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家住烏金山的大海(姜武 飾)對村長和焦勝利利用煤礦大發不義之財憤憤不平,他幾次三番要討個說法,但都碰了一鼻子灰,甚至被對方暴揍一頓,大海心頭的怒火被徹底點燃;遊走全國各地的三兒(王寶強 飾)趕在春節前回家,家中正給七十歲老母祝壽,他對一切都興致索然,只嚮往著佩帶手槍行走江湖的血腥歲月;在按摩院工作的小玉(趙濤 飾)希望和情人(張嘉譯 飾)早點確立關係,送走情人後,她被對方的妻子教訓了一番。沒過多久,兩個仗勢欺人的客人對她圖謀不軌,由此引發了不可挽回的衝突;在東莞打工的小輝 (羅藍山 飾)為逃避給工友的生活費,來到一家夜總會謀生。他邂逅美麗的同鄉(李夢 飾)。愛情很美好,現實太糟糕。對這個內心空洞的青年來說,似乎所有的路都被堵死了……
觀後感
很有趣的事情,凡是大陸當局列為禁片,或是審查沒通過得電影,通常一定是好片,也經常會是在國際影展中不錯口碑和成績,這是很矛盾的現象,我們看到那些牛逼閃閃的大腕,如姜文和張藝謀這些大陸有名氣導演,都有這樣例子在前,或許這些電影夠坦蕩,夠誠實尖銳,不修飾與美化事件,很坦率呈現一種真實性,反而更像把尖銳手術刀,切開已經外表完好的假像,內在早就化膿腐爛的膿瘡腫瘤,使執政當局無臉可擺,你也知道,報喜不報憂的中國當局,最怕你知道太多,引起更多的討論和效應,乾脆不給你看,免得後患之憂。
看了幾天後的沈澱,腦海中依舊還有一股熱烘烘的血液竄流的感覺,想起許多畫面還是如此撼動與清晰。電影透過幾段真實社會案件改編而成電影事件,這些角色都擁有悲劇的元素,對制度的不滿,對生活的不滿,對身份的不滿,對社會不滿,電影中沒有一個完整的延續,暴力事件與不平等的關係使電影呈現一種很消極的價值觀。
賈樟柯電影少不了的廣播、方言和長鏡頭,廣播比旁白手法更多的真實性,結合環境角色與氛圍,提供觀者一種指引的觀影方向;方言本來就是一種很個人的語言,在中國那麼大土地上,各式各樣方言,光是一個省份就有幾十種以上的腔調語言,只是將方言放在電影中,我們不熟悉的方言忽然間多了人與人之間的遙遠與陌生疏離感;而長鏡頭,給時間一個定義,現實與電影是同步進行,真實感更多,緩慢拉長了時空,增添了壓抑與緊張。
電影透過四個故事,你說有相關,還有點相關,如果你要看成單獨事件,好像也說得過去,四個故事皆是曾經大陸頭條新聞。事件樣式的多元性和其中的相似點形成了非常驚人的反差:山西的胡大海因懷疑村會計與煤老闆勾結貪汙,上訪不成而槍殺多人;重慶的三兒與家人關係冷淡,只能以到處搶劫殺人來尋找刺激;湖北的小玉出自一個破碎的家庭卻成為別人小三,最後自衛捅死了侮辱她的洗浴中心客人;在東莞打工的小輝因不堪重負而跳樓,以最暴力的方式進行了對社會的反抗。
第一個故事:
筆者認為拍得最好,敘述流暢、自然,鏡頭豐富、漂亮。例如,大海殺人就是“白描”式,往往直接、突然的開槍,不做特別的渲染和鋪墊。但其抗著老虎毛巾包住的獵槍像林沖一樣走出來,背後嗩呐、鑼鼓奏起“野豬林”背景樂,又充滿了形式化的感覺。
另外這個故事中大量採用符號化的象徵物,如領導雕像、聖母畫、修女、打馬場景(出現了兩次)、老虎圖案的毛巾等等。一般電影中的象徵物都注重隱秘、暗示性的表達。但這些象徵物卻以一種非常直白、粗糙的手法出現,這一點很有味道。和朋友後來在微薄上討論,他認為有點像《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1976),但筆者認為,在某方面是有點像,但是《計程車司機》想表達的是一種救贖與自我認同,而這個故事卻很直接想表達一種不滿,不平等的無奈,比《計程車司機》更多血肉的感受。
第二個故事:
先是跟隨者王寶強這個角色回家過年,在離家之後以一場屏息的光天化日之下的持槍打劫畫個句號。拍的很猙獰,一上來就在大街上爆了兩個人的頭,搶劫前以及搶劫後,王寶強臉上的那種鎮靜,是一種社會雜糅出來的邪惡,辛辛苦苦了很多年,掙的錢,少;再看其他人,掙的錢,多。這是社會的現實,貧富的差距。這個故事是《天註定》中最接近第一種手法的,幾乎就是“白描”了三兒的一段生活,特別的是創作者幾乎沒有預設的內核要表達給觀眾。
第三個故事:
和故事一差不多,白描加形式化捏合著用,有一個貫穿故事的象徵物“蛇”。但我覺得太做作,整個故事基本是為嫖客拿錢砸趙濤拍的,創作者的意圖又太明顯。
第四個故事:
這個故事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創作者對故事的截取,他非常生硬的把小輝偷窺自己“鐘意”的小姐陪客後決意辭去馬夫工作去富士康打工,這段從整個故事中取掉了,極大的增加了故事的張力。但這個故事有太多處理的不好的地方,造成當最關鍵的場景出現——也就是小輝拿著鐵棍在富士康的宿舍樓前四顧茫然時,對觀眾來說前面的故事根本沒有使他們此刻也有感同身受的代入感。最後的縱身一躍自然也就沒有說服力了。
這四個故事有聯繫,故事一與故事二的主角,大海、三兒曾經相遇,故事三中趙濤的情人是故事四中小輝打工工廠的車間主任,而電影最後,故事三中的趙濤又作為煤老闆購買飛機的服務人員來到了故事一的發生地。但這些聯繫相互不構成關鍵的因果關係,也不是明確的線性時間關係。所以賈樟柯的意思(如果不是故意搞噱頭的話)大概是,你我就置身在發生這些故事的這個光怪陸離、令人瘋狂的社會中吧。
一切天注定,人沒有來世,固然要珍惜,可恨之人必遭天譴!人如果沒人性,那跟畜牲沒有什麼區別!甚者都會玷污畜牲這兩個字!看完本片如果你激動不堪,那說明你見識甚少,如果你平常心對待,那麼你已經很好的融入這個社會了!
家住烏金山的大海(姜武 飾)對村長和焦勝利利用煤礦大發不義之財憤憤不平,他幾次三番要討個說法,但都碰了一鼻子灰,甚至被對方暴揍一頓,大海心頭的怒火被徹底點燃;遊走全國各地的三兒(王寶強 飾)趕在春節前回家,家中正給七十歲老母祝壽,他對一切都興致索然,只嚮往著佩帶手槍行走江湖的血腥歲月;在按摩院工作的小玉(趙濤 飾)希望和情人(張嘉譯 飾)早點確立關係,送走情人後,她被對方的妻子教訓了一番。沒過多久,兩個仗勢欺人的客人對她圖謀不軌,由此引發了不可挽回的衝突;在東莞打工的小輝 (羅藍山 飾)為逃避給工友的生活費,來到一家夜總會謀生。他邂逅美麗的同鄉(李夢 飾)。愛情很美好,現實太糟糕。對這個內心空洞的青年來說,似乎所有的路都被堵死了……
觀後感
很有趣的事情,凡是大陸當局列為禁片,或是審查沒通過得電影,通常一定是好片,也經常會是在國際影展中不錯口碑和成績,這是很矛盾的現象,我們看到那些牛逼閃閃的大腕,如姜文和張藝謀這些大陸有名氣導演,都有這樣例子在前,或許這些電影夠坦蕩,夠誠實尖銳,不修飾與美化事件,很坦率呈現一種真實性,反而更像把尖銳手術刀,切開已經外表完好的假像,內在早就化膿腐爛的膿瘡腫瘤,使執政當局無臉可擺,你也知道,報喜不報憂的中國當局,最怕你知道太多,引起更多的討論和效應,乾脆不給你看,免得後患之憂。
看了幾天後的沈澱,腦海中依舊還有一股熱烘烘的血液竄流的感覺,想起許多畫面還是如此撼動與清晰。電影透過幾段真實社會案件改編而成電影事件,這些角色都擁有悲劇的元素,對制度的不滿,對生活的不滿,對身份的不滿,對社會不滿,電影中沒有一個完整的延續,暴力事件與不平等的關係使電影呈現一種很消極的價值觀。
賈樟柯電影少不了的廣播、方言和長鏡頭,廣播比旁白手法更多的真實性,結合環境角色與氛圍,提供觀者一種指引的觀影方向;方言本來就是一種很個人的語言,在中國那麼大土地上,各式各樣方言,光是一個省份就有幾十種以上的腔調語言,只是將方言放在電影中,我們不熟悉的方言忽然間多了人與人之間的遙遠與陌生疏離感;而長鏡頭,給時間一個定義,現實與電影是同步進行,真實感更多,緩慢拉長了時空,增添了壓抑與緊張。
電影透過四個故事,你說有相關,還有點相關,如果你要看成單獨事件,好像也說得過去,四個故事皆是曾經大陸頭條新聞。事件樣式的多元性和其中的相似點形成了非常驚人的反差:山西的胡大海因懷疑村會計與煤老闆勾結貪汙,上訪不成而槍殺多人;重慶的三兒與家人關係冷淡,只能以到處搶劫殺人來尋找刺激;湖北的小玉出自一個破碎的家庭卻成為別人小三,最後自衛捅死了侮辱她的洗浴中心客人;在東莞打工的小輝因不堪重負而跳樓,以最暴力的方式進行了對社會的反抗。
第一個故事:
筆者認為拍得最好,敘述流暢、自然,鏡頭豐富、漂亮。例如,大海殺人就是“白描”式,往往直接、突然的開槍,不做特別的渲染和鋪墊。但其抗著老虎毛巾包住的獵槍像林沖一樣走出來,背後嗩呐、鑼鼓奏起“野豬林”背景樂,又充滿了形式化的感覺。
另外這個故事中大量採用符號化的象徵物,如領導雕像、聖母畫、修女、打馬場景(出現了兩次)、老虎圖案的毛巾等等。一般電影中的象徵物都注重隱秘、暗示性的表達。但這些象徵物卻以一種非常直白、粗糙的手法出現,這一點很有味道。和朋友後來在微薄上討論,他認為有點像《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1976),但筆者認為,在某方面是有點像,但是《計程車司機》想表達的是一種救贖與自我認同,而這個故事卻很直接想表達一種不滿,不平等的無奈,比《計程車司機》更多血肉的感受。
第二個故事:
先是跟隨者王寶強這個角色回家過年,在離家之後以一場屏息的光天化日之下的持槍打劫畫個句號。拍的很猙獰,一上來就在大街上爆了兩個人的頭,搶劫前以及搶劫後,王寶強臉上的那種鎮靜,是一種社會雜糅出來的邪惡,辛辛苦苦了很多年,掙的錢,少;再看其他人,掙的錢,多。這是社會的現實,貧富的差距。這個故事是《天註定》中最接近第一種手法的,幾乎就是“白描”了三兒的一段生活,特別的是創作者幾乎沒有預設的內核要表達給觀眾。
第三個故事:
和故事一差不多,白描加形式化捏合著用,有一個貫穿故事的象徵物“蛇”。但我覺得太做作,整個故事基本是為嫖客拿錢砸趙濤拍的,創作者的意圖又太明顯。
第四個故事:
這個故事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創作者對故事的截取,他非常生硬的把小輝偷窺自己“鐘意”的小姐陪客後決意辭去馬夫工作去富士康打工,這段從整個故事中取掉了,極大的增加了故事的張力。但這個故事有太多處理的不好的地方,造成當最關鍵的場景出現——也就是小輝拿著鐵棍在富士康的宿舍樓前四顧茫然時,對觀眾來說前面的故事根本沒有使他們此刻也有感同身受的代入感。最後的縱身一躍自然也就沒有說服力了。
這四個故事有聯繫,故事一與故事二的主角,大海、三兒曾經相遇,故事三中趙濤的情人是故事四中小輝打工工廠的車間主任,而電影最後,故事三中的趙濤又作為煤老闆購買飛機的服務人員來到了故事一的發生地。但這些聯繫相互不構成關鍵的因果關係,也不是明確的線性時間關係。所以賈樟柯的意思(如果不是故意搞噱頭的話)大概是,你我就置身在發生這些故事的這個光怪陸離、令人瘋狂的社會中吧。
一切天注定,人沒有來世,固然要珍惜,可恨之人必遭天譴!人如果沒人性,那跟畜牲沒有什麼區別!甚者都會玷污畜牲這兩個字!看完本片如果你激動不堪,那說明你見識甚少,如果你平常心對待,那麼你已經很好的融入這個社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