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02

I Shot Andy Warhol(1996)-(台譯:顛覆三度空間)觀後感

劇情簡介:
Andy Warhol是美國普普藝術大師,他繪製的夢露畫像成爲經典的時代性標誌。維米莉對Andy Warhol極爲推崇,久而久之,她認定對方控制了自己的思想。終於,維米莉闖入Andy Warhol的辦公室,開槍將他射傷……

觀後感:
本片是一部關於Andy Warhol的電影,由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的黑色電影,可惜名聲不如2006年《Factory Girl》Andy Warhol相關電影來的響亮和人知,電影中透過真實事件加以戲劇化而表達了一次對男權社會最前衛觀念的衝擊與反抗、毀滅與自毀,塑造了一個女權主義人物,從個人經歷出發,表現了對體制的憤怒與反叛情緒。實際上,由於身份與歷史因素,女性內涵一直局限於男權制的社會傾向之中。這種主體的壓抑與生命價值的缺乏狀態,難免促使女性神經質的顛覆意識産生,她們通過人性的自我裸露來否定性別美學與男權世界,充滿了分裂的快感與毀滅的欲望,但背後又都透露出對拯救的渴望。

電影有不錯的題材,更有不錯的演員表現,從Andy Warhol本身來說,時代以及自身性格的缺陷讓其一生更加曲折,卑微的出身和怪異的長相,讓內向、自卑、寬容、性觀念異常融其與一身,卻電影中被塑造成一名花癡、小心眼、忘恩負義、好生怕事、勢利、善變、脆弱的同性戀藝術家,這顯然是難以說服其支持者接受的(指形象上,而非性向上)。

電影也明顯反映著當時60年代的美國年輕人生活模式思想,社會的巨大文化思潮運動:跨掉的一代、搖滾樂的興起、種族運動、性解放、冷戰陰雲、越戰、政治巨變等等等等,當然也讓Andy Warhol也不能倖免的陷入對整個社會的思想、文化革命當中。

電影主角維米莉為一個激進的女權主義者,思想總是淺移默化下逐漸茁壯,並不是一天所造成的,維米莉從小慘遭生父性侵的經歷,加上活在一個當時社會父權主義下壓抑的犧牲品,以奠定對閹割陽具意識的決心,逐漸讓他對男性有異常的恨意,當她還手無吋釘之力時,只好透過思想和知識贏過男性,導致她在學成績都比一般男性來的顯眼突出,研究基因組合,得知男性是少了一組基因所產生的錯誤生物,更讓她認定女性優越過於男性得說法,思想變成她最厲害的武器。成年後逐漸對『女性』這名詞也更深的見解,她開始打扮成中性,去除掉女性特徵,包括說話方式,穿著方式,甚至性觀念方式,她認為男性可以我也可以的說法,但她在怎麼偽裝還是無法改變自己為女性的本體,諷刺的是身邊友人一心只想變成女性的男性,精心打扮下的確騙過大家,但是維米莉說了一句話:你再怎麼打扮還是男生,不可能因為賀爾蒙作祟讓你便成女性,女性就是永遠是女性。似乎女性對她而言是沉重的包袱重擔,更是在社會上標籤化的感慨怨言,雖然她一心想擺脫女性的特徵,但還是對女性身體構造方面優越於男性的說法,也隱隱約約為傲。

電影看似一個女性主義為主軸的電影,但背後實相連於美國大沙文主義的意識型態,光是電影海報設計即可看出,雖然維米莉槍殺了Andy Warhol,某層面上似乎達到電影該有的塑求和故事性,更有閹割主權和推翻性別上的動作,但是海報上的設計依舊是標準Andy Warhol的普普藝術風格,普普藝術風格特色就是重複性高,素材隨手可得,更間接消費了維米莉,也就是說他根本沒有將打倒極權,甚至被操弄在手中。

60年代是個反叛的年代,所有當代的工運、學運、婦運、弱勢團體與少數民族運動以及政治經濟理論,無不在這個時期次第開花結果;但是這個「反叛的極限」卻很適合在40年後的現在用作呈現那個時代的美學理論,它讓我們可以輕易地接近並接受那個時代,卻不致忘掉那個時代的所有醜惡不堪與不公不義。

電影中引人注意是由Yo La Tengo扮演The Velvet Underground更是讓人意外中的驚喜。

最近,爲慶祝Andy Warhol誕辰80周年,個人滿欣賞著名設計師Marc Jacobs再次出鏡,將自己對Andy的理解通過鏡頭來詮釋這位傳奇人物內心的熱情、欲望、野心和幻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