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07

La Boulangère de Monceau(1963)-(台譯:麵包店的女孩)觀後感

劇情簡介:
這部十六毫米的黑白短片不到半小時,說的是,巴黎一名法律系大學生與一位妙齡女郎每天在某條街上擦肩而過,大學生對女郎漸生愛意。但接下來的三個星期,他天天在同一地方都見不著心上人。無聊之餘,男主角鑽進附近一家麵包店打發午餐,並與傾慕他的麵包店女孩展開了一段曇花一現的調情遊戲(是調情,不是愛情)。

故事的結尾出人意料,就在他決定晚上和麵包店女孩去看電影之時,真命天子終於露面,而麵包店女孩的命運,就像被男主角隨手扔進垃圾箱的包麵包紙一樣無人問津。

觀後感:
《六個道德故事》的第一部。
Eric Rohmer侯麥很早的作品。不到30分鐘的電影,很好,很喜歡,不會被沈重漫長的電影拖垮,很精準、很幽默、發人深省。

電影中男生長的很帥,氣質非凡,而被男主角搭訕的女生希爾維很漂亮,但是麵包店裡面被調情的女生卻長的滿普通的,但是唯一優勢是未成年很年輕,又對男主角有意思,這樣的組合必定會碰出火花,男主角從麵包店出來,有一段精彩的自述:“很容易看出那個麵包店女孩對我有好感,你說我虛榮也可以,女孩子喜歡我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而她又不是我喜歡的類型。希爾維一直佔據著我的腦海,是的,因爲我一直想著希爾維,我才接受了麵包店女孩的曖昧,感覺好像我沒有愛上另一個女孩。”一個優雅的辯詞,既爲自己的愛情忠心宣紙,又爲打法心靈的無趣找到一個好的開脫。一個沈湎于自我的男主角,帶著年輕人的自信、驕矜。

故事很簡單,也清楚表達一些清楚的事情,從結構上看,《麵包店的女孩》大致確定了《六個道德故事》的整體基調,即戀愛中或婚姻中的男主角被另一個女性吸引,但經過一番靈與肉的苦鬥,最終,翻然悔悟或是臨陣脫逃的男主角又回歸以前的情感和生活。其實我們誰都犯過這樣的錯誤。這個世局本身就是個套,一些人注定吃定另一些人,所以我們要同情弱者,我們要講道德。

在愛情的事情上,道德的問題講不清楚。最基本的一點:路邊的野花不要採嘛。無論多麽空虛,多麽需要愛,還是得冷靜、克制、堅定。保護好自己,也不要傷害任何人,但有幾個做得到,不管是肉體出軌或是精神出軌,都是人最脆弱的疾病,不堪一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