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03
King Kong (1933)(1976)(1986)(2005) -(台譯:金剛)觀後感
劇情簡介:
金剛是一隻巨大的非洲猿猴,被拍電影的卡爾逮住並帶到紐約。在那裏,它成了供人觀賞的怪物,但它卻愛上了一個美女。爲了追她,它逃脫主人的牢籠,橫穿紐約街道,最終爬上當時剛建成的帝國大廈之尖頂,葬身於飛機的槍林彈雨。人們不禁問道:究竟是飛機殺了野獸,還是美女殺了野獸?
觀後感:
要論當今那麼多采多姿的怪物電影中,最長壽最經典的相信非這支大猴子莫屬了,當時更以世界第八大奇景為噱頭,充滿傳奇性的故事,和充滿政治諷刺的背後隱喻,也讓這隻大猴子從上世紀30年紅到21世紀的今天,成為家喻戶曉的動物明星,從第一隻金剛1933年誕生之後,片商也知道這隻黃金猴的魅力,加上觀眾一直喜歡觀看大怪物電影的心態,也陸續拍出產了許多仿冒品和重拍版本及番外篇。從1933年第一版,過了30年後,既然另一隻金剛既然出現在日本,算是“直系親屬”,1963年的日本片《金剛和哥斯拉》讓兩大怪獸對峙;1976年,美國推出彩色重拍版,高潮場景改成了已經倒掉的世貿中心,特效當然比原版進步了很多;1986年又推出該劇的續集《金剛沒死》,本片更是惡搞金剛羅曼史,有了小金剛。而當然,2005年更是推出了Peter Jackson的豪華數位加強版,讓這隻猴子傳奇一直延續下去……。
King Kong (1933)版本:
本片融動畫、真人和模型爲一體,開了特技片的先河電影。1933年還是屬於默片年代,所以本片也是沒有口白,只有背景美麗的交響樂和字幕,以今天眼光來看,電影劇情和節奏其實不差,而且意外比我想像中好看,雖然停格動畫看起來不大流暢,但頗帶有幾分手工感,也意外富有停格動畫的親切度。本片算是開創“美女和野獸”模式,人獸之間弔詭的愛情觀,而在電影史上也衍生出無數的仿效之作。本片很明顯是傳達德國主義執行電影模式,以龐然大物的毀滅性和破壞性,彷彿象徵當時第二世界大戰時的德意志帝國,黑暗的勢力籠罩著大地,透過電影的投射將當時問題引出,然而邪不勝正的模式套入,以達到反德的目的。 (33年King Kong模樣有點蠢)
(停格動畫卻十分有趣)
King Kong (1976)版本:
70年代,除了Disco流行外,怪物電影更是到處都是,電影充滿許多怪異的天馬行空想法,包括創造了經典的《The Jaw大白鯊》,片商更是將腦筋動到以死了四十多年的金剛上,改編原作拍了這個版本,以當時電影技術的發達,金剛已經不是簡單的黏土動畫的角色,而是個有血有肉的大個子,活靈活現的的出現久違的銀幕面前。76版的金剛,不僅在特技上比33版的提高了N個級別,在這個角色的塑造上,也比33版的有神采得多。以33年版本的金剛來說,很純粹的還是獸性大發的野蠻動物,沒有所謂的感情和靈魂,狂放的姿態,單純詮釋大怪物的恐怖樣貌,印象中,電視很愛重播本片,還記的被它那個凶狠的眼睛嚇的整場電影鴉雀無聲。而在76年版本中,除了外觀和電影技術上的改革外,最大不同處是導演將人類最珍貴之處情感附於金剛身上,不是在電影中看到金剛對女主角會流露出不捨的眼神和紳士般的舉動,溫情的表現也讓這支大怪物柔化的許多,不在是單純的毀滅性危險性格,而多了幾分鐵漢柔情的浪漫情懷,或許這樣,這部電影結局催淚效果更勝33年的版本。
雖然這個版本的金剛塑造效果以算是成功,但對我而言,電影還是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尤其是最重要角色女主角身上,以33版的安妮是大蕭條時代的犧牲品,失業而無家可歸,餓得若不經風的樣子,一開始就給人楚楚可憐的感覺。而意外碰到想紅導演將他請去拍電影,途中意外碰到”真命天子”金剛,而女演員大大超出我頭腦中的“花瓶”形象。電影“古典”時代的表演模式,與演員費瑞(Fay Wray)自身純潔美麗的氣質結合得非常好,完美再現了那種“我見猶憐”的感覺;也只有成功營造出這種感覺,才能讓角色的驚險遭遇緊緊抓住觀衆的心。但是在76年版本中,女性主義的崛起,也影響了當時女主角安妮的性格行為,一附女強人的姿態,造型火辣,甚至還有一場寬衣解帶的挑逗金剛的牆段,讓人噴飯咋舌,賣弄風騷、四處挑逗,而最後因金剛之死而痛哭流涕,後下一秒就跟男朋友舌吻,人物心理設計如此缺乏變化依據、前後極端不一致,使得這個“安妮”超級矯情、虛榮、做作、無聊……,可以說成在安妮敗也在安妮。
(什麼畫面啊?!)
(感人的結局)
King Kong Lives(1986) 版本:
這個版本是 1976 年版的續集,故事從 1976 年版的結局講起,敘述金剛在墜下高樓後昏迷十年,醒來後非常虛弱,需要依靠輸血和人工心臟才能苟延殘喘;這時有人在雨林捕獲另一隻雌性巨猿,將之取名為「Lady Kong」並且運到美國,結果兩頭巨猿一見鍾情,為了逃出人類世界,又掀起一場大亂。但本片評價不佳,而且偏離原版的敘述重心太遠,所以咱們先不討論這個故事,只單純地聊聊其他幾個版本。
(金剛羅曼史?!)
King Kong(2005) 版本:
相信很多人看過這個版本,也是筆者個人最為喜歡的版本,喜歡的不是因為電影中的電腦動畫給它的精采度,而是導演給這部電影的感情和精神。
因為筆者在看本片時,已經看過之前老版本,對劇情有一定的熟悉度了,看完本片時,意外發現本片最接近原作,也是33年版本,不管劇情或是角色設定,幾乎可以說沒什麼大改變,唯有畫面精采度和故事流暢度加強,其中連金剛微小細節小動作都沒有馬虎,記的33年版本有一幕金剛跟暴龍決鬥時,最後金剛將暴龍嘴巴折爛後,不知情的金剛還甩甩已經死掉的暴龍屍體的動作,有點像小孩子玩弄玩具般的天真行為,在這個版本也看的到,其實這個動作沒對劇情有多大的幫助,只多幫金剛增加幾分童心感,但讓筆者意外的覺得Peter Jackson的觀察力和細膩度極為纖細,而更有趣的是,在這以 《King Kong》為名的三版中,其實可以觀察出金剛的年紀,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有助於理解不同版中“金剛”的不同行爲。33版的金剛似乎心智處於孩童時期,他拿著“安妮”也就是爲了玩玩,完全沒有啥雄性雌性之間的性因素。33版的《金剛》中,也有“金剛”扯掉安妮衣服的鏡頭,但根據上下場景的提示,電影讓人相信那只是“金剛”無意中好奇的行爲,無關性意識。
76版的金剛可能大致處於青年時期,荷爾蒙分泌比較旺盛,所以最先見到金髮美女時總是“ 精衝腦”般,那種眼神沒有“愛”的成分,只有赤裸裸的“要佔有”的意思。
2005版中金剛,很明顯讓人看出有點年紀了,毛鬚的顏色黑色參雜灰白,彷彿人類的中年,比往前版本少了許多獸性,而甚至還有些人類孤單的多愁善感情懷,孤寂、黃昏、單身、無奈的觀看著夕陽,意外著覺得金剛不在那麼的危險,而讓人多點想呵護的衝動,而該版本的金剛更有著人性的思考,許多行爲都是主動的、有意識的,而不是單純破壞和格鬥,它清楚知道感情吧!
電影帶給我們的除了視覺上的洗禮外,更多的則是人性和感情的震撼,帶給我們的思考太多,在金剛的力量下,人是多麽的渺小,而對於金剛的感情來說,人之間的感情又是如何的脆弱啊!金剛的毀滅,似乎是已經注定的,不是他不該愛上人,而他不該那麽癡情。
這個世界上,最受傷的還是那些癡情的人....(我在說啥啊?!) (充滿感情的畫面)(阿剛的鼻子是愛心形狀ㄟ!你有發現嗎?)(33年左上,76年左下,2005年右)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