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香港九龍區旺角混混阿傑(劉德華)做事利落重情義,頗有老大風範,爲了照顧做事衝動又好面子的小弟烏蠅(張學友),他不停地在各種大小麻煩中周旋,甚至不惜爲烏蠅與黑道狠角色(萬梓良)結仇。
阿傑表妹阿娥(張曼玉)前來旺角看病暫住他家,兩人慢慢互生情愫,但因爲擔心自己的身份最終會給阿娥帶來傷害,阿傑選擇了將心事埋藏。待阿傑明白真情抑壓不住想對命運做番抵抗時,烏蠅卻再次因好面子面臨生命危險,於是一道友情與愛情必選其一的難題重又擺在阿傑面前。
觀後感:
每個導演都只有一部處女作,本片是王家衛的處女作。
回想第一次真正認識王家衛是看了他的《阿飛正傳》,才初步對他有所好感,還記當時逛影碟店時,糊裡糊塗地拿起DVD,走向櫃檯,原因是:「電影好像很有名ㄟ!」回想當時想法還真好笑,過了那麼多年,一直沒機會完整看《旺角卡門》,總是在影碟店拿起DVD看了價錢(港版價錢台幣600多),不敢領教下又放回去,遲遲無法滿足心願。
今天終於看完王家衛的處女作品,昏暗飄逸的鏡頭,過渡晃動大量口白的代表性符號,都是以往我們對王家衛作品的初步印象,但是早期電影風格卻意外地「安全」,安全便是沒有過多的個人化特色,平穩流暢的將故事講完,商業性過於藝術性。影片取材雖通俗,但故事本身的“反寓意”使影片最終並不通俗,反有特殊的真切感。對這類人物,導演並未按一般的江湖片模式把他們塑造成黑白分明的人,而是當成一個個有血有肉有缺點的人來塑造,這使得影片頗具時代感,烘托出了青春的浪漫與激情。
誰知道拍完《旺角卡門》的六年後,王家衛會拍出一部香港文化元素強烈,解構式都市浪漫電影《重慶森林》,畢竟風格差異和電影語言的詮釋截然不同,但不難嗅到隱隱約約王式鏡頭的氣味,更預言王家衛蠢蠢欲動的電影天份即將大爆發。
片中有幾個鏡頭處理很精采的地方,慢鏡頭的槍殺場面,把死的感覺一槍一槍的開給我們看,讓人心裏一震,感情處理的方式也挺浪漫的,尤其是和阿娥在電話亭的一分鐘激情,包括死前回憶的那一幕,英雄最後的留戀,還是有一種悲劇英雄的浪漫情愛。
在這個都市當中,到處都是這樣的邊緣人,酒吧,速食店,街道,全部是流動的場所,快節奏當中沒有什麽東西是穩定的,不安定,漂泊就是這座城市的節奏,王家衛給我們展示的就是他對這個城市的印象,光影流動,但是唯有人的情感是變奏的,愛情可以很短暫,但是死卻很漫長,一直忘不了最後開槍的鏡頭和華仔砍人的鏡頭,慢鏡頭,畫面幾乎可以定格了,而且畫面也是一種逼人的壓抑,有時候帶著蒼涼,讓人品味著生命的悲劇,人太渺小了,死的時候似乎和一隻「烏蠅」沒有分別,沒有人關注,明天該怎麽過還是怎麽過,一陣風吹過,這些煙塵全部消失殆盡了……
中國的先賢們講求的是殺生成仁,捨身取義,似乎不死總不足以顯示其英雄。荊軻之于秦王,要離之于吳王,事情的成敗姑且不論,死的越是悲壯,越是慘烈,便越爲世人所稱頌。或許中國人很吃這一套,命運是一雙怪手,緊緊扼住了人的咽喉,任意的擺弄著人們。劉德華想擺脫,想跟張曼玉平靜的生活,兩人走在一起,劉德華扛著一箱雞翅,說著笑話,這樣的景象也只是曇花一現,隨著一個電話,劉德華又要離開,上了紅色的巴士,只留下張曼玉癡癡的眼神,驀然的背影,孤獨的道路。紅色很耀眼,那是移動的車身,漸漸離去,意寓著美好的生活也離他們而去。張學友爲了出人頭地,自願去殺警察的汙點證人。當他打完最後一顆子彈的時候,他的生命就此停留。劉德華拿著槍,張學友一倒在地上,最後等著他的同樣是死亡。當他倒在地上,睜大眼睛,心中想的,還是之前張學友對他說的話。他是否會想到在家裏等他的張曼玉,那悲傷焦慮的眼睛。一切都結束了,只是倒在街頭的兩具屍體,鮮血塗抹的路面。這就是命運最好的注釋,很無情,很殘酷。
有天晚上,我坐著公車,心血來潮想揣模王式風格鏡頭,但怎麼想也想不起怎麼玩,只好將眼睛閉起來歇息算了,但當我眼睛閉到一半,呈現瞇瞇眼的醜態時,眼睛透過些許縫隙看出去的世界,或許像相機光圈不夠加上對焦不準的畫面,公車外流動車輛車燈綿延炫麗,街燈額外濃艷誇張,公車晃動彷彿手持攝影機的不穩定感,就這是我半瞇著眼睛下尋找到自認為類似王式風格的畫面,自己玩了好一陣子,忽然間…我暈車了!
2 則留言:
那可想而知
你也是一個很白癡的人歐
哈哈
我常幹一些傻到不行的舉動
我曾經跟朋友出去
一進停車場
我手忽然做起手槍的動作
然後對著車輛做出如警察攻堅敵人動作(我也不知道我怎麼了?!)
朋友都傻眼
笑我電影看太多
起笑了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