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26

頤和園(Summer Palace)(2006)-觀後感

劇情簡介:
片中,郝蕾出演的女主角余虹離開家鄉和初戀情人來到北京求學,並很快與郭小冬飾演的周偉陷入熱戀。然而兩人的感情遠非期望的那般甜蜜。混沌、背叛和瘋狂的性愛譜寫成一段愛恨糾葛的情感之路。

觀後感
詩人元好問《摸魚兒》中寫道:「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這句話應該算以現在社會觀點看來算是滿芭樂(popular)的詩詞,也可以從眾多媒介上看到此句話的痕跡,但筆者自己將這句話歸類為一種消極的抱怨及感嘆,明知道「愛比死更冷」,卻義無反顧飛蛾撲入火焰,對於光明和火熱的向往驅使你前進,讓你忘記生死。但是你會沈溺其中,且因此而鄙視自己的索求、貪婪、神經質,苦悶於變幻的無常。火焰不斷變換形狀。我總在想,男人的理智(自己身為男性給自己一個台階下)可能永遠不會允許他們去體會到這種愛的恐慌,否則他們不會如此輕易的放手逃開,曾經看過米蘭.昆得拉經典之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提到:「男人總在高潮射精前最想念妳,他當高潮那剎那間已經開解除思念之鎖。」當時間和耐性逐漸銷磨了情感,厭倦的情緒會主導他們想迅速的丟棄一切。你不能說他們「始終沒有愛過」,他們把寬容和忍讓都送給了那個需求最少最美好的女孩,而一旦你因爲這種恐慌開始索要更多的時候,你在他們心中的形象就開始變得醜陋、麻煩,庸俗。

從各角度看起來,男性似乎很賤,的確這是不能強辯否認和逃避的,但是不能不去思考這其實男性的悲慘天性,因為男性永遠害怕傷痛,害怕戀愛帶給份量,恐懼面對殘酷冷漠,而產生出自我防備本能,透過理性衍生出彷彿蜥蜴壁虎般可以斷尾逃生,如影片中男主角周偉,他的殘酷在於他的理智與美好。美好使他成爲姑娘們對於愛情夢想的現實投射物,理智使他遠離愛的恐慌和紛擾。於是他可以強大到不管年少時候的那個夏天的謎題有沒有解開,那些他愛過的或者愛過他的女孩是否存在,他都沒有殘缺。可能最激烈的反應,對於他來說,也只是震驚和緬懷。

女主角余虹是一個八十年代末的大學生。一個從鄉下到大城市讀書的女孩,充滿叛逆和欲望的個體,一個注定頹廢和絕望的一代人的縮影。余虹從東北的圖們來到中國第一學府——北清大學,再經由那年那個血腥的廣場而退學回鄉,再後南下深圳,回師武漢,遠嫁重慶,最後在看似繁花似錦的生活中,女主角久久地定格在了對影片男主角──大學時的戀人周偉所代表的過去的回眸中。而同一時期,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柏林牆倒塌、蘇聯垮臺、鄧小平南巡、香港回歸,門戶開放日益深入,逃出去的男主角回到了大陸……物是人非,曾經的戀人、同學、朋友也伴隨著時代的風雲變幻實踐著各自波譎詭異的命運。穿插其中的是男主角不斷變換物件的做愛鏡頭,放縱的情欲中表達著對自我對命運對生存的極端蔑視和存在主義態度。存在主義是怎樣的人生態度呢?存在主義認爲,存在是荒誕的!影片所要傳遞的正是這樣一種深入骨髓的荒誕和虛無。影片從開始到結束都充滿著這樣一種絕望、頹廢、虛無的情緒。讓人從一開始便壓抑得透不過氣來。影片中性愛正是對虛無、頹廢和荒誕的詮釋。在這裏,性已經不再是美好,原本美好而神聖的愛情,卻也呈現出一種瘋狂和歇斯底里的表徵。

影片詮釋了頹廢,同時也就詮釋了一代人,詮釋了二十世紀末期經歷中國文化徹底斷裂和政治癲癇後成長起來的一代人是如何走向頹廢和虛無的,影片正是通過余虹這樣的個體傳遞著那一代人走過廣場,理想幻滅後內心極度的痛苦、迷惘、困惑和絕望。上世紀八十年代是怎樣的一個時代呢?那是中國社會在經歷49年以來的幾十年政治高壓後,社會思想空前活躍的年代,是一個社會整體還充滿著激情、道義、責任和良心的年代,是一個社會急劇變革、思想劇烈碰撞和人性痛苦撕裂的年代。一切卻在某一年的某一時刻戛然而止,隨著毫無章法,無所節制,道德和精神世界日益荒漠化的市場經濟時代的到來,殘存的理想,隨著時代的變遷而幻滅。排除影片賦予餘虹的一些屬於她自身的個性化特徵外,時代的頹廢特徵更深刻地烙印在了她早熟的感情,放縱的性欲,錯綜的心思中。

但是曾經被愛困惑的人,都一定自問過愛情是什麼的傻問題。愛情,就彷彿是一種精神上的毒品般,很容易上癮,更不容易戒除,多而膩,少而虛,但完全戒除後卻頻頻回味當時的感受彼此餘溫體熱氛圍點滴,青春的命運看似成了愛情的漏斗,自我痙攣,無望,無處尋到內心所需,把性當作出口,去呼吸,去放鬆,爲忘卻,爲抓住。對存在看似漫不經心的冷漠,愛怨憎傷離別,一切只穿過生命,徒剩空荒。生命的觸角無法觸及到內心無名的欲望,那欲望可能是愛情,也可能是迷惘青春的副産品,最終也只是又一味燃燒後的青春灰燼。

一個大時代已經過去,另一個大時代或許正緩緩走來,透過影片最後灰暗、陰冷、死寂的畫面,我似乎已經聽到大地那令人顫慄的隆隆回聲。有些東西是不以我們意志爲轉移的,無論我們面對還是逃。






2009/07/20

Imagine: John Lennon(1988)-(台譯:想像/回憶約翰藍儂)觀後感

劇情簡介:
我們對John Lennon知之甚詳,他的音樂、智慧及狂放言論,使這名前Beatles成員,成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音樂人。紀錄片紀錄著從John Lennon童年到晚年甚至身亡前的點點滴滴,包括鮮為人知的事。

觀後感:
過長中分的長髮下,帶著依舊帥氣高傲的臉龐仍看的出些許的時光在臉上無情留下痕跡,不失智慧和才華集於一身形貌,獨特風格圓框眼鏡下的雙眼已經逐漸少了憤怒抵抗,尖挺鼻子靈敏嗅覺能嗅出銅臭味而避遠之,完全是藝術家的樣貌現身,親切平易近人,他是晚年的John Lennon。

紀錄片顧名思義就是關於Lennon的紀錄片,關於他的生活,他的房子,他的歌迷,他的二婚,他的孩子,他的《Imagine》……Lennon在一系列光環的背後所隱藏的始終一個純粹的人所具備的情感,他對家庭,對孩子,對Yoko保守非議的愛始終是一如既往,甚至在《Imagine》專輯中還收錄一首浪漫情歌《Oh Yoko!》可想而知Yoko在Lennon這個大男孩內心有多大的份量。

紀錄片幾乎是按照時間順序講述Lennon的成長,從Beatles時期到單飛,從一個男孩成長爲一個男人,但是導演顯然將更多的心思放在第二部分,也許就是在解釋到底Lennon的理想世界是如何的。在這個部分中充滿了對抗、詛咒、仇恨、分裂,當然也有愛、有溫暖、有希望,而Lennon的Yoko在這其中起到的巨大作用令兩派歌迷都不能否認,筆者認識一些Beatles的歌迷都不喜歡小野洋子,認爲是她將列Lennon離了原來的軌道。叛逆先鋒小野洋子,她伴在Lennon身邊卻是異乎尋常的安靜,仿佛是參透和知曉房間中的其他人,無論是面對這一切指責,質疑和嘲諷,還是身邊那個隨時準備出言不遜抑或唱出搖滾情歌的宗教般傳奇的搖滾明星。而這種安靜又隨時迸發出攝人心魄的力量,如同是某種特殊的氣味,滲透在空氣的每個角落。骨子裏的反叛形式上是那樣溫順的,所以才可以完整存活下來。

電影中Yoko不斷的出現在畫面中,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卻讓觀者感到不安感莫名的恐懼,似乎隱約讓我彷彿目睹一場悲劇產生,John Lennon性格大變,成為社會激憤抗議人士,與Beatles脫離關係,加上John Lennon曾經透過靈媒得知未來即將受到暗殺之預言,總總現象讓人莫名其妙聯想起John Lennon的死亡似乎隱約早就埋下了根基,也讓我聯想到Kurt Corbain和Courtney Love,或是猶如電影《Natural Born Killers》(1994)裏那對亡命鴛鴦,劃破手臂,血與血融在一起的同類。

Lennon曾說過,他還有很多未完成的事情,還需要奉獻自己的愛,但前提,自己要活得更久,做更多的事情。但上帝跟他開了一個玩笑,給很多人留下無與倫比的傷感。

Lennon走了。很多歌迷,強忍淚水,自發聚集街頭,來悼念Lennon大聲歌唱著:「All You Need Is Love」。看到歌迷們傷心的淚水,我雖然現在可以止住了眼淚,想著當時的鏡頭,我仍有淚水在眼眶裏打轉。Lennon走了,留給我們無數美妙的歌曲,留給我們理想世界的願望,留給我們她的遺孀Yoko和關於Beatles一切美好的回憶。最後,大房子,落地窗,滿是陽光,Lennon在一架白色鋼琴前演奏他的靈魂之歌——「Imagine」。


天水圍的日與夜(The Way We Are)(2008)-觀後感

劇情簡介:
張家安,一個與母親住在天水圍的應屆會考生,他在一個單親家庭長大,與母親一起相依爲命,比較聽從母親的話,成績也不算優秀但爲人很普通。

而張母雖然是單親母親,但從不自怨自艾,而是努力將兒子養大,並積極工作——她在一家超級市場的生果檔當售貨員,敬業樂業。在她年少時她把努力工作賺來的錢供兩個弟弟到國外讀書,而與弟弟們之間雖然平時很少來往,但感情深厚。

梁歡,年輕時曾經在市區裏賣生果,後來落葉歸根回到天水圍社區,與張母住在同一棟大廈,並與張母之間成爲了朋友……

張家安、張母,以及梁歡,就像香港的大部分同一個時代的人一樣,過著平凡而似乎刻板的日常生活,也在那平淡的日子裏折射出淡淡的人情味,流露出天水圍的溫情一面……

觀後感:
天氣炎熱加上放假給的鬆懈感遲遲無法退去,整天混混沌沌的昏睡及遊走在幾部電影前二十分鐘就草草結束換片的狀況下,定不下心去看太多東西,給自己一個台階解釋似乎今天不適合看電影,就在這樣的睡夢和真實間大海漂流掙紮許久忽然手抓了一隻漂流木,或許只是一隻小小木隻,但姑且可讓我不再載浮載沈渾沌狀態下去,這部電影是《天水圍的日與夜》。

《天水圍的日與夜》是怎樣的電影?!
其實光看片名其實很難猜測故事劇情,後來才得知天水圍是香港的一個小地方小社區,這裏因爲居住了許多廉租戶。因爲貧窮,於是常年出現一些社會治安問題,比如自殺,虐兒事件。類似於有些城市的城中村,類似於那些無關政治、法律,文明的蠻荒之地。這裏的燒炭自殺事件很多,因爲生活窘困的人常常無以爲繼,選擇用結束自己來告別這樣香港陰暗的,被遺忘的角落。

故事發生在這個「悲情」的地方,但是也不是那麼的「悲情」,導演許鞍華的這部影片內容簡單,通過潦潦幾筆就勾勒出一個普通小區裏市民的平凡生活。飾演張母旁人稱她阿貴姐的鮑起靜的表演真實自然,生活化的劇情和生活化的表演相得益彰,沒在誇張的煸情,有的只是平淡如水的演出,每天從起床開始就不斷忙碌,叫兒子起床,買早餐回家給還在睡的兒子吃,然後到上工,超市水果攤位當販賣員,下了班買份報紙回家,切菜開瓦斯煮兩三樣看起來不怎麼華麗的家庭式菜餚,與兒子簡單的生活談話,夾些菜放置碗中與白飯,扒了幾口進肚子裡,看的出來她簡單而認份的女性特徵,她的樂觀透過點點滴滴細節如行水流水般慢慢滲透,使阿貴姐這個角色生動可信。阿貴姐的家境平平,但是影片卻將她的家拍得極富有人情味兒。

勤勤懇懇的阿貴姐從十四歲就開始爲家庭付出。她不埋怨,不邀功,不虛榮、安分踏實。跟我們的絕大多數一樣,她沒有顯赫的家世、體面的工作、豪華的住所。我們或許還應該覺得幸運,起碼還有個完整的家。只是,像她這樣,對生活知足、快樂的心又有多少人真正擁有呢?作爲超市工人的她,下班後,靠在沙發看報紙便是最大的享受。接著是睡眠無事,新的一天悄悄來到……

依然是並不寬敞的屋子。年邁的梁歡買菜回來。在隱隱的市聲中,被心事憂愁的她,一個人燒水、洗菜、切肉。不大的飯桌,一盤青菜炒牛肉,一碗飯,她一臉惆悵地吃,配合著緩緩的鋼琴聲,清寡地讓人心酸。這是她的家。回憶往事恍如夢,重尋夢境何處求?看牆上記錄著年華的相,片段之片段的觸碰,難免有些風霜。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生命軌迹,即便是把賣菜作爲相隨終身的工作,也要安安分分,學會不強求。

回憶與現實交錯的手法頻頻出現是這部電影最有標誌性的特色。影片中,當阿貴姐要將丈夫遺留的褲子扔進垃圾桶的時候,她是想了想,把它又從垃圾桶裏掏出來,放在垃圾箱上,如同對著一個心愛的人一般輕輕撫摸著褲子。這時,電影鏡頭迅速將畫面切換到阿貴姐丈夫逝世的那一刻,她悲痛的哭泣鏡頭真實的再現了這位樂觀女性曾經悲傷的日子;然後畫面又轉回現實,她停留片刻,還是離開了垃圾箱,這暗示著導演所想表現的一些想法,即某些可以抛棄的遺留東西終究是要抛棄的。

生活總是朝前走,所以阿貴姐才能那麽樂觀的生活,香港也才得獲得今日的繁榮。阿貴姐的母親在醫院裏曾經說過:“生活很難”,阿貴姐說:“能有多難”。影片並沒有直接讓阿貴姐來回答這個問題,而是通過她在超市努力的工作;通過她在垃圾箱裏留戀不舍扔棄丈夫的遺物;通過她和孤零零的領居梁歡成爲好友,在一起過中秋等點滴細節展示她怎樣積極的生活,這樣,電影勿需展現那些困難的日子,人們就己經能感受到阿貴的樂觀是任何困難都擊不倒的,而這恰恰就是許鞍華所要表現的香港人身上的精神-------努力,不怕困難,永遠積極向上。

超市前立著一個幸運盤,老人決定碰碰運氣。阿貴姐轉動羅盤。“對不起,這不是獲獎的幸運色,歡迎你們下次參加。”他們一笑而過。其實,人生哪有這麽多的幸運呢?平淡不是更實際嗎?

影片很成功的抓住了若干個細節,其中以這段最讓筆者感動,阿貴姐的母親住院時,張家安與表姊到院裡看外婆,帶來魚片粥給外婆補補身體,魚片粥是大舅母甚至是工人煲的,因爲畢竟那個不是自己的阿媽,一般對於站在媳婦來想,很多都是覺得“能煲給你吃就好了,還要這麽多要求,還想要燕窩”所以覺得煲了出來能應付交差就行,自然煲出來的東西就會不夠細心,至少粥裏面有魚骨,相反,因爲阿貴姐和外婆是母女,自然貴姐會比較重視謹慎,因此會應合母親所有要求(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想,我想兩次不同人煮的粥,味道吃下去也知道有所不同),至於爲什麽不讓安仔說出粥是阿貴姐煲的,而是大舅母,這個筆者認爲第一是不想就從煮粥這種小事就去影響到婆媳之間的關係,甚至貴姐有意去想讓大舅母在婆婆心目中的形象得到提升,另外一個猜測原因,是外婆也知道貴姐的家庭其實也不富裕,貴姐也不想讓婆婆知道自家環境不好還要去買這些奢侈品去煮粥給她吃,從而令到婆婆揪心。相信這樣細膩的細微動作,勢必有細心觀察的導演才拍的出如此生活化又讓人感動的情感,許鞍華導演就是多了這分女性細膩的特點,從《女人四十》《男人四十》《姨媽的後現代生活》皆可看到傳統女性纖細堅強的女性思維觀點,更將影片泛上深深的懷舊色彩,關注平民的寫實創作風格使電影溫情四溢,總是能在細微處展現出令人出其不意的感動,或許,這就是許鞍華導演作減法後的成功之處,它的力量如同化骨綿掌輕輕就擊中了要害,讓人久久難忘。

圓形的藍色燈罩下,彌漫著溫馨之光。梁歡老人、貴姐、家安三代人圍在不大的飯桌上過著節。窗外是燈火萬家。藍色的燈映在玻璃上,證明著它也是其中的一盞。普通卻又充滿人情。我想,這三個人的中秋節,是簡單而深刻的。


2009/07/19

Speak(2004)-(台譯:不再沈默)觀後感

劇情簡介:
真相將改變一切……
在經歷了暑假難以言語的創傷後,Melinda(Kristen Stewart飾演)選擇了沈默的方式進入高中。在與學校、朋友和家庭的抗爭中,她說出了她的可怕經歷和爲何選擇啞口孤立。

觀後感:
電影開始由Kristen Stewart扮演的孤僻高中女生就出現在課堂,隨著劇情的推進場景的變換讓人意識到這並不是單純的孤僻,同學對她也並不友好,甚至輕蔑給個難堪的稱號「告密者(俗稱抓扒子)」。導演在閃回的部分逐漸向觀衆揭示了原因。

劇情並不複雜,導演也試圖用閃回插敍來豐富情節,偶爾也有點家庭小插曲支撐架構,然而更吸引我的是Melinda自我救贖的過程,一個10來歲的孩子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並沒有更多的人關注她,Kristen Stewart演出了被純真生活遮罩在外的女孩,開始的逃避到後來的勇敢的過程,讓人心疼也有說服力。整部片子有別一般劇情片的賣弄矯情溫馨收場,更呈現一種真實貼近人心的告解,並沒有受傷青春的狂躁,更多的是對於內心選擇——是沈默還是勇敢的面對。曾經也活潑開朗的女孩她也在努力找回自己,可誰又願意聽她說呢,與家人間的隔閡似乎彷彿台灣隔著黑水溝與大陸相對,鄰境卻遙遠無及,父母親對她關心是透過一張單薄微不足道的不及格成績單來做為出發點,表面而粗淺,心寒的Melinda真的只能選擇安靜去面對,自我封閉只能讓本來簡單的事情複雜,讓心裏的呼嘯也悄無聲息,她選擇了繪畫來宣泄內心,並不憤怒,也是靜靜的。Melinda是不幸同時也是幸運的,她找到了正確面對傷痛的方法。

說出來吧!說出來會好一點!
這或許是一般人最喜歡用來安慰悲傷人的言語吧,但是通常事實總是往往相反,說出來只是帶來更多的二次創傷而傷痕纍纍,選擇沉默不代表逃避面對,沈默,其實是在心底渴望溝通與被理解,但始終開不了口,於是被誤解,被抛棄,繼續背負傷痛。人總是會給自己設置太多底線,卻不會想到很多時候,要活下去,這些底線都是要被衝破的,生活總不會留給我們太多選擇。一旦願意接受現實,會發現內心原來也可以這麽強大。

有時候,要逃避一件事情,所花的代價也許比面對來得更大。Melinda一定覺得去學校遭透了,看見校車時的茫然,各種不懷好意的目光與嘲笑,害怕教室,害怕餐廳,害怕先入為主的社會學老師……終於她曠課了,她只是想找一個人說話,把那天晚上所發生的一切都說出來。有時候,我們發現,其實把事情都說出來,也不是那麽難。

人生沒有遭受重創的時候,可能不會想到要讓傷口癒合,是需要經歷那麽多掙扎和折騰。但人是一種很奇妙的動物,它總有辦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去自我修復,彷彿是緩慢艱辛情感累積的煉丹術,甚至有自我治癒創傷的本能,但是治癒出的傷口未必能恢復自原本皮膚完全一樣平滑,勢必會留下一道傷口疤痕,就猶如電影中女主角選擇了沉默,或許這不是會好的方式,但是相信這是最保護自己的選擇。我很羡慕電影,它總有辦法讓主角走出困境。如果生活就像一棵樹的話,在畫紙上,它可以有那麽多形態,你知道下一秒將要發生什麽嗎?即使你知道大多數的時候,希望即是失望,但要活下去,希望是最好的理由。

「如果種子埋得太深 ,就不能按時發芽, 一旦破土而出,長出的枝葉就能吸收更多的陽光,如果有人摘走花 ,植物就會再次開花,孕育更多的種子…」

如果說人生不可避免要經歷一些磨難的話,越早經歷越好。

2009/07/07

Mister Lonely(2007)-(台譯:寂寞先生)觀後感

劇情簡介:
一個年輕的美國人孤獨地生活在巴黎,他的職業很特別,就是在街頭表演Michael Jackson模仿秀,一天,在退休人之家,他邂逅了一個美麗的同行,模仿瑪麗蓮·夢露的藝人,並對她一見傾心。Michael於是跟著夢露來到蘇格蘭高地上的一個海濱城堡,這裏是名人模仿者的大本營,林肯、小紅帽、三個臭皮匠、英國女王、甚至還有教皇和瑪丹娜,夢露的女兒秀蘭·鄧波和她佔有欲很強的丈夫卓別林。這些人建造了這個城堡,希望有一天,人們能來到這裏,觀看他們完美的演出。與此同時,一個奇蹟正在拉丁美洲的叢林裏發生。

觀後感:
這不是Michael Jackson飾演的電影,但是他卻可以代表Michael Jackson內心的電影。

人生在世,要努力付出。不要太在意你能得到什麽,因爲付出就是最大的回報。影片給人的整體感覺更像是一個迷朦的夢境,找不到真實的中軸線,算是一種對名望和信念最具有荒謬主義的幻想……這裏講述的是一個大膽創新、勇敢無畏、栩栩如生、充滿了幽默氣息的愛情故事,第一次以名人模仿秀的世界爲背景--所有的一切,都開始於巴黎。

這部電影主要有兩條線路的故事。一條線講一群模仿明星爲生的人他們世外桃源般的理想主義生活。一條線講南美洲神父和修女們創造的奇蹟。

那些明星模仿者在生活中是不被人理解的,孤獨的。而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儘管有些人表面上看來有人陪伴,但心依舊會感到孤獨。其實每一個人都是模仿者,他們在模仿大多數人或者周圍人或者哪個有名望人的方式生活。要跳出框框去尋找自己的生活很難,但卻值得一搏。你不斷地沖出去又回來,或許已經得到了你想要的變化卻還沒有被自己察覺。

關於第二條主軸線。聖經上說:不可試探你的主。上帝賦予了生命的奇蹟,後來竟被這些修女用來故意去嘗試。所以,結局的機毀人亡也是意料之中。天賜福報,姑且受之。在我主基督面前,要常保謙卑之心。

本片導演Harmony Korine是一個特立獨行,有神童之名,但始終沒有闖出大名堂的獨立電影導演。他曾在紐約大學的電影學院學習電影,但唯讀了一個學期就輟學。他的成名作是《Gummo奇異小子》,另一部作品《Julien Donkey-Boy驢孩朱利安》曾提名獨立電影獎的最佳導演獎。Harmony Korine的電影具有歐洲獨立電影的風格,比如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即興的表演,刻意安排畫面出現社會邊緣人物和殘缺人物的點點滴滴,畸形、怪胎、亂倫,電影題材冷門,畫面寫實卻略帶些病態,具有高度的象徵性和複雜的隱喻,但我們不能否認這些事物,畢竟這就是真實社會,只是導演用尖銳的角度去看待這些事物。

2009/07/06

淺談Michael Jackson音樂視覺理念

雖然MJ所“正式”拍過的電影並不多,多半是客串角色為主,但最讓筆者津津樂道莫過客串《MIB 2》中生活在地球上的外星人一角(另一員則是The Ramones的主唱Joey Ramone,他們兩都有被傳出是外星人一聞),自娛娛人的方式真高招。另外有人說,MV在八、九十年代盛行,深深影響年輕一代,有部分原因是來自MJ精緻製作出像電影一樣精彩的MV,廣泛熱播。1983年,MJ推出新專輯《Thriller》,MJ親自監製和設計舞蹈,並由《An American Werewolf in London美國狼人在倫敦》《The Blues Brothers福祿雙霸天》導演John Landis操刀,MV經常長達13分鐘,《Thriller》這是一部改變MJ命運的MV,包含了日後MJ種種出現過的MV風格和原型﹕黑暗、驚慄、天使與魔鬼化身——片中MJ帶女友到戲院看恐怖片,女友受不了而離開,MJ跟她走到黑暗的街上,然後化身成僵屍(活死人),跟一群突然出現的僵屍,一起在街頭熱舞,女伴看得目瞪口呆。本來應該是戲院內的影片才出現的驚慄劇情,在戲院外一樣發生,戲中有戲。最後從超現實中回到現實,女伴在家回過神來發現只是一場虛驚,MJ上前安慰,一個特寫,才發現MJ雙眼露出青光,是鬼——是天使與魔鬼化身,處身現實中的超現實國度。

MJ總是喜歡將自己變身成動物及其他神秘事物,包括《Thriller》中的狼人變身及Zombie形象,也經常自比為黑豹(或黑貓)《Moonwalker》電影中也曾出現變成兔子,靜若處子,動若脫兔。《Black or White》MV中,MJ就從黑豹轉化過來,透過轉化成新肉體,破壞傳統和陳舊,重新詮釋人對古老身體的框匛,開始對新身體的見解,甚至可以透過外力改變原本之形體而達到某種層面的滿足感,也間接看出MJ對整形與變形的熱愛和迷失。

兒童也是MJ這一輩子最大的痛,他一生總是為了兒童奔波,他所出現的地方永遠會有兒童的存在,包括MV和電影,《Black or White》由電影《小鬼當家》的男童星帶領開始,男孩愛好在房間聽歌跳舞,但被保守父親責罵,連帶把房間內的MJ海報也撕毀,從而激發起男孩推出巨型喇叭,架上墨鏡,在父母面前瘋狂彈電吉他。《Black or White》歌曲意識良好,世界不分種族黑與白,實行音樂大同(MV變臉的特效,連現在愛德X斯假髮廣告都還在使用)。《Black or White》MV後半段,與歌曲無關。MJ一人在黑暗的廠景街頭,跳舞、呼叫。他奮力打破汽車及所有玻璃(玻璃寫上了不同文字及符號,其中一個是納粹符號),他要打破一切不公平、漠視平等和人權的意識。他的MV經常出現「爆玻璃」場面,除了是刺激視覺的效果,意識上充滿了「打破」、「突破」的意味。

半小時的音樂電影《Ghosts》。片中MJ更是重玩鬼怪及變身遊戲,他飾演被當地市長視為瘋子的恐怖豪宅主人(有點像肯德基爺爺),市長帶領家長和兒童來到豪宅,企圖驅趕他(以經典恐怖《The Haunting》為參考)。MJ不慌不忙,招呼這群來意不善的家長兒童,掛笑面,不斷炮製驚嚇及恐怖場面,令來訪者「盡興而歸」。家長和兒童愈嚇愈開心,甚至對MJ完全改觀。片中多次特寫兒童,強調他本人天使與魔鬼的身分,盡情與鬼怪僵屍跳舞,重驚嚇元素,展現暗黑世界——全都是典型MJ的音樂電影的風格和意識。

罪惡,也是MJ「揮之不去」的風格。《Beat It》、《Bad》,及後來精彩絕倫的MV《Smooth Criminal》,都充滿黑暗與罪惡、毒品、流氓、幫派、街頭與打鬥、槍擊與豔女。或許這就是MJ未成名前,成長面對的世界(黑人文化)。

1984年,非洲衣索比亞等地區的人民,長期處於饑荒與營養不良而死亡,Lionel Richie和Michael Jackson合寫出到當今現在仍不斷傳唱的《We are the world》,MJ總是扮演著為地球發聲的歌手。MJ在1996年創作《Earth Song》時,他說他是用感受地球受到巨大創傷的心情,來寫下這首歌曲。在MV中,他用了極其震撼的戲劇效果,在一片狂風怒號、閃電雷鳴當中,將地球的怒吼之聲,表現的狂暴又傷痛。比高爾(Al Gore)《不願面對的真相》紀錄片早了十年發行,《Earth Song》的影像涵蓋了乾旱、濫伐森林、過度魚獵、環境污染以及戰爭...等人為的生態浩劫。而在當時,地球暖化與氣候變遷都還是尚在發展的概念。

而其他MV有些沒有深度背後意涵,卻不乏豐富的視覺元素,也將MV層面帶領到更高的境界,當然令人眼花繚亂的舞步,以及名星的參與。在《Jam》的音樂電視中,兩個MJ一起出現MV,Michael Jackson和籃球巨星Michael Jordan一起打籃球和跳舞,Michael Jackson教導Jordan跳太空漫步舞步,當然憋手憋腳,後來Jordan用精湛球技灌籃美技駁回一面;在《Remember The Time》中喜劇明星艾迪·墨菲則飾演一位埃及國王,試圖取悅她的妻子(由名模伊曼扮演),籃球明星Magic Johnson(又是另一個MJ)扮演國王的侍衛,在長達7分鐘的錄影帶中,MJ又唱又跳最終取得了伊曼的歡心,最後也是變身不見;MJ與超級黑模Naomi Campbell在 《In The Closet》中排演一對情侶。但最經典可能是Michael 和Janet一起合作的《Scream》,那支mv總共花了美金700萬充滿未來感的背景時空,一起跳舞那畫面如此讓人熱血沸騰,《Scream》這支MV全程黑白,場景是描述 Jackson 兄妹在太空船上的生活,船上的擺設相當具有未來感,線條簡單俐落,十分前衛。不過他們很敢砸錢,昂貴的花瓶、電吉他都可以成為被破壞的對象,看在觀眾的眼裡只覺得是一張張鈔票。

要以文化符號角度去解構/重構MJ,除了收看他精彩的MV和瞭解他的童年外,還得從他的「白手套」象徵、音樂錄像中的形象、舞臺上的角色《Billie Jean》,及多次整容的後現代身體,才能拼砌出一幅較完整的圖像。

中國人所說的一句話:「人死爲大」這是中國人最起碼與核心的人生觀,要尊死者為大。所有是非成敗所有的奇跡都隨躺下那一刻而逝,不要再利用它的名氣炒作話題及各式各樣的揣摩假設性問題,剩下的是我們的懷念和思念。

Moonwalker(1988)-(台譯:外星戰將/月球漫步)觀後感

劇情簡介:
Michael Jackson推出了自己創作故事腳本,自己投資拍攝的音樂電影《Moonwalker》。在這部電影中,Michael Jackson儼然將自己塑造爲一個如漫畫名角Dick Tracy般的傳奇人物。一身短小的西裝,一頂壓的很低的禮帽,袖子上紮著一個袖標,所有這些都成爲了Michael Jackson個人神話中不可替代的標誌性符號。

觀後感:
6/25下午12:21 p.m.來自Michael Jackson的Holmby Hills家中一通召喚救護車的電話響了起來。Michael Jackson(以下簡稱MJ)因心臟病逝世,到月球漫步去了。

好一個錯愕的消息,也許當天許多人平常只要簡單打開電腦連上網便可得知這驚人的消息,甚至電視新聞全天候的報導報導,跑馬燈新聞轟炸式般給觀者最快最新的訊息,但是筆者我,當天人還在軍中,吃飯時長官閒聊時討論到,當時我甚至懷疑自己是否聽錯,但又礙於小兵官階地位而不敢過問即追問訊息的真實度,只好能等待隔天的報紙給於一個求正,那個過程是惶恐緩慢難耐。

確認消息正確,頓時震撼之外就是震驚,MJ的過世,其實給筆者許多想法和感慨,一個偉大的巨星遽逝彷彿流星快速短暫的絢麗,他曾經帶給我們回憶,給我們豐富的視覺震撼及音樂的滋潤,舞蹈肢體呈現有如拆了關節重新組合的機械人,點到點得準確度無人可比,那個神話般的巨星總是神秘又驕傲,卻又背負著矛盾的爭議,戀童癖、整形、性侵醜聞不斷如洪水般淹沒他的才華,提倡黑人意識崛起的他卻偏偏將自己搞的像個假白人,讓人摸不透他的思維,客觀的說MJ的巔峰在上世紀90年代後就已褪去,隨之而來的那些新聞只是讓越來越多人把他當做怪胎、變態,他的每次出現都成了一次玩笑,他的形象邊做了小丑,不是歌迷的把他當作嚼舌根的八卦,曾經愛過他的人中,也出現了一大部分的疏離。那個時間我每次捕捉到他的消息還是興奮的,只是馬上又被哀傷掩蓋,歎他被媒體由“天才-變態”的呈現,歎他自己總是在關鍵時刻頂不住壓力的失控。

回到電影主軸,MJ從不演戲,他一生只演一個角色——自己。他太出名了,個性太強,不能夠當正常演員,MJ的優點同時也是缺點,他渾身是勁,但只許做一個角色,就是舞臺上的流行歌舞表演者。這部1988年所推出的《月球漫步》,MJ之所以推出本片,是利用80年代興起的音樂錄影帶(MTV)潮流,在一段段音樂MV的中間,利用一些演出方式串起,成為一部名符其實的MTV電影。影片前半段多為MJ 1988年之前的暢銷金曲MV,剪輯成蒙太奇式的總輯影像,後半段則是一部短篇電影,電影風格混亂甚至帶有些實驗性,Film Noir、Cult Film、冒險、動畫、拼接、警匪、科幻、百老匯、驚悚等等元素穿插影片中,讓觀者頭昏眼花,但電影配樂卻十分出色,當然多半是MJ的經典歌曲組合編製,增加許多觀看娛樂價值。電影中的MJ形象,過度神化甚至無敵形象,變成一位超能力的角色,打倒惡敵拯救和平,化身為只要有流星劃過天際,就具有"變形金剛"的能力,十分瘋癲。





此外1990年,SEGA公司推出了的同名遊戲《Michael Jackson's Moonwalker》是一款 2D卷軸動作冒險遊戲,遊戲的部分場景來自於電影,主要情節就是營救小孩(有點像另一款遊戲《七寶奇謀》),背景音樂是《Smooth Criminal》,必殺技是發動舞步,誘導敵人與MJ一起跳舞,甚至還有傾斜45度經典五部場面,十分懷念。




2009/07/04

The Squid and the Whale(2005)-(台譯:親情難捨/烏賊與鯨)觀後感

劇情簡介:
帕納是一位曾經成名的失意作家,他的妻子瓊卻正好相反,站在了幾近成名或者說是已經成名的文學道路上。兩個兒子,分別叫做華特和法蘭克,華特自小愛護爸爸,而弟弟卻親近於媽媽,四口之家看似平靜的生活下面深藏著劇烈的矛盾。

觀後感:
承認自己很喜歡這類型電影名稱的安排,乍看下還以為是一道怪異又詭異的菜餚,讓人猜不透藥包裝了什麼藥,後來看完電影後,才意外覺得片名取的巧妙逗趣,但如果你常看Discovery Channel的朋友應該對這兩種動物有初步的瞭解,《烏賊與鯨》,兩條水中生活的巨型動物,也讓我聯想到鯨魚的台語發音「海翁」,「翁」這的字代表巨大老者的尊稱,似乎也代表著大海中的男性象徵,而此部分「The Squid」,應該不是海邊觀光勝地賣的烤小卷那種小烏賊,應該是指世界上最大的無脊椎動物——巨烏賊,兩種巨大兇猛的動物,象徵著生活中讓人束手無策的巨大煩惱,而烏賊與鯨打架的故事,也隱喻著作家夫妻倆在生活中産生尖銳的矛盾時所遇到的猛烈抗爭。

電影故事架構很簡單,但是相反的,越簡單也是越困難的地方,簡單平和的基調表現了這個四口之家的種種問題,衍生出一段一段真實卻有點荒謬的情節,父親江郎才盡卻又愛逞面子而搞的窩囔狼狽中年危機、父母親長久以來看似完整美滿但內部卻早就發霉壞去的婚姻糕餅、哥哥青春期對異姓肉體嚮往發現自己性意識崛起而想當大人、弟弟早熟卻荒謬戀母情節附加自瀆逃避現實的問題,每一處的生活細節,都能讓人輕易的走出螢幕之外,回到現實的世界來自我思考一番。

當在電影中那些再也平常不過的一幕幕畫面中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時候,我們也就看到了許多在現實中習以爲常的社會問題,仿佛導演揭開一個個藏著污垢的布簾,讓我們不得不直視面對著它們,也不得不去思考和反省自身的生活。電影中發生的社會問題的很通俗的,例如說婚姻的道德問題,神經質的母親分外誠實卻外遇太多,自大虛飾的父親愛上了他的美女學生,哥哥剽竊他人音樂作品(大名鼎鼎的Pink Floyd的Hey You歌曲)自欺欺人,弟弟酗酒還有些變態的先兆。所有事情都顯得混亂和無可救藥,沒人擺脫得了誤解和隔閡。然而,沒過多久,一切又那麽緩慢的消散開去,沒有高潮也沒有結果,也許這就是生活。難以消解的隔閡在血濃于水的聯繫中妥協,不完美的人們沒有因此破碎,在巨大的魷魚和鯨前一切戛然而止,一片凝人的深藍。

導演在講述這些有著動物兇猛式問題的時候,並沒有採取十分煸情和刻意的手法,從頭至尾都是簡單的敍述方法,並沒有特別的著力,什麽慢鏡頭,特寫鏡頭,一概全無,有的只是細節的性格描寫和人物刻畫,靜靜的再現和平緩的講述讓我們在觀看電影時會不經意忘卻攝像機的存在,仿佛那就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輕而易舉的讓觀看的我們感受到這個平凡家庭中生活的困境。

導演Noah Baumbach說過新浪潮對自己的影響,而在略有些泛黃的色調下的影片也有了些懷舊的粗糙的質感和那種疏離卻渴求的文藝氣息,硬生生的仿佛讓時間倒流。配樂很精彩,Dean Wareham和Britta Phillips是Galaxie 500和Luna的靈魂人物,他們創作了主題歌曲,Lou Reed也現身,當然最吸引我的是哥哥華特的“翻唱”Hey You,那讓人想起了Pink Floyd,想起了擋在眼前無盡的牆,橫亙於彼此的心中,不完整的心,那才是一切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