淫蕩的性愛質料之間,女主角迷人的低喃、SM與超現實段落負責將給這變態塗抹上模糊的詩意。

本片排除誇張性愛畫面外,整部電影的美術風格別有怪誕荒謬的後現代美感,尤其佈景和攝影都極爲考究,黑暗氣質下揮之不去的是自以爲是的想象,水中的鋼琴,八角的燈籠,角落陰暗中的人物油畫,牆上的莫名的壁畫,鳥形的金色性具,奇形怪狀的道具成爲了精神的物化,妓院也變成行爲藝術泛濫的雜劇團,與其說寺山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中國的故事,不如說他把心中上演的試驗話劇搬到了現實,而這正是他所有長片的理念基礎。

一部根據《O娘的故事》改編的情色電影,帶有不堪入目的性虐待和裸露鏡頭,電影中的性是骯髒的,更可以說沒有愛的成分,只有陽具發洩對象和導演的畫面呈現的物件。影片中雖然有施虐、受虐、戀物癖、偷窺癖等各式性愛描寫,而且充斥了大量東方的奇技淫巧和虐待性玩具等,但導演意圖通過展現光線幽暗的妓院內的衆生相,特別是戰亂時期人類潛藏的原始獸行,但效果沒想像中來的突出,更成為腐爛不堪的日本角度思考+象徵。電影背景雖然宣稱是發生在上海,但是所有場景道具甚至演員都很明顯還是日本化,更是整部電影沒有一句中文,都是以法語和日文為主,很嘲諷的將中國人醜化貶低,不管是外型上或是角色安排,都是低俗病態,殺豬的、侏儒、奸臣,甚至中國人吸鴉片圖片大辣辣變成壁畫,讓人看了匪夷所思,難道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人都像電影中那怪異神秘的模樣嗎?!

2008/10/25

Birds of America(2008)-(台譯:美國鳥類)觀後感

劇情簡介:
Morrie在父母死後,獨自照顧妹妹Ida和弟弟Jay,日子過的很不順暢。他不僅要處理妹妹和弟弟不斷製造出的麻煩,對於自己的生活和事業也産生懷疑,不知道這樣煩躁的日子什麽時候才能結束。

觀後感:
又是電影海報惹的禍,毅然決然的拿起來就看,都怪太可愛的封面插圖!

這是一部有關美國家庭的電影,電影名稱很怪很有趣,海報上富標題 some families defy classification可以看出電影的端倪,但納悶是看完電影,內容絲毫沒提到鳥,只有一個關於“shit”的故事。(不是我愛罵髒話,而是真的有關“shit”)

說它是一部喜劇,坦白說又沒讓人發笑的笑點,所以不像,如果又說它是一部倫理劇情片,內容卻又沒想像中沉重嚴肅,節奏輕快,就是這樣讓人難以捉摸的調性,相對看完也很難讓人記的起重要情節或印象,主要故事描述大多數人的生活就像 Morrie一樣,每天為了別人操勞煩心,但卻不斷壓抑自己,導致物質不乏卻不快樂,Morrie的弟弟妹妹和妻子都是好人,但他們有著完全不同的人生態度,Morrie規律龜毛、老婆Betty古板正經、妹妹Ida及時行樂、弟弟Jay怪異難料,這些人待在同一個屋簷下必定衝突不斷,片中許多鏡頭暗含深意,例如有些拍攝他們的鞋子,隱晦暗示這些人根本是不同物種所以才格格不入,彼此的互動讓他們互相學習,各自有所成長,Morrie 開竅之後的反抗手段最爆笑,對付鄰居天天來大便的狗更是一絕。

電影中的家庭很明顯是普遍家庭的縮影,各各家中總是有不同角色的出現,相對相處上來的確會產生很多問題,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當然,夫妻相處,不應該是 某一方壓力沉重,另一方卻快快樂樂的過日子。彼此的互相體諒與共同分擔責任,其實是很重要的一環。普遍性常常看見有些丈夫或父親,自己一肩扛著重任,又不肯講出來,因此情緒或態度不好,家人也因為不明白而產生相處上不必要的誤會,結果讓家庭的氣氛變得更糟。其實,有時家庭所面臨的困難或壓力,由夫妻或家人一同來分擔渡過,不但會讓大家的壓力都小一些,也能讓整個家庭因此更加團結合諧。

蝴蝶(Soul of a Demon) (2008)-觀後感

劇情簡介:
對一哲而言,蝴蝶的飄然紛飛就像他的靈魂一樣。三年前一哲頂替過失殺人的弟弟阿仁而入獄,父親帶著阿仁逃至日本避禍。出獄後的一哲重回南方澳的家鄉,內心充滿著苦悶與恨意,身邊只有不願開口和現實溝通的愛人阿佩;一哲對父親逃亡感到不滿,對母親跳海感到悲憤,對衝動弟弟阿仁感到擔憂,一哲身陷仇恨漩渦中無法自拔……

觀後感:
等了好久,筆者最喜歡台灣導演之一張作驥,一直有他創作消息,可是卻遲遲看不到作品,距離前作《美麗時光》已經過了六年多了,終於今年拍好最新作品《蝴蝶》,千呼萬喚使出來,故事發生在臺灣南方澳,兩個家族間的世仇。故事的基本框架很傳統。

南方澳漁港是在日治時代由日本人開發,那裡日本人、台灣人、蘭嶼雅美族人的一段歷史,以前未見有電影描寫過,《蝴蝶》今回把隱藏在美麗、寧靜漁港內的黑社會和家族活動曝光,挖出了當地社會和政治的現實,開了今天觀眾的眼界。

張作驥或許是台灣少數還願意拍攝台灣本土意識的電影導演,連侯孝賢都往國外發展了,導演利用大量台語對白,深刻描寫江湖鬥爭,寫實主義描繪基層人民淳樸一面,沒有矯情感情薰染,只有原始的感動,捕捉台灣真善美,電影節奏緩慢,氣氛凝重,畫面優美,音樂高品味,具有某種台灣苦悶悲哀,故事題材豐富耐人尋味,具社會、歷史、文化內涵,而電影畫面呈現當地地理環境特色,南方澳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小海港,潮濕、寒冷、大山、大海、灰矇矇幽淡陽光的天空(時常有黑壓壓的霧氣和雨天)、竹林樹林裡的蛇和斑馬雕塑(廢棄的遊樂園)、本偶劇團(傀儡),以及兇殘的黑社會廝殺。

電影中說,蝴蝶是惡魔的靈魂。主角一哲在殺人的時候,就成爲了一個惡魔,他死亡的那一瞬,黑暗中無數蝴蝶飛舞,意味著他的靈魂脫離肉身,逐漸墮入死亡的深淵?那麽,蝴蝶本身就包含著倫理意義上的貶義否定:它是“惡魔”的靈魂。之所以成爲惡魔,無非是過度使用了暴力。

一哲,一個過渡悲情的男人,自卑感很強的人,沈默寡語,電影總是怒氣沖沖詢問跟他對話者:「你到底有沒有聽到我在說話」由衷只希望他說話時有人願意回應,即使沒人回應也要大吼怒罵以彌補自己內心的脆弱難堪,看出他還是很在意別人對他的尊重和看法。重義氣講倫理的浪子,曾經狠狠教訓已故大哥女人的情夫,甚至責備大哥女人,在他心目中只有大哥沒有對錯,保有傳統倫理階級壓抑,即便現在時代以變,當他狠很將巴掌打在大哥女人臉上時,大哥女人說:「難道我沒有自由嗎?我沒有新生活嗎?」他才發覺自己跟不上時代的轉動,沒有人信他那套了!

主角隱約是一個悲情台灣的象徵,多年前父親是個日本人,曾經在台灣取了台灣原住民為老婆,生了兩個小孩後,回日本當黑道,再也不回來,而母親因為思念父親而自盡,造成一哲對父親的怨恨,和親情的矛盾,被殖民宗主國無情抛棄,這裏,“日本”就成爲曾經的父親,父親最終的離棄,給曾經的殖民地民族造成巨大的心理創傷,讓他失去了曾經確定無疑的身份,像被割斷了血緣關係一樣,失去了確定的父親,成爲無依靠的孤兒,更要命的是,他被禁止使用父親的姓氏,他成了無名的孤兒,必須依靠自己來爲自己命名。這種被遺棄的悲情,更多的是暗示一種委屈自憐的回味與眷戀,以及重建依賴與保護關係:念念期待父親的回歸。可以說,整個片子彌漫著一種找回父親的巨大焦灼。

這次導演的電影放慢很多,不管速度或是說故事的節奏,明顯成熟不少,空景長拍,或是緩慢移動鏡頭俯拍,讓人彷彿看到侯孝賢《悲情城市》的影子,同樣有著社會觀點沈重議題,切入黑道江湖恩怨,甚至透過女性旁白念著詩詞及對白,段落式故事分段,每段漆黑段落總有優美詞句標題,讓畫面和視覺感官有著閱讀說書的意味,而張導這次不在玩弄扭轉結局的戲碼,以往在過去作品將沈重結局透過超現實或是扭曲現實的手法將不好轉成好的,即便調性還是沈重,但是會給人一個新的希望和重生,《蝴蝶》帶來的落差在於結尾,悲嗆之餘沒有出現魔幻現實結尾,結尾只有強調死亡的行爲與瀕死體驗的慘烈,雖然沒有給一哲新的生命起死回生,但被刺殺死亡前的畫面,身邊飛滿許多蝴蝶,甚至蝴蝶停留在穿過身體的刀刃上,這彷彿又是另一種超魔幻表現。

2008/10/23

Annie Hall(1977)-(台譯:安妮霍爾)觀後感

簡介:
故事以紐約市為背景,伍迪艾倫扮演一名成功的喜劇演員,故事以他私生活中糾纏不清的複雜愛情關係為主線。他與年青才女安妮霍爾邂逅,繼而發展了一段有趣的戀情,充滿矛盾衝突之餘,也一如伍迪艾倫的風格,亦同時蘊含豐富的幽默笑料。

觀後感:
常逛DVD專賣店,看到一批電影開頭有獅子吼叫的那個片商舊電影出清,意外發現本片,Woody Allen被評為最出色作品之一,物色了很久,終於將它帶回,當然迫不期待將看過,電影保有Woody Allen貫有的風格味道,但是手法逐漸成熟,並有了新的元素表達期間,除了一貫的幽默外即是困惑、無奈和悲涼,被生活逼到死角後發出的自嘲般的笑聲,電影有趣的將時間軸交錯破壞,解構傳統式敘事方向,以回憶和對白的方式展開,甚至有將現再自己拉到過去場景跟以前時空人物對談之巧妙,放射性的交代了伍迪自己的童年和他對藝術、愛情、人生等多個範疇的個人讀解。

電影很明顯為一部半自傳片,影片通過一個神經質紐約男人缺乏安全感、又在事物的兩個極端之間矛盾不已的性格,貶抑了知識份子的犬儒流弊,其間自我與作品本身交相作用,使得花樣繁多的種種技巧被運用期間也渾然不覺,動畫、倒敍、意識流、分割銀幕、幻想……仿佛繁多的技巧恰恰應對了複雜的內心細節。 Woody Allen的作品最為精采當然來自於妙語如珠的他,嘮叨不厭倦的抱怨卻帶有關懷週邊的矛盾角度,甚至多次評論電影導演及作品,例如Ingmar Bergman、Federico Fellini都是他不放過的對象,然而留意對話節奏的速度,那絲絲縷縷的懷舊情緒,仿佛一如Woody Allen同現實間的關係,緊張、帶著點荒誕,焦慮,又交織著不滅的希望。

Woody Allen相信受Ingmar Bergman的《Face to Face,1976面對面》作品影響很深,不難看出原因, 電影中不時Woody Allen常轉向鏡頭面對著鏡頭說話解釋,彷彿跟觀者有個互動,甚至拉路人參於討論,用了反話的字幕、內心的說話、畫面分割、訪問路人和現在的人物去觀看過去,種種手法可看出Woody Allen透過電影向自己心儀的導演致敬。

有時候自己回想為什麼那麼喜歡Woody Allen作品,後來才發現自己也越來越像他了,不是說外表而是那種中年男人的龜毛又矛盾碎嘴的特性,愛看新聞又愛聽政治,不支持各一方只是對眼前一切很多理由抱怨,卻又愛電影,對自己生活有制式化的盲點,甚至有許多別人無法理解的怪癖,如電影中出現的情節,僅僅因爲錯過電影開始的前兩分鐘而放棄整部電影,似乎他在故意找茬,卻又像是一個強迫症患者,他厭惡自己的這種做派卻無法使自己停下來,真的很糟糕,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是好(苦笑)

電影中Diane Keaton和Woody Allen的穿著,很好看,休閒雅痞,也很有個性,尤其是女主角Diane Keaton片中帥氣中性的打扮,讓人印象深刻,更造就了一股Annie Hall風潮。

2008/10/21

海角七號(Cape No.7)(2008)-觀後感

劇情簡介:
恒春,台灣南端的小鎮。從台北失意返鄉的年輕樂團主唱阿嘉,在繼父的安排下,當起了小鎮的郵差;來自日本的過氣模特兒友子,不知怎麽地被迫留在恒春,做起演唱會的相關工作。爲了爭取難得的表演機會,阿嘉的繼父發起自組樂團的活動,樂團的成員則來自當地居民;小鎮看似不比大城,美好轉機卻在心念一轉處。

觀後感:
你看過《海角七號》了嗎?
近幾個月來已經被無數朋友詢問,問了有點不耐煩了,《海角七號》這四個字魅力如此龐大,大到讓人出乎意外,更成為所有收視票房的保證,台灣大大小小事物通通想沾到邊,幾乎每天新聞報章雜誌更是少不了《海角七號》相關訊息,電影精采畫面被媒體每天播放,有沒有考慮到未觀看者的心情,連政府官員都要拿來當成自己的看電影轉化成是愛台灣的直接說法,荒謬可笑,的確有點噁心矯情。

不能否認,《海角七號》是一部有著相當親和力和真誠的電影。這些年來,台灣電影一直在風雨飄搖中,台灣天空灰濛濛一片,政治動亂、景氣低迷、貪污弊案、官員傲慢,《海角七號》的問世,至少給台灣電影人以信心,那就是台灣觀衆並不排斥優秀的台灣影片。影片本身也並未拒觀衆於千里之外,創作者藉由一次機緣(日本樂隊演出),爲居住在海邊的台灣普通人提供了一次展現他們的夢想與生活狀態的舞臺。在這個舞臺上,落寞的郵差、爲妻子離去而傷心的警察,還有頗有個性的女孩,推銷米酒的執著推銷員,在臨時組成的樂隊中,在排練的過程中他們重新發現了自己、證明瞭自己,也尋找到了自己的價值。顯然,《海角七號》的勵志元素是非常動人的,因爲它的主角是如你我普通觀衆一樣的普通人。當我們抱怨生活的平庸、自己缺乏施展舞臺的時候,看看《海角七號》的這些普通人,或許能讓我們靜下心來,自己思索自己的人生。

其次,能獲得本土觀衆如此大的認可,很大程度上離不開影片自身的“很台灣”。只要稍加深入就不難發現,影片中的那個平民樂隊正是台灣的整個縮影,角色更代表著閩南人、外省人、客家人、原住民、外來民族後代,全部生活在這個小小溫暖的海島,就像電影中所說的不要分你們我們,只有我們而已,就是一樣的身份“台灣人”。 長期以來,台灣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都是相當尷尬的,弱勢的國際地位跟台灣本土相對比較發達的社會經濟形成矛盾,地位上的自卑感激發了臺灣人內心的族群自尊心,於是他們更渴望通過努力去證明自己,而電影中的樂隊也剛好是這樣,魚目混雜、不倫不類的小樂隊看上去似乎有些搞笑,跟大城市裏的“正規軍”根本沒法比,但是就是這麽個由雜七雜八的各色平民組成的小樂隊卻通過自身的努力最終走向了成功,獲得了觀衆的歡呼和掌聲,這種小人物通過自己努力實現夢想的心態與臺灣本土人的民衆心態不謀而合,所以很自然贏得了台灣觀衆的認可和共鳴,獲得成功也就成爲情理之中。

《海角七號》,這些影片的成功都在告訴我們,電影創作中的真誠與才情同樣可以克服資金的障礙,成爲一種重要的生産力。好電影並不是只靠資金就能堆出來的。有真情、有智慧的小成本電影同樣可能成爲市場贏家。

期望很大,失望更大。
套一句電影台詞「幹!我是國寶啦!」,《海角七號》變成台灣的國寶,向來委靡的台灣電影當了黑馬、破了記錄自然是得有它的歷史意義,時下熱點的文化現象一潮隔一潮,《海角七號》從8月底上映至今,在臺灣早已家喻戶曉,火到老少婦孺皆知的地步。但回過頭來看,民眾單一想法就是支援台灣電影似乎變成一個愛台灣的舉動,更變成支持國片的方式,這中間過程或許大家太天真了,只是我想問大家,你看了電影就愛台灣嗎?認同台灣嗎?難道就算支持國片嗎?其實很荒謬,借問大家一年看多少國片,光單單看一部電影能幫助到其他優秀作品嗎?那請問大家能說出今年有哪些本土出產的電影作品,甚至哪位新銳導演名稱,相信大家都啞口無言,包括我自己也在內,但此現像是屬於媒體效應,媒體炒作聳動標題「最好看得台灣電影」「一生必看電影」而造成票房意外的亮眼,但隱約為一個繽紛糖果的外衣,內部失去營養價值,只是這樣的效應,是否可以連接成為一波又一波的浪潮,綿延不斷,而不是虛幻美麗的短暫浪花,擔心又是一個不堪一擊的蛋塔效應或是甜甜圈風潮,這都不是你我願意看見的現象。

Hiroshima Mon Amour(1959)-(台譯:廣島之戀)觀後感

劇情簡介:
1957年,法國女演員來到日本廣島拍攝一部宣傳和平的電影時,邂逅當地的建築工程師,兩人在短暫時間內忘記各自的有夫之婦、有婦之夫身份,産生忘我戀情。

然而因爲廣島這塊土地的特殊性,兩人在激情相擁時,女演員腦海中總會閃現若干有關戰爭的殘酷畫面,建築工程師也常令她回憶起她在戰時於法國小城內韋爾與一名德國佔領軍的愛情。電影拍攝結束後,被糾纏的女演員感覺自己唯一能做的,是在有限的時間裏,更加投入地把身體交於建築工程師。

觀後感:
很奇特的電影,一部文學改編的電影,深澀帶味,咀嚼反芻,回味無窮。

一種奇特的對位,孤獨的城市,核爆後,全世界因之歡呼的城市,廣島。孤獨的法國姑娘,眼見愛人,德國士兵被打死,自己被人們嘲笑、剪髮、隔絕。她或它,都是孤獨的。他們悲傷,而他者歡呼。他們的悲痛被當作不存在。回憶意味著過去,內心所承載的傷痛、沈默、放縱、孤獨、分裂和深深的絕望使我們清醒。痛苦深刻挖苦了人們,那未來呢?代表現在的前進還是過去的延伸,還是悲劇的續集。

1959年上映,電影也彷彿如一枚核子彈,立即轟炸了整個西方影壇。有人認爲這是一部“空前偉大的作品”,是“古典主義的末日”,“超前了十年,使所有的評論家都失去了勇氣。”但同時也有人批評它是“一部異常令人厭煩的、浮誇的、充滿了最遭人恨的文學的電影。”但是,在半個世紀之後的今天我們再重看這部影片,Alain Resnais作爲現代電影大師在法國精神生活中和在世界電影史上的重要位置卻是毋庸置疑的,電影本身已經擁有太多太多的標簽,以至於再多注釋都會顯得冗餘附贅,它也已擁有太多太多的評論,語言對它來說也只是微薄不堪。

《廣島之戀》是西方電影史上從傳統時期進入現代時期的一部劃時代的作品,影片劇本由法國著名的新小說派女作家Marguerite Duras莒哈絲所寫。而導演Alain Resnais本身也酷愛在電影與文學之間穿梭遊蕩,因此影片既有創作者的獨特的風格,又以嚴密的結構方式帶有濃厚的文學氣息。也正是因爲如此,使他在敍事模式上的創新更加凸現。他把劇情片、紀錄片、拍攝和剪輯、聲音和畫面的界限完全消解與打破了,他的電影使一種形式交錯成爲可能。

《廣島之戀》的開頭已經令人感到震驚,長達十五分鐘的片段放映著男女主角做愛的場面和原子受害者紀錄片段的對剪,旁白中她對他說:“我來到廣島,看到了原子彈爆炸後的瘡痍和傷痕”。他對她說:“不,沒有看到。”整部影片突破了線性的敍事和時空,在戰爭與愛情、日本與法國、現在與過去的聲音、畫面的混雜之間穿越,拼貼進紀錄片畫面,並以大量人物的局部特寫鏡頭,迫近的傳達出人物內心躁動的情感。因此全片充滿了象徵、隱喻的元素,被賦予了影像的詩意。

影片中男人和女人都沒有名字,他們是被高度抽象了的人,他們代表的一個是倍受戰爭摧殘的城市,他們的姓名只代表戰爭和愛情的符號:廣島、內維爾。這樣抽象化的人物使得故事的內涵具有普遍的意義。而進一步看,這兩個人代表的卻是兩個悲劇。日本男人所承受的悲劇是廣義的戰爭悲劇,是全人類的,因而對於人類的記憶是不應該忘卻的;法國女人的悲劇是經歷過初戀而又被毀滅的,充滿了恐怖感的悲劇,因而是個人的,是應該被忘卻的,因爲只有忘卻才能有更新的希望。在這樣的個人命運與人類的悲劇相互交織、彼此映照下,才會有更深刻的、更真實的、更具有歷史感的感性體驗,因此也使得感性和理性找到了最佳的形式支援。

整部影片是建立在矛盾的基礎上的,包括必然的、可怕的遺忘的矛盾。一個在集體的、巨大的悲劇的背景上出現的個人的辛酸而渺小的命運之間的矛盾。因此,對於《廣島之戀》我們需要從不同的層面和角度來予以揭示和理解。以前我總是不喜歡看歌詞的人,充其量的只會哼哼旋律而完全不記歌詞的不愛唱歌的人,看完電影一直想起張洪量的《廣島之戀》歌曲,一首芭樂到不行的男女對唱歌曲,充滿濃濃悲歡離合氛圍,如今刻意找出歌詞看額外有感覺,不管當初張洪量是否因電影有感而寫或是巧合撞名,都讓人藉由歌詞感受殘破不堪的愛情岌岌可危,歌詞付載著文字穿梭電影時空。

你早就該拒絕我 不該放任我的追求
給我渴望的故事 留下丟不掉的名字
時間難倒回 空間易破碎
二十四小時的愛情 是我一生難忘的美麗回憶
越過道德的邊境 我們走過愛的禁區
享受幸福的錯覺 誤解了快樂的意義
是誰太勇敢 說喜歡離別
只要今天不要明天 眼睜睜看著愛從指縫中溜走
還說再見
不夠時間好好來愛你
早該停止風流的遊戲
願被你拋棄 就算瞭解而分離
不願愛的沒有答案結局
不夠時間好好來恨你
終於明白恨人不容易
愛恨消失前 用手溫暖我的臉
為我證明我曾真心愛過你
愛過你 愛過你 愛過你 愛過你


2008/10/20

Everything You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Sex * But Were Afraid to Ask (1972)-(台譯: 性愛寶典)觀後感

劇情簡介:
本片由導演Woody Allen親自出演,全片以章回的形式共提出了七個問題,分別觸及了七個敏感而又令人尷尬的性的話題。依次分別是:“要春藥嗎?”、“何謂獸姦?”、“女人性冷感之迷中”、“同性戀異裝癖”、“什麽叫性異常”、“性學博士的實驗可信嗎?”、“射精時會怎樣”。

觀後感:
Woody Allen早期的電影,電影名稱很有Woody獨特的風格,喃喃自語,還自問自答的詼諧感,英文名叫:Everything You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Sex But Were Afraid To Ask(一切你一直想知道卻又不敢去問的關於性的問題)。但是台灣翻譯名稱有夠無厘頭,似乎成為一部傳教功力的武俠寶典,我還真的被片商給騙了。片名像是這句箴言,點出本部影片的結構形式和直接目的,那就是:對於歷來成爲禁忌和隱晦的性,對於人人都感想而不敢言的“性”,大膽地發問,大聲地宣言,哪怕矯枉過正,用出荒誕的手段去表現也在所不惜。

影片一開頭我們熟悉的爵士樂想起,緊接著一大群長著粉紅長耳朵的白白胖胖的兔子,塞滿畫面,片名在這群兔子間出現,乍看下似乎沒什麼大不了,但是兔子給我的形象無外乎只會大便,可愛純潔的形象,它們無意識的擺動它們的兔唇,孜孜不倦片刻不停,可他們又是愚蠢的,只是存在,不問原由,愚蠢呆板循規蹈矩,但最重要是,他們是繁殖能力最強的動物,這樣尖酸幽默開場,可以說是開門見山法。

電影分成7個章回,7個故事講7個性問題,分別是:春藥、獸交、性冷淡、性異常、異裝癖、性科技、射精,每個段落又自成體系,有起有伏、高潮、結尾,五臟俱全,因而整部影片顯得異常的精簡而又精致,導演Woody Allen一向以諷刺和反諷著稱,此片也不例外,他諷刺了美國當時很多中產階級家庭對於較敏感的性問題的無知和惶恐,例如那個有異裝癖的中年父親,和那個愛上了一頭羊而最終傾家蕩產的內科醫生,他們都有不同程度的性問題,卻不願甚至於恐懼向家人傾訴,或是插入了一段類似脫口秀的電視訪談節目:“什麽叫性異常”,邀請一些人士公開他們秘密的性取向和性愛好。而爲了收視率和娛樂性,這個節目被電視臺包裝成了一個搞笑的猜迷節目。在諷刺媒體的同時,Woody Allen也不忘那些打著科學幌子的專家教授。

電影中個人最喜歡一段“射精時會怎樣” Woody Allen將整個人體變為一個工廠般的結構,各各部門都有該有負責的工作,例如:眼睛看到美女時,這時候腦部部門傳達指令給性器官命令它製造興奮工作,或是情緒部門產生娛悅成分,帶領我們進入了一個完全工具化,理性化的空間,人們像駕馭太空船一樣操控著一個生物做愛的全過程。而Woody Allen扮演的精子大軍中的一員卻是個面對射精憂心忡忡,準備臨陣退縮的傢夥。但沒有人能夠擺脫性愛帶來的義務,Woody Allen還是隨著“讓我們胡來”的歌聲被一下射了出去,而他進入的黑暗深邃的世界不是正像宇宙中的無限空間一樣,既令人激動不已又讓人神秘莫測嗎?

Woody Allen對於性與愛的思考和態度,大膽勇敢,在那還保守的年代對傳統的資產階級的道德發出猛烈的批判和抛棄,但是Woody Allen的幽默與獨出心裁卻使他的電影愈顯犀利與睿智,影片也是一種表達,或者說是一種傳達,導演以極富幽默感和想象力的方式展現各種各樣的而又現實存在的性問題,對主流媒題諱莫如深的問題大加演繹。Woody Allen早期電影的確充滿視覺上的喜感,透過誇張的道具裝扮,跟後期利用故事對白或是酸澀自嘲產生的幽默感有大差別,是過程也是成長。



2008/10/15

Romance(1999)-(台譯:羅曼史)觀後感

劇情簡介:
此片講述的是MARIE有一個交往了三個月並同居的男友,但男友從不和她做愛,每天在床上看完電視就睡覺,任憑MARIE萬般挑逗也無濟於事。終於有一天晚上,MARIE在極度失望之餘,穿上衣服走出家門找男人去了……

觀後感:
《羅曼史》是一部極具爭議”性”的電影,導演Catherine Breillat以女性的身份拍攝讓人瞠目咋舌的女性電影已經不是新聞了,但是本片充斥了大量裸露,性交和性虐待的場景,使它在法國一上映就引起了軒然大波。和大島渚的《感官世界》一樣,它並不能帶給我們任何性的愉悅,而是血淋淋地告訴我們,性是如何腐蝕和侵害最偉大的愛情。女主角和她男友生活著的公寓裏一片死白,象徵了一個缺乏性愛的環境,慘白的睡衣,慘白的床單,慘白的關係。

女權主義代表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的名言是:“女人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變成的”,如果將之換成更爲極端的說法就是:女人並不存在。這並不難理解,當我們去試著解讀幾乎所有的主流電影文本時,我們會發現上述言論的確切性。雖說現實世界裏的女人並不像電影裏的“女人”那樣有一種共同的某種特質——所表現的不過是男人腦中的某種對女性的幻想的總和,但現實中大多數女人正很蹩腳地模仿著電影中的女人所思所爲的一切。

導演更像是藝術家辛迪雪曼(Cindy Sherman),精細地或是說刻意罷了,還原再現了西方大眾傳媒與流行文化炮製推廣的女性形象,或是男性喜歡女性的模樣。她不動聲色地使人們注意到大眾傳媒中的女性形象是如何被塑造而且又是如何影響現實的問題,同時也體現了男性的價值觀,他們要求女性扮演被動、順從、軟弱的角色。此時,雪曼的批判精神清晰可見。她從整體上觸摸和把握住了戰後美國文化中的敏感神經,導演在本片用一種令人不寒而慄的極度冷靜的語調、精細的描繪令人瞠目結舌的性圖像,真實地刻畫了一位年輕的法國女子MARIE借性和身體獲得掌握生活權力的追尋旅程。MARIE原以爲她的不忠會令男友Paul對她重燃“性"趣,但最後她才發現:性的本質就是必須直視我們內在最醜陋的部分。在我們掙紮追求我們的欲望的同時,獲得的報酬往往是得到真實的自我;而且只有在這樣一段心碎的旅程,我們才能明瞭自我的價值。

《羅曼史》被許多國家列入禁片行列,我想不是沒有原因的,過於真實的性愛畫面和寫實的生產鏡頭,如果心臟不夠強的觀者觀看,相信會造成嚴重影響,當然,它最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似乎讓男人們更感到尷尬不安:聳立的性器,婦科大夫對孕婦陰部的檢查,還有就是初生嬰兒的頭部從母親的體內冒出來的特寫,這些細緻入微的鏡頭就是爲了展示那些的的確確在我們身體周圍存在,但卻總是被忽視被回避的真實一面。真實的並不好看的事實。從女性的心理到肉體的剖析過程。只有Catherine Breillat這樣的女性導演才能夠精准完整的告訴觀衆,女人的思想,不分種族,不分地域,甚至無所謂年齡和年代,所有的女人,在性與愛中都有相近的糾結。





2008/10/13

Le Ballon Rouge(1956)-(台譯:紅氣球)觀後感

劇情簡介:
一個孤獨的小男孩在上學路上撿到一隻在半空漂泊的紅氣球,他帶著它上學放學,紅氣球象個淘氣又懂事的小精靈從此亦步亦趨地跟隨著他,陪伴著他。小男孩帶它在大人們的傘下躲雨,紅氣球聰明巧妙地躲避著老師和家長們的追捕,等待著小男孩的放學,它甚至還會快樂地和途中偶遇的小女孩牽著的藍氣球耳鬢廝磨,小男孩從此有了一個快樂的玩伴……

觀後感
一部沒有對白,短短30幾分鐘的短片,小孩的童真與導演超現實手法的初次邂垢,繽紛火花讓觀者驚豔,故事簡單,卻帶有濃濃藝文氣息,雖然電影老舊,但聲音,畫面,構圖,依舊讓人喜愛不已。

電影基於那個年代的電影文化,《紅氣球》的對白舒散,整個兒的幾乎由人物的肢體語言來表現,畫面強烈的冷暖色調的對比,突顯了紅氣球這個道具的靈氣,紅氣球不再是紅氣球,而是故事另一個跳躍的角色,似乎有生命有感情。就在小男孩與紅氣球淘氣頑皮的遊戲之間,我們的童年,隱隱灼灼的閃現,回想自己小時後,身邊總是有幾個陪伴我們成長的物件,不起眼卻很重要,這就是種感情 。

電影結局讓人讚嘆,童話故事般的情節立體化呈現在螢幕中,紅氣球被一幫一直尾隨著他們的嫉妒的頑皮的孩子們捉去了,小男孩雖然竭盡全力把它救了回來,可是最終還是沒能躲過那幫孩子們的彈弓射出的石子,它泄氣了,被蜂擁上來的孩子們踩癟了。小男孩怔怔地望著它惆悵滿懷,這時突然滿街的各種五顔六色的氣球都掙脫了孩子們牽扯著的手,從街頭、窗口紛紛飛出來,一起飛向憂鬱的小男孩。小男孩仰望著它們重新綻放出燦爛的笑容,他歡喜地抓緊了這麽多的氣球,任由它們把他帶向空中,自由地翺翔……

氣球在本片的意義,讓我一直覺的有趣,彷彿看似孩童的無邪內心轉化的物體,透過氣球和孩童的互動,走過大街進入學校,更搭乘的人來人往的公車,看盡人們的貪婪破壞醜陋面,周圍人的嫉妒與憤恨,而讓氣球彷彿靈性選擇跟隨對象,甚至會惡作劇捉弄著想破壞它的成人,兒童期是最能表現天真的最佳背景,一個未經社會種種社會道德倫理的熏染,在‘孩童’和‘破壞者’成年後,接受了種種社會道德倫理的熏染,這些來自周遭環境的價值觀會轉換爲其自身迷障,使之一邊本能著,一邊否認著本能對自己的影響,從而陷入對生存意義的荒誕思考中。



2008/10/12

Weekend(1967)-(台譯:週末)觀後感

劇情簡介:
一對策劃陰謀的夫婦正前往巴黎去繼承一筆遺産,路上遇到一場可怕的交通大堵塞。而這對於他們來說只是噩夢的開始,一路上他們還會遭遇強姦、謀殺、搶劫,還有食人族……

觀後感:
還真的被導演高達Jean-Luc Godard狠狠給打了一巴掌,幾天來一連串看了他的電影,到本片忽然間跳tone那麼多,讓我有點無法接受,不管敘述性或是前後主角關係,故事風格電影語言,甚至時間空間的解構,錯中複雜,頓時間無法理解連貫,難怪有人說:「看完電影沒有思考不解的就不是高達的電影!」

本片一開始,一個僅僅穿著乳罩和短褲的女人,坐在半明半暗的一張桌子上,看不清楚五官表情,越想看清她,卻越看不清,只有直接對著一部推近拉遠的攝像機述說著一段經驗,詳細地敍述她參加的一次3P狂歡,挑逗而大膽。思想激進的Jean-Luc Godard,正是用他自己的方式與好萊塢抗衡。

接著一連串讓人摸不著頭緒的旅程開始,無止境的大型連環車禍,殺死岳父(母?),突然消失的羊群,路邊搭便車的情侶,穿插的政治評論,食人狂魔…等等,我們真的不知道Jean-Luc Godard故事背後動機,甚至讓我懷疑導演當時創作本片時,心態可能朝向意識流創作,隨著創作進行過程無預設的開放性發展,漸而得到新的題材方向,在由新點擴大繼續同方式進行,導致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段落式故事,但搭在一起卻突兀,風格迥異,但我們可以很明確看到政治議題,顯然把汽車當作是資產階級物質主義的象徵而大加討伐。這部影射西方文明腐朽沒落的影片,被認爲是Jean-Luc Godard思想性較強的作品,敍事形式並不特別,但中間穿插的純粹政治性評論有些突兀。影片的超現實風格跟Luis Bunuel有些相仿,對有資本階級的嘲諷非常犀利,甚至刻薄。

本片最大看點相信是那長達10分鐘的連環車禍畫面,整個過程一覽到底,沒有任何凝滯的地方,看得人目不轉睛,人力安排和車子的準備相信是一項艱難的過程。雖然說到新浪潮,“長鏡頭”似乎成為必要的特色之一,但是玩的像Jean-Luc Godard這樣瘋癲的相信沒幾個。

Pink Flamingos(1972)-(台譯:粉紅色火烈鳥)觀後感

劇情簡介:
影片的主角是一個肥胖的女人,自認爲是“世界上最汙穢”的人,她可以把在肉店偷來的肉塞進陰道,也可以把地上的狗屎放進嘴裏咀嚼。影片的另一組主角是一對同樣變態的夫婦,這對夫婦專門強迫被綁架的婦女受孕,然後將出生的孩子賣給別人。影片就在雙方不可避免的衝突中展開,最後,胖女人贏得了勝利,解放了那些被關押的婦女,又槍決了這對夫婦。

觀後感:
John Waters這位導演,沒想到品味如此惡劣,讓我大感意外,拍了一部惡名昭彰的Cult Film,從此被冠上「噁心王子」的稱號,電影中將人類身體上所分泌出的所有液態成分都出現在電影中,唾液、血液、體液、汗液、精液、淚液、尿液、屎液通通不放過,而最具爭議之處是因爲展現了人工授精、口交、吃屎、獸奸等鏡頭,大大超出了普通觀衆的心理承受能力,堪稱史上最噁心電影之一。

導演John Waters以荒誕得近乎無賴的方式蔑視了一切道貌岸然者,在他不合常規的調侃面前,假正經們無能爲力,只能干瞪眼。導演的目的更簡單,他只想拍一部名叫《粉紅色火烈鳥》的電影,甚至從來沒想過要造就一隻世界只有唯一一隻的“鳥”。而它是一部絢麗的電影,表現的,太表現的。人性的,太人性的。這個粉紅色的火烈鳥是一自認爲是“世界上最汙穢”超級肥胖的女人。

雖然電影手法和內容看似荒謬無政府主義,玩弄著秩序和道德觀的界線,嚴重踐踏人類文明價值觀標準,觀影者只能眼睜睜看著導演這樣胡搞瞎搞,毫無招架之力,但相信導演不是為了破壞而破壞,John Waters把無業遊民和中產階級捏在手掌心,狠狠的惡搞了一番,當然結局也是俗套的無產階級戰勝中產階級的劇情。灑狗血也是不費餘力的,所以不入眼。演員一個個擺明瞭我是來演誇張喜劇的姿態,一本正經,用力過度,抑揚頓挫的念著臺詞,好似在演舞臺劇,怕觀衆離舞臺太遠,看不到表情轉換,情緒變化,所以低俗到不行,但是那又如何,這就是Cult的意義和精神表現,也成為反主流文化標誌,喧鬧無序時代的個人反叛方式,創造者與接受者都有“突破禁忌”的狂熱。70年代開始,越戰後,人權運動後,幻滅的憤世嫉俗的嬉皮們,將未能實現的理想主義釋放進黑暗影院,共同仰慕怪異的電影圖騰。反英雄,反權威,反一本正經。導演與作品更近,觀衆離作品也更近。他們同在邊緣,但因有歸屬感和認同感而不孤獨。如導演John Waters所言,午夜場觀衆的群體瘋狂,幾乎如宗教儀式。(Cult Film後來也有人翻作邪教電影或是儀式電影,都OK啦~)

本片電影本身的價值感和存在感,相信遠超過觀看過電影觀眾的評價,本片後來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列爲"美國喜劇電影”的代表作品之一。”我想這個殊榮不是簡單的搞笑片可以得到如此的待遇,必有他藝術上和學術上的貢獻而賦予如此高榮譽,Cult Film在傳統文化邊緣,今日,它們憑藉品味低下、辛辣嘲諷的幽默感招搖過市,人們對怪異的推崇慶賀、對性愛多樣性的支援,影響了當代美國主流流行文化特徵——它們完成了從邊緣到主流的旅程。後來聯想起台灣知名另類藝術家陳界仁,看過他的作品的人都印象深刻,他以電腦修改歷史刑罰照片的方式,創作了《魂魄暴亂》系列作品,或是2000年又以直接拍攝的形式,開始了探討「虛假未來」的《十二因緣》系列作品。他對歷史和影像與權力的思考,通過犀利並令人驚駭的影像,似乎都帶有Cult的味道,以驚世駭俗的畫面,架上歷史獨特見解而轉變成作品的創作理念,也讓他在台灣當代藝術家中風格極為強烈特別。

美國某位電影評論家說:這些電影最初目的是點觀眾,讓人們清醒,思考……一旦被主流吸收,這種意圖就被消解了,剩下的只是它們震驚觀眾的力量。

據說:這部影片裏演員們所吃的大便和狗屎,居然是真實的。導演還特意去諮詢了醫生,吃了狗屎的最壞的結果是什麽,醫生說,小狗有腸胃疾病的話,可能會讓吃狗屎的人染上縧蟲。於是導演去找了一隻健康的小狗,看它熱乎乎的拉完,再放進嘴裏……


2008/10/11

Hannah and Her Sisters(1986)-(台譯:漢娜姐妹)觀後感

劇情簡介:
漢娜三姐妹的故事。大姐Hannah是人人眼中的優良典範,實事求是,老二Holly 是叛逆女孩,比之Hannah好像不學無術的老二,最後卻成了小說家,小妹Lee則擁有甜美的笑容,人見人愛,也許集三千寵愛,對於人生方向迷惘…三種不同典型的性格所交織的故事。

觀後感:
Woody Allen創作似乎沒停過,一直持續誕生,但是對我而言吸引力不足他早期的作品,並不是電影故事內容之問題,他本人問題,依舊是喜歡Woody Allen在鏡頭前歇斯底里的參於演出,自編自導自演的早期電影,雖然一直以喜劇形象出現在電影世界中,但他很多中期影片的喜劇色彩並不是很濃厚,本片中的直接笑料不多,但無可奈何的悲哀傷感和略帶滑稽的形象、心理,還是揉和出一種獨特的魅力。

本片算是他中期創作作品之一,電影背景依舊圍繞著男女情感和家庭關係,Woody Allen創作出一個「複雜的、滑稽的、有複雜心理的家庭史」。Woody Allen自己飾演的米基,是一個精神處境荒謬的角色,是個電視台編導,憂鬱的他總覺得自己長了腫瘤,當他得知自己健康之後,決定重新對待生活。他辭去了電視台的工作,迷上了宗教,最後在馬克斯兄弟主演的喜劇片中找到了生活的意義——他已經忘記如何去笑了。這個喜劇性的角色,在這樣一部電影中,帶著一種無可奈何的悲哀,這是幾乎所有出色的Woody作品都帶著的特質。

相信很多人跟片中Woody Allen有一樣經驗,小小的病痛,在未看醫生就診前就開始自己疑神疑鬼的斷定是多麼大的疾病,小小頭痛就認為是腦癌,小小咳嗽就認為是肺癌,而每天提心吊膽,茶不思飯不想的焦慮,人們被太多資訊給混亂了自己的判斷能力,資訊的來源未必正確,電影中Woody Allen一天到晚懷疑自己得了各種疾病,忽然有一天他的醫生在檢查了他的耳朵後,懷疑他的腦部出了問題,告訴他去大醫院做個詳細檢查。他的精神一下子崩潰了,直到檢查後發現是虛驚一場,他從欣喜若狂到忽然冷卻,開始檢討人生的意義。而Woody的高明之處,在於沒有刻意的走向深刻,沒有象黑澤明的《生之欲》那樣嚴肅而沈重,因為那勢必跟隨在大師的陰影下。

但影片真正的主角,還是漢娜姐妹,雖然Woody Allen作品中涉及很多男女之間的感情、婚姻問題,但這樣站在一個女性主義立場上嚴肅探討男女關係及女性心理世界的作品,還並不是很多。電影用諷刺的手法描述女性跟女性之間的感情糾葛,當自己另一半跟自己姊妹有不倫之情時,該如何處理,勇於面對切割關係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妥協看過,這都是嚴肅的課題,電影平行展開的,是大姐Hannah的丈夫艾利爾和小妹Lee的隱秘戀情,以及永遠沒有勇氣的二妹Holly走向成功的故事,其中還穿插了Hannah和前夫Woody Allen之間的過去式回憶。影片並沒有絕對的固定男女主角,每個人的故事或平行,或交織展開,電影巧妙利用章回式段落切分劇情,每段故事前總有可愛的標題,彷彿默片時代的觀影經驗,文字詼諧生動毫無矯揉造作不忍卒讀。又不能不提起Woody Allen電影的品味,總是搭配動人爵士樂或是優美的古典樂,這次使用了巴哈:第五號大鍵琴協奏,這樣視覺、聽覺極致享受,讓人無法忘懷。

Woody Allen是一個喜歡自嘲娛人的傻子,衰臉配接二連三的窘境,往往處於讓人疼惜不捨,他的幽默感來自於他個人憂鬱嘲諷自我的產品,沒有透過損人或是惡作劇下的粗糙笑點,相對下,跟星爺的無厘頭耍嘴皮子幽默感來的讓人親切而扎實,更有種影後回想會心一笑的反芻,相信這就他高招的幽默。電影結局少不了一個穩定的結局,雖然難以預料以後的結果,但至少和影片開始相比,漢娜姐妹和幾個相關男人的精神世界還是更加穩固了。這個相對溫馨的結局,是Woody Allen作品一貫悲觀態度的一個變奏、一種精神世界崩潰之後的救贖,但這種態度也絕非是廉價推銷出來的幸福和圓滿,而是帶著Woody Allen不無焦慮的關懷與灰色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