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04
2014 / 一月觀影記錄簡評
Inside Llewyn Davis(2013)-(台譯:醉鄉民謠)
觀後感:
來自Bob Dylan時代的前夜,一個叫Davis懷才不遇的民謠歌手,總是將自己生活搞的一塌糊塗的令人揪心,寒冷的冬天,貧困的他總是穿著僅有薄外套,寒意十足,暫居友人家中度日,女友現在是朋友的女朋友,人說個性決定命運,或許在電影中可以印證此說法。故事平順略有黑色幽默,歌手拿吉他彈唱優美動人。
5/★★★★☆
Birth of the Living Dead(2013)-(台譯:殭屍之年)
觀後感:
偉大的【Night of the Living Dead 】的出現,無疑是給殭屍電影奠定一個偉大的基礎,往後的殭屍電影沒有一部脫離不了這電影的設定。紀錄片【Birth of the Living Dead】詳細分析導演George A. Romero當初創作的過程與靈感,雖粗糙但真實與大膽,也反應了六十年代反戰意識,隱寓性及藝術性並重的作品。
5/★★★★
Ender's Game(2013)-(台譯:戰爭遊戲)
觀後感:
原著小說,聽說很屌,但問題我沒看過!撇開原作的巨大,本片整體尚可,美侖美奐場景設計是少不了,無重力競技場與深邃浩瀚宇宙,先進科技太空艙,電影透過外星球人侵襲地球為事件,過多描述培訓天才小孩安德過程,反而看到安德人性缺陷與良知,這讓我們無意聯想起美國帝國主義,攻打中東的惡劣行。
5/★★★☆
風暴(Firestorm)(2013)
觀後感:
潔癖型的人格背後總是隱藏更多不擇手段,好比物體受亮處,必有幽暗陰影處。電影透過風暴侵襲香港作為隱射象徵事情的欲罷不能收拾,犯罪重生人與警方間的互動,臥底與忠誠,牽扯多年女友間的承諾與感情瓜葛,改過與繼續沉淪,使電影更多細膩的表現。整體頗流暢,但特效及邏輯性欠缺,又見華仔佳作電影。
5/★★★☆
飛虎出征(SDU:Sex Dutie Unit)(2013)
觀後感:
哈!電影非常有誠意,該露的還是有露,完全是三級片規格,尤其這幫男生去酒店點貨色的過程,真是笑料百出,杜汶澤真不虧是冷面笑匠,可以很認真的表情和冠冕堂皇地說出非常猥褻台詞,不虧是當代喜劇之王。電影大玩性話題,包括同性戀議題和嫖妓,非常低俗也膚淺, 往往現在人都放不開,有時這樣挺好的。
5/★★☆
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2013)-(台譯:白日夢冒險王)
觀後感:
我們每個人都喜歡做白日夢,白日夢,是最美好行為,可以協助我們逃避與幻想,誰說這世界必須認真面對。電影給我們光明正能量,就算是不起眼得小人物,內心都是巨大勇敢的令人害怕,既使踏出去那一步的遲疑,我們都必須尊重與體諒做夢的人。電影充滿超現實與溫馨氣息,主角謎樣的旅程,是真實或是幻想?
5/★★★★
爸媽不在家(Ilo Ilo)(2013)
觀後感:
新加坡特殊電影風格,炎熱氣候及特殊的語言口氣,讓我們很容易進入這個熟悉又陌生電影風格中。描述一個叛逆排外的小孩與菲律賓女傭之間的情感,複雜及尷尬的情緒轉變,事件總是可以提升家庭關係的最佳催化劑,父親失業,母親懷孕又被騙錢,雪上加霜的窘狀,小孩處在一個沒安全感的家庭,使他依靠女傭。
5/★★★☆
Heute bin ich blond(2013)-(台譯:9頂假髮的女孩)
觀後感:
原本應該是一部充滿正能量的抗癌電影,但導演卻忽略太多正常邏輯的思維,只一昧的形式呈現女主角變換髮型與造型的樂趣上,難道不忽略經過化療 的病人,身體虛弱地像隻風中殘燭,哪來的體力去夜店揮霍和無止境享受與墮落,女主角不愛惜自己生命,單向的想體驗人生,完全違背正常人思維,使電影讓人反感。
5/★★☆
殭屍(Rigor Mortis)(2013)
觀後感:
非常精采的香港新世代殭屍電影詮釋,跳脫傳統殭屍電影的詼諧搞笑,嚴肅詭譎分外凝重,不捨與念舊是電影隱藏的核心,音樂,演員,台詞,茅山道術,感嘆文化傳承中斷的哀怨,瑰麗黑暗視覺美學幕幕震撼人心,氣氛與光影的安排額外出色,慢鏡頭下的水滴煙霧質感十足,老演員的詮釋更加電影懷舊氣息的重點。
5/★★★★
總舖師(Zone Pro Site)(2013)
觀後感:
寶島電影小小能量,引發無比歡樂效果。電影懷舊復古場景設計,濃濃台灣古早味,俗豔的可愛,矯情的不討厭,搞笑的不低俗,隱約中透露出臺灣人的熱情與執著。電影略有卡通化的設計,每個角色的特性鮮明誇張,尤其林美秀更是電影最大亮點,完全的放開來演,電影故事安排雖有點雜亂,卻又缺一不可的巧妙。
5/★★★
Carrie (2013)-(台譯:魔女嘉莉)
觀後感:
滿懷期待的翻拍電影,卻如此不堪。新版本的人物刻劃,少了說服力,五官過於精緻的Chloë Moretz確實不適合Carrie的角色,整場戲呈現刻意扮演的用力,而不是本身演員散發出來的悲劇人物氣息。新版導演著墨過多於畫面呈現的血腥度,卻少了故事本身的精采,加上1976年舊作過於強大,這個版本顯得遜色。
5/★★★
Lars and the Real Girl(2007)-(台譯:充氣娃娃之戀)
觀後感:
情,一直是電影給人的感覺,親情,友情,甚至愛情皆表現淋漓盡致。沒有敵意的歧視,更多的貼心溫暖接近和配合,儘管主角與充氣娃娃間的互動荒謬而詭異,但小鎮上的人們,因為瞭解而不去恥笑,接納這對可愛的情人。每個人心中角落都有個可以對話的假想者,不管是娃娃或是布偶,都是填充孤獨與與安全感。
5/★★★☆
Lifeforce(1985)-(台譯:崩裂的地球)
觀後感:
這是一個很搞也很妙的cult film,故事發生英國太空船太空執行任務,發現外太空有個完美裸體的女體,卻不知道她是吸血鬼,將吸血鬼帶回地球,卻意外造成整個英國成殭屍災難,天馬行空的劇情,結合了太空冒險,吸血鬼,驅魔,超能力,殭屍。電影算是精緻不遜,但長度有些冗長拖遝,讓精采度大大減低。
5/★★★☆
索命(Spirit of the Raped)(1976)
觀後感:
邵氏電影逝去重要領袖,我們緬懷邵氏給我們的歡樂與回憶。索命這電影架構非常簡單,一名女子遭惡人糟蹋欺負而含怨自殺死亡,死前身穿紅色衣服發誓死亡成厲鬼,一一找對不起她的人報仇,過程確實有趣,所謂不做虧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門。電影依舊走cult film路線,各種噁品味的特效,但燈光氣氛皆不錯。
5/★★★
七金屍(The Legend of the 7 Golden Vampires)(1974)
可惜!西洋吸血鬼結合中國傳統殭屍和功夫,應該可以碰出火花,但是虎頭蛇尾,使電影有點難看!邵氏電影的企圖心很龐大,結合英國Hammer Film,但是整體看得出來Hammer的參與比邵氏多,包括燈光服裝等皆有Hammer原本特色,而邵氏或許只負責功夫打鬥橋段,使電影呈現比例不均, 加上劇情實在薄弱,絕響!
5/★★★
鬼(Oni) (1972)(短片)
觀後感:
一名身世淒慘的女人,她老了的時候,會化成厲鬼吃掉自己的親生骨肉,這故事來自於《今昔物語》。日本傳說故事總是帶有濃厚的社會意識與略變態的道德觀,如今也很難想像親生父母對子女的進行傷害,連想起電影《楢山節考》老人送山等死劇情。寫實偶動畫結合三味線精緻的安排,呈現日本風味十足的作品。
5/★★★★
Repulsion (1965)-(台譯:反撥)
觀後感:
心理上的恐懼總是勝過一些表面血腥的虐殺電影。安靜黑白畫面,高對比陰影顯格調,詭異脆弱蒼白的女主角,一堆雜事與常時間失眠讓她變了,精神狀態遊走於實實虛虛瀕臨崩潰邊緣的迷幻,導演擅長拍攝心理折磨,窺視半腐爛兔子屍體,失神造成修指甲失誤,手持剃刀的爆發,和詭異的街頭樂隊,給人不寒而慄。
5/★★★★☆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