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本片將揭示John Lennon沒有父親的童年生活,其“生活在罪惡裡的母親”和膝下無子的對他的爭奪,他同兩位同父異母的妹妹之間的親情,以及母親的意外身亡,而Beatles的另一位成員Paul要到十七歲才出現在他的生命裡。
觀後感:
坦白說,筆者太愛Beatles,尤其是團員中的John Lennon,關於John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說,他是搖滾樂傳奇,也個思想哲學家,更是個社會運動激進分子,這些故事多半發生在後Beatles時期,罕少人知道他前Beatles時期的事蹟,本片電影聚焦在John Lennon正值青澀少年的早年歲月,曾拋棄過他的母親,重新張開雙臂引領他進入搖滾樂殿堂,讓他無處宣洩的巨大情感終於有了出路,而一直默默守護他的阿姨,在他無數次的受傷之後,仍然接納他回家。這對性格迥異的姊妹,形塑了青春期的John Lennon,而其幼年時期的情感創傷記憶及對於父母的憤怒,則不斷的出現在他日後Beatles創作的幽微角落。
Sam Taylor Wood是個有勇氣的女導演,第一次拍長片,就敢於碰觸John Lennon這個擁有前赴後繼擁躉的傳奇性人物。同時,Wood是個聰明的導演,她避開了Beatles時期,選擇了青澀少年時代,給出了一段充滿萌動與躁動、反叛與苦惱的青春軌跡,以細膩流暢的敘事展示了音樂奇才是如何誕生的。
電影中的John Lennon,不是我們印象中那位紳士般的英國小夥子,反而是講述著,成長中,叛逆中,荷爾蒙大量分泌胡搞瞎搞的年輕男孩。那個大男孩不害怕世人的責難,和朋友趴在飛馳雙層巴士上吸煙,偷竊別人黑膠唱片,結果偷的都是盡是Jazz類型唱片,還自認倒楣的趣事;戴著黑框眼鏡被友人嘲笑,自娛娛人說自己是Buddy Holly(搖滾樂前鋒)。看著那一頭深受貓王Elvis Presley影響的髮型我嘴角有那麼一絲的微笑,眼裡卻泛著淚,只是想說搖滾之父也是凡人,年輕時也會和我們一樣,會崇拜偶像,會為了心愛的人做無謂的打扮。片中John Lennon熱愛貓王而自我抱怨可惜自己不如Elvis Presley,而母親Julia卻安慰說:你不會是Elvis Presley,你是John Lennon。
John和Paul的關係,處在一個矛盾又緊張的關係,誰都知道Beatles時期,兩人瑜亮情結就不斷傳出,好勝的John不讓才華洋溢的Paul專美於前,也不斷創作出許多經典膾炙人口的歌曲,其實兩人不分軒輊,誰知道,這關係的因果,要回朔到更早時期,也就是電影出現他們相識的時光,John是有才華的有頭腦的角色,但是坦白說技巧的確不如Paul,原來John 的吉他和絃是左撇子Paul教的(Lennon Remembers/藍儂回憶一書中John自己提到自己是Beatles成員中最不會彈吉他的),John卻有豐富的創作能量,有Paul的扶助,有如虎添翼,讓關係更扎實及依賴。
電影還原50年代利物浦場景,回憶般的影調,沉澱般的色彩,50年代的利物浦栩栩如生地出現在了銀幕上。”街景、居室、陳設、集市,都以時代特色再現,特別是那個年代的集市,這個和流行樂手息息相關的場所,總能帶給觀眾很多回憶和想像。
電影John Lennon的親生母親的出現,相信是電影的轉折點,親生母親Julia是個和Mimi姨媽截然相反的人,Julia熱情活潑,癡迷搖滾樂,衣著豔麗花哨,她的愛,明顯而奔放,Mimi則古板守舊,喜愛古典樂,衣著單色素雅,她的愛,含蓄而矜持。可以說John是幸福的,兩個母親都愛他,同時John也是不幸的,兩個母親爭著愛他,她們仿佛兩股角力的繩子撕扯拉拽著John的心,讓叛逆期的孩子更難熬。
Julia或許不是稱職的母親,但她卻是個好玩伴好導師,她帶John接觸搖滾樂,去看有關Elvis Presley的紀錄片,還教會John彈班卓琴(Banjo),且酷酷地告訴兒子“搖滾樂其實就是一種性感”。就像姨媽所言,“她是會傷害你。”在母親那裡享受到短暫母愛和心曲相通的John,終究得離開——母親選擇了現有的家庭而非John。於是,音樂成為少年釋放陰鬱和忿怒的出口,John組樂隊,宣洩並爆發著,17歲時他認識了小他兩歲的Paul,自此流行音樂史上著名的雙子星相聚,Paul教會John吉他和絃,仿佛為John插上了音樂的翅膀。
死亡和巨大轉變總是在電影中突然的來襲,讓稚氣未脫的John措手不及,只能默默接受,原本與姨丈與姨媽同居的生活,簡單無憂,雖然,童年時被父母“遺棄”的陰影會騷擾他,但這段時光大多是美好輕鬆的,如姨丈將廣播牽線引到John房裡,聽廣播時的John很開心,頓時自認為回到有父親的生活。疼愛他的姨父的突然離世,讓John又回到無父狀態,而10年不見的母親Julia的出現,又讓他的家庭歸屬起波瀾。
生活總是出其不意,當一件麻煩解決時,新的不幸又會降臨,在Julia和Mimi盡釋前嫌後,Julia卻遭遇了車禍……經此變故,少年不得不成長,長大也是一種痛,需要付出代價,John的代價很沉重。
Mimi姨媽是個不輕易表露感情的人,偶爾的真情流露,也會口是心非為“別傻了”。片尾當John需要辦理護照,請Mimi姨媽在表格的父母或監護人處簽字時,姨媽問自己算哪個,John表示都是,姨媽眼中已有淚水,John離開後,姨媽的臉上閃過一連串表情,有難舍有擔憂。片尾字幕表示,此後餘生的每個星期,John都會給姨媽打電話……在經歷了一番危機瑣事、生離死別後,男孩感知到了愛,成長了,要去更寬廣的舞臺,在他心裡,依舊愛母如初,且充滿了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
音樂電影,自然離不開音樂,片名《Nowhere Boy》就仿自John Lennon那首經典的《Nowhere man》,影片開頭音樂也是Beatles主演電影《一夜狂歡》的開場音樂,結束卻是John Lennon在1970年寫給已故生母的歌《Mother》,優美旋律搭配John最真實的呼喊,給人鼻酸感;此外電影中依據情節穿插有Jerry Lee Lewis、The Nowhere Boys、Elvis Presley、Eddie Cochran等人的歌,可以說結合50年代和60年代最經典。
影片OST曲目:
01. Jerry Lee Lewis - Wild One
02. Dickie Valentine - Mr Sandman
03. Jackie Brenston & His Delta Cats - Rocket 88
04. Elvis Presley - Shake, Rattle & Roll
05. Wanda Jackson - Hard Headed Woman
06. Screamin' Jay Hawkins - I Put A Spell On You
07. The Nowhere Boys - Maggie May
08. The Nowhere Boys - That'll Be The Day
09. Eddie Bond & The Stompers - Rockin' Daddy
10. Eddie Cochran - Twenty Flight Rock
11. The Nowhere Boys - That's Alright Mamma
12. The Nowhere Boys - Raunchy
13. The Nowhere Boys - Movin' and Groovin'
14. Big Mama Thornton - Hound Dog
15. Gene Vincent And The Blue Caps - Be-Bop-A-Lula
16. Aaron Johnson - Hello Little Girl
17. The Nowhere Boys - In Spite Of All The Danger
18. John Lennon - Mother
4 則留言:
你好
個人也非常喜愛The Beatles
但對於他們卻不甚了解
可否請教一下,台灣上DVD了嗎?
你好,本人也是The Beatles的粉絲
也是特別喜歡約翰藍儂
對他們卻不甚了解
但似乎沒有聽到這部電影的上映日期
可否請問你DVD出了嗎?
回waly840503 :
基本上我猜想出dvd的機會非常大,畢竟ost原聲帶已經上市了,距離dvd出版的時間也近了。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005255591566 這裡有販賣資訊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