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09

30 Days of Night(2007)-(台譯:惡夜30)觀後感

劇情簡介:
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北部,偏僻的小鎮羅馬每年有三十天的極夜,在這三十天裏。小鎮居民將忍受漫長的黑夜才能重見光明。又一個極夜來臨時,陌生流浪漢的到來,打破了小鎮寧靜的生活。

小鎮警察伊本得之,以強悍狡猾的馬洛爲首的二十名吸血鬼,將偷襲本鎮,沒有遷徙到南方的居民們即將大禍臨頭。身爲一鎮之主的伊本臨危受命,不得不帶領鎮上的剩下的老弱病殘和兇殘暴戾的吸血鬼們周璿;而且他自己和妻子斯泰拉的關係也一直貌合神離,夫妻感情瀕臨破裂。種種問題堆積在一起,伊本能夠完成這個幾乎不可能的任務嗎?

觀後感:
還記的上個世紀,吸血鬼依舊是恐怖電影的寵兒,作品多的不勝數,陰森浪漫哥德形象,來無影去無蹤讓人無法捉摸,更有隱喻危險性愛的的吸引力,吸血鬼總是長生不老,但永生的生命使他們陷入生不如死的境地,對生命的迷惘與困惑使他感到靈魂的毀滅與生存意義,在電影上非現實世界,從形而上的層面上反映了人性的困惑,人與社會的矛盾,具有超越具象的哲理意蘊,是社會生活的反映、社會現實的投影。可也從經典作品《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夜訪吸血鬼》《Bram Stoker's Dracula吸血鬼》《Queen of the Damned魔咒女王》看出其共通性,到了21世紀今天,吸血鬼的蹤影逐漸少見,而這部電影的出現,勢必可以為吸血鬼電影爭了一口氣,重新找到一個符合朝代的方向。

電影場景出現在一個終年白雪舖蓋不見陸地的拉斯維加斯北部,而偏僻的小鎮羅馬每年有三十天的黑夜,在這三十天裏,小鎮居民將忍受漫長的黑夜才能重見光明,時空背景設計上極具有吸引力和說服力,對於黑夜的恐懼,是人的本性,加上環境的險惡更讓故事充滿危險性,而在這個條件極差的背景,莫名的黑夜訪客相信是絕對的不安全,光明對於人類來講真的是很重要,從遠古的生命到歷史中的各種傳說,很多時候我們孤立無援,但絕望的時刻最終來臨時我們總會相信光明,因爲它不僅僅是生命,是未來,是溫暖的懷抱,它還是希望。

低溫度環境,人們死裡逃生,雪是白色的,但白色不代表純淨,不代表安全感,當被撕裂的殘軀,暴出的內臟腦漿,粘稠的發黑的血液被暴露在雪地上的時候,它就成了最大的幫兇,越是寂靜就越是讓人瘋狂。

電影中出現的吸血鬼,突破以往我們對吸血鬼的刻板印象,以不在穿著誇張的斗篷,更沒有梳著油頭的造型,只是仍然有著滿口怵目驚心的利牙,但身份來歷不明,有自己的語言,兇殘冷血,而且智商還不低,電影中甚至會利用活人當誘餌找出活人的橋段,電腦特效將他們變成更醜陋的模樣,臉部造型偏向蝙蝠的雛型,眼睛小小嘴巴大大。影片對它們的正面描寫不多,但也有一些讓人驚奇的發現,例如吸血鬼首領說:我們等了幾百年,終於等到今天;他還吩咐手下:要讓人類身首異處,而不要轉化他們(被咬死的人類也會變成吸血鬼)。

性格小生Josh Hartnett,本片擔任主角,以往總是帥帥花花公子模樣出場的他,在本片也突破性的演出,飾演一個失婚卻有責任感警察,沒有花俏的造型,不算多的台詞,電影中不修邊幅臉龐,鬍渣滿臉讓我額外欣賞,冷靜遠見思考,透過眼神表達情緒,往往一個眼神讓人了解其內心的轉變,算是成熟演員的轉變。

無盡的黑夜,伊本和他的妻子保護這個他們共同愛著的小鎮,以及鎮上的居民,直到陽光重新照耀到這片土地上。如果現實的世界真的有這樣的恐怖,我希望我也能這麽堅強和勇敢,守著我的靈魂,依偎在愛人的肩頭,與她相擁,在黎明來到的那最後一刻,安靜地化作塵埃,不要懼怕太陽,即使它會傷害你。因爲我相信:我心光明。爲了愛,失去生命又何足憐惜?雖然是很俗套的恐怖片,依舊喜歡最後一幕的鏡頭和音樂。

隨著影片的推進,唯一給觀衆溫暖的就是愛,人真是很奇怪的動物,到現在也沒有人能解釋"心理",遇到了危險的警告我們會爲了生命利用自我防禦機制保護自己,同時我們也同樣能放棄自己的生命而去選擇愛。

電影在短短的兩個小時內,要說完30天所發生的事情,的確有些難度和緊迫,導致電影總是無法好好解釋出事情起因及細節,例如:吸血鬼的來歷及傷害目的、浩劫過後30天的情況、其他浩劫餘生存活者的狀況等等,導致電影呈現來的快,去的也快的莫名其妙,普遍商業電影最終目的就是娛樂大眾,恐怖電影的詬病就是刺激嚇人為目的,電影過程的血腥程度驚嚇程度似乎成為看此類電影的最終評價依據,灑狗血劇情越緊湊越能達到觀者的喜好,其他過多的解釋對速食主義者只是多餘的累贅說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