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這是一部以Jack White、The Edge和Jimmy Page三位吉他手為原形的紀錄片,由David Guggenheim執導,講述了三位吉他手通過不斷地努力創新,用一把電吉他創造出他們獨特表演風格的事業歷程。該片把焦點放在一天中所發生的事情上, 三個吉他手聚在一起分享他們的經歷,向對方展示他們的才華。
觀後感:
自己彈吉他也有些年頭了,慚愧技術上沒什麼提高,但慶倖的是開闊了自己的眼界,接觸了多種音樂風格,瞭解到音樂的美好,而認識搖滾樂得命運,就好比考古學家命運一樣,發現線索,就要使命般的土讓下方挖掘,就算不知道會挖出了什麼古老東西,也許只是大塊廢石,但直覺相信,挖掘過程最終會帶給自己最大的收穫。
滾石雜誌在2003年評出的百大吉他手,(當然這選單人選有幾個滿不理解的,Eddie Van Halen在七十,AC/DC吉他手Angus Young既然吊車尾的九十六名,我不懂),現年66歲的Jimmy Page排行第九,49歲的The Edge位列第二十四,最年輕的只有35歲的Jack White竟高居第十七。在這三位吉他手前,有幾位還在世B.B. King 和Eric Clapton,但偏偏沒選他們,當有媒體問導演Davis Guggenheim為什麼偏偏挑選這三個年齡不同風格迥異但都還很帥的吉他手時,拋出了一句“我也想找Jimmy Hendrix啊”。
的確,這三人橫跨好幾世代的搖滾樂發展史,尤其是的Jimmy Page,年紀最大,論資歷線上吉他手應該沒有幾個人能和他相媲美,算是活化石;三個人彈吉他的手法技巧和思維截然不同,聚集一起聊吉他彈吉他,反成為一種新鮮感,像好比紅遍兩岸三地縱貫線樂團,羅大佑+李宗盛+周華健,看似和諧也理所當然,但多了叛逆怪痞張震嶽,這個衝突感和創意才出現,讓團體感覺有趣多了,相對的,這部紀錄片,如果是Jimmy Page、Keith Richards和David Gilmour就成了吉他教材紀錄片,如果是The Edge、Jonny Greenwood(Radiohead)、Tom Morello(前Rage Against the Machine and Audioslave),就變成效果器大賽,那如果是Jack White、Billie Joe Armstrong(Green Day)、Kurt Cobain也許就形成大混鬥狀況。所以《It Might Get Loud》拿Jimmy Page、The Edge和Jack White糅合一起還真別有巧思。
影片一開始先是Jack White自己做自製吉他;然後是The Edge練一種特別的瑜伽,他對效果器的鍾情到了瘋狂地步,直到音箱真正發出他自己的聲音;而Jimmy Page表現著從低吟到轟鳴,撩撥出讓樂迷欣喜若狂的代入感。然後他們三人彼此分享,從創作到演奏,從錄音室到現場,征服與被征服,控制與被控制,每一次 技術的提升,時代的演進,吉他直接指引著音樂的走向。剛開始的時候激情就是動力,到後來成為一種戰鬥,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和一種有意識無意識的歷練。
“科技是真理和情感的破壞者,投機取巧對創造力的提升沒有任何意義,科技讓一切變得簡單,所謂的現代技術分散了人們的注意力。”所以最年輕的 Jack White最復古,他要尋找和把握那些瞬間的自然的東西,所謂靈光消逝之前的靈光;Jimmy Page保有著他的熱情、坦率和能力,他的最早啟蒙是噪音爵士,飽餐哺育搖滾樂的乳汁;而The Edge則經歷了祖國愛爾蘭最死氣沉沉的時代,所幸被賦予的不僅僅是蕭條,還有痛苦、反抗和自我意識,吉他當然是一把利器,但他並沒有丟失自己的自省,他甚至提起《This Is Spinal Tap》這部充滿了諷刺意味的搖滾電影,“我沒笑,我哭了,它太過現實”。
《It Might Get Loud》並不是三人簡單的回憶錄,還直接把鏡頭帶進了Jimmy Page的藏滿了唱片的房間,老先生很陶醉的分享著每一個顫音,他仔細地糾纏於每一個自己喜歡的音色,想像音符是怎樣通過前輩或者朋友的手跳出來。而彈吉他究竟有什麼意義呢?每個人都在忙碌,為了競爭,為了生存,那些浩如煙海的節奏和複調和諧,大家又都不想千篇一律,“只要你堅信自己想要的一切,演奏得好 壞就顯得不再重要。”因為簡單而特別有力量,The Edge開始把自己創造出來的絕活兒奉獻出來,和一老一少一起切磋一個C的和絃,並直接發現最老的Jimmy Page最蘊藏Punk的虛無主義。而談到Punk,Jack White開始回想起自己在底特律的童年時代,“那時候,玩吉他一點都不酷,擺弄樂器是最尷尬的事。”因為大家都在咬緊牙關討生活,即使有音樂,也是黑人的Hip-Hop和House,風光的是DJ和說唱歌手,是環境和時代逼得你不得不Pun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