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30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Ocean Flame)(2008)-觀後感

劇情簡介: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則是根據王朔的同名小說改編,同樣講述一個小混混與純情少女的糾葛,不過城市背景放在了香港。

王耀曾經是一個無情的皮條客和敲詐犯,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女侍應麗川。王耀原本以爲,麗川就像其他女孩一樣,可以任由他的擺佈,但是麗川的倔強遠遠超乎他的想象。在互相折磨中,兩個人漸漸迷失了自我。他失去了自由,而她失去了生命。

服刑八年後,王耀走出監獄的大門。他持槍闖入麗川母親的住所,想要了結自己的心願……

觀後感:
沒看過王朔的小說,單純因為海報吸引而觀看本片,看完有被騙的感覺,看著漂亮的海報,一對被太陽曬的發亮的男女朣體,蹲姿望著大海遼闊,有點休閒愜意,剎是以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是說著浪漫美麗故事的電影,其實,一半猜對了,但另一半是我完全沒想到的現實殘酷!

故事說著一個皮條客與一個純情少女的愛情,結果就是無解。如片名《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大海無邊境的寬闊,當你越想走到海的盡頭,越想看清楚邊盡和終點,換來只讓你困在原地不動般迷失,是虛無感。而火焰,危險迷人,會讓飛蛾撲火,而通常只有犧牲過後才知道痛。女主角麗川是個單純的女孩,只想好好愛一個人,但是遇到壞男人,愛的越深,也傷了越深,當想拔出這枝插入骨頭的壞刺時,才知道已經裡頭已經化膿壞死了。

這是一部悲情的愛情故事。情竇初開的麗川和以性敲詐爲職業的王耀相愛了。如同兩者的身份在我們潛意識裏形成的類比形態,一個天使,一個惡魔。導演也是如此的安排,真愛時期的麗川都是以白裙子出現,王耀也是一身黑裝貫穿電影始終。兩人的愛情觀如同來自兩個世界的人一樣,在一起相只會互碰撞著,消磨著。我們不能說觀念不一樣就不能相愛,只能說愛情這一路上走得比較坎坷,哪怕是結局。但愛情本身是美麗的,電影中幾處場景很美,藍天,白雲,大海,沙灘,男人和女人。

壓抑的電影,悲劇的結局。兩個相愛的人卻以這種方式走在一起。也許是男主角王耀天性的不屈,就算深愛的女人也不會對她遷就,依然按照自己的邏輯去愛麗川,強硬、固執、暴力、不負責任的對待深愛她的麗川,與其他女人上床被發現,仍不在乎麗川的感受,只知道她深愛著他,離不開他的,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的折磨,讓麗川痛不欲生,愛一個人真的很累,願意為她放棄一切,甚至從清純與高貴在瞬間幻化成低俗和下賤。

死亡在影片中被美化,穿婚紗在浴缸中自盡好似一幅油畫。疼痛能夠化解悲傷,王耀在不斷的自我摧殘和虐待他人中尋找著自己的本性。愛情在他眼中是那麽的不可表露出來。刻意的不在乎卻將他的心理暴露無遺。流氓的想法往往簡單,打殺的生活,放縱的情欲,愛情在他們眼裏微不足道,實質上最在意愛情的人卻正是這些看似不可侵犯的硬漢。正因爲如此,爲了得到混混的一句愛的承諾,麗川這樣的氣質美女無限墮落,人格的扭曲,導致了悲劇的産生。

畫面很唯美,電影是在海邊開場。一幕是所有人穿著婚禮服站在海水中,看著沙灘上熊熊燃燒的木舟。火與水的交融,情與心的碰撞。感傷得不能釋懷。生活也許並沒有那麽複雜,也不會淒涼得如此藝術。但生活卻充滿了這種底層聲音的呼喊,只是導演與編劇將他們藝術得昇華了,從此富有了撼動人心的生命力罷了。

電影中的性愛畫面,是不美麗的,只有裸露肉慾的膚淺象徵,達不到愛情的真諦,王耀透過跟麗川不斷的做愛親熱,過程粗暴直接,甚至帶有濃濃控制壓迫的意識,而換的麗川對王耀的愛情更堅定,但是對王耀而言,這一切都是有企圖的,有目的性的,就像餵鴉片的毒梟一樣,不斷讓麗川渾沌自己思考,讓性愛變成毒品般不斷麻醉著麗川,漸漸著利用她,相信也讓觀者對男主角產生極大的反感和厭惡。

一個皮條客與一個純情少女的愛恨情仇。愛,只是女人付出;恨,是因爲男人的不愛仍由女人付出;情,是個複雜的東西,或許男人第一眼看上女人動了情,但情同樣是個靠不住的東西,或者說,情只是一種感覺,相信感覺的人都有點問題,要麽變態要麽精神病,當然精神病也是一種變態。而女人對男人的情,一旦動了真,這世界上的麻煩就來了,而復仇可能就是麻煩的一種。


2009/01/28

All That Jazz(1979)-(台譯:爵士春秋)觀後感

劇情簡介:
本片是由已故舞蹈家Bob Fosse自編自導的半自傳影片,這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以《芝加哥》《酒店》等歌舞片走紅,並曾拿下奧斯卡、東尼獎、艾美獎等八項獎座。片中的主角是一位叫Joe Gideon的百老匯資深舞蹈導演,他天馬行空,我行我素,才華橫溢,但是由於沒有樹立起遠大的理想和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工作的壓力和情感的放縱使他灰心厭世,健康每況愈下,最後在其作品的歌聲舞影中,Gideon哼著《再見我愛》在手術臺上踏上了不歸之路。

觀後感:
購碟多日,遲遲未看,今日心血來潮,將它一看。

看起來彷彿70年代快結束前的眷戀,一位放浪形骸的歌舞劇導演在我行我素中死掉的故事,是對現實反省或是給自己未來的警惕,形成這一部以自戀和自嘲爲主要基調的歌舞電影。

電影彷彿與Federico Fellini《8½八又二分之一》和Woody Allen《Stardust Memories星塵往事》(1980)等作品,有相同的思考邏輯,也是創作者對自己產生極大的焦慮和質疑,透過創作轉向表現人的內心世界的標誌。它通過一個隱預性的故事,探索了現代人的精神危機。而電影總是穿梭著創作者自己構思模糊且矛盾重重。

夢境、回憶、幻覺、想像、純潔的熱情、瘋狂的歡樂、現實的苦惱全攪和在一起,一股腦兒全端出來。宛如大餐,桌上擺滿各種菜肴,眼花繚亂,光顧著看,卻什麽味道都沒嘗出來。想要表達的:在記憶、夢境和感情的迷宮裏,我們忽然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誰,更不要說找到一兩樣可以依存的東西來確認自己的存在了。“人生只是一段沒有感情、悠長但卻不入眠的睡眠而已”。沒想到,揭開浮華的表面,一切竟然都是虛空,未免讓人驚心。

「抽那麽多煙,喝那麽多酒,搞那麽多女人,早知道會有報應的。」據說本片堪稱導演Bob Fosse的預見性自傳,片中描寫的內容在影片上映十年後變成了現實。男主人公Joe的生命中除了那些他因爲記不住名字而不得不通稱爲寶貝或是甜心的濫交過的女人們,尚有四個總是伴其左右的女人:前妻,女兒,女朋友,以及一個做爲一種女性完美的象徵只存在於其心靈中的女人。他可以和全城所有的姑娘約會,但要求自己的女人必須對其忠貞。前妻因爲他的亂搞而主動成爲了前妻,女兒對此無能爲力,女朋友在更深的無奈及矛盾中瀕臨瘋狂。沒有人能夠貼近他的內心,他只和那個不存在的女人交流思想和情感。

主角Joe Gideon那種甜蜜混雜著苦澀的微笑,在大雨中沖載著女兒的汽車揮手告別的神情尤其打動人。每次出場前,總是不斷的淋浴、喝維他命水、點眼藥水然後在鏡子面前,擠出牽強的笑容,對著鏡子裡頭的自己說:「show time!folks!」一次又一次的調整自己的心態,由熱忱變成無奈,更轉變成勉強,這是心酸的感覺,彷彿就小丑歌詞中所寫:「…掌聲在歡呼之中響起,眼淚已湧在笑容裏歌,啓幕時歡樂送到你眼前,落幕時孤獨留給自己」

片中目不轉睛的舞蹈動作或是精采萬分的歌舞表演,都有超水準的表現,歌舞聲中,在絢爛的舞臺和豔麗的女人中,描述死亡,悲哀而華麗,表面是醉生夢死,實質上是讓人感到再壯美的人生也無法逃脫死亡的蒼涼,既然如此,何不大聲歌唱,迎接死亡。

片中主角總是喜歡耍嘴皮子,尤其覺得這兩句對白很可愛:
女朋友在他住院期間晚節不保。於是,在去手術室的路上,奄奄一息的他對他的前妻說:「萬一我死了,我爲曾對你做過的那些壞事表示抱歉。」轉而又對他的女朋友說:「萬一我沒死,我爲將對你做的壞事表示抱歉。」




The Omega Man(1971)-(台譯:最後一個人)觀後感

劇情簡介:
故事講述在一場失控的科學實驗後,大量毒病擴散在空氣中,城市裡的人們無一倖免,受到病毒的感染紛紛變成怪物,唯一沒有產生變化的是一位科學家羅伯,在這空無一人的城市裡,怪物們在黑暗裡靜靜等待,羅伯必須想辦法活下去,還要探究出自己身體的秘密...

本片於2007年再度重拍,由威爾史密斯演出。

觀後感:
幾十年大量幻想未來世界的西方電影裏,未來世界根本沒有光明,總是蠻荒、黑暗、荒誕、虛幻、核災難、大瘟疫……在這些小說和電影中,未來世界常見的主題不外是資源耗竭、驚天浩劫、科學狂人、專制社會等等。這些作品中的科學技術,也幾乎清一色都不是絕對美好的———不是被科學狂人或壞人利用,就是其自身給人類帶來災禍。

科幻電影,從電影的發明以來,一直是導演創作者最喜歡拍攝的題材之一,可透過電影手法將人類現實中未能完成或是不可能完成的幻想,真實呈現於螢幕上,也象徵著人類對未知和未來的科幻世界充滿許多憧憬,當然背後隱含更大的企圖心,在內容上也不斷預言科技帶給人類的影響,科學將把我們帶向反烏托邦(烏托邦的反面)是早年科幻片的一條主線,這當然跟電影本身能呈現我們現實世界中無法看到或達到的視覺經驗有關。

電影帶有幾分後現代城市味道,整個城市變成荒廢許久的廢墟,主角依舊開著車到百貨公司挑衣服,甚至走進電影院去看電影,唯一差別就是沒有任何人出現在他身邊,只好自己播自己觀看。有趣的是當時電影上映的是《Woodstock》(伍茲塔克音樂祭),說著美國一個年代的年青人,嬉皮的一代,夢幻的一代人,肆無忌憚的尖叫、狂奔,認識的不認識人相擁在一起,爲偉大的音樂,激情的聲音!大雨不但沒能澆人們的熱情,反而更給這一曠世的奇跡增加一份壯烈!影片世界與主角所處的世界已經完全脫離,那部片上映只距離主角短短3年時間(1968),整個世界已經完全停留在當時瞬間,留下孤單恐懼,帶給主角只有自得其樂的獨角戲。

電影警世意味過重,更像個警世預言,總是不斷提醒人類不要過度依賴科技,有一天總會走到窮途末路的地步,慘遭大自然反撲的後果。電影許多更帶有反諷基督意識,帶著宗教的意味。片中變異的人類成了不能見光的“異類”,但不是無意識的僵屍或獸性的怪物。他們要從底端走向主流,要把存活的人類殺光,自己統治這個世界。主角科學家仿佛救世主耶穌般,以自己一人的力量抵抗這群“異類”,最後像殉難般靠著柱子死去,但他拯救了人類的幸存者,也以自己帶免疫的......

電影當時角色故事上安排也頗有趣,主角為傳統美國白人,擁有高知識份子,而女主角卻是一個黑人的角色,這樣的安排在70年代初的確必須有些勇氣,嗅出多了幾分政治操作味道,黑人身份當時在電影世界中普遍屬低下階級的角色,很難有獨撐大局的角色,也經常性成為犧牲的對象優先考量(經典電影Night of the Living Dead中黑人角色就是犧牲壯烈先鋒,白人永遠是英雄主義最後生存者),更何況跟白人有親密行為和延續後代的幻想,電影刻意安排這樣組合,也許對美國人民來說,有種融合包容的目的,就像現在美國總統身份一樣,創新!

雖然電影科技來看,化妝技術和特效都稍嫌落伍,故事劇情也夠不上完整,甚至有虎頭蛇尾之嫌,但本片在科幻電影上影響和意義是不能忽視,對往後的科幻電影有許多不錯的參考價值,更是翻拍的好題材,雖然還沒看過威爾史密斯飾演的《我是傳奇》(2007),但真的很佩服當時寫劇本的才華和遠瞻性,讓過了快40年還有人願意翻拍。


2009/01/25

Young@Heart(2007)-(台譯:搖滾吧!爺奶)觀後感

劇情簡介:
『Young@Heart』這個團真的很特別,因為成員平均年齡是80歲,花白的頭髮、呼吸輔助器都不能阻擋他們對音樂的熱愛,你以為這群老人家唱的都是老掉牙的歌嗎?那你就大錯特錯,他們唱的可是Sonic Youth、Coldplay、Radiohead、Jimi Hendrix和James Brown,而且曲曲到位,遊刃有餘,說到舞台魅力更是光芒四射!

觀後感:
好搖滾的電影啊!本片的是筆者看過最感人也最搖滾的紀錄片之一。

電影內容主要敘述著本片導演Stephen Walker跟拍『Young@Heart』整整六個星期,將他們為一場榮耀返鄉演唱會彩排及登台、當中的挫折、有人進出醫院、和親友之間的真情還有到監獄義唱等等純真和熱情全都紀錄下來,有音樂就能永遠年輕!

本片從一開始便讓自稱老搖滾迷的我眼睛一亮,開場演唱歌曲就是龐克前鋒樂團The Clash的經典歌曲『Should I Stay Or Should I Go』,很詭異也很新鮮,原本龐克叛逆氣息經過一群髮蒼齒搖可愛的老人家洗禮後,變的樂觀開朗,別有一番風味,雖然聽的出節奏落拍和合唱參差不齊,但那又怎樣,那就是搖滾啊!精神讓人感動和佩服啊!

雖然練唱過程,進度讓人擔憂,上了年紀的人記性原本就不大靈光,經常的忘詞或是練唱途中忽然間就睡著了,跟不上節奏更是家常便飯般的平常,但是這群可愛的老人家絲毫不被現實打敗,不放棄也不氣餒的克服種種窘境,更不斷挑戰一些高難度搖滾歌曲,這些歌曲對他們而言是陌生又生疏,可能是他們完全沒聽過的,饒舌又硬澀的歌詞,相信連當下年輕人唱起來也不見的能勝任,但靠著他們一股毅力和恆心,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感動了所有的人。

紀錄片就是真實呈現,相對無法預料的問題也可能在拍攝過程中發生,這些突發狀況更讓電影增加許多令人意外的情節,不矯情也不戲劇化,最直接殘酷的貼近觀看者的心靈。死亡,是人一直焦慮的最終極恐懼,但是在這群老人家眼中,卻感受不到對死亡的恐懼和威脅,而有種刻意接納和承受,或許就是太坦率了,讓觀者更捨不得和辛酸,對他們而言,只想完成目前他們的願望,就是上台唱他們的歌,不管自己身體如此脆弱,甚至隨身仰賴氧氣瓶才能存活的身軀,彷彿風中的燃燒的火柴,岌岌可危,每一天早晨的到來都是對他們是一個慶幸的事情,壓根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看見那道引接他們歸去的白光(死亡的第一象徵) 。當然最不想面對的事情終究還是發生了,紀錄片開始到結束,三位團員陸續走了,那種感覺很奇妙,也很真實,彷彿像自己熟悉的朋友或是家人般離去那麼深刻,影像前幾分鐘還看他可愛鏡頭前耍寶的模樣,過幾分鐘畫面,既然傳出他過世的消息,事事難預料,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該來的還是要來。

搖滾精神就是一直反抗,一種不服輸的精神,我在『Young@Heart』這個團中看到最真實的搖滾血液,沒有嘶吼的吶喊,更沒有電吉他的狂暴掃射,只有他們誠實面對自己的身體,更用最叛逆的精神完成自己的夢想,即使死神已經離他們越來越近,但不畏懼的往前走,走到彩虹繽紛的光景下,累了,也笑了,我真的感動了。

片中原本安排兩位老先生以二重唱模式,詮釋Coldplay的『Fix You』歌曲,在表演的前幾天,其中一位因為器官衰竭而過世,給二重唱的另一位老先生感觸良多,而表演當天獨唱了這首給獻給已經過世的同伴,感人鼻酸,歌詞也讓人動容。

Coldplay的『Fix You』
When you try your best but you don't succeed你使盡全力,卻總是做不成
When you get what you want but not what you need你得償所願,卻是可有可無
When you feel so tired but you can't sleep你身心俱疲,卻是輾轉難眠
Stuck in reverse 陷入失敗泥淖,無法自拔!

And the tears come streaming down your face汨汨淚水,漫流成河
When you lose something you can't replace痛失所有,難再復得
When you love someone but it goes to waste所愛非人,真心枉然
Could it be worse? 難道情況還會更糟?

Lights will guide you home盞盞燈火,照亮回家路
And ignite your bones煦煦火光,溫暖身子骨
And I will try to fix you 讓我來修補你的心



2009/01/24

Ken Park(2002)-(台譯:性、滑板、七年級)觀後感

劇情簡介:
影片通過對加州四個滑板少年,三個男孩一個女孩,以及他們的家庭進行的曝光,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混合了暴力、色情、仇恨與愛的混亂交織的世界。

觀後感:
片名台灣翻譯成《性、滑板、七年級》,太直接太片面化了,畢竟這幾個名詞兜在一起難免顯的牽強,更別說要用「七年級」來涵蓋全部青少年,讓人直覺偏見觀感。(我也是七年級生啊!) 香港翻譯為《天地無倫》,多少可以解釋一下電影內容性質。

影片內容透過四個滑板少年和四個的混亂家庭展示在觀影者面前,滑板、少年、暴力、血、髒話、性、死亡……不做作,不掩飾,將一切觀衆能接受的不能接受通通扔給你。這是長達一個半小時抑鬱、痛苦、震撼的體驗。只有在這種極端的體驗中,我們以及是比我們更年長的人們,那早已麻木的大腦才會受到刺激。

畫面開場輕鬆活潑,導演透過熱血沖腦的PUNK音樂先轟炸我們的先入為主想法。一位滑板少年來到滑板公園,踩著滑板滑向廣場中心,從容坐下從包裏拿出一隻DV機對著自己,隨即又掏出一把手槍,環視了一下四周,微笑著把槍指向太陽穴,“砰”一聲,在炙熱的陽光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好直接又暴力的開場,沒有理由沒有原因的自殺,更讓電影帶入一個焦躁、陰暗、自我、叛逆、放縱……。

片中一群讓人絕望的少年,本身個體是健全的,而讓他們產生病態的行為是有原因的,主要來自於一個不健全家庭。

Shawn's tag:迷茫
Shawn是一個標準Skater Boy,整天滑板為伍,本身來自一個算健康的家庭,內心卻有極大的病態征服慾,經常淩虐自己幼弟,強逼他說愛他之怪異舉動,卻愛上自己女朋友的母親,經常性與女友母親發生亂倫關係,更將對女友母親的愛和性轉化為跟女友的關係,女友角色彷彿就是替代品,他已經分辨不出自己對愛情的標準,久而久之關係越來越模糊。

Claude 's tag:隱忍
也是一個標準Skater Boy,垮褲大T穿著,母親再嫁一個成天健身又愛喝酒的中年人,他整日酗酒。搖搖晃晃在小院子裏出沒,用虐打兒子來表示他父權的威信,對Claude厭惡,甚至看不慣他玩滑板的舉動,一次激怒將滑板踩斷,父子關係原本就不好,更是雪上加霜,Claude內心怒火不斷燃燒,看在母親得苦衷和立場,都讓他一直隱忍下來。導火線來自於一次繼父喝醉酒,半夜偷偷闖進Claude熟睡中的房間,企圖對Claude進行Blow Job,而Claude驚醒用力將繼父踹倒,離家出走。

Peaches's tag:壓抑
片中唯一女性主角,來自於菲律賓和美國異國戀曲家庭,父母親都是虔誠的清教徒,母親早年過世,導致Peaches由父親一手帶大,Peaches在父親眼中純潔自愛,像個天使般,長相與母親極為相似,導致父親對Peaches愛已經超乎常人所想像。一次Peaches將男友綁在床上正進行SM性行為時,重點是Peaches主導整件事情,意外闖進房間的父親撞見,父親不敢相信自己的女兒所作所為,當下把男友打的半死,並事後強迫Peaches穿上母親的結婚禮服,透過結婚儀式嫁給父親保證不再犯錯。

Tate's tag: 極端
Tate是片中最匪夷所思的案例,Tate是個很瘦眼睛很大的男孩,神經質,與祖父母同居,電影沒過多解釋Tate和父母關係,而Tate有個聰明的頭腦,屬於高知識份子,卻脾氣偏激暴怒,經常性的對祖父母惡言相向。一次窒息式自慰後,拿起廚房的刀,闖進正在熟睡的祖父母房間,狠狠的將刀隻插入兩位老人家胸口,祖母死前說了一句話:「Tate,I love you!」便死去。用近乎變態的方法自瀆,但仍然不能排解心中的鬱悶。最後將祖父母殺死之後才感到快慰。

影片中過度的性器官的暴露讓情色失去了美感,亂倫,畸戀,暴力,3P,死亡,大量叫人瞠目結舌的畫面充斥了整部影片。不加馬賽克的畫面讓我以爲這是一部A片。但導演卻是要借這些赤裸的畫面來表達人性靈魂深處的痛苦與對長期隱忍的宣泄。生活無非是這樣,人類的醜陋,日常生活的瑣碎與不堪,需要搬上螢幕讓人們自己去正視。色情,暴力,不過生活中黑暗的一部分。導演對這一切不做過多解釋,他只是將之凝聚在一起,做一個觀者,同觀衆一起審視。沒有理性,沒有精神,沒有希望與出路。有的只是獸慾和違反道德的常綱錯亂。電影源自生活,那就用真實來毀滅一切。

在影片的最後,三個半生不熟的孩子在一起討論理想國「烏扥邦」,說的有這樣的一個國家,他們每天在性愛裏度過,而且不會懷孕,簡單快樂,放肆無倫。溫暖的光線打在在現實生活中飽受挫折的三個孩子身上,赤裸的身體竟然透出聖潔的光輝,嬉笑哀傷繾綣纏綿。人的全部煩惱幾乎都來自於“慾望”--生的慾望、死的慾望、愛的慾望、物質的慾望、身體的慾望。當這種慾望被一種理性並冷漠的社會規則所壓制的時候,人們就試圖尋找一種解決,來消解這種欲望。這樣的世界,對於單純的孩子真的太過殘酷,他們要麽學著大人的樣子極速墮落,要麽在墮落之前就死掉。實在也沒有其他的方式,來消解本能的慾望。他們要麽對抗自己屈服規則,要麽屈服規則毀滅自己,無論哪種狀況,孩子的都會是無辜的殉難者。不知道是青春殘酷,還是世界殘酷。



2009/01/23

White Light/Black Rain: The Destruction of Hiroshima and Nagasaki(2008)-(台譯:白光/黑雨:廣島長崎之毀滅)觀後感

劇情簡介:
對於原戰爭讓人類所付出的代價,本片提供了一個深刻、集中而動感的描述。

觀後感:
好沈重的一部紀錄片。
《White Light/Black Rain》片名,是筆者最喜歡的地方之一,透過黑與白作為對比與對仗,而白光和黑雨卻是最真實最貼切形容原爆的過程經歷,爆炸過後天空一陣烏黑,下起雨水都是黑顏色,大地烏黑泥濘,畫面給我悲傷疼痛感。

本片是由美國HBO電視製作,並由日裔美國人Steven Okazaki擔任導演,訪問了超過500名原爆倖存者之後所彙整而來的紀錄片。這部黑白紀錄片的主要內容,則是透過其中14名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受害者,以及當時投下原子彈的4名美國飛行員證詞,藉以描繪出當時廣島和長崎遭原子彈轟炸時的情景。內容真實更令人鼻酸,透過一幅幅生還者繪畫當時所看到景象畫面,雖然圖畫已經減輕視覺的暴力和恐懼感,但觀看圖畫內容,年老人手繪帶些抽象和模糊,但是筆觸間下顫抖痕跡和恐懼扭曲線條彷彿感受到強烈的爆炸威力,圖畫中焦黑的屍體,火紅色的大地,怵目驚心,經過訪談者說起當時情形,一陣巨光將整個天空照的光亮,而頓時間巨大聲響將所有東西震破,接下來陸地上建築物一切夷為平地,陣陣熱浪往四週傳去,高達攝氏4860度(連鋼鐵都鎔化,更何況人體),屍體滿地,鬼哭神嚎般城市,彷彿人間煉獄。

片中訪談倖存生還者,年紀都普遍年老,但述說起當時過程,各各眼睛炯炯有神,彷彿事件昨天發生似的激動害怕,這些生還者大部分遭受到爆炸的轟炸,或是「原子彈病」影響,身體皮膚明顯變形扭曲,健康嚴重受威脅。其中一位婆婆說著自己染上「原子彈病」(輻射污染)身體每過幾天就會自己生長腫瘤,目前身上已經有無數的腫瘤分佈身體各器官。另一個老伯翻起自己的衣服,嚴重燒傷的疤痕讓老伯的身體明顯變形更顯的消瘦單薄,重點是,身體皮膚嚴重萎縮,讓他的肋骨明顯外露,他自己擔心用力咳嗽肋骨可能就會斷裂。其中讓我印象深刻是位老太太說著當時年紀還小只有10歳,原爆當時她幸運地只有受到輕微燒傷,而跟著年幼妹妹尋找自己母親過程,在自己住家不遠樹枝邊,看到一具焦黑的屍體,她直覺認定那個屍體就是自己的母親,因為,母親有一顆金牙,而焦黑的屍體恰好也有,當她還來不及難過時,趕緊呼喊著妹妹過來身旁陪伴著母親屍體時,妹妹過來伸手一觸碰屍體,這時母親焦黑的屍體就在他們兩姊妹面前碎解掉,隨風漂去,這位老婆婆說到這裡,忽然彷彿重回到事件當時,大喊著:「卡將(日文媽媽意)…」,我的堅強已經抵擋不住我的眼淚了,掉下來。

對一個完全沒經歷過戰爭的我們這世代來看,電影中的畫面彷彿太過於不真實,也太過於殘酷,很難想像一瞬間奪走十幾萬人口生命,而死傷數目隨著蕨類雲不斷擴大不斷增加。令我意外的,電影訪問日本當地年輕人,卻幾乎很少人記的1945年廣島和長崎所發生的重大事件,似乎現在年輕人對自己國家歷史所經歷的事件毫無重視,國家意識逐漸薄弱,而歷史事件的瞭解少之又少,通常只透過僅僅歷史課本得到片面的資訊,更別說分辨是非的能力,而最讓我匪夷所思的是,日本政府對原爆倖存者的善後態度,似乎有點推卸責任和草菅人命處理,毫不重視這事件,實在讓人痛心和氣憤,政府永遠都是與人民是距離對看,戰爭都是它們引起的,但是死亡傷害都是老百姓幫它們擋,而事後又表現出不甘我的事一樣得態度,人神公憤啊!

或許很多人會說,日本發起戰爭,對它國進行加害侵略,最終自身也受到傷害。
宏觀的歷史進程角度來看,原爆中的“因”與日本自身有關係。大多原爆電影缺乏這種歷史敍述,不考慮日本在原爆之前的戰爭罪行。這樣的反戰片,在我們看來有幾個不足,日本強調自身所受的傷害,強調原爆的恐怖性,確實能帶來反戰主義、和平主義、反核主義。這些反戰主義、和平主義並不是假的。至今,和平主義、反核主義在日本社會有非常強有力的社會支援。

但對一些東亞觀衆而言,這種反戰主義藝術作品也有缺陷,就是內中對日本自身戰爭罪行的自省不夠。你越強調你自己在戰爭中所受的傷害,可能越難以認識到你作爲加害者的身份。當日本電影說,我們都是戰爭的受害者,呼籲反對戰爭,東亞國家的觀衆會說,你強調自身受害的同時,也因深刻反省自己作爲加害者犯下的罪行。

不管如何,希望世界各地戰爭不要再發生,悲劇不要在重演,透過歷史教訓可以讓大家更清楚戰爭的恐怖。

原爆過程:
1945年8月6日,日本廣島時間上午8點15分,美軍的原子彈“小男孩”爆炸了,8月7日,日軍總參謀部副部長河邊接到一份讓他不理解的情報:“廣島市在一霎那間被一顆炸彈全部毀滅了。”8月9日,美軍又在日本最大船舶製造和修配中心之一的長崎投下原子彈“胖子”。巨大的恐懼,立即摧毀了日本當局的戰爭意志,1945年8月14日,天皇裕仁發佈了《停戰詔書》,說:“朕深鑒於世界大勢及帝國之現狀,欲采以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時局,茲告爾等臣民,朕己飭令帝國政府通告美英中蘇四同願接受其聯合公告。”8月15日中午,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



Tout Va Bien(1972)-(台譯:一切安好)觀後感

劇情簡介:
影片講的是一位廣告製作人和一位美國記者如何證明一家香腸廠的工人把老闆困在辦公室裡整整五天。

影片裡一家香腸工廠在一次罷工中成為激進分子的集中營,在那裡他們展開了與資本家們針鋒相對的談判和鬥爭。又是Jean-Luc Godard的政治宣言,但這次他請兩位左派立場堅定的大明星Jane Fonda和Yves Montand助陣,也是他最政治概念化和專業化的電影。雖然兩位大牌明星的政治立場都是左派,但似乎影片的重心沒有放在他們身上。

觀後感:
誰沒跟我說,頭腦渾沌時,請勿觀看Jean-Luc Godard電影來解悶的下場!

後果換來頭昏腦脹,整個人快抓狂,四肢無力,整個人只覺得一陣無力感。不是電影內容難看,而是Jean-Luc Godard這個導演太專業,太跳躍式思考,觀者來不及跟上導演的節奏就被拋甩在一旁,整部電影觀看起來有點疲累,追趕著結局到來,彷彿跑了一個長距離沒有休息的馬拉松賽跑,中途幾度想放棄的企圖,但最終還是撐完全場,但跑完內心隱隱約約有種優越感和自信。(佩服自己忍耐極限越來越高)

Jean-Luc Godard的電影通常被視為挑戰和抗衡好萊塢電影的拍攝手法和敍事風格。他也把自己的政治思想和對電影發展史的豐富知識注入他的電影。在他的作品裡可以經常發現存在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影子。Jean-Luc Godard積極關注1968年巴黎的五月風暴,並開始和深受毛澤東思想影響的學生Jean-Pierre Gorin合作拍攝有毛派訊息的電影,他們認為電影的本質是寫實,主張運用長鏡頭和複雜的場面調度來表達視覺訊息,避免使用不必要的剪接。當Jean-Luc Godard成為導演之後,經常採用連續長鏡頭來展示電影的真實性,也是運用多重突兀跳接的先鋒。

影片涉及的是一對從事傳媒業的知識份子的感情生活和發生在1972年五月的一家香腸製造廠的罷工事件,他們和工廠經理一起被工人堵在辦公室裏整整五天。在影片中,我們看到和聽到經理、共產黨工會代表、"新左翼"領導人、普通工人講述他們的見解;看到工廠的作業流程;看到Yves Montand拍攝廣告的工作,聽到他講述自己從68年起的經歷和失落;看到Jane Fonda作爲美國廣播公司駐法國代表的播音工作,也聽到她的失敗和煩躁;看到青年激進分子的一次超市搶劫和警察的暴力鎮壓;看到法國社會各階層的"真實面";也看到Jane Fonda和Yves Montand共同生活中的爭吵與困境。甚至他們的愛情生活也構成了時代的轉喻:二人相識相愛於68年五月時對一次罷工的參與,又在72年五月的這次罷工中發現個人生活的破裂。總的來說,這是在"六十年代之終結"之後的西方社會中,對知識份子的個人生活和時代社會的整體狀況的一次雙重書寫,是對參與的無能和表達與再現的失敗的一次痛苦反省。對Jean-Luc Godard,這是他對自己此前電影實踐的總結,也是爲此後新的探索所設立的可能起點。

電影最引人爭議性的畫面莫過片中Jane Fonda手拿的照片,照片內容是特寫著一個女性之手握住正勃起充血的陽具畫面,畫面令人傻眼也充滿閹割和挑釁的意味,片中Jane Fonda不斷抱怨自己和情人間的性生活不美滿,不斷抱怨老公例行公事的處理房事,彷彿有個基本公式:吃飯→看電影→喝咖啡→做愛,一陳不變,而男方認為這樣步驟是最完美的,導致女性對種種產生不滿,Jean-Luc Godard似乎透過情人間的爭執間接表達國家和人民勞工間的關係,勞工工作就像基本公式:吃飯→看電影→喝咖啡→做愛,一陳不變,卻沒有用心經營和實質上補貼,最後以罷工收場,跟情人一樣,爭吵後才換的些微的調整。

Jean-Luc Godard總是在電影大膽嘗試各種實驗性電影手法,超長鏡頭不切換在《Weekend週末》已經發揮的淋漓盡致,但是本片結局的橫掃整個家樂福畫面,不管是畫面呈現或是鏡頭內佈局,都極為用心,依舊令觀者振奮,但最讓我新奇的創新,就是導演喜歡拼貼的技巧,又習慣把攝影機的眼睛跟著場景移動追蹤,一口氣把整場的情事景象拍下來。而後來我卻發現近期某導演有相似的作品,就是Wes Anderson,在作品《The Darjeeling Limited大吉嶺有限公司》《The Life Aquatic with Steve Zissou海海人生》《The Royal Tenenbaums天才一族》等作品都可以看到類似手法,不確定是Wes Anderson是否受到Jean-Luc Godard影響與否,但畫面呈現和手法都是成功討喜的。



2009/01/22

第一類型危險(Dangerous Encounters of the First Kind)(1980)-觀後感

劇情簡介:
《第一類型危險》的故事,講的是三個不學無術的學生,其中兩個學生愛製造炸藥,因而結識了一個同樣也是迷戀炸藥的女孩。四個人誤打誤撞的炸了影院,還搶到了一筆鉅款。但這筆鉅款卻是美國軍火販子用來交易的酬金,因而四人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觀後感:
一次偶然機會與身邊女性朋友討論到導演徐克,她既然跟我說:「徐克的電影感覺都很難看」。當下我真的覺得好笑又納悶,想了想,或許這不是沒有原因的,個人也覺得徐克大導演的歷年作品風格十分獨特鮮明,甚至多元複雜,近期作品娛樂性和商業性極高,但仍看到某層面的藝術價值,而早期作品更是可以用「瘋癲」這麼極端形容詞形容,充滿濃濃實驗性畫面,劇情更是Cult味十足,血腥、暴力,充滿了黑色基調,企圖心和前瞻性從作品都可以看出,而在香港新浪潮電影更扮演一個重要的掌帆手,駛起香港新電影大船的開始。

本片可說是導演徐克極為重要的電影,故事和視覺處理上,都帶有絕對性的社會批判性,透過暴力的故事情節,記錄片式的攝影手法,瘋狂囂張的剪接技巧,駭人的音樂效果,再加上其所承載的社會批判,讓《第一類型危險》直到今天仍是徐克最癲的作品,無政府主義情結的膨脹讓我們對黑暗的社會實質不由自主地表現出了無力感,畢竟它太接近我們周圍的生活了,計時炸彈般的警世意味挑動著我們的情緒,預言著社會的未來,這就是《第一類型危險》的“爆炸威力”!

70年代,香港殖民地政府頒佈法律,將炸藥等物品列爲第一類危險品,而本片片名顯然來源於此。

電影開始,是窗外的滂沱大雨,生銹的監獄鐵絲網,和廣播中報道的本地新聞:山泥傾瀉,市民捐血,兒童游泳喪生,青年堵塞下水渠等,然後鏡頭緩緩推向窗邊的鼠籠,伴隨著震耳欲聾的雷聲,一隻只小白鼠正在籠中四處亂竄,特寫鏡頭除了拍攝這群掙紮著想要離開的小東西,還有籠子裏紮在蠟燭上的大頭針,接下來便是第一個令人不安的場面:一雙手從籠中抓起一隻小白鼠,將它捧在手心,然後用一根大頭針紮入小白鼠的腦袋,一陣哀號之後,小白鼠在桌上毫無方向地竄動,感覺是如此的無助,觀衆不禁同情起這隻可憐的小白鼠,同時也爲如此狠毒的行爲不寒而慄,如此隨意地虐待小生命,那種感覺比有目的地殺死一個人更讓人恐懼!隨後這雙手將腦袋仍紮著大頭針的小白鼠扔回籠子裏,籠子裏再次混亂起來。

而上面敘述行為就是本片最具爭議性的一個角色變態少女林珍奇所為,爲人叛逆狂躁兼有虐待狂傾向,她可以隨意地傷害無辜的小生命,也可以在不顧任何後果的狀態下對欺騙,利用她的人實施報復,她喜好槍,除了擺弄當警察的哥哥的手槍,還改裝塑膠槍將其變爲搶劫的工具,她開頭用大頭針紮小白鼠的腦袋,她扔貓一場就拍得異常可怕,只因貓兒盯上籠子裏的小白鼠,她便提起貓兒從窗口抛下去,貓兒的身體插在鐵枝上發出淒厲的慘叫聲,在幾個劇烈掙紮的特寫鏡頭過後,一切又恢復了平靜,我們看到的,是一具淌著鮮血,身體纏在鐵絲網中血肉模糊的貓屍!這場戲拍得極爲真實,雖然知道不是真的殺貓,但近在眼前的視覺衝擊卻讓我們的精神高度緊張起來,其輕視生命的罪惡行爲更讓我們不忍目睹這一殘酷過程,此場沒有任何配樂,但殺貓不僅僅只是爲了展示暴力,之後影片兩次閃回到仍插在鐵枝上的貓屍身上,貓屍已經腐爛,眼球凸出,但“姿勢”卻始終保持原樣,似乎預示著林珍奇的最終命運,最後林珍奇也跟那只貓兒一樣地慘死,死狀完全相同,更表現出徐克來自中國傳統的輪回報應觀!讓她們的悲劇不斷被激化,最終惹上不該惹的人,導致了原本不屬於自己的結局,過程中始終處於膨脹狀態的暴力意識也早已注定了她們的最後歸宿!

徐克透過電影想表達什麼?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難道就是膚淺的血肉糢糊的畫面和殺戮過程?還是簡單的教育問題?或許,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我想徐克隱約有著「97恐懼」,「97」相信是早期香港人擁有的一個複雜的心情和恐懼排斥的事件,影片以問題青少年的無端暴力行爲引出香港人生存狀況的一種動蕩危機感,並藉外國軍火走私集團的侵入,揭示這種危機是由中西兩種政治文化背景的衝突所至,而港英政府出於“香港政府的敏感地位”對種種現實問題漠視不理或採取逃避態度,讓殖民身份的無奈凸顯無遺。對此,影片的態度是極力揭示並嘲諷的,甚至帶點扇動性。片尾一組外國雇傭兵同香港人民發生衝突的黑白畫面將反殖民情緒渲染了到最高點,而劇中人物的死亡或瘋狂最終表明了反抗的無能爲力。

影片結束,恐怖的世界也暫時落幕了。影片結束了,社會犯罪是否也終結了呢?只要有社會就必定會出現犯罪,徐克留給觀衆的思考在20多年後還會一直持續下去,社會悲劇中血淋淋的死亡畫面已多少次衝擊我們的神經,徐克內心的憤怒和擔憂又有多深,我們究竟還要以多悲觀的情緒去面對這個社會,今天我們又何曾有機會去思考呢?

但是本片作品命運坎坷,上映時被香港電檢局剪的亂七八糟,削弱了炸藥在片中的故事情節,也讓作品淪為“禁片”命運,我看的這個法國版DVD將導演版和劇場版剪在一起,成爲最接近1980年原版的一個版本,電影中關於炸彈的場面基本上都被剪掉了(因爲都是VHS的畫質),而涉及到美軍士兵的場面也不多,劇場版中關於他們的場面已經被加長了,以補重播炸彈場面被刪減後餘下的時間,而且劇場版的預告片跟原版設置也有出入,比如在原版中我沒有看到政治部警員開會討論關於美軍士兵走私軍火的情節,所以如果第一次看的話,也許一下子很難明白那群“恐怖分子”的身份,徐克本人也在影片中客串政治部探員,但原版場面中並沒有他出現,但這些全都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我們能看到這個珍貴的原版,已經足夠讓我們瞭解當時徐克的真正意圖了!而現在也只有日本和法國發行過DVD,作爲“原産地”的香港卻始終沒有出現任何版本的DVD或VCD,足見當年此片的推出給社會造成的劇烈震動!

回頭看陳果的《香港製造》《去年煙花特別多》更似乎略帶《第一類型危險》色彩,這類型反政府主義和青少年議題電影,一直會是這個病態社會最需要的發洩媒介。


2009/01/21

Peur(s) du Noir(2007)-(台譯:暗夜恐懼)觀後感

劇情簡介:
《暗夜恐懼》召集6位藝術家、以黑白簡約畫風講述了一個個關於恐懼的故事。

觀後感:
假如恐懼的確是一種心靈災難,我們與其避開那總彌漫不走的暗黑情懷,倒不如迎上前去,視之為不得不嘗一口的苦杯?每天晚上聽見逃走的人形昆蟲標本在床頭唏唏低叫,枕邊人變身為禁錮你的怪物;無助地躺在床上接受注射,被迫發著沒完沒了的噩夢……顏色都褪掉了,夢魘卻正開始。六位創作者,合力把你我他心內最不願面對的情景置於大家眼皮底下,告訴你何謂赤裸裸的恐懼,何謂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畫面之間,帶著詩意搬曖昧的獨白,又可詮釋為對社會文化的批判。

第一段:
內容發生在維多利亞時代,一個笑容邪惡的男人牽著4頭惡犬招搖過市,他最大的樂趣就是看著它們將無辜人們撕成碎片。畫面風格狂野粗暴,混亂筆觸間嗅到濃濃反諷意識,更多的政治意圖藉由惡(餓)狗攻擊無辜的人們開始大肆撒野,最後卻透過鏡子反視到惡(餓)狗的主人本身,狗兒抓狂似的將主人開腸破肚,更意味著操作政治的有心人卻被政治給致死,有如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第二段:
幾隻詭異而充滿魔力的蟲子闖入了一個害羞的男孩的生活,從而將他引向噩夢般的旅程。卡夫卡式的臆想混合著David Cronenberg式的視覺風格,劇情帶有人性潛在對昆蟲的恐懼,恐怖小說家史蒂芬金曾經說過:怕黑、大老鼠、蛇、畸形、糊糊的東西、封閉空間、死亡本身、他人等等都是構成恐怖電影的基本元素。透過枕邊人被蟲子咬傷後,性情越變越詭異,甚至性情大變粗暴肉慾,而害羞的男孩自己卻不知道自己將陷入無法自拔的恐怖陰謀中。動畫風格強烈,創作者巧妙利用3D動畫模擬2D傳統版畫效果,高度黑白陰影對比,陰影邊緣鋸齒狀效果給動畫帶了幾分視覺玩味感,更將僵硬的3D動畫印象軟化許多。



第三段:
一個日本小姑娘備受噩夢的折磨。
故事帶有濃濃日本恐怖漫畫大師伊籐潤二色彩,夢境和現實間總是最曖昧危險的區域,故事說著一個新轉學生總被舊同學欺負,而過渡壓抑的心情轉變成憤怒的慾望(可參考經典恐怖電影魔女嘉莉Carrie 1976),更透過中邪過程讓故事曲折離奇,也帶有濃濃東方鬼故事的模式,委屈→壓抑→中邪→復仇等模式,故事中牽扯太多佛洛伊德對夢的解析,我不是很懂,但視覺風格卻是有種日本黑白電影的味道,灰階的漸層混雜日本畫風,喜歡人很喜歡,不喜歡人不喜歡,滿極端的偏好,而動畫只透過Flash軟體製作,以專業動畫電影來評論,動作流暢度上稍嫌不足,但是多了另一種平面圖畫式的視覺效果。


第四段:
男孩來到沼澤地度過他的暑假,漸漸的他發現他周圍的人們一個個消失了。
精緻、著迷、素描、耐人尋味,幾個簡單形容詞是我對作品的看法,太細膩的素描動畫,光影捕抓和動作流暢度,似乎完全不輸給3D動畫的準確,當然韻味及視覺豐富性是3D動畫完全無法比擬的,人工手感給了動畫本身最大的價值,劇情本身帶有古老寓言式的陰森,人類以為吃掉人們的是捕抓到的大鱷魚,但其實並不是,透過死亡鬼魂回來托夢,輕輕站在窗簾邊看著男孩,似乎說著整件事跟男孩有關係,好毛骨悚然的手法,也讓作品帶給更多思考咀嚼的層次和空間。


第五段:
中年男子,在寒冬的空屋,外頭只有黑暗和白雪,卻隱隱約約感覺屋內似乎還有另一個人。筆者最喜歡本段,簡單也是最困難的,畫面永遠只有大面積的黑,而白顏色變的異常顯眼,透過這種原理製作動畫,畫面出現的就是光線照射到的亮面,其餘的部分就是陰暗面。「密閉的空間」常常是恐懼的根源,「未知的事物」也常常被恐怖電影拿來放大呈現,變成引發恐懼的媒介。


第六段:
本段應該是分散的,在故事跟故事間所穿插分怖,有點像串場的潤滑濟,黑白強烈對比色,組成的幾何圖形不斷變化分裂,看似沒有劇情卻帶給人暈眩的視覺效果,加上旁白陰森女人敘述著恐怖經驗,風格令人難忘。

崖の上のポニョ(2009)-(台譯:崖上的波妞)觀後感

劇情簡介:
這是個棲息在深海裡的人魚小女孩─波妞,為了跟小男孩宗介一同生活,任性地想要變成人類的故事;同時也描述五歲大的宗介如何信守承諾的故事。

觀後感:
有時候覺得,幸福是什麼?
或許能坐下來安安靜靜看宮崎駿的動畫,就是一種簡單的幸福。

這位東方的動畫大師,相信從不懂事天真的小孩到物欲橫流的大人們都喜歡看他的動畫,或許應該是說都是看他的動畫渡過童年,包括我,最早接觸作品應該就是《龍貓》(1988),感性而富有想像力的故事,父親和兩個小女孩相依為命的劇情,更牽扯出親情和環境間的纖細關聯,給懵懵懂懂的童年我們,一個假想空間,等待著一台開往理想世界的龍貓公車,片中肥肥大大的龍貓更是在我們心中住下來了,是天真是童真,後來發現那台龍貓公車是永遠不會來的,但不代表宮崎駿騙了我們,而他是用更多的童話和精緻動畫催眠我們,讓我們一直相信真的更多奇幻事物存在,例如有個漂在空中的城市叫《天空之城》,有一隻愛好和平更愛開飛機的豬《紅豬》,還有遠方有一棟湯屋,裡面有一個很兇的婆婆叫湯婆婆,湯屋裡面充滿許多奇怪事物的《神隱少女》……

半夜看了宮老爺的紀錄片,螢幕中的他,瘦小體型,陽光下曬的銀白色頭髮和鬍鬚閃閃發亮,臉上眉毛卻仍烏黑,黑框眼鏡讓他更像老小孩,合身筆挺的黑色西裝配上窄版領帶,怎麼有時尚大帝拉葛斐的味道啊!出席威尼斯影展的紀錄,一陣喧鬧後安靜,忽然覺得一陣莫名鼻酸,頓時間覺得宮老爺已經老了,老的很人擔心,哪怕看不有一天再也看不到他的新作品,心情就覺得憂愁,還是我想太多?!

看完《崖上的波妞》,心中卻五味雜陳,很複雜和矛盾心情一直翻轉著對電影的感覺,是好是壞我似乎沒辦法分辨,似乎電影少了幾分悸動和感動,但又被某層面上的精神給催化,真的是混亂思緒。我喜歡安徒生筆下的美人魚的。但那種喜歡,更多的是帶著一腔義氣和憐惜,爲她在每個月朗星稀的夜晚默默看著岸上的燈火思念那張英俊的臉而心酸;爲她鼓起勇氣,換回一雙刀尖上舞蹈的雙足而心疼;爲她在他面前欲語無聲,並且在他們新婚的早晨將匕首扔進大海,融化成嫋娜升騰的泡沫而心冷。

宮老爺《崖上的波妞》講的類似美人魚的故事,除了基本動人故事外,卻背後隱設更多目的和企圖,如親子之間的關係,信守承諾的重要,環境污染的關係,謙虛卑微的態度,敬老尊賢的觀念,都能從動畫中不難看出,但是還是少了幾分味蕾上的刺激,也就是感官上的享受,雖然畫面依然亮麗,但那完全是因爲色彩,稍微比較即可發現,新作在細節上是“不求甚解”的。例如波妞母親身上的光暈,簡直就像是蠟筆粗糙粒子的産物。有評論甚至說這部作品具有水墨畫般的“中國風”,而我們知道,水墨畫的特點就在於寫意,而非宮廷油畫般的細膩。

不用CG,更沒有3D,如此展現的海洋畫卷,自然沒有《海底總動員》來得眩目。在電腦技術空前發達的今天,宮老爺這次可算是一把豪賭。他對製作人鈴木敏夫說:我不需要你賺回成本!看來他作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當然,鈴木絕不會擔心票房問題,他甚至在宣傳時將這種製作工藝上的復辟當作是一大賣點。

這種堅持在宮老爺身上並非新鮮事。例如在創作《紅豬》時就産生過關於製作方式的爭論,到最後還是按照宮老爺的意見一張一張地去手繪。製作完成後,宮老爺滿意地說:你看這飛機在水上降落的畫面通過手繪變得多麽柔和!但是,這次的堅持更爲徹底,不僅不靠電腦,甚至還要令手繪的畫面保持素樸的形態,也就是說,《神隱少女》等片中追求的精致也不復存在。對此宮老爺說:“畫面一定要簡單,雖然陰影、高光也不錯,但我就是不想這樣做。”

宮老爺的風格元素中不能不包含魔幻現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這個詞本身即傳達出一種矛盾,魔幻意味著光怪陸離,而現實卻又意味著司空見慣。在以往,宮老爺將兩種對立的要素完美地融爲一體歷來是備受稱道的,但這部新作雖不能說造作卻難免有一點牽強。

親情關係在宮老爺電影,一直是一個不變的主旨,或許跟他現實生活中有密切關係,大家都知道宮老爺跟兒子間的關係一直很不樂觀,甚至處在一個緊繃的狀態,宮老爺太執著在工作上,花太多時間在創作上,太少時間在兒子身邊陪伴,導致兒子宮崎敏朗長大後,對父親一直很不諒解,甚至說過:「他是一個100分的導演,卻是一個0分的父親」評語,這對宮老爺影響非常深,他總是透過作品傳達自己的那份內疚,和失責的角色,如本片主角宗介父親就是一個長年跑船的船長,宗介是母親一手帶大的,宗介只能透過望眼鏡觀看行駛在海上的船隻辨認自己父親,卻無法跟他真正見一面,而交談更是透過打燈號方式溝通,一種無奈和自責的心表露無疑,雖然現實中或是影片中小男孩都無法跟自己父親一起生活,但相信他們心中父親是最特別的也是最忙碌的。

工作室吉卜力Ghibli永遠也擺脫不了宮崎駿的痕跡,Ghibli不是Pixar,Ghibli是宮崎駿的童話的衍生,這個工作室的傳奇注定了要在宮崎駿離開的那天而結束,看宗介的媽媽風風火火的打著信號燈,仿佛看到了幽靈公主歸來,看波妞追逐心愛的人的奔跑又那麽想宅急便裏面的魔女,宗介則是一個風之谷女孩,小白龍的結合體,他的電影裏面永遠都有一個超脫於世間擁有無窮力量的神,來給故事加上一個句號,從風之穀的靈性的巨蟲,到現在的月光女神,在老人的心裏,永遠有神秘的力量來幫你度過最後的一關。