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一座古堡中,博士和助手進行著滅絕人性的「科學實驗」,他們把人體的各種器官和肢體拼湊起來,希望能造出一對完美的「新人類」來,然後通過他們繁衍新的人類。整個實驗室被搞得像個屠宰場,各種人體器官、內臟、肢體到處都是,怵目驚心,違背反科學的後果,造成無法收拾的悲劇.........
觀後感:
Mary Shelley在1818年所寫的經典恐怖小說《科學怪人》一誕生,血腥內容和充滿前衛幻想的情節,氣氛十分哥德,小說可視為恐怖小說或科幻小說的始祖。後來由1931年James Whale翻拍了同名電影《科學怪人》可說最為經典,應該也是人們最常看到版本,電影中瘋狂科學家,將死人透過強大電流變成活死人,無窮創造慾望和野心,諷刺著人們想人定勝天的謬論,更諷刺著當時二戰德國希特勒德意志想一統天下的企圖心,最終卻遭自己創造的惡魔無人性反撲。《科學怪人》這題材不斷在文字上和電影上被翻拍或重拍,被解構又重組,跟當初故事情節差不多,破碎後的肉塊,經過縫合組織,加點魔力,依舊生猛有力,原創文本面世將近二世紀,人們依舊迷戀那瘋狂的情節,可說是魅力不減。
當然,不正經的改編一大堆,光看片名就知道這部也不正經,但這部可說是大有來頭一部,本片由Paul Morrissey和義大利Cult大師Antonio Margheriti(又名Anthony M. Dawson)聯合執導,義大利製片巨頭Carlo Ponti促成了兩位大師的合作,Antonio Margheriti還兼任特效工作,當然還有監製Andy Warhol,已經無法弄清是誰賦予這部偉大經典Cult Film極品驚世駭俗的氣質。
電影雖然走的是Cult Film風格,但是電影美術部分完全不馬虎,服裝美、場景美、角色美、燈光美,絲毫沒有Cult Film電影的粗劣感,還反略有史詩電影的優雅氣質,但這一些都是假象,美麗糖衣裹在一個著赤裸恐怖而長蛆怪誕故事外面。故事是從一個戀屍癖男爵、愚笨助手開始,他們打算製造一個完美無缺極品科學怪男女,他收集了各種人體器官來拼裝新人體,對於這些血塊肆意無所謂的態度使得影片有一種Gore Comedy的風格,喜劇元素在這樣一部赤裸血肉的作品裡時常凸現,為了賦予極品男人超級淫蕩的內心靈魂以完成極品男女的終極交合,博士需要物色一個人選然後砍下他的頭顱。他誤認為跟隨強壯農夫一起去嫖娼的卻一心想成為修士的同伴更淫蕩更善於男女之事,於是趁兩人酒醉時砍下那位同伴的頭顱。當他們創造帥哥科學怪人後,他卻發現極品男人居然內向膽怯,根本無法完成交合。
影片中幾乎每個人都有一顆邪惡的心,除了博士之外,跟他有姐弟關係並近親結婚的妻子是個虛偽,淫蕩的女子,她表面指責強壯農夫的野外性行為,私下卻要他滿足自己的慾求,她還提出要“使用”新極品男人,並出賣強壯農夫,最後在與力大無比的人造男人交合時因發錯指令而被活活抱緊,斷筋碎骨而喪命。博士的助手受他影響,會用手撕開並插入女人胸腔來滿足自己的邪念,最後卻使得”科學怪女”死亡,自己也被盛怒的博士殺死。最令人吃驚的是博士的一對孩子本想救出農夫,卻因看見櫥櫃裡的內臟血塊而把他吊得更高。
電影中有許多讓人感到有意思的設計,如博士會猥褻的舌舔女科學怪人巨大的縫紉過後的疤痕,綿延不斷的皺摺皮膚凹陷,彷彿就是女性性具的寫照,而瘋狂變態的博士更將疤痕撕裂破壞,讓鮮血緩緩流出,博士將他手往糾結著往女科學怪人的體腔伸入,造成一種侵略性破壞,就好比博士創造了一個活生生的男性惡魔,這對女性在社會中承擔的角色構成了侵犯和威脅,創造是一種否定女性生殖的激進方式,而且惡魔來自一個男性科學家的“分娩”。如此一來,女惡魔的創造雖然被女權主義者認為加劇了這種侵犯,但實際上,可以從影片中看到,女惡魔的誕生是為了與男惡魔形成繁殖的對稱,這又回到了傳統生殖的路子上。
片中不斷出現的一對小姐弟,他們偷窺淫蕩夫人與農夫的姦情,他們誤闖變態科學家的實驗室,偷窺人造人實驗過程,他們是變態科學家和淫蕩夫人的子女,恰好他們兩人是夫妻,卻也是近親姐弟關係,整部電影所有人都死光了,最終只剩下這對姐弟,姐姐頭髮是金色,弟弟頭髮是棕色,恰好跟變態科學家和淫蕩夫人髮色一樣,是否也預言著這個荒謬的關係綿延下去,實在讓人不敢多想。
2011/06/29
2011/06/24
擁有吉他,就擁有搖滾 / It Might Get Loud(2008)-(台譯:吉他英雄)
劇情簡介:
這是一部以Jack White、The Edge和Jimmy Page三位吉他手為原形的紀錄片,由David Guggenheim執導,講述了三位吉他手通過不斷地努力創新,用一把電吉他創造出他們獨特表演風格的事業歷程。該片把焦點放在一天中所發生的事情上, 三個吉他手聚在一起分享他們的經歷,向對方展示他們的才華。
觀後感:
自己彈吉他也有些年頭了,慚愧技術上沒什麼提高,但慶倖的是開闊了自己的眼界,接觸了多種音樂風格,瞭解到音樂的美好,而認識搖滾樂得命運,就好比考古學家命運一樣,發現線索,就要使命般的土讓下方挖掘,就算不知道會挖出了什麼古老東西,也許只是大塊廢石,但直覺相信,挖掘過程最終會帶給自己最大的收穫。
滾石雜誌在2003年評出的百大吉他手,(當然這選單人選有幾個滿不理解的,Eddie Van Halen在七十,AC/DC吉他手Angus Young既然吊車尾的九十六名,我不懂),現年66歲的Jimmy Page排行第九,49歲的The Edge位列第二十四,最年輕的只有35歲的Jack White竟高居第十七。在這三位吉他手前,有幾位還在世B.B. King 和Eric Clapton,但偏偏沒選他們,當有媒體問導演Davis Guggenheim為什麼偏偏挑選這三個年齡不同風格迥異但都還很帥的吉他手時,拋出了一句“我也想找Jimmy Hendrix啊”。
的確,這三人橫跨好幾世代的搖滾樂發展史,尤其是的Jimmy Page,年紀最大,論資歷線上吉他手應該沒有幾個人能和他相媲美,算是活化石;三個人彈吉他的手法技巧和思維截然不同,聚集一起聊吉他彈吉他,反成為一種新鮮感,像好比紅遍兩岸三地縱貫線樂團,羅大佑+李宗盛+周華健,看似和諧也理所當然,但多了叛逆怪痞張震嶽,這個衝突感和創意才出現,讓團體感覺有趣多了,相對的,這部紀錄片,如果是Jimmy Page、Keith Richards和David Gilmour就成了吉他教材紀錄片,如果是The Edge、Jonny Greenwood(Radiohead)、Tom Morello(前Rage Against the Machine and Audioslave),就變成效果器大賽,那如果是Jack White、Billie Joe Armstrong(Green Day)、Kurt Cobain也許就形成大混鬥狀況。所以《It Might Get Loud》拿Jimmy Page、The Edge和Jack White糅合一起還真別有巧思。
影片一開始先是Jack White自己做自製吉他;然後是The Edge練一種特別的瑜伽,他對效果器的鍾情到了瘋狂地步,直到音箱真正發出他自己的聲音;而Jimmy Page表現著從低吟到轟鳴,撩撥出讓樂迷欣喜若狂的代入感。然後他們三人彼此分享,從創作到演奏,從錄音室到現場,征服與被征服,控制與被控制,每一次 技術的提升,時代的演進,吉他直接指引著音樂的走向。剛開始的時候激情就是動力,到後來成為一種戰鬥,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和一種有意識無意識的歷練。
“科技是真理和情感的破壞者,投機取巧對創造力的提升沒有任何意義,科技讓一切變得簡單,所謂的現代技術分散了人們的注意力。”所以最年輕的 Jack White最復古,他要尋找和把握那些瞬間的自然的東西,所謂靈光消逝之前的靈光;Jimmy Page保有著他的熱情、坦率和能力,他的最早啟蒙是噪音爵士,飽餐哺育搖滾樂的乳汁;而The Edge則經歷了祖國愛爾蘭最死氣沉沉的時代,所幸被賦予的不僅僅是蕭條,還有痛苦、反抗和自我意識,吉他當然是一把利器,但他並沒有丟失自己的自省,他甚至提起《This Is Spinal Tap》這部充滿了諷刺意味的搖滾電影,“我沒笑,我哭了,它太過現實”。
《It Might Get Loud》並不是三人簡單的回憶錄,還直接把鏡頭帶進了Jimmy Page的藏滿了唱片的房間,老先生很陶醉的分享著每一個顫音,他仔細地糾纏於每一個自己喜歡的音色,想像音符是怎樣通過前輩或者朋友的手跳出來。而彈吉他究竟有什麼意義呢?每個人都在忙碌,為了競爭,為了生存,那些浩如煙海的節奏和複調和諧,大家又都不想千篇一律,“只要你堅信自己想要的一切,演奏得好 壞就顯得不再重要。”因為簡單而特別有力量,The Edge開始把自己創造出來的絕活兒奉獻出來,和一老一少一起切磋一個C的和絃,並直接發現最老的Jimmy Page最蘊藏Punk的虛無主義。而談到Punk,Jack White開始回想起自己在底特律的童年時代,“那時候,玩吉他一點都不酷,擺弄樂器是最尷尬的事。”因為大家都在咬緊牙關討生活,即使有音樂,也是黑人的Hip-Hop和House,風光的是DJ和說唱歌手,是環境和時代逼得你不得不Punk。
這是一部以Jack White、The Edge和Jimmy Page三位吉他手為原形的紀錄片,由David Guggenheim執導,講述了三位吉他手通過不斷地努力創新,用一把電吉他創造出他們獨特表演風格的事業歷程。該片把焦點放在一天中所發生的事情上, 三個吉他手聚在一起分享他們的經歷,向對方展示他們的才華。
觀後感:
自己彈吉他也有些年頭了,慚愧技術上沒什麼提高,但慶倖的是開闊了自己的眼界,接觸了多種音樂風格,瞭解到音樂的美好,而認識搖滾樂得命運,就好比考古學家命運一樣,發現線索,就要使命般的土讓下方挖掘,就算不知道會挖出了什麼古老東西,也許只是大塊廢石,但直覺相信,挖掘過程最終會帶給自己最大的收穫。
滾石雜誌在2003年評出的百大吉他手,(當然這選單人選有幾個滿不理解的,Eddie Van Halen在七十,AC/DC吉他手Angus Young既然吊車尾的九十六名,我不懂),現年66歲的Jimmy Page排行第九,49歲的The Edge位列第二十四,最年輕的只有35歲的Jack White竟高居第十七。在這三位吉他手前,有幾位還在世B.B. King 和Eric Clapton,但偏偏沒選他們,當有媒體問導演Davis Guggenheim為什麼偏偏挑選這三個年齡不同風格迥異但都還很帥的吉他手時,拋出了一句“我也想找Jimmy Hendrix啊”。
的確,這三人橫跨好幾世代的搖滾樂發展史,尤其是的Jimmy Page,年紀最大,論資歷線上吉他手應該沒有幾個人能和他相媲美,算是活化石;三個人彈吉他的手法技巧和思維截然不同,聚集一起聊吉他彈吉他,反成為一種新鮮感,像好比紅遍兩岸三地縱貫線樂團,羅大佑+李宗盛+周華健,看似和諧也理所當然,但多了叛逆怪痞張震嶽,這個衝突感和創意才出現,讓團體感覺有趣多了,相對的,這部紀錄片,如果是Jimmy Page、Keith Richards和David Gilmour就成了吉他教材紀錄片,如果是The Edge、Jonny Greenwood(Radiohead)、Tom Morello(前Rage Against the Machine and Audioslave),就變成效果器大賽,那如果是Jack White、Billie Joe Armstrong(Green Day)、Kurt Cobain也許就形成大混鬥狀況。所以《It Might Get Loud》拿Jimmy Page、The Edge和Jack White糅合一起還真別有巧思。
影片一開始先是Jack White自己做自製吉他;然後是The Edge練一種特別的瑜伽,他對效果器的鍾情到了瘋狂地步,直到音箱真正發出他自己的聲音;而Jimmy Page表現著從低吟到轟鳴,撩撥出讓樂迷欣喜若狂的代入感。然後他們三人彼此分享,從創作到演奏,從錄音室到現場,征服與被征服,控制與被控制,每一次 技術的提升,時代的演進,吉他直接指引著音樂的走向。剛開始的時候激情就是動力,到後來成為一種戰鬥,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和一種有意識無意識的歷練。
“科技是真理和情感的破壞者,投機取巧對創造力的提升沒有任何意義,科技讓一切變得簡單,所謂的現代技術分散了人們的注意力。”所以最年輕的 Jack White最復古,他要尋找和把握那些瞬間的自然的東西,所謂靈光消逝之前的靈光;Jimmy Page保有著他的熱情、坦率和能力,他的最早啟蒙是噪音爵士,飽餐哺育搖滾樂的乳汁;而The Edge則經歷了祖國愛爾蘭最死氣沉沉的時代,所幸被賦予的不僅僅是蕭條,還有痛苦、反抗和自我意識,吉他當然是一把利器,但他並沒有丟失自己的自省,他甚至提起《This Is Spinal Tap》這部充滿了諷刺意味的搖滾電影,“我沒笑,我哭了,它太過現實”。
《It Might Get Loud》並不是三人簡單的回憶錄,還直接把鏡頭帶進了Jimmy Page的藏滿了唱片的房間,老先生很陶醉的分享著每一個顫音,他仔細地糾纏於每一個自己喜歡的音色,想像音符是怎樣通過前輩或者朋友的手跳出來。而彈吉他究竟有什麼意義呢?每個人都在忙碌,為了競爭,為了生存,那些浩如煙海的節奏和複調和諧,大家又都不想千篇一律,“只要你堅信自己想要的一切,演奏得好 壞就顯得不再重要。”因為簡單而特別有力量,The Edge開始把自己創造出來的絕活兒奉獻出來,和一老一少一起切磋一個C的和絃,並直接發現最老的Jimmy Page最蘊藏Punk的虛無主義。而談到Punk,Jack White開始回想起自己在底特律的童年時代,“那時候,玩吉他一點都不酷,擺弄樂器是最尷尬的事。”因為大家都在咬緊牙關討生活,即使有音樂,也是黑人的Hip-Hop和House,風光的是DJ和說唱歌手,是環境和時代逼得你不得不Punk。
2011/06/21
我鬧我搞,故我存在 / Made in Britain(1982)(台譯:英國製造)觀後感
劇情簡介:
Trevor是一個目空一切,沒前途光頭黨青年,他用暴力來宣洩,對著社工控訴他不想玩社會訂好的那一套。
觀後感:
回想起,我坦承曾經也荒唐憤怒過,對這社會曾經感到無力,成天帶著不滿態度,畢竟,太過於年輕,也太輕易被情緒引導,太輕易相信不打破就的就無法獲得全新的,為了理想的合理世界就可以實施暴力,用信仰來美化自己的錯誤,喧囂著對與錯。
當電影開始時,哄鬧龐克吶喊聲隱約開始沸騰我內心平靜已久的血液,緊接畫面出現那個踩著經典9孔馬丁靴,緊身牛仔褲往上折到小腿中間才好看的穿著,短頭髮猙獰五官放在蒼白臉龐上,兩眉之間刺著納粹卐字給我鮮明的呼喊,夥伴過來吧!不爽者,走開之類的喊話。
的確,這是一部非常主觀式的電影,畢竟不是每個人喜歡反骨叛逆,更少人真的了解龐克和SkinHead(光頭黨)這種次文化,所以,很容易無法真正理解主角的思維行為,Trevor的心態,或許他聚焦於暴力、頑固的種族主義,作為強硬的反社會者,Trevor拒絕一切形式的再教化。但他其實希望人們多對聽他的心聲,多了解他,只是大家無法與他溝通,使他的內心始終充滿了憤怒,必須不斷的破壞與反抗才能讓他做回真正的自己,證明自己給人們看。
SkinHead和Punk,一直被人家誤解,其實兩個有截然不一樣的文化和生活型態,思想和信念更是截然不同,SkinHead(光頭黨)文化最初於1969年在英國,最初的SkinHead演變於Mods(摩痞)和牙買加街頭幫派,並且在誕生初期就橫掃了嬉皮文化。同時也帶動了Scooter(偉士牌)和Ska,SkinHead Reggae(SKIN雷鬼樂)在全世界的復興。而且,足球是SkinHead最熱愛的運動。最初的SkinHead的主要敵人是東南亞移民(基本上他們對外來民族都非常有敵意),此時戰後的 種族主義首次以這種規模借SkinHead取得了復興。即使當是SkinHead仍然沒有受到主流社會的足夠關注。
學校裡的流氓學生穿起傳統的SkinHead服裝(馬丁大夫鞋、飛行夾克、吊褲帶)成為一股威脅。尋仇以及欺辱流浪漢是SkinHead常幹的事。與此同時,SkinHead與Punk關聯便是他們喜歡在Punk演唱會中橫行霸道,打架滋事。
這些事指出了一個普遍的概念,那就是,要把Punk跟SkinHead拉在一起是荒繆不可行的,至少也是完全不受歡迎的。大多數的SkinHead是右翼、排拒同性戀、白人中產階級的男性。或許其中有少數的列外,但如果就盲目的愛國主義這一點來說,則是幾乎所有的SkinHead都有的。有一些美國SkinHead的制服便是把美國(或者南北戰爭中南方聯邦)的國旗繡在飛行夾克的肩頭上。在反波斯灣戰爭的抗議活動中,常可看到SkinHead和它無知的同夥在一旁,對抗議者叫囂、挑釁。儘管有這樣的愛國熱情,但奇怪的是,SkinHead熱中於譴責那些反戰的人,自己卻不願入伍當兵。而Punk族則認為愛國主義是不必要且危險的。這樣的差異已多次造成Punk跟SkinHead之間的緊張。
SkinHead盡情地舒展個人的言論和自由,強調自己的被重視與參與政治的權利。而那一代的政治是領導我們前進的唯一信仰,武裝我們的有力武器,是帶給我們自由的領袖的恩賜,我們必須全身心地給予。哪怕一句話,一個不同的意見,都是通往幸福大道上的絆腳石,遭遇批判和劫難。那一代是被革命的招喚任意利用的工具,他們活著的目的不是為了圓滿和自足,存在和發展,那個站在神壇上的人的意志,整個階級的最高目的,才是我們人生的終極目標。那僅有的閃著光亮的洞察人生的睿智思想,委以革命的形式,被無情地消耗與打擊。這究竟是具有充分的意義,還是一種集體的遊戲。
不管是SkinHead憤怒的表達,還是我們那一代的激情演出,都是有關於青春和成長,隨著純真的流逝,幻想的破滅,內心的迷茫,都有種難言的愧疚,內心巨大的觸動似乎連提起都傷筋動骨。
Trevor由年輕的Tim Roth 扮演,這一開始有讓我嚇到,這是和他往後穩重斯文形象有截然不童的表演方式,是他的第一個角色,儘管是首次亮相,Tim Roth塑造的桀驁不馴的暴徒已然非常令人難忘。或許是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英國演員,沒有受過任何專業訓練,在酒吧自帶的小劇場裡,他開始了職業生涯,所以,額外的真實生動,幾乎沒什麼匠氣之詬病,鮮明的形象,讓我聯想起另一位英國演員Gary Oldman,而巧的是他第一個演出就是扮演龐克電影《Sid and Nancy》裡頭的Sid。
導演Alan Clarke是電視導演中少有的可以被稱為"作者"的導演,他的片子經常關注處於社會邊緣、受人鄙視的問題人群,比如光頭黨和少年犯。作為反映社會問題的片子,Alan Clarke的片子沒有說教,也沒有和解,而是無情的將這些問題狠狠地甩給觀者,風格冷酷而強硬。像這部,沒有什麼結局,也沒什麼開頭,簡單說,電影彷彿記錄一個叛逆SkinHead少年的生活詳情,透過冷靜客觀的鏡頭位置,呈現社會確實的問題和擔憂,他提出問題,沒給你解答,答案來自客官自己本身。
Trevor是一個目空一切,沒前途光頭黨青年,他用暴力來宣洩,對著社工控訴他不想玩社會訂好的那一套。
觀後感:
回想起,我坦承曾經也荒唐憤怒過,對這社會曾經感到無力,成天帶著不滿態度,畢竟,太過於年輕,也太輕易被情緒引導,太輕易相信不打破就的就無法獲得全新的,為了理想的合理世界就可以實施暴力,用信仰來美化自己的錯誤,喧囂著對與錯。
當電影開始時,哄鬧龐克吶喊聲隱約開始沸騰我內心平靜已久的血液,緊接畫面出現那個踩著經典9孔馬丁靴,緊身牛仔褲往上折到小腿中間才好看的穿著,短頭髮猙獰五官放在蒼白臉龐上,兩眉之間刺著納粹卐字給我鮮明的呼喊,夥伴過來吧!不爽者,走開之類的喊話。
的確,這是一部非常主觀式的電影,畢竟不是每個人喜歡反骨叛逆,更少人真的了解龐克和SkinHead(光頭黨)這種次文化,所以,很容易無法真正理解主角的思維行為,Trevor的心態,或許他聚焦於暴力、頑固的種族主義,作為強硬的反社會者,Trevor拒絕一切形式的再教化。但他其實希望人們多對聽他的心聲,多了解他,只是大家無法與他溝通,使他的內心始終充滿了憤怒,必須不斷的破壞與反抗才能讓他做回真正的自己,證明自己給人們看。
SkinHead和Punk,一直被人家誤解,其實兩個有截然不一樣的文化和生活型態,思想和信念更是截然不同,SkinHead(光頭黨)文化最初於1969年在英國,最初的SkinHead演變於Mods(摩痞)和牙買加街頭幫派,並且在誕生初期就橫掃了嬉皮文化。同時也帶動了Scooter(偉士牌)和Ska,SkinHead Reggae(SKIN雷鬼樂)在全世界的復興。而且,足球是SkinHead最熱愛的運動。最初的SkinHead的主要敵人是東南亞移民(基本上他們對外來民族都非常有敵意),此時戰後的 種族主義首次以這種規模借SkinHead取得了復興。即使當是SkinHead仍然沒有受到主流社會的足夠關注。
學校裡的流氓學生穿起傳統的SkinHead服裝(馬丁大夫鞋、飛行夾克、吊褲帶)成為一股威脅。尋仇以及欺辱流浪漢是SkinHead常幹的事。與此同時,SkinHead與Punk關聯便是他們喜歡在Punk演唱會中橫行霸道,打架滋事。
這些事指出了一個普遍的概念,那就是,要把Punk跟SkinHead拉在一起是荒繆不可行的,至少也是完全不受歡迎的。大多數的SkinHead是右翼、排拒同性戀、白人中產階級的男性。或許其中有少數的列外,但如果就盲目的愛國主義這一點來說,則是幾乎所有的SkinHead都有的。有一些美國SkinHead的制服便是把美國(或者南北戰爭中南方聯邦)的國旗繡在飛行夾克的肩頭上。在反波斯灣戰爭的抗議活動中,常可看到SkinHead和它無知的同夥在一旁,對抗議者叫囂、挑釁。儘管有這樣的愛國熱情,但奇怪的是,SkinHead熱中於譴責那些反戰的人,自己卻不願入伍當兵。而Punk族則認為愛國主義是不必要且危險的。這樣的差異已多次造成Punk跟SkinHead之間的緊張。
SkinHead盡情地舒展個人的言論和自由,強調自己的被重視與參與政治的權利。而那一代的政治是領導我們前進的唯一信仰,武裝我們的有力武器,是帶給我們自由的領袖的恩賜,我們必須全身心地給予。哪怕一句話,一個不同的意見,都是通往幸福大道上的絆腳石,遭遇批判和劫難。那一代是被革命的招喚任意利用的工具,他們活著的目的不是為了圓滿和自足,存在和發展,那個站在神壇上的人的意志,整個階級的最高目的,才是我們人生的終極目標。那僅有的閃著光亮的洞察人生的睿智思想,委以革命的形式,被無情地消耗與打擊。這究竟是具有充分的意義,還是一種集體的遊戲。
不管是SkinHead憤怒的表達,還是我們那一代的激情演出,都是有關於青春和成長,隨著純真的流逝,幻想的破滅,內心的迷茫,都有種難言的愧疚,內心巨大的觸動似乎連提起都傷筋動骨。
Trevor由年輕的Tim Roth 扮演,這一開始有讓我嚇到,這是和他往後穩重斯文形象有截然不童的表演方式,是他的第一個角色,儘管是首次亮相,Tim Roth塑造的桀驁不馴的暴徒已然非常令人難忘。或許是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英國演員,沒有受過任何專業訓練,在酒吧自帶的小劇場裡,他開始了職業生涯,所以,額外的真實生動,幾乎沒什麼匠氣之詬病,鮮明的形象,讓我聯想起另一位英國演員Gary Oldman,而巧的是他第一個演出就是扮演龐克電影《Sid and Nancy》裡頭的Sid。
導演Alan Clarke是電視導演中少有的可以被稱為"作者"的導演,他的片子經常關注處於社會邊緣、受人鄙視的問題人群,比如光頭黨和少年犯。作為反映社會問題的片子,Alan Clarke的片子沒有說教,也沒有和解,而是無情的將這些問題狠狠地甩給觀者,風格冷酷而強硬。像這部,沒有什麼結局,也沒什麼開頭,簡單說,電影彷彿記錄一個叛逆SkinHead少年的生活詳情,透過冷靜客觀的鏡頭位置,呈現社會確實的問題和擔憂,他提出問題,沒給你解答,答案來自客官自己本身。
2011/06/20
邪門小孩排排站!
The Creepiest Kids you don´t wanna mess with!
恐怖電影多年來的演變,已自成體系,也衍生了有各種截然不同類型及模式的嚇死人不償命的派別,當然心理恐怖片就是其中的一種,在這類片子中,通常都會有一個十分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往往劇情中都會有一個小孩,它總是讓你提心吊膽,亦或是直接讓他(她)來檢驗你的膽量。雖然這類片子並不適合兒童觀看,但兒童卻成為了這些片子的主角。
邪門小孩(按照年分編排)
Orphan (2009)-(台譯:孤兒怨)
Let the Right One in(2008)-(台譯:血色入侵)
Trick 'r Treat(2007)-(台譯:靈異萬聖夜 )
El orfanato(2007)-(台譯:靈異孤兒院)
The Omen(2006)-(台譯:天魔)
Hide and Seek(2005)-(台譯:捉迷藏)
The Ring(2002)-(台譯:七夜怪談)
El espinazo del diablo(2001)-(台譯:鬼童院)
咒怨Ju-on(2000)
The Sixth Sense(1999)-(台譯:靈異第六感)
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1994)-(台譯:夜訪吸血鬼)
Addams Family(1991)-(台譯:阿達一族)
Pet Sematary(1989)-(台譯:禁入墳場)
The Children Of The Corn(1984)-(台譯:玉米田小孩)
Firestarter(1984)-(台譯:勢如破竹)
Poltergeist(1982)-(台譯:鬼哭神號)
恐怖電影多年來的演變,已自成體系,也衍生了有各種截然不同類型及模式的嚇死人不償命的派別,當然心理恐怖片就是其中的一種,在這類片子中,通常都會有一個十分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往往劇情中都會有一個小孩,它總是讓你提心吊膽,亦或是直接讓他(她)來檢驗你的膽量。雖然這類片子並不適合兒童觀看,但兒童卻成為了這些片子的主角。
邪門小孩(按照年分編排)
Orphan (2009)-(台譯:孤兒怨)
Let the Right One in(2008)-(台譯:血色入侵)
Trick 'r Treat(2007)-(台譯:靈異萬聖夜 )
El orfanato(2007)-(台譯:靈異孤兒院)
The Omen(2006)-(台譯:天魔)
Hide and Seek(2005)-(台譯:捉迷藏)
The Ring(2002)-(台譯:七夜怪談)
El espinazo del diablo(2001)-(台譯:鬼童院)
咒怨Ju-on(2000)
The Sixth Sense(1999)-(台譯:靈異第六感)
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1994)-(台譯:夜訪吸血鬼)
Addams Family(1991)-(台譯:阿達一族)
Pet Sematary(1989)-(台譯:禁入墳場)
The Children Of The Corn(1984)-(台譯:玉米田小孩)
Firestarter(1984)-(台譯:勢如破竹)
Poltergeist(1982)-(台譯:鬼哭神號)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