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30

This is England(2006)-(台譯:這就是英國)觀後感

劇情簡介:
八○年代英版惡童日記,導演自傳體代表作。叛逆少年喪父喪志,誤交損友,呼麻泡妞,擦槍走火捲入激越社運,方才恍然乍醒,一夜長大。

觀後感:
偏激、敏感的英國電影,導演寫實的自我傳記性故事,觸擊民族議題政治立場的紅色警戒,一觸擊發得致命感,成功藉搖滾青春挑釁國殤,狠狠煽惑憂傷的力量,幽幽鼓動擁抱的希望。

英國,對我而言是怎樣的形象,驕傲、流行、叛逆、革命、多元化,人們愛上酒吧、樂迷沈迷britpop,球迷爲英超瘋狂、對足球流氓退避三舍,無數書迷拜讀莎士比亞的經典作品,孩子們津津樂道harry potter系列,生產出無數經典搖滾樂團的國家,許多經典的英式電影的場景,或許這些片面形象多半來自媒體和資訊,筆者目前沒去過英國,只能從簡單表面化的印象來看待這個流行文化的都市,很難想像《This is England》帶給我們又是一個我們很難相信的英國。

導演自傳體代表作,選用十二歲超齡天才童星,恰如其分反映早熟卻無知的祖國斷代史,影片試圖透過英國憤青生活中解釋根源,尋找方向。1982年那場民衆看來毫無意義的英阿之戰,巴基斯坦人蜂擁奪走英國人的財富與機會,創傷、壓抑、失望點燃了憤怒。在強烈的民族性與信仰的凝聚下,於是無論個人原因還是社會背景造成的憤怒都在憤怒與憤怒之間找到了共鳴,英格蘭旗幟不再是一個政治符號,瞬間演化成一個英國人共同依靠共同信仰的精神支柱,以民族爲名義的群體抗爭開始了,但是,對政府的抗爭,對外來移民的排斥卻沒有因爲憤怒的高漲取得勝利。戰爭的勝利的氛圍不能撫平一個12歲因爲戰爭失去父親男孩幼小的心靈,暴力肮髒的憤青生活所造成的悲劇迫使他放棄了唯一的信仰和依靠——英格蘭旗幟。

這是一個關於英國「Skinheads光頭族」黨派的故事。Punk文化發展至今,已經經歷將近30個年頭,在Punk起起伏伏的歷史當中,除了不斷的對文化、經濟、藝術、音樂等多象限領域造成大影響之外,Punk也同時不斷進行類似”細胞分裂”的現象,分支出更多同種不同文的族群,展現出更為廣泛的面貌,台灣很多人喜歡龐克Punk,但卻很少人願意真正去了解Punk這個字眼的定義,多半人們對Punk的印象來是停留在Sex Pistols、Sid、Green Day、艾微兒,甚至還有人認為NANA就是龐克,暈倒~而電影中的「Skinheads」便是Punk文化中代表族群中最原汁原味的代表之一,而如同其他令人瘋狂的次文化浪潮-Mods、Skinheads-Punk也是以工人階層青少年為主體所掀起的一股浪潮,讓Punk文化成長茁壯的英國,在Punk最興盛的70年代後半葉,陷入了一股可怕的失業潮,許多的年輕人無法在結束學業後找到工作,而這群失業的青少年當中又以出賣勞力的工人階層最多,以領取政府每週不到20英鎊的失業津貼以及偶爾的公維持生計的這群青少年,開始在一波波的抗議行動中與警員發生衝突,並成為了Punk文化最強而有力的信徒。

何謂Oi?
以工人階層為主要群眾的Punk分支,擁有自己的音樂文化,發源自倫敦的東區,也就是所謂的東倫敦區,那裡是黑人群集的地方,人種混雜,有點像是紐約的布魯克林區,早期Oi音樂僅是被稱之為「街頭龐克」,吵雜、粗暴、旋律簡單,嘶吼的叫聲也是Oi音樂的特性,在本質上,Oi!該說是一種搖滾龐克,在某方面而言,有些類似Hardcore,但沒有那麼極端,它比較接近原始的龐克形式,例如Sex Pistols還有早期的Clash等風格,但由於Oi!的藍領背景,因此常常在足球賽或街頭暴力,因此讓大部分的人無法接受。

一向與Punk文化密不可分的Dr.Marten,再英國一連串的次文化崛起當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幾乎每一個次文化族群都跟它有關Punk也不列外,許多男Punk喜歡以七分褲或者格紋褲搭配一雙長統的Dr.Marten,女Punk則是以網襪搭配Dr.Marten作為標準搭配,Dr.Marten塗鴉方式也深深的契合於Punk族D.I.Y的信念,如片中角色的打扮便是很Pure Punk裝扮,沒有過多的裝飾品,劇說Dr.Marten為什麼會成為Punk族的最愛,有兩個原因,一為英國人熱愛踢足球,堅硬的鞋子可以保護腳指頭,另外就是在暴力鬥毆時的武器,讓Dr.Marten蒙上了負面的形象,但Dr.Marten的確成為了Punk文化中最重要的品牌之一。

電影讓人很容易聯想到另一部電影《American X History》,激烈暴力的族群意識,相同用敏銳和力道不同於成熟製作發行體系下的精致作品,天然的粗厲與敏銳在短促狹小的時空內展現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性格軟肋。這群年輕人的生活直接完整的容納了英國人性格中暴烈憤怒的一面,憤怒爆發與蔓延全過程的完整記錄由小男主角Shaun見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