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1969年,室內設計師Elliot Tiber原本在紐約工作,因為父母一再的懇求,決定回到家鄉重整岌岌可危的家族事業---快要倒閉的破爛汽車旅館,正當Elliot Tiber還在苦惱要如何挽救這間旅館時,他聽到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那就是隔壁城鎮推掉了”胡士托音樂節”的舉辦權,於是他毫不猶豫馬上打給音樂節舉辦人,邀請他們來白湖鎮舉辦萬眾矚目的”胡士托音樂祭”,希望音樂節的人潮可以為乏人問津的旅館帶來生意。
觀後感:
李安導演既然拍起”Woodstock”這個題材,實在叫筆者刮目相看(當然憂喜參半),好奇如何透過東方文化思維去詮釋這個美國獨特的文化事件,那個二十世紀最具話題性的音樂節,更何況李安導演的導戲風格,彷彿很難與搖滾、嬉皮、音樂最為聯想,種種質疑猜測,隨著電影的開始至結束,完全拋到九霄雲外,只是能說李安你太搖滾了。
音樂、藝術、愛與和平,再加上美國當時的時代背景,被反復強調的詞語無疑是“自由/FREE”,無論是精神上的還是肉體上的。電影中實驗劇團在迎接從空飛來的直升飛機時,脫衣解帶即興舞蹈,還有他們高呼的“Make love, not war”。嬉皮士們的長頭髮,長鬍鬚,寬鬆隨意的波西米亞風格的衣服,迷幻藥和大麻,所有的束縛 都被拋到九霄雲外。甚至隨處可見的裸體青年人,低矮的灌木叢是他們縱情的烏托邦。這裡沒有歧視和嘲笑,沒有戰爭和壓迫。
看李安的電影,彷彿有種解脫的感覺,他能將複雜的人際關係、家庭關係,甚至情感關係,惱人糾結一絲一線的順合起來,不刻意的矯情,卻有濃濃的人情交集;一個孩子製造的三天安靜祥和的搖滾音樂節,導演心態平和,本片依舊屬於慢熱型影片。這部電影算是李安的水準之作,少了點以往的針刺麥芒,但裡面隨處可見李安的慣用手法,就像李安的標籤。
李安的Woodstock特點:
社會大環境
不管是東方(《色戒》、古典《理智與感性》美國《斷背山》),李安總是能準確的抓住那種時代的基調,畫面的質感,考究的細節,人物服裝,李安總是能準確的還原時代的大環境。《胡士托風波》裡,李安對嬉皮士文化、越南戰爭、同性戀民權運動、紐約格林威治村的石牆事件等點到即止式的做法,卻可以讓那個特殊的年份立起來,李安的敘事手法和電影精緻度越來越講究。
同性戀
李安總是離不開這個詞,《喜宴》《斷背山》兩部的經典同性戀電影的標籤,已經讓《胡士托風波》繞不開這個話題。男主角Elliot的身份特別,見證著當年的同志民權運動,電影中沒有過多的描寫,大量的曖昧眼神,最多就是一個接吻和清晨床上身邊的男性身影,這確實不是電影的重點,但對於李安,這已經成了一個標籤。
Woodstock
嬉皮士、毒品、性、搖滾和泥漿,Woodstock音樂節是搖滾歷史上偉大的音樂節,安靜而祥和,人們為了和平而來。音樂節的創辦者們一開始的麻煩,Elliot把音樂節拉到了自己的小鎮,儘管麻煩不斷,電影幾乎還原了音樂節的製造過程。有趣的是,李安完全不著墨在演唱會歌手表演部分,幾乎本部電影沒看到演出者的出現和表演畫面,只有在遠方聽到Jefferson Airplane迷幻的節奏和Grateful Dead麻麻辣辣的旋律,有種讓搖滾迷感到癢處抓不到癢的感覺。但對於搖滾迷們來說,那是一個偉大的年代,那裡有著偉大的歌手,和經典的音樂。時代變了,於是我們開始緬懷。
嬉皮
嬉皮士是個貶義詞,比喻那些長髮的、骯髒的吸毒者。這群人也離不開政治和毒品。嬉皮不是一個統一的文化運動,它沒有宣言或領導人物。嬉皮用公社式的和流浪的生活方式來反應出他們對民族主義和越南戰爭的反對,他們提倡非傳統宗教,批評西方國家中層階級的價值觀。這群人熱愛和平的年輕人,因為對社會的不滿他們通過使用毒品、神秘的修養或兩者的混合來改變自己的內心。就像電影中那樣,他們留著長頭髮,大鬍子,穿著色彩鮮豔或者另類的衣服,他們自由戀愛,對性和裸體的態度開放,不排斥同性戀者,和朋友們在一起,喜歡群居的生活,他們在綠地上彈奏吉他,喜歡搖滾音樂,聽固定口味的音樂,比如Jimi Hendrix和The Jefferson Airplane的迷幻的搖滾樂、Janis Joplin的Blues、Sly&Stone Family、ZZ Top、Grateful Dead(這些大人物都有出現在當年Woodstock的音樂。他們不抽煙,但使用可以產生的幻覺的毒品來達到內心的修養,尤其大麻和其它能夠產生幻覺的藥品如LSD和蘑菇。
家庭
家庭問題一直是李安電影最常出現的題材,應該也是導演和觀者間最能產生共鳴的一塊,電影中主角Elliot,和父母親一直處在一處即發邊緣的狀態,母親偏激勢力,父親安靜,因為兒子的決定,讓他們之間更產生莫大的變化,電影最後兒子想離開家,父親是支持和理解,這個老頭骨子裡流淌的也許也是嬉皮血液,他可以接納異裝癖的男人,可以深度交談,也許這個父親唯一的悲哀就是早出生了那麼多年,然後因為愛情娶了一個愛錢的女人。那是愛,不管觀眾理解不理解,他究竟愛著她什麼,就像兒子最後的不解,那是一種近乎親情的習慣吧,叫做愛。
2 則留言:
我很喜歡這部。李安反思、看到的不只是woodstock語音樂,而是美國人父子關係的改變。我們熟知的那段愛滋未漫延、迷幻藥層級不高的嬉皮年代,其實東西方父親與孩子的關係沒有太大差距。所以我認為從東方角度詮釋woodstock是可行的,「taking woodstock」以後,美國父母輩開始誠實地面對子女心中的想法,而不是一昧地以強權施壓。
十年過後,這些啃著迷幻藥喊著愛與和平的嬉皮,穿著西裝在華爾街談論股票、到格林村聽酷派;然而這一代卻謹記著69-72年的傳奇經驗,給子女們更大的自由與發揮。
以上是我對這部電影的觀察~
酷!喜歡你從東方角度去看woodstock這整件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