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2

香港小市民買屋瘋癲殺人事件 / 維多利亞壹號(Dream Home)(2010)-觀後感

劇情簡介:
某銀行話務員鄧麗嫦自幼生長在一個平民家庭,她始終有一個情結,那就是努力賺錢買一棟可以看得見大海的房子。為了這個目標,阿嫦努力工作,下班後還兼著兩份兼職,甚至和同事利用職務之便聚斂外快。眼看就要存夠豪華大廈維多利亞一號的首付,但是偏偏趕上樓市瘋漲的時候,簽合同當天房主反悔,寧可賠付違約金也不願按原價出售。

為了房子而不懈努力的阿嫦遭受巨大打擊,在萬聖節前夜,這個幾近崩潰的女子帶著一身殺意走進了維多利亞一號……

觀後感:
看完此片,內心正式偷偷宣佈華人電影正式進入一個其所未有的新血腥世紀,瘋狂忌無肆憚的視覺刺激,正如影片一開頭的那句“一個瘋狂的城市,要生存,就須變得比它更瘋狂”以為全片定下了基調。

香港這個寸土寸金的城市,人多地稀產生社會結構不平衡發展下的壓抑都市,買樓更可說見如天方夜譚般的虛無卻充滿無限希望美麗,不只香港,相信生活在台灣台北的我們,也能感受到那誇張無比的巨高房價,買房地產買房子,是演變成當今社會的一個重要並且熱點的話題,也是這部電影的主題。買房買不起,社會底層的小人物,本來這就是這部電影的一個點。香港導演彭浩翔用極度的鏡頭,血腥與暴力,去解釋著這難以逾越現實的無情,命運的殘酷的艱難“房奴”面貌。

導演不將矯情的描述小市民刻苦耐勞和順從命運苦苦工作的形象呈現,反觀卻透過暴力被支離破碎的散落在他那無序的敘事之中,他的目光徘徊在人性與金錢,外遇與健康,現實與批判現實之間。他用血淋淋的視覺去散播思想,這讓人更加記得。而電影用主角阿嫦的遭遇完成了精彩的敘事。

《維多利亞一號》對筆者而言,不全然是純視覺化和賣弄血腥的港式Cult Film,詳細觀察下,不難發現它的確是一部很用心的電影,或許它的尺度,某些鏡頭對於一些觀眾難以接受。但不能否認,導演彭浩翔用人吃人(政府逼人)的現實,用樓房換生命,外加情色與外遇,相當巧妙的溶進來。

電影最佳亮點,不外乎落在主角何超儀身上,彭導借助何超儀所扮演角色的視角,完整回顧了近十幾、二十年來香港瘋狂樓市的全貌:從小時候親眼目睹好友一家被政府強制拆遷收樓,到長大後自己挨更抵夜做兼職賺錢買海景房,因政府的政策偏幫和官商勾結導致樓價高漲而無力負荷,道出了小市民的無奈和悲涼。何超儀劇中精湛扮演現代獨立女性, 無數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普通勞動者一樣,她住的地方很小很窄,很沒有安全感,平日在一家看似不錯的銀行工作,下了班還要到服飾店兼差,感情世界沒有明確描述,只點到為止的帶到與一名有婦之夫(陳奕迅飾演)拍拖,家中有個重病卻無法投保的老爸,還有一個需要狂燒錢求學階段的小弟,種種原因造成她承受巨大無比的壓力; 她可以不停的遭受著每天不斷被譏笑嘲諷的服務電話。

所有的這一切為了實現小時候買房的願望。所以,她走投無路之際,她變得很瘋狂,她為什麼殺人?宿命的餑論依舊,可怕的真相依舊,電影沒有告訴我們,但筆者認為在這大廈的人死在她的刀下,只因他們住在嫦姐無法住的豪宅。或許這樣的解釋,比較能和彭浩翔的創作思路吻合。而殺死父親的,她用的是冷靜,心理的扭曲讓她為了拿到保險金去殺害自己的父親。錢,房子出賣了她的身體,代替了她的親情。但她最後拿到錢,可以買維多利亞一號的時刻,她就甩掉了那個一直將自己的青春與身體奉獻給他的男人。

導演透過不斷的倒敘,將故事無序化和段落化,外套裹著極度的血腥與暴力。感官的刺激,讓我們一開始就很鬱悶。開場不久,熟睡中的大廈管理員痛苦的垂死掙扎只是一個小熱身。何超儀在大廈不斷的屠戮才是高潮,她沒有任何道理的去殺害不相干的人。用很暴力的演,用很寫實的噴血,甚至切腹流腸,來豐富細節。沒有情理的表現,感官視覺的刺激,越是現實的問題越是暴力的鏡頭。彭浩翔不停的揪住我們的心臟,不讓我們停止。沒有理,沒有情,踐踏了親情與家庭,藐視著社會與倫理道德。

(劇照血腥情自行斟酌觀看)




2 則留言:

Anony.Mous 提到...

幾種死法中,最唯美的畫面是吸塵器那一段。

壞胚子 提到...

哈!這樣死也太複雜了吧!
我比較中意一開場的束鍊帶嘞了脖子那段,實在有夠怵目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